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诡三国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马月猴年
卓文君以为自己是遇到了爱情,但是她从未想过她之所以能多才多艺是从何而来,她锦衣玉食又是由谁所出,她享受了卓氏的财富,最终却没有完成她的使命,为卓氏引来金凤凰,却跟着黑乌鸦跑了。
因此当下卓氏的卓梁就显得很艰难。他陪着笑,对于任何人都陪着笑,就像是一条狗对着谁都摇两下尾巴。他必须要想办法趁着机会做大,并且还要在做大的过程当中小心翼翼的维护周边的关系,然后一点点的企图重新恢复之前卓氏的荣光。
即便是卓梁心中多少有些明悟,知道卓氏在出了卓文君这个恋爱脑之后,已经是再也无法恢复原貌了,因为川蜀的冶铁业已经不再属于卓氏,而且永远也不可能属于卓氏了。
冶金业也不再属于川蜀任何人的了,也不可能属于某个家族了。
现在,卓梁只能想着趁着江州成为新的中心的机会,把水运做大。
水运业,这是一个全新的发展空间,并且没有什么对手。
但问题是,这个行业先期的投入不小。
船只要有罢,水手要有罢,转运的工具,点对点的路线,以及一系列的通关哨卡等等,都需要有一定的关系,不是想要做大就能做大的。
所幸,卓梁至少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他不敢和崔氏甄氏争夺什么大商路,他就守着一条川蜀到江东的商道,当下也就没有人会去抢夺。
停泊在渡口的梁氏商船大概有二三十条,每一条船上都挂着两面旗帜,一面是象征着骠骑麾下的旗帜,另外一面则是卓氏商号的旗帜。代表骠骑所属的旗帜高居于桅杆的顶端,卓氏的旗帜则是斜插在船体侧面。
别看数量不小,但是船只都不大。
卓梁苦恼之处也是在这里,大船显然装货更多,效益更好,但是投入也自然是更多,并且修建的时间长。可是只用小船,那么建立水运渠道明显不够用,自家的运力若是不足,也别怪其他人会伸手进来。
『卓掌柜!卓掌柜可在?』
码头上有人喊着。
卓梁闻声,便是先应了,然后走出船舱来一看,立刻连忙往前几步,没用搭板,直接跳上了码头,到了诸葛近前,恭敬地作了一个揖见礼,『在下见过诸葛从事。不知从事至此,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诸葛亮还了半礼,然后举目四顾,『卓掌柜这船队还可以啊……可是将要启程了?』
卓梁虽然不清楚诸葛亮为何而来,但是依旧老老实实的说道:『是将要启程了,不过……还有一批香料等着进舱……预定是今天晚上到,若无意外,便是明日启程……』
诸葛亮点了点头,又问道:『香料是卓掌柜你的人采购的?』
卓梁憨厚的笑了笑,『让诸葛从事见笑了,在下这个本钱薄……香料是李氏商行的,只不过是搭我的船去江东……』
诸葛亮摆摆手,『不知可否到卓掌柜的船上坐一坐?』
卓梁连忙伸手相邀,『这是在下荣幸!请,这边请!从事小心……』
一转头,卓梁又连忙冲着船上喊道:『老把头将船定住了,别晃!』
船上有个苍老的声音应了一下,然后有人走到了船尾,左右伸出竹竿将船撑住了,还有人连忙将船头上的搭板架在了码头上。
诸葛亮稳稳的上了船。
卓梁跟在其后。
卓梁的船算是中等大小,平底的商船,算上船舱的话,有三层。船舱里面放货物,然后第一层可以放货也可以住人,就是住宿的条件很一般就是了。在上一层,也就是顶层,就很小了,只有四个房间,卓梁住一间,另外一间作为厅堂见客,剩余两间一般都空着,除非有什么重要客人。
诸葛亮先去了船舱。
船舱昏暗,为了防火,里面也甚少点灯,再加上平日里面堆积各种货物,还有水手苦力居于其中,所以什么味道都有。
卓梁有些担心的看着诸葛亮,却见到诸葛亮神色如常,就像是没有闻到什么臭味一样。
诸葛亮看了看船舱里面的货物,然后又到了上面一层,也是转了一圈,就像是很随意的看一看。
