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仙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六月观主
而清原就盘坐在这里,静静修行。
忽然间,他似乎想起了什么。
“小瑜该是入京了。”
清原这般想着,运起分神化念之法,引动那剪纸为马的变化。
与此同时,他施展开了得自于苍青阳轮山仙湖之中的道术。
如今收录于正仙道《上观离界》之中的八方道眼。
法术一,投在古镜之上。
清原身前的古镜,蓦然闪现出一个场面。
场面一阵阴暗,隐约泛着几分粉色光泽。
“这是什么?”
清原怔了一怔。
旋即他察觉了一缕古怪的目光。
抬头看去,正见依附在神像上的何清魂魄,用一种奇怪的目光看着自己,似乎……有些羞涩?
清原愕然片刻,旋即想起什么,匆匆忙忙将八方道眼之术收起。
葛瑜儿是将那剪纸为马的符纸及木雕,贴身存放的。
那么先前从剪纸为马的角度所见的……该是葛瑜儿的贴身衣物?
“咳咳。”
清原抬头看了何清一眼,斟酌着言语,道“这个……其实是有些……”
神像之上的何清,似乎把灵光缩到了神像背后处,躲了起来。
夜深如水,月华如纱。
无人应答。(未完待续。)
本书最快更新网站请百度搜索/来/,..
封仙 章五四二 昔年旧事
蜀国。
京城。
少女坐在酒楼当中,微微闭目,细听周边变化。
她五官精致,清丽脱俗,神情温婉柔和,身着粉红色衣裳,显得端庄大方。
她孤身一人,坐于酒楼旁边。
这一路行来,尽管是在京城之中,律法森严,但也有许多人心痒难耐,上前搭讪,乃至于直接冷言逼迫。
毕竟任何地方,都少不了纨绔或是莽夫。
葛瑜儿并未理会,这毕竟是京城所在,倒也没有人胆敢在众目睽睽之下,违逆律法行事。
或许暗中不乏有人怀着不良心思,但她好歹也算修道中人,而且这些年经历姑姑教导,该下手时,倒也不会手软。
“姜柏鉴入京了?”
葛瑜儿这般想着。
……
明源道观。
清原摸索着这八方道眼之术的奥妙,终于找出了一个较为合适的法门。
这道法门,能观天下,能听八方。
主要以“眼观”为主,“耳听”为次。
清原闭了观看场面这一项,只留了个声音。
他心念一动,便可以听到葛瑜儿那边的消息。
经过几日光景,在葛瑜儿身上,他大约知晓了姜柏鉴的事情。
约莫是在清原当初相遇姜柏鉴不久之后,这位被贬去大将军职位的蜀国将军,再度入军中,进入了严宇帐下。
如今严宇大胜,姜柏鉴愈发显得无能。
蜀帝亲自下诏,令其迅速返京。
这一次回京,姜柏鉴此人,必是凶多吉少。
宦官胡皓,几乎权倾朝堂,哪怕是民间百姓也都知晓,这人一心要杀姜柏鉴。至于严宇,更不必说,为了争夺兵权,与姜柏鉴之间,早有许多杀意。
此前姜柏鉴战败,被贬去大将军职,却不敢回京,便是隐约察觉到了京城的杀机。
可这一次不同。
此次严宇大胜,姜柏鉴此前大败,对比之下,更应追究罪责。
蜀帝亲自下令,由不得姜柏鉴选择。
若是严宇,还可说是军情紧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但如今姜柏鉴兵权被革去,而且他以往又是降将,本就倍受猜忌。当年葛盏便是因为他降将身份,与他处处为敌。
姜柏鉴身份敏感,不敢违逆蜀帝之意,否则难免为人诟病,甚至可污为谋反。
“处境岌岌可危,但他似乎不急?”
清原眉宇微皱,想起当日所见。
谢七等人,似乎还领了姜柏鉴的命令,在清理南梁及元蒙的谍子。
清原见过姜柏鉴,心知此人绝非平庸之辈,那么如今他的处境,想来他自身也能看得清楚。
倘如真是处境堪危,他怎还会有余力命手下人去清理各方谍子?那个作为姜柏鉴结义兄弟的谢七,怎还是那般平静?
