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技师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扬镳
巨斧飞出,打在墙头上,撞碎了一片瓦砾。高公公忍无可忍,从腰间拔出一把软剑,这软剑银光闪闪,舞动时宛如一条匹练,晃人眼睛。高公公躲开李重义一击,算准他下次出手的方向,侧身躲开,出手如电。软剑击在铁链上,铁链竟然应声而断。
巨斧失去了铁链的控制,飞出几十米,撞进了一堵墙中,嵌了进去。
李重义没了武器,仍要冲上来,但有一个人,却比他更快!
大个子,交给我,你去保护大哥!
正是独孤九!
刚刚李重义不由分说冲了出去,独孤九担心金吾卫会伤害昏迷不醒的李牧,便守候在旁。看到李重义没了兵刃,知道他要败了,这才冲出来迎上高公公,喊李重义回去保护李牧。
李重义也知道没了武器,他打不过高公公,便恨恨不甘地回到了李牧身旁,至于这些金吾卫,即便没了兵刃,李重义也不把他们放在眼内。
独孤九迎上高公公,人在半空,无名青锋旋即出手。高公公早就听闻,独孤家出了一个武痴,年纪轻轻,便打败了无数河朔群雄,看到独孤九的轻功,知道定是此人了。
他不敢怠慢,比对上李重义更加谨慎。
李重义虽然勇猛,天生神力不可力敌。但是高公公却未必多忌惮,因为李重义不会轻功,也不够灵活。他正面是打不过,但是李重义若想杀他,也是妄想。二人若搏命,他只需游走,待李重义力竭之时,活下来的一定是他。而独孤九则不然,独孤九的武功,与他是一个路数。讲究的是一个快字,二人又都是用剑的高手,那么胜负只在于谁谁的兵刃更好!
高公公这把软剑,乃是前隋皇宫的秘宝,不知何人所铸,也不知是何物所铸,剑身紫气蒸蔚,舞动起来一片华光,耀人双目,削铁如泥。自从得了这柄软剑,高公公还未见过比它更锋利的兵刃。他有信心,兵刃上他不会落入下风。
那么,就看谁的剑更快了!
高公公是一个高手,但他这个高手,常年居于大内,鲜少与人交锋。因此与独孤九交手,令他非常兴奋。他也想知道,击败了无数河朔英豪的独孤九,独孤家的武痴,到底有多少斤两,同时他也想知道,他的剑术,放眼天下是什么水准。
电光火石之间,两把武器击在一起。火光四溅,眨眼之间,二人已经换了七八招,众人眼花缭乱,竟无一人看清了他们到底使用了什么招数。
高公公心惊不已。
高公公是一个太监,他的武功,也是学自于太监。江湖上有门派之别,其实皇宫大内的太监,也可以算作是一个门派。每一个朝代,伺候君主的太监,多少都有一些武功。但是他们很少会收徒弟,因为怕死。宫中的关系复杂,武功是用来保命的,若把本事都交给了别人,遇到好样的还行,遇到那忘恩负义的,反过来自己的命都丢了。
但是一生所学,不留下来,也是一个遗憾。因此老死宫中的太监,通常会在弥留之际,选一个秘密的地方把自己的绝学记载下来,留给后世有缘人。
这些秘密的地方,可能是任何地方。高公公冷宫的柴房找到过刻在墙上的,只有一节手指那么大的剑谱。
太监因为缺了那么一块儿,心里多少有些扭曲,发明出来的剑招,多阴狠毒辣。因此与江湖上的门派,讲究光明正大截然不同。很多时候,太监的武功哪怕没有多好,但是因为他的招式奇怪,也能出其不意占据上风。
但是今日对上独孤九,高公公却发现,他使出的招式,竟然全部都被挡住了。好似独孤九已经料到他要用什么招数一样,这不得不让高公公心惊,难道独孤九也有一个太监高手做师父?这怎么可能!
更让高公公惊讶的是,独孤九的兵刃,竟能抵挡他的软剑。他的软剑削铁如泥,对上独孤九的剑,竟拿它没有办法!
