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祭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伤痕谷主
原来,昨夜的祭坛燃烧,是朝廷给予上苍的献礼。在最终关决选出祭典桂冠的时刻,点燃两座祭坛,以此庆祝祭典的圆满结束。
只是,由于在点燃操作之时,由于负责的官员没有控制好火势,也没有把握好点燃时机,以至于烧伤了在其上负责维持秩序的官员,也差点烧到了两个祭典桂冠者。
幸好,在强大的修行者相助之下,这些突发的错误被他们所掩盖,而他们也救出了陷入火海的官员。
可以说,两座祭坛的燃烧,确实是赵宋王朝自身的谋划,只是由于操作失误才引起了民众恐慌。
虽然结局有点不完美,但祭典终究还是顺利结束了。
凤梧祭典桂冠,凌浪涯和胡虚,也成为凤梧祭典上绕不开的名字。
原来是虚惊一场,百姓听得官府的解释之后,方才恍然大悟。
很快,他们就忘却了昨夜的不完美,也忘却了那场并没有烧死多少人,只是烧伤了一些官员的大火。
茶余饭后,他们讨论最多的是凌浪涯的诗文和胡虚的说书,哪怕偶尔悄悄谈及那场大火,也不过是当做是虚惊一场,甚至还有几分玩笑意味在其中。
不过,他们渐渐地发现了有些不一样。
从祭典结束后,朝廷的巡查突然紧密了许多,巡守的兵士也多了许多。他们不时地在街道上走来走去,似乎在查找盗贼一样。
尤其是进出城门的关卡,其检查更是严谨了许多,以至于许多在观看祭典结束后,想要返回故土的百姓和学子,都不得不在城门处等候检查,直到核实无误,方可出城离去。
在官方的解释中,这是由于祭典结束后,往返人潮密度加大,为了保护百姓安全,因此才会加大巡查力度。
而且,三天之后,将是正月十五,元宵佳节。
那一天,万民赏灯,其盛况堪比祭典最终关。
而这一个,这也成为了赵宋加大巡查的理由。
只是,百姓见到了那祭坛大火,却感受不到燃盾门的那场屠门大火。
昨夜之时,在燃盾门所在之处,当琴徒长老等四大长老,发散感知巡查半夜,却依旧没有抓到任何一下凶手后,便开始了紧急处理此事。
在家长老的指挥下,许多家弟子奉命前来,而朝廷得知此事之后,也立即派人进来处理这些事。
他们同心协力,花了整整一夜的时间,扑灭了燃盾门的大火,也掩埋了数千燃盾门弟子的尸首,甚至还洗刷干净了燃盾门的地板。
对于燃盾门门主马熬上的尸首,琴徒长老还特意命人将其带回家所在之处,进行逾越了一个门主之礼的安葬。
空荡荡的门派,再也没有往昔的昌盛繁荣,只有尚未散去的血腥味,在空气中弥散开来,犹如一层血雾铺散。
哪怕有百姓探听到这里有些端倪,也不过是被朝廷一个,同样由于燃盾门内有弟子做饭失误,点燃了柴火,以至于引起了一场灭门大火。
所有的真相,都被朝廷以强有力的借口进行掩盖,最后转变成云淡风轻的说辞。
迷雾重重,不为人知。
寻常百姓,哪里能得知真相为何,更不会知晓其中的暗流汹涌。
当他们以为赵宋朝廷依旧安稳如昨时,其实内里早已闹翻了天。
对于百姓而言,是失误引起大火的小事;对于朝廷而言,则是天子遇袭的大事。
倘若不是由于家八大长老在场,恐怕这位心怀壮志的年轻赵宋天子,也许就就不到元宵的月色了。
在祭坛之火被家联手扑灭之后,朝廷匆匆宣布了祭典的最终落幕,待得百姓逐渐散去,文武百官也逐渐退场。
惊魂未定但又愤怒不已的赵霁,连夜召集了两位宰相和六部尚书等重臣,更是把还在处理后续事务的丘云少将军也连夜召唤入宫。
没有多少人知道,这场深夜的君臣之谈究竟交代了什么,只是那些守在门外的太监宫女,遥遥地听到了天子愤怒的声音传出来,几乎就要把整座大殿拆翻。
尤其是在得知祭坛被毁,燃盾门数千人被屠杀之后,赵霁更是指着丘云的鼻子,破口大骂了一顿,倘若不是由于王相极力相劝,为丘云说尽好话,言道此应当是那些心怀不轨的修行者所为,甚至是敌国所为,才让赵霁逐渐平息怒火。
但身负朝廷巡防一职的少年将军,如果不是有其父丘大元帅的背景,有王相的极力相劝,恐怕早已进了大牢之中。
