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拣宝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烛
大家都知道创新的好处,但是在许多名瓷之前,想要创新谈何容易啊。不过变色釉和九彩瓷却不同,这的确是了不得的创新。
只要把东西创造出来,再加以完善,不敢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是至少在当代,却是属于具有轰动效应的东西。也难怪姚静抵挡不住诱惑,心甘情愿加入进来。
毕竟创新,也不是想创就创的,必须要一定的基础。显然这里的基础已经足够了,而且处于研发的阶段,正是切入进来的好时机。
总而言之,这里要技术有技术,要资金有资金,人力物力一律不缺,自然是研究技术创新的好地方。姚静身在其中,恐怕会如鱼得水。
不仅是姚静,就算是王观,如果现在这个时候,侯老再次邀请他加入进来,他恐怕也不会立即拒绝,而是认真考虑其中的可行性。这也可以理解,毕竟一路走来,看到的东西只是秘密基地的冰山一角,也可以想象这里隐藏了多少奇珍异宝。
对于王观来说,这些珍宝也是不小的诱惑。
与此同时,俞飞白也好奇打听起来:“钱老,您之前说的柴窑,又搁在什么地方?”
“在另外一个房间。”
不用钱老回答,侯老就引领大家走到隔壁的房间。在这里收藏了许许多多的精美瓷器,比如说元青花,明清官窑什么的。哪怕大家都清楚这是仿制品,不过乍看之下,还是觉得一阵赏心悦目。
当然,其中最好的瓷器,却是钱老所说的柴窑瓷瓶。
柴窑瓷器具体是什么模样,在没有切实的证据之前,一切只是个谜,唯有从史书上留下的只言片语的形容词之中供人猜想。
“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
“滋润细媚。有细纹,制精色异,为诸窑之冠!”
“柴窑瓷久不可得,得到残件碎片,也当珍宝,用作服饰、帽饰;柴窑瓷片光芒夺目,如飞箭一般。”
种种评述,经过千百年的传诵,已经逐渐神化了。到了现在。柴窑瓷依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不过钱老等人敢说二十多年前的朱大先生,完美地把柴窑瓷成功复制出来。那么肯定是有十足的把握,证明复制出来的瓷器十分精妙绝伦。
这也是事实,在侯老的示意下,大家朝柴窑瓷器看去。只见一抹清澈澄澈,十分温润,类似于天青色的光芒就映入眼帘。
不仅是光芒。另外瓶子的造型也十分美妙,给人一种素雅清丽的感觉。特别是在灯光的衬托下,更是呈现出半透明之状。在旁边观望都像是透明的,可见瓶子的胎质有多薄了。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瓶子的釉色,无论从哪个角度观赏,都可以看到五光十色,绚丽的变幻色彩。如果仔细注视,更是可以看到红宝石的火焰,紫水晶般的色斑,祖母绿般的绿海,五彩缤纷,浑然一体,美不胜收
反正就是类似于宝石之王钻石,闪烁着光怪陆离,璀璨夺目的火彩光芒。而且这种光芒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的颜色随光照方向或观察角度不同而改变,既使是观察的光照方向、光照角度不改变,只要目光移动,也会有各种五光十色的颜色在变化。
这种瑰丽神奇的场景,自然是让王观等人惊叹不已,赞不绝口。看到这样的情形,他们才算是明白了,钱老为什么这样自信,觉得朱大先生已经成功复制出柴窑瓷器来。
“漂亮,太漂亮了,果然是完美无缺。”
这个时候,俞飞白忍不住叹道:“我不知道真正的柴窑瓷是什么样子,但是也可以肯定,这件东西绝对不逊色真正的柴窑瓷,说不定有过之而无不及。”
俞飞白的潜台词大家都懂,无非是觉得朱大先生制作的柴窑瓷,已经不是单纯的仿古了,而是融入自己的创新,工艺更甚至古人。