“俗世变化也还罢了,倒是葛瑜儿这丫头,道行还低了些,查得太清楚,未必是好事。”
……
昔年葛盏战败身亡。
随后葛氏灭族。
葛果儿身在朝真山乘烟观,闭关修行,不问世事,未知此中变化。而葛相故人俱已老去,再无当年权势,没有探查一切的通天手眼。
时至今日,葛氏如何灭亡,还未知真凶出自何方。
现如今根据此前所得线索,葛瑜儿推测出来的,不外乎四人。
胡皓,姜柏鉴,严宇,以及文相蒋费。
宦官胡皓,此人迷惑蜀帝,权势渗入朝堂,当年葛相知晓,有意斩杀此人,然而葛相未有回京,已然病故。而后葛盏接任兵权,与胡皓一向不合,也常想要除掉此人。
葛氏与这胡皓,着实有着极大不合。
而大将军姜柏鉴,曾受葛相教导,如同师徒,然而因是降将,被葛盏猜忌。后来葛相逝去,二人在争夺兵权之中,已然交恶,乃至于互相动过杀机。
想来,在葛盏战败之后,这个姜柏鉴斩草除根,也是极有可能的。
而严宇祖上皆为蜀国重臣,葛相在时未曾重用此人,后来也曾与葛盏及姜柏鉴争夺兵权,均未成功,不免心怀怨恨。
而最后这位文相,年岁已高,受得当年葛相重用,与葛盏关系亦是甚好。
但是……葛瑜儿的姑姑,却从当年葛相故人那边,查知了几分线索,于是将这位文相,也列入其中。
“四人……”
葛瑜儿轻轻低语。
她入京也有数日。
尽管是葛氏后人,但在许多人眼中,葛氏早已灭去,唯一仅剩的是葛果儿。但葛果儿的样貌,倒也有些人是知晓的。
如今并没有多少人知晓她的真正身份,也就没有多少人防备于她。
“胡皓,大约是快到了。”
葛瑜儿这般想着。
尽管少女年岁不大,但是身为修道中人,她的手段不算少,再有姑姑的指,经过葛相那些故人在这许多年间查知的些许蛛丝马迹,不过数日之间,这些线索,便已经被这聪慧少女整理得十分清晰。
这一座酒楼,平常是给胡皓府上送菜去的。
但实际上,很多时候,是掩人耳目的地方。
毕竟胡皓作为当今蜀国朝堂之上掌握重权的一人,他的府邸,明里暗里,不知有着多少眼线,源自于各方……或是姜柏鉴、或是严宇、或是其他朝堂官员、又或是南梁、或是元蒙等等各方眼线。
反倒这座酒楼,反而成了胡皓一处秘密之所。
“王姓酒家?”想起当初查到这家酒楼的时候,葛瑜儿不禁露出几分笑意,似乎想起了与先生去往漓城时的场景。
当年在漓城,她与先生遇上的那个纨绔,就是王家的外甥。
而王家之所以在漓城有着许多权势,就是因为……这酒楼的主人,也是姓王,与漓城王员外乃是亲戚。
这座酒楼的名声,之所以如此有用,一切的根源,便是因为是给胡府送菜的。
“先生说过,为官者最大成就,莫过于权倾朝野,福荫八代九族……仅仅是一个给胡府送菜的酒楼,便足能让远在漓城的亲戚,获得极大权势。”
葛瑜儿想道“胡皓的权势,比以往想象中更大。”
她轻轻端起茶杯,饮了一口。
旁边走过的小二,当即看得呆了。
葛瑜儿微微蹙眉,忽然间眼神一凝,看向了楼梯处。
那里有两人,一前一后,走上了楼梯。
当头一人,身着黑色长袍,遮掩脸面,但隐约可以看见身材瘦小。他身后那人,也是看不清面貌,然而腰间佩刀,有着一股杀伐之气。
“胡皓与他的侍卫?”
