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官皆敌派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文理风
刘忻听了,欲言又止。
“老夫知道你想问什么,是问为什么圣上为什么对田仲人品好不满吧?”
“卑职不敢。”
“其实也没什么不能说的,这整个京城年纪大些的都知道,圣上年幼时和田仲同为废帝侍读,圣上从小性子顽劣,不爱读书,还有些骄纵,本来这也没什么,权贵之家,哪个子弟不是这样,可偏偏和他同为侍读的是田仲,田仲从小知书达礼,尊老爱幼,温文尔雅,稍大,又极爱读书,品行更是连两宫娘娘都称赞不已,你说,圣上年幼时说起他,能不咬牙切齿么?”
刘忻了然,有个处处比自己好的比着,这确实够招人恨的。
“好了,你快去叫个手下把钱拿回来,要不等会他等不到人,只怕八成要交到官府去了。”
钱尚书说完,顺着梯子爬了下去。
刘忻忙叫来一个手下,让他装丢金锭的人,去田仲那取金子。
田仲在旁边等了大约一注香的时间,正纠结要不要直接送去官府,毕竟这丢金锭的人,指不定什么时候才能发现自己丢钱。
正想着,就看到一个人匆匆走过来,在地上看了两眼,就走过来问道:“大兄弟,你有捡到过东西吗?”
“不知这位兄弟指的是什么?”田仲笑着问。
“是个金锭,我才刚卖了一批货,好容易换了金锭,结果走路时没注意掉了,唉,如今可怎么才好!”来人唉声叹气的说。
“不知是怎么样的金锭?”
“哎,大兄弟你捡到了是不,就是一个大约一斤重的金锭,方方正正的,我刚在通福金铺换的,你要不信,我带你去找他们掌柜的。”来人一把拉住田仲说。
田仲看他说的不像假话,金锭也对的上,就从袖子里拿出金锭,给他,笑着说:“我正在这等着呢,还想着要是没人找就送去官府,幸好你来了,可以省不少事。”
考官皆敌派 60.请把书写完(一更)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考官皆敌派最新章节!
此为防盗章 管家看到两人终于从“不切实际”的攒钱中清醒过来, 倍感欣慰, 笑道:“其实少爷您注意一下田公子平日的说话,也能知道田公子失忆前,只怕真没过过穷日子。”
“他平时说什么?”张苻想了想,表示没想起田仲有说什么。
“ 他说他很穷啊!”
田仲疑惑的看着管家,说:“这句话怎么了,我现在手头确实没钱啊,就快吃不上饭了。”
“少爷,您想想咱家那些支脉的少爷, 尤其家里落魄的, 再想想您府学那些家境差一些的廪生,您有见过他们在您面前说一个穷字,或者说一个“没钱”么?”
张苻不屑的说:“那些人可会装了,有时明明窘迫的很,我看他们实在辛苦, 就随手帮一下, 也没想着他们回报, 结果反倒一个个在背后说我看不起他们, 仗着有几个钱就折辱他们,气的我以后再不做那样的傻事了。”
“可您再看看田公子, 田公子手头紧, 就像您打听府学的俸银, 甚至连伙房的饭钱都问了一遍, 刚刚还和你关于怎么在府学更省钱说的起劲, 您好奇田公子大包袱装了什么,田公子还笑着打开给您看看,少爷,您想想您有一次遇到李秀才,看他包袱鼓鼓的,随口说了一句,他是什么反应?”
“那次真是气死本少爷了,本少爷不过和他走了个对面,他先找本少爷打招呼,本少爷就回了一句,平时和他又不大熟,就随口客气了一句‘李兄刚从家回来啊,包这么鼓,肯定家里给带了不少好东西吧!’然后那家伙就变了脸色,在那阴阳怪气的讽刺了本少爷一顿,说本少爷什么朱门酒肉臭,不知人间甘苦,那人简直有病。”
管家觉得有些心累,只好说:“少爷,李秀才家上有八十岁的老母,下有六七个孩子,所以他平时弄些东西,都送回家了,甚至连府学伙房给每个廪生供的饭菜,他每次打饭都偷偷带回去,反正他家就在府学旁不远,所以人家包袱里是从家带的咸菜和窝窝头,别人看到都不会问的,也只有您天天一心读书,才会冷不丁冒出那一句,而且您要是也是普通人家,李秀才可能会自嘲两句,然后您跟着说几句同病相怜的话,说不定两人还能成为知己,可您偏偏是个富家少爷,他可不是以为您是故意笑话他。”
“哈哈哈哈哈哈”田仲拍着马车板大笑,指着张苻说:“张兄,您长这么大还没被套麻袋,真是个奇迹!”
