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唐技师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扬镳

    长孙皇后觉得,还不一定。

    李牧,你的想法不错。但是有个问题,你借出去的钱,不是内帑的钱,这些钱是大唐盐业和大唐矿业的股东们的钱。换言之,若本宫没有理解错,你是打算把门阀世家的钱,再借出去给门阀世家,你这样做,他们会同意吗?

    李牧笑了,道:皇后,臣不知这样做,为何还要他们同意。

    长孙皇后微微蹙眉,李牧还真是如传闻中那般狂妄。

    若是闹大了,他们要退股呢?

    随他们退呀,现在的股东若是退股,正好可以让那些没能入股而抱憾之人加入进来,不是很好吗?

    那这钱?

    钱也不用担心啊,退了一个,加入一个,用后头的钱补前面的钱,一个顶一个,正好!

    见长孙皇后仍有疑惑,李牧进一步解释道:臣所设定的规矩就是,想要参与公司,必须得交认购金,也就是保证金。因为这两个公司,是必定会赚钱的生意。天底下没有这么便宜的事情,他们不交保证金,臣也不会让他们参股。他们把钱放在臣这里,是他们必须付出的,臣也不是抢了他们的钱,若他们退股了,臣保证一分一毫也不差地退给他们,非常合理,非常公平。

    长孙皇后,道:这条便算你说得通,但你又如何保证,放出去的钱能收回来,若是他们借钱做的生意赔了,还不了钱,你总不能杀了他们吧?难不成你有办法让他们做的生意都赚钱?

    李牧笑道:臣当然没有办法让所有人都赚钱,臣要是有那样的本事,臣就不是李牧,是财神了。不过皇后所忧虑之事,臣倒是也想到了。首先,臣不放信贷,只放质贷。如此低利息的贷款,已经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好事了,要求他们拿出一些担保来,臣以为不过分。同时,臣也会核实他们的家底。若某人的家底有十万贯,臣只会最多放给他两万贯的贷款,以保证确实能够偿还。而且,臣也不会让他们只拿贷款做事。比如一个买卖,需要三万贯本金,那么臣最多贷一半给他们,空手套白狼的事情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

    有了这几个保障,臣相信还是稳妥的。

    哦长孙皇后听完,心中的疑惑算是全部解开了。她又想了一会儿,再也想不出什么漏洞来,点了点头,道:李牧,你果然是智谋过人,这样的办法,全天下也就只有你能想得出了。用他人的钱为自己谋利,便是范蠡转世,也比不过你了。

    皇后过誉,臣愧不敢当。李牧赶紧谦虚,他可不想被捧杀了:而且皇后也说差了,臣并非是用他人的钱为自己谋利,臣是用门阀世家的钱,为陛下的内帑谋利。臣在其中可是不拿一文的。

    长孙皇后听出李牧的意思了,他这是在厘清干系,把责任归在内帑上,让门阀世家等有气说不得。长孙皇后想了想,没有戳穿。一年几十万贯的利润,担一些责任也是应该的事情。总不好内帑得了钱,黑锅都让李牧一个人背,若真的这样做,李牧恐怕也不会尽心竭力了。

    这时,四位贵妃到了。

    李牧还是第一次见到李世民的四位贵妃,赶忙起身见礼。长孙皇后为其做介绍,道:诸姐妹,这位便是闻名长安的逐鹿侯了。咱们打的麻将牌,便是他发明出来的。今日他又献上香水和肥皂,本宫不愿独享,分给诸位姐妹。

    说着,她又给李牧介绍,道:李牧,这位是韦贵妃杨贵妃阴贵妃燕贵妃。都是跟随了陛下多年的人,你对待她们,要同对待我一样,知道吗?

    李牧赶忙行礼,道:臣李牧,向诸位贵妃请安。

    四个贵妃除了各家的亲人之外,很少见到外臣。看到李牧,也是颇为新鲜,而且李牧的名声,她们也是听说过多次了。麻将更是天天都要玩,不玩两个时辰,饭都吃不下。如今见到了活的,都非常高兴,问个不停。对李牧献上的香水和肥皂,也颇为满意。

    说着话,已经到了晌午。李牧还没那么厚的脸皮,赖在宫中等饭吃,寻了一个借口退下了。长孙皇后也未挽留,李牧毕竟是男子,虽然是晚辈,但也是不便。若李世民开口,则又不一样了。

    李牧从立政殿离开,沿路正好路过崇文馆。赶上崇文馆下学,刚好碰见了李承乾和李泰两兄弟从门里走出来,李牧赶紧摆手,李承乾眼尖,看到是他,赶紧小跑地窜了过来。

    大哥!