到了最上层卓梁待客的小房间内,诸葛亮才问道:『卓掌柜,这些货物都是你的么?』
卓梁回答:『回禀从事,只有一小半是我的,其他的是另外几个客商的。』
卓氏已经不复当年,为了组建这样的一只船队,卓梁甚至需要亲自去成都找人,然后邀请旁人一同进货,出货,来获取更大的效益。
『成都的李氏商行……会有人跟着你一起去江东么?』诸葛亮又是问道。
卓梁略微愣了一下,点头说道:『没错,是跟着一起的。』
诸葛亮神色不变,点头说道:『是有几个人?』
『活计加上护卫,一般是七八人。』卓梁回答道。
香料占用空间不大,但是价格高昂,所以不仅是要有活计,还有护卫。
诸葛亮又点了点头,然后说道,『今日待李氏商行的人来了,你寻个由头,拖延两三天再行出发……就说是公文未妥……』
『公文未妥?拖延两三天?』卓梁吸了口气,然后点头说道,『没问题!』
从川蜀到江东,水路的好处,不仅仅是可以大量货运,成本更低,更重要的是水路上面的关卡比陆路上要少很多……
若是春夏之交,随时可能下雨,导致江水暴涨,有时候就必须抢时间,所以有时候就拖延不得,而对于当下来说,基本上江水稳定,早两天晚两天差别不大。
一般来说,也没有人会在春夏之交,水势湍急的时候行船,危险太大。
诸葛亮笑了笑,『善。如此就不打搅卓掌柜了。切记,此事绝不可宣扬。』
卓梁心中一凛,连忙应下。
诸葛亮告别了卓梁,回到了江州城中。
徐晃在府衙厅堂之内,面对着江州沙盘,正在垂目而观,似乎在思考着要如何布置什么。见到了诸葛亮回来,便是点了点头,『孔明查探得如何?』
诸葛亮说道:『若亮所料不差,这香料商贩,必然是混杂了江东奸细……』
徐晃伸手相邀,请诸葛亮坐下,然后问道:『愿闻其详。』
『商贾,逐利也。』诸葛亮沉声说道,『锱铢计较,乃其本性是也。西域香料相较价廉,运至长安,便是腾贵,而长安在运至川蜀,又是更加昂贵……而南中交趾香料么,虽说相比西域香料价略低一些,然今年南中香料未至……』
有些事情,看起来很复杂,但是遇到了聪明人,尤其是像诸葛这样的,就好像是透明的一样。
诸葛亮上船转悠了一圈,看着像是走马观花,但是实际上心中有数。
卓梁船中的商品货物,自然基本上都是属于卓梁的,毕竟他就在那艘船上,所以他运送的货物,若是自己船中有空位,那么基本上都会放在自己眼皮底下,而不会放到别的船上去。
这是人的本性。
另外的小船,虽然诸葛没有一一看过去,但是基本上也能清楚运输的是什么货物。
和卓梁船上的货物一样,是川蜀的一些特产,比如竹纸,书籍,竹器,丝绸,绢扇,茶砖等等,都是寻常物品,昂贵的也有,但是数量并不是很多。
尤其是底仓,气味混杂,显然并不适合囤放大量的香料,毕竟如果说香料窜了味,那么价格必然大跌,损失的可不是一点半点了。所以必然只能放在甲板的这一层,可是这一层的空间也不多,所以一次运送的香料肯定不多。
而带着昂贵的香料去坐其他的船只,也同样不可能。
在江面上航行,大船显然会比小船更安全一些。
诸葛亮才从南中回来,所以他很清楚南中这条线的情况。
这一次回来,诸葛亮主要就是要和徐晃商议在南中军寨驻点的情况。
通过军寨驻点,把控南中要道,然后将原本的南中拆分出来,形成更加小的郡县,控制当地的那些豪强的势力等等事项,无疑是需要详细研讨的,绝非写上几封书信就能搞定的事情。
而甄别间谍之事,只不过是诸葛亮听闻了有这么一件事,便是顺便做了而已。
顺便而为。
诸葛亮很清楚,南中的香料一年只走一次,也就在深秋的时候抵达川蜀,然后就会从川蜀返回交趾。而现在时日才是夏日,还没到深秋呢,这当下川蜀的香料,便只能是长安运来的。
从长安本来就有商队直通山东。从长安出发,出了河洛之后,前往山东的商队可谓是一马平川,所以运费其实不高。而运香料走山道至川蜀,再从川蜀走水路到江东,不仅是耗费时间更长,这价格就自然是更加昂贵。
舍近求远,舍廉求贵,这就很不正常了。
那么不正常的商业行为,又是图什么呢?
