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穿成炮灰配角的奶奶(快穿)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糖崽儿
赵奶娘听着就觉得不靠谱,要找到能让老夫人都忌惮的姻亲,岂是那么容易,而且时间也不多了,赵奶娘不是很看好,私心里她不想夫人再折腾了。
“夫人,老夫人可是安定长公主。”赵奶娘提醒道。
老侯爷战场身亡后,老夫人为了宁远侯府不倒,舍了长公主的府落,亲自坐镇侯府,这一镇便是十余年,再加上老夫人不爱交际,除了太后寻了好东西,每月会召见进宫外。
倒是有很多人都忘了,老夫人不仅是侯府老夫人,还是本朝的安定长公主。
谁知赵奶娘这提醒之语并没有难住孙氏,“那便找皇室的人,如今还有几位皇子未有正妃,静儿样貌出众,温柔贤淑,家世也比得过京中许多贵女,何尝没有那个可能!”
赵奶娘被自家夫人这大胆之言,惊出了一身冷汗,她急忙阻止,“夫人可别这么说,皇子们乃是天家贵胄,殿下们的亲事哪里轮到我们来说,夫人千万慎言。”
孙氏也知道自己失言了,但她自觉自己这个想法可行,虽之后没有和赵奶娘再提,但赵奶娘看她发亮的双眸,知道她肯定在盘算什么,总觉得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赵奶娘想的没错,孙氏就在想如何让静儿能被皇子看中。
若是以往,孙氏不一定希望自己女儿嫁入皇室,毕竟现在储位未定,到了那一日,皇子之间起了争斗,静儿身为宁远侯嫡小姐,若嫁给哪位皇子,不就是在告诉皇上她们宁远侯已经站队了吗。
但是孙氏现在顾不得这些了,她一心只想着不能把静儿送走。
只要想到静儿往后会过上苦日子,被恶毒婆婆欺辱,孙氏就觉得浑身难受。
若静儿嫁到京城,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孙氏才能安心。
孙氏的娘家并不显赫,只是普通的五品官之女,当初孙氏是公良山自己相中,而后告知了母亲,侯府老夫人也没有反对。
孙氏在家中跟着嫡母,学过管家之事,但相对于侯府的家大业大,孙氏的娘家真是不够看。
所以若是想让静儿嫁去皇子府,娘家那边肯定行不通。
可夫家这边,若是让老夫人知道,肯定直接拒绝。真有幸成了,孙氏觉着老夫人也不会开心,到时候覆水难收,但她在老夫人面前恐怕落不了好了。
不过为了女儿的往后,孙氏都能承受。
至于侯爷这边,若是木已成舟,侯爷也不会过多苛责,肯定会默认。
但要这二人帮忙,肯定是不行的,不止不行,孙氏还得瞒着她们,等事情定下才好说。
那唯一剩下的就只有儿子公良轩了,公良轩是三皇子伴读,见到皇子的机会多,且他的主意多,若让他帮忙,至少有五成把握。
孙氏对自己教养出来的女儿还是很有信心的,论才情样貌都不输给别人,只怕会有意外,事情不顺利。
心里七想八想,孙氏就决定将儿子叫过来,商量一番。
静儿是他的妹妹,想必轩儿也是希望静儿能安然无忧的吧。
孙氏找到了解决法子,心中既激动又忐忑,还不放心,派赵奶娘去府门口守着,只等大公子回来,就将人带到此处。
赵奶娘是没想到孙氏竟将此事打到大公子头上来,以为孙氏是要将这些事说与大公子听,让大公子想出一个章程来。
虽不知夫人为何这么焦急,但也依言去了。
公良轩今日比平日回的早些,到家中没来得及修整,就被母亲身边的婆子给叫走了。
以为母亲有什么急事,公良轩的步子就迈的大些,来到母亲的院子。
到了院子,公良轩发现院里不止是母亲,还有大妹妹。
公良轩笑道,“母亲安好,这么着急,还叫了大妹妹,是什么要紧事?难不成是要我们兄妹之间多亲近亲近。”
公良轩这话就是在打趣,说着转头看了一圈,又道,“怎么没见二妹妹?”
