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楚汉争鼎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寂寞剑客
周亚夫扬了扬手中马鞭,淡然道:“传我将令,全军就地扎营,辎重营开始组装攻城器械,休整一日后再向蛮族王廷发起攻击。”
##########
十月初。项庄巡视完丹阳返回洛阳。
丹阳郡,项庄圈定的上百亩皇田取得了丰收,半筐土豆已经变成了几十筐,半筐玉米更是收了上百石,不过收成最大的还是蕃薯。因为蕃薯种在割了苗后又能长新苗,不过半筐蕃薯种,前前后后却竟然栽种了五十亩面积!
蕃薯、土豆和玉米的成长周期差不多都是四个月,现在已经是十月初,已经来不及播种第二季了,不过分明至少可以播种两季。然后就可以将种植规模扩大万亩,到后年江东四郡就有足够的种子进行开始大规模种植了。
项庄刚回洛阳,就接到了周亚夫发回的捷报。
金碧辉煌的奉天殿上,太子项政正向项庄奏报:“父皇,周亚夫已攻破高句丽王城,斩首八万余级,掳妇孺十余万,高句丽王城之内,身高超过马车车轮的男丁几被斩尽杀绝,少数遁入山中,正谴游骑追杀,不日即可击破之。”
项庄轻轻颔首,这样的结果早在他的意料之中。
当年秦国以不足五百万的人口,却可以发动百万大军南征北战,先后扫灭六国,依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耕战体系的力量!现在的华夏帝国足足拥有两千万人口,且拥有比耕战体系更完善、更好战的商战耕读体系,还能灭不掉区区一个高句丽?
别说此时的高句丽才只是一个刚刚立国不久的蛮族政权,既便高句丽有着不输于战国七雄中秦国的军力、国力,也断然抵挡不住周亚夫的二十五万骑步大军,要知道,这二十五万大军无论是兵器、训练还是辎重器械,都要远远胜过秦军!
至于为什么要将高句丽男丁杀绝,而不是像盛唐那样海纳百川,采取开放、包容的民族政策,项庄也是迫于无奈,因为现阶段华夏族的人口只有两千多万,便是黄河、长江两大传统聚居区都还远未到饱和,更遑论大规模地对外移民了。
在人口还没到六千万,不具备大规模对外移民之前,对周边蛮族只能采取残酷、血腥的减丁政策,等到华夏族的人口规模过了六千万,可以开始大规模对外移民了,再尝试着将周边蛮族的遗传基因融入华夏族不迟。
毕竟,从生物学、遗传学的角度上讲,维持血统的纯正其实是没有任何好处的,一个民族只有不断融入别的民族的基因,才能变得更加优秀,更加强大,譬如说大唐帝国,甚至连皇室的母系血脉都来自于草原蛮族。
项庄并不排斥引入蛮族的母系基因来改善华夏族的基因谱系。
正是由于来自草原蛮族的母系基因,使李唐的皇帝比华夏历史上任何朝代的皇帝都更具有开拓精神以及扩张野望,进而使大唐帝国成为华夏历史上疆域最为辽阔的王朝,蒙元的疆域虽然比大唐帝国更辽阔,但那根本不是华夏的王朝。
项庄目光柔和地望着项政,说道:“太子,你推荐了一个好统帅。”
“儿臣不敢居功。”项政道,“这一切,都是周亚夫以及出征将士的功劳。”
项庄微微一笑,忽然说道:“太子,还记得父皇跟你定下的三年之约吗?屈指算算,差不多就要到时间了,呵呵。”
项政心头微跳,一时间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说父皇当初只是戏言?开什么玩笑,有道是君无戏言,这么说岂不是藐视父皇?附和父皇好像也不妥,那不成急着抢班夺权了?
阶下大臣也是面面相觑,根本不知道三年之约是什么。
项庄的目光转向殿上群臣,淡然道:“三年前,朕跟太子有过约定,要在三年之后将帝位禅让给他,现在三年之期已到,朕也该兑现自己的承诺了。”说到这里顿了顿,项庄又冲项政道,“政儿你上来,到父皇身边来。”
殿上群臣大惊失色,项政也是神情惶急,不知所措道:“父皇,儿臣……”
项庄笑笑,亲自步下玉阶牵着项政走回阶上,又将项政摁坐到了龙椅之上,然后回头对着满殿群臣道:“也不搞那些虚头滑脑的仪式了,自即日起,朕便正式退位了,政儿便是华夏帝国的二世皇帝,你们还不叩见新皇?”
