大唐之极品皇帝李恪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七月初三
而突利北平郡王府和同州大都督也放在了同州城。
城中现在有五千的突厥骑兵,有五千的大唐步兵,杜君绰和突利各令五千兵马。
同州虽说是屯兵的城堡,规模不大,就连大唐腹地的一般大县城都比不上,但在这一片草原上也只有同州才有商贾,牧民们经常来同州换取所需的茶叶和盐巴、粮食等必需品,同州城内倒是显得很繁华。
而突利的郡王府就在同州城的最北面,府邸不是很大,六进的院子,这也是相比长安城的郡王府和太原李恪的北王府而言,但在同州城已经是最为豪华的地方了!突利直接将李恪一行人请到了自己的郡王府,让李恪一行人先是沐浴休息,等到晚上再设宴款待。
而李恪刚回到自己的房间,就见杜君绰和薛仁贵、周文和周武四人来到了李恪的房间。
“学生见过校长!”
三人向李恪施礼道,不知道是何时,陆军学院毕业的学生在公开场合也开始称呼李恪为校长而不是殿下。
而李恪也没有恼怒,倒是很乐意的接受了大家这样的称呼。
“准备几时出发”
李恪问道。
“殿下,本来前天就该出发,因为你要来同州,我和大都督商议,就将时间拖延到现在了!”
杜君绰说道。
“已经三天啊!”
李恪叹息一声说道。
“殿下放心,只要两天的时间,薛礼便会率军赶到朔方!”
薛仁贵向李恪保证道。
李恪没有说话,眉头微皱。
杜君绰见李恪的表情,便向李恪解释道,“殿下,出征大军在三天前早已整装待发!只要下令,即刻就能出发!”
“恩——大军在城外吗”
李恪问道。
“在城外向北二十里的营地!”
杜君绰回答,在突利归降了大唐之后,李恪容许突利身边有八万到十万的常备军。
也就是说,突利在同州可有八万到十万的骑兵,而这些人都是职业军人,不像其他的突厥骑兵那样属于半牧半兵。
李恪之所以敢给突利这么的权利,第一是他相信突利绝对不会背叛大唐,第二是他觉得大唐有能力让突厥人归心,死心塌地的跟着大唐。
还有一点,那就是李恪的铁骑兵是杀怕了突厥人,突厥人也不敢反抗!即便是突厥人现在归了大唐,成了大唐的子民,但他们在想到在幽州草原的一战中,苏定方坑杀了突厥十万精骑,突厥人也是心惊肉跳。
“擂鼓聚将!准备出城!”
李恪命令道。
“诺”杜君绰等躬身答道,大踏步离开。
李恪则是在武媚娘的服侍下沐浴更衣,便匆匆的来到了大都督府。
突利也从杜君绰口中听到了李恪话中的意思,那就是他要亲自给出征的将士们送行。
所以,他也早早的来到了都督府。
李恪走进都督府的时候,都督府聚义厅里十名唐将,二十名突厥将领齐齐的向他施礼。
“参见大总管!”
“出城!”
李恪没有多余的话,下达了命令。
作为北府大总管,他在北府的管辖范围内都有这样的权利,而在突利面前他也不做作,即便是在华州,他客气谦虚还是因为对方主将是柴绍,是自己的姑父,要换做其他的人,李恪绝对会不鸟他。
就见大都督府的门打开,数十人鱼贯而出,将一名黑袍年轻人护在中间,骑马向城外而来。
数千骑来到了城外的军人,就见三万的军人锦旗招展,杀气腾腾。
薛仁贵和周文、周武三人已经数十名千夫长等待李恪。
突厥人尊敬强者,而薛仁贵的能力证明了自己,这才使得短短的几个月时间,这支三万的突厥骑兵都听他的号令。
“参见大都督!”
李恪一行人骑马进了辕门,见三万铁骑大声吼道,声势震天!李恪骑马缓缓来到大军面前,静静的注视着眼前的骑兵。
三万铁骑默默的接受李恪的检阅,他们坐下的战马也的乖巧,没有发出一声的嘶鸣,静静的就像泥人泥马一样。
“将士们!”
李恪喊道,“今天,本王给你们送行!”
校场静静的!“西北的吐谷浑骑兵你们该清楚吧!当年他们是你们突厥骑兵的手下败将,可今天他们凭借着自己手中的三十万勇士,不将大唐,不将突厥骑兵放在眼里,你们说,我们该怎么办”
李恪大声问道。
“杀——杀——杀!”
三万人发出了气势,绝对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
“好!很好!我们就要给他们一个教训,让他们知道谁才是天下第一骑兵!”
李恪吼道。
“杀——杀——杀!”
三万骑兵的热血被李恪一句话就给激发了出来,他们现在就想是三匹嗜血的恶狼。
因为,突厥归降了大唐,已经四年没有经历战争了,这对好战民族的突厥人来说,也很憋屈,很难受。
“出发!”
