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窃国贼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巨火
“轰”的一声满堂沸腾,不少头目大喊快撤,认为突然出现的上百骑定是官兵派出探查的斥候,必须趁官兵来不及围城立刻撤回山里。
也有人高呼紧闭城门死守城池,立刻引发声声呵斥,满堂顿时骂声不绝一片混乱。
申樵终于慌了,顾不上跑到城头查看便决定弃城:“撤回山里去!东莞那边肯定出事了,义帅两万余人马围住东莞城近一个月没打下,到现在也没派人知会咱们一声,看样子是被官军援兵打散了,否则这股凶悍的官兵不可能突然杀来,咱们若要困守城池,定会被官兵团团包围,到时内无粮食,外无援兵,根本顶不住官兵的攻打,撤!立刻撤回西面山里去,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一声撤退打掉了所有黄巾头目的勇气,数息之间满堂黄巾头目一哄而散,争相跑回自己的地盘集合人马,毫无秩序地抢先冲向西城门。
.全部章节





窃国贼 第三十四章 攻其不备(下)
. .
接到急报的刘存和王杞顾不上正在渡河的步兵,立刻打马赶往南面,在两名斥候的引领下,策马冲上前方缓坡。
驻马观望的颜慎看到刘存和王杞到来连忙下马,遥指南面三里远的两个黄巾方队大声禀报:
“贼寇主将似乎懂些兵法,乱糟糟的局势被他迅速控制,弄出六千人排出两个方队挡在我马军前方,掩护城中的黄巾贼和老老少少向西逃窜,到现在逃过去的人数将近三千人,后面还源源不断涌出城门,以黄巾的兵力推算,摆出六千人的方阵之后,剩下的大概都是老弱病残,没多少能战之人,所以属下推断,正在不断西逃的人群估计是被裹挟的城中民众。”
王杞目视前方:“没错,看样子前面列队的六千人就是这股黄巾贼的主力了,可惜咱们的步兵没法调过来,骑兵又太少,否则定要将眼前这六千贼寇留下。”
众将和王杞一样心中不甘,但麾下五千步兵尚未尽数渡过沂水,一个时辰之内无法赶来,眼前的六千黄巾军也不会愚蠢到给他们那么多时间,最多再等半个时辰,城里的黄巾撤完,眼前这六千黄巾定会撤往西面数里的复杂山区,到时候哪怕步兵赶来也无可奈何。
王杞性格沉稳,不会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拿宝贵的五百骑兵去冒险,在他看来,能够不战而收复安东城,也是大功一件了。
刘存观察良久,忽然提出自己的看法:“看样子,咱们无法全部留下这股黄巾,但消灭他一部还是有机会的。”
众人精神大振,刘存指向前方大声说道:“六千敌军摆出的阵型有点怪,每个方阵的前后队拉得很开,几乎都是长矛手,只有左右两翼内侧布置少量弓兵,我推测,他们摆出这个阵型的目的,很可能是为了便于交替掩护撤退,而不是和咱们硬碰硬,也没有硬碰硬的决心,因此,咱们的五百骑兵完全可以袭扰敌军侧翼,不用太靠近他们,利用马上新式骑弓的射程优势射杀敌军,跑上两个来回,敌军很可能会乱,只要敌军阵型一乱,五百骑兵完全可以迅速集,结成锥形攻击队形,从敌阵侧后或者其他薄弱点杀进去,凿穿他,干得好的话,也许能来个彻底击溃,形成一边倒的骑兵屠杀。”
众人兴奋不已,全都望向唯一拥有骑兵指挥经验的王杞。
王杞越想越有理,以麾下五百铁骑精良的铠甲和优秀战马,哪怕赚不到多大便宜也不会有损失,因此他果断向刘存大声要求:“你身为全军主帅,只能指挥全局,不能参战,只要你答应,我立刻率领五百弟兄杀他个痛快,若是你不答应,我宁愿不干。”
“是啊大人,你是一军之帅,弟兄们需要大人指挥全局啊!这点小事让给属下和弟兄们来干吧。”精明的颜慎眼巴巴望着刘存,满脸哀求之色,看得出他早就想策马厮杀了。
刘存无可奈何地答应下来,周边弟兄一阵欢呼,王杞和颜慎立刻飞身上马冲下山坡。
五百骑兵很快整好队形,在王杞和颜慎率领下缓缓而出,前行数十步立刻变成小跑,随后缓缓加速越来越快,在行进间完成两个漂亮的弧形转向,如同一把巨大弯刀飞速刺向敌军右翼。
矮坡上的刘存一脸佩服,禁不住对身边的弟兄叹道:“王大人果然经验丰富,他之所以不让我出战,是担心我没有骑战经验,不会指挥反而碍手碍脚,让麾下弟兄无所适从啊!”