『香料贵重,便有护卫,这护卫……』诸葛亮笑了笑,『正好用作遮掩……毕竟出面的都是商行之人,而护卫一般甚少关注……』
徐晃点了点头,看了诸葛亮一眼,似乎想要说一些什么,但是又没有说,只是沉吟不语。
徐晃虽然觉得诸葛亮说得确实有道理,但是他觉得好像还有一些什么问题。
诸葛亮似乎察觉了徐晃之意,继续缓缓的说道,『亮让码头商船拖延些时日……亮再稍加试探,自可见其分晓……』
诸葛亮年少,但是事情却办得滴水不漏。
若是一般的莽撞人,有了线索,确实有几分怀疑就可以直接开大了,但是诸葛亮却不一样,他还要再排除一些特殊的情况,比如江东急需香料,从山东那边采购不到,所以不得不走水路,而在这样的情况下,拖延几天,必然就会使得香料商人着急。
正常的话,若是普通商人,心中无鬼,那么听闻是什么公文没办好,肯定会大骂卓梁,并且敦促卓梁去赶快办理好,甚至还有可能会因此要和卓梁计较一番因为拖延导致的银钱亏损什么的……
即便是亲兄弟,也是要明算账的么。
所以这是正常的商人。
而不正常的商人,知道是公文没办妥,心虚的可能就会等,甚至不吭声,也不和卓梁翻脸,毕竟他们重要的不是销售商品,要是和商队翻脸了,不能走水路,那么陆路的哨卡明显就会让他们更加的麻烦。
黄昏,临近江州城关闭的时候,成都李氏香料商行的人,卡着点来了……





诡三国 第2675章机关算尽大聪明
卡着点的人,一般来说都是比较严谨的,有着相当强的自制观念的人。
这种人,就大体上算是后世传说当中的德国人。
嗯,传说当中的德国人不仅是守时守信,极度严谨,甚至还可以有油纸包三十米的黑科技的,而现实当中的德国人么,不仅会迟到,列车也会晚点,阶级已经完全固化,连努力打工赚钱都是犯法的。
听说就只是听说,具体还是要看实际。
成都李氏商行的人到了江州,当然不是因为路途上有出现什么问题,而是因为江州这里有大量的兵卒镇守。就像是做贼的经过蓝白色的围墙,即便是没有做什么,总是多少有些心惊胆战一样,即便是其表面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
尽可能的减少在江州的时间,进了城就直奔码头,然后上船出发,便是最理想的计划,只不过理想和现实永远都是有差距的,这一次李氏商行的人就遇上了这个『差距』。
『公文?!为什么没办好?!』李氏商行的人很是愤怒。
卓梁叹了口气,说道:『公文我早就报上去了,但是没能批下来……昨天我还去了一趟,官廨里面的人说是最近事情多,耽搁了……』
李氏商行的人瞪圆了眼,『耽搁了?』
卓梁点头,『耽搁了。说近几日徐将军有更重要的事……所以,我们这……再怎么说也不能排在徐将军之事前面罢?』
『那公文办下来还需要多久?』李氏商行的人追问道。
卓梁无奈的叹了口气,『我也不知道,快则三五天,慢的话……唉……』
生意人么,都这样。卓梁当然不可能直接说三天,万一诸葛亮说还要再多几天怎么办,所以范围说得大一些,总是没错的。
『……』李氏商行的人交换着眼色。
正常来说,商行遇到这样的事情,有小概率是会等,但是大多数是会试图将损失转嫁出去的,反正商行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赚钱。
商行在这样的情况下,若是稍微懂一些的,会试图将香料脱手给卓梁,然后拿回本钱,或是少量的盈利,那么就将风险转出去了,反正是卓梁没能顺利办下公文来,后续风险要卓梁承担也说得过去。
卓梁也不会说立刻高价接收香料,必然会讨价还价一番,然后在双方都认可的价格下达成交易……
但如果是是另外的一种情况……
李氏商行的人没有立刻做出决定。
李氏商行的领队上了船,两名护卫也和他住在一起。这也不能算是什么太大的问题,比如身上带了重金,也需要护卫近身保护的。
