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封仙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六月观主
然而就在这时,一旁伸出了铁棒,打在那黄光之上。
轰然震响。
牛黄光泽黯淡,陡然坠地。
清原目光落在了青牛身上,杀机凛然,缓缓走去。
水汽如白烟,依然笼罩着这里。
但坎凌镇众人,借着火龙红光,已能勉强见得那朦胧景象。
威严雄壮,不可一世的青牛大神,被“绳索一般的火焰”缠绕全身,惨叫不断,挣扎不脱,肉香之味扑鼻而来。
清原俯视青牛,举起了铁棒。
青牛倒在地上,八首火龙把它纠缠住,已动弹不得,火焰灼烧的痛苦不断袭来,但它睁着那比铜铃更大的眼眸,直直盯着清原,沉沉杀意遍布全身,全无求饶之意,只有不屈之态。
“一头临近五重天的青牛,若能收为坐骑,哪怕是真人级数也应是颇为欢喜的。”
清原徐徐说道“只是,你为恶多年,害人无数,总该要有个交代,不论是对坎凌镇,还是对我”
“就凭你?”
青牛陡然怒吼,双角之间,一光华闪耀而出,极为刺眼。
极光眼见就要迸出!
而清原的铁棒已然打落。
双角之间的极光,刹那打散。
铁棒未停,打在了牛头中央。
咔嚓声响!
牛头骨骼迸裂!
那一双硕大幽深的眼眸,逐渐逝去神采,生机流逝。
铁棒依然陷在骨骼当中。
青牛大神,身殒!
清原微微闭目,吐出了口气。
就在这时,啪一声响动。
一条裂缝出现在铁棒之上,然后不断蔓延,仅仅眨眼的功夫,铁棒之上,就布满了裂缝。
裂缝当中,白光耀眼,撑开了裂缝,于是铁棒崩碎!
刹那风起涌,阴遮天。
大风起,骤雨落。
整个坎凌镇,都陷入一片风雨之中。
有人在雨中跪倒,有人在雨中哭泣。
但或许是大神天威,世代以来深入人心,因而无人欢呼,只有许多沉默。
狂风骤雨,大河滔滔。
风和雨,并不少见。
有人感应到异处,但也不以为意。
但有个老者不一样。
他身着灰色布衣,手执一杆长幡,正面写观沧海桑田,看天道变幻。而反面则写着测祸福吉凶,知人世浮沉。
他行走人世,人称相半仙。
“天地异象?”
老者年过花甲,头发灰白相间,原是一副昏昏沉沉的平庸模样,然而就在这风雨交加的刹那,他眼中蓦然闪过一缕精光,遥望千里之外,神色惊疑不定。
上次那反向的开天之,虽有心血来潮之感,却也没能让他有这般心悸之意。
不不单单是心悸之感,更有一种无法言喻的寒意。
相半仙深吸口气,把长幡一拍,刹那一分为二,成了两杆长幡。
他将长幡各自立在一头,插在地上,人站在两杆长幡中央的土地上,心内不断推算,随后手中一抖,落下铜钱。
铜钱坠地,尽数裂成两半。
相半仙僵在原地,一缕寒气从背脊而生,继而笼罩全身。
“天生异象,其意大凶!”
蜀中。
守正道门。
后殿,静室。
一个道人盘膝而坐,背有阴阳太极图,光芒闪烁。
道人黑发黑须,膝上横着一剑,约有四十余岁,将近五十。
忽然间,他睁开双目,眼中精光犹如火焰一般,似是惊疑不定。
随后,便见这道人把手一捏,仿佛在掐指推算什么,过了片刻,浑身一震,露出骇然之色。
他忽然起身,匆匆忙忙朝着前殿而去。
“鸿业师叔。”
前殿道童微微躬身。
鸿业勉强停下身子,沉声道“掌教真人何在?”
道童迟疑了一下,说道“掌教因前次开天之一事,召鸿梁师叔前往南梁伏重山,适才鸿梁师叔已是了宗门,掌教正与鸿梁师叔商议此事。师叔若有事情,还请稍候”
这童子话未说完,便被鸿业挥手扫到了一边去。
鸿业闯入了大殿之中。
内中有两人。
上座一位是年如花甲,头发灰白,面容红润,有仙风道骨之状,也有威严厚重之态,正是守正道门当代掌教真人。
另外一位,座位稍低,其面貌约四十出头,也是道装打扮,正是守正道门的鸿梁真人。
鸿梁站起身来,躬身道“鸿业师兄。”
鸿业挥了挥手,朝着掌教真人拜了一拜,沉声道“掌教师兄,我有要事相禀。”
守正掌教微微皱眉,说道“何事让你如此失态,乱了规矩?”
