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唐第一败家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烟雨织轻愁

    魏征认为,这两本书的意义,丝毫不弱于千字文。

    尤其是三字经,要比千字文更加适合启蒙,这种书籍,最好是能够在整个大唐范围内推广。

    只不过,想要达到益州那般,人人向学的地步,还真不容易做到啊。

    ……

    不提魏征一路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却说这一日,武媚娘前来找到李愔,提出自己得一个构思。

    原来,种田的工作,武媚娘开展的有条不紊。

    而现在,更是合理的利用人手,将权利下放下去。

    目前,整个种田已经步入正轨。

    武媚娘只需要定期听取手下几个人得汇报就可以了。

    而腾出时间来的武媚娘,此次来找李愔,就是因为没有事情可做了,她又有了新的想法。

    一段时间不见,李愔发现,武媚娘身上,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nb




361.第360章 吐蕃和吐谷浑的恶意
    第360章 吐蕃和吐谷浑的恶意

    李愔不由问道:“媚娘,为什么你会有这种想法呢难道,你不怕本王怀疑你是通敌吗”

    听到李愔的问题,武媚娘不由松下一口气来。

    殿下既然问出这个问题来,那就代表,殿下根本就没有怀疑她。

    看起来,自己的想法是对的。

    想到此处,武媚娘不由说道:“殿下,吐蕃和吐谷浑,他们都有大量的牛羊肉,还有大量的皮毛。他们哪里的贵族,都经过几百年甚至千年的积累,都非常富有。”

    “但是,他们因为工艺缺乏,技能底下,缺乏一些华贵的装饰品和日用品。如果我们能提供给他们这些,而换取他们的牛羊肉和皮毛的话,对我益州来说,将会是一件有利而无害的事情。”

    “我们的百姓,就可以有牛羊肉吃,身体就能够更加强壮,能够耕种更多的土地。同时,还能够消耗掉吐蕃和吐谷浑的牛羊存储,可以说一举两得。”

    听到武媚娘得解释,李愔不由哈哈大笑,不由说道:“媚娘,你和我想到一块去了。这件事情,就交给你来做。你,真不愧是我的贤内助啊!”

    听到李愔的话,武媚娘不由得又惊又喜,然后忍不住问道:“殿下,我们卖给他们什么好呢”

    李愔微微笑道:“容我想想,这样,我们可以卖给他们香皂、香水、贞观桌、贞观椅、味精,还有水泥,也可以卖给他们。”

    “水泥可是,如果卖给他们水泥的话,会不会他们又要弹劾殿下通敌呢”

    李愔微微一笑说道:“那就让他们弹劾去好了!要做事情,总是要被人弹劾得。”

