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之巅峰召唤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流香千古

    可直到看到玄翦送来的天问剑后,白起悬着的心这才彻底放下,同时也对秦昊的信任而感动的热泪盈眶。

    白起含泪从玄翦的手中接过天问剑后,随即拔剑指天,发誓道“主公的信任,白起无以为报,唯有赴汤蹈火、肝脑涂地,任主公驱使,方可报之万一。”




第1367章:《秦元晋阳条约》(上)
    第1367章秦元晋阳条约上

    自不久前,李世民派兵伪装成秦军,截杀百官陷害给秦昊一事,可谓是震惊而全天下,引起了天下大部分人的议论和。

    不久之后,白起屠俘之事,又在全天下都掀起了一阵飓风,而这次议论的人比李世民那次还要多。

    对于此事,天下各地各阶层的褒贬不一,有赞扬,也有贬低,但总的来说,更多的还是理解。

    以当今天下这种紧绷的社会环境,对于屠俘之事容忍程度可谓严苛至极,但也正是这样残酷的社会环境之下,也注定让天下百姓普遍都缺乏同情心,能顾得了自己就已经不错了,绝不至于博爱到将异族也归类于自己人的地步。

    这次被秦军所俘虏的元蒙战俘,每个人的手上都沾了汉人的血,这对天下绝大多数人而言,确实罪恶滔天死不足惜。

    另外,河套百姓万民上书,祈求官府为他们讨回公道,可谓是人心所向,而白起屠俘也可以说是顺应民心,所以自然没有多少可苛责的。

    当然,对于少部分的那些腐儒,以及圣母心爆表的人来说,异族人难道不是人吗要知道生命可是平等的,所以自然揪着不放大骂白起。

    一次性屠俘十六万这种事,就算是董卓董大魔王都没干过,可是白起却敢干。

    所以,在这些圣母心泛滥的人心中,白起简直就是超越了董卓的大魔王,都恨不得用口水将白起活活淹死。

    另一边,当白起屠杀十六万元蒙籍战俘一事,传到伯颜的耳中之后,这位元蒙使者顿时感觉天都要塌了。

    要知道,之前龙城那边可还有这种声音,说秦昊定不愿看得到一个统一的草原,极有可能扶持元蒙来对抗满清的入侵,所以只要元蒙愿意付出一定代价的话,未必就不能将那些被俘的士兵赎回来。

    如今满清已经大军压境,元蒙已经将该派的都派出去了,只为了不亡国灭种,而这也令整个元蒙国都绷的很紧。

    元蒙急缺大量的老兵和精锐兵力,前去和满清的八旗兵对抗,所以这些被俘的三十二万士兵,其实已经成了元蒙高层心中打退满清的希望。

    结果白起一次将元蒙籍的战俘全都给屠了,只剩下十六万对元蒙并无多少归属感的奴隶军,这下元蒙打退满清的希望也就没有,只能靠自己去跟满清的几十万大军搏命了。

    伯颜得知这事之后,一面飞鹰传书将消息传回国内,一面再次求见秦昊,为那些投降的士兵讨回公道。

    “秦公殿下,贵军在接收我军投降之时,曾承诺绝对不会秋后算账,为何如今却行屠杀这种凶残之事,殿下就不怕失信于天下吗”伯颜悲愤欲绝的说道。

    不得不说,伯颜虽是元蒙人,但说起这些冠冕堂皇的话来,比很多汉人都像汉人,不过秦昊可不吃他这一套。

    “本公确实答应不秋后算账,但这次下屠杀令的人又不是本公啊,而是本公的白起大都督,这跟本公又有什么关系”

    秦昊竟然这么说,伯颜心中不由暗道无耻。

    屠俘之事,表面上虽说是白起擅自进行的,但要说其中没有一点秦昊的授意,伯颜是打死也不会信的。

    你自己害怕沾染骂名,让手下来替你背锅,将所有责任甩到别人身上。

    人不能无耻到这种地步吧

    伯颜本以为秦昊是个霸道的君主,如今对他无耻程度则有了新的认识,这是一位刚柔并济的绝世枭雄,难怪宁折不弯的铁木真陛下斗不过秦昊。

    伯颜虽对秦昊极度的不满,但脸上却丝毫不敢表现出来,而秦昊对此也不以为意,自顾自的说道

    “你们元蒙在河套做了那么多罪恶滔天的事,搞得河套百姓怨声载道,百万百姓签署万民书,要求严惩战俘还百姓公道。

    白起也是扛不住百姓的压力,迫不得已之下这才顺应民心,而本公也已经极为严厉的罚过他了,你们也就不要揪着此事这安不放了。”

    听到秦昊这么说,伯颜只觉得智商受到侮辱,好一个迫不得已呀。

    他今天算是长见识了,并且真正见识到了,什么叫做将黑的说成白的。

    伯颜恨的牙痒痒,咬牙切齿道“敢问秦公,你是如何惩处白起的”

    “本公罚了白起一年的俸禄。”

    秦昊一副理所应当的样子,说道“怎么样,够重了吧”