鸿业咬着牙,说道“事关封神之变。”
这声音不轻不重,却如惊雷一般,在这大殿之上炸响。
话音未落,便见鸿梁身子一震,而守正掌教则不禁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视线直逼鸿业。
守正掌教沉声道“你说什么?”
(未完待续。)
无弹窗小说,百度搜索([来]),里面小说更新速度快、广告少、章节完整、破防盗





封仙 章百七三 封神台上问童子
守正道门,大殿之中,三人相对而立。
鸿业顿了片刻,才问道“掌教师兄可还记得,当年师弟与你说的那头青牛?”
守正掌教怔了一怔,沉声道“是上界授意下来,暂不可斩杀的那头青牛?”
鸿业头道“不错。”
守正掌教眉宇微凛,道“它死了?”
鸿业微微头。
大殿中沉寂了许久。
鸿梁面上露出少许讶色,他似是不知此事。
“当年你还未是真人,只在山中修行,不曾外出,且此事不容宣扬,你确是不知晓的。”
鸿业沉声道“那年我初成真人境,游历天下时,尚未定下封神之事,各方格局也非是如此。那时,我途经如今的南梁地界,在那儿发现了一头妖牛,作恶一方,于是我出手将之打伤,本欲降服为坐骑,奈何此牛性子凶狂,无法降服,无奈之下便想将之打杀,然而那时便生出了变故”
鸿业缓缓说道“当时雷霆骤生,便得了上界授意,使我停下手段,后来改用禁锢之法,将之囚禁于那山中方圆十里地。”
“上界授意?”鸿梁怔了一怔,他也是个心思灵敏之人,且修为已非初入真人境,近乎于踏破了更高一层,通明诸事,当即明白了许多事情,不禁问道“那妖牛另有来历,或者应有大气运?”
“师弟当真聪慧。”守正道门掌教吐出口气,说道“此牛道行不高,终其一生,也只有达到五重天的命数,但它命中注定,要由本门弟子正一斩杀。”
鸿梁闻言,心中隐约明白了什么。
正一乃是掌教真人亲传弟子,也是正字辈最为惊才绝艳的人物。
尽管鸿梁不曾见过,但也知晓一二。
此子乃是天生道骨,自出生以来,有真人为他度气,不食人间五谷,直至得以辟谷。且出生以来,卧在床,身子从未触地,未有沾染过大地尘土浊气。
“正一前途不可限量,太上祖师都曾为他赐福,气运非是常人可比。”
守正掌教说道“那妖牛本领不高,但应有正一杀之,故而气运拔高,日后当封为天上星辰,二十八星宿之一。”
鸿梁倒吸口气,问道“牛金牛?”
鸿业头道“正是它,可适才我用以囚禁它的布置,已经落空,可见它已是死了。”
听到这里,鸿梁手足俱感冰凉,身为真人,他自然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此牛乃是二十八星宿之一的牛金牛,应死于五重天之时,亡于本门弟子正一手中,这是天命,也是天上道祖所见的天机。
现如今,牛金牛先一步陨落,而杀掉它的,不是正一。
也即是说,天机有所变化,天地运行的轨迹,似乎超出了道祖的预知?
道祖乃是天道显化的真身之一,他们所见的便是天意,如今天意乱了。
“齐新年!”
就在这时,守正掌教忽然冷哼了一声。
鸿业连忙询问。
守正掌教沉着脸,说道“适才听你说来时,我暗中已分神去往南梁,那一缕分神被当今南梁国师,先秦山海界的齐新年斩掉了。”
鸿梁脸色不甚好看,此去南梁,他也跟这个东海来的人仙斗过一场。
先秦山海界乃是东天海运帝君的道统,不比守正道门逊色,齐新年更是当代弟子中的翘楚,险些让鸿梁栽了跟头。
鸿业深吸口气,问道“如今该当如何?”
