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之光影年代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祭使霍雍
而现在,它的时间只有十天了。
某些人坐不住了。
所有人都知道,《速激7》下片以后,肯定会有电影去添补它离开后留下的空间,而所有人,都想去做那个添补空间的人……
目前来看,《何以笙箫默》的机会是最大的。
而《闯入者》和《念念》
整个五一档,前者收入票房260万,后者收入票房420万……
我勒个去!
这塔马还能玩么
说老实话,如果这两部电影面对的仅仅只有《速激7》的话,没有人会为他们叫屈喊冤。
天朝所有的国外电影引进都必须通过天影集团,进口电影的拷贝发放同样如此。
哪个脑子进水的家伙敢去跟天影集团死磕
可惜,在这个时间点上,恰恰还有一部国产的,不那么好的,有争议的——《何以笙箫默》。
于是乎,某些人坐不住了。
针对商业片大卖以及文艺片遇冷的情况,《闯入者》的导演王晓帅首先开口了。
这位兄台直接在自己的微博上写了这么一句话。
“今天可能是我拍电影以来最黑暗的一天!这可能是商业片最好的时代,也可能是严肃电影最坏的时代!”
按照这位老兄的理解,或者说,在这位老兄看来,他的电影票房不佳的原因只有一个:因为各大院线没给他排片。
平心而论,各大院线给《闯入者》的排片低不低
真心低!
&nb
658章 我们不是慈善机构
说实话,李墨其实还真的是非常合适站出来回答电影排片这个问题的人。
因为他不仅是大型传媒公司的总裁,同时也是国内排名前三(虽然目前有点水分,但是至少明面上没有问题)的院线拥有者,而且他同时还是一位导演……
用记者们的话来说,李墨的身份决定了他可以站在更全面,更多维度的地方思考这个问题。
mmp!
还不是欺负劳资和你们的消息不对等!
不管以后李墨到底有多少次怨念自己接受采访的选择,但至少现在,他并不觉得自己接下来说的话有任何的问题。
由于李墨是以墨龙院线所有者的身份接受采访,所以记者们为了避免李墨也和那些导演、演员一样,一言不合就玩消失,干脆开口就点明了对方的身份:“李总,针对王晓帅导演在微博平台上的评论,您有什么想说的吗”
“我觉得应该算是无可厚非的吧,”李墨斟酌了一下措辞,尽量选择了一些不那么刺激人的话,“站在院线的角度,他们也是需要票房收益来维持日常经营活动的。毕竟,一家影院的员工少则几十,多的上百,还有房租水电设备折旧等等的各项开支,希望多赚钱也没什么不对,毕竟《闯入者》确实不容易被大多数观众喜欢。”
其实要按着李墨的性子,他想说的话应该更激烈一些。
像那种所谓的文艺片导演,拍的东西大多数时候都是被观众看不懂的。
一次两次无所谓,次数多了,观众自然会觉得:我反正看不懂他的电影想要说什么东西,那又何必花钱进电影院去看呢
万一一次看不懂,难不成还继续花钱就为了看懂不成
“可是,很多电影业内人士呼吁院线方改变这一现状,他们的观点是像《闯入者》这样的精雕细琢的作品,完全应该配得上更好的待遇,更多的排片量……”
“不好意思,请问一下,你在来采访我之前,是否已经去电影院看过了这部电影”
这位记者张口电影业内,闭口大声疾呼,李墨已经觉得有点不耐烦了,他直接打断了对方的滔滔不绝,开口反问了一句。
“我”大概是没想到李墨会反问这样的问题,这位记者有点愣神,稍微停了几秒钟,他才反应过来,开口回答道:“采访……采访结束之后,我回去会看一看的……”
“也就是说,您其实也没看过这部电影了,对吧”李墨继续步步紧逼。
“是的……我没看过。”
稍微想了想,这位记者还是觉得这会干脆承认比较好,至少,绝对比等会万一问道什么关于电影的问题再被拆穿要好,于是也就干脆利落的承认了。
“所以咯,像您这样因为工作需要,会多看一些片子的人都未必会选择这样的电影,那么我们又有什么立场去影响院线的管理者和负责影院日常工作的经理们呢”
“而且,我觉得那些所谓的‘电影业内人士’似乎忘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文艺电影不仅是在天朝,就算是放眼全世界的各个地方,论及票房和院线排片,它都是不如商业电影的,为什么他们会突然间觉得文艺电影该拿到高票房了呢”
“可是之前的文艺电影,是取得过票房佳绩的,”这位记者看来也不是完全没做功课,虽然刚才在《闯入者》观看的问题是卡了壳子,但是举例子的时候还是挺顺当的。“像是张一谋导演的《归来》,不就取得了四亿元的票房,还有陈歌已经处于筹备阶段的《妖猫传》……”