这是什么剑!
神兵利器,百年不出一把,难道是现如今神兵利器不值钱了,满大街都是了?
独孤九心里也非常惊讶,在领悟到‘无招胜有招’的要义之后,独孤九一直在刻意地忘却从前学过的剑招,力求让自己不受桎梏,最近一段时间,已经隐隐感觉到自己的境界在提升了。
今日与高公公一战,效果显现了出来。高公公的剑法,身法,都是他所遇到过的对手中最厉害的。若搁在从前,以他学到的剑招应对,他绝对不是对手,五十招内必败。
今日以‘无招胜有招’应对,才勉强不落下风。但是也没有占了上风,对方的招式,明明有迹可循,但或许是因为自己从未见过,与江湖上的招式也完全不同,竟然完全看不透。
猜不到对方剑招,自然无法破掉。所以二人便僵持住了,谁也赢不了对方,也不敢有一点疏忽,因为一旦露出破绽,对方必然会抓住,自己的命就没了。
高公公越打越急,他倒不是担心剑法输给独孤九。他练剑的时间,比独孤九的岁数都大,经验老到。而且他对融合了前朝太监的招式,加上自己的心得创出的‘辟邪剑法’非常有信心,虽然独孤九的剑招古怪,他也不认为自己会输。
但是若如此僵持下去,他必败,因为他的体力不如独孤九。他年纪大了,而独孤九正是龙精虎猛的时候,拖得时间越长,对他越是不利。
最关键的是,打得毫无意义。他根本不想杀独孤九,而且他也觉得自己很冤枉,明明是奉命送李牧回家的,怎么话还没说,就要打要杀了,这算怎么回事啊!
就在这无奈的时候,一辆马车匆匆赶来。孙思邈听到声音,撩开帘子一看,赶紧喊道:小九,住手!逐鹿侯的事情,与高公公无关,听我的话,快点住手!
高公公听到孙思邈的声音,如聆仙音,赶紧档了一招,扭头就跑,从墙头落到了孙思邈的车辕上,急声道:听到孙神医的话了么,我是冤枉的,侯爷的事情与我无关,是魏征!还有那些山东御史,都是他们给气的!
独孤九看到孙思邈,收剑从墙头跳下来,向孙思邈行礼道:见过孙爷爷。
孙思邈与独孤九的祖上独孤信交往,算辈分,独孤九叫祖爷爷都嫌低,但是孙思邈不计较这些,见到小辈都是让叫爷爷。独孤九叫爷爷,他爹独孤修德也叫爷爷,总而言之,全是孙子。没办法,谁让他活的久,辈分又高呢。
李重义和独孤九可以对高公公喊打喊杀,但是面对孙思邈,他们都不敢造次。因为孙思邈对李牧有救命之恩,脑疾和风寒,都是孙思邈为李牧诊治的,既然他说话了,少不得要给个面子。
bq
第209章 不速之客(“顽主小王”打赏加更)
有孙思邈在旁,高公公终于得了机会,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解释清楚。众人这才知道,原来真的是冤枉了高公公,李重义和独孤九向高公公道歉,高公公苦笑叹气道:你们俩啊可真是要折腾死我这把老骨头了,我都多少年不曾与人如此对战过了,差点折在你们手上,真是后生可畏。罢了,看在侯爷的面上,此事揭过了,等他醒了,我找他要人情便是。
高公公看向孙思邈,道:神医怎会来此?宫门口分别时,你不是回去了么?
是回去了,回去拿药。孙思邈从马车里拿出几个纸包,隔着纸都能闻到浓浓的药味,道:我方才只是施了针,但是逐鹿侯吐了那么多的血,必须得补,有道是虚不受补,担心出了意外,这才准备了适量的补药,每日煎服即可,就按照这个量,多了少了都不行。
白巧巧赶紧道谢,李知恩也跟着行礼。孙思邈看着昏睡在地上的李牧,急道:风雪这么大,都在这里说话,这是要逐鹿侯的风寒加重么?