守正掌教思索片刻,说道“你既然熟悉,那么就去南梁,探知内中原委。至于鸿梁”
说到这里,掌教真人取出一物,抛给了鸿梁。
鸿梁接过,低头一看,当即大骇,这正是守正道门至高信物。
“你先去沐浴,焚香,息神,待一切心静,再步罡踏斗,将此事上禀祖师,问明缘由。”
守正掌教说罢,微微抬头,看向了上方,语气稍显凝重,说道“我要登霄之上,去仙凡两界间隔之中的封神台。”
霄之上。
此处未登仙界,不入凡尘,位在当中,经道祖出手,于此建立封神台。
封神台悬于当空,高三尺三寸三分,方圆一丈三,中间张挂着一张榜。
此榜色泽淡金,高贵威严,边缘镶着金纹,两端以玉石为轴,最上方有三个字,宛如天成封神榜。
榜下有一童子,身着白衣,盘膝而坐,膝上横着一剑。
此人双目微闭,貌约十二三岁,皮肤白皙如玉,五官俊美,唯有眉宇之中一缕淡漠之色,萦绕不散,使他全身仿若都散发出了冰冷如霜的气息。
紫霄门下,白鹤童子。
下方雾滚滚,已有人仙来至。
白鹤童子心生感应,睁开双目,微微昂首,淡漠而倨傲。
雾翻滚间,一个老道士腾驾雾而起,立身于在封神台之前,躬身作稽,道“守正道门当代掌教,拜见白鹤师叔。”
白鹤童子冷声道“何事?”
守正掌教低声道“下界生变,贫道有事来问师叔。”
白鹤童子道“说。”
守正掌教问道“敢问师叔,二十八星宿之一的牛宿,可归位否?”
白鹤童子默然不语,眼中神色逐渐转冷。
封神之事,除道祖之外,谁也不能过问的。
守正掌教忽然感到一缕寒意,笼罩全身,哪怕他已是当世人仙,放在仙界也是半仙之位,可此刻也不禁浑身颤抖,他心中知晓,若非自身是守正道门的掌教真人,兴许适才那一句话落下,就已被眼前这白鹤童子斩于剑下了。
上一任守正道门掌教曾降下仙旨,其中便提到过这紫霄门下的白鹤童子。
白鹤童子,一位不是仙人,却能斩杀仙人的大人物,有他守护封神台,除却道祖之外,哪怕真仙下界,也不能临近分毫。
因为他所学的仙剑,乃是紫霄道祖亲传,非同于天地间任何一道法门。
白鹤童子曾得道成仙,获仙家业位,曾有一剑分海,曾有一剑断山,曾有剑气纵横十万里,但一切的一切,都在百年之前,自断根基。
不求一手遮天,不求毁山灭地,不求翻江倒海,不求擒星拿月,只一剑无敌于身周。
臂长三尺,剑长三尺,气出一尺。
七尺之内,天地无敌。
不是仙人,胜似仙人。
封神台方圆一丈三,不在仙界,不在凡尘,唯有白鹤童子,非仙非人,方能镇守封神台,至稳若金汤,使万界妖邪不得侵害。
守正掌教心头凛然,躬身道“事关封神之变,非贫道一己之私。”
白鹤童子寒色渐收,淡淡道“不曾归位。”
“怎么会?但凡有运上榜者,一旦身死,必入封神台,这”守正掌教大惊失色,念头急转,最终才拜了一礼,道“多谢白鹤师叔相告,事关重大,贫道告退。”
说罢,他转身投入雾之中,降落凡尘。
白鹤童子收目光,复又落在雾之中,仿若看透了雾,看见了真相。
罡风吹拂,白衣飘动,黑发飘扬。
那童子忽然闭上双目,静心修持。
茫茫空界,不见边际,独他一人,孤身坐于台上。
(未完待续。)
无弹窗小说,百度搜索([来]),里面小说更新速度快、广告少、章节完整、破防盗




封仙 章百七四 今朝始为上人境
白堪山,白皇洞。
山风依然在吹。
草木依然繁盛。
山中一切如旧,雾飘散。
洞中,清原盘膝而坐,手中已不再是铁棒,那是一支绽放着白色光芒,又有着红色雷纹的尺子,通体无暇,宛如白玉。
这就是铁棒破碎之后,内中显化出来的白玉尺。
对于这白玉尺,清原也并未有太多惊异,因为此前已有了许多预兆。比如九重玉楼之中就已有白玉尺显化,再如伏重山离玥底谷的空室里,另一个自己也是手提白玉尺。
但因为铁棒曾是紫霄宫的弃物,因此他也未有觉得,这铁棒该是什么惊天动地的物事。而对于白玉尺,他向来有些惊异,或者说有些犹疑不信。
直到如今,事实摆在眼前。
既然铁棒曾是弃物,如何内藏玄机,蕴藏宝物?
