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嫡女很迷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空庭唱晚
翡翠镯翠的没有半点瑕疵,沈蓉眼底带着些许笑意,抬眸时迅速收敛,笑着将沈若华的手放开,“姐姐戴这对镯的确相配,我们上车吧。”沈蓉不待沈若华查看,便捉急的将她往马车上领。
白云锦的请帖只递了沈若华和沈蓉二人,沈家三房是庶出,故而沈家嫡出的两个小姐也就沈若华二人。
马车开始行使起来,沈蓉脸上带着殷勤的笑容,不停的递些零嘴给沈若华。
“我听闻白相还给太子和诸位王爷发了请柬,届时在宴上吃不了什么,还是提早先垫垫肚子。”沈蓉手里拿着杏花酥,余光不停的在沈若华身上打量,见她速度缓慢的吃完手里的糕点,并未查看手上的对镯,才垂头不再说话。
沈
第五章 旧友之邀
沈宜香幸灾乐祸的瞥了一眼沈若华,笑着点头:“那就多谢二姐慷慨赠礼了。”
坐在上首的老夫人微微有些不是滋味,这同样都是杨老夫人赏的镯子,怎么偏偏沈若华就小气的端着,连同府的姐妹都不舍的送,而沈蓉大大方方的就送了出去,到底还是老二家的孙女懂事。
沈蓉说道:“三妹也不用谢我,我这是替大姐和你赔不是呢,无非是一对翡翠镯子罢了,大姐是个念旧的,舍不得给你也是有道理的,只盼不要伤了我们姐妹感情就是。”
不等沈蓉开口,早已落座在对面的金夫人就从手腕上褪下一对镯子,让嬷嬷给沈宜香送了过去,“这镯子夫人送我后我戴了有一阵了,和大小姐那对不甚相同,三小姐别嫌弃便是。”
沈宜香接过镯子心情就垮了下来,这纹路是差不多,可摸在手里质地可是差了一大截子,况且这翡翠镯子上还有些划痕和磕痕,怎么看怎么劣质。
沈宜香心里头也有数,心想她们母女就是有备而来,这镯子铁定不是杨老夫人赏的那一对。
“二伯母说笑了,宜香怎么会嫌弃呢。”沈宜香别过头把镯子给了侍女。
沈蓉站在沈若华身前,慢悠悠的笑。
沈若华端起手边的一盏茶,慢条斯理的吹了两口,“外祖母给母亲的镯子是祖上传下来的,听闻是高祖皇帝的皇后赠给杨家的重礼,母亲一次也不舍佩戴。我看金姨这对,倒是戴的久了,陈旧了许多。”
沈蓉笑意僵在了嘴角,坐在对面的金夫人也微微羞恼的端起一杯茶掩口,沈若华这是故意要告诉在场的诸人,杨氏手里的那对镯子是无价之宝,金芳手中那对根本不能与之媲美。
明明沈蓉是做了人情,到现在的地步反倒骑虎难下,她去哪里寻一对和杨氏那镯子一样贵重的送给沈宜香!
