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之光影年代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祭使霍雍
今年拍完《书剑恩仇录》第一部之后休息一两个月,明年上半年继续录制《奔跑吧》第三季,然后下半年在《三生三世》里出演白凤九……
结果呢……也被薛晓璐给搅合了。
如果按照薛晓璐预计的拍摄计划,胖迪在拍完了《书剑恩仇录》第一部之后,最多可能只有一个月到一个半月的休息时间,再然后就应该要投入《七月与安生》的拍摄……
而这,明显是不行的。
虽说李墨也没指望《奔跑吧》能够火上多少年,但是至少在头四季,他可是没打算换mc的。
如今《奔跑吧》正好是观众最为热捧的阶段,据墨龙传媒市场调查部得来的反馈,目前观众对于《奔跑吧》几位mc的印象之中,作为唯一一名女性成员的胖迪是受欢迎程度第二高的。
虽然胖迪的综艺感在七个人当中估计只能排倒数第二,但架不住她颜值高啊。
折腾一群大老爷们当然没有一个颜值高的美女花式落水,上指压板,撕名牌有意思了啊……
难道要让《奔跑吧》其他人去配合胖迪的档期
那怎么可能!
邓潮自从拍完了《分手大师》之后,如今绝对是妥妥的国内一线男星,虽然如果李墨亲自开口,他多半还是要卖李墨一个面子,但这样就明摆着是让邓潮给胖迪让路了……
于公于私,李墨都不可能这么草率。
必须要让薛晓璐把拍摄计划调整出来!
让冯文记得提醒薛晓璐调整拍摄档期的事情以后,李墨先把公司的几位高管召集到一起开了个会。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视频会议这种以往需要电脑才能搞定的东西,如今只要有一台手机就行了。
把薛晓璐和有关于《七月与安生》的事情通报给宗帅等人以后,几个人的反应倒是没有李墨预想的那么大。
经过李墨一次又一次的证明,几个人对于他的眼光早已没有了任何疑问。
虽然《七月与安生》这个剧本明显是偏文艺向的,但如果正如李墨所说,依靠着刘亦霏和胖迪的人气,最低限度的收回投资应该还是没问题的。
“既然刘亦霏和胖迪都已经确定出演各自的角色,那么明年的《奇遇人生》和《奔跑吧》是不是需要延期呢”
&
685章 诚意为先
作为一家新近崛起的公司,墨龙传媒目前仍然保持着公司成立之初的高效作风。这种作风最直观的体现便在于只要高管会议上对某件事达成了共识,那么具体工作的执行速度会比业内的某些老牌公司要强得多。
比如这次,王长天根本没想到,自己上次仅仅是在宗帅面前半客套半认真的提了一嘴希望两家公司合作的事情,这才仅仅两三天的时间,对方竟然真的就那么认真的把一个新项目的计划书给递了过来。
不过,刚拿到项目书没多久,王长天原本舒展的眉头便慢慢拧了起来。
作为一个从业年限上了两位数的老传媒人,王长天完全可以看得出来,墨龙传媒递过来的这个项目,从计划书的层面来看,完成度是很高的。
虽然项目的发起人薛晓璐是圈内数量稀少的女性导演,但是她之前的《北京遇上西雅图》堪称完成度很高的综合了商业和人文元素的电影,而且还硬生生的从赵微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手上抢到了国内女导演票房榜冠军的宝座。
对了,赵微的《致青春》就是光路传媒投资的电影。
当然,虽然《北京遇上西雅图》算是踩着《致青春》登上了冠军宝座,但赵微和薛晓璐却谈不上有什么仇怨。
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薛晓璐还应该算是赵微的老师。
天朝人自古讲究天地君亲师,且不说这两部电影本就不是在同一档期上映,压根就没有任何的可比性,就算是赵微真的有什么不痛快,她既不可能直接表现出来,也拿薛晓璐没什么办法……