可是在商行领队和护卫进了房间,关上了房门之后,其中一名护卫就低声说道:『我必须立刻出发……不能在此耽搁……』
李氏商行领队一愣,『可是这船……』
『你们在这里等公文……』那名护卫低声说道,『我另外找路子走……』
听到了他的话,另外一名护卫吃了一惊。
这两名护卫,其实都是江东的人,而且还不是一般的兵卒,这两个人在江东军中,担任帐前督,也就是基本上等同于亲卫宪兵的意思,虽然并没有太高的职别,但是作为军法官的重要副手,必然要懂得一些文字,知晓条例,负责对普通兵卒纠正纪律,执行责罚。
这帐前督之职位,不是老卒,是不能担任的,所以他们身上有兵卒的印迹,但是作为护卫,倒是可以掩饰一二。反正往来商队这么多,大多数人都是去重点关注商队货物,还有领队掌柜。至于护卫,这个月来,下个月就走,都是很常见的,所以人员变动不容易引起注意。
只不过不容易引起注意,不代表就不会引起注意……
『我怀疑……』那个老成一些的护卫沉声说道,『是不是暴露了……』
『不会吧,或许是真的公文没下来……』领队不太敢肯定的说道。领队对于商业上面的事情自然是熟悉的,但是对于眼下的事情,他一时间也无法做出非常准确合适的判断。
『应该不至于罢……』年轻的护卫说道,『要不然等等看?』
年长一些的护卫皱眉说道:『我担心这城门一关……就有人找上门来……』
『什么?!』另两人惊诧。
『这个卓氏,出现这个什么公文的问题是第一次吧?』年长护卫问道。
领队点头,『对,对,之前都没有过,从来没有过……』
『所以这一次为什么会有呢?』年长护卫说道,『卓氏又不是第一次,难道他不着急么?我看他的样子就不像是多着急……所以这里面肯定有什么事情……虽然我确定是什么事情,但是……还是小心为上……』
川蜀因为来了徐晃之后,在军事上有很多的变化,所以必须将最新的情报递送回去,这自然是很紧要的事情。
『那我们……』年轻的护卫眼珠斜了一下,『要不要干脆……』
领队身躯不由得哆嗦了一下。
在外人面前,他是领队,李氏商行这些人都听他的,但是实际上他要听这两名护卫的……
年长护卫看了领队一眼,思索了一下,摇了摇头说道:『不用。我一个人带着货走就是,你们都留在这里……如果有什么其他变故,也不会被查出什么来……』
水路还是比陆路更便捷,而且对于江东人来说,似乎也更偏向喜欢水路一些。若是这一次真的只是意外,那么下一次还可以继续用这一条路线。
商议已定,趁着城门还没有关闭,年长护卫怀中揣着一个特制的香料盒子,匆匆下了船,穿过了集市,往城外而去。
此时因为已经临近城门关闭的时间,所以除了城门左近进出的人多一些之外,其他的地方都是比较安静的,没有什么人马兵卒调动的迹象。
年长护卫一路急行,临近江州东门的时候,他回头看了一眼,城内依旧没有什么动静。他走到了等待出城的队列之中,然后从腰间的革囊里面拿出了一张过所。这是之前就办好的空白过所,事先偷偷的用印盖章,然后收藏好,在需要的时候填上写文字内容,这样就可以有一份『真实』的过所来。
过所写的是某某人,某某事,然后经办限定日期,都是固定的各式。纸张是真的,大印也是真的,唯一的破绽就是墨迹新一些而已。
走到了城门之处,年长护卫将过所交给了城门守卫。
此时天色已经昏暗了下来,这些城门守卫已经是值守了一天了,精神头也不是很好,加上光线不足,所以接过了过所之后也就大体上瞄了一眼,就随手还给了年长护卫,然后摆手示意其通过。
年长护卫沉默的接过了过所,然后不紧不慢的走出了江州城。
因为江州本身处于巴中,是内部城市,并不是边境关隘,所以对于人员出入的核查,并没有关隘哨卡那么的严格。
年长护卫出城以后,便是直出城郊,似乎是对于道路很是熟悉,时不时会稍微停一下脚步,观察左右前后,然后再往前行。
江州城外,也有一些农户。
因为江州地形高低起伏,山田很多,所以这些农户也就是东一处,西一处的。