沈蓉干巴巴的笑了笑,“原来是这样,怪不得大姐舍不得将镯子送人,原来是有这么一段故事在里头。”沈蓉暗暗咬了咬牙,俯下身子,“是我误会大姐了,姐姐恕罪。”
“无碍。”沈若华微微抬起下颚,一双桃花眼里意味深长。
老夫人听了沈若华的话,心里头的不适才散了去,摆摆手让沈蓉坐下,“好了好了,这事就到此为止了。宜香也别觉得委屈,你二姐给你了一对镯子,不论优劣,你都要好好谢谢人家。”
“祖母说的是。”沈宜香心里头不屑,嘴上还是应的好好的。
大约过了一个时辰,老夫人才放了人回去。
沈若华同杨氏在正堂不远的地方分开,独自往惊蛰楼走。
廊外还下着小雪,薄薄的在地上铺了一层,沈若华站在环廊边上,沉默的看着漫天飞雪,足足站了一炷香的功夫。
跟在她身后的冬萤和秋禾冻得瑟瑟发抖,冬萤肯垂着头等,秋禾却受不住这冷风,正准备上前劝沈若华离开,边上就响起了脚步声,一个小厮顶着一身雪快步跑来。
“给大小姐请安,方才丞相府的人来送了封信给大小姐,说是白小姐给大小姐递的请帖。”
沈若华伸手接过,请帖上冰冰凉凉的,沈若华将请帖打开,上书的是邀请她去丞相府小聚。
短短的两行字,沈若华盯着看了半天,捏着请柬的指骨微微发白,片刻后才将请柬收回袖笼之中,冲那小厮摆了摆手,“去告诉那送信的人,就说我会去的。”
小厮点头哈腰转身跑开了。
秋禾喜不自禁,连忙说道:“那奴婢送小姐回房换衣吧。”
沈若华一言不发的转过身,顺着长廊回到惊蛰楼,将冬萤和秋禾关在了门外。
&n
第四章 沈蓉挑拨
杨氏应下,转身领着陈嬷嬷进了惊蛰楼。
走到环廊处,不远来了两个丫鬟端着铜盆走了过来。
杨氏步子一顿,冬萤和秋禾近前,福身行礼:“见过大夫人。”
“起来吧。”杨氏应了一声,“你们是华儿的丫鬟这是做什么”
“习嬷嬷去唤大小姐起来,让奴婢们烧了热水伺候大小姐去前厅参宴的。”冬萤乖巧的回答。
陈嬷嬷低呼了一声,双手不由自主的搀上杨氏的手臂,杨氏舔了舔唇,不动声色的说道:“老夫人吩咐了华儿在房中歇着,你们二人别去打搅了,回去休息吧。”
陈嬷嬷上前接过铜盆和巾帕,将一头雾水的二人遣走,才随着杨氏来到沈若华的厢房前。
杨氏将房门推开,刚刚迈进房中,迎面便奔来一道身影,牢牢环住她的腰身。
杨氏微微一愣,板着脸将沈若华往后推了推,二话不说将她身上的斗篷扯开了一道缝,瞥见里头洁白的亵衣,杨氏气极反笑,“也亏得你机灵,没让你祖母看出端倪,要是让老夫人知道你唬她,看你怎么收场。”
沈若华前世便是被老夫人抓包在床,还睡得迷糊便被沈正平从床上拽下了地,大冬天的被老夫人罚跪在正堂外,次日这事便被传出了沈府,沈若华小肚鸡肠的事更是成了笑柄。
沈若华双眼发直的看着杨氏,杨似梅只有三十出头,虽这么些年操持沈府事务,看上去苍老些,通身的贵女气质却一点没变,沈若华死死掐着掌心,忍住欲要夺眶而出的眼泪。
前世杨似梅死的时候,还不到四十岁,温柔和顺的妇人,临死前形如枯槁,瘦得不成人形,被夫家扫地出门——当年沈正平和金芳二人在杨家倒台后,就倒打一耙安了个私通的罪名在杨似梅的头上。
沈若华虽不信,可她寻不到一点能帮母亲脱罪的证据,沈正平为了稳住她,随便推了个后院的姨娘当替死鬼,她一直以为已经替亡母报了仇,死前才知自己一直被蒙在鼓中。
沈若华眼底的湿意散了去,低垂的眸间覆上一层阴鸷。
杨氏念叨了她一会儿,见她没什么反应,以为沈若华是委屈了,颇有些后悔的拉着她坐下,“你也别怪娘骂你,这事你做的确实欠考虑,就算你再如何不甘,也不能当这沈家那么多人的面,落你祖母的面子呀。”
沈若华微微一笑,看着杨氏点点头,“女儿想明白了,日后定不会再如此冲动了。”
“你明白就好,那你好好休息,母亲就先走了。”杨氏拍了拍她的头,刚抬起身子,手腕便被沈若华抓住,“母亲今晚能陪华儿一起睡吗华儿心里有些害怕。”
沈若华多年不曾和杨氏亲近,心里头酸酸涩涩堵得发疼。
杨氏心里头也心疼着,点头应了下来,“好,那母亲不走了,今天就在这陪着你。陈嬷嬷,一会儿你去和老爷说一声,就说华儿身子不适,我在这里照看一晚上。”
“老奴省得。”
……
杨似梅陪着沈若华睡了一晚上,第二天便是新年,母女俩早早起身梳妆打扮,去老夫人的院子晨昏定省。
沈若华跟在杨氏身后,她套着一身红色比甲,脖颈里带了个兔绒的围领,半边脸陷在白色的绒毛中,显得娇小又玲珑,她不过十四岁的年纪,已经有了几分杨氏年轻时的神韵,人比花更娇三分。
老夫人院门口已经站了几个人,远远的瞧见她二人走来,福身说道:“见过大夫人和大小姐。”
杨氏和气的喊了众人起来。
沈宜香手里捧着个雕花妆奁,起了身就朝沈若华走了来,“大姐新年好。”
&nbs
第三章 力挽狂澜
沈正平的神色沉了一瞬,不悦道:“今日是除夕家宴,怎么到这个时候还不派人去请!”