第170章
孙氏没想到他一来就说这些,听到他提起另一个女儿,就有些不自在起来。
公良媛的决然,还有老夫人禁止她再去汀兰苑,都让孙氏下意识的不去想这个女儿。
孙氏尴尬的轻咳一声,瞪向儿子,“这么大了,还没个正形。”
公良轩在皇宫每次都是神经紧绷不敢有一丝错漏,只有到了家中,才会如此没有拘束。
他自顾自的坐在椅子上,随手拿起桌上的蜜饯扔到嘴里,含糊道,“那母亲让赵奶娘急急唤我过来又是为何。”
“自然是有事。”孙氏果盘推他近些,也跟在落座。
“我且问你,你跟着三皇子做了两年的伴读,可看过所有的皇子了?”孙氏问道。
公良轩诧异望她,提起皇子,方才的漫不经心散去,脸上的笑也收了起来,没有回答孙氏的话,反而反问道,“母亲问这些做什么?”
说这话的时候,公良轩是直盯孙氏的双眼,不怪他敏感,只是现在皇子之间斗争隐现端倪,公良轩不想让自己家人陷进来,故而小心谨慎了些。
公良轩自己在外都谨言慎行,虽他是三皇子伴读,但也表明不会站任何阵营。
最近因为这些事,公良轩见母亲竟然也提起了皇子,自然就紧张。
孙氏有些不自然,回避他的问题,轻咳一声摆起母亲的架子,“我问你说便是。”
公良轩狐疑望她,孙氏这逃避的样子,公良轩就更不能说了。
万一母亲是听了别人的话,从他这套消息,等他说的传出去后,那不是给侯府招来祸事。
既然母亲不说,那他也就不说,公良轩恢复了刚才的漫不经心,又拿了几块点心,“我日日跟在三皇子身后,对其他皇子不甚了解,母亲若是想知道,去问父亲就是。”
孙氏一哽,这事她怎么可能与侯爷说。
最后无法,孙氏只得将自己的想法与儿子说了。
她既把公良静一起叫来,本来就没打算隐瞒,干脆都掰开来说给儿女听。
不说公良静听了多愕然震惊,就公良轩都觉第一次认识母亲一般,脸上的郑重严肃。
公良轩直接站起身来,“母亲当真是在内宅待久了,这样的话您也敢说出来,若是让祖母和父亲知道,母亲可知会有怎样的后果?”
孙氏被他直接顶撞,脸色有些不好看,也就不委婉着来了,“只要事情成了,静儿能嫁进皇子府,留在京城,其他的一切自有我来承担。”
公良轩锐利的目光如剑,“母亲要怎么承担,拿我们侯府百年的荣辱来承担吗?”
“我只怕母亲承担不起。”公良轩只想打消母亲这个荒唐的念头,皇子争位,他和父亲都避之不及,母亲却要往上凑,是嫌侯府过得不够安宁吗?
公良轩对待孙氏,从来都是亲近的,往往什么事都愿意依着她,可说到这个,他从未有过的强硬。
盯着孙氏的双眸,“母亲还是早些打消这个念头,今日我便当什么都没发生过,若发现母亲还想如此,就莫怪我说与祖母和父亲了。”
要换做任何一人,今日说了这样得话,公良轩都不会轻易放过,可孙氏是他母亲,他只能告诫。
孙氏面色泛白,一开始想到办法的激动都消散个干净,犹如受了重大打击,身子都不稳,眼眶又溢出眼泪。
“那你要我如何,你祖母执意要将静儿送走,我只能想出这个法子保住静儿,我一个深宅妇人,还能如何?”声音中满是悲戚。
公良轩皱眉看她,虽然刚知道这事,公良轩也有些惊讶,但他并不觉得祖母的做法有错。
媛妹妹是他亲自从宋家接回来的,也是他找到的,媛妹妹在宋家过得什么日子,没有谁比公良轩看的更清楚。
当初媛妹妹一身破旧的衣裳洗的发白,身子瘦弱的如同偷穿了大人的衣裳,空荡荡的挂在身上,明明和静妹妹一样的年纪,看起来却好似小了好几岁。
脸上因为常年在家中受苦打骂,已有了死灰模样,小小的身体拖着两个大木桶,去河里装水,再到地里去浇。
公良轩曾远远看过,她吃力的狠,却一刻不敢停留,唯一护着她的养母没了,她要是不干活,就没有饭吃。
确定那个受了很多苦的小姑娘的确是自己妹妹后,身为男子,公良轩都暗地里红了眼眶,若不是还有一丝理智,他恨不得将宋家那些人,通通杀个干净。
之后为了不让爹娘伤心,公良轩接走公良媛后,特意耽搁了一些时日,把她养的稍微能看一点了,才回到府里。
自那以后,公良轩便不怎么亲近自己那个大妹妹,因为只要想到媛妹妹在宋家过得什么日子,他就对有宋家血脉的公良静亲近不起来。
“母亲这是作何,祖母的话有道理,大妹妹本就不是侯府血脉,传出去大妹妹继续待在侯府也惹人非议,父亲既找好了借口,也不损大妹妹名声,母亲觉得哪里不妥?”公良轩是想到什么说什么。
却气的孙氏哭都哭不下去了,她气结怒视自己平时引以为豪的儿子,“你还是当哥哥的,怎能如此狠心?!”