对此,王观等人也没有反驳,反而深以为然。毕竟朱大先生汇聚古今瓷器大成,单纯仿古的时候,为了追求逼真,难免刻意与古代工艺保持一致。但是由于柴窑瓷没有模仿的目标,那么只能自己摸索想象了。
在没有条条框框的约束下,朱大先生自然迸发出惊人的创造力,烧造出美轮美奂的柴窑瓷器来。如果有人说这东西比古代的柴窑瓷器还要精美,大家也丝毫不会怀疑。
“为了实现这样完美的釉色,赫威在釉料之中添加了珍珠、玛瑙、水晶、火玻璃等东西,经过几万次调配实验,才在偶然的情况下,烧制出这一件瓶子。”
说话之间,侯老轻叹道:“可惜,才烧出来不久,他就……”
众人随即有几分默然,也明白侯老的意思。东西烧出来不久,朱大先生事件就东窗事发,赫威也干脆自我了断。或许他知道肯定有这一天的到来,所以才会烧制柴窑吧。
或许在内心之中,他已经受够了单纯的仿古。毕竟相对其他古代名瓷来说,唯有柴窑飘渺无踪,可以让他没有顾虑的发挥。果不其然,最终烧造出这样的绝品,让人惊叹。
在众人看来,要是没有赝品事件,单单凭借这一件东西,赫威完全可以摆脱前人桎梏,自成一派,成为一代宗师。就是明白这点,大家才会这么感叹,可惜了啊。
当然,凡事没有如果,既然做错了事情,那么肯定要接受惩罚,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这是大家约定好的规矩,如果破坏了规矩,却没有任何损伤,大家肯定不会再守规矩了,那这个世界早就乱套了。
此时,侯老也发现这话有些破坏气氛了,立即予以补救:“对了,再走几步就是基地的中心位置了,你们要不要去看看?”
“去,肯定要去啊!”
俞飞白一听,立即知道中心位置肯定有好东西,自然是连连点头。
“那就走吧。”
侯老呵呵一笑,又在前面引路,带着大家走过了一条长长的通道,眼帘顿时豁然开朗,出现了一个十分巨大的空间。
王观等人进入空间之中,立即发现这里的面积十分宽阔,大概有三四百平方左右,而且有四五层楼那么高。仔细打量,只见空间之中地面铺砖,中间还有十二根大柱子错落有致的排列其中,显得十分壮观。
十二根柱子且不说,单间是地面上的砖块,也是不同寻常的东西。王观踩了踩,稍微感受一下就知道,这些砖块却是明清宫廷专用金砖。
王观没少去故宫参观,自然清楚宫廷金砖的来历。皇帝嘛,肯定与老百姓不同,那么修宅子使用的砖料,肯定是十分讲究。
从一些文史资料上也可以知道,金砖的烧造工艺十分复杂,从选泥、制作砖坯、熏烧、运输、砍磨、铺墁,所需耗费的巨大财力和物力。每个工艺环节都极其讲究,整个过程要长达近两年的时间。
从古到今,大家形容宫廷金砖,都喜欢用一两黄金一块砖的说法。这些东西不仅是在古代十分昂贵,就是现代也不便宜。明清时期的一块砖头,如果完好无损的流传到现在,没有几万至几十万的价格,恐怕也买不下来。
当然,在王观的感觉之中,地面上这些砖块,尽管不是古砖,但是工艺考究,质量更是十分上乘。不过,等到慢慢深入空间之后,大家的注意力也随之转移,不再关注地板,而是打量十二根大柱子。
刚才离得较远,看得不算清楚,可是现在走近了,王观等人才发现十二根柱子比想象中的还要粗大。就好像是孙悟空的金箍棒一样,直立空间的顶端。
当然,柱子的高大不是重点,重点是在这些高大的柱子之中,还盘绕着一条条张牙舞爪,气势非凡的金龙。这些金龙的形态各异,但是无一不是凶猛威武的样子,一看就是找大师精心设计的,非常具有气派。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十二根大柱子却是在空间之中,形成了一个圆圈,然后把一个方圆十几米宽的平台围在中间。又是金砖,又是盘龙柱,中间的平台自然不会寒酸。
王观仔细打量,只见平台可谓是雕栏玉砌,却是用品质上等的汉白玉做成,并且镂雕了许多吉祥如意的图案。总而言之,这里的环境给人庄重肃穆,富丽堂皇的感觉,就好像是古代的皇宫殿堂,雄伟壮观。
但是这样一来,这里的布置却比较让人奇怪,不明白在秘密基地之中,修建这样的建筑有什么用处?到底是平时聚会的地方,还是纯粹用来观赏的?