亲卫队长秦义嘿嘿一笑,他同样没有骑战经验,所以能理解刘存的感受。
早已恢复过来的徐盛听了刘存的话愣了许久,仔细一想确实如此,可看到五百骑兵队威风凛凛杀气腾腾的英武形象,他心里越来越躁动难耐:“大人,咱们不指挥,咱们跟在五百弟兄身后厮杀不就行了?”
刘存心中一动,回头看向目光炯炯的徐盛和十几个弟兄,再转向前方尘烟飞扬的战场,惊喜地发现王杞率五百骑兵仅进行两次奔射,黄巾的右翼方阵就已发生巨大混乱,连带左翼未受攻击的方阵也开始出现慌乱。
刘存立刻意识到自己谨慎过头,发现自己不但高估了黄巾军的实力,而且高估了黄巾将领的军事能力。
徐盛、秦义已经看得心旌摇动,胯下的战马似乎感受到主人身上散发出的浓浓战意,也跟着频频躁动起来。
一刻钟不到,遭受数次打击的黄巾右翼阵型彻底崩溃,原本高举的十余面旗帜倒伏大半,王杞率领的五百骑兵突然变向,如同一把锋利的刀子猛然插入敌军方阵侧后方,朝着唯一高举的黄色大旗全速杀去。
血脉贲张的刘存再也顾不上王杞的要求,喝令十余年轻弟子原地待命,拔出插在地上的长枪“玄光”,双腿一夹低吼一声,胯下的雄健战马人立而起,长嘶一声冲向前方战场。
徐盛和秦义同声怒吼,策马举枪飞速追赶,很快追上绕着弧线接近战场的刘存,一左一右紧紧跟在刘存两侧,提高马速闪电般冲向数百骑兵杀出的宽大通道。
高速冲刺中的刘存微微伏下身形,手中长枪刺向左前方之敌,锋利尖锐的三棱枪头划出一道如弧光般的幽蓝残影,轻松割断黄巾步兵小帅的脖子,带着无可阻挡的气势刺入后方一人的肩胛。
马上的刘存只是稍稍发力顺势上提,便将硕大的人形挑上半空,兴奋的刘存大吼一声挥枪横扫,连人带马冲进一阵激射的血雨之中,瞬间穿过了整个战场。
等杀得兴起刘存和秦义、徐盛三骑跑出道弧线掉头再战时,“敌寇授首,降者不杀”的呼声此起彼伏,尸横遍地的战场上马蹄声声,怒吼不绝,剩下三千余黄巾士卒已经跪倒一片,数百骑兵仍在追着四处逃窜的敌军痛下杀手,敌酋首级已经稳稳地呆在王杞高举的长刀顶部。
.全部章节




窃国贼 第三十五章 东莞城(上)
. .