拜托……人家赵微的目标是女版巴菲特,哪有空搭理薛晓璐这么个人物
再说了,要是每次自家的票房记录被人超越都要记恨在心,寻机报复,那赵微这辈子也不用干别的事情了。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薛晓璐也算是在王长天面前证明过自己的能力了。
但对于墨龙传媒递过来的项目计划书,王长天却有点犯起了嘀咕。
稍微想了想,王长天将自己的得力助手李晓萍叫到了办公室,然后将《七月与安生》的项目计划书递了过去。
“晓萍,这里有一份电影项目的相关计划书,你先认真看看,然后说说你的看法。”
“王总,这是墨龙传媒发过来的吗”李晓萍看东西的速度很快,没过多久,她便将计划书交还给了王长天,稍微斟酌了一下措辞,接着开口道,“这应该是个投资不大的文艺类型项目。”
“的确是这样,”王长天点了点头,对李晓萍的判断表示认可,“我也没有想到,墨龙传媒那边反应居然会这么快,我前几天不过是顺口提了一句,他们那边居然这么快就已经真有项目计划书送过来了……”
“那……王总,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李晓萍试探道,“这个项目体量不大,而且从类型上看,应该也不是能够产生丰厚回报的类型……”
对于李晓萍的分析,王长天自然心知肚明,但即便如此,他还是认真做出一副在倾听着的样子。
既然是自己让手下人发表意见的,那么无论如何,最低限度的尊重还是要给对方的。
认真听完了李晓萍的分析之后,王长天开口道:“所以,这也是我难以决定的地方。接受邀请,项目体量太小,即便产生收益,对我们公司的作用也不会很大;拒绝邀请,首先提出合作的又是我们,人家第一次发过来的项目就被我们轻易放弃,以后只怕两家想要再进行合作就会更难……”
“王总,我认为……”李晓萍斟
686章 《港囧》上线
作为一位演而优则导的导演,许峥算是王长天手中,为数不多而又关系密切的王牌了。
光路传媒投资的一部《泰囧》,当年可是硬生生的成就了三个男人。
黄博,以个人工作室的名义,在《泰囧》中占了八百万的投资,最后生生拿下了差不多六千万的收入;
王保强,虽然还是又傻又疯的表演,但却成功的在喜剧这个领域抢下了一块蛋糕。
当然,收获最大的还是集编导演于一身的许峥。
原本只能算是个二线喜剧咖的许峥,正是凭借着《泰囧》这部电影,一举奠定了他新锐导演的地位。
当然,在许峥的崛起过程中,那就必然要提到一位大佬级的人物——冯刚。
最初的时候,《泰囧》原本是预计在冯刚的《一九四二》之后一个月才上线公映的。
这也算是光路传媒在某种意义上和汪氏集团达成的默契。
毕竟那个时候的冯刚,虽然经历了《集结号》和《唐山大地震》的风格转变,但在广大电影观众的心目中,还是年终档电影的首选之一。
彼时的许峥和光路传媒,自然是没有底气让投资八千万的《泰囧》与投资两亿的《一九四二》对撞。
只不过,认怂这种事,王长天是不可能当着汪氏兄弟的面说的。
好歹光路传媒也是国内的第二把交椅,再怎么也不能开这个口啊。
虎死不倒威嘛……
可谁知道,冯刚的《一九四二》居然转型转得这么大。
王长天受邀参加过了《一九四二》的首映式之后,回到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将《泰囧》的上映时间从原定的《一九四二》上映四周后提档一周……
当然,彼时的汪氏兄弟虽然也已经察觉不妙,但却已经无能为力了。
平心而论,王长天的行为虽然有点鸡贼,但还算是在正常的市场操作范畴之内,旁人也说不出什么来……
但……好戏还远没有结束。
就在《一九四二》因为口碑不佳而被影评人和观众一致吐槽,冯刚不甘心自己沦为他人‘谈资’而奋起反击的时候,光路传媒再次宣布,《泰囧》第二次改变档期了。
这次,光路传媒可谓是图穷匕见。
《泰囧》的上映时间再次提前了两周,刚刚好卡在《一九四二》上映一周后!
