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嫡女很迷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空庭唱晚
方真真也害怕自己的闺誉受损,当时离开时,她连蒙在眼睛上的黑布都不肯摘,几乎是一路被那个将士扶上沈家的马车,她此行来京城,就是为了给自己找一个好婆家,能在京城落户做大家夫人,这样被土匪掳去的事,决不能外传!
就在她一家人伪装的其乐融融时,一个小厮小跑的闯到了院内,在门外跪下“老爷,老夫人,杨老太师和杨老夫人来了,现在、现在就在府外头呢!”
杨氏立即起身,有些吃惊“我爹娘来了只她二人吗”
“回夫人,还有杨少爷杨小姐,都在外头等着呢!”道。
沈正平迅速起身,“还不快把人请进来,你们这些蠢货,养了你们有什么用!”
沈正平敢在沈府上和杨氏大呼小叫,甚至轻视她,可在杨老太师和杨老夫人面前,他便一点嚣张气焰都不敢有。
纵然是沈老夫人,也是麻利的拄着拐杖起身,跟在后头走了出去。
方喻怀和方真真听过沈正平的岳父是京城的杨太师,那可是百年的簪缨家族,沈家根本无法与之媲美。
方真真眼中冒着贪婪的光,她快步走到老夫人身边,扶着她的手臂“姑奶奶您慢一些,真真扶着您走。”
他们几人快步来到沈府门前,杨老太师和杨老夫人面无表情的站在石阶上。
沈正平殷勤的走了上去行礼“小婿见过岳父岳母,都这么晚了,岳父岳母过来探望,怎么不提前派人打一声招呼,也好让小婿备好酒菜佳肴,也不至于怠慢了岳父大人,和岳母大人!”
杨老太师皮笑肉不笑“侍郎不必多礼,我这次前来,是想看看女儿和外孙女,再说我这年纪,已经过了和侍郎把酒言欢的时候了,侍郎有花这样心思的时间,不如多多厚待本官的女儿和外孙女,莫要让本官知道,你怠慢了她们二人!”
杨老太师拔高了背脊,居高临下的看着他,“本官年纪大了,脑子糊涂,也听不懂什么解释,本官只信本官看见的东西,说的不好听些,要是让本官知道你沈府委屈了我女儿和两个外孙,本官定和你追究到底。侍郎大人,可懂啊”
沈正平前额出了一堆汗,他战战兢兢的拂去,弯腰行了个大礼“岳父大人放心!小婿绝对,绝对记在心里!”
杨老夫人可没那个心思和沈正平寒暄,她越过想要和她攀谈的沈老夫人,径直来到女儿和孙女的身旁。
杨氏声音有些哽咽“娘亲和爹爹,怎么过来了这晚上更深露重,别伤了身子。”
杨老夫人摸了摸女儿的头“这不是想你了,你爹偏要来看看你,前一阵沈府除了厌胜之术,我和你爹都要吓死了,这想着无论如何也要来看看,华儿可好吗那沈令仪弄什么厌胜之术,还是故意害你的。”
“祖母宽心,华儿无碍。”沈若华微微一笑“祖母进府坐坐吧,莫要站在这里吹风。”
沈老夫人可算找到了插话的时候“是啊是啊,亲家母,到府上坐坐,我让下人备好了茶,您和梅儿多聊一聊。”
杨老夫人优雅的转过身,笑道“亲家母,这么晚打搅实在失礼,我和夫君,想单独和梅儿还有若华聊一聊,不知道亲家母能不能行个方便,这你我若是想聊,改日可以约,我惦记着女儿,今日实在没有闲心。”
杨老夫人都这么说,老夫人自然是不能说些什么,“当然行,那就让华儿领亲家母和亲家公去惊蛰楼吧,这……杨少爷和杨小姐也一并去吧,我让梁嬷嬷送些新茶过去,亲家母好好尝尝。”
“那边多谢您了。”杨老夫人颔首道谢,拉过杨老太师,便领着杨家的一众人随沈若华去了惊蛰楼。