公良轩不觉自己有什么狠心了,这说的难道不是实话吗?
公良静也一脸受伤的看着哥哥,她这些日子感觉到哥哥与自己不亲近了,虽然带了稀奇的玩意,也还会送到她院里,但说话的时间明显少了。
在这段时间,公良静的心思本就敏感,几次便能查出,不可能不伤心。
“母亲莫要着了相,大妹妹这样也是个好去处,母亲若是想那些不可能的,不如多想想如何安置大妹妹往后的生活。”公良轩有自己的认知。
他是父亲和祖母教导大的,对母亲是尊敬亲近,但在大事上,他不会因为孝道一味的纵容母亲。
之后也不想看孙氏继续流眼泪,公良轩便找了个由头,也不顾孙氏的阻拦就退了出去。
临走前,还不忘叮嘱,只不过这话是对公良静说的,“大妹妹若是记住侯府的恩情,那就多劝劝母亲,你该知道母亲的想法,会给侯府带来麻烦,且嫁入皇子府,并不是个好归处。”
公良静面色发白,被哥哥盯得,身子都有些摇摇欲坠,哥哥的话就如同利剑扎到她心里,让她无所遁形。
“我会的。”在公良轩的目光下,公良静只能点头。
之后公良轩就离了院里,屋里只剩下母女和找奶娘。
赵奶娘看着伤心不已,又失魂落魄的夫人,觉着夫人真是着了相,非要留大姑娘在京中又是为何,京中也不是没有小姐外嫁的。
只是赵奶娘知晓夫人现在是怎么也听不进去,好在大公子拒绝了夫人的话,不然赵奶娘可就得胆战心惊了。
公良轩出了院子,回到前院,眉头还是深锁,怎么想都觉不妥,便吩咐身边的长随,“你在府中多注意夫人和大姑娘院子的动静,若有谁出了院子,一定告知我。”
长随闻言点头,“大公子放心,小的一定办好。”
想了想,公良轩还是决定这事暂且不与父亲说。
但母亲今日的行为着实莫名,难不成府里发生了什么事?





穿成炮灰配角的奶奶(快穿) 第146节
公良轩觉得可能与二妹妹有关,想了想就招来周管事,周管事对其他的虽不清楚,但老夫人罚了侯夫人和大姑娘他还是知晓的。
得知这些,公良轩想了想,换上了日常衣裳,带着自己新得的玩意,就往祖母院里去了。
公良轩还没进院子,就听到少女银铃般的笑声,微有惊讶。
走进一看,便看到自己的二妹妹伏在祖母膝上,脸上都是笑,祖母不知在与她说些什么,神情柔和。
钱婆子在一边候着,也脸上带笑。
这样得情景难得,公良轩也没让人通传便迈步进去了。
钱婆子首先看到他,上前一步行礼,“大公子。”
这声音吸引了在谈笑的祖孙,公良媛看见大哥哥,不好意思的起身,盈盈一拜,“媛儿见过大哥哥。”
公良轩含笑,将手中东西递过去,“二妹妹在这正好,省的我还要去你那一趟。”
公良媛接过,触手冰凉,是一柄极小的玉如意,看着精巧可爱。
“谢谢大哥哥。”公良媛脸上展出笑来。
公良轩摸摸她的头,才对祖母请安。
“今日怎地这么早,可用过饭了?”唐梨花放下手中的书卷。
公良轩摸摸鼻头,他还真没来得及吃饭,刚回府就被母亲叫过去,心里装着事,又来祖母这,不说还没感觉,现在真有些饿了。
第171章
钱婆子下去让小厨房准备些吃食,公良轩拿了桌子上的糕点先垫垫肚子。
本来公良轩来是想来询问一下祖母后院之中发生了何事,但现在妹妹也在这,他便没提了。
小厨房那边动作快,很快几道家常菜被摆上桌,公良轩也没有拘束,填饱了自己的肚子,才又与祖母说了一些话,就回了自己院落。
唐梨花看他的背影,目露沉思,吩咐钱婆子一声,过了一会,钱婆子再回来时,附在唐梨花耳边说了什么。
唐梨花眼中露出讥讽,孙氏还真是对宋静一腔慈母之心,想方设法都不愿让她离开京城。
也是真没脑子,如此愚蠢,还是侯府主母,真是德不配行,完全没想过若是宁远侯府卷入皇位之争,一旦失败,会给宁远侯府带来多大的灾祸。