张苻翻了翻白眼,说:“我平时书童小厮带着,怎么可能会被人揍,不过也不能怪我,是他们太爱多想了,你看我也和田兄说过,田兄不是好好的么?”
“那是因为田公子骨子里不是个穷人,虽然田公子在这一直说自己没钱,他也确实没钱,可他心里只是觉得没钱用憋的慌,却从没有因为没钱自卑,而那些小门小户出身的人在公子面前,看到公子平日的吃穿用度,除非那种真的视名利钱财如粪土的,否则怎么可能不底气不足,读书人都是好脸面的,他们又怎么愿意在公子面前表现出‘缺钱’二字。”
“这样啊,那本少爷以后尽量注意不在他们面前说关于钱的事,尽量少做关于钱的事。”
管家听了顿时欣慰不已,他平时也常常规劝少爷,只是少爷没有亲身体会,大多当耳旁风,想不到今日因田公子的事,少爷居然听进去一些,虽然不知成效如何,可也让他欣喜不已,觉得终于没辜负老爷和夫人之托,连带着对田仲,管家也亲近不少,因为他明显感受的到,田仲虽然也出身大家,可为人处事却比他家公子强太多了,不说别的,就说田仲一个外姓能在王家村呆的好好的,王家村的人还挺认同田仲的,就足以说明田仲在待人上,绝对有可取之处。
想到这,管家也不由向田仲卖个好:“田公子若是进京寻亲,不妨多打听一下那些世家勋贵,田姓虽然并不少见,可其实也算不上多,再或者田公子可以找京城的人牙子问问,他们平日管宅子里的奴仆买卖,消息灵通的很。”
田仲一听,果然挺有道理的,忙拱手说:“多谢张叔提点,田某记下了。”
管家摆摆手,笑着说:“算不上什么,不过是经验之谈罢了,其实也就是金陵是京城,太过繁华,大家族太多,要公子是幽州人,公子甚至不用打听,老奴派人去城里各家族问一句,也就知道了。”
三人一路说着话,马车很快到了府学的门口。
因府学前院有孔子像,府学内并不允许骑马或者驾车,所以三人从马车里下来,而张家的马车,则被车夫牵着,转到府学后门,再进去。
田仲站在府学门前,抬头看着府学,整个府学占地极广,这条街,其实都是府学的。
门口的两个石狮子威武霸气,大红色的朱漆门,门匾上挂着名家题的“幽州府学”几个篆字,显得格外的庄严大气。
“这府学建的不错。”田仲对张苻说。
“那是自然,这可是府学,一府最好的读书之处,从这里面出去的举人、进士不计其数,要是建的不好,岂不是让人笑话。”
“这幽州府学几个字是哪位名家题的?这匾看起来像是新做的。”
“就知道你眼尖,你八成瞅的不是上面的字,而是这块匾是用紫檀香木做的吧,你这家伙还真如张叔说的就是识货,你说你不会穷的想打这匾的主意吧!”张苻打趣道。
田仲暴汗,说:“怎么可能,我就好奇谁会用紫檀香木题字,紫檀香木可是贡品,一般人可轻易用不得的。”
“还真被你说对了,题这个匾的还真是大名人,并且还是身居高位,他就是当朝吏部尚书钱大人,钱大人是幽州人,昔日也是从府学出去的,三年前,新朝初立,府学的原来的匾是前朝一位大人题的,有些犯忌讳,府学的大人们特地去京城,向钱大人求匾,钱大人也没推脱,还向圣上上了个折子说了此事,圣上也觉得是好事,就让工部出了一块空匾,赐给了钱大人,钱大人题好后,府学那些大人这才小心从京城运回来。”
“原来是这样,以前听王夫子说府学人脉很广,如今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考官皆敌派 61.血书(二更)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考官皆敌派最新章节!