    “咳咳”

    伯颜被秦昊气得不轻,一是没忍住,竟气的岔了气,一下子咳嗽不止。

    此时伯颜心中只想要骂人,你大爷的,简直欺人太甚。

    让秦昊杀了白起自然是不可能的,但屠杀十六万战俘这么大的事,就算表面上意思一下,最起码也要打个一百大板吧。

    可秦昊连装样子都不愿意,只是不轻不养的罚了一年的俸禄。

    对于白起这种拥有实权的名将来说,一年俸禄算个屁啊,毛毛雨都算不上,这简直就是在光明正大的羞辱人啊。

    伯颜知道在秦昊这边,他肯定是得不出个所以然来了,继续留下也只能是自取其辱,所以果断请辞离去。

    看着气急败坏离去的背影,秦昊眼中闪过一丝冷意,淡淡道“不自量力。”

    伯颜才从秦昊那离开后不久,就又得知如今并州各地都在镇北关搬运粮草,他当即意识到对于元蒙谈判的拖延,秦昊可能已经不耐烦了,极有可能真的出兵攻打龙城。

    一念至此,伯颜心中大骇,连忙将他在晋阳经历的所有事,以及粮草一事都飞鹰传书告知了龙城,等待龙城的拖雷给他进一步的谈判指示。

    龙城

    得到伯颜的飞鹰传书后,龙城高层顿时哀鸿遍野。

    十六万战俘被屠杀,以及秦昊那无比强势的态度,压得所有人都抬不起头来,一种名为绝望的情绪,笼罩在所有元蒙高层心中。

    皇宫内,身穿元帝冕服的拖雷,一脸苦涩的儿子说道“忽必烈,你也看到了,非朕软弱,而是秦昊强势的不讲理呀。”



第1368章:《秦元晋阳条约》(中)
    第1368章秦元晋阳条约中

    一听到拖雷这么说,忽必烈顿时急了,连忙道“父皇,相信儿臣,这仗根本打不起来,无论是屠俘还是往镇北关输送粮草,都只是秦昊想逼我大元妥协的手段而已,秦昊只是在虚张声势罢了,根本无力出兵攻打龙城,”

    拖雷摇了摇头“孩子,非朕不信你,而是整个元蒙都被秦昊给打怕了,相比于你的分析,他们更信秦昊有这个的实力。

    你也知道,无论秦昊有没有出兵实力,现在的元蒙都已经不能在赌了,更没有继续赌下去的赌资,所以孩子,你明白朕的意思了吗”

    一听这话,忽必烈顿时如遭雷击,直接瘫坐在了地上。

    父子两沉默了许久之后,忽必烈站起身来,长吐了一口浊气,沉声道“既然如此,为我大元的千秋万代,儿臣愿意前往晋阳为质子。”

    拖雷眼中满是欣慰之色,强笑道“忽必烈吾儿,这次委屈你了,朕也不愿你去为质,但如今元蒙已经不起风波了,你放心,朕会在你走之前,封你为太子,待你光荣的回来之后,必定是我大元未来的皇帝。”

    拖雷也觉得有愧于儿子,所以决定封忽必烈为太子,以此来补偿对忽必烈的亏欠。

    这要是以前的话,忽必烈肯定极为的高兴,可现在忽必烈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这个太子之位,是需要去晋阳当质子换来的,而一旦他真的去了晋阳的话,受辱倒还是其次,能不能活着回来才是最大的问题。

    质子,质子,说白了就是人质。

    未来秦元两国之间,一旦发生任何动荡的话,他这个人质绝对最先遭殃的一个。

    另外,之前领军围剿霍去病,忽必烈曾两次将霍去病逼入绝境,在他的指挥之下出塞汉军伤亡惨重,天知道霍去病会不会因此报复于他

    万一霍去病小心眼,私下暗杀他的话,元蒙入籍虚弱成这样,也不可能替他讨回公道,一旦死了的话也就白死了。

    忽必烈不怕受辱,也不怕死,但他怕没有意义的死去,可他好似也没有其他选择的余地了,如今整个元蒙已经处于灭国的边缘,他身为太子必须肩负起为国分忧的重任。

    对于与秦和谈一事,元蒙国内也封为两派,反对派和赞同派。

    河套之战的惨败,让元蒙全国都畏秦如虎,上至高层下至平民,都不愿也不敢和秦一战,所以赞同和谈的赞同派才是主流,反对派不过只是一小搓人罢了,根本影响不了大局。

    伯颜的飞鹰传书传回后不久,又传出忽必烈王子为了和平,自愿前往晋阳当人质的消息,一下子举国都在赞扬忽必烈深明大义。

    至此,秦元两国谈判之中,最大的分歧也就消失不见了。

    派皇子为人质,可以说是两国和谈最大的分歧,这无关于利益,而是关乎元蒙帝国的颜面,可元蒙最后的遮羞布。

    如今元蒙连这最后的遮羞布都不要来了,由此可见元蒙对秦军畏惧到了何种程度,这就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仗所带来的影响。

