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大唐之极品皇帝李恪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七月初三

    钱宁的话不多,但句句敲击在李恪的心里,李恪的身躯不由的一颤。

    “钱宁,你这是”

    李恪一脸的不信,他心里道,钱宁你没吃错药吧

    “殿下。”

    钱宁道,同时一摆手,他身后的三百多人同时向李恪靠拢,在钱宁身后十步之外站定,“曾经,我只为太子而活着,只想着为他报仇。

    可是自从离开长安来到草原,跟突厥人打仗这一年来,钱宁才发现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自己一生中最该做的是什么。

    有的时候我也在想,自己不该就这么轻易的背弃了太子,自己还要给他报仇。

    可是,当我看到突厥人对大唐百姓的凶残,看到突厥人像对待猪狗一样对待大唐百姓的时候,我知道这里才是最需要我的地方。”

    突然,钱宁抬头,目光直视李恪,“宿州遭劫,殿下出使突厥和谈,钱宁就在注意你的一举一动。

    但是你做到了,陈其在颉利王帐中展现了大唐军人不屈的风骨,殿下在颉利面前侃侃而谈,丝毫不惧被称为草原霸主的颉利。

    所以,钱宁就更加肯定了自己心中的想法。

    今日,能在这里等到殿下,钱宁想自己该为大唐百姓做点事情了。

    所以,请殿下速速离开,就让我和我身后的三百勇士为你殿后。”

    “钱宁。”

    李恪此时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

    眼前这个男人是自己的敌人,是刺杀自己的凶手。

    然而,他今天却甘愿为自己舍身,甘愿为自己阻挡前来追杀自己的突厥人。

    这是怎么样的一种胸怀,怎么样的一种品质呢

    李恪拔出渊虹,“钱宁,就让本王和你一起并肩而战,杀出重围。”

    他的话坚定而不容反驳。

    钱宁看了李恪一眼,没有附和他,就那么静静的看着李恪。

    然后,他翻身下马,而他身后是三百骑也同时下马。

    李恪也随即下马,他身后的一百骑兵也同时下马。

    李恪走到钱宁面前,拍拍他的肩膀,“你的心意本王心领了,但本王不能就这么走了,这不是走,而是逃,本王做不到。”

    钱宁看了李恪一眼,没有说话,他只是将自己的佩刀拔出来,狠狠的插在地上。

    他不知道该怎么劝阻这个汉王,这样在危难时刻依然保持着大唐王族气概的男人。

    然而,此时就见张超突然单膝跪地,“请殿下上马西行,某将誓死阻挡突厥骑兵。”

    “请殿下上马西行,我等誓死阻挡突厥骑兵。”

    一百多士兵同跪地喊道。

    “请殿下上马西行,某将誓诛杀挡突厥骑兵。

    此生末将是殿下的兵,来世依然是殿下的将,请殿下上马。”

    张超依旧大声喊道。

    “请殿下上马。”

    “请殿下上马。”

    一百多人同时喊道。

    他们都抱了必死的决心,让李恪内心感动的同时感到悲哀。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这就是战争,这就是军人的宿命,谁也逃不掉,也不没法逃。

    “请殿下上马。”

    钱宁的声音喊道,李恪就见钱宁也硬生生的跪在了自己面前。

    “请殿下上马。”

    前后身后的三百人同时单膝跪地,高声喊道,“请殿下上马。”

    “殿下,你就成全我们吧,今生我们能跟你一起从大漠杀出来已经知足了。

    我们是大唐的军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捍卫大唐的尊严是我们的荣幸。

    而现在我们捍卫的大唐的尊严的人就是你,只要你能安全回到长安,我们这些死去的兄弟才不会死,才觉得自己的死是值得的。”

    张超喊道。

    钱宁,这个汉子竟然给自己下跪,目的只是为了让自己离开这里。

    张超,素未相识的边军,竟然敢舍弃自己的生命,只为让自己能够平安回到大唐。

    眼前的四百多人,都想用自己的生命捍卫大唐的尊严,目的只是不想让自己成为突厥人刀下亡魂。

    李恪无言以对,他强自压住自己夺眶而出的热泪想将张超和钱宁扶起来,但是两人都执意不起身,非要跪到李恪离开才罢休。

    “谢谢将士们,谢谢大家!”