直到那一行人不见,老夫人脸上的笑容才敛了下去,沈正元和沈正业皆领着家眷告辞,沈正平也去了书房办事,只有方喻怀和方真真跟着老夫人回了正堂。
方真真一路上红着脸,见四周没了旁人,她扭扭捏捏的走到老夫人身侧,低声道“姑奶奶,方才那个公子,就是杨家的表哥吗真真第一回见到,表哥生的俊朗。”
梁嬷嬷瞧着老夫人烦心,忍不住打断了方真真“表两句。”
老夫人步子一顿,转过身看着方真真“没事,老身不累。真真呐,你方才说什么”
“真真没说什么……”方真真纵然心动,但也尽量保持着吃相不那么难看“真真只是从未见过杨表哥这样的男子,真真……真真并没有别的意思。”
她眼里的爱慕简直要冲破眼眶,沈老夫人双眸微眯,蓦地笑了起来“你这丫头,喜欢就是喜欢,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你杨表哥名景恒,是太子爷身边的伴读,又是去年会试的魁首,去年的殿试他未能参加,今年也是要参加的,你这位景恒表哥,可是前途无量啊。”
方真真呼吸有些急促,她眸色微闪,说道“景恒表哥这么厉害,真真实在是配不上的……”
老夫人推了推她的脑袋,微眯的眸中闪着精明的光“你这丫头何必妄自菲薄,这良缘和身份相配有什么干系,这讲究的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若你二人真心相悦,杨家也不会狠心拆散你俩的。”
方喻怀双眉微皱,他没有方真真那么愚蠢,他方才一眼看见杨景恒,心中便嫉妒,嫉妒他托生了一个好人家。
他对杨景恒分外关注,自然也发现他的目光至始至终都落在沈若华的身上——
若是他没有猜错,杨景恒是恋慕着沈若华的,自家妹妹姿色比不上人家、家室比不上人家,杨景恒怎会看上她呢!
方喻怀张了张嘴,想把心中的想法说出来,但见老夫人满意的给方真真灌输杨家有多好的情状,他心底也隐隐有些动心——若方真真真的攀上了杨景恒,他就是杨景恒的大舅子了。
他在京城有这样的靠山,还怕日后过不上好日子吗
再者,杨景恒对沈若华有意,可沈若华一直没看过他,足以说明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如此一想,他妹妹也不一定全然没有可能!
方喻怀一路思索良多,最后同老夫人分别,独自和方真真走在路上,他语重心长的说道“真真啊,哥哥是希望你幸福,若你真的喜欢杨家少爷,便去试一试吧,华表妹和他是殷勤,你多去华表妹那里走一走。大伯母那里也多去,若你能求得大伯母替你开口做媒,此事必定能成。”
方真真欣喜的点了点头,没有半个时辰的功夫,她已经想到自己穿着嫁衣嫁进杨家做主母的场景了。
…
…
杨家众人跟着沈若华到了惊蛰楼,屏退旁人后,杨老夫人脸上的神色立刻变了。
“华儿,清音都把事和我说了,你怎么样身上的伤还疼不疼了”
杨清音快步上前,方才天暗看不出,凑近了才发现她眼眶通红,声音还带着哭腔“都是陈力,偏要送我回来,我怎么说他也不肯掉头,当时你身上都是血,我还未好好检查你可有受伤,华儿,我对不起你。”
杨清音将她推坐在榻上,自己半蹲在地,说着说着竟要给她跪下,被她一把搀住,沈若华惊慌失措“表姐你这是做什么,我身上什么伤也没有,你不必如此自责,再说了,你比我年长,怎能跪我呢!荷鸢,还不快扶清音表姐坐下!”