    秦元和谈中有着众多条例,而跟派太子为质这一条相比,像什么不得放牧啊、释放汉人奴隶等等,这都不叫事,一切都是可以坐下来谈的。

    远在晋阳的伯颜得到这些消息后,也大概了解拖雷和谈的底线,于是当即开始了新一轮的谈判。

    由于最大的分歧已经消失,之后的谈判总体上进行的极为顺利,但在某些利益方面,双方依然有着不小的分歧,争论的非常厉害可谓是分毫必争。

    “伯温先生,贵国的要价实在太狠了,我大元现在正在抵挡满清入侵,还需要大量的马匹来武装军队,真的拿不出五十万匹战马赔偿给贵国,你看三十万匹可好”

    伯颜一脸祈求的说道,可刘伯温却装作没看到。

    “伯颜尊使,这是神圣而庄严的两国谈判,你当这是市场买菜,还能让你讨价还价吗你说的安些困难,那些都是你们的事,你们自己去解决,五十万匹战马,一匹都不能少。”

    “真的凑不出来,要不你看这样可好,战马只赔偿三十万匹,其余的二十万匹,用牛羊和其他宝物充数可好”

    “”

    刘伯温也看出来了,伯颜不是装穷,而是真的超过元蒙能承担的极限了,而自己似乎高估了元蒙的底蕴。

    “也不是不行,不过战马依然要四十万匹,另外十万匹,才能用其他东西来抵消。”

    “真的没有四十万匹战马,你看三十二万匹可好另外十八万用牛羊来抵。”

    “不行,最少也要有四十八万”

    一番口干舌燥的争论后,最终双方将赔偿战马总数,定在了三十五万,另外十五万用牛羊或宝物来抵消。

    至此,关于赔偿的这一条上,才彻底没有任何的分歧。

    可紧接着,双方又在多少头牛羊,可抵一匹战马的问题,展开了新一轮的争论。

    刘伯温认为战时战马价值高,起码十头羊才能抵一匹马,而牛则是五头抵一匹马,而伯颜则觉得这太离谱了,双方吵了整整一个时辰才将这个问题谈妥。

    就在这样,秦元和谈磕磕绊绊进了半个月,极为艰难达成了二十一条共识,最终由代表元蒙帝国的特使伯颜,在晋阳和秦军签订了汉末时期的第一个条约,后世史学家将其称之为汉元晋阳条约。

    汉元晋阳条约共有大小条例二十一条

    第一条,共计赔偿马匹三十五万匹,耕牛四十五万头,绵羊一百三十万头,金银财帛粮草珍宝若干。

    这一条是所有条例中,所包含利益最大的一条。

    足足三十五万匹的马匹,再加上河套之战后,所缴获的四十五万匹,以及晋军马场内所养的马匹,秦军总共拥有马匹总数已经将近百万匹,这绝对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字。

    这么多的战马,无论秦昊怎么用浪费,也足够支撑到统一全国了。



第1369章:《秦元晋阳条约》(下)
    第1369章秦元晋阳条约下

    元蒙除了赔偿三十五万匹战马外,还赔偿了四十五万头耕牛,以及一百三十万头绵羊。

    这也同样不是一个小数字可。

    耕牛一直是所有诸侯都头疼的有一个问题,毕竟耕牛多的话也就可以耕种更多的农田,而耕牛数量要是不够的话,农业产粮自然也就上不去了。

    秦军突然之间多出了这么多的耕牛,可想而知,未来的司并两州,以及荆河两地,绝对大部分的农户都能用上耕牛了,而秦军的农业发展也将在上升一个档次。

    至于那多达一百三十万的绵羊,羊的可以产奶,羊毛也可以织毛衣,可以预见,未来秦军的畜牧业和纺织业,也必将迎来一个非常大的提升。

    秦元晋阳条约,第二条派太子忽必烈前往晋阳当人质,元蒙国内无重大变故太子不得回国

    这一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和谈也因为这一点,曾一度无法进行下去。

    不过元蒙已经处于亡国的边缘,根本没有资格再跟秦军叹条件,而为了整个国家的生死安危,拖雷只能妥协并忍痛将爱子忽必烈送了过来。

    秦昊之所以非要元蒙派遣质子,而且指定非要忽必烈,主要是因为忽必烈那高达102的政治属性。

    河套一战,元蒙损失了三分之一的总人口,以及近半的轻壮,但全国依旧拥有两百多万人,整个国家的基盘和底子还在,只是底蕴被一战给彻底打光了。

    而有忽必烈这样一个高政治人才,来为元蒙梳理内政的话,可极大的缩短元蒙经历战争创伤后的恢复期。

    秦昊可不希望元蒙恢复过来,他想要元蒙一直虚弱下去,所以当然不能留忽必烈在龙城了,于是才用尽各种手段逼其成为质子。

    等忽必烈来了晋阳之后,自然也就是砧板上的肉,秦昊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想回龙城是绝对不可能的。

    至于没有忽必烈之后,元蒙是否还能挡得住满清这个问题秦昊其实一点也不担心。
1...388389390391392...49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