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唐技师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扬镳

    逐鹿侯发钱啦!李牧重复了一遍,继续道:内容这样写,逐鹿侯觉得自己的钱太多,没地方花,决定玩一个游戏,把钱发给大家。从明日开始,一连三日,大唐日报每天都会刊登三道字谜。每道字谜,都会指引一个线索。九道字谜九个线索,破解这些线索,就会得知一处或者几处藏宝的地点。每个藏宝点,分别藏有十贯到百贯不等的钱财,谁找到就是谁的!这次活动,赏金共计一千贯,七日之后,若还有宝藏没有被找到,则会把剩余的钱拿来抽奖,抽奖的地点就在京东集皮草行门口!

    王鸥起先还很疑惑,听到这里,眼睛亮了起来,赞道:这个办法妙啊,太妙了!如此,百姓们为了赏金,就会口口相传此事。而勋贵们,也不免好奇,忍不住来京东集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你真是太厉害了!

    长孙冲目瞪口呆,还能这么玩?!




第168章 源动力
    说干就干,李牧让李重义和独孤九分别去工部还有中书省,把毕老三和唐观找了过来。

    现在的大唐日报,体制上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在中书省,由唐观负责写,中书省负责审核监督,属于‘官方发布’的类型。而诸如广告,故事,花边新闻,则还是逐鹿侯府说了算。毕老三,只负责印刷。每日两边会在太阳落山之前,把需要印刷的内容提供给毕老三,夜晚,就是印务监工匠们干活的时候了。

    李牧已经很久没插手过大唐日报的事情了,今日若不是王鸥提起广告的事情,他或许还想不起来。但是既然想起来了,顺带手整合一下,成立大唐日报社,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整合是非常简单的事情,因为印务监已经搬到工匠坊去了。毕老三挂名也是一个九品工部官员,李牧献印刷术的时候,提议成立的印务监,如今已经正式纳入工部的官职体系中。

    搬到了工匠坊,印务监扩大了规模,又招了十几人。毕老三现在手底下有二十人,在印务监的一亩三分地,他最大。每日安排事情,传授技艺,自然形成了一种上位者的气度,如今毕老三已经不复从前唯唯诺诺的样子,也有一点官威了,但这指的是面对工匠们,到了李牧跟前,他可一点也不敢倨傲。

    对毕老三这样的人来说,李牧改变的是他们的命运。此为‘恩’,而且,同是工匠,跟着李牧时间越久,他们越意识到李牧的厉害。在这个敝履自珍的时代,寻常人能学会一门手艺并精通,已经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了。而李牧,他几乎无所不会。他会木匠,会瓦匠,会雕刻,会打铁,工部官衙门口的两只狴犴,也是他亲手凿出来的。

    工部汇聚了天下的工匠,什么手艺都有,竟然找不到一样李牧不会的。似乎所有技艺,只要他看过一眼,就能学会并且精通似的。

    最吓人的是,李牧从来不会出错。

    有道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手艺人都知道,把两样东西做得一模一样有多难,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凡是出李牧之手的东西,全部都在一个水准之上。工部官衙门口的两只狴犴就是一个例子,用凿子一下一下凿,都能凿得一模一样,这是什么样的怪物?

    工部上下对李牧的敬服,有一部分也是由此而起。每个人都有为之骄傲的东西,工匠们为之骄傲的东西,自然就是他们的手艺。当出现一个人,做到了你穷尽一生都达不到的程度的时候,敬仰之情自然而然就产生了。

    唐观也是一样。

    原本他对李牧是不服气的,否则也不故意使坏,撺掇孔颖达去找李牧的麻烦。但是经历了诸多事情之后,他已经转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小迷弟,李牧说的话,对他来说就是圣旨一般。

    当听到李牧说要在工部官署附近设置大唐日报社,并且扩大规模的时候,唐观顿时来了精神,激动道:大哥,这个提议我赞成啊!你是不知道啊,我一个人辛辛苦苦维持着大唐日报有多难!从写稿,到校对,全是我一手操办。可恨从前弘文馆的那些师父,还说不学无术?他们教出几个像我这么‘不学无术’的学生?