“台上好像有什么东西。”
与此同时,王观也有所发现,只见在平台之中,好像还有个小几案。只不过由于平台比较宽敞,而且几案又比较低,一时没察觉而已。(……)





拣宝 第1057章 一辈子的事业(全书完)
“上去看看。”
此时,俞飞白一看,立即快步向台上走去。看到侯老没有阻止的意思,王观也叫上贝叶,一起跟着走上了台阶,来到台上几案旁边。
几人凑近一看,就可以发现在几案之上,也摆放了一个精致的盒子。
“侯老,盒里是不是藏了什么宝贝?”
一时之间,俞飞白兴致勃勃道:“能不能打开看下?”
说话之间,也不等侯老的回复,俞飞白就直接把盒子掀开了。也就是这一瞬间,一抹晶莹璀璨,瑰丽绚烂得无法用语言形容的光华,立时在盒中迸发出来。
一瞬间,王观等人下意识地眼睛微眯起来,好半响之后才适应了其中的光华,然后连忙朝盒中看去,却看见一枚质感十分通透,温润如雪的玉玺搁在其中。
“好像很眼熟的样子。”看了一眼,俞飞白就愣住了,仿佛有几分口干舌燥,不确信道:“又是传国玉玺?”
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他可是充满吸取教训,不敢轻易下结论了。
“这是真的,真正的传国玉玺。”
与此同时,王观目光透出惊喜之色,十分肯定起来。
“你能肯定?”
其实俞飞白也信了,不过还是要确认一下。
“废话,一般的东西,能够做到满室生辉的地步吗?”王观笑道:“再说了,如果不是传国玉玺,有必要供在这里吗?”
“也对。”俞飞白很赞同:“唯有传国玉玺,才配得起这样大的排场。”
“这话对,也不对。”
然而,就在这时,其他人走了上来,只见侯老笑道:“把这里修成这样。并不仅是为了存放传国玉玺而已。”
“那还放了什么?”俞飞白十分机敏,却是听出了弦外之音。
侯老笑了笑,却也没有说话,只是轻轻拍手。清脆的声音在空阔的空间之中回荡,却是有几分响亮。就在王观和俞飞白迷惑不解之际,平台四周的地砖突然产生了变化,一块块地板突然就陷了下去,然后露出一个个窟窿。
“怎么回事?”
一时之间,王观和俞飞白有几分吃惊,也连忙打量起来。片刻之后。只见在窟窿之中有东西缓缓升了上来。
“啊!”
时间不大,一件件东西纷纷浮现,俞飞白看了一眼,就十分惊奇道:“好像是鼎……”
“九鼎?”
一瞬间,王观的眼睛圆睁,惊喜交集之余,更是充满了难以置信之色。
“什么?真的是九鼎?”