但是,天子也下了命令,限令丘云在元宵之前,暗祭开始之前,给予他一个明确的真相和答复。
这一夜的通宵小朝会,直接开到了凌晨,以至于这群重臣压根就没有回去歇息,直接就返回金銮殿中,参加一天的早朝。
在早朝之上,已经逐渐平息怒火的赵霁,表现得和昨夜完全不一样,犹如没有事情发生一般,依旧在处理着朝中大事,只是对于昨夜之事偶有提及,并且督促查清火烧祭坛和燃盾门被屠之事。
虽然天子未曾名言,所有人都心知肚明,此事绝对有强大的修行者参与其中。否则,一个习武的修行门派,怎么可能一夜之间全军覆灭。
哪怕是强大的丘家军,也不可能如此悄无声息做成此事。
就在场内百姓依旧蒙在鼓中时,就在朝廷之中暗流涌动之时,所有的事情真相都被掩藏在迷雾之中。
在祭典结束后的第二天晚上,朝廷下了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命令。
与此同时,家也开始行动。
未完,待续
第三五零章 风雨起时
今夜没有月色,隐约有风雨至。
今夜还有万家灯火,没有人群喧嚣声闹。
距离凤梧祭典结束已经过去两天,百姓已经安居乐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遗憾的是再也没有每天祭典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但幸好有其他的杂事可以打发时间。
唯一不同的是,在昨天早朝之后,朝廷下发了一纸公文。
为了避免祭典失误之事再次发生,在明天的元宵佳节前,朝廷将会继续加强对都城安全的巡防和检查。
为此,整个凤炎都城实行宵禁政策。
除却需要准备佳节事宜的商贾之外,禁止寻常百姓在夜间出门行走,违令者皆以盗贼论处,抓捕入牢。
此令一出,当天执行,为期两天。
顷刻之间,百姓只得窝在家中,等待漫长的两天过去。相比于前段时间春节的夜夜笙歌,可谓是显得百般无聊,只能老婆孩子热坑头,昏昏沉沉度过漫长夜晚。
哪怕是一直通宵达旦的樊楼和鸾凤居,这两天也是冷清得门可罗雀,没有任何的生意。樊楼小二难得被掌柜樊常通知放两天假,可以好好休息一下,这倒是让他们欢天喜地。
至于鸾凤居的姑娘们,只能在夜里守着一堆胭脂水粉度过长夜,偶尔嬉笑玩闹也不过是姑娘间的打闹,却不是与宾客间的风月之言。
对于夜生活从未停止的凤炎都城而言,这宵禁政策无疑是破天荒之举,以至于让那些勾栏瓦舍都成了清冷之地。
不过,也得益于这两天的宵禁,夺得祭典桂冠的凌浪涯和胡虚,终于可以好好歇息一会。
凌浪涯、胡虚和纪天等人在祭典期间,白天参加祭典,晚上寻找失踪孩童,可谓是耗尽了心力,更是受了一身的伤也来不及调理。
在禁令一出之后,三人再也没有理由随意外出,甚至连庆祝都只能在樊楼内举办,而不能到鸾凤居再逛一回。
这也成了三人养伤的好机会,在吕缈影找来的医官相助下,加上三人本来就不弱的体魄,倒也好得飞快。
不过三人并没有想象中的开心,皆因他们的一个朋友,一直都没有出现。
火烧祭坛之事,凌浪涯和胡虚并没有受到伤害,倒也算福大命大,但是燃盾门被灭之事,可以瞒得了寻常百姓,却瞒不住这些修行者。
在吕缈影的打听之下,还有挨了一顿天子之骂的丘云报信之下,众人也知晓了燃盾门所发成的惨案。
连同门主马熬山在内的四千余名弟子,一夜之间被残杀殆尽。
可是,无论他们怎么查探,都无法得知燃盾门少主马敦的下落。
这个曾经和他们在鸾凤居一掷万金见点酥娘的汉子,这个曾经和他们为了拯救失踪孩童与烈刀门大战数场的豪迈少主,在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甚至,就算他死去,连他的尸首都没有发现。
凌浪涯也是苦无办法,在见识了家八大长老的实力之后,在知晓了烈刀门被屠的惨状之后,他终于明白过来,以自己如今的实力,且莫说一统三道,统一七朝,哪怕是随便一个比他强大的修行者,都可以扼杀他的生命。