日上中天,残破不堪的东安城逐渐安静下来,三千多名琅琊步兵接管了整个城防,两万余心惊胆战的民众回到自己家中,四千多名黄巾俘虏仍然被羁押在城西打扫战场,挖掘长沟掩埋三千二百余具同伴尸体,首战告捷的数百骑兵不断游走其中,趾高气扬地策马监控。
匆匆打扫干净的县衙大堂上,刘存和王杞站在大幅地图左右一唱一和,总结今天两场战斗的经过和得失,获得赞扬的军官满脸自豪,受到批评的军官羞愧不已。
总体来说,军中上下对今日之战深感满意和自豪,正像刘存最后的战果总结一样:“数日急行军后,进入战场立即投入成军以来的首次战斗,取得歼敌三千七百余人、俘敌四千二百余人、缴获大批粮草并收复一座城池的优异战绩,而战死弟兄不到两百,轻重伤弟兄仅为四百余人,如此成绩,足以证明我军之前的严格训练卓有成效,足以证明我军拥有强大的战斗力,弟兄们由此而树立起必胜信心,可喜可贺!特别是最后这一点,对我军来说尤为可贵!”
刘存坐下后,王杞开始布置任务:“再有一个时辰左右,从莒县赶来的三千友军将接管本城防务,我军后队押送的粮草也会到来,步骑各部曲休整一日,明日凌晨饱餐后,立刻出发北上东莞。诸位有何疑问尽可提出,若无疑问,立刻回去准备。”
兴奋的众军官齐齐起立,抱拳行礼鱼贯而出。
王杞乐哈哈走向喝水的刘存:“给国君的战报连同三颗贼囚头颅已经送出。”
刘存知道王杞话里的潜在意思,微微一笑低声告诫:“等解除了东莞之围,这仗才算彻底打赢,下一步还需慎之又慎,要达到既要击退围攻东莞的两万余黄巾、又要保存我军实力的目的,还不能让困守东莞城内的中尉大人萧建脸色不好看,不是那么容易的。”
“是啊!”
王杞点头称是,望着地图上坐落于沂水东岸的东莞城问道:“东莞南连徐扬、北通青州,西边是贼寇云集的泰山郡,东面就是诸城、东武地界,可以说,此地实为连接东南西北之要冲,只要萧建率部离去,我军取而代之,略微经营即可成为我琅琊西面的坚固屏障,也就等于联通了青、兖、徐三州要道,进可攻,退可守啊!”
刘存目光炯炯地盯着地图上的东莞城:“萧建必须走!这才是我宁愿遭来萧建的怨恨,也要先打东安的根本原因,公孙先生和赵溶先生也是同样的意见,所以,宁愿让围攻东莞的两万余黄巾全身而退,也不能为他人作嫁衣裳。”
王杞立刻醒悟:“公孙先生和赵先生的意思,莫非是养贼自重?”
刘存叹了口气:“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若是没有了西面泰山郡黄巾贼寇的威胁,咱们有何理由长期占据东莞?退一步说,仅是为了疏通商路,为了兖州的大量钢铁顺利运往我琅琊,保证我琅琊货物安全流向兖州乃至更西面的豫州、司隶等地,也值得咱们这么干。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只要泰山黄巾的威胁存在,我军就有理由留在东莞,这对我争取就任未来的城阳太守非常有利,一旦我当上这个太守,什么都好办了。”
王杞频频点头:“这是迟早的事,百年来,朝廷一直在不遗余力地削弱诸侯实力,放眼当今天下,也唯有我琅琊国君的封地最大,如今国君不胜其重,主动提出削减封地,析出北面六县重置阳城郡,朝廷哪有不答应的道理?估计最迟年底就会见分晓,只是,我有点担心朝廷会另派郡守,到头来咱们会白忙一场。”
