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道奇才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小楼昨夜轻风
可是杨定至今还活蹦乱跳的,妈的,现在居然还要提拔,就算只提拔一级,他这个挂职副镇长的“挂职”二字也会提前取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副镇长,正二八经的副科级干部。
早知道当时就让宣传部把杨定的事迹卡下,现在反而成全了他。
白展鸿气得半死,最近没有一件事情是顺利的,很快白展鸿作了决定,努力做好三桥镇的改革试点,结束以后找彭开源市长想办法,自己捞到一些政绩离开丰台县,在这里多年,现在居然水土不服了。
“杨定啊,现在忙不忙。”
“没事儿蔡镇长,我在这里闲得很,随时有空,什么事情。”杨定接到了蔡国良打来的电话。
蔡国庆心里高兴,所以卖起了关子,玩笑着说道,“有两件事情,一件是好事儿,一件是坏事儿,你先听哪一样。”
和大多数人的选择一样,杨定选择了坏事儿,应该坏事儿听了心里还有底,好事儿在后头。
“蔡镇长,先讲坏事儿吧,我听听又是谁在背后要整我了。”
“哈哈,杨定,你小子真是有前瞻性,确实有人想整你,白书记在县里开会提到了你的事情,说你盲目为小江村争取福利,导致县里处于被动的局面,建议把你挂职副镇长的时间调整至两年,两年以后考核通过,才能转为副科级。”
该死的白展鸿!
杨定就知道有人对他使坏,不过两年就两年吧,杨定想知道的不是这些,“蔡镇长,小江村村民的福利怎么样了,能不能领到手。”
那家企业投不投资和杨定没多大关系,爱来不来。
蔡国良回答道,“钱已经拔到了镇里,随时可以发放,白展鸿现在成了丰台县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他比谁都担心此事,哈哈。”
天呐。
听到此消息,杨定也有些意外,使用这一招杨定是知道的,不过严崇喜主动让出所有的权力,让白展鸿负责改革事宜,这还真需要一定的胆识和魄力。
不过看来效果不错,这次赌博暂时看来是赢面较大,因为白展鸿已经批了小江村的款子,达到了自己和严崇喜预期的目的。
杨定想了想,蔡国良要告诉自己的好消息,便是小一村村民的福手快到手了吧。
“蔡镇长,相比这件好事情,你刚才讲的坏事儿我看不算什么。”
“杨定,你在说什么呀,好事儿我不还没告诉你吗。”蔡国良说完便猜想到,杨定以为给小江村村民发福利便是好事儿,不过杨定这人就是这样,群众们幸福他便觉得快乐。
杨定一想,还有好事儿吗,那又是什么呀,确实猜不到,“蔡镇长,你能不能一次把话讲完啊,快说快说。”
蔡国良心道,不是你问起小江村的事儿吗,又不是自己主动向你提的,“杨定,恭喜你,我今天厚着脸皮当三个代表。我代表县委、县人大、县政府正式向你宣布,从即日起,你,杨定同志,正式任命为丰台县三桥镇党委委员、副镇长,级别副科级!”