    长孙冲在旁边听不下去了,道:唐观,你的名声,我在崇文馆都听说过。弘文馆的学子中,你一直都是垫底吧?要不是你命好,有这么个兄长,我看你啊

    唐观看了看长孙冲,很想反唇相讥,但是理智告诉他,人家是世子,他不过是个儿子。身份地位差得太多,若他大哥在此,或许能跟长孙冲理论一番,但是他么就差了点意思。不然怎么人家读的是崇文馆,他是弘文馆呢?

    啪!

    李牧突然拍了一下桌子,吓了俩人一跳。

    长孙冲!你敢说我小弟?我告诉你!我小弟刚才说的一点也没错!他现在就是一个人才,一个超过普通弘文馆学子百倍的人才!读书好有什么用?你得学以致用,懂不懂?抱着书本研究来研究去,能不能当官都不一定。我小弟现在已经是九品的御前行走了,你呐?你身居何位?

    我长孙冲很想说,我那是不想当官,我要是想当官,就凭我的家世身份,至少也得从六品官做起!可是他话还没说出口,就被李牧打断了:你什么你?你个死胖子,你要不是赵国公之子,你就是一个废物!

    我不是废物!长孙冲的脾气再好,被人说成废物也得急,瞪着眼睛道:你不愿意收我做徒弟,也犯不着侮辱我吧?我怎么就是废物了?

    李牧冷笑一声,道:那好,你告诉我,抛开长孙无忌之子这个身份,你现在拥有的一切,还能剩下什么?

    我长孙冲有点懵,一时之间,他还真想不到有什么。

    世人敬重你,礼遇你,便如我,能耐着性子跟你说话,都是看在你父亲的面上。若你不是赵国公世子,就凭你跟着我没完没了,我早就揍你了。心里没点数么?

    长孙冲张了张嘴,什么也说不出来。他再也受不了这样的侮辱,起身准备要走。

    站住!

    长孙冲站定,却不回头,声音有些哽咽,道:你已经把我贬损如泥,还要说什么难听的话?

    你误会我的意思了,我并不是在贬损你,而是在告诉你一个事实。我真正的用意是为了激励你,让你成才。难道你想活在这世上,最大的成就,便是在你父亲百年之后,承袭他的爵位吗?你自己,不想在史书上,留下一笔吗?

    长孙冲怔然,听到这句话的所有人,都有些怔然。

    李牧继续说道:我已经做到了!贞观犁可以让耕种的效率翻倍,没有更牛的百姓,也能开垦田地。就凭这一点,后人撰史的时候,必然会提到我。但是我没有停下,我每天都在研究新的东西,我为了什么?难道是为了赚钱吗?

    不!绝对不是!

    金钱于我如浮云,我视金钱如粪土!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让国家因我更加强盛,让百姓因我更加富足,这就是我李牧存在世上的意义。而你,长孙冲。你的想法何其低级与肮脏?承认别人的优秀就那么难吗?唐观从前也许是一个不学无术的学子,但他今日就是我大唐最好的编辑,他写的稿,每日被成千上万的长安百姓,让百姓们知道朝廷的政令,国家发生的大事?与他相比,便如孔颖达等人,他们的文章,几人读过?便是弘文馆,崇文馆,国子监的学子都加在一起,可有长安百姓多啊?

    长孙冲无可辩驳,事实也确实如此。在没有大唐日报之前,书籍乃是传家宝一样的存在。谁家要是有一本藏书,必将珍之重之,不轻易示人,何谈教化百姓?

    可把唐观给乐坏了,他没想到自己竟然这么伟大,顿时腰杆也挺直了。最重要的是,下次谁再说他不学无术的时候,他有话说了。

    长孙冲沉默了一会儿,转过头来,躬身给唐观道歉:方才是我失言了。

    哎呀唐观吓了一跳,他没想到长孙冲会跟他道歉,他可是赵国公世子啊!下意识伸手去扶,这时李牧咳嗽了一声,唐观又把伸出去的手缩了回来,清了下嗓子,矜持道:好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我原谅你了。

    李牧抬手敲了他一下,笑骂道:你还拽起文了,好了,这件事就揭过。报社招人的事情,我会与陛下商议过后再进行。你俩先把明天的事情办好,毕老三。李牧看向一直没说话的毕老三,毕老三忙道:侯爷,小的在呢。

    你现在已经是官了,不能再自称小的,要称呼下官下官好像也不对,我已经不是工部侍郎了。李牧停顿了一下,道:这样吧,你就自称‘我’,咱们不分尊卑。

    这如何能行!毕老三诚惶诚恐道:侯爷待我如再生父母,小的无论如何,不敢如此悖逆。

    是个感恩之人啊!