“这这这……”满朝文武面面牙觑,不知所措,直到项庄再三催促,才终于纷纷拜倒丹墀之下,高呼万岁。
##########
是夜,大华宫上书房。
行过叩首大礼,项政恭恭敬敬地坐到了项庄对面。
虽然已经是帝国皇帝了,可项政在项庄面前却还是一如既往的毕恭毕敬、如履薄冰,因为项政很清楚,父皇的权威绝不是他这个二世皇帝能够挑战的,若是他什么事做得不对,父皇只言语一声,他就得乖乖地逊位。
总而言之,皇位交替只是表面上的。
与此前相比,唯一的区别就是项庄不再坐朝听政了,而项政则从玉阶下的太子椅坐到了玉阶上的龙椅上。
项庄当然也清楚,无论他再怎么放权,无论太子再怎么调整内阁的官员,再怎么简武院中的将校,他也绝对无法挑战自己的权威,因为他项庄是唯一一个不用兵符、仅凭脸面就能够调动三大禁军以及各郡府兵的特权人物。
望着项政,项庄平静地说道:“政儿,万寿宫已经落成,明日父皇就要搬去那边,这大华宫从此便是你的了,呵呵。”
项政忙道:“父皇不如留在大华宫,以便儿臣日日觐见……”
“你我父子就不必矫情了。”项庄摆了摆手,缓声说道,“不过在去万寿宫前,父皇还想跟你商量一下储君的事,储君是国之根本,兹事体大,不能不慎哪。”
“储君?”项政愕然道,“父皇,楚儿才刚刚满月,是不是为时过早?”
项政四年前大婚,已经育有三女一子,皇长子项楚乃是太子妃所诞,才刚刚满月。
“楚儿?”项庄摇头道,“楚儿尚在襁褓之中,能力、心性皆未可知,甚至连能不能养大成人都不知晓,如何担当储君大任?”
项政茫然道:“那父皇的意思是……”
项庄淡然道:“父皇的意思是说,在你的十几个已经成年的弟弟中间,由内阁大学士以及武院的功勋武将们廷推一个出来做储君。”
“啊?”项政大惊失色道,“父皇这……不太符合古制吧?”
华夏自大夏朝起,便有了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传承制度,意思是说,老国君死了,儿子是第一顺位继承人,假如没有儿子,才会轮到国君的弟弟,现在项政分明已经有儿子,为何还要选个弟弟来做储君?所以项政想不通。
##########
ps:问了下度娘,东厂的确是朱棣设的,剑客错了。(本站..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全部章节





楚汉争鼎 第571章 皇帝年限制与皇储廷推制
. .
“父皇。”项政期期艾艾地道,“这个不太符合古制吧?”
项庄轻轻颔首,说道:“没错,自古以来华夏族的传承制度都是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可这种制度就真的很好么?父皇却不这么认为。”
项政张了张嘴却什么也没说,他有虽心反驳却又不敢。
项庄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说道:“政儿,为父既然把江山社稷交给了你,就绝对不会出尔反尔再废掉你,你有话尽管直说,为父绝对不会怪罪于你,只要你说得对,为父就算改变主意又有何妨呢?今天你我父子就敞开了谈,好么?”
“喏。”项政深深一揖,恭声道,“儿臣谨听父皇教诲。”
项庄苦笑,又道:“那就为父先说,父死子继、兄终弟及为什么不好?所谓父死子继,就是要等到老皇帝死,儿子才能够继位,老皇帝若是不死,哪怕他活到一百岁,只要他不主动让位,他的儿子就只能乖乖地等下去。”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上了年纪后,难免会精力不济,精力不济就容易依赖他人,更容易偏听偏信,此时就很容易出现弊政。”拍了拍项政的肩膀,项庄喟然说道:“政儿哪,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像父皇这样,可以坦然放下手中的权柄。”
这话项庄是有感而发,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汉武帝、唐明皇可以算得上是雄才大略的明君了吧?可他们在年逾六旬,体力、精力明显不继之后,却仍旧恋栈不去,结果都在晚年酿成乱政,巫蛊之乱祸连太子、皇后,枉杀了好几十万人,安史之乱更是直接导致大唐帝国走向衰亡。
不过这些是没法跟项政说的,好在项庄早有准备,当下又翻出史书说道:“政儿。秦昭襄王算得上是雄才大略了吧?可在他的晚年,却也同样铸成了大错,他听信馋言将白起从邯郸召回国内,结果酿成大败,此后又恼羞成怒杀了白起、自毁长城!”