此为防盗章
而田仲, 也从中县试的喜悦中走出, 投入到院试的紧张备考中。
院试,童试的最后一场, 也是正式科举的第一场, 更是取得秀才功名,踏入读书人行列的关键。
非秀才不足以称读书人,这几乎是天下读书人默认的规定。
因此得知田仲要考五月的院试, 不仅王夫子, 就连里正,都对此重视不已。
当然里正虽然重视,却也只能干看着帮不上什么忙,所以最后这帮田仲考院试的活, 还是落到王夫子身上。
好在王夫子身为夫子,本就热衷于传业授道,又遇到田仲这样的良才,更是欣喜不已, 因此不但不觉得辛苦,反而干劲十足,誓要让田仲这个秀才出在他手里。
这日, 田仲正在王夫子的书房背书, 就看到王夫子抱着一摞书气喘吁吁的走进来。
田仲忙放下书,走过去, 把书接了下来, 然后又转身拧了个湿布巾, 递给王夫子,调侃道:“您这是抱了什么宝贝,弄的这一身大汗?”
王夫子接过布巾,随手擦了擦,对田仲得意的说:“你小子还真说对了,这些书还真是宝贝,这是府学这次为了那些重考的印的内部书籍,老夫知道后,特地去府学找我那三弟要的。”
田仲听的心中一暖,知道因为今年重考者众多,王夫子定然是怕他输在准备不足上,才想尽办法通过人脉替他搜集资料。
想到这,田仲对王夫子躬身行礼道:“劳先生费心了,晚辈感激不尽。”
“快起来,你这是做什么,”王夫子连忙扶起田仲,笑着说:“不过是帮你搜些书籍,想让你考的更顺些,说实话,往年老夫倒是也想如此,只是村里那帮孩子实在不争气,老夫那是有力气都没处用。”
说完,王夫子就拉着田仲走到那摞书旁,兴奋的向田仲显摆他刚从府学淘回来的这些书。
“看这本,这是近三年以来官府所有的小报,不愧是府学,就是家大业大,人手多,居然安排人每天专门去官府抄,还汇编成册。”
“看这本,这本是李学政所做的所有文章诗词,呵,居然连他当初考乡试,会试殿试的文章都有,府学这帮人人脉还真是广啊。对了,李学政是谁你知道吧,就是本省的提督学政,也是此次院试的主考官,所以田仲你无论如何也要把这本好好看看,最好能多揣测一下。”
………
“再来看看这本,这本整理的是前朝的庚辰变法,嗯,看这旁边的注释,肯定是府学的姓钱那家伙写的,这家伙天天研究庚辰变法,天天给庚辰变法写注释,可能当年制定庚辰变法的那位都没他想的多!”
田仲听了,噗嗤一下笑出声来。
王夫子自己也笑了,说:“你别觉得老夫瞎说,姓钱的那家伙最爱咬文嚼字,弄一句话,恨不得研究出个子丑寅卯出来,他又偏爱研究庚辰变法,可不是要把它研究出花来。”
田仲听了,更是笑的眼泪都差点出来了。
良久,田仲才止住笑,有些奇怪的问王夫子:“您不是说这庚辰变法是前朝的么,怎么府学还会这么重视他,让人专门研究,还印成书?”
“因为科考要考啊,而且还几乎是科考最常考的内容。”
“什么,这不是前朝的变法么,怎么现在还常考?”
王夫子笑道:“就知道你失忆肯定记不得了,这庚辰变法虽然是前朝的,可弄这庚辰变法的人,可是和本朝大有关系。”
“和本朝有关系?”田仲疑惑的问。
“当初进行庚辰变法的,是前朝末年三杰之一的丞相赵承,而这位丞相大人,就是当今圣上的先父,如今的先帝,正在皇陵埋着,你说这庚辰变法重不重要,科考考不考?”
田仲听了恍然大悟,连连点头,说:“自然是要考的。”
皇帝老子的功绩,那肯定得大书特书,怎么能不考呢!
