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求生记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名剑山庄
但是准备时间太短了一些。
三四个月。一百多天。时间算是长,但是真正做起事来,却也很短。南京制造局,广东制造局,还有新成立的武昌制造局。
各种制造局之中,都在满负荷三班倒。
这样动静之大,早就遮掩不住了。
只是如此情况之下,能不能支撑几十万大军作战。
而今南阳方面已经有二十多万大军了,而四川方面也有十几万大军。其实已经与大军全部进攻,差不多了。
困难不困难,当然困难。
只是张质毕竟是曹营之中老臣,在其他方面上,或许张质没有能力,但是调配粮食,支援大军,这是他的长项。
他对战场大局也有自己的判读。
正如袁时中所言,而今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如果迟了,反而不好。他这边即便是难,也不能拖延了。
张质咬着牙说道“请陛下放心,前线之事,臣帮不上忙,但是后方之事,就交给臣吧。”
张轩说道“好。传令给郑成功,让他进攻辽东。他准备了小一年了,也该准备好了。”
如此三日之后,张轩在南京誓师。大军越过长江,袁宗第,高一功,连刘文秀,艾能奇等人各率本部人马随行。
共有二十多万,围攻扬州城。
洪承畴也是老奸巨猾。
洪承畴以扬州城为中间,修建了不少城池,多驻守千人左右。上面有不少火器火炮,据坚而守。纵然是夏军不将大炮拉上来,都无法攻克。
更不要说,清军骑兵突兀而出现,一击而去,如果不克,卷旗而走。
张轩麾下虽然有数万骑兵,但是面对清军的骑兵并不站优势。
所以,江淮之间,洪承畴经营了一条铜墙铁壁。张轩即便总督大军,也只能步步为艰。一看就不是太好办的。
张轩只要派出偏师,从安庆出庐州,转凤阳,迂回到扬州之后。
只是清军汉军打的倒也坚韧。
张轩的攻势受阻,一时间打不出缺口。
不过郑成功在辽东倒是打的很开。
郑成功屡次在辽东受到挫折,这一年来,不仅仅沿着千山山脉,修建了
一道连绵不断的防线,用来阻止清军翻越千山攻过来。
这是守的一面,另外还派出不少使者进入东北的深山老林之中,招募女真部落。
虽然满清出自女真,但是并非所有的女真部落,都是臣服于东虏,东虏对东北的统治,并非直接统治,很多都是羁绊统治而已。
所以深山老林之中,也有不少反对东虏的部落。
如果没有人在这个区域挑战东虏,他们大概就只能臣服东虏,但是而今郑成功在夏朝的人力物力,在银子的号召之下,就征召到不少部落,用这些人编成了骑兵,以及用来持坚披锐,用来攻清军。
最少招募了万余人。
此刻在张轩一声令下,郑成功兵分三路,梁化凤再次攻连山关,郑成功再次从金山卫北上,攻向辽阳。另外招募大军,进入东北北部,也就是吉林一带,这一路不过偏师,到没有太大的要求。
只是让清军阵脚大乱而已。
如此一来,清夏之战,全面爆发了,战事从四川蔓延到辽东,双方各自陈兵百余万之多,同时在四五个方向大战。
而成都城下,李定国攻成都城也打得相当惨烈。
一个多月以来。
李定国早已准备好,布置一百多门大炮轰击成都城。
吴三桂也毫不犹豫的用大炮还以颜色,双方大炮竟日轰鸣。而到了夜里,吴三桂常常派出骑兵骚扰夏军营地,如果有破绽,就直接进攻,如果没有破绽,就要一直骚扰到天亮。
吴三桂最大的战果,就是冲破了夏军一个营,并攻下一处炮台,炸毁大炮十门以上。
不过,李定国也不是好惹的。
贺虎头也带着本部人马来与李定国汇合,带来了大批的辎重,夏军后勤通畅,从武昌到成都城下,一路大船相通。
在后勤补给充足的情况之下,这一点小损失,根本动摇不了李定国的攻势。但是吴三桂却有些撑不住了。一个月的攻城战。倒不至于让成都城中储备断绝,但是成都城墙却支撑不住了。
毕竟百余门火炮轰击之下,成都城墙固然坚固,但是而今也好几个地方都摇摇欲坠了。
傍晚时分,吴三桂带着护卫,巡视城墙。
只见城墙之上坑坑洼洼的,还有无数士卒席地而坐,见了吴三桂也不起身。只是眼睛一挑而已。
吴三桂见状,就知道军中士气已经很低落了。平日吴三桂巡视的话,这些都会站起来。而此刻却好像见空气一般。
如果平日吴三桂决计会处决几个以儆效尤。但是而今却不行了,杀一个恐怕引起哗变了。
第四十六章 弃成都