众人便要把步撵抬起来,李重义伸手拨开众人,弯腰把李牧抱了起来。一路狂奔,把他抱回了后院内宅,小心地放到了床上。又解开裹在他身上的被子,衣衫
停!
孙思邈出声道:衣服就不用脱了,你且让在一边。
李重义让开,孙思邈从徒弟手里接过药箱,打开拿出银针,在李牧额头偏下找准一个穴位,缓缓捻动,扎了进去。其实他来这一趟,就是为了把李牧弄醒。他在太极殿为李牧施针,不是什么周天五行针,而是封闭其五感的针法,五感封闭,人便陷入昏睡中,若不施针解除,至少也要昏睡一天一夜。期间毫无痛感,孙思邈便是借此机会,在李牧身上扎了几十根银针,做出了一副骇人的样子,蒙蔽李世民的。
如今李牧回到府中,自然不需要再伪装。而且孙思邈也担心,李牧若不醒,他府上的人做出什么极端的事情来。这才来了这一趟,紧赶慢赶,终于是赶上了,没出什么大事。
扎了几针之后,李牧封闭的五感解开,悠悠醒转。他醒来的第一件事,便是想要骂人。刚刚孙思邈扎他的第一针,生生让他疼晕了。正要破口大骂,忽然看到了白巧巧担忧的面容,意识到已经到家了。眼角余光一看,看到了高公公,赶紧装出一副虚弱的样子,张了张嘴,却没有声音出来。
白巧巧哭道:夫君,你这是怎么了呀
李牧心里也急,但是当着高公公的面,他绝对不能露馅,只好继续装下去。
孙思邈见状,道:好了,逐鹿侯需要休息,闲杂人等散开吧。去给他熬一碗稀粥,喂给他吃。三五日之内,都需静养。
大夫这么说了,自然要按大夫说的行事。白巧巧自然是要陪在李牧身旁的,看着李牧这样,白巧巧哪还顾得上其他了。只好由李知恩负责支应着,她先是送高公公和孙思邈到门口,又去厨房吩咐熬粥熬药,等安排好了一切回来,却发现李牧竟然啥事儿没有,在那儿跟白巧巧聊天呢。
李知恩傻掉了,揉了揉自己的眼睛,没错,是李牧,正在白巧巧怀里拱啊拱的。
主人,你没事啊?
没事!李牧听到声音,转过身冲她招招手,李知恩愣愣地走过去,被李牧拉近了怀里。
今天的事情,都是装出来的。我吐的血是羊血,孙神医不过是配合我做戏,目的是对付魏征等人。此事的真相,如今只有你们两个还有孙神医知道,切记不可露出马脚,否则你们夫君我性命不保。
白巧巧眼角的泪痕还没干,闻言掐了李牧一把,气道:这样的事情,怎么都不跟我商量商量,害得人家白受这么大的惊吓,掉了这么多眼泪。夫君,刚刚看到你的样子,巧巧真以为要失去你了。
李知恩倒显得很镇定,因为类似的事情,她曾经听说过。
主人,如今要怎么做呢?
唔李牧想了想,道:我先在家躺三天,这三天么,谁也不见。咱们府里的下人,都是教坊司出身,难保没有细作,也不可泄露消息,让大个守在门口,靠近的人都给我扔出去,谁要是存心打探,立刻赶出去,不让他在府里待了。
李知恩一一记下,处理这样的事情,她心里有数。
嫂子!
门外忽然想起李重义的声音,白巧巧看了李牧一眼,起身到了外屋,来到门口:怎么了?
宫里送来两个人,那个太监说,是陛下赐给老大的。
人?
白巧巧蹙眉道:是什么人啊,是男是女?
两个女的!