荷鸢赶忙上前去搀杨清音,杨清音听了她的话,登时就泪流满面“华儿,你不必骗我了,若是你没受伤,怎会流那么血,衣裳都是红的,都是我的错,姑姑,你打我吧,若不是我让华儿和我去上香,也不会遇上这事儿。”
杨氏本没怎么怀疑这血衣的事,但听了杨清音这么一说,她倒是真有些奇怪。
她先同杨家几人解释“华儿没受什么伤,就是手脚被捆留下了淤青。”
沈若华舔了舔嘴唇,有些心虚。
杨氏沉着脸看她“之前是娘担心你的身子,忘了这茬,你老实告诉娘到底发生了何事为何你与清音关在一处,你身上那么多的血你老实和娘交代。”
第一百二一章 进宫受封
沈若华讪讪的移开目光,沉吟了片刻,乖乖垂下脑袋交代道“当时哥哥进来救我,坐在我身边的女子是那些土匪的同伙,那人伪装成女子想要轻薄我,被哥哥看见,一刀抹了脖子,我身上的血是那时溅上的。”
沈若华看向杨清音“表姐过来抱我时,那男子的尸体就倒在边上,我怕表姐害怕,自然三缄其口,不肯对她说。”
沈若华目光澄澈,显得十分真挚,杨氏和杨老夫人都被她唬了去,拍着腿暗暗咒骂那几个贼人,杨景恒担忧的只有沈若华的安危,倒也没在意这枝叶末节的事,唯有杨老太师高深莫测的捋了捋下颚的胡须,眼底浮上一抹笑容。
“既然华儿没有受伤,我这心里就安生了。”杨老夫人拍了拍胸口,皱着眉抱怨“当初叫沈正平把府邸建在太师府边上,那厮怎么也不肯,也是我当年瞎了眼,让你嫁进这儿来,自从生了华儿和戚儿,没过过一日安生日子。”
杨老夫人最熟悉女儿,怎能瞧不出她脸上的疲惫,若是嫁了良人家庭和睦,又怎会露出这样的表情,饶是杨老太师也垮下了脸,重重叹了口气,他精明了一辈子,做的最糊涂的事,就是放任杨氏嫁进了沈家。
杨氏温柔的笑了笑,扶着杨老夫人的臂弯道“都这么些年了,娘说这个做什么。若是女儿没有记错,还有一个多月就是娘的生辰,娘别想这些不高兴的事,要开开心心的。”
杨老夫人眼眶微红,轻轻拍了拍杨氏的手背“你若过得好,娘就开心,若你过不好,娘哪里有心情过什么生辰。”
杨老太师啧了一声,凑上去道“你说这给孩子听做什么,梅儿都这么大了,知道该怎么过日子,你这么个样子,不是叫梅儿担心么。梅儿,你放心,爹会好好操办你娘的生辰的。”
提及杨氏当年嫁人的事,杨老夫人心底实则是有些怨怼太师的,她轻哼了一声,板着脸生闷气。
沈若华忍俊不禁,她半蹲在老夫人膝前,温柔道“祖母不必担心我和娘,祖母多照顾自己,娘有我和哥哥呢。”
“你们兄妹俩大了,到了这年纪,也该是你们母亲享福的时候了。”杨老夫人说着说着,便若有所思起来“说到这我倒是想起来了,戚儿今年也有十八了,也到了该娶妻的年纪,他保不准什么时候就又去边关去了,这次回京述职,梅儿可要多上心,京内适龄的好姑娘多的是,你可要好好挑挑。”
杨氏早有了这打算,笑着点头“母亲宽心,女儿都记着呢。只是大哥和大嫂人不在家,她二人不知何时回来,景恒和清音的事,娘也要多上心啊。”杨氏笑着看了一眼侄子侄女。
杨清音羞的脸上飘红,抓着沈若华的衣袖往她身后躲,弄得沈若华哭笑不得,杨景恒静静站在一旁,目光如水似的看着二人,眉宇间还带着宠溺之色,殊不知是对哪一人。
杨老夫人抿唇一笑“你是景恒清音的姑母,若有什么合适的,也替她二人说说……”
杨氏的目光落在杨景恒的身上,捂着唇低低一笑“景恒还早,可以再等等,母亲不必着急,景恒的媳妇好找。”
杨景恒看似没把杨氏和老夫人的闲聊放在心上,耳尖却悄悄红了起来。
沈若华眨了眨眼,轻笑着插嘴“京城温婉贤淑的姑娘很多,总有配得上表哥的,娘可要好好挑一挑。对了,表姐还记得上回在宴上看见的罗家小姐罗婉君吗”
杨清音从她身后肩头抬起头,迷茫道“记得,怎么了若华”
沈若华看了一眼杨景恒,又看向杨氏众人“我看罗小姐身量纤纤,容貌倾城,腹有诗书气自华,与表哥十分相配,听闻罗大人和祖父相识,不也是门好亲事”
杨氏等人还没开口,杨景恒脸色大变“不行!”他想也没想,话就脱出了口。
说完后,他便后悔了,这样快速的拒绝,若传出去,好像他瞧不上罗家姑娘似的,人家的确是个好女子,只是并非他心悦之人罢了。
杨景恒抬起手朝太师等人作辑,严肃道“爷爷,姑姑,大丈夫先立业、后成家,景恒只想秉承杨家的家风,在未有建树之前,景恒不考虑成家的事,劳烦姑姑了!”