蔡国良有些兴奋,杨定出头是大势所趋,这样的年轻人不能成为领导,那未也太可惜了,所以蔡国良认为,只要是肯干事儿、会干事儿的人,就应该有属于他们的平台,就应该让他们在平台上挥舞,展示自己的才华。
太突然了,杨定能不高兴吗,刚才还说得挂职两年,这还没两分钟吧,职务便挂上去了,副科级啊,自己此刻才真正站上了的仕途起点,就像一个跑步运动员一样,随时准备冲击终点。
听到蔡国良讲起的原因,杨定最后挂上了电话,好人有好报,张穆这个狗东西把自己弄上了报纸,结果呢,自己现在风采依旧,等着吧,老子回到三桥镇再找你麻烦。
“请问是杨镇长吗,我们领导请你过去一趟。”一个三十几岁的男子准锁定了杨定的位置。
官道奇才 第121章 难得糊涂
“你们领导是……”
杨定有些解,自己在锦州市肯定不认识什么领导,如果说是丰台县商务局的人找自己,不可能这么高的规格吧。
因为从杨定的观察发生,这个传话人相貌堂堂、衣装光鲜,绝对是个有身份的人,气场底气便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来历,杨定在官场上也算是有一定的见识,所以知道这个人职务不会低。
能让他来传话,他背后的领导一定不简单。
男子回答道,“去了杨镇长便知道了,对吧。”
此时会场内有一名经济学研究员正在作讲话,杨定也没再多问,站了起来,“赵雅,你在这里等着我,要是散会了我还没回,你给我打电话,我去一去。”
经常会碰上这种古怪的事情。
上回也是,陈涛打来电话,严崇喜很神秘的请自己在伯森酒店吃了顿饭,不过当时杨定并不知道严崇喜的身份。
这次感觉同样是那样的神秘,不过杨定知道,自己很快要见的领导,级别肯定比严崇喜高。
穿过通道,杨定走出了会场,经过一座小桥,来到了财富中心大楼的主楼。
企业家座谈会已经过去了一周时间,作为主管全省经济新上任的副省长,汪正东不能在此久呆,下周便会返回省政府开始日常工作。
今天是呆在财富中心大楼的最后一天,汪正东要了一份花名册,想看一看参会的人员明细,包括杨定那类私下组织考察的,进入会场以后都进行了登记。
于是汪正东很容易看到一个经常在他耳朵提及的名字杨定。
仔细看了看人员的信息,丰台县三桥镇,汪正东很容易联想到这个人,便是老婆的干儿子,紫涵的干哥哥。
汪正东拿了手镯确实起到了很大作用,这也正是他可以平步青云,短时间当上副省长的原因,所以汪正东不排斥与杨定见上一面。
之前答应汪紫涵,手镯发挥了作用便认可杨定,不过汪正东心里暂时还没有这个打算,只是对老婆、女儿的做法不再反对,因为机缘巧合,杨定送来了手镯,而自己用这手镯完成了一件大事情。
至于何时真正接受杨定,汪正东还得严格考核,今天便可以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领导,杨定来了。”
汪正东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门“啪”一声关上了,将杨定送来的人已经离开,杨定看着这间华丽的房间,很便将目光集中在眼前的男人身上。
怎么是他!
杨定此刻心里起着千重浪,什么情况,这不是汴江省的副省长吗,头一天自己还在会场的角落听他讲话,那时的距离是那样的遥不可及。
此时两人距离约三米,不过杨定心中的敬畏比当天高了三倍不止。
“汪省长,您好。”
不知道说什么,杨定只能由衷的热情打招呼,副省长离他实在是很遥远的距离,杨定根本不知道该说什么,还是听听大领导找自己的缘由吧。
这个房间并非是办公室,更像是一间会客厅,沙发、茶几、投影电视、小会议室……
汪正东坐在沙发上稳如泰山,仿佛他的一举一动便有着排山倒海的威力。
“杨定?”
杨定木愣的点点头,“是的汪省长。”
汪正东点了点头,目测的第一印象还行,看上去挺有实干神,很爽朗的年轻人。
汪正东指了指附近一个单人沙发座,“坐下说话。”
杨定缓缓向汪正东指定的位置走去,根本不敢忤逆汪正东的意思,两腿有些发软,并非是恐惧的感觉,而是一种无形的压力,杨定认为每一个步子不能走得很平稳,落脚以后小腿有些往下坠的感觉。
五秒时间,杨定总算是坐在了沙发上,感觉像过了很久,因为他并不知道,汪正东究竟为何召见他这个小人物。
杨定感觉身体热呼呼的,不仅因为房间内有空调,更因为杨定心里的激动和紧张,其实脱掉外套会好一些,不过杨定好像没有勇气这么做,因为汪正东并没有指示他把外套脱下。
此时杨定呼吸都均匀起来,呼吸声音不敢太大,怕惊忧了房间内平静。
记得老婆讲过,她干儿子是房管局工作的,这个杨定是在三桥镇,不可是同一人的可能性很高。
汪正东有种直觉,这个男子不管是气质、长相还有年龄看来,都符合他的感知。
“杨定,你一直在丰台县的三桥镇?”