白巧巧愤然道:夫君已经病成了这样,陛下怎么还赐女人给他重义,你去说一声,就说不要,让那太监领回去。
那个太监已经走了,人在大堂。
白巧巧无语,叹了口气,道:好吧,我去看看。说着,白巧巧返回屋里,把事情说了一下,李牧也是纳闷,按理来说,就算是李世民想要表达歉意,也不该用这种方式啊,赐两个女人?还真是别致忽然,李牧想起魏璎珞了,该不会是她吧?
她加上她的那个丫鬟,刚好是两个人。
李牧寻思了一下,越想越觉得可能。他在‘吐血’之前,已经听出李世民顾忌山东士族不想处置魏征的意思了。因为什么,李牧大概也猜到几分。若真的是魏璎珞,估计是李世民觉得愧疚,但又不能处置魏征,所以把他的女儿送过来,让老子泄泻火?
嘿嘿
李牧可有好几天没‘泻火’了,还真有点这个意思。但老婆就在旁边,这种想法也就是想想而已了。
李牧道:娘子,若这两个人是魏征的女儿和她的丫鬟,就找个干净的客房给她们住吧。我与魏征的事情,不牵扯她们。
刚刚白巧巧和李知恩都听高公公说了发生的事情了,知道魏璎珞是怎么回事。白巧巧点点头,披上她的‘貂儿’去前院了。李知恩抿了下嘴,眼珠乱转,不知在想什么。
李牧打了个哈欠,道:知恩啊,去看看粥怎么还没熬好啊,去催催。看看厨房有没有鸡腿,搞一个过来,一天没怎么吃东西,光喝粥怎么行啊。
嗯。李知恩应了声,起身出去了。
但她去的方向,却不是厨房。
李知恩来到前院,站在大堂的窗户旁边,侧耳听里面的动静。
多谢夫人!
不必谢了,你们去休息吧,等会我让下人给你们送点吃的。夫君现在还不能说话,有什么事情,等他好些了再说吧。
夫夫人侯爷他,无碍吧?
呵怎么会无碍,吐了那么多血,神医说伤及五脏六腑,动了元气。你不必问了,你是魏征的女儿,我不愿与你说这些。
对不起。
重义,带她们下去,安置在客房。
李重义应了声,李知恩听到脚步,赶紧溜走了。她来到厨房,把熬好的粥,还有两个馒头,一叠小菜,趁着厨子不注意,又掰了一个鸡腿,用一个托盘盛了,端了回来。
白巧巧也刚好回来,两人前后脚。
怎么去了这么久啊。李牧饿的前胸贴后背了,看到鸡腿先拿过来咬了一口,端起粥碗一口就是半碗,肚子里有点东西了,才稍稍放缓了一点。
这世道不行,鸡都不够吃的。有钱都买不到李牧一边吃,一边碎碎念:不行,我得雇几个人,专门给我养鸡吃,还有牛没有牛肉可不行阿阿嚏!
夫君,你慢点吃。
白巧巧把宣纸揉软了,递给李牧。李知恩见状,道:我再去给主人拿个鸡腿来。
说着话,她溜了出去。
这次,她去的方向,仍不是厨房。
李知恩来到了客房门口,里面亮着灯。魏璎珞主仆二人,正在吃饭。从昨日到现在,俩人也都没好好吃过饭。虽然给她们吃的,不过是逐鹿侯府下人的伙食。但也是一荤一素两个菜,在魏府是绝对吃不到的。
珍珠高兴坏了。
那日借乞儿们的光,吃了一顿羊肉。做梦的时候,珍珠都会梦见那锅羊肉的味道。
如今一大碗羊肉就摆在眼前,珍珠的口水都要止不住了。
小姐,逐鹿侯府真好,顿顿都有羊肉吃。咱们来这儿,真是来对了!珍珠捡大块儿,先给魏璎珞夹了一块,然后自己才挑了一个小块,放进了嘴里。她咀嚼的很慢,像是吃的快了,就浪费了块肉浪费似的。
魏璎珞却没有什么食欲,她回想今日发生的事情,觉得自己左右不是人。对不起爹爹,也对不起李牧。再想到刚刚见到的白巧巧,不知怎地,心里竟然有一种自惭形秽的感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