    李恪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请殿下上马。”

    众人同时喊道,声势如雷,气势如虹。

    此时的陈其却不知不觉间竟然将李恪的坐骑牵到了他的面前。

    李恪看了一眼钱宁和张超坚定的眼神,再看了四百多人坚定的目光,知道自己不走,他们绝对死谏到底,这样反而会影响他的心态。

    所以,他咬了咬牙,狠狠跺了跺脚,翻身上了陈其所牵的马匹,“钱宁,张超,还有四百多名的兄弟,本王在长安城等你们回来。”

    然后看了一眼陈其,吼道,“陈其上马,我们走。”

    李恪骑马跑出了一百多步之后勒住战马,看了身后早已准备完毕,整装待戈的四百多人一眼,和陈其急马奔驰,消失在了西方天际。




第186章 呵呵呵
    夕阳就像一个烧饼,在残云中死气沉沉的跌落下西方的天际。

    余晖就像病人呼出的浊气,洒向了落满残雪的屋檐。

    屋子的窗户是半开的,草药味从里面飘出,就像是弥散在空气中的尘埃,让人难以适应。

    孟山睁开眼睛,目光所及的是一个站在他身边的黑衣卫,“我这是在哪里

    狄副使呢”

    说话的瞬间他已经起身从床下走了下来。

    “孟统领你醒了”

    黑衣卫士惊喜道,“狄副使已经回京了。”

    “什么时候走的”

    孟山问道,“我睡了多久”

    “两天。”

    黑衣卫士答道,“我们在树林遭伏脱险之后,狄副使见你和候统领都没什么大碍就命令我等将两位统领送到晋州驿馆,他自己带着剩下的几个千牛卫回长安了,他说殿下性命危在旦夕,他快一步到京城,殿下就会少一些危险。”

    “候统领伤势怎么了”

    孟山在听完黑衣卫士的解释之后,明显的松了一口气,至少自己的受伤没有延误狄知逊回长安的行程。

    “候统领就在隔壁房间。”

    黑衣卫士回答的很简单。

    “过去看看。”

    孟山说道,然后在黑衣卫士的带领下来到了候虎的房间。

    候虎的杀人方式以力道见长,因此和孟山相比,他损耗的体力要比孟山多,所以受伤之后苏醒的程度要比孟山慢上很多。

    然而此时,在孟山走入他的房间的时候,他也微微的睁开了眼睛。

    “你怎么在这”

    候虎看到眼前的孟山问道,随即他自己也发现躺在了床上,随即起身,“这是怎么回事”

    孟山将自己知道的跟候虎简单说了一下,说完之后就听见孟山斥道,“你们是怎么办事的

    狄副使身边几个千牛卫能护得了他的安全吗

    你们平日里不是很精明吗

    怎么在这件事情这么愚蠢。”

    孟山脾气火爆,将眼前的黑衣卫训斥的低头不语。

    然而,这样的事情却是不能怪黑衣卫。

    李恪对黑衣的军令第一条就是绝对服从,然而这个服从是指对自己的上司。

    然后,当候虎和孟山都晕迷不醒的时候,狄知逊是没有能力调动黑衣卫的。

    所以,他只能让黑衣卫将候虎和孟山护送到晋州驿馆,自己带领剩下的几个千牛卫回京。

    “通知大家收拾东西,我们要启程。”

