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暗黑大宋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午后方晴
说是这么说的,但从富良江南岸上来,战到驩州,交趾南边还有多少地盘了?产生多大破坏了?
“因此若不用此策,会有两种结果,第一个结果就是苟和,但交趾人极是凶残,他们派使在京城哭诉哀告,可是怎么对那些百姓的?只要捉住了,一个个活活虐杀而死,甚至许多人生生剁成肉酱。因此只要交趾恢复过来,邕州惨案以后还会发生。第二个结果就是象郭公那样强行攻打,虽然交趾地形复杂,只要注意,不让军中产生大规模的疟疾,还是可以将交趾灭掉,但无论是灭,或者是以后的治,国家必然会有大量士兵死亡,也会消耗无数的人力财力。所以我只好剑走偏锋了。”
“少保,我会如实向官家禀报。”
“那就谢过中使,不过劳烦中使替我传一句话给官家,为了不要引起争议,最好真相勿要泄露。臣这样做,非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大宋的社稷。”
“那是。”
“还有,臣也低估了用费,因此恳请官家调拨五百万匹小罗(比较薄的丝绢,每匹不足一贯钱),与五百万贯钱,否则臣难以支撑起这么庞大的用费。”
“这个要求并不过份,咱家一定替少保将话带到。”
“另外就是再传一句话给官家,明年秋后,我就会用兵,但想要治理这里,必须从大江两岸迁徙百姓过来。这里的百姓对大宋不认可,已经无法德化了。因此最好迁徙十到十五万户百姓过来,那么交趾就会成为我们大宋一个富裕的路。真的很富裕,除了炎热之外,这里才是真正的鱼米之乡。只是在我大宋之前,水利落后,包括唐代,都没有开发好。”
“十几万户百姓?”
“我承诺过燕达将军,彼岸那边百姓虽然凶残,但得给更多百姓活路。因此可以用这些百姓与那些主户交换。”
“这样啊……”黄公公觉得有点不可思议,想了想说:“咱家会将这句话带给官家的。”
“不过中使来得正好,下面会有一场战斗发生,中使可欲观摩乎?”(未完待续。。)





暗黑大宋 第652章 宋朝特色(下)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暗黑大宋最新章节!
“那好啊,”黄公公欣然说道,但又问:“与谁打?”
不是说好的明年用兵吗?
“你随我来就知道了,一个具有宋朝特色的地方。”
“宋朝特色?”
宋朝特色有很多,但这个地方还真具有宋朝特色。
“你去了就知道了。”
“不行,官家还让咱家去看一看那个长城。”
“别当真,就是一个厚实的院墙,”王巨说,说长城是好听的说法,连普通堡砦的城墙都不如呢。但这个超大院墙,现在就起作用了。王巨有的还没有说,负责指挥北面的是韦胜,交趾将朱庭光的这支百姓解决掉,集中全力对付韦胜这支百姓,于是也渐渐不敌了,这些土著人终不是凶悍的女真人,尽管在饥饿之下,什么事都能干得出来。
韦胜也且战且走,向镫州方向败退,镫州就是后世的越南老街,不过老街在红河南岸,镫州在红河北岸。这一席卷无论胜败,破坏了多少地方。
现在正在打着呢,如果到了万不得己之时,韦胜就带着真正属于宋朝的部下,向大理方向逃跑,再撤到≮∴广南西路来。反正大理那边,王巨已经利用贸易,布下了很多眼线。
这一破坏,交趾又有多少地区被席卷一空?
“不过要看,等这一战我会带你过去看一看,对了,再替我向官家带一句话,说不定明年我会给陛下带去一个更大的惊喜。”
“何?”
“现在还没有十成把握,如果有十万把握。我才能行动。所以先不要惊动官家了。”王巨没有说。究竟能不能动手。他确实还没有想好。而且朝堂变化,也让他变得更小心。
去年两府宰相,吴充、王珪、元绛、冯京。
且不说这几个人的能力吧,宋朝那么多事务,两府四个宰相如何能处理得好?特别西府,只有冯京一个宰相……
所以今年陆续又添加了一些宰相,将吕公著与韩缜调到西府,加上曾孝宽孝期结束。也去了西府。曾孝宽与韩缜,王巨不担心,他担心的就是吕公著,吕公著与司马光、文彦博关系太深了。
其实王巨应当幸运了,原先赵顼准备将孙固调回京城的,但考虑到王巨想法,于是才用韩缜取代了孙固。否则这个政敌去了西府,王巨才有的是麻烦了。
王巨不说,黄公公不好询问,但心中也在想。何谓更大的惊喜?难道是占城?