    一声‘大哥’叫得是干脆利落,李牧摆摆手,示意李承乾小点声。但是李承乾不肯,还是一口一个大哥的叫。他会这么听话,是因为金钱的魅力。他想要的弯刀,李牧让二狗去买了,送到了李泰处,李泰转交给了李承乾,把他乐得几日没睡着。还特意亲笔写了一封信给李牧,表示自此之后,李牧就是他的大哥了。

    区区百两就买到了太子叫‘大哥’,还真是够划算了。但李牧却不怎么敢消受,他开玩笑是开玩笑,正经场合他怎么敢让李承乾叫他大哥。

    李承乾跟李泰不一样,李承乾是太子,太子能被立为储君,就是因为他是‘嫡’是‘长’。太子叫别人大哥,他就不是嫡长了,这是大大地坏了规矩。

    李牧这边正摆手呢,孔颖达从门里出来了,听到李承乾叫李牧大哥,脸色瞬间就变了。大步走上前,指着李牧道:逐鹿侯,你安敢如此大胆,太子乃是国之储君,你诱导太子叫你大哥,你想做什么,图谋不轨吗?

    李牧顿时皱起了眉头,他看着孔颖达,心里颇有几分无奈。

    跟孔颖达交手多次,对他的观感,最初是十分厌恶,但是渐渐的,不知怎么,已经变得没有那么讨厌了。这老头的脾气虽然是倔了一点,但是他的个性非常耿直。哪怕是说不过,也是正面刚,不会背后做小动作,这点李牧非常欣赏。

    但是他总找茬,李牧还是不喜欢。而且他也控制不住自己,孔颖达只要跳出来,他就想怼几句。可能是最近无处施展嘴炮,寂寞了吧。




第190章 无理辩三分
    正要开口,李泰抢先一步,挤到了俩人中间,做起了和事老:孔师父,本王一直在,大哥没让皇兄叫他大哥,是皇兄自己要叫大哥的。

    李承乾也道:是啊,孔师父,本宫叫一句大哥怎么了?

    李牧简直要被这俩人蠢哭了,这么说,不是越描越黑,给孔颖达递话柄么?

    果然,孔颖达马上接话道:太子殿下,请慎言。太子为储君,储君也是君,既然是君,就又君臣之别。您是太子,怎可称呼臣子为‘大哥’?

    这李承乾才十一岁,又是‘熊孩子’属性,学业不精,辩论如何是孔颖达的对手,而且孔颖达说得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实在是想不出什么话来反驳。

    还有一点就是,他有点畏惧孔颖达。这个老头坏得很,他作为孔圣后人,皇帝甄选出来教授太子的老师,总是想着把儒家那一套东西,灌输给李承乾。这也不能说是错,自汉代董仲舒变法以来,历朝历代,都是用儒家来管理天下。但是他却忽略了因材施教这一点,李承乾的性子,不喜枯燥乏味的灌输式教育,但是孔颖达又不会别的方式,导致师徒二人之间矛盾重重,有了矛盾,作为臣子的孔颖达,不便与作为储君的李承乾争辩,说了不听,他就只好使用大招。

    这个大招,可谓是老师这个职业的祖传技,名曰找家长。

    李世民做皇帝没的说,但他却不是一个好父亲。在处理与子女沟通的方面,他基本上可以算是负分。每次孔颖达找来,李世民都不会去问原因,把李承乾找来骂一通,让他好好听孔颖达的话。长此以往,孔颖达在李承乾面前,等于是有了尚方宝剑,只要李承乾不听话了,他就去打小报告。

    李承乾不怕孔颖达,但他怕他爹,他不是没有辩解过,但是嘴笨没辙,后来也就不说了。

    见孔颖达又拿出要去打小报告的架势,李承乾歉然地看了李牧一眼,干脆利落地闭上了嘴巴。

    李泰见李承乾都闭嘴了,心想,本就不是我的事儿,还是少说几句为妙,也把嘴给闭上了。

    李牧看着俩兄弟,心里暗想,怪不得后来你俩都没当上皇帝,让现在还在吃奶的李治捡了个便宜。就你俩这不讲义气的样子,皇帝能轮到你俩就见鬼了!