刘存也很无奈:“这要看糜家私下里做得怎么样了,在此期间咱们实在无能为力,这就是咱们出身低微、毫无根基的无奈啊!好在周边各县地处偏僻,而且近半县城位于贫穷落后交通不便的大山之中,对袁家、崔家、卫家和荀家那些世代官宦门阀,没有太大的吸引力,咱们琅琊的平安富裕也才初具名声,还不足以引发世家门阀的贪欲,否则我真的没有任何争夺的信心。”
王杞安慰道:“当今圣上浑身铜臭,卖官粥爵无所不为,朝中奸宦肆意妄为贪得无厌,道貌岸然的朝中文武同样是一丘之貉,所以贤弟不需要担忧,以贤弟的政绩军功,加上国君的鼎力举荐,再加上糜家的上下斡旋,把握还是很大的。”
刘存不置可否,正好侍卫来报赵溶押送粮草入城,莒县三千官兵也在下游渡口徐徐开来,刘存随即整理戎装,与王杞一起出去迎接。
次日中午,刘存和王杞率领五千精锐步兵和五百骑兵,缓缓逼近东莞城,围城的两万余黄巾与刘存事先推测的完全一样,已于凌晨全部遁走,东莞之围随之而解。
围城一月之久的黄巾军撤走之后,中尉萧建如释重负,远远看到琅琊军和刘存的旗号,大喜之下立刻率领数十文武出南门迎接。
刘存率部进入战场非常突然,迅速击溃东安贼寇收复东安城,随后马不停蹄北上驰援东莞,所以萧建等人不但没有怪罪刘存,反而心怀感激,态度极为热情。
南门外,刘存遥望填满尸体和木头、石块的护城河,再仰望残破不堪焦黑斑驳的城墙,不由得连声叹息,大声感慨一月来攻防大战的残酷激烈,极力赞扬萧建的指挥能力和满城军民的顽强精神,顿时博得萧建和周围官吏的巨大好感。
进入城门,令人作呕的屎尿气味和尸体腐烂臭味扑面而来,刘存心中担忧不已,强忍不适跟随众文武进入城中,沿途所见一片狼藉,城中军民脸上尽管都是劫后余生的笑容,对德名远播的刘存率部前来解围欢呼雀跃,可刘存心中没有半点喜悦,一进入县衙大堂,立即提醒大家注意疫病。
谁知萧建等人已经打定主意把东莞这个巨大包袱扔给刘存,闻言打个哈哈,敷衍几句便转开话题,七嘴八舌盛赞刘存麾下的精良装备和严正军容,然后高呼杀牛宰羊摆酒庆功。
.全部章节




窃国贼 第三十六章 东莞城(下)
. .
刘存和王杞谦逊地致礼坐下,三十二岁的县长严番和一群官吏竟然高呼上酒,然后举起酒杯欢声畅谈,极力赞扬萧建的功绩和刘存的仗义救援,偏偏萧建等武官还非常受用。
尽管刘存和王杞早已打定主意占据东莞,但还是对眼前文武官员的表现感到深切失望,王杞干脆以布置城防为由快步离开,只剩下刘存硬着头皮苦苦周旋。
当夜酒宴结束,身材魁梧仪态不凡的萧建留下刘存单独谈话,大言不惭地宣布已经彻底击溃三万黄巾贼寇,保住了东莞五万生灵和王国领土,然后非常客气地请求刘存接过东莞防御,他要立即率部南下,拱卫王城开阳的西部和北部,预防王城西面费县、蒙阴地区势力剧增的黄巾贼寇进犯。
刘存巴不得萧建快点滚蛋,但也不愿意这么放过他,愁眉苦脸地诉说本部粮草即将耗尽,点明西逃的两万余黄巾贼寇随时都会再度来犯,以目前的兵力,实难守住残破不堪的东莞城,希望萧建留下足够的粮草和一半人马,否则绝对顶不住越来越疯狂的黄巾贼寇。
归心似箭的萧建很心疼,但还是答应只带走五天的粮草和所有骑兵,将两千莒县士卒和一千八百名诸县士卒留给刘存,明言再加上本地临时征召的三千青壮,足够刘存守城了。
次日一早,饱食完毕,萧建立刻率领七千步骑离开东莞,浩浩荡荡凯旋南下。
令刘存哭笑不得的是,昨夜还在酒宴上举杯畅饮高谈阔论的县令严番,竟然以“劳累过度背疮突发”为由,在一群官吏和世家弟子的陪伴下,携家带口尾随萧建大军离开东莞。
紧接着,城中三十几家富户也驱车打马举家南迁,方圆两里的县城顿时空了一半,原本全城七千余户四万余民众,转眼间只剩下两万八千余人。