等了一会儿,汪正东终于说话了,杨定也长长吐了口气,再不说话,自己快要闷死了。
杨定不知道汪正东问话的用意,总之领导问什么,他便答什么就行了。
“是的……,哦,不是不是,我调到三桥镇的时间不长,以前在丰台县房管局工作。目前是三桥镇副镇长,主管我们县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
杨定确实很紧张,差一些就回答错误,此时脑海里的空白慢慢的被填满,讲了一句话,身体也开始放松着。
汪正东已经进行了最终确认,是这个年轻人。
丰台县的此次改革汪正东清楚,所以他在想,杨定这个年轻人居然可以主管改革试点工作,是祈子君暗中推波助澜,还是他确有才华,看来得考考他才行。
汪正东以前看过改革方案,所以针对几项重要的问题,让杨定发表自己的观点。
要是问别的事情,杨定可能会稍加思索,不过问到改革试点,杨定可以这么说,整个丰台县几乎没有比他还要熟悉的人,不仅是方案和细节,包括试点镇自身的情况,杨定都一清二楚。
所以回答起汪正东的每一个问题,包括这次改革所面临的阻力和难题,杨定全都对答如流,就像是提前做过准备一般。
汪正东非常满意杨定的每一个回答,可以摸透政策,可以熟悉区域内的大量情况,已经说明了杨定是个很有责任感的优秀领导干部。
汪正东来了兴致,讲出一个故事。
甲乙两人分别担任相邻两县的书记,两县都有一条大江横穿,拥有不小的安全隐患。
甲到任后兴修水利,消除隐患,乙到任后建房修路,政绩显著。
数年后大水,甲领导的县固若金汤,农业大获丰。
相反,乙领导县损失惨重,但乙作为县委书记,组织各方力量日夜奋战,电视铺天盖地宣传。
最后,洪水退去,省市抗洪表彰大会上,乙获得嘉奖,而后晋升提升为副市长,甲一无所获。
故事讲完以后,汪正东感叹的讲首,“甲老年时候,泪水纵横仰天长叹,既生甲何生乙!杨定,这个故事你怎么看。”
汪正东所讲的故事很容易理解,一个领导为民做实事,任何事情抓住了重点来做,另一个领导只知道捞政绩,做的事情围绕政绩工程。
最后一个因为有前瞻性的大工程保住了县城,另一个则没做实际的工作县城被洪水冲击。
结果令人震惊,做了好事的领导原地踏步,没做什么好事儿的领导却因祸得福,这简直是一种深深的讽刺。
杨定想来很有道理,其实很多地方都有类似的情况,没办法,你不闹出什么动静,怎么让上头的领导注意到你。
虽然很矛盾,问题也很尖锐,不过杨定的答复是那样的坚定。
“汪省长,您让我来选,我这样说吧,我现在的身份仅仅是副镇长,我支持甲的做法,哪一天我真有机会成为当上甲的职务,我同样会这么做,从政为民不为己,我愿为民鞠躬尽瘁!”
神马都是浮云,既然为官一任,自然得造福一方,要不有何必要当这个官儿,成为党员干部的初衷变了,整个社会和国家怎么进步。
汪正东当然不会因为杨定的一言片语就认为杨定是个新时代的能吏。
汪正东说道,“好,希望你可以记住今天的话,任重道远,难得糊涂……”
杨定离开了,又是一次摸不着头脑的谈话,不过和上回见严崇喜不同,这次知道对方的身份,但召见自己的原因呢,杨定什么也不知道,最后思考着“难得糊涂”四个字,回到了会场当中。
是啊,其实为民做事儿不一定可以捞政绩升官,不过很多官员都愿意这么做,他们难道不知道怎么样做可以打造一条通往金字塔顶端的捷径吗,他们知道,这些清官、能吏都知道,只是他们“难得糊涂”。
白展鸿对改革的态度已经发生了彻底转变,白维维当然得惟命是从,不过镇里分管改革试点的副镇长不在,工作推动确实很缓慢。
根据白展鸿的意见,镇得必须马上成立一个专职的办公室,全权做好此项工作,把以前镇里各个办公室管各管一摊儿的现象进行颠覆。
所以三桥镇需要杨定马上回来。
一个项目没谈成,只是见到一个泰国商人,没邀请一个领导吃饭喝酒,却莫名奇妙受到了副省长的召见。
杨定怀着十分戏剧化和喜剧化的心情,与赵雅回到了三桥镇。
官道奇才 第122章 通报张穆