    李牧可不怕孔颖达,李承乾和李泰都怂了,他正跃跃欲试。

    李牧往前站了一步,正好与孔颖达面对面,嘴角往上牵引了一下,冷笑一声,道:老孔,我劝你一句。我李牧,不是一个赶尽杀绝之人,你几次三番与我争辩都吃了亏,也知道我的手段了。如果你现在给我道个歉,说一句逐鹿侯对不起,老朽糊涂了不该多管闲事,我就当做什么都没发生过,否则!

    李牧看了眼地面,指了指,道:这地上铺的都是青石,要是你晕在这里了,少不得后脑勺会磕出几个大包!

    孔颖达的火气登时被撩拨了上来!

    李牧说的话有错么?没错。至少孔颖达听起来,全都是实情。他几次三番与李牧交手,都是自以为胜券在握,但却都莫名其妙地被李牧驳斥得哑口无言了。理智地讲,避其锋芒,或许是最明智的决定。

    但是李牧偏偏说出来了。他这么一说,如果不辩上一辩,倒像是自己甘拜下风了。

    孔门荣耀不容亵渎!

    作为孔圣的传人,孔颖达有这种使命感和责任感。即便明知是输,他也要战,虽千万人,吾往矣!

    孔颖达挺着单薄的身躯,深吸了一口气,道:李牧,你休得狂言,你诱导太子叫你大哥,乃是大不敬之罪,我倒要听听,你有何言争辩!

    哼!老孔,你这是在逼我了!

    逼你如何?!你倒是说出个道理来?

    好!李牧示意李承乾和李泰站到一边,道:你们俩听好了,今日大哥就教你们,如何无理辩三分!

    两兄弟小鸡啄米似的点头,吃瓜群众永远都不嫌事儿大。

    可把孔颖达给气疯了,要不要这么狂妄。自己都说是无理辩三分了,这是何等的不把老夫放在眼内!刚要开口,李牧忽然伸出手,点指孔颖达的鼻尖,道:孔颖达!你可知错?!

    孔颖达懵了,他感觉自己的三观都要崩塌了,怎么了我就错了?

    哼哼!看你的样子,你就是不知道自己错了!

    李牧不给孔颖达反应的机会,冷笑说道:孔颖达,你这个只知道埋首故纸堆,不看眼前事的书呆子!你只知道所谓君臣之道,却丝毫不知变通。太子是储君不假,储君是君也不假,但即便是陛下,也有父兄。怎么太子便碰不到了么?

    太子称呼我为大哥,乃是对我的一种尊重。尊重他人,是一种美德,如何到你的眼中,就变成了有违礼制?若太子自以为是储君,目中无人,狂妄自大,那便是好么?你是太子的老师,我听闻你经常批评太子,还去陛下面前告状?若按照你的说法,太子是君,而你是臣,你这个臣批评储君该当何罪?你越过储君去陛下面前告状?是否也有挑拨天家不和之嫌?你又该当何罪?!

    孔颖达的脸色瞬间煞白,他没想到李牧的反击如此之精准,他抓住了李承乾话中的漏洞,而李牧抓住了他的漏洞。是啊,若称呼一声大哥,就是违背了君臣之礼,那么臣批评君,告君的状,又算什么呢?

    不过这次,孔颖达没有这么快败下阵来。或许是与李牧交手的次数多了,他有了点经验,稍稍慌张之后,他便冷静了下来,道:你这是狡辩!储君虽然是君,但他上面还有一个君,即是皇帝。我是皇帝的臣子,皇帝命我教授储君学识,我是储君的师父,储君学业不精,我批评他,是皇帝赋予我的权力。我向皇帝汇报储君的学业情况,这是我作为皇帝臣子应尽的义务,如何算是挑拨?你说的话,站不住脚!

    好!老孔,有进步!李牧赞了一声,又道:按你所言,你是储君的老师,为皇帝尽忠,所以不算挑拨,有权批评。那我问你,我也是陛下钦点,作为崇文馆教授的人。我算不算是储君的老师?太子尊敬我,难道不对?若太子尊敬我不对,那对你也无需尊敬,因为你我是一样的,都是奉陛下之命,教导储君的师父!且,我已入宗籍,陛下都以我的伯父自称,多次公开说过,李牧乃朕子侄也!我是陛下的子侄,我又比陛下的儿子们年长,请问孔祭酒,按照礼制,太子不叫我大哥,难道叫小弟?