或是孙氏知道这些,就是想到宋静心中抱着侥幸,若是宋静嫁的皇子将会继承大统,他们宁远侯府也会飞升腾达。
再者在孙氏心中,老夫人是当今皇帝的姑姑,往后新皇继位,就算他们站错了队,看在这层关系上面,宁远侯府也不会遭受太大的灾祸。
要说孙氏是真蠢,她还是有自己的小心思的。
而在小说中,宋静选择的三皇子也的确登上了皇位,因为三皇子,无论公良媛闹得多厉害,宋静的身世都不能说出去。
公良媛名声尽失,偏执到发狂的时候,曾想过玉石俱焚,让宋静也感受一下她这样的痛苦。
可知道她这个念头的孙氏,对她苦口婆心,反正只这一个重点,宋静永远的侯府的嫡出大小姐。
经过了这些世界,唐梨花已经知道小说剧情的惯性,男女主的相遇是必然的,若是因为某种人为因素错过,剧情也会创造另一种环境达到它的目的。
唐梨花并不想阻止两者的相遇,只是这次宋静要嫁入三皇子府,定不是从侯府出去的。
眸中闪出厉芒,转而又变成温和。
对这一切公良媛都恍若未闻,她在这个院子过得很快活,特别是能与祖母亲近。
之后的日子,公良媛养好了身子,教书的女夫子便来了侯府。
等下人去请大姑娘,回来时却道大姑娘身子不爽利,夫人替大姑娘和夫子告假。
女夫子没有多说什么,只道,大姑娘天生聪慧,学的也快,再多的也没什么可教,不来也罢。
其实公良琴也不想来的,像她是庶女,只需识字认字,看得懂中馈账簿就可,那些诗词书画,在公良琴看来,学了也是浪费时间。
以后她偶尔犯懒,胡氏也纵着她,只这会一定要让她过来,公良琴撒娇耍赖都无用。
胡氏拿她没办法,也觉头疼,最后还是用她二姐姐初遇夫子,什么都不知晓,她去也好帮着点。
公良琴这几日和二姐姐也相处的更熟了,听了这话,才勉为其难的带上书本去了后院偏厅。
公良媛上辈子是经历过这些的,不同的是,她如今的心境不一样了,前世是惶然无措,对陌生环境,不认识书本上的字,都让她感觉无所适从。
只这回她能安然处之了,女夫子知道侯府新来了一位小姐,开课之前也有婆子提点她,说是这位小姐是不识字的。
虽不知道为何大家小姐,到了这个年岁还未识字,但女夫子心里也小心谨慎了些。
只刚开始教了几句,女夫子怀疑那位婆子在骗她,心中有疑就直接问了。
公良媛腼腆一笑,“回夫子,学生以前与旁人学过的。”
女夫子便不多问的,心中对她是满意的。
一整节课下来,公良媛没有任何不适,公良琴却听得眼皮打架,若不是夫子手中拿了戒尺,她就要直接趴在桌子上睡过去了。
终于熬到了下课,夫子布置了今日的课业,便被府中马车送出府。
公良琴则如同解放了一般。
这时也到了用午饭的时候,公良琴挽着二姐姐的胳膊,两人便往后院去。
这些日子,公良媛的一日三餐都是在祖母院里的。
两人说笑着,心情很好,只是在半道上遇到另一群人,公良媛脸上的浅笑就消失的干净了。
“见过母亲。”公良媛微垂着头,声音中不含一丝情绪。
自上次过后,她就没见过孙氏了,没有母亲的陪伴并没有她想象中那么难受,因为她有了疼爱自己的祖母。
所以现在看到孙氏,和她身边的本该身子不适,卧病在床的宋静,公良媛没有什么刻意的变化。
孙氏神情一僵,同样是尴尬,本来拉着静儿的手,也不自在的松开。
她感受到亲女儿的冷淡,心里不伤心是假的,孙氏讷讷却不知该怎么开口。
公良琴看到主母,也恭敬行礼。
孙氏这时终于找回言语能力,上前几步,想要和女儿缓和一下关系。
公良媛却直接拉着公良琴,两人退到了一边,让出了道路。
孙氏呆愣当场,被她身后的宋静扯了扯衣角,小声喊了一句,她才反应过来。