葛瑜儿不动神色,缓缓起身来,朝着楼上而去。
她在这里住宿已有数日,楼上也有她的一间房。(未完待续。)
《想看本书最新章节的书友们,百度搜索一下来,或手机访问..》
封仙 章五四三 文相
天字房。
葛瑜儿眼前摆着一盆清水,她取出一张符纸。
符纸底色为蓝,上面的以朱砂绘画,其轨迹玄妙,纹路轻盈。
这符纸并非葛瑜儿所画,乃是出自于她那位姑姑的手中,上面附着的法力,亦是极为深沉。
葛瑜儿随手一抹,符纸当即焚烧。
焚烧的纸灰,立时落在水中。
水盆上当即呈现出一幕场景来。
这是朝真山乘烟观的秘传法门,虽不如正仙道的八方道眼,却也是上等秘术,几近仙法之流。
适才那符纸,只是个引子,而真正让这场面显现出来的宝物,已经被葛瑜儿悄然放置在各个房中。
她不知胡皓是在哪一间房中议事,只好将所有客房,尽数放上了观中取来的宝物。
“果然是像姑姑预料的那般么?”
葛瑜儿低声道“文相……”
……
房中仅有两人。
一人浑身黑袍,身材稍显瘦小。
而另外一人,则并非先前的侍卫,而是一个老者。
老者貌若古稀,头发灰白,神色冷漠,显得颇有威严,哪怕面对眼前这个权倾朝野的宦官,也仍是没有半笑颜。
胡皓心知眼前这老头儿一向不苟言笑,对方心底也不大瞧得起他这宦官,但他也算跟这老者打过许多交道,不算陌生,对此倒也不以为意。
“这里没外人。”
老者淡淡道“你那个侍卫不也守在外头么?把你这身狗皮脱下来罢。”
胡皓哈哈一笑,声音尖细,道“这不是您老人家对咱的模样不太待见嘛。”
老者平静道“你这丑态,每见多一次,老夫就厌恶一回,待得心中的厌憎愈发多了,今后杀你时,下手也就越发狠了。现今虽然恶心,但今后杀你时,也好痛快。”
“您这话说的。”胡皓笑道“咱们现在好歹也算站在同一条绳子上,哪怕今后是要翻脸,可您也不该这么直白……不是有句话叫做什么来着……”
他将头上的黑色头帽扫落,露出一张尖细的面孔,带着几许思索,“虚……虚与委蛇?”
“你这不学无术的家伙……”老者摇头说道“老夫可以跟姜柏鉴虚与委蛇,但是你……就算了罢,老夫看着你便是厌憎,反正你也看得出来,何必弄这些虚的?”
胡皓摊了摊手。
这位被蜀帝当作心腹,实则权倾朝野,其权势几乎要压过眼前这位文相的宦官,脸上也不禁露出几分无奈之色。
他身材瘦小,脸颊消瘦,五官显得十分尖细……脸色稍黄,略有些许皱纹。
他带着几分讪笑讨好般的神色。
那几乎已经笑成了本能一般。
他脸上的皱纹,仿佛像是笑了数十年,才挤出来的。
“这次跟你说,姜柏鉴回京,你不能杀他。”
老者低沉道“不要以为老夫不知道,你和严宇把军中弄得一团糟,这次大胜是姜柏鉴出谋划策,逼着严宇行军的。但他得胜之后,没有将军功揽在身上,而尽数推到了严宇身上,这本就是顾全大局……并且以此败坏自己名声,引出各方谍子,逐一捕杀。”
顿了顿,老者低沉道“他是有功的。”
胡皓啧啧两声,道“这与咱有啥关系?他有功无功的,除了军中那几个,谁也不知道呀……皇帝也同样不知道,所以这次,要杀他的可不是咱们,而是皇帝。”
老者顿时沉默,宽厚的手掌按在桌上,似是左右擦拭。拇指上的玉扳指,擦着桌面,来回滚动。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胡皓想了想,道“是这么一句罢?虽然不太合意,不过想来也差不多的……反正在当朝皇帝眼里,姜柏鉴已经是个庸才,射不中鸟雀,捕不住野兔,占据多年高位,也该治罪了。”
……
葛瑜儿神色冷漠,静静听着,忽然想起了先生以往对于这姜柏鉴的评价。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这样么?”
葛瑜儿这般想着。
然而她也未有察觉,自己怀中的符纸及木雕,却也让远在源镜城外明源道观的先生,同样听得了这消息。
“原来如此?”