一行人上马出发。
目的地就是特麻道!
其实整个广南西路,有许多地区还是王巨束手无策的。不仅仅是特磨道,较大的地盘就有好几处。
桂州过去就是融州,融州过去就是宜州,在宜州的西北与融州交界的地方就有一处,抚州蛮。开始知道种稻捕鱼……就是这个,还受了中原文明的薰陶,否则还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子,说不定与吕宋岛现在那些土著人文明差不多。不过技术很落后,种植几乎完全是刀耕火种,甚至都不会养殖,所以吃不饱了,便打猎,一个地方鸟兽打完了,便迁徙他处。兵器有环刀、标牌(一种粗掉的盾牌)、木弩,但会在箭上抹上毒药,中者隔夜便会死亡,后来还是邕州一名医官找出配方,才化解了这个毒箭的危害。
吃不饱了,周围百姓开化,那么他们就做强盗了。宋太宗没办法,只好让官兵将其首领捉住,押到京城诘问,对答道,臣等蛮陬小民,为饥寒所迫耳。赵匡义无奈,赐锦袍、冠带、银彩,让他们回去安份守己。
若干年后又来,曹克明与杨守珍又将其击破,宋真宗同样无奈,将其首领释放,然后用钱买安。庆历时,抚州蛮又屡屡抄掠,那只好派兵清剿。可清剿过后怎么办?难不成将这么多蛮人一起杀掉吧。于是送钱送粮食。
这就是砖家笔下宋朝压迫,蛮人“起义”的真正真相。
王巨来到广南西路后,抚州蛮仍有小规模的抄掠。
今年长城修结束后,王巨用兵清剿了几个部族,清剿过后怎么办?还得送钱送粮食。不过王巨做得更深入一点,主动派人过去修道路,教他们先进的种植养殖。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吧。
但是结果修路,无人反对,然而让俺出苦力参与修路,那是万万不能,象汉人那么辛苦的劳动,更是不可能!至于送来的牛犊子,羊羔子,立即就宰杀吃掉了……养,养个鬼啊!
这如何是好?王巨到现在还没有想出好办法。
不仅是抚州蛮,抚州蛮下面就是环州蛮,宋仁宗时有一读书人区希范,居然还中了进士。估计名次很低,因此没有重用。然后其叔区正辞应募讨安化蛮,结束后去了京城敲登闻鼓,俺与叔叔立下大功,朝廷要录用。宋仁宗听到后,立即让宜州知州冯伸己斟酌此事。冯伸己便查功劳,募军是有的,可哪里有这么多功劳。原来是冒功请赏,冯伸己便将两人发配于全州编管。是进士嘛,不能黠字流配的。
区希范便逃了回来,蛊惑当地蛮人造反,意欲夺取整个广西,说若得广西一方,当建为大唐国……
所以这是一块神奇的土地,什么样的人都想做皇帝。
宋朝也一直没有好办法解决。
不是不努力了,在王巨之前,有n个宋朝优秀的官员,想授之以渔。
然而人家就是这个傲骄的性子,怎么着。
至于征税的什么,根本就不指望了,就象侬智高,宋朝向他征过税么?连税都未征过,何来的压迫,何来的正当起义?
因此不但不征税,平时呢还得小心哄着,脑白金娃哈哈的什么。一箱箱地送……
然而这个送能解决问题吗?甚至连刀耕火种都谈不上的耕作方式。如何能使得肚子温饱。饿了,又化为强盗下山抢掠了。于是又用官兵镇压。随后算一下账,用兵兵费太多了,还不如买安吧。于是送的脑白金数量更多。
这成了宋朝的特色,至少是治理蛮人政策的特色。
并且宋朝的圣母婊们很多,就象区希范那次造反起义,都立大唐国了,那还用得着客气。杜杞前来镇压,便对部下说,这些叛贼是走投无路才投降的,威不足制则恩不能怀,所以数叛,不如尽杀之。
话外之音便是指这些蛮人每次造反后不但不处理,反而送许多钱帛粮食安抚,所以胆子越来越大,而且越来越傲骄。饿了,就下山来抢。或官员做得稍不如意,便攻城破寨。杀戳官兵百姓。
但他们这种耕作方式,饥饿是避免不了的。官员同样也是,谁能保证派下来的官员个个都是好官。如果有一个官员做得不好,就要造反,就要起义,如何了得。
因此得换一种方法对付,必须狠狠震慑后,再施恩,百姓才能久安。
于是将其首领五十六人残酷地解剖,刳出五脏六腑。好了,一下子环州全部安静下去,至今没有产生大规模的叛乱抄掠。
问题是宋朝的圣母们很多,御史纷纷弹劾,然后朝廷下诏书警告。甚至杜杞死后,宋人郑景望在《梦斋笔谈》中说,杜杞平定叛乱后不久,如厕时扑倒,血从鼻口中流出,家人将他救出,他说区希范鬼魂用拳打我。三天后便死去。这是何等的诬蔑!