刘存对此无可奈何,一面急令王杞发动民众清理城池内外,一面写信派人火速送往夏河公孙沛手里,并调来镇守东安城的心腹幕僚赵溶,紧急商议对策。
好在军需官盘点县衙府库之后来报粮草还算充足,足够一万大军食用两月,匆匆举家搬迁的大批富户也留下不少带不走的粮食,一个月内城中民众不至于忍饥挨饿。
可是一个月后怎么办?城外五十余万亩田地因战乱荒芜,下半年必将颗粒无收,哪怕秋冬之交种上冬麦,也要苦等来年才能收获,在收获之前的漫长日子里,只能依靠外界的赈济才不饿死人。
此外,周边各乡村尚有数以万计的民众遁入周边大山之中避祸,打仗的时候看不到人,居住的房子大多已被黄巾拆毁用以攻城或烧火做饭,一旦局势安定下来,加上冬季到来后的苦寒,这些民众必将离开大山汇聚城中求生,哪怕仅来一半人,也会给刘存带来巨大负担。
傍晚时分,赵溶在王杞的陪同下进入东莞县衙,根据斥候报告重新绘制东莞地形图的刘存连忙扔下笔,吩咐侍卫送上饭菜,与王杞和赵溶一同用餐。
赵溶看到矮桌上简单的两碟瓜果和一碟咸鱼,心中感慨不已,放下碗恭敬地向刘存施一礼:“主上不能如此清苦,不管有何说法,主上都是身系万民福祉的一方之主,还请主上爱惜身体啊!”
刘存毫不在意,几口喝完一大碗粟米粥,抓起个胡瓜大口啃起来:“营养够就行了,东莞刚刚平复,大小事务繁多,将就点吧,我也想吃好喝好,但必须等到安定下来才有心情,哈哈!先生请坐,咱们不用拘束……大哥,那三千多新补士卒怎么样?”
“已派翟越和徐盛去接手,徐盛这小子不错,与两千莒县士卒见面就打成一片,里面不少人认识他,也服他管。翟越接手的一千八百诸县士卒也很安稳,听他说里面有大半士卒原籍青州各地,看来这批士卒也是诸县从流民中征召的,明天他们两个还要与颜慎一起,对这三千多士卒进行重新选拔,估计能选出近半符合我军要求的士卒,选出后打散编入我军各部曲,剩下的按照你的意思组建工兵营,修整城池和周边官道。”王杞详细地汇报。
刘存放下心来:“我已经把面对的情况写信告知公孙先生和子毅先生他们,请求他们拿出个妥善办法,但近期无力在东莞、东安两城投入太多。另外,我已给国君和德恒先生分别致信,详细汇报战情和善后困难,请求国君尽快派来县令等官员治理两县。”
赵溶点点头:“主上做得很好,给国君的信很及时,请求国君派官吏主政刚收复的两县,更是正确之举,不但显示主上居功不傲的谦逊气度,还能悄然将压力转到国君身上,以王国目前捉襟见肘的财政和国君的心意推测,国君除了尽快上表将这些包袱扔给朝廷之外,似乎没有任何办法,如果估计不错,国君收到主上的呈文之后,很快就会把主上召去问策,最迟……不会超过五天。”
“我也想到了,只是,我这一离开,不知何时才能回来,东莞、东安两县看来都得依靠先生和大哥了。”刘存放下吃剩的半个胡瓜长叹一声。
王杞笑道:“贤弟尽快放心,有先生和愚兄坐镇此地,加上经此一战信心大增的数千将士,进取不敢说,守住两县还是能够办到的。”
赵溶也点头笑道:“主上尽管回去,家里不能没有主上把握全局。”
刘存想了想问道:“先生,不如我和德恒先生一起向国君举荐,请国君委任你为东莞县令,不知先生可否愿意?”
赵溶哈哈一笑:“如此一来,咱们占据东莞就名正言顺了,主上尽管放手施为,赵溶定不会辜负主上期望。”
刘存心中感动:“先生,我想把你家大公子赵立从蒙学中抽调出来,到我身边担任文书,先生可否愿意割爱?”
赵溶一愣,很快激动地站起,后退一步匍匐在地:“赵溶谢过主上!”