“齐桓公,春秋五霸之首,雄才大略就不说了,可在晚年他却昏聩不明。重用易牙、竖刁等小人,以致国内积蔽丛生,连他自己都在内乱中活活饿死!”项庄扳着手指,又道,“还有魏惠王,八十多岁了还恋栈权位,以致魏国彻底衰落。”
最后,项庄总终道:“以史为鉴,为父这才决定禅让。”
项政不住点头,他也觉得父皇说的在理。老皇帝年迈之后依然恋栈不去,的确不利于帝国的长治久安。当下便赌咒发誓道:“儿臣谨以列祖列宗的名义立誓,定当效法父皇,在五十岁之前将帝位禅让给储君。”
项庄摆了摆手,微笑道:“五十岁还算年富力强,倒是不必急着禅位,不过六十岁后一个人就会彻底衰老了,为父希望你能在六十岁之前退位。为父更希望能够通过你我父子两代皇帝的身体力行,将皇帝年限制作为帝国的祖制固定下来。”
“祖制?”项政若有所思,那就不是自愿。而是强制了。
“对,祖制!”项庄重重点头,皇帝年限制必须作为祖制强制执行。
华夏族自古崇拜鬼神,崇拜各种自然现象,但最崇拜的还是祖宗,所以,只要项庄这个始皇帝还有项政这个二世皇帝都在六十岁之前禅位,还真有可能将皇帝的六十岁年限制以祖制的形式给固定下来,碍于祖制的名头,后世皇帝估计没几个敢逾越。
项政点头道:“六十岁年限制儿臣完全赞成,不过立皇储之事……”
“呵呵,看来在皇帝的六十岁限制上你我父子是达成共识了。”项庄笑笑,又道,“现在再说说储君,为父坚决反对立楚儿为储君,而坚持要在你的十几个已成年的弟弟中间,由群臣选择一人为皇储,你可知原因何在?”
项政恭声说道:“儿臣恭聆父皇教诲。”
项庄道:“皇位的有序传承兹事体大,关系到帝国的长治久安,而老皇帝年迈却仍恋栈不去以致国本动摇,这只是无序传承的一种,还有一种就是皇帝暴卒而太子年幼,这时候就很容易出现后宫干政或者权臣摄政的乱象。”
在华夏历史上,因为主幼导致后宫乱政或者权臣摄政的例子也是不胜枚举,譬如说汉初的吕后,譬如说清末的慈禧太后,都是后宫乱政的典范,譬如霍光、王莽、董卓、曹操甚至还有张居政,都是权臣摄政的经典案例。
项庄道:“政儿哪,都说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今天晚上脱下鞋子,也许明天就再没机会穿上了呢?假如哪天你我父子先后暴毙,而楚儿又年岁尚幼,你敢说,你的几十个弟弟就不会生出篡夺侄儿帝位的野望?你敢说你的皇后定会甘于雌伏?你敢说朝中就不会出现吕不韦、李斯、赵高式的权臣巨奸?”
项政无言以对,他还真不敢断言。
“所以,为了防止因为主幼而出现后宫乱政、权臣摄政的乱象,储君就一定要从已经成年的皇族子弟中挑选!”项庄说此一顿,又说道,“不过你也不用替楚儿叫屈,只要你善加教诲,令楚儿学有所成,待其年长后仍有选上储君的机会!”
“父皇的意思是……”项政闻言一愣,有些不解地望向项庄。
项庄道:“所谓储君,其实就是储备的国君,但他并不一定就会当上国君,就说你的十几个已经成年的弟弟,他们比你小不了多少岁,等你六十岁退位时,他们差不多也快要到年限了,那么再由他们继位就没多大意义了。”
项政心头微动,又道:“那父皇的意思是……”
“为父的意思,储君十年一选,而且只选十八岁至三十岁之间的皇族子弟,十年时间过去,若老皇帝仍在,储君就重新选,所以,二十年后楚儿仍有选上储君的机会。”项庄顿了顿,又道,“就怕二十年后楚儿学无所成选不上,呵呵。”
项政尴尬笑笑,又道:“父皇,儿臣自幼视您为榜样,您怎么说儿臣便怎么做,绝不会有一丝的阴奉阴违,怕就怕后世子孙不会遵从这个规矩哪。”
“是啊,这的确是个问题,所以,咱们还得给后世子孙再订个规矩。”顿了顿,项庄又道,“关于皇储,选谁不选谁,皇帝说了不算,得由武院的功勋武将集体推选,谁得到的支持最多,谁就是下一任的皇储。”
关于这个,项庄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皇帝六十岁年限制,有两世皇帝做榜样外加祖制这个噱头在,后世的皇帝估计没几个敢于逾越,既便有人想要逾越,估计也会被满朝大臣的口水给淹死!需知言官无话不可说、无人不可纠劾的制度已经确立,以喷皇帝为荣的氛围正在形成之中。
不过,要想确立皇储廷推制,而且是十年一推,就没那么容易了。
项庄相信自己还活着时,这个制度还可能执行,可在他死后,这一制度也就到头了,祖制的噱头未必敌得过对嫡子的宠爱,言官的口水也未必敌得过后妃的枕边风,除非有足够的制衡力量,否则这个制度就很难继续执行下去。
武院,或者说是武院的功勋武将,就是项庄设想的制衡力量!