事实是杜杞在平定这次叛乱后,还担任了两浙转运使,又在河北任职,又知庆州,何来三天而亡的说法?
或者说区希范与这些蛮人是人,那些被杀害被抢的无辜军民就不是人?
因此这种虚伪的圣母们,使得宋朝政策越来越偏软,越来越畸形。
圣母们,王巨不会管的,虽然这些圣母也让王巨头痛。
更主要的是四个字,量力而行。
因此改造的线就在宜州到横山寨,以这条线往东,往西,王巨只好买安了。
邕州西侧横山寨就是宋朝与大理商人互市的地方。从横山寨往西,还有一些属于宋朝羁縻的小州。再往西就是特磨道,原来属于大理,不过嘉佑七年,侬夏卿带着侬平、侬亮背叛大理,投奔宋朝,他们的地盘就是特磨道。但特磨道下面还有一个群体,那就是白衣九道,又叫富雅州,王巨派人招降其首领李聚明。李聚明先是不情不愿,但看到交趾惨状后,立即来降。
于是一个完整的特磨道,被王巨拿下。
这条道路修建得比较顺利。
但还有一条商道,那就是北道。
从宜州往西就是南丹州,宋太宗时,洪皓派子洪准通献贡银碗二十,铜鼓三面,铜印一枚,旗一帖,绣真珍红罗襦一件。这让赵匡义乐得不行,其他的收下,这个比较贵重的珍珠红襦带回去吧,另赐一百匹上等彩绢。
不过这个洪皓做得也不错,每年输白金百两(此白金非彼白金,乃是以银为主的合金物),那时是宋朝银价最低的时候,一两银子只有五六百文。然而也不错了,最少人家是主动送礼物过来,而不是宋朝送过去。
后来其弟洪沅与其闹翻了,被撵出南丹州,于是到京城请朝廷发兵征讨,宋朝没有同意。洪沅死后,其子洪淮勍袭父任,然而弟弟洪淮辿带着亲信将哥哥打跑了,自立为主。宋朝无奈,只好将哥哥洪淮勍安置在宜州,每年发放一些工资养活着。洪淮辿传位于子洪世渐,洪世渐传位于子洪长帐。然而内乱又开始,洪淮辿另一个儿子洪世忍带着手下将侄子洪长帐杀死,向朝廷效忠。
反正这个乱的……王巨与宋朝的政策一样,只要你们不要祸害其他地方百姓,由着你们吧。
但总的来说,洪世忍还是蛮配合王巨的,甚至在王巨募兵时主动地出了一百多个子弟。王巨今年也没有动这个南丹州。
随后双方配合相对比较和睦,王巨修路,建设水利。甚至骑马过去与洪世忍谈了一个多时辰的心。让他明白其意义。洪世忍也同意了。
因此这一段商道扩建,绝对没有问题。
关健是南丹州过去。南丹州北部就是鼎鼎大名比侬氏规模更大的罗氏,后来还建立了罗氏鬼国、罗殿国这些国家,但宋朝也不问,你们来称臣,送你们脑白金,不来称臣自称为王也行,只要别学侬智高。
罗殿就在南丹州的西北。
南丹州西边就是王巨所说的自杞。现在还不能属于宋朝,直到北宋末年,黄远称臣,才成了宋朝的一个羁縻州。北宋灭亡,南宋要买马,只好从大理那边买马了,于是造就了自杞与罗殿的繁荣,最后发展成了一个庞大的自杞国。据说有铁骑上万,雄兵十万。那个也不能当真,蒙古人来了。实际攻入大理的蒙古人到了大理后,只有两三万骑兵了。自杞的十万雄兵在哪儿了,怎么一眨眼就被蒙古灭掉?