    李牧欣慰道:谈吐渐长,是个好事。行啦,称呼什么的,都是小事而已。你把事情做好,才是正经。最近印务监,可有什么技艺方面的长进啊?

    回禀侯爷,小的正要与侯爷说。近日因为雕刻麻将,工匠们尝试了不少的材料。一个工匠无意中发现,使用胶泥刻字,每字一印,再经火烧硬而制成的泥活字,相比之前所用的木活字和石活字,印刷效果更佳,而且更为耐用。

    李牧只是随口一问,没想到还真有意外收获。

    他回想中学时候学过的历史课本,似乎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使用的就是泥活字。果然劳动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和研究才是进步的源动力,李牧大喜,道:明天带这个工匠来我的府邸见我,带上他的泥活字,若真如你所说,本侯重重有赏!



第169章 专利值千金
    次日一早,毕老三就带着发明了泥活字的工匠来了。他刚进门,随后长孙冲独孤修德尉迟环联袂而来,随他们一起的,是九个工匠,每家三个人。

    虽然李牧已经重申过,钱一起赚一起分的概念,但是深入骨子里的自私观念不会那么容易消失。学习制盐秘法这么大的事情,谁肯屈居人后。若都被长孙家学了,其他人还不得世代仰起鼻息?

    这种事情,是谁也不肯的。他们也不敢再李牧面前争执,大唐矿业那三家就是前车之鉴,被骂的狗血喷头。于是三家一合计,三三见九,一家三个,谁也不吃亏。

    也因此,三家来得稍晚了一点。在逐鹿侯府,没有插队这一说,毕老三既然先来了,他们就只能等着。

    门房赵有财接待了他们,俗话说,宰相门前三品官。虽然李牧不是宰相,赵有财更不是三品,但是自打接待过李泰,还给李泰吃了一碗面片汤之后,赵有财倒是锻炼出来了,无论接待什么样的达官贵人,都能做到不失礼数了。这其实就是一个心理作用,我都接待过皇子了,你们再高贵,能贵的过皇帝的亲儿子?

    三人在大堂就坐,入冬的天气一日冷过一日,但逐鹿侯府的大堂,却一点也不觉得寒冷。作为盘炕和火墙的发明者,李牧当然要在自己家先实行,正好他还有钱没地方花,就把逐鹿侯府的每一间屋子,全都改造了一番。

    要说这世界还真是不公平,李牧不差钱,想要花钱,但是改造的工程,从头到尾他一分钱也没花。工部的工匠们,把能来逐鹿侯府干活视为一项荣誉,谁会收他的钱,谁敢收他的钱?如果真的收了,回去还不被骂死?侯爷给了咱们这些苦哈哈的工匠一碗饭吃,在服徭役的时候,还能挣钱,你不思回报,还敢要侯爷的钱,还叫个人?

    李牧听到李知恩说起这些事的时候,欣慰又苦恼。他欣慰于工匠们的朴实,懂得知恩图报,却苦恼于自己的钱没地方花。前世有一位高人曾经说过,人生最痛苦的事情,就是人死了,钱没花了。在可以预见的将来,钱必然是越赚越多,要是一直画不出去,引人觊觎不说,人生也会失去动力的。

    三人刚坐下不久,独孤九就过来了。他的爹登门了,作为儿子,他当然得出来见一面。不过还是戴着面具的,这个面具,是李牧为他做的新款面具,不再是遮挡整张脸的了,只遮住口鼻,形似一个口罩。系统中设定,变声器改变声音的原理就是改变口鼻呼出的气流,因此这样的半脸面具,也能起到一样的功效。

    遮住半张脸的独孤九,眉清目秀,看不出多少男儿气息,反倒有点像戴着面纱的王鸥给人的感觉。在场的其余两人,长孙冲是见过独孤九的,但他没见过戴半张面具的独孤九,一看之下,不禁对李牧和独孤九的关系产生了些许瞎想。该不会,这家伙有龙阳之好吧?