    ……

    接下来的时间,益州进入了高速发展期。

    后世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地方,想要快速发展,那就搞房地产吧。

    一个房地产行业,可以带动周边无数的各种行业。

    房地产,可以快速拉动gdp得发展。

    而现在,李愔现在建设的,可是一个新城。

    因为有了新城的建设,益州的各个行业,都被带动起来。

    益州百姓的生活,在悄然间发生着变化。

    每日,都会有一个细微的变化。

    一个月的变化,可能都会让人感觉到吃惊。

    而新城的建设,一个月的时间内,商业街已经建设完毕。

    ……

    而此时,吐蕃的松赞干布,正在联合吐谷浑,悄悄制定下一个针对益州的毒计。

    之前在益州城发生的那一幕,蜀王李愔展露出的新武器的威力,让他们惊疑不定。

    这种威力巨大的武器,让他们惶恐和不安。

    这种武器,就是悬在他们头顶的厉剑。

    如果不能搞清楚,并且找出化解之策的话。

    恐怕用不了多久,他们吐蕃还有吐谷浑,都可能被大唐一口吞掉,连骨头渣子都剩不下。

    吐蕃曾试图和大唐联姻,来缓和两者的关系,并且试图学习大唐的先进文化。

    就在眼看就要成功的时候,却是因为这个蜀王的阻挠,最终导致联姻失败。

    因为这件事情,松赞干布,更是将蜀王恨之入骨。

    在此期间,吐蕃和吐谷浑,都派出暗探,到益州刺探情报。

    不过,当时使用的武器,除了剩下一把ak47之外,其他的全是消耗品,已经被消耗一空。

    而这些武器的来源,除了李愔一个人之外,就连薛仁贵和薛小小他们,都不知道。

    因此,他们派出的暗探,尽管使出了浑身解数,但是也探听不到丝毫的有关这些武器的消息出来。

    而就在此时,吐蕃和吐谷浑则是探听到,今年益州因为某种缘故,他们竟然有十分之一的土地,没有及时种植庄稼。

    虽然后来,蜀王李愔招募民夫,赶种了好多种新品种。

    但是这些品种,根本就见所未见,肯定不可能是庄稼。

    因为如果是庄稼的话,断然不可能,所有人都不认识。

    那么,种植的这些物种,要么是药材,要么是香料等等。

     



362.第361章 五姓七望的反击
    第361章 五姓七望的反击

    一路风餐露宿,魏征终于回到了长安。

    这一次,事关一干弹劾蜀王李愔的大臣,另外一边是蜀王李愔。

    为此,李世民专门准备了一次大朝。

    在早朝之上,魏征专门就这件事情,向太宗李世民,做了一次汇报工作。

    “启禀皇上,微臣来到益州之后,发现益州的百姓,在田间地头,劳作之余,很多人都手里捧着一本书卷诵读。”

    “而诵读的书籍叫做三字经,乃是微臣从来都未听说过的一本书。除了三字经之外,还有百家姓和千字文。微臣曾问过他们,因何而读书。他们的回答是——”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续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听到这几句话,整个朝堂之上,不由得为之一静。

    因为,这几句话,竟然是出自一个乡野之民。

    而这几句话,纵然是朝堂之上的那帮文臣,可能都总结不出来。

    没想到,在益州,随便出来一个农夫,就能说出这么有深度的话来。

    这时候,王信忍不住站出来质疑道:“这四句话,振聋发聩,可以说是流芳千古的名言,寻常的村间乡夫,怎么可能说的出来”

    听到王信得质疑,魏征不屑地说道:“这,自然是蜀王的教化之功了!”

    “你们口口声声弹劾蜀王,说益州教化松弛,老夫倒是想问你们,你们真的了解事情的真相吗还是,你们就是凭空捏造故意往蜀王身上泼脏水”

    听到魏征得话,王信不由又惊又怒地问道:“郑国公何出此言”

    魏征冷笑道:“老夫在益州所见,民夫之中,在田间或者做工的间隙,看书之人比比皆是。而益州更是建立起一座益州大学,所有适学儿童,都可以入学。不但免收学费,并且还管食宿!”

    “一座益州大学,目前收纳适龄学童,足足有六七千人之多!试问,整个大唐的州郡之中,可有州郡,能够比的上益州的教化有吗”

    “如果说,益州的教化都不行的话,那么整个大唐,又有哪里的教化,能够比得上益州呢”

    听到魏征得话,以王信为首的五姓七望的官员,不由得哑口无言。

    其实,他们弹劾益州的教化,还真的不是信口开河。

    而是他们打听到,益州的百姓,都变得向钱看。

    那时候,益州大学还没建立,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也没有问世。

    但是他们没想到的是,到了现在,时过境迁,益州居然发生了如此大得变化。

    这让他们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有苦难言。

    就听魏征接着说道:“微臣还查探到,蜀王根本就不是在建造王府,而是在建设新城。益州大学,就是在新城里面建造的。而这一切所费,都是蜀王自掏腰包!”