沈正平是着实迁怒了杨氏,杨氏慌乱的舔了舔唇,不等她回话,老夫人便摆摆手说:“算了算了,元儿在外经商多年,他们夫妻俩半年不见有话要说没什么可指摘的,让赵嬷嬷再去请一次就好了。”
老夫人拄着拐往屋内走,杨氏乖巧的跟在边上,时不时扶上一把,沈正平怕路出马脚也不再多话,三人一同走进正堂,杨氏搀着老夫人在主位坐下,正欲离开。
老夫人瞥了一眼后头进来的小辈,疑惑的道了句:“诶华儿哪去了怎么没在你身边”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杨氏转过身,垂着头支支吾吾解释道:“华儿……华儿她、她身子不大爽利。”
“怎么身子不爽利前些日子不还好好的吗”沈正平抬了抬眼皮,颇为不喜的说。
老夫人高兴的神色也瞬间垮了下来,重重叹了一口气。
站在边上还未落座的少女眯了眯眸,笑着说:“我昨个儿还看见姐姐在花园里散步呢,怎么就……啊,莫不是昨天散步的时候给吹得风寒了”
老夫人默不作声,直到杨氏着急的想要解释时,她蓦地拍案起身,“是不是得了风寒,去看看便知!”老夫人从上首走了下来,途经杨氏身侧,冷着脸瞥了她一眼,道:“我倒要看看,我的好孙女,这除夕宴上迟迟不来,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哼!”
老夫人步履如风,径直走出正堂往惊蛰楼的方向而去。
沈正平巴不得沈若华受挫,眼底带着笑追了上去,周围参宴的沈家人也拥成一群往外走,面上都带着幸灾乐祸的表情,沈若华为了一双翡翠镯子的事与老夫人翻脸,还不出三天。在如此重要的场合不来,到底是受了风寒还是刻意赌气,任谁都能想的明白,如此小肚鸡肠,沈若华这次免不了一顿责罚。
杨氏心急如焚,奈何沈家的人都盯着她,纵然她再着急,也没法子让人去惊蛰楼通风报信,心想只好在一会儿老夫人发怒时,多替女儿说些好话了。
众人齐齐往惊蛰楼而去,惊蛰楼就在正堂不远处,仅仅隔了两条环廊便到了,屋檐下挂着几串灯笼,护院倚靠在门口昏昏欲睡,沈正平低咳了一声,两个护院一抖身子回过神,连忙俯身行礼
“见过老爷夫人,老夫人。”
老夫人拄着拐杖径直迈进了院子,后头的人纷纷噤声,穿过一道环廊,不远的地方便是沈若华的厢房。
从外头看,半点看不出亮来,方才在堂内说话的大房庶女沈宜香又笑着开口:“看来大姐确实是得了风寒,这会儿怕是还在床上休息着呢。”
老夫人气得脸色都变了,三两下走到厢房前,将房门推开,半只脚刚刚踏进厢房内,老夫人便觉得不大对劲,赵嬷嬷搀着她,小声说道:“老夫人,这,大小姐怕是不在房内”
要不这厢房里头怎么半点温度也没有
老夫人震怒的神情淡了淡,又细细听了听,才发觉厢房里头传来几道交谈声。
“姑娘,要不老奴去把外头的炭炉端进来吧,姑娘这样、这样岂不是要着凉啊……”