再次提档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
《泰囧》的题材,内容,演员阵容乃至于电影节奏和气氛,都远比《一九四二》适合年终档这个时间段,再加上冯刚的‘钢炮本色’神助攻,《一九四二》最后一丝翻盘的希望就此消失。
从商业的角度来说,光路传媒在安排电影档期方面的确很有自己的一套心得。
延期上映,提档迎战……
说起来很简单的两个套路,被他们玩得是出神入化。
圈内谁不知道,冯刚在《一九四二》上倾注了多少心血。
冯刚在这个档期纵横了多少年,也从来没有失过手。
伯纳影业的《大上海》坐拥周闰发,王晓明,洪京宝几大主演,都没有选择与《一九四二》硬刚。
并不是只有王长天一个人看出了《一九四二》的问题。
但当时同档期出手的人,却只有王长天一个。
时隔三年,王长天再次出手了。
同样是提档迎战,这次倒霉的是《王朝的女人——杨贵妃》。
和上次出手时圈内颇有非议不同,光路传媒这次出手,业内虽然不至于一片叫好,但是大多数人都是乐见其成的。
原因很简单,目标不一样。
上次《泰囧》怼得是《一九四二》,圈子里很多人都认识冯刚,知道他为《一九四二》倾注了多少心血,不管是出于畏惧汪氏集团声势,又或者
687章 郑重承诺
严格算起来,李墨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和王长天面对面的接触过了。
这也是很正常的情况。
随着接连吞下了院线和组建自己的网络文学板块,墨龙传媒的大部分具体工作都是使用的高管决策,层层工作人员负责执行的模式,别说是李墨,级别不到的时候,连几位高管都已经很少亲自出面与相关单位进行外联了。
而王长天更是如此。
直接‘王对王’的情况,基本上都只会是底下人谈得尘埃落定,需要双方大佬拍板的时候了。
要不是因为墨龙传媒的电影制作业务一直抓在李墨手里,王长天也不会借着许峥的名义,直接把李墨约到首映礼这种地方来。
趁着许峥落荒而逃的功夫,王长天带着李晓萍走了过来。
“王总,祝贺你们公司又有一部即将大卖的作品上线啊。”还没等王长天开口,李墨便首先送上了自己的祝贺,“《港囧》大卖,光路传媒的股价一定会拉出一个漂亮的走势的……”
“李总客气了,”王长天苦笑着摇了摇头,“我们公司这次在这部电影里的投资不多,就算是票房大卖,也无非就是赚点发行方面的辛苦钱罢了,大头的分成基本上都被你那位师哥拿了去……”
“不至于吧,”李墨诧异的转头看了看远处的许峥,“我听说他的出资比例也不过就是百分之四十五而已,就算拿大头,也不会比光路传媒在股市上赚得多吧”
“李总有所不知了,”见王长天闷不开口,李晓萍马上站出来替自家老大分忧解难,“如果光算是影片票房分成的话,许峥的确是拿不到多少,但据我们所知,还没等电影上映,许峥就已经以1.5亿元的价格,将他的票房收益权卖给了一家在香江的上市公司……”
随着李晓萍的介绍,李墨这才知道,短短几年不见,许峥早就不是当年那个需要在李墨的提醒下,才知道把固定片酬收益变成总票房阶梯分成的许峥了。
就拿刚才李晓萍口中的事情来说吧,许峥这一连串的闪转腾挪,至少让自己的投资翻了至少十倍。
首先,他用1.5亿的价格将2《港囧》的票房收益卖给了上市公司21控股。
这就等于是电影还没上映,许峥就已经把1.5亿的现金拿到了手里。
然后,许峥拿出1.75亿元,又拿下了21控股19%的股权,成为了这家公司的第二大股东。
……而这家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是谁呢
是阿狸集团!
也就是说,早在《港囧》还没有上映的时候,许峥就已经未雨绸缪,将《港囧》的票房收益,换成了与阿狸集团合作打造的影视传媒公司的股份……
正所谓背靠大树好乘凉,许峥的这一波操作简直把这句话演绎到了极致……
相比之下,光路传媒就比较苦逼了。
《港囧》的投资其实他们没占多少;
电影发行虽然可以保证产生盈利,但是却无异于将光路传媒这个招牌和《港囧》绑在了一起。
电影成功了,收获最多赞誉的是许峥,电影失败了或者口碑不佳,那么投资方光路传媒则会受到影响;
不管怎么算,许峥这次都比光路传媒的布局要棋高一着。
这也难怪王长天的脸上会这么难看了。
一个自己以为可以操纵于股掌之间的角色,突然变成了更高一筹的棋手……
但凡是个人都会觉得憋屈!
而且最关键的是,按照原时空里得来的记忆,这部《港囧》虽然最后票房成绩不俗,但是不管是观众口碑还是演员评价,都远低于这个系列的第一部《泰囧》。
……许峥正是因此而好几年没有拿起过导筒。
难道……王长天也已经看出了苗头
&n
688章 不够纯粹的《港囧》
事实上,哪怕是没有和王长天之间的承诺,李墨也打算给叶柠打招呼,让他给《港囧》高排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