“当时烧火,缺一根捣火棍,便从杂物房中寻到了这件物事。”
清原沉吟道“清阳师兄说过,这铁棒原本是有大用,但并不合用,于是废了。是因为地龙之尾融在当中,所以使它成了我的本命至宝么?”
把手抚过白玉尺,清凉舒适,但因雷纹所在,偶尔有些炙热且锐利的感觉。
这宝贝原本的用处是什么?
清原思索许久,全无头绪,最终作罢,放下白玉尺,取过了古镜。
这古镜是先天至宝,后来因为内藏龙珠,成就他的本命之宝,妙用无穷。但实际上,因清原道行不足,这古镜有许多受限之处,时至如今,清原踏破人身界限,成就上人,勉强才算让这古镜,能发挥出许多应有的效用。
而古镜当中的一方天地,也随之扩大了许多,青牛庞大的尸身,便被清原装在了里头。
那日斩杀青牛之后,狂风骤雨顿生,河浪滔滔,那些木筏上的孩童岌岌可危,被他救了来。
在暴雨之中,无数人朝他跪下。
清原终究没有接受,离了坎凌,了白堪山,入了白皇洞。
至于苏相,初见修行之法,心中向往,本欲拜清原为师,但清原并无示意,他也就悻悻作罢。
想起苏相,清原微微摇头,倘如这生向道之心稍微坚定一些,他倒也不介意稍微传下些许法门,可惜,苏相原是生,向道之心不坚,既然不得修仙,便想金榜题名,也就顺势留下。
如今苏相在坎凌镇中,因请来了仙长降服青牛,而倍受礼遇。
“随他去了。”
清原感知渗入古镜之中,内中青牛静静躺在角落处。
牛肉本是滋补,那青牛更是妖怪,自是大补,尤其是那一双牛角,更是堪当法器。除此之外,青牛的铜环法器及牛黄宝物,也被他收来。
实际说来,此行所获不少,除老牛本身外,还有它打杀修道人之后留下的一些宝物,其中就包括了恒陌。但他获得的许多东西之中,最重要的一件物事,反而是那牛黄。
成为精怪甚至妖物的牛,并非没有前例,上记载的也并不稀少,但牛黄这种物事,并非是因修行而生,多是牛妖与生俱来,和道行高低无关,或有,或无,皆是天生。
“按说,自青牛成妖之后,牛黄就会汲取这青牛的气血”
清原略显沉吟,想来,这头老牛盘踞坎凌镇,要求血祭童男童女,便是为了喂养牛黄,避免自身血气受损。
老牛多半也从这里摸索出了法门,血祭人数若是多了,多余血气就可以补益这头青牛本身,增益血气及修为。
“这牛黄乃是天生,几乎能挤入上等法器的行列,并有成为法宝的可能。”
清原暗道“只待再进一步,或许就能成就法宝雏形了,那么今后加以温养,或许就能一举凝成法宝。”
想到这里,不免可惜,如今青牛已死,这牛黄落在清原手里,几乎已是没有了什么再进一步的希望,只能作为法器,放在古镜当中,成为神宝天河的一部分。
至于在此之前,或许能将牛黄之中积蓄的血气,抽取出来,增益道行。
而运使的法门,清原也略微明白了少许,比如得自于御兽宗那一门可以杀人取魂,炼血入身的法门,用在这牛黄上面,或许合适。
尽管清原想法有许多,但都来不及多想,先是把古镜悬挂,汲取此地阴气,去滋养何清的魂魄真灵。
而另一方面,则是在熟悉四重天的道行,熟悉阴神的诸般变化,到时便可恢复何清的魂魄损伤。
“四重楼名为观道楼。”
“修炼至此,仍远未能得道,然而,观看诸天万物,已能看见常人所不能见的韵味。”
“未能得道,却已能粗略地看见许多物事的本事,遥遥感悟大道,故而,名为观道。”
清原闭上双目,把心神尽数收入九重玉楼当中。
识得真心意,真气凝法力。
魂魄化阴神,方位人上人。
今朝始为上人境。
观道楼中,壁画宛如实物,只见日月同辉,星辰遍布。
清原看着天空四野,四方无数星光,仿佛置身星空之中。
“这就是观道之意?”