“好,我们先来说陈歌导演的《妖猫传》。”李墨微微一笑,侃侃而谈,“据我所知,
659章 漏勺
对于大多数的圈内人来说,王晓帅应该算是个专业能力不错的导演。
柏林电影节的评审团大奖和戛纳电影节的评委会大奖都是他的履历上沉甸甸,亮闪闪的两座丰碑。
毫不客气的说,如果李墨按照现在的道路继续走下去,他这辈子都很难有机会染指这两座奖杯。
然而,这两座奖杯也并不能掩盖王晓帅的电影在商业领域的不被观众待见。
原时空的时候,王晓帅在2019年执导的《地久天长》不仅帮助王景春和咏梅双双斩获了柏林电影节的最佳男、女主角两大奖项,在同年的金鸡奖上也同样做到了双封帝后,而且这部电影还被英国的《卫报》评为2019年度的全球十佳。
姑且不说《卫报》肯定这样一部反映天朝特定行政模式的电影是否别有用心,但柏林影展的最佳男女主角,至少说明了在演员表演层面,《地久天长》还是得到了认可的,像这样的电影,论质量应该绝对可以甩《闯入者》九条街了吧
那么这部电影又是否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呢
2019年3月22日,从柏林影展载誉归来的《地久天长》正式登陆国内院线。
在国内电影观众大半已经知道这部电影双封帝后的情况下,发行方又投入了3000万左右的资金进行发行推广,而院线方在这种情况下倒是也难得的给了这部电影一个机会。
上映首日,《地久天长》排片量大约在18%左右,虽然不是当日最高,但这个排片体量基本上也与一般的中型成本商业片相仿,甚至可以算是王晓帅电影在院线取得的最高首日排片了,
与它同日上映的,只有《篮球冠军》,《狂暴凶狮》,《乐高大电影2》以及《老师好》这样名不见经传的电影,之前上映的好莱坞电影《惊奇队长》已经开画半个月,势头早已不再强劲,可以说在上映环境方面,《地久天长》已经足够良好了。
然而结果呢
《地久天长》上映首周末,拿下2834万元票房;
名不见经传的小成本喜剧电影《老师好》在排片量不如《地久天长》的情况下,拿下了8482万元票房;
要知道,《老师好》里面最有知名度的也就只有一个于谦,那位老兄压根就是个说相声的,而那部电影的导演张栾更是籍籍无名……
可问题是观众就是不买《地久天长》的票。
这还不足以说明问题吗
排片量给你了,宣传费用到位了,可主流审美的观众就是不吃严肃电影那一套,这难道能怪得到院线和电影院吗
不好意思,严肃电影没办法获得主流审美观众的认可,这是电影行业内绝大多数情况下的通行规则!
从2014年以后的几年时间里,随着天朝院线市场的不断发展,每年新出现的电影院不知道有多少,虽然院线市场的规模在客观上的确是扩大了,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代表了各大院线之间的竞争在日益激烈。
原来一个城市可能只有十家电影院,现在忽然一下子多了三四家甚至七八家新电影院出来争抢观众,对于现有电影院来说,自然是生存压力陡增。
人家新影院本来就设备新,环境好,老电影院如果在热门电影出现的时候由于影院经理的决策失误,排了票房钱景不佳的电影,他们的房租,员工的工资乃至于每年的盈利从哪来
李墨所说的话虽然有点偏激
660章 架在火上烤
作为一个穿越者,李墨或许的确在某些方面缺乏足够的敏感度,但是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采访到最后的时候,李墨其实已经知道自己话说的有点多了……
这样下去,结束采访之后,墨龙传媒除了收获到圈内某些老古板的敌视之外,将得不到任何收获,所以李墨干脆灵机一动,借着引导记者的话头,成功的抛出一个热点‘覆盖’掉了王晓帅的开炮……
这样虽然李墨前面的话有些刺耳,但却可以获得绝大多数院线负责人的认同,而最后那句话则可以将所有人的关注焦点吸引到两个月以后上映的《战狼》这部电影上来。
只不过,李墨没和吴晶通气就这么做,有点把他架到火上烤的意思……
因为李墨的一句话,这段时间大家关注的焦点从王晓帅的微博开炮变成了吴晶和他导演的电影《战狼》。
说老实话,吴晶今年虽然已经四十岁了,可他还真没遇到过这种阵仗。
原本李墨的意思是他会用《战狼》这部电影,好好教教王晓帅那帮人,什么叫市场化的宣发运作手段,以及如何才能把每一分宣发费用花在刀刃上,并且最大限度的激发观众们的观影热情,然后在票房方面取得令人满意的收益,可经过那帮子记者们的传播,不知怎么回事,居然变成了另外一个样子。
‘空口白话还是恰如其分!墨龙传媒新片《战狼》即将公映,誓要打脸王晓帅!’