“媛儿,母亲有话要与你说…”孙氏心中慌张,不想就这么放过这难得的机会。
之前老夫人不让她再去汀兰苑,孙氏就不敢去了,她曾在汀兰苑来回走过好几趟,希望能看到媛儿,好好与她说。
但每次都落了个空,媛儿不是在院子里不出来,就是去了老夫人院子,孙氏让下人传了好几次话,都毫无动静。
公良媛始终微垂眼睑,不想看她,声音淡淡,“母亲该去做自己的事,我与三妹妹也要去祖母院里,就此告退了。”
说完,公良媛微抿嘴角,说完之后就先转身走了,公良琴觉得情况不对,赶紧快步跟了上去。
留下面色焦急,想要上去拦人,却被王婆子不动声色给阻住步子的孙氏。
“夫人慢走。”王婆子笑吟吟。
孙氏无法,虽心中着急,却也知只要媛儿身边跟了老夫人的人,她就无法。
公良媛来了祖母院子,心情多少被影响了点,所以也就比以往显得更沉默些。
难得没听到她叽叽喳喳,唐梨花略感好奇,钱婆子和张婆子交谈几句,唐梨花就知发生了何事。
“媛儿过来祖母这。”唐梨花脸上挂着慈和的笑,面容和蔼。
公良媛默默过去,坐在脚榻处,将头埋在祖母的膝间。
唐梨花并没有提到刚才那事,而是道,“待到后日,是我生辰,骤时会让你和宋静各归原位。”
公良媛一时间有些反应不过来这个消息,抬起头看向祖母,眼神中都是茫然和不可置信,声音中还有些颤抖,“祖母,你说的可是真…真的?”
“自然是真,祖母不会委屈了你。”唐梨花的手轻轻拂过她的发丝,眼睛中都是疼爱。
公良媛忽而像是受了很大的委屈,伏在祖母膝间,放声大哭起来。
那边孙氏都等看不到人影后,才堪堪回过神来,懊悔的情绪在心中蔓延,她明明是自己的女儿,为何现在形同陌路一般。
“母亲。”公良静也一样的难受,她在面对公良媛时,根本就抬不起头来。
特别是母亲刚刚松开了自己的手,更让公良静心里难受。
孙氏鼻头酸涩,清了清嗓子,“走吧。”
孙氏走在了前面,只是这回她再没有牵公良静的手,不知是忘了,还是因为刚才的事。
公良静心中失落,跟在了母亲身后。
出了府门,就有马车在候着,母女俩进了马车,一时间寂静无言,孙氏还在想着刚才的事。
而公良静却不知该怎么开口,她现在怎么也做不到像从前那般,和母亲毫无芥蒂的说笑。
两人此行的目的是京中有名的白玉楼,白玉楼是京中权贵所开,里面瓷器玉器,金银珠宝,书画诗词都是有的。
孙氏之所以带公良静过来,也是为了老夫人的生辰。
前几日侯爷特意交待了孙氏,老夫人生辰时,侯府要宴请宾客。
孙氏便开始忙起来,虽府中有各种管事,但一切的操办,还是得她这个主母过目,也好在有二房的胡氏帮忙,孙氏今日才抽出空来。
本是去看女儿,又想起忙到现在,还未给老夫人准备生辰礼,孙氏这就带着公良静来了。
给老夫人买生辰礼,就要投其所好,最后孙氏相中了一座玉观音,而公良静倒是不用选。
公良静想送给祖母的生辰礼早就备着了,只是因为之前的事,就停滞下来,而后有丫鬟的提醒,公良静重新捡起来,就在昨日已经全部完成。
挑好东西结完帐,在要打道回府的时候,孙氏遇到了交好的夫人,被拉着闲聊几句。
孙氏摆脱不得,只好让公良静在楼里逛着。
公良静乖巧有礼的走了,惹的那个夫人在她身上打量了好几遍,满脸羡慕孙氏教出了这么好的女儿。
孙氏尴尬应着,脑中却想到府中不与自己亲近的亲女儿,兴致不高。
公良静只带了一个丫鬟在三楼随意看着,却在转弯处,被一道人影急急撞过来。
1...7879808182...17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