李恪大手一挥,薛仁贵的帅旗一举,大军缓缓的出了辕门。
第585章 没了
三万大军在薛仁贵的率领下出了辕门,李恪这才跟突利等人回到了郡王府其实,李恪心里很清楚,这三万人根本不是突厥骑兵中的精锐,突利的真正精锐骑兵现在掌握在阿姆和扎德勒手中,他们每人掌握着三万骑兵,这是突利合兵了颉利的大军之后整合,精选出来的六万精锐,而他自己又掌握着阿史那部最为精锐的两万铁骑所以,薛仁贵这三万人马在同州大都督府来说,只能算是一般的精骑但是,就这样的精骑放到战场上,他也绝对是可怕的存在,绝对是一支强悍的力量所以,李恪对突利没有因为他没有给薛仁贵精兵生气,他很清楚,能够薛仁贵这样的年轻将领三万骑兵,这已经是突利最大方的了,要换做其他的人,薛仁贵这样的资历,连千夫长都当不上其实,李恪也很清楚,突利不给薛仁贵精骑,那是因为以薛仁贵的能力还是驾驭不了突厥桀骜不驯的精骑,就是阿姆和扎德勒也不会听他的命令李恪知道,想要动用阿姆和扎德勒这六万精骑,除非他自己亲自掌兵,不然即便是强制命令,遇到其他的将领,这两人也不会心甘情愿的领命李恪对于突厥精兵的这种行为一点都没有生气,恰恰很高兴,这说明这支突厥骑兵不会被他们利用,只能为自己所用李恪和突利一行人来到了郡王府,突利便吩咐备宴会,要给李恪一行人接风洗尘李恪也就高兴的答应了突利的请求宴会自然是突厥人对待最尊敬的客人时的烤全羊,每一个人的案几上都是一只,放了一把小弯刀“为北王殿下来同州,我们大家干此一杯”突利举杯道“干――”李恪举杯大家一饮而尽李治坐在李恪的下首位置,李治的下首位置和李仁和李毅两兄弟虽然只有四岁,但李恪根本就没准备娇生惯养自己的这两个儿子,在任何情况下都让他们独立做事,今天的宴会也给他们安排了单独的位置,就是想在这样的氛围中培养他们而自己的两个儿子表现很好,举止得体,显现出了大唐皇上的贵胄气质,让突利看的很满意,特别是他的亲外孙李仁李治也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宴会,这种场面还是第一次见,但他适应能力很强,刚开始有点局促,稍微调整了一下自己的心态,便能应付自如宴会到达的时候是李恪跟阿姆和扎德勒两人拼酒,李恪的酒量很好,在大唐军中绝对是数一数二的存在,而阿姆和扎德勒酒量也不差,且跟李恪喝过几次,都被李恪给喝倒了今天宴会上三人想到四年前的血战,顿时又起了拼酒的念头李恪本就不是拘泥礼数的人,见两人有意跟自己拼酒,也就没有拒绝突利见状,吩咐拿大碗三只头颅大的大碗摆在了案几上,一名突厥勇士扛着大酒坛给三人倒酒阿姆举起大碗,向李恪道,“殿下请”李恪举起大碗,跟阿姆和扎德勒一碰,一饮而尽三人连续喝了十大碗酒,突厥勇士已经换了第三坛,但三人还是没有醉意继续又喝了三坛子,就见阿姆倒在了桌子边上,让众人大笑不已阿姆被抬出了大殿,就剩下李恪和扎德勒继续喝又是喝了两坛,扎德勒也倒在了案几旁,也就只有李恪一个人而巍然不动宴会在李恪拼到阿姆和扎德勒之后结束,众人相继离开李恪在离开宴会大殿的时候,身体有点摇晃,王中长刚想上年搀扶,就见李恪一把推开了他,吼道,“退下,本王醉了吗”
说完,仪态端庄,脚步稳健的离开了大殿李恪刚回到自己的房间,就见武媚娘在屋中帮他收拾衣物,这类活本该是侍女操办的,但武媚娘非要自己亲自操持李恪的一切所以,服侍李恪沐浴衣,收拾东西之类的都被她一个包揽了李恪走进屋中,王中长很自然的关上了门,和数十名因为站在了门口守卫李恪走进房间,武媚娘刚要上前给李恪行礼,就见李恪一下子扑倒在他的怀里醉了,李恪真的醉了他刚才不让王中长搀扶,那是要给众人一个好影响,要表现大唐皇族贵胄气度武媚娘抱着沉重的李恪,小脸红红的,她的心跳的很厉害,怔了半天,这才开口喊道,“殿下――殿下”见李恪没有动静,她就使劲的将李恪搀扶到床上李恪身形不高,身体也不臃肿,但即便是这样,也让武媚娘累的气喘吁吁,胸脯起伏不已只是她将李恪刚扶到床上,想要起身给李恪倒水,就发现自己被李恪压在了身下“殿下――”武媚娘大惊,但随即便恢复了常态,小脸红的不敢正视李恪,仍由李恪嘴唇盖住她的香唇“恩――”武媚娘被闷的哼道,但和声音比较**,让李恪加的一发不可收拾的当一切就绪,李恪的一部分进入武媚娘的身体后,武媚娘眉头一皱,愣是忍住了疼痛而没有出声,只是眼角流下了滴滴泪水但这滴滴泪水不是伤心的哭泣,而是幸福和喜悦因为,她今天可以真真正正的做殿下哥哥的女人了可以堂堂正正的服侍自己深爱着的殿下哥哥了为了这一刻,为了将自己最为宝贵的初次给自己深爱着的殿下哥哥,她吃了很多的苦,受了多少堂兄的打骂,但她都觉得值得,值得直到此刻,她觉得一切都值得第二天,李恪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的怀中缩蜷着一副诱人白嫩的躯体他大惊,这是谁呢