俞飞白也反应过来了,一件一件地数下去,只见四周确实排列了九个大鼎。这些大鼎造型分别是五圆四方。两耳三足,充满了古拙之色。
乍看之下,与商周时期的青铜鼎没有什么区别。然而青铜鼎是青铜鼎,九鼎又是九鼎。哪怕都是青铜铸造的东西,但是概念却完全不一样。
关于九鼎的传说有很多,但是公认的却是大禹铸九鼎永镇九州的说法。
夏朝初年,大禹划分天下为九州。令九州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将全国九州的名山大川、奇异之物镌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并将九鼎集中于夏王朝都城。这样九州就成为中国的代名词,九鼎也成了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
九鼎在手,就意味着天下共主,是顺应天命。
所以夏亡之后,鼎迁于商,商亡之后,鼎迁于周。但是春秋时期,随着东周王室力量的衰落,强大的诸侯对九鼎便产生了觊觎之心。
特别是春秋五霸之中的楚庄王,三年不鸣,一鸣惊人。厉行改革,国富兵强,兵锋直逼东周王都,并且明目张胆的派人询问九鼎的大小轻重。
由此也可以知道楚庄王打算取代周王室,成为天下共主的野心。也就是那个时候开始,后人夺取江山,一般会称为问鼎天下。
不过楚庄王的愿望没有实现,周王室勉强保持九鼎,但是到了战国时期,史料之中又有秦齐索鼎的记载。不过由于两国相互制衡,却也没有成功。
再之后,关于九鼎的下落,就成为历史谜团了。
有人说,在秦吞六国的过程中,吕不韦灭周,也顺手把九鼎带回咸阳了。但是也有人说,在秦灭周之前,九鼎已经消失不见。
另外还有一个说法,就是东周王室在衰落的过程中,已没有力量保护九鼎。而战国时期各个实力雄厚的诸侯国,却虎视眈眈,力图统一中原,取周而代之。
这种情况下,周王室看见事不可违,干脆一狠心,把九鼎掷下江水之中。所以在秦始皇年间,史书上也有秦始皇派人泅水打捞九鼎的记录。
当然,后世的史学家,也根据当时周王室的财政情况,提出了一个新颖观点。他们觉得当时周王室的财政已经崩溃,债台高筑,入不敷出,于是销毁九鼎以铸铜钱,对外则诡称九鼎已不知去向,免得诸侯国兴兵前来问鼎。
不过,这个猜测尽管有些道理,但是却提不出任何一点史料加以证实,不能让人信服。所以九鼎的下落,大家依然是众说纷纭,不一而足。
从夏初到周末,大概两千年时间,九鼎一直传承有序,但是在战国末期却突然消失不见,一直以来都是让人感到十分遗憾的事情。但是此时此刻,眼前却忽然看到了九鼎,也难怪王观和俞飞白十分震惊,急于知道是真是假。
说话之间,侯老轻笑反问起来:“你们觉得是真是假?”
“我们当然希望是真的。”俞飞白说道,也顾不上欣赏传国玉玺了,而是匆匆走下台阶,走近一只大鼎旁边观察起来。
王观也没有落后,自然也走到另外一只大鼎旁边打量。但是才看了片刻,他微微一怔:“这好像不是传说中的九鼎。”
“有什么发现?”俞飞白连忙跑了过来。
“你看这里有铭文……”
此时,王观轻声念道:“羲农首出,轩昊膺期……上玄降鉴,方建隆基。”
“这是武则天的曳鼎歌。”与此同时,王观恍然道:“这不是大禹九鼎,而是唐代武则天铸的九鼎。”
要知道在九鼎失踪之后,后世的帝王也曾经重铸九鼎。其中最为有名的,却是唐代武则天和宋代徽宗赵佶铸的九鼎了。
鼎是权力的象征,武则天是女皇帝,更加重要这方面的事情,铸造九鼎稳固权力,这也是十分正常的事情。至于宋徽宗,完全是出于好大喜功的心理,才重铸九鼎。
不仅是这两人,据说在民国年间,也有人铸了九鼎献给蒋公,但是蒋公退守台湾之后,民国九鼎也随之下落不明了。
不管怎么说,发现东西居然是唐代的九鼎,王观和俞飞白有些高兴,更多的却是失望。毕竟仿品不是真品,其中的意义自然是天壤之别,根本没有办法相提并论。
“王观,看东西可不能以偏概全。”
就在这时,旁边的钱老却微笑道:“这只是唐代九鼎,不代表其他也是啊。”
“什么?”王观一愣,随之反应过来,立即舍下眼前的大鼎,再继续观察起来。经过仔细的鉴别之后,他却发现这九只大鼎真是鱼龙混杂。不仅有唐鼎,还有宋鼎,甚至包括民国时期的大鼎,以及现代铸造的东西。
但是在这鱼龙混杂的九鼎之中,却有一只光泽幽深,古拙之气十分明显的大鼎,让王观看了就觉得一阵怦然心动、热血沸腾,心情十分激昂。
“这是……”
此时,王观仔细观察大鼎,甚至伸手触摸鼎上若隐若现的铭纹,感受其中的岁月沧桑。冥冥之中有一种强烈的感觉告诉他,这应该是真正的九鼎,大禹铸造的九鼎之一。
这只大鼎没有富丽堂皇的表相,也没有金碧辉煌的光芒,只是十分古拙朴素,甚至连铭纹都十分暗淡无光,模模糊糊。然而就是这样的东西,却让王观十分激动兴奋,突然之间有一种顶礼膜拜的冲动。
就在这时,钱老轻笑问道:“东西不错吧?”