此前清原就听到些许风声。
严宇和胡皓,似有几分来往,克扣军中饷银,短缺粮食衣物,甚至将兵器盔甲制造这一方面,都动了手脚。
而姜柏鉴不惜涉险,身入军中,制衡严宇。
严宇不敢在军中杀他,也不敢在他眼皮之下动什么手脚,只好按照规矩,安分守己。
而此次蜀国大胜,是严宇领兵。
但其中却也有着许多姜柏鉴的影子。
“得胜之后,军功尽数记在严宇身上么?”
清原暗道“而他则是借此,让那些引动言论的谍子,浮出水面?用自己的名声,用自己的军功,来清理掉这么一批各方的奸细?他也算是有大魄力了……”
“只不过,愈发显得平庸,让皇帝也生出杀机了?”
微微皱眉,清原心道“怕也未必如此……”
“皇帝所得的消息,尽数是经过胡皓的手中。”
“这位蜀国帝皇所见的一切,都是胡皓想要让他看见的。而胡皓不想让他看见的,他也确实看不见。”
“所以,蜀帝得到这些消息,从而对姜柏鉴产生杀意……便是胡皓要借蜀帝之手,除去姜柏鉴?”
……
京城,酒楼中。
老者沉默良久。
想要救下姜柏鉴,其实不算难。
只须将这次姜柏鉴在军中一事,给蜀帝透露两分便可。
但是他也明白,胡皓一心要杀姜柏鉴,断然不会如此。
此外,蜀帝一旦得知军中之事,那么严宇的地位,必然一落千丈。而胡皓与严宇也算早有来往,断然是不会因为姜柏鉴,而削弱自己权柄的。
“老夫知晓,你和严宇动了许多手脚,甚至把主意打到了军中饷银上面。”
老者低沉道“但是军中乃是国之根本,而姜柏鉴同样是军中梁支柱,这两方面,不能动。”
胡皓嘻嘻一笑,却不答话。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老者沉声道“蜀国灭了,所有人都失了根本,你想贪墨……也没处去贪。更何况,你敛财多年,够你挥霍十八辈子了,再贪心下去,你现在这家底也要破灭……”
“啧啧啧,谁他娘的会嫌银两多了?”胡皓摇摇头,往前一探,露出谄媚的笑意,道“再者说,军中有严宇,他的才能,不见得低于姜柏鉴了。而朝堂之上,更有您与我……”
“少拿老夫与你放在一处。”老者哼道“你也配?”
“得得得,咱家不配,您跟葛相配。”胡皓笑着说道“您治国之才,可不逊色于当年葛相。”
老者默然不语,神色冷漠,未有什么得意之色,却也同样没有什么反驳的意思。(未完待续。)
本书最快更新网站请百度搜索/来/,..
封仙 章五四四 言谈
昔年葛相在时,制定了无数律法,亦有许多关于今后各种变数的谋划。
后来葛相逝去,期间变故无数。
例如旱灾、雪灾、洪涝等等天灾。
又如诸般人祸等等,比如当初葛相逝后,各方争夺兵权,胡皓趁势而起;再如葛盏战败身亡,葛氏灭亡,兵权再争;再有近来几场败仗……
这诸多种种,各类变化,多是这位当朝文相蒋费处理得当,才未有造成蜀国剧烈动荡。
尽管这其中平定变故的手段,许多是来自于葛相留下的计划,但是蒋费能够将这些计划,尽数用上,也是一种本事。
古往今来,计划一向比不上变化。
因为任何计策都是死的。
而变化则是活的。
各种天灾人祸,或大或小,或隐或明,数不甚数,实为无穷变数,并不是有着锦囊妙计便可全数度过的,还须有一个能将计谋用上的人物。
而蒋费便是这个人物。
葛相死后,他运用葛相留下的计策,尽数解决了蜀国这些年来的诸般变故。
若是换一人来,未必就能解决这些变化。
在清原道听途说的各种印象之中,这位文相大人名气并不算大,更不如当年葛相。但是,这位文相大人,正如姜柏鉴一样……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若是他解决不了,这些事情便会成为他的污。若是他开头之时出错,待到一摊乱象再来解决,或许更显威名。但是这位文相大人,一向是把所有变故,扼杀在萌芽之中。