没有出乎杨定的意料,他和赵雅去锦州市一个星期,除了蔡国良,没有一个人问起这次锦州之行的获。
其实蔡国良也是说说客套话,哪里会有什么获。
杨定正好赶上新一周的镇党委会议,杨定现在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党委委员、副镇长了,坐在会议室里腰杆挺得直直的,除了不敢正眼大大咧咧看向丁绕勤,别人领导杨定都投去了自信的目光,宣誓自己回归以后的强势。
排名最末不要紧,重要的是杨定如此平步青云,仿佛无人可以阻挡他升迁的脚步,这种冲天的气势也令杨定气场大增。
听白维维讲要成立一个专门办公室负责改革,杨定心里哼了一声,这事情早就该落实了,要不是白展鸿的分工变化,这事情根本没有人会理会。
杨定故意刁难起来,“白书记,我看没这个必要吧,以前的工作开展十分顺利,现在浪人力物力搞个专门的办公室,是不是显得多余了。”
谭亮接到了马俊的指示,从现在起,他也要全力协助白维维,把镇里的试点工作顺利完成。
谭亮心里就奇怪了,杨定离开一周时间,怎么性格大变呀,说话也更加随意,而且观点也发生了改变,按理说,杨定应该是第一个站出来支持成立专职办公室的人呀。
谭亮说道,“杨镇,我不同意你的观点,对,过去的工作慢慢悠悠、稀里糊涂还是在推动,确实没出什么大乱子,可是镇里各个办公室全无配合、协助,各做各的,很多数据和资料都没有一个统一的地方保管、集、分析,成立一个三桥镇改革试点办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仅可以专人专办,别的办公室也可以腾出时间处理他们自己的业务。”
蔡国良当然能听出杨定是有意刁难白维维的,现在白展鸿坐镇县里改革第一把交椅,白维维能不上心吗。
蔡国良也正二八经的讲道,“杨镇,今天我也不同意你的观点,我的想法和白书记一样,其实你想一想,成立一个改革办对你也是有好处的,你是分管领导嘛,手底下也有机动的人可以做些事情,要不你还是孤家寡人一枚,白书记的意见,其实是为你减轻工作压力,你还不感谢白书记。”
蔡国良没别的心眼儿,既然现在全镇上下一心,那大家暂时就是盟友了,与其针锋相对,不过表面和气。
杨定自然得给蔡国良面子,既然蔡国良给出一个台阶,杨定只能顺势站上去。
杨定说道,“嗯,听大家这么一讲,我不再发表什么言论了,听白书记安排吧,不过白书记,你可得给我配上强有力的助手才行,你是知道的,我平时有些放松懒散,呵呵。”
这件事情上杨定没别的想法,只是提醒一下白维维,这个试点办主任得挑细选才行,自己要是不给力,改革办主任没能力,那这项工作最后能做出何种成绩,就真不好说了。
趁热打铁,既然是白维维主动提出来的,丁绕勤在想,不如在会上把人员给定下来,以中途有变。
丁绕勤想了想说道,“党政办副主任庄烨,笔杆子出生,经过在党政办的磨练,现在应付各项工作都已经游刃有余,善于思考、注重学习,是个好苗子,我建议由庄烨同志担任试点办主任。”
杨定赞同的看向丁绕勤,这女人眼睛贼呀,庄烨平时低调朴实,根本不打眼,做事情老老实实、兢兢业业,能得到丁绕勤这样的评价,庄烨的能力可想而知。
丁绕勤本就是在乡镇里摸爬滚打多年的女干部,能力很强,他看好的人,一定是有潜力的。
既然有丁绕勤的保荐,杨定虽然不了解庄烨此人,但杨定相信丁绕勤。
杨定说道,“行吧,庄烨当试点办主任,我没意见。”
蔡国良看了一眼杨定,不错,小子今天可是很机灵,蔡国良接上话,“我没意见。”
一下子五个党委委员三人都表决了。
白维维皱了皱眉头,什么情况,自己没说要讨论试点办主任的人选吧,这三个家伙居然都把人给定下了。
其实庄烨这个人白维维也是很欣赏,不求名利、一心做事儿,相反,刘芒这个党政办主任除了老尖巨滑,别的能力倒不是很突出。
白维维本来就准备让庄烨接刘芒的班,不过现在他们要把庄烨放在试点办主任职务上,白维维还是下不了这决心的,因为白维维想尽快把刘芒给拿下,这个刘芒实在是太烦人了。