杨氏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踌躇的没有开口,她暗暗瞪了一眼沈若华,觉得女儿这样直白的拒绝,太过无情。
杨老夫人没有意识到什么,听了杨景恒的话,也只是絮絮叨叨的劝了他两句,杨太师倒是若有所思,直到他们同杨氏和沈若华告辞,登上回府的马车,杨太师推了推坐在一边的妻子。
“诶,芸儿,你可还记得,咱们几十年前,和罗广行他们说的事儿”杨太师试探着问。
杨老夫人拧了拧眉,“你说的具体些。”
“你和罗广行的夫人以前不是经常在一块儿说话的么,他家女儿刚出生的时候,你还喜欢的不得了。”杨太师对妻子的记性有些无奈,“你当时还说,要让恒儿娶了婉君回来,给你做孙媳妇。”
杨老夫人身子一颤,双眸猛地瞪大“是不是还交换了龙凤玉佩”
杨太师叹了口气“你可算是想起来了,我本没想提醒你,但看你忘得彻彻底底,又要给恒儿寻觅什么夫人,这不提醒你也不行了,你若真给恒儿找了人,让罗家知道,咱们杨家成什么了。”
“罗家那女儿,我好些年没看见过了。”杨老夫人轻叹了一声,“罗广行后来娶的那个女人不是什么好东西,偏偏他宠爱的不行,要不是他对婉君不错,我早就把婉君抱来身边养了!”
杨太师戳破了她的自圆其说“结果清辉出生,你就把婉君忘到脑后去了”
杨老夫人垂下了头“也是我不好。改日,你陪我去看看那丫头吧,若是品行好的话,便定下来。”
太师没有异议的点点头。
…
…
三日后,城门大开,因为宇文老将军卧病在床,领军进京的,是他身边年仅十八岁的副将沈戚。
少年一身黑色戎装,笔挺的身姿,鬓若刀裁,眉如墨画,眸间波澜不惊,驾马从纷扰的街市走过,不曾斜视一分。
站在路旁的姑娘羞红了脸,有些胆子大些的,将手里的绢帕和香囊往他身上丢,虽皆被他伸手挡了去,但也丝毫不减那些姑娘们的爱慕之心。
东岳帝领着一众朝臣站在紫禁城的城楼之上,待沈戚率领众军从市井那头的长桥过来,东岳帝才转身领着朝臣走下城楼,打开了紫禁城的朱红色大门。
沈戚驾马下桥,便下了马,一路走到紫禁城前,跪下“末将沈戚,参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东岳帝哈哈笑了两声,上前假做搀扶,“沈将军起来吧,朕想见沈将军许久了,果真是英雄出少年,九弟啊,这位沈将军与你当年相比,可是不遑多让!”
站在东岳帝身后一步的霍孤笑了笑“皇兄说的是。”
当年他和沈戚,几乎是同一时间参军,只是所在的军营不同,但这么多年,他也听过沈戚的名号,沈戚自然也听说过这位号称战神的少年王爷,他躬身作辑“末将见过王爷。”
霍孤点了点头。
说是率领众军,实则随沈戚一道前来的,只有在军中拿了军功,可以加官进爵的将士。
皇帝领着众人回到金銮殿,沈戚等人站在殿中,半跪在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