    虽然这样想,但是长孙冲也不以为然。龙阳之好,断袖之癖,在古人的思想中,并不是一个贬义词,而是一个相对褒义的词。之好,古已有之。秦汉魏晋以来,多少文人骚客达官贵人有此爱好,丝毫不影响世间对他们的风评,反倒传为佳话,彰显风流。

    长孙冲心里想的是,没看出来啊,独孤修德这个老东西,竟然能豁出去这么大的血本,为了巴结李牧,连自己的儿子都送出去了。

    他对此深信不疑,昨日李牧为独孤九而暴怒,他到现在还记忆犹新,若只是普通的兄弟,侍卫,他犯得着如此吗?

    长孙冲心里暗戳戳的想着,脸上却一副笑眯眯的样子,对独孤九和善地点了点头,表现出他和独孤九熟识的样子。但他这点小心思,全然无用。尉迟环压根就没看过去,从进大堂开始,他就像一个雕塑一样坐得笔直,目视前方,对身边的事情丝毫不关心。

    独孤修德不知道长孙冲内心的龌龊想法,还有些自鸣得意。在你们为了巴结逐鹿侯使出浑身解数的时候,老夫泰然自若,根本无需费心,因为我的儿子,如今就在逐鹿侯府。有什么好处,还能少了我独孤家么?他甚至在心里盘算,若如此下去,假以时日,在关陇贵族的圈子里,独孤家必然会再一次崭露头角,即便不如长孙家,也可稳坐第二把交椅,任谁都不敢小觑了。

    要实现这个目标,必然要指望李牧。首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彰显自己跟李牧关系紧密。独孤修德眼珠转了一下,对自己儿子使了个眼色,道:九儿,侯爷现在在做什么?

    回父亲,大哥正在检验毕监正带来的工匠。

    长孙冲接过话道:这事我知道,昨日跟侯爷在天上人间喝茶的时候,一同见了印务监的毕监正,据说是有一个工匠发明了泥活字,不但印刷清晰,还更加耐用。侯爷说今日检验,若所言属实,要赏赐这个工匠。独孤世叔竟不知晓吗?哦,也是,昨日喝茶的时候,只有我在场,二位都不在,呵呵

    尉迟环看了长孙冲一眼,酷酷地说道:我不爱喝茶。

    独孤修德报之一笑,心里却大骂,显出你了!谁不知道你跟个狗皮膏药似的粘着人家,这茶是蹭的吧!

    独孤修德不理会长孙冲,对独孤九道:九儿啊,爹对这印刷术也是好奇的很,能不能带爹去看看?

    不行!独孤九想也没想直接否决了,道:大哥说了,泥活字是这位工匠的专利,要保护和他的权益。除了他之外,谁也不能看。他让我过来,就是看着你们,免得你们起了觊觎之心,做出让大家下不来台的事情。

    独孤修德的表情凝固在了脸上,这也太打脸了。敢情我这儿子不是来迎接他爹,而是来监视他爹的!独孤修德怒极,道:你这逆子,到底谁是你爹!

    长孙冲嘿嘿笑道:世叔,不要动气嘛,我看贤弟说得也没什么错。

    独孤九看过去一眼,道:我不是你贤弟,少套近乎。大哥说了,你这死胖子心眼坏得很。

    一句话把长孙冲怼得哑口无言,他尴尬地蹭了下鼻子,咧嘴道:怎么说得这么难听

    就在这气氛尴尬到了极点之时,李牧终于出现了。毕老三和一个年轻工匠跟在李牧身后,李牧满面春风,毕老三和这个年轻的工匠,都显得有些兴奋。

    都来了李牧打了声招呼,众人赶紧见礼,李牧为双方做了介绍,所有人都是一语带过,唯有这位年轻工匠,他重点介绍了。

    这一位,乃是我工部的后起之秀,毕监正的侄子,毕门庭。他发明的泥活字,经我亲自验证,其效果远超目前所有质地的活字。足以达到申请专利的标准,刚才我已经询问过他,他愿意把专利卖给朝廷。凭借此专利,他可以从工部学徒,跃过工部技工,直升为工部技师。并且得到一处独立的工匠坊的房产,外加一次性买断专利的费用一千贯。

    听李牧说完,众人倒吸了口冷气。那日听李牧慷慨激昂地说了一通,还以为是给画了张饼。没想到他真的这样做了,一处房产,一千贯钱,一个低贱的工匠就这样改变了命运。自他之后,他的后代,他的子子孙孙的命运全都改变了。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他的泥活字,一个所谓的‘专利’。

    这也太值钱了!
1...151152153154155...44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