不过随即田仲疑惑道:“先帝不用避讳吗?县试前怎么没听您提过。”
王夫子笑道:“这位现在还不用避讳,虽然如今圣上已登基三年,可礼部还没有弄完圣上的宗庙,甚至连这位的追封都没弄完,所以这位先帝爷其实还称不上先帝,只能是前丞相,所以哪怕直称名讳也无妨,算不上犯忌讳,当然,在外面最好就不要说了,省得有人借机生事。”
礼部干活向来出了名的慢,一个名号争论个十年八年都是常事,看来他科举的时候,肯定不用考虑避先帝名讳的事了,田仲放下心来。
“对了,刚才听到您提前朝末年‘三杰’,是怎么回事?”田仲好奇的问道。
“哈哈,就知道你小子好奇。”王夫子摸了摸胡子,说:“这你可算问对人了,虽然老夫才疏学浅,不曾进入过朝堂,可老夫活的久了,有幸曾和这三位生在同一年代,当初他们闻名天下的时候,老夫正在科考,自然和现在你一样,为了院试努力打听朝堂的信息,以便猜测考官考什么,所以还是知道不少的。既然你想听,老夫就给你说道说道,反正这事离现在不远,在朝堂上的影响还在,以后你万一有幸进入朝堂,也不会两眼一抹黑。”
田仲忙扶王夫子坐下,自己也了个凳子,坐在旁边作洗耳恭听状。
“要说这‘三杰’,还得从前朝灵帝和桓帝说起,说起这两位帝王,唉,不提也罢,大兴土木,宠信宦官,偏爱女色……总之,这两位,在位就没见过干一件好事。当然也不能这么说,其实桓帝还是干过一件好事的,那就是生了一个好儿子,后来的成帝。
这位成帝本来不是太子,甚至连嫡子都算不上,只是因为年纪小,当时宫里的宦官掌权,宦官又和太子不和,才在桓帝去世后,害了太子,拥立他继位。
只是这群阉党怎么都没想到,他们本来想立一个好控制的,最后却亡在这位手里。
这位成帝初继位时极为老实,甚至有些愚笨,宦官们见他年纪小,又不大聪明,很快就不大管他,忙着作威作福去了。
可这群阉党却不知道,成帝年纪虽小,却是个心里有成算的,而且,他身边还有三位俊才。
这第一位,就是刚才提到的赵承,赵承本来是寒门出身,自幼丧父,由寡母带大,后来中了进士,才进了翰林,只是当时朝廷都乌烟瘴气,何况翰林,他出身寒门,更是被排挤的厉害,后来不知怎么,就成了成帝还是皇子时侍读。
而这第二位,就是成帝的另一位侍读,前朝有规定,凡皇子,皆有两位侍读,一文一武,而另一位,自然是武侍读,当时的信武侯田靖。只不过这信武侯听着好听,据说还是战国名将田单的后人,可当时的人都知道,这信武侯府没落的很,因为其祖父父亲战死沙场,这信武侯,其实是个遗腹子,不过是桓帝为了安抚边关将领,才随手给的。
考官皆敌派 62.没种VS败类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考官皆敌派最新章节!
此为防盗章
出大事了!
这位还活着, 那边关, 圣上,废帝……不对,这家伙既然活着, 怎么没回去?
刚才他好像看到什么来的……
李荞忙把手中的考引副册又看了一遍。
失忆!
这姓田的失忆了?
李荞扭着僵硬的脖子转头看向田仲。
田仲不明所以, 看到考官老是瞅他,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不过想到这是考官, 得罪不得, 还是冲他笑了笑。
李荞一哆嗦, 这家伙绝对失忆了!
满朝文武谁不知道,自从信武侯和其夫人去世后, 这姓田的就再没笑过。
“李大人, 您没事吧?”通州知府看着李学政一直愣愣的, 有些担心的说:“如今都过去两炷香了, 还有一会天就亮了, 再不安排童生进场,恐怕会出大乱子的。”
李荞回过神来,看到下面有些骚乱人群, 这才想起他正在主持院试。
田仲重要, 院试也重要,哪个出了岔子, 他都担不起。
李荞心中暗骂一声, 忙打起精神, 继续主持院试。
“田……田仲”
田仲看到“中了邪”考官终于又恢复正常,不由松了一口气,还好没耽搁院试,忙走了过去。
李荞看着走过来田仲,拿着考引副册的手紧了紧,面上却分毫不漏,对田仲和别人一样,照着副册上的画像仔细瞅了瞅,然后说道:“人没问题,到旁边搜身。”
李荞身后的一个军士出列,领田仲到旁边的耳房搜身。
李荞假装过去巡视搜身的情况,也跟了上去。
众人也没觉得奇怪,毕竟朝廷规定院试主考官必须全程坐镇,监督各个环节,李荞身为主考官,按照惯例,哪怕搜身,也得过去看看。
田仲跟着军士进了耳房,军士就对着田仲熟练的翻查起来。
翻查外面衣物和鞋子的时,倒没有什么问题,只是在看到田仲挂在脖子上的挂坠,军士有些拿不准,对跟来的李荞说:“大人,这东西上有字。”
田仲忙解释道:“这上面虽然有字,却是学生的名字,朝廷有规定,凡是长命锁、坠子、平安符等,只要是实心且无关科考的,可以准许带入号房。”
“拿过来本官看看。”
田仲摘下挂坠,给军士,军士双手捧到李荞面前。
李荞看到军士手里的玉坠,眼一凝,伸手拿过来,摸了摸,然后放回到军士手中,说:“是实心的,没有夹带,还给他。”
李荞说完,有些脚软的走了出去。
墨玉云纹佩,昔日南越国上贡的珍品,天下只有三块。另两块,一块在当今圣上手里,一块在废帝那。
而他,刚刚居然摸到了第三块!