*************
ps:求收藏!求推荐票!谢谢!
.全部章节




窃国贼 第三十七章 利益交换
. .
中平二年,七月十八,下午申时初刻。
刘存率百人卫队经莒县抵达王城开阳城北,远远看到琅琊国王刘玺的车仗,惊愕片刻连忙上前。
距离迎接的刘玺和上百官员百步之外,刘存便翻身下马,一阵小跑来到笑容可掬的刘玺面前跪下,满怀激动地高声喊起来:“微臣何德何能,劳动君上枉驾相迎?微臣诚惶诚恐,万分愧疚!”
刘玺哈哈一笑,移步上前扶起刘存,细细打量肤色黝黑瘦了一圈的刘存,抬手抚了抚刘存左胸甲上的一道刀砍痕迹,颇为动情地慰问:“爱卿辛苦了!爱卿非但满腹韬略,更有一片赤胆忠心啊!”
“微臣当不起君上如此赞誉,若不是君上决断英明,国中诸位大人同心同德齐心协力,给予微臣巨大支持和信任,微臣哪有今天的些许战绩?请君上受臣一拜!”刘存再次恭恭敬敬地匍匐在地。
刘存的表现赢得众文武的一片好感,程秉几个与刘存交好者立刻大赞刘存的人品和胸怀,国君刘玺高兴不已,再次扶起刘存,大喊同乘一车入城,接受万民的欢呼恭贺。
刘存说什么也不敢这么干,刘玺的书生意气来了,由不得任何商量。
刘存急得又要跪下恳请收回成命,好在拄着拐杖的老国相阴德出来开解,建议揭开国君车舆的顶棚,让所有臣民都能看到国君的英姿和胸怀,功臣刘存骑马跟随在国君的车舆右侧,再由刘存麾下小将簇拥前后,既能让万民看到君上对有功之臣的褒扬与器重,也能成全刘存坚守的君臣之礼。
众人连声赞同,刘玺遗憾片刻,接受了国相的建议,车仗随即调动起来。
刘存和他麾下全副铠甲的一百侍卫簇拥着刘玺的车舆缓缓入城,前面是国君的威严仪仗,后面是中卫引领的三百宿卫和数十辆文武官员的专车,长达三里的队伍浩浩荡荡开进披红挂彩的北城门,接受万民的夹道欢呼。
城中民众的欢呼是发自内心的,一年多来,开阳王城同样承受着数万流民带来的沉重压力,对北面两百里外黄巾军带来的战争威胁谈虎色变,无时无刻不在承受战乱随时到来的恐惧煎熬。
如今德名远播深受民众拥戴的琅琊令刘存消灭了近万黄巾贼寇,一举收复被贼寇占据的东安和东莞两县,解除了数万黄巾带来的巨大威胁,怎么能不让数万民众由衷喜悦?
车队绕行一圈,在阵阵欢呼声中进入王府前门,刘存依然策马伴随乘车的国君身边,紧随其后的徐盛、秦义等人心潮澎湃满脸赤红,以至于在接下来的盛大庆功宴中,两名年轻小将频频犯错的拙笨举动,引发国君和群臣的阵阵欢笑。
酒是已经誉满天下的琅琊佳酿,菜肴是取自蒙山和东海的山珍海味,数年来难得如此奢华一次的君臣们很兴奋,就连已经三次上表致仕归隐的老国相阴德也破了例,在刘存敬祝之下,欣然喝下一杯酒,随后拉着刘存的手,高兴地谈了好长时间。
夜幕降临,沐浴更衣换上文官装束的刘存走出王城宾舍,在王府侍中的引领下登上马车,仍然是一身戎装的秦义和徐盛策马跟随。
前往王府的一路上,陪同刘存觐见的年老侍中感慨不已,指着乘坐的舒适马车以及车厢内的诸多豪华饰品,再三感谢刘存,直言他从小进宫伺候国君,二十年来从未见过像刘存这样对国君如此敬重的臣子,最后欣慰地告诉刘存:
1...1920212223...10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