    孟山一边穿衣一边说道。

    黑衣卫士看了眼前的候虎一眼,候虎点头示意,他才走了出去。

    等黑衣卫离开,孟山才对候虎道,“老侯,既然狄副使已经回京,我们的护送任务已经完成,也不能在这里拖延时间,殿下生死未卜,我们再杀回大漠,将殿下迎回来。”

    “老孟,难道我不是这么想的吗”

    候虎看了一眼孟山,“派一个人回京将详细情况禀报给刘统领吧,让他出兵援救,你我现在立刻启程。”

    孟山朝候虎看了一眼,看到他眼睛里坚定的神色,大踏步的走了出去。

    驿馆门外,黑衣卫整装待发,每个人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就像一尊石佛一样,现在他们的眼里只有军令。

    “你们是什么”

    孟山大声问道。

    “黑衣卫。”

    “什么

    大声点,你没有吃饭吗”

    孟山怒道。

    “黑衣卫!黑衣卫!”

    “你们是鹰,黑衣卫中的鹰。”

    孟山吼道。

    “我们是鹰,黑衣卫中的雄鹰。”

    “你们是谁的鹰”

    候虎问道。

    “汉王殿下。”

    “对。”

    候虎说道,“你们是殿下的鹰,你们是殿下的黑衣卫。

    现在殿下受困漠北,我们要出漠北救殿下。”

    “出漠北,救殿下!”

    众人狂呼道,声势如虹,每个人脸上的萧杀之气让驿馆的兵丁感到冰冷。

    “出发。”

    候虎和孟山上马之后带领着剩下的二十几个鹰卫朝云州方向而去。

    两仪殿中,李世民神情严肃的听完狄知逊的汇报,脸色极度的难看,他看了一眼众人,怒道,“突厥人的胆子也太大了吧,竟敢连朕的儿子都阻杀,还有那帮刺客太猖狂了吧,连大唐的使节都敢杀,你们说该怎么办”

    “皇上,请发兵突厥营救殿下啊。”

    封德彝第一个跪道,他在听到李恪被困突厥的时候,人突然间显得老了几十岁。

    以往还很精神的他,今天突然变得垂暮蔼蔼,就像快要落在残云中的夕阳。

    “皇上发兵吧,殿下不能不救啊。”

    同一时间萧瑀也站出来建议道。

    “辅机,你那边有什么消息没有”

    李世民突然问长孙无忌。

    “回皇上,暂时还没有什么消息。”

    长孙无忌知道李世民问的“唐”在漠北的情报,所以他只能如实回答。

    “皇上,请发兵营救殿下啊。”

    此时狄知逊再次恳求道,“以臣的观察,施罗德对殿下存了必杀之心,殿下多留漠北一刻就多有一份危险啊。”

    狄知逊的话在气氛阴冷的两仪殿就像是黑夜里的狼嚎,让很多人不舒服。

    然而,除了封德彝,这个李恪的坚定支持者。

    萧瑀,这个李恪名义上的舅舅之外,其他人都不说话。

    将选择权交给了李世民。

    就是一向事事必谏的魏征,此时也选择了沉默。

    不是说他不反对出兵突厥,只是他被当时李恪在朝堂上出使突厥时所说的话折服。

    所以,这个时候李恪有难,他即使认为此时的大唐不应该出兵突厥但也没有站出来阻止。

    而房玄龄和杜如晦的心思跟魏征一样,他们觉得李恪不能不救,关键就看李世民该如何选择。

    至于剩下的长孙无忌,高士廉和王珪是李恪政zhi上的敌人,他们心里希望李恪最好死在大漠,但是明面上也不提出反对出兵的建议。

    李世民目光扫过不说话的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魏征,高士廉和王珪还有岑文本身上,最后将目光定格在杜如晦身上,“克明,你是兵部尚书,你的意见呢”

    “汉王为大唐百姓出使突厥,突厥行如此卑鄙之事,大唐的百姓不能忍,大唐的将士也不会忍,臣无异议。”

    杜如晦给了李世民一个模棱两可的建议。
1...979899100101...36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