.
最后一个童生进场后,李荞转过身,对通州知府拱手道谢:
“多谢知府大人援手,本官近几日忙于赶路,一时精神恍惚,险些弄出乱子,幸好大人及时赶到,才没酿成大祸。”
三言两语,就把刚才见鬼的事说成公事劳累所致。
通州知府也很有眼色,忙说:“大人公事繁忙,吾等不及,还望大人一定要保重身子,万不可太过操劳。”
李荞微点头,说:“知府大人好意,本官心领了,等回京,本官就找位医道圣手好好调理一下。”
通州知府一听,忙说:“下官那有些药材,虽然算不上金贵,却是通州府的特产,最是适合调理身子,还望学政大人不要嫌弃。”
“那本官就却之不恭了。”
送走了通州知府,李荞就命人关上了贡院的大门,开始院试。
只是在没人注意的情况下,一封密折,八百里加急朝京城送去。
.
院试虽然开始时出了点岔子,但好在每次科考考官都会安排考生提前入场,以防出现意外,所以倒也没怎么耽搁。
田仲跟着军士进了号房,军士就锁上门,然后在旁边守着。
田仲第一次进号房,还是比较好奇的,先把四周仔细看了看,发现果然很是简陋,整个号房,除了两块木板,一个破被子,什么都没有。
拿起破被子,田仲闻了闻,立刻丢到一边,真如张苻说的,又霉又潮!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贡院之前好像被打扫过,倒是没有发现老鼠、虫子什么的,而且地上还有些黄色的粉末,看着像是雄黄,想必应该也不会有被蛇咬的危险,田仲放下心来,把两块木板支好,等着天大亮后主考官发卷。
京城 五月十一 亥时
赵孟批完最后一道折子,伸了一个懒腰,正思考是去后宫还是在旁边的寝宫将就一夜。
大太监李忠捧着一道折子走进来,低声说:“主子,通州八百里加急。”
赵孟抬头,看着李忠手上的密折,问道:“谁送的?”
“顺天学政李荞李大人。”
“他?他一个学政送什么八百里加急,难道科考又出了乱子了?”
赵孟接过密折,看了看折子上完好无损的红封,拿起旁边的玉刀。
拆开密折,赵孟打开一看,手一顿。
良久,赵孟突然对旁边的大太监李忠说:“传旨,让吏部和兵部两位尚书即刻进宫。”
“是。”李忠应了一声,忙匆匆下去传旨。
赵孟又把密折看了两遍,合上,放在手里敲了敲。
没死?失忆?还跑去考科举?
田仲,你还真能折腾啊!
三人走到学舍,就看到一排排独立的小院,跟着张苻进了他的院子,发现每个小院虽然极小,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每个小院正房有一个堂屋,一个里屋,前面一排除了门有一个耳房。
田仲说道:“这学舍看起来还不错嘛!”
张苻撇撇嘴:“还可以就是太小,除了用来见客的堂屋,咱们住的里屋,就剩下一个耳房,我只能带一个书童,连管家都没地方住。”
田仲看着这小院,突然觉得当初建这学舍的绝对是高人,难怪府学不限制学生带奴仆,因为只要超过一个,耳房这么小,压根挤不开啊!
“要不我那个耳房让给你,反正我就一个人,那耳房肯定用不着。”
“不用了,平时我就带一个书童,张叔送完我就回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