虽然夺得了凤梧祭典的明祭桂冠,但也不过是名声传于赵宋民间罢了,对于修行者而言,那元宵佳节后开启的暗祭,才是他们争相竞逐的赛场。
只有在那个战场活下来,他才有资格往前一步。
这两天的禁令,不止逐渐养好了凌浪涯的伤,也让他本来飘然的心态沉淀下来,开始慢慢思考后续的行动。
此刻,凌浪涯三人坐在樊楼中楼宇的屋顶之上,正一边喝着杂家的秋意浓酒,一边等着漫长的黑夜过去。
狂风掠过他们的衣衫,直奔家所在的群山深处。
作为附属门派之一的燃盾门被屠傻,可以说是家近年来的奇耻大辱。
听完八大长老的大概禀告之后,家家主胡九道并没有像赵宋国君一般勃然大怒,只是沉默地不言语,独自在时常站立的悬崖边,坐了整整一夜。
那一夜过后,胡九道便叫来了琴徒和棋徒两位长老,再度问起了详细的情况,终于在听到“屠门者,纵横也”六字时,波澜不惊的脸色有了变化。
胡九道的眉头紧皱,他如今能够猜测道这件事是黯行者所为,可是想不明白为何他们要写下这样的字眼,莫非是以此混淆视听,抑或是真的和纵横有何关系。
一直以来,虽然修天道中,号称是三教九流为首,诸子百家为辅。但实际上,除却三教,如今只剩下八流而已。
那个曾经一人可敌一国,一人能当一家的纵横家,已经于数百年前的那场大战中,化作一片烟云黄土,再也不复存在。
自此之后,世上再无纵横家。
哪怕是其名,也成为了历史。
如今,纵横家是真的现世了,还是有人假借其名行事,没有人知晓。
哪怕是只有一个名字,纵横二字,也足以让三教九流严阵以待。
在和琴棋徒两位长老商量之后,胡九道便命令两人去安排,除却参加暗祭的人选外,派出年轻一辈的弟子,去打探烈刀门被屠的消息,同时也是给他们一个历练的机会。
在家的弟子出动之时,赵宋王朝内的各大宗门和门派,还有依附于家的各种势力,掀起了一轮腥风血雨的洗礼,堪比是修行者间的大战。
没有人知道,家自此会陷入了混乱之中,再也难以脱身。
在家弟子准备出动之时,丘家军在丘云的率领下,也早已整装待发,准备开始借助暗祭之名,实则是兵发南蛮的征程。
在并没有查探出确切消息之后,赵霁终究还是选择相信丘云,让他继续率领丘家军,去实现他所要图谋的大事。
不过,如今的所有人,除了知晓内幕之人外,大部分人还是和民间百姓一样,期待元宵佳节的到来。
夜色浓厚,风声渐狂,乌云铺天盖地。
宵禁之夜,明天就要结束,那些埋藏在暗流中的真相,还没有被发现。
正月十五日,元宵佳节,子时正。
赵宋王朝国君赵霁,在家家主胡九道的护送下,悄然来到象征着赵宋宗祠的凤炎古庙。
两人拾阶而上,逐步登上那座古老的寺庙,前去祭奠那救世的远古凤凰。
凤炎古庙庙主,一袭黑色素衣,独自一人在庙门等候。
三人相视一眼,仿佛没有任何关系,只是平静地点头对视,便在庙主带领下,向庙内走去。
赵霁来此,除了要祭拜先祖,更重要的是去见一个人。
那个人,是一个被囚禁了八百年的老囚徒。
当赵霁踏入庙门的一刻,凤梧祭典暗祭正式开始;当赵霁去见那个人之时,赵宋征南蛮也随之开始。
其时乌云漫天,狂风平地起,雷声轰然至。
与此同时,凌浪涯独自站在樊楼屋顶上,遥遥看着万家灯火渐次熄灭。
凌浪涯没有想到,在凤梧祭典暗祭上,竟然要与那人生死别。
一滴雨落在掌心,不知明天是否好天气。
风雨起时,三道动乱。
第一部宋言南风纵横起中卷凤鸣向南歌
完
明天开启
第一部宋言南风纵横起下卷南蛮起烽烟
敬请期待
第三五一章 为谁祭奠
灯火凤炎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胡不说过客传苏眉雪
凤炎都城,元宵之夜,明月似霜,照得离人如画。
灯火清冷,风雨飘摇,阴暗昏沉,乌云笼罩大地。
也许,要起风雨;也许,寒雪也将至。
雨水落在掌心时,凌浪涯终于萌生休憩之意,而胡虚和纪天,在此之前已经喝得半醉,先行回到房中休息。
雨滴落下,敲打着屋顶瓦片,落在他的脚边,渐起片片转瞬即逝的水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