沈若华冷淡的音色远远传来:“我披着斗篷,倒是不大冷,在佛堂内点炭炉会掩了檀香味,对佛祖不敬。嬷嬷别再说了,我的经还没念完,嬷嬷先出去吧。”
习嬷嬷长叹了一声,又说道:“小姐您这是何苦呢,您这样,老夫人又看不见您的苦心,这会儿功夫团圆宴都开始了,要是见不着您的人,老夫人误会……”
沈若华沉默着没出声。
“您
第二章 除夕家宴
侍郎府
腊月三十
府上的各处环廊都挂上了喜庆的红灯笼,外头响个不停的爆竹声响,远处还传来孩童玩闹的声音。
惊蛰楼前的环廊之内,两个丫鬟正站在梯子上往环廊挂灯笼。
冬萤将灯笼系好,顺了一把下头的穗儿,垂头往下喊道:“我系完了,你帮我把着,我要下来了。”
秋禾扬着头,说了一声好,便把稳了梯子,等冬萤跳了下来,才松开梯子拍了拍手。
冬萤满意的看了眼环廊内整整齐齐的灯,看了一眼天色,瞥了一眼厢房的方向,说道:“都这个时辰了,家宴快要开始了,我们真的不喊姑娘吗若是、若是老夫人气了……”
秋禾撇了撇嘴说:“你也不是不知咱们姑娘的脾气,今早儿不还摔了碟子说晚上的家宴不去了么,我看习嬷嬷早早就侍奉姑娘休息了,若是姑娘还在睡着,我们去喊人不是自讨苦吃么。”
冬萤点头叹了一声,“今儿是除夕呢,本就该是团团圆圆的,姑娘没甚的闹什么脾气。”
“姑娘的脾性你还不知道,不就是因为老夫人昨个儿赏了三小姐一对翡翠鸳鸯镯,大小姐没拿到,自然心气儿不平。”秋禾在环廊内坐下,同冬萤嚼起舌根,二人还没聊上几句,不远就传来一声低喝
“你们两个碎嘴皮的东西,在这胡啐什么!”
冬萤和秋禾一惊,连忙福身行礼,唤道:“习嬷嬷好。”
秋禾转了转眼珠,一脸的无辜道:“奴婢们挂好灯笼了,闲着无事才坐在这闲聊,还请嬷嬷恕罪。”
习嬷嬷是府上的老人,平日里也是威严的人,彼时冷着脸,真有几分唬人。“你当我没听见你二人在这胡说秋禾,今天是大好的日子,我不与你追究,日后再叫我听见第二次,我就禀告夫人,将你撵出府去!”
“奴婢不敢了!奴婢不敢了!”秋禾连连求饶,冬萤也攥紧了手,一副战战兢兢的模样。
习嬷嬷没好气的别过头,示意二人跟她,步子往厢房而去,边走边说:“今日是府上的团圆宴,姑娘再怎么气也不能不去,冬萤秋禾,你二人去小厨房烧好热水,晾凉了端来。”
习嬷嬷来到厢房门前,细听了会儿门内的动静,心想沈若华大约是还没醒,便轻轻叩了叩门,“姑娘姑娘到时辰了姑娘,夫人要老奴领您去前厅呢。”
习嬷嬷一声接一声的喊。
她苦口婆心的话还没说出口,眼前的门就蓦地被扯开,眼前的沈若华披头散发,白皙的额上满是细汗,便是连白色的亵衣都湿透了,她双目瞪大,撞进习嬷嬷眼底时,竟受了惊似的倒退了好几步,将习嬷嬷吓了一跳。
习嬷嬷顾不得什么,连忙将人搀进内室,倒了杯热茶呈了过去,细心问道:“姑娘是做了噩梦魇住了吗姑娘莫怕,老奴在这陪着您呢,您先喝口茶暖暖身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