华夏帝国沿袭楚国的耕战商读体系,名义上耕战商读地位是平等的,其实不然,农人和商人只能够获得低等爵位,读书人也同样只能获得低等爵位,譬如朝中的六部尚书,其爵位大多还只是三等男爵(二十级爵位制已经改成公侯伯子男五阶,每阶三级)。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形,是因为种地、经商或者当官,很难获得足够的功勋。
而只有当兵打仗,才有机会获得大量的功勋,才有机会持续地晋爵,所以既便不算六大国公以及三十六开国侯爵,武院蓄养的武人也要比农人、商人或者文人更容易获得爵位,所以武人的地位总体上远高于文人、商人或者农人。
换句话说,在华夏帝国,武人的影响力是最大的。
说白了,农人是种粮的,商人是种钱的,文人是管理者,武人才是主事者!
而选拔最优秀或者说最有野心的皇族子弟当储君,与武人的利益也是高度一致的,因为只有最优秀的储君才能够成为最优秀的皇帝,只有最优秀的皇帝才会持续地对外扩张,唯其如此,武人们才有机会持续地获取战功、晋升爵位。
当立储制度与武人利益高度一致时,整个武人体系就变成了立储制度的最大支持者,制约皇权也就有了可能,除非后世出现一个很逆天的残暴皇帝,有胆子将武院蓄养的所有贵族一网打尽,否则,廷制储君制就会一直推行下去。
而储君十年一选,无疑是武人话语权的最大体现,武人是绝对会支持的。
这个,其实就是变相的贵族共和制了,武院差不多就是元老院,而武院蓄养的贵族武人差不多就是罗马共和国的元老贵族,唯一的区别就在于,罗马共和国的贵族是世袭制,而武院的贵族除了六大国公及三十六侯,其余全都是终身制。
有这股庞大的武人力量相制衡,皇储廷推制才有存在的基础!
当然,武人的力量也需要制约,项庄的措施就是爵位终身制,使武院的贵族武将阶层不至于固化,再一个就是赋予武院中所有校尉以上贵族同等话语权,六大国公是一票,一个小小的校尉也是一票,声音一多,被人集中操控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
.全部章节




楚汉争鼎 第572章 三十年后(大结局)
. .
皇帝74年(公元前146年),太上皇项庄迎来了八十大寿。
这一年,帝国人口首次超过一亿,洛京人口首次超过百万,帝**队也首次越过葱岭,在葱岭以西修筑了第一座移民城市,开始对葱岭以西的蛮族实施有效统治,除了派兵驻守,还要派官员施行教化,使之华夏化。
项庄在万寿宫摆下了千老宴,遍邀与他同一时代的老兵老将老官前来祝寿,最后计有以楚国公百里贤为首两千余人出席。
三世皇帝项楚也亲自赶来祝寿,却被项庄派人挡在了宫外。
二世皇帝项政在位总共三十年,于两个月病死,皇储项楚顺利继位。
不过,项楚的帝位得来并不轻松,甚至可以说是很血腥,三十年前首次皇储廷推,朝中还算平静,武院的六大国公、三十六侯、一百九十八伯、五百多子爵以及两千多男爵举行了公开推选,结果皇六子项勇当上了皇储。
据说,这个结果出来之后,所有人都很惊讶。
因为始皇帝项庄明显最宠爱皇四子项术,而二世皇帝项政则嘱意皇三子项权,但武院的两千七百多贵族武将却根本不买帐,执意选出了他们心目中最理想的皇储,因为相比项术以及项权的文弱,项勇却是弓马娴熟、文武双全。
二十年前,按例又到了再次廷推皇储的时候。
这次廷推同样很平静,皇储项勇毫无悬念地再次当选。因为按照始皇帝立下的规矩,凡皇族子弟只要在十八岁至三十岁之间,都可参选,项勇首次当选皇储时只十八岁,十年过去也只有二十八岁,仍在参选的年龄范围之内。
不过十年前,皇储廷推却终于酿出了巨大的风波。