    这孔颖达有点短路了,他既不能说李承乾尊重李牧不对,又不能说李牧入的宗籍是假的。前者牵扯到他自己,李承乾本就不服管教,若没师父这个名头镇着他,他干脆就辞官回家吧,肯定是教不了。而后者,如宗籍的事情是太上皇定的,李牧乃朕的子侄这句话,他自己就听李世民说过不下四五次,他怎么敢盯着老少两个皇帝对着干?

    孔颖达深吸了口气,正要认怂,忽然脑袋里灵光一闪,找到了一个李牧的短处,欣喜若狂,赶紧道:李牧!你说的话,也有漏洞!你说自己是太子之师,太子应当尊重你,这话没错。但前提是,你是太子之师!吾且问你,你作为太子之师,可教授过太子?空有师之名,而无师之实,你这个师父可谓是假的!既然是假的,安能心安理得享受太子尊重?我说你,难道说错了吗?

    哈哈哈!

    李牧大笑三声!

    李承乾和李泰登时两眼放光,来了来了!传说中的三声冷笑来了!他们听人说起过,李牧三声冷笑之后,便会一锤定音。如今亲眼所见,果然是与众不同。

    孔颖达听到这三声笑,脸色由白转红,再由红转紫,由紫转黑!这三声笑,他太熟悉了,每次李牧笑完,他就要要晕了,以致于都产生了条件反射,听到这三声笑,眼前就窜花。

    老孔,你身为孔圣后人,竟然在教学方面如此浅薄,我真是不知道如何说你了!你怎知我没教过?你问问越王,他的四则运算是不是我教的?你再问问太子,难道我没教他,钱的重要性吗?之前太子对我傲慢,我拿出钱给他买了弯刀之后

    李牧还要继续说,李承乾已经扑了过来,垫着脚去捂李牧的嘴,红着脸大叫道:孔师父,大哥确实教会我很多道理,你还是别问了!!

    孔颖达见此情景,痛心疾首,道:太子,请您自重啊!李牧这厮是在以钱媚上,这是奸佞之臣才会做的事情,请您擦亮眼睛啊!

    啊呸!李牧怒道:我与太子,乃是兄弟之情,我这个做哥哥的,有钱没地方花,给弟弟买把弯刀,就算奸佞了?那你去问问陛下,陛下花了我二十几万贯,连个欠条也没有,陛下就是昏君劫匪吗?

    孔颖达当然不敢说李世民是昏君,眼睛瞪得像是青蛙一样看着他。

    这时,转角走出两人,为首正是李世民,身后跟着高公公。李世民脸色难看,道:好了!李牧,朕不就是花了你几个钱,用得着总挂在嘴上吗?!d



第191章 论教育
    李世民从两仪殿下了朝,回到太极殿换了衣裳,正想要去立政殿寻皇后一起用膳,崇文馆的位置,在太极殿和立政殿中间,正好路过,听到李牧和孔颖达斗嘴,便停下了脚步,想听听他们说什么。

    基本上,从头到尾都听完了。他会出来,是因为他发现李牧看到他了,而且这小子还故意提钱的事儿,用来噎孔颖达,把孔颖达噎得又没词儿了,再不出来,恐怕今日孔颖达又得晕过去。

    这青石地面,要是‘仰面栽倒’,孔颖达这个年纪,可真是不知道能不能活了。因此李世民才出来,算是给孔颖达一个台阶。

    孔颖达心知肚明,面露惭愧之色,躬身道:老臣

    孔爱卿不必多言,李牧这小子能言善辩,你说不过他也属正常。你的心意,朕明白,不用解释。朕听到了几句,关于太子对李牧的称呼,朕也以为无妨。朕确实把李牧当做子侄看待,他也确实入了宗籍,太子称呼他一声大哥,也是应该的。

    李牧听到这话,冲着孔颖达挑了挑眉毛,孔颖达把头扭到一旁,哼了一声,不去理他。

    李牧!

    臣在。

    李世民正要发火,忽然想到李牧的病,心又软了下来,叹了口气,道:朕本来还很担心你的病情,正欲下午去看看你,现在见你还有心情跟孔爱卿斗嘴,你倒是想得开。
1...163164165166167...44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