吴晶看到这个标题的时候,真的是有一句mmp堵在心里说不出来啊。
天地良心,吴晶虽然从来不缺乏自信,可他真心没有自信到这种程度,认为自己的电影在艺术水平上能够比得上王晓帅。
没办法,柏林电影节和戛纳电影节的两尊评委会/评审团大奖,实在是太有分量了。
在这份压力之下,吴晶甚至没有发现,李墨这次根本玩的就是偷换概念。
李墨所谓的‘吊打’和‘指点’,针对的压根就不是电影的艺术水平和导演功力,而是营销宣传发行以及最终的电影受众群体的反应。
吴晶也不想想,《战狼》的主发行公司是墨龙传媒,辅助发行公司找的是天影和旺达,光是这三家公司所占据的影院数量和屏幕数加起来就几乎占据了全国院线数量的三分之一,依托着这些公司的途径和渠道,别的不敢说,要是在宣发和票房上都输给了《闯入者》,吴晶还不如干脆金盆洗手,回家和谢南生吴所谓去算了……
话说回来,虽然李墨很有把握不会输掉这一仗,但该走的宣传套路还是得继续走。
作为目前国内两大王牌综艺的拥有者,墨龙在这方面可谓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正好,余杭英和严敏都向公司递交了《奔跑吧》和《极限挑战》第二季的拍摄计划,李墨经过考虑,最终还是挑选了《奔跑吧》作为宣传平台。
没办法,虽然两档节目的收视率都差不多,可谁叫《极限挑战》里面压根就连一个墨龙传媒的自己人都没有呢……
《奔跑吧》那边好歹还有程赫和胖迪呢。
虽然海蓝卫视那边一直希望直接买断《奔跑吧》的版权和制作权,但李墨劳神费劲又是拿版权,又是组织嘉宾阵容,最后还购置了超过四千万成本的设备,然后组织了一个庞大的拍摄和剪辑团队,如果就这么轻轻松松的把版权卖出去了,那岂不是成了给他人做嫁衣裳
而且让李墨最有底气的是,相对于
661章 群内大佬
节目录制结束之后,包括常驻mc和嘉宾吴晶在内的所有人打算找个地方大快朵颐,顺便补充一下录制了一天所消耗的体力,而李墨却在此时直截了当的将胖迪叫上了自己的车……
胖迪开始有点懵,但很快,她的脸就红了……
《奔跑吧》里面和李墨交好或者是墨龙传媒旗下的几位签约演员还好点,眼睛里最多只是了然和淡定的神情,像是沙益和岳云朋这种跟李墨没什么交集的,这会也就只剩下惊讶和窃喜了。
惊讶地方自然是他们俩都没想到这个和自己录了一整季节目的西疆丫头,居然和公司老板的关系这么亲密,而窃喜,则自然是因为他们在录制《奔跑吧》的时候,都因为胖迪的年纪和性别对她多有照顾,完美的扮演了业内前辈和大哥的角色。
如果他们真的有什么乱七八糟的心思让李墨知道的话,李墨完全可以授意节目组给他们穿穿小鞋。
……别的不说,光是以后在录节目的时候,要是节目组稍微给他们点‘优待’,就足以让他们从玩游戏变成被游戏玩了……
说到这里插句题外话,话说江伊燕童鞋虽然成功蹭上了刘亦霏的《奇遇人生》这班车,不过据说她也不是没付出什么代价。
当然,这里的代价不是潜规则上位神马的。
刘亦霏虽然现在还单着,但她三观正,内在外在都好,堪称天朝好员工的典范。
作为一个文艺女青年,刘亦霏虽然不喜欢勾心斗角的去算计别人,但这并不代表她傻,经过李墨旁敲侧击的提醒之后,《奇遇人生》的第一期节目里,江伊燕就直接被刘亦霏带到非洲大草原去探访大象孤儿院了……
非洲,内陆,大象孤儿院……
当这几个词连在一起的时候,当地条件的艰苦几乎已经是可以想象的了。
作为女文青,而且又是提前踩过点的刘亦霏倒是还好,毫无准备的江伊燕就比较苦逼了。
而且,这还是刘亦霏自己安排的行程,江伊燕纯属误上贼船,而如果一个综艺节目的节目组群策群力的想要整人的话,被整的这位绝对会很惨……
…………
和胖迪的满脸通红不同,李墨倒是一副心平气和,平静如常的样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