十年前。二世皇帝项政的嫡子项楚已经成年,二世皇帝终于可以凭借自己作为皇帝的巨大的影响力,来给自己真正想要的传承人奠基了。但是皇六子项勇作为两任皇储,很是拉拢了一批武将,在武院可谓根基深厚。矛盾不可避免地激化了。
项楚拥有二世皇帝的鼎力支持,身后站着玄衣卫、御林军两大爪牙,更有整个国家的军队做为他的羽翼,可谓是底气十足,而且项楚本身也是人才出众,不仅长得高大英俊、能文能武,更曾亲自领兵征伐河西,也有很大一部份贵族武将支持他。
不过项勇也并非没有一博之力,武院的四千多贵族武将(二十年过去,又有一大批士兵因功晋升贵族)就是他最大的后盾。因为这二十年来,项勇北征匈奴、东平箕子朝鲜、南伐夜郎,可谓武功赫赫,更拉拢了一大批贵族武将。
正式廷推的日期尚未临近,双方的角逐便在暗中展开了。
再加上其余皇子皇孙企图渔翁得利。躲在暗中推波助澜,就使局面更加的复杂,从廷推前半年开始,洛京便流血不断,不是玄衣卫今天抄了哪个贵族武将的家,从其府中搜出造反的种种证物。就是明天某个亲近皇子项楚的武将遭人暗杀……
每天都在流血,每天都在死人,闹得整个洛京人心惶惶。
到最后,甚至连二世皇帝都险些遇刺身亡,所幸玄衣卫化解了危急。
遇刺后,二世皇帝龙颜大怒,急调御林军配合玄衣卫大兴诏狱,皇储项勇也没有束手就擒,利用其在武院的影响力,急召虎贲、天狼两大禁卫军入援洛京。
三大禁军虽直属于皇帝,军中高级将领也都是皇帝直接任命的皇族元老,可禁军中的中低级武将却全部来自于武院,没有中低级武将支持,皇帝根本控制不了禁军,反而是皇储项勇得到了中低级武将的支持。
争储双方剑拔弩张,内战一触即发。
京中一百多御史言官急叩万寿宫,据说还有十几个激昂的言官直接就撞死在了阶下,只求老皇帝项庄能够出来“拯救”帝国,不过万寿宫却始终是宫门紧闭,任由一百多御史言官怎么折腾,也不见老皇帝出来弹压局面。
不过,争储双方最终还是没打起来。
在最后的紧要关头,双方达成了妥协,并在妥协达成的当日于洛京大竞技场举行了盛大廷推,总计四千六百多贵族武将参与表决,最终皇子项楚以两千四百多票对两千两百多票的微弱优势胜出,险之又险地当上了皇储。
廷推过后,又举行了盛大的角斗表演。
来自帝国几十个郡上百个角斗围场的上万名角斗士分别扮演帝**以及蛮族军队,再次演绎了前皇储北征匈奴、东征箕子朝鲜、南征夜郎以及现皇储征伐河西,并亲手斩下月氏王头颅的光辉事迹,血溅沙场的表演之下,万民欢呼。
万寿宫华盖殿正中央的席上,项庄、百里贤正据案对饮。
“老百里,最近身体可好啊?”项庄举觞遥敬百里贤,笑问道。
“太上皇,不太好呢,老臣的最后一颗牙也在两天前掉了,估计离死不远了,唉。”
项庄笑笑,接着说道:“老百里,记得你比我大九岁,明年就是你九十大寿了吧?到时候一定记得摆酒席,我也会去给你祝寿,当年的老家伙可没剩几个了,这样的聚会,也是聚一次少一次了,唉,故人日渐凋零喽。”
说着说着,项庄便有些伤感起来了。
百里贤唯恐项庄故人伤怀,便转移话题道:“太上皇,下个月又要廷推皇储了呢。”
项庄以衣袖拭去眼角溢出的浊泪,微笑道:“是吗,下个月又要廷推皇储了?不知道这次有多少皇子皇孙参选?”
项庄自退位之后便彻底放手朝政,也不怎么关心儿孙了。在退位后的前二十年身体还算硬朗时,带着几十个后妃走遍了华夏的山山水水,尽享游山玩水之乐,甚至还跟着水师去了趟南洋,从中东带回了几个金发碧眼的女奴。
1...23723823924024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