他感应着自身的许多变化,感应着这阴神之身的变化。
魂魄真灵,凝就阴神,已有了许多异处。
比如,夜间阴凉之时,阴神出窍,游遍百里。
他不禁想到一些故事。
曾有一个读人,去寻一位当道士的好友,两人秉烛夜谈,直至深夜。第二日晨时,读人醒来,那道士与他说,就在昨夜,三百里之外的一座小城里,出现了一桩趣事。
道士把趣事与他说了,但读人自是不信的,毕竟两人昨夜言谈甚欢,这道士如何知晓三百里外的事情?
道士解释说,此乃阴神出窍,能夜游数百里。
读人依旧不信,但时隔一月余,此事终于传过数百里地方,传到了这一座城镇,被人当作趣闻。当读人听见了这件事情,不禁想到自家老友,却是在一月之前,事情刚发的那一日,便已知晓了。
后来这读人也就随之入道,入山修习道法去了。
这是世俗间一些奇闻异事的记载,当然,其中不乏是常人杜撰而来,但这一桩故事,清原则是相信的。
“阴神出窍,不能在烈日之中,否则必将散去,除非成就真人,化作阳神。”
清原吐出一口气,有心尝试一下阴神出窍的味道。
他深吸口气,静心凝气,观想九重玉楼,迷雾朦胧。
观道楼之中。
阴神清原立身于星空之中,忽然身子轻飘飘浮起,他伸手一按,四重楼的大门蓦然打开,于是飘飞了出去。
而在外界,清原眉心之中,便飘出了一缕虚幻之气。
虚幻之气出了眉心,当即化作清原的模样,身子虚幻通透,正是肉眼无法看见的阴神。
嗡一声响。
只觉外界阴冷刺骨。
阴神瑟瑟发抖。
“我虽习练六月不净观,非比寻常,但阴神初成,形体还弱,受不得外界侵蚀。”
他心念一动,便要钻眉心祖窍。
然而阴神状态之下,一切都极为敏感,偏头看去,便看透了重重迷雾,看见了几件物事。
(未完待续。)
无弹窗小说,百度搜索([来]),里面小说更新速度快、广告少、章节完整、破防盗




封仙 章百七五 白皇洞主遗留
阴神归位。
清原睁开双目。
“那个是藏宝之处?”
他眉宇微挑,心中颇有兴趣。
白皇洞主被恒陌上人所杀,事后,白皇洞之中的宝物,尽被恒陌所取,只有那一封信件,藏匿较好,未有被恒陌取走。
以恒陌的本领,在上人境中算是较为浅薄,从白皇洞的布置,以及残留的气息来看,白皇洞主的道行是远胜于恒陌的。那么恒陌杀他,约莫是用了什么不光彩的手段,这般行事,也是十分冒险。
恒陌为何冒此大险?
此后,他被清原打退,去了坎凌镇,还不忘稍微使上借刀杀人的手段。
要么是他执意要杀清原,发泄自己败于清原手中所产生的郁气,要么就是他依然还要夺白皇洞。
“若是前者也罢,若是后者这厮取走了宝物,白皇洞已是空壳,除却白皇洞主历经多年刻画的这些阵纹之外,再无其他,还要白皇洞作甚么?还是说,他在白皇洞另有图谋,依然没有寻到想要的东西?”
清原杀了妖牛之后,把老牛的洞府搜过一遍,共得七件法器,均是修道人所用。
其中两件就是恒陌的拂尘与灰袍,还有三件,是两柄法剑,一个铜铃。
至于最后两件,也是出自于恒陌,清原从上面发现了白皇洞的气息,约莫就是白皇洞主用以布置洞府的法器,事后被恒陌取走。
1...5556575859...30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