难道的突利派给服侍自己的侍女
可是这白嫩的肌肤绝对不是突厥女子所有就在李恪胡乱猜测的时候,就听见一个小女人的娇羞声“殿下哥哥,你醒了”“媚娘――你”李恪都不敢相信,他会跟武媚娘……“殿下哥哥,你怎么了
头还痛吗”
武媚娘关切的问道,她早已适应了自己的角色“没有,媚娘,本王只是没想到昨天喝那么多的酒”李恪笑道,将武媚娘搂在怀里武媚娘也乖巧的缩蜷李恪的怀中,感受这短暂而温馨的一刻,她发现只要在殿下哥哥身边,只要在殿下哥哥的怀里,她才觉得安全,才觉得生命有了意义等到日上市三竿,李恪这才起床,武媚娘急忙下床给李恪沐浴衣,等她离开时,李恪看到精锻上面点点落红,愣了半刻
第586章 朔方捷报
在同州待了将近三天的时间,在这三天里李恪和突利谈了很多问题,主要是涉及到突厥的民生问题。
这四年,突厥归顺大唐之后遇到灾荒之年,都能受到求助和补给,生活倒也过的安心舒服。
所以,很多突厥人都想放弃游牧的生活,想到大唐腹地做耕地的农民。
而突利也觉得这才突厥的出路,这才想跟李恪商量。
李恪自然觉得这个问题不需要商量,可以立即执行。
因为在大唐的南方,很多地方的荒地还没有开垦出来,很多地方没有得到开发,而突厥游牧民族善于吃苦,将他们放到哪些地方是再好不过。
只是眼下大唐还不是李恪一个人说了算,而又遇到了吐谷浑跟大唐之间的战争,李恪才跟突利商议的时候,决定首先将部分人迁徙到营州和幽州一代,等到大唐跟吐谷浑的大战结束,到时候朔方会空出很多地方,可以大规模的迁徙突厥人。
突利对李恪的建议表示赞同。
李恪在第三天离开了同州,他继续一路向北,开始向营州而去。
营州现在是刘仁轨的势力范围,是大唐水师的基地。
依照李恪的意思,现在的整个营州都在供应着营州水师。
而营州船厂又是水师的一大臂膀。
所以,李恪这才北巡营州,主要是看看水师的发展,看是否能够远航。
就远的不说,近在眼前的台湾附近的岛屿李恪必须先要划归到大唐的版图上,即便是不向这些地方迁徙百姓,但放逐罪犯什么的也的一天途径。
因为,大军已经出发,李恪倒是不那么急着赶路,还有漠北的冬天很美,武媚娘和李治、李仁、李毅等没有来过,都想好好的欣赏一番,李恪也就应承了几人的意思,放缓了行军速度。
即便是这样,十天之后,李恪一行人还是跨入了营州地界。
营州都督刘仁轨早就知道李恪要北巡营州,他便提出率军出来相迎。
刘仁轨现在是营州都督,身边也能有二三百的亲卫。
看到远远而来的,身形彪悍的二百骑士,李恪对刘仁轨训练士兵的手段也颇为赞赏。
“营州都督刘仁轨参见殿下!”
刘仁轨跳下马背想李恪施礼道。
“正则,不用多礼!”
李恪下马扶住了刘仁轨微笑道。
“殿下远道来营州,末将职责在身,只能在此迎接,还望殿下赎罪!”
刘仁轨再次请罪道。
但是,刘仁轨已经出了营州城二十里而迎接李恪。
“正则何须多言呢
跟本王一同进城!”
李恪淡淡一笑道。
他很清楚刘仁轨心里在想什么,刘仁轨觉得能够有今天,都是北王李恪的知遇之恩。
而李恪不但将他放在了营州,当了都督,还将大唐的水师让他组建,让他掌管造船厂。
这绝对不是一般君王能够做到的。
李恪又将李治、李仁和李毅三人以及武媚娘介绍给了刘仁轨,刘仁轨早已听说了出使的这几个人,心里早已准备,见了四人也没有显得局促。
随即,浩浩荡荡的一行人又行了二十里路,才进了营州。
刘仁轨将李恪一行人安排在了都督府的偏院,这是他在李恪开始出巡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准备的院落。
主要的这座偏院能够容纳三百多卫士,这才是刘仁轨的真正目的。
他很清楚营州离高丽不远,而李恪当初斩杀了高丽正使,即便高丽没有追究,但不能确定高丽就没有人在这样的机会行刺李恪,再说大唐跟高丽边关贸易来往很频繁,营州也有不少高丽人,将三百鹰卫安排到府中,是为了保护李恪的需要。
李恪倒是对这一举动没察觉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