“何止不错而已,简直就是国之神器!”王观由衷赞叹,在大鼎之中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传承,几千年来的文化积累,当然让他觉得东西重如泰山。
“既然这样,有没有兴趣把它凑齐?”钱老笑逐颜开:“你也看到了,说是九鼎,其实就一个是真的,另外八个只是凑数而已,难道你不想把真的都找出来吗?”
“凑足九鼎?”
一时之间,王观愣住了。半响之后,忽然露出灿烂笑容:“好像很有趣的样子,那么……我可以试试看……”
“哎呀,这么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怎么少得了我。”俞飞白叫嚷起来:“王观,最后的决战来临了,我要和你比一比,看看谁先找到九鼎,或者谁找到的九鼎多。”
“比就比,谁怕谁。”王观轻笑道:“不过你要考虑清楚,这可是一辈子的事情,我怕你没有这个耐性……”
“切,小瞧我,我偏要证明给你看……”
在俞飞白自信满满的声音中,钱老等人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年轻人就应该有这样的蓬勃朝气,有这样的雄心壮志,不然怎么书写绚烂的篇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胜旧人。
后继有人,岂不快哉!(……)




拣宝 后记
()完本了,敲完这三个字,突然之间有一种强烈的不舍。
其实也不用讳言,拣宝这本书,对于作者来说,可谓是收获丰厚。收藏过五万,首订破万,均定高于三千。这样的成绩,是作者写书几年以来,从来没有过的辉煌。没错,真的就是辉煌。就好像贫下中农,一下子翻身成为地主阶级了,做梦都要笑醒。
不过,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再好成绩的书,也该有完结的一天。这一天的到来,也应该不算早。毕竟一年多了,不敢说十分勤奋,天天爆发。但是更新还算是坚持不懈,从来没有断过。哪怕是卡文非常严重,也有一章的更新量。
一年三百多万的字数,仔细想想,难得也能够坚持下来。主要原因,当然是大家的支持,成绩好了,才有码字的动力。在此,需要郑重的表示感谢,谢谢大家一年以来的不离不弃,以及海纳百川似的包容。
大部分人应该清楚,拣宝是我的转型之作。开书的时候,心里十分忐忑,不敢奢求大火,只是期望不要扑街。但是成绩出乎意料的好,的确是意外的惊喜。
这种只想拣芝麻,却忽然抱到大西瓜的心情,也不必多赘述了,反正就是类似于古人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振奋。
当然,由于是转型之作,所以对于都市的情节把握,多多少少有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三百多万字,其中的硬伤肯定不少。大家能够容忍下来,这让我十分感激,真挚拜谢。
话又说回来,拣宝完结了,作者却没有封笔,肯定还会开新书。关于新书,可以确定还是都市,至于是什么类型,现在只有大概的想法,还没有彻底定型。
毕竟辛苦一年多了,也要休息一段时间,换一换脑筋,才好编织更好的故事。所以新书预计是明年的事情了,那就让我们来年再见,希望到时候大家继续予以支持!()


1...87387487587687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