据说这里的百姓左右佩双刀,喜斗好杀,父子兄弟之间一言不合,则兵刃相接,以轻死为勇。尤凶狡嗜利,少拂意,即拨刀向人。
说得有些夸张,越传也越邪,但民风确实很剽悍。
王巨能打下来,但琢磨了一下,易打不易治,于是同样放弃了,派人与他们的首领谈了谈,我帮你们修路,以后这里通商了,对你们也有好处。喜欢嗜利,就以利动之了。
而且王巨对这条道路十分慎重。
闭塞了就落后了,落后了就贫困了,贫困了饿了就下山来抄掠了。
其实从自杞有一条道路直达横山寨。然而王巨还想从自杞修一条道联贯南丹州、宜州、融州与桂州,并且还想在南丹与宜州边境处也置一个互市。
开始比较顺利。
今年黄良带着那批百姓来到广南,王巨又抽调了一些丁壮,增援两条道路的修建。
修路就是为了商业繁荣的,也包括买马,还有就是能鼓励当地种茶业的发展。宋朝茶政,广南西路茶叶不能外销到其他路,那么销往海外没有关系吧,销往大理与藏边没有关系吧。王巨开始买马是以广南西路本土的马为主,直到今年春天,才从特磨道运来滇马。随着自杞道拓建,五百匹马也从自杞道运向内陆。
但到了自杞道后,忽然被当地人扣克了一半战马下来。
主持修路的是左千牛卫将军胡广林,以及指使邓群、刘质江、赵俨。四人就上门论理,结果当地几个豪强用手比划着,说是要征税。
那有这样征税的?两相冲突起来。几个豪强便发起百姓,围攻修路的各营军士。
但这个王巨早就招呼过了,胡广林立即带着各营兵士,以及修路的那些昆仑奴转移到一处险要所在,与当地蛮人鏖战,同时又派人骑马向后方求援。
这个可以不急,胡广林据险而守,有兵有粮,可以坚守一段时间,稍拖一拖,说不定能铲除更多的毒瘤。黄公公来了,那就一道过去看一看,也让他对广南西路有一个了解,回去才能向赵顼禀报。
王巨带着黄公公先是去了横山寨。虽然不急,王巨也开始点集兵马了,在横山寨集结了五千骑兵,五千兵步,还有四千押运粮草的役夫,两千护粮军。
王巨与燕达带着骑兵先行。
越往西人烟越是稀疏,只是偶尔在青山绿水之间传来几声蛮人嘹亮的歌喉,但认真去看,却看不到任何人影,只有鸟在儿山林里飞来飞去。
燕达却蹙起眉头。
这里如此,那么西边呢。
当然建功立业是好事,可弄不好,王巨不是建功立业,而是替宋朝带来一个超级大包袱……
攻易治难啊。
就是用对付交趾的办法对付大理都不可能,大理可没有靠海,而且面积更大,是交趾的数倍。
黄公公看得颇有兴致,说道:“这里倒是山清水秀,风景美丽。”
“风景虽好,可寨民很好。”燕达说道。
“慢慢来吧……”王巨幽幽道,这也是无奈,正常发达,海边的比内陆的肯定要好,内陆大江大河边上的肯定比偏远的要好,平原又比山区好。
到了这里,即便在前世,发展依然缓慢。
燕达又说道:“难,难,难!”(未完待续。。)




暗黑大宋 第653 披着狼皮的羊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暗黑大宋最新章节!
“少保,这个有点繁琐了吧?”黄公公问。
傍晚时分,五千骑兵开始扎营,是正规的扎营,许多士兵伐下树木,开始树立栅墙,因为还有马,所以栅墙比较长,忙碌了近一个时辰,这个营地才扎好。
所以黄公公认为是繁琐了,只不过息上一晚,明天就出发,何必如此兴师动众?
“黄中使,不繁琐,得让士兵养成习惯,同时也不能低估任何一个敌人,往往失败,就是大家最大意的时候。就象我在庆州,屡屡利用西夏人的大意,发起了一次次进攻。春天时,我用兵交趾,也因为注意扎营,交趾小股骚扰军队不能得手……”
还有其他的一些原因。
燕达也赞成地说:“这就是少保与其他人用兵的最大区别,正是这种小心,未战就先立于不败之地了。”
其他的就未说。
但他心中在想,如果郭逵也有这种小心,何至于死了那么多军民?
王巨使了一个眼色,将燕达带到边上问:“燕将军,白天你在马背上似乎想说什么?”