在许多人眼里,他解决的事情,都是轻而易举的小事。
但细细想来,这些都是足能酿成大祸的萌芽,他能尽数清理干净,足以令人心惊。
哪怕是在这位年逾古稀的文相大人心中,对此也是不免傲气……因此对于胡皓的吹捧,他也未有反驳,算是坦然受下。
“你不要低估了姜柏鉴这人。”
文相低沉道“也不要低估了葛相。”
……
葛瑜儿闻言,温婉的脸上,泛起一缕笑意,充满了嘲讽之色。
不要低估了葛相,却没有说高估了他文相。
“纵有几分才能,未免也自视太高了些。”
……
胡皓在市井之间,一向被视为全无本领,只靠阿谀奉承才有今日地位的宦官,对于此人的学识计谋,也都为人耻笑。
或许他真的没有才学,但他能够有今日权势,能与这位蒋相对面而坐,自然也不是真正的庸碌之才,至少察言观色,投机取巧的本事,还是有的。
但是对于这位蒋相的心思,他也没有破,只是笑着道“咱从来没有低估过这位大将军……能够作为葛相的弟子,能够在被葛盏打压之时扛过去,能够从咱家与严宇手中夺取兵权,能够在这一次战场上取得大胜,他自然不是明面上的庸才……正因为咱家不敢低估他,这才不会放过这等可以置他于死地的机会。”
“你……”蒋相目光一凝,似乎有些怒色,但似乎想起什么,眼神稍微闪烁。
当年葛相死后,姜柏鉴可以在蜀国站稳脚跟,与他其实少不了关系,在其中的接触之下,他心知姜柏鉴绝非庸才。
既然不是庸才,那么他便该知晓,此次回京的后果,
明知如此,还敢回来,想来这厮必有依仗。
“那便看你有多少手段了。”
蒋相深吸口气,旋即神色恢复冷漠,道“世人都说皇上乃是昏君,老夫倒还知晓,他也算是个聪明人……蜀国之中,数得上名号的将领并不少,也不乏堪称名将这,而这姜柏鉴可以将他们压服,稳坐大将军位,足见本事。皇上未必真是动此杀机,损伤国家栋梁……”
“姜柏鉴是国之栋梁,这咱也没有异议。”胡皓摸了摸下巴,用尖细的声音说道“但皇上真想要杀他……谁也拦不住。”
蒋相目光微沉,冷冷看着这个宦官。
“您也知晓,咱们这位皇帝,一向是看书只看两页,便自以为看透了整本书。”胡皓嘿然笑道“咱锁住了宫中的消息,给他透露了一丝半……然后他看到了这一丝半,便以为是看透了整个天下。”
“皇上不笨,只是自视太高。”
“他心知如今权势都掌在我等手中,因此故作昏庸,故作迷茫,实际上暗中还是有些手段的。”
“只不过他终究是在宫中待了太久,想法也被锁在了宫城之内,对于我等而言,这些想法便显得有些幼稚了。”
“他看似倚重咱们,实则猜忌不断,也是想要拿回权柄。”
胡皓看向对面那个脸色阴沉的老者,嘻嘻笑道“咱可没有想过要造反,您这位忠心耿耿的文相,也不会造反。所以许多时候,还是要顺着这个孩子般的皇帝……”
“他想要拿回权柄,而最想要的,并不是前线征战的数十万大军,而是他眼皮底下,这座京城皇宫的禁卫军。”
胡皓说道“禁卫军一向是在姜柏鉴的心腹谢三手中,现下杀了姜柏鉴,便被取回姜柏鉴手中仅有的兵权,所以……你认为他会放过姜柏鉴么?”
蒋相神色微沉,默然不语。
上面这位蜀帝,确实不是昏君,但也谈不上明君……或许他原来是颇为聪明的,但毕竟锁在宫中,所见的世间一切消息,只是胡皓交给他看的纸张而已,他所见的天下,只局限在胡皓给他看见的天下。
因此,蜀帝那想法,还是过于狭隘了。
或许是……蜀帝对于兵权太过于渴望,哪怕心知姜柏鉴绝非庸才,也着实是不愿放过手中这个掌握兵权的机会。
蜀帝或许是自知不能统领数十万军队,但是他想要尝试一下,自己是否能够掌握住这京城的数万禁卫军。
如若掌握得了禁卫军,那么接下来,他的想法所在,想来就是前线那几十万大军了。
只是蒋相明白,不论是自己,还是胡皓,都不会容许这位蜀帝,真正掌握禁卫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