年长护卫准备去的地方,就是一户农家。
这是江东的一处紧急避难之所。
在早些时候,江东的人就替代了原本此处的老农夫,在这里耕作。在没有照相技术的汉代,像是这种远离城镇,只是存在于户籍当中的零散农户,即便是当地小吏,也未必说都能记得清楚,毕竟一年才见一两次面……
在抵达这一处隐蔽地点的时候,年长护卫还特意在灌木之中蹲了一会儿,看后面并没有什么尾巴,才带着好几个不大不小的蚊子包到了农户之处。
选择这一处,是因为在农户家后面,有个小山坳。这个小山坳不大,但是四面环山,不易被发现,不管是用来藏人,或是用来藏马,都很合适。
没错,现在这里就藏了一匹马。
年长护卫知道这个事情,所以他来了,但是他所不知道的是,这匹马并不是西凉高头大马,更不是战马,而是川马……
『……』年长护卫看着眼前的这一匹川马,久久无语。
川马也有大马,河曲马系列的,但是那是在北川,而在南川东川一带,基本上都是和滇马差不多的矮脚马。
『这是驴啊!』年长护卫哭笑不得,指着矮脚马说道,『你这明明是只驴!驴都比你这大!』
『胡说!』老农不开心了,『这就是马!别看小,这马脚力好!我知道你想要什么,但是你想想,一个农户家里面,有几匹西凉战马等着你们来?可能么?若是真有战马,等不到你来,我就先被抓走了!』
年长护卫知道老农说的是实情。
一个农夫家中,或许可以支撑起一两匹的驽马供养,但是想要支撑战马的喂养,还要保持战马的活性,基本上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匹战马的日常消耗,基本折算起来费用要赶上三个成年男子了,毕竟战马时时刻刻要保着膘,一旦饲料跟不上掉膘了,就难以上战场了。
而川马滇马,相对来说,喂养上就好很多了,和蒙古马一样,吃苦耐劳,跑不快,但是耐力好。
情况有些出乎意料。
毕竟情报传递都是很费事的,能提供出这里大概情况就已经很不错了,怎么可能还去详细描述藏在这里的马究竟是什么马种呢?
『算了……』年长护卫叹了口气,『就这样罢!』
要早知道是这种马,他就要好好权衡一下了。结果现在……
来都来了,还能怎样?
年长护卫翻身上马,然后不由得又轻轻叹息了一声。他在江东人里面算是比较高的了,七尺五,但是这个战马却只有六尺多,肯定连七尺都不到,所以骑在上面真是一言难尽……
但不管怎么说,四条腿总比两条腿更好些,顺着山道他准备赶夜路。
原本年长护卫的计划是要在农夫家里过夜,等天明再走的,但是在见到了这一匹马之后,他改变了主意。
事实证明,他是对的。
在天明时分,他听到了后面传来了踢踏的急促马蹄声。
年长护卫他有些担忧,想要催马快走,但是矮脚马依旧是懒洋洋的向前,迈着魔鬼的步伐,卡察,卡察,即便年长护卫一再敦促,也就是从卡察,卡察,变成了卡察卡察而已,根本没有快多少。
这也很正常,川马滇马基本上都是用来驼物驼人的,重要的是稳,而不是快,再加上又从来没有经过什么训练,根本就不明白年长护卫的焦躁心情,跑都跑不起来……
年长护卫听着后路的马蹄声似乎越来越急,情急之下急中生智,便是立刻下马,然后牵着马缰绳调转了马头,往回低着头,慢慢的走。
不多时,就有五匹战马排成了前二后三,从官道上疾驰而来。
年长护卫连忙牵着马往道路边上让了一下。
追来的骑兵目光似乎在年长护卫身上略过了一下,然后似乎并没有怀疑什么,便是踢踢踏踏的飞驰而过。
年长护卫呼出一口气。他不清楚这追兵是不是冲他来的,但是他觉得似乎事情正在朝着一个崩坏的方向上滑落……
正在年长护卫以为他骗过了追兵,准备拐到其他山道上绕行的时候,之前那五名骑兵又是跑回来了。
1...13691370137113721373...145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