“我是第一次来广南西路的西部。”这也是事实,燕达随郭逵南下也就南下了,再由王巨请求,调回广南,随后就到海外练兵了,今年回来,然后就是一系列的战斗,包括带着土兵打“豪强恶霸”,还要协助王巨主持两广的军务,去的最西的只是横山寨。
燕达又说道:“没有想到这边那么荒凉,所以那边……”
“那边本来也荒凉,但唐朝末落后,南诏入侵巴蜀,从巴蜀掠走了无数汉户百姓。当时对巴蜀是一场灾难,但现在因为这些汉户百姓。大理那边文明立即高度发展。”
本来燕达对文明这两个字很模糊的,不过去了海那边,认识才变得深刻。
“因此大理大多数地区。比这一段要好。我知道你担心什么,攻难。以后治更难。”
“就是,”燕达说。王巨很看重他,他也没有将王巨当成外人,直接承认。
这也是宋朝主流思想。
就象史上,交趾派斥候挑唆,南方数州百姓不服宋朝管辖,宋朝管了什么?最后下面大臣反馈,朝廷又不能得利。为了省事,边境和平,于是将五州又还给了交趾。七源州的蛮人才慌了神,坚决反对交趾的管辖。但宋朝管你们的时候,连税都不让你们交,你们得知好哪。然而过了九百多年后,还有一些人在哀魂,侬智高当真是正义性的起义?那些被侬智高杀害的官兵就算了,可那些无辜的百姓碍着侬智高什么事了?
以及贵州中东部地区,南部是罗氏控制的。东部是田氏控制的,先后向宋朝诚服,也属于宋朝的羁縻地区。但宋朝态度还是如此。诚服不广诚服无所谓,只要不入侵宋朝控制地区的百姓就行了。
如果是这样的羁縻,出动大军让他们来一个诚服,那一点意义也没有。
如果是直接管理,如何管理?说不定从此南方多事。
王巨哑然失笑:“原来是这个啊……燕将军,你多虑了。既然我产生这个想法,就会有办法。而且这一战,就会让你看到真相。”
这一战与大理有什么关系?
燕达表示不解。
这一战很快来临,后面的步兵要稍稍慢上两三天。但骑兵很快,第三天早上便到达了战场。
王巨站在远处的山顶上。用望远镜向西眺望。
胡广林与官兵困在一个孤峰上,据送来的情报说峰上还有一处小山泉。能勉强维持着饮用水,又抢在蛮人大军未到之前,于峰下及时设置了一道防线,因此蛮人攻了十几天,都没有将他们拿下。
此时在望远镜中眺望着,大约有**千到近万蛮兵正在峰下围攻。蛮兵的后方还放着一个大木像,也不知道是什么鬼神。邕州那边官兵教了那么多次,一些偏僻的山寨还有不好的信抑,就不要说这边了。王巨于是只扫了一眼,继续看那些兵。
果然传言的代言词叫空穴来风,或者叫捕风捉影。
它总穴,才有风,总有风,才能“捉影”。
不少蛮兵确实佩着两把刀,难道佩着两把刀就代表着勇敢?
前世曾看演义,说什么双枪将的什么。
实际放在战场上那来的什么双枪将,比如骑兵,唐朝多用槊,宋朝多用长柄大刀,因为还要顺利提着马缰绳,所以多让王巨改掉了,变成了蒙古战刀式的弧形马刀。
步兵同样也让王巨改掉了,要么弓弩兵,要么刀兵,或者有其他兵器,但什么双刀,双枪罕见的兵器,王巨同样戒律不得使用,而是变成了一手拿着新式带弧线的提刀,一把拿着藤盾,不仅能挡箭,还能抄对方的兵器。
因此这个双刀让王巨冷哼一下,又略过。
再看他们的装备,几乎连铠甲也没有,因此攻山时尽管用标牌挡在前面,还是不断地出现伤亡。
装备也可以忽略不计。
又看人,有一种说法,说是自杞蛮可能是外来人种,自蒲甘国那边进入大理,再流落到了自札,因此风俗与其他乌蛮(盘居大理东面的各个蛮部)不同,生**洁,而且人种略有些高大。
王巨用望远镜看着,并没有感觉得到这些蛮部比乌蛮高大,外貌区别也不大。可能是爱洁再加上凶野,让百姓造成错觉,又形成传言。但不爱洁,在这湿闷的群山地区,确实容易生各种疾病的。另外就是传言,这些蛮人不习汉语,现在就是大理也有许多人会说汉语,识汉字了。但王巨估计这是有意装腔作势,俺们一顿蛮语说了,你们汉人怕不怕?但就是不装,王巨也有办法让他们说汉语!
1...319320321322323...48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