    “那些百姓,都是蜀王掏钱雇佣。做工之人,不但每日三餐管饱,晚餐有肉,每日的工钱还达到十文钱。那些百姓对蜀王,无不感恩戴德,并没有出现他们弹劾得情况。”

    听到魏征得话,王信等五姓七望的官员,脸色愈发的难看起来。

    而此时,李世民得脸色,变得森然起来。

    李世民不由看向王信,森然那地问道:“王爱卿,这件事情,不知道你怎么解释呢”

    王信连忙说道:“启禀皇上,微臣只是听人提起,并不曾亲眼所见,原来只是以讹传讹而已。不过,臣等本来就有风闻言事得权利。”

    “不过,微臣相信,蜀王建造的铁路,的确是劳民伤财,非但毫无用处,还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微臣建议,让蜀王马



363.第362章 李元芳
    第362章 李元芳

    蜀王吹这么大得弥天大牛,已属不智。

    而李世民作为皇上,居然也顺着蜀王这么说,这偏袒,也未免太过了。

    而以王信为首的五姓七望派系官员,听到李世民得话,先是一愣。

    不过很快的,他们脸上,便是露出狠辣之色。

    “皇上,蜀王之言,乃是无稽之谈!微臣敢以身家性命保证,蜀王所说的火车,绝对达不到蜀王所承诺的运载能力!只要到时候蜀王的火车,能够运送一千人外加十万斤货物,微臣便以死谢罪!”

    这王信,果然狠辣!

    为了断绝皇上对蜀王的偏袒,他不惜用自己的生命来弹劾蜀王。

    殊不知,此时李世民心里,同样在冷笑。

    李世民不由看向王信身后的,和王信一起弹劾蜀王的官员,森然问道:“那你们呢”

    那些官员对视了一眼,都从彼此眼睛里看到了坚定之色。

    “臣等,同样敢以性命为保,蜀王所说的火车,必然达不到他所说的那种运载能力!如果真的能够做到运送一千人外加十万斤货物的话,臣等皆愿以死谢罪!”

    看到这帮官员的表现,李世民得脸色更冷。

    这些五姓七望派系官员,真的丝毫没有将皇权放在眼里啊!

    既然如此的话,那也休怪朕心狠手辣了!

    想到这里,李世民冷笑道:“你们可知道,在朕的面前,没有戏言!到时候,一旦蜀王制造出来的火车,真的达到他所说的运载能力,到时候,你们又该如何自处呢”

    听到李世民得话,以王信为首的五姓七望派系的官员齐声说道:“臣等,愿意立下生死文书!不过,如果到时候蜀王制造的火车,达不到这样的运载能力的话,还请皇上治他的欺君之罪!同时,也要蜀王将炼钢的技术,上缴上来。”

    一方面是以命做保,另一方面,则是要求治蜀王的欺君之罪。

    这可以说是和蜀王不死不休了。

    这五姓七望派系的官员,一步一步,将皇上逼迫到了退无可退的地步。

    这时候,皇上已经没有反悔的余地了。

    朝堂之上的官员,面对五姓七望派系官员咄咄逼人的架势,心有所思。

    最终,李世民似乎是恼羞成怒,不由拂袖说道:“好,那就立生死文书!”

    不多时,在满朝文武的见证之下,以王信为首的官员,立下了生死文书。

    而这一次,也是五姓七望,对皇权逼迫最狠的一次。

    ……

    此时,益州开始招兵。

    此时的大唐,正处于府兵制将要崩坏的边缘。

    府兵制,将会越来越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最终将会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而现在,李愔拥有持节权。

    益州的大小事务,可以说全部都在李愔的掌控之中。

    而现在,李愔就准备在益州,实行募兵制。

    李愔准备,在整个益州,募兵五千。

    这五千军队,只要训练出来,虽然人数还是少了点,但是至少能够确保益州足以自保。

    甚至,如果真的达到李愔想要的训练目的地话。

    就凭借这五千人,也足以冲锋陷阵,上阵杀敌。

    而这一次募兵,李愔给出足够高的军饷。

    每人每月足有五百文钱。

    这些钱,可是相当于后世的一千块钱。

    基本相当于后世的军饷了。

    这个军饷,在大唐,绝对是独一份。

    并且,蜀王李愔还承诺,在军中,只要立下军功,必然会有晋升。
1...120121122123124...53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