谭亮心里想着,既然这三人都同意,那说明庄烨的能力确实不错,要想搞好试点工作,就用很重要,所以谭亮没有先听一听白维维的意见,也说道,“好,我也赞成庄烨当试点办主任。”
白维维此时看向谭亮,不过还能说什么呢,大家现在都处于一条船上,没必要再把关系搞僵了,而且五个人当中四个人已经同意,白维维已经无力回天了。
“好吧,明天庄烨就到任去。”
白维维看了一眼列席会议作着记录的刘芒,“刘主任,会后你就安排一下,腾出一间办公室来,然后让庄烨到我办公室来。”
刘芒认真的作着记录,“好的白书记。”
杨定见大家都准备合上本子散会了,突然想到一件事情,“大家等一等,我还有件事情想和大家议一议。”
张穆在镇政府门口踢了江富贵一脚,这事情杨定心中一直耿耿于怀,张穆对自己极度不尊重,杨定早想给他上上药了。
杨定将当天的事情讲了出来,针对张穆作为警务人员,作为派出所长,公然出脚殴打群众的事情,杨定建议镇里给他一个通报,并将通报抄送县公安分局。
白维维有些生气,这个杨定为什么非要没事儿找事儿呢,胸脯上下起伏着。
“杨镇长,张穆是公安分局派驻咱们三桥镇的,说白了,他的行为不归咱们镇里管,而且,群众都没有反映这事情,你瞎操什么心呀。”
杨定可不这么认为,“白书记,属地管地嘛,张穆不管编制在哪个地方,但工作是在咱们三桥镇,做的事情,也是为三桥镇服务,他现在殴打我们三桥镇的群众,除了损害公安系统的形象,还把咱们三桥镇党委、政府的脸给丢了。白书记,你不相信你问谭镇长,当时就当着谭镇长的面儿,踢了一名群众一脚,那脚下得可狠了。要是不给个说法,谭镇长的威信何在,群众会议论,派出所长当着谭副镇长的面儿打三桥镇的群众,而谭镇长居然视而不见,其实我是在为谭镇长抱不平,要是把张穆通报批评,群众一定会认为咱们三桥镇政府是好样的。对吧谭镇长。”
谭亮挠了挠额头,“这个嘛……”
谭亮心里苦恼起来,按杨定的说法,他还是在为自己出头,这小子满肚子坏水儿,把自己弄到和群众一方,把张穆放到了对立面,谭亮真不知道说什么。
蔡国良当然得帮杨定说话,张穆平时在镇里耀武扬威的,蔡国良看他也十分不爽。
“谭镇长,你就告诉大家,张穆是不是当着你的面儿,打了咱们三桥镇的百姓。”
谭亮老实的说道,“这个嘛……,确实张所长当时的行为有些过激,不过呢,当时的情况……”
蔡国良两人扑在桌面上,后背挺直说道,“行了,情况我们已经了解呢,我认为可以进行通报批评,抄送公安分局,白书记,你认为,咱们该不该帮群众讨回公道。”
蔡国良一句话,把白维维捧到了正义的巅峰。
白维维是骑虎难下呀,自己要是不同意,岂不是和人民群众唱起反调来了,干脆把这事情推掉,白维维说道,“这事情既然涉及到政府的形象,那请蔡镇长牵头处理吧,我没什么意见。”
白维维快步回到了办公室,现在镇里的情况突变,变天了变天了!
自己居然在慢慢失去控制力,这些家伙你一言我一句的,他们想怎么就怎么,自己居然成了陪衬。
那个傻瓜谭亮,一点儿作用也没起用,俨然成了一个拖油瓶。
白维维见门口刘芒探了一头,眼神极其猥琐,大声说道,“你在那里干什么,滚进来!”
刘芒呵呵一笑,进来以后关上了门,从怀里拿出一盒“心”型的巧克力。
“白书记,明天就是你的生日,这是我特意给你买的爱心巧克力,再给我一次机会吧,我对你的爱犹如黑夜里的繁星点点,是那样的清晰温暖。”
最近白维维对刘芒很冷,所以刘芒意识到了白维维想踢走自己,白维维不是第一次把她的“男宠”踢开了,据刘芒所知,自己是她的第三个“男宠”。
失宠的下场很简单,职,调离。
刘芒记得白维维前两个“男宠”,均被去了职务,还被发配到了偏远的小乡村工作。
白维维将巧克力接到手里,怔怔看着刘芒,一把摔在了地上,“捡起来,滚出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