第四十六章弃成都
残破的城墙,疲惫的士卒,落幕的夕阳,以及远处连绵不断的营地,还有连绵不绝的火炮声,一副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感觉。
这样的情况之下,能坚持多长时间,吴三桂心中也是没底的。
“王爷。那个姓曹的又来了。”一个侍卫说道。
吴三桂说道“走吧。”
“是什么做一个决断了。”吴三桂心中暗道。
吴三桂回到成都蜀王府之中,这位姓曹的使臣早就等在一边了。曹使臣见了吴三桂说道“王爷,而今天下形势变幻无穷,龙门大捷之后,陛下大军出江淮,越王大军出辽东,四路大军,百万之众,挺戈而北向,东虏先失川东,又丧师于中原,如果不是东虏伪郑王,援军到了洛阳,此刻就洛阳已为我朝所有。”
“而今,成都的情况王爷你也知道。”
“王爷自信能守住成都吗”
“难道王爷还指望东虏的援军吗”
“如果时间耽搁长了,这条件可就不比当初了,毕竟滇王麾下数十万大军,总是要封赏的。”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吴三桂静静的听了,他仅仅将曹某人带来的消息,从他打探出来的消息对比一样而已。
他一挥手,什么也不说道。自然有人将曹某人给带了下去。
此刻曹使臣此刻的底气,也上来了。轻轻一笑说道“曹某等着王爷。”推开侍卫,一甩衣袖,大步走开。
曹使臣走了之后,大厅之中死一般的寂静。
文武官员没有一个说话的。
特别是武将,有好几个位置都空缺了,全部是战死在成都城头。剩下的将领也个个带伤。他们这一群人,是最了解而今战况的危机。
他们都不想打了,也不能打了。只是他们不愿意说出口,只能沉默。
吴三桂看了一眼,说道“而今朝廷大军困在中原,连陕西大军也要从武关进攻南阳,决计没有一兵一卒来援。”
“这成都城守到而今,也支撑不下去了。”
“是时候早做决断了。”
“大哥。”吴三辅大声说道“我们要投南朝”
吴三桂说道“不,我要撤回陇西。”
这就是吴三桂心中一直的计较。
四川而今已经部是他吴家的自留地了,但是西北却还可以成为。
清夏之间,大大出手。
不仅仅是清军的实力全部投入与夏军大战,夏军也将实力全部投入与清军大战,双方这个时候
都不想节外生枝。
就有了吴三桂的机会。
西北地面荒凉,驻军不多,吴三桂只要保全实力,撤回西北,想来甘肃一带,就是他吴三桂为所欲了。
想来清军在全力应付夏军的时候,不会轻易招惹吴三桂的。
不过,这是最重要的是如何完好无损的撤出成都城。
吴三桂撤出陇西的话,一说出来,很多人都坐不住了。
“王爷的想法自然是极好的,但是李定国大军在外,他们能容我们离开”有人说道。
吴三桂说道“我准备与李定国见上一面。”
吴三桂说到做到。
立即派人绕过曹使臣,直接约见李定国,在成都城外相见。
李定国见了吴三桂的信使。
他看了吴三桂的书信,然后转交给眼前诸将。
“王爷。”冯双礼说道“战事打到这个地步,吴三桂决计支撑不了多长时间的。他此刻约王爷相见,必然有诈。”
冯双礼如此一说,下面的将领纷纷应和。
李定国说道“吴三桂一困兽,还能弄出什么花样吗说不定是约降。”
李定国立即下令休战,持续十几日的战事终于有了中场休息的时间。
成都南城之外,吴三桂带着五百骑,李定国也带了五百骑,双方五百骑都留在后面,吴三桂与李定国单骑相见。
吴三桂当初也是冲锋陷阵的猛将。而李定国也不是吃素的,双方大军就在百步之后。双方只要一动手,在一瞬间就能冲过来。
李定国与吴三桂都骑在在马上,相互打量。
吴三桂先说话,说道“李将军久仰久仰。”
李定国也说道“吴将军也是久违了。”
双方还是第一次见面。
虽然在战场之上也是远远的看过了,但是距离太远了一点。这也只能看一个身形轮廓而已,只亚欧此刻才能看清楚对方的长相。
在此之前,可以说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李定国说道“吴将军此时来见我,是要投降我朝吗”
吴三桂说道“非也。只是有些事情,下面的人做不了主,要我们当面谈才行。”
李定国微微一笑,说道“说来听听。”
吴三桂说道“我想与李将军做一个交易,我将成都城还有城中数万川军,乃至于满城百姓让给将军,将军放我一条生路,容我西去如何”
李定国冷笑一声,说道“吴将军想得太好了一点吧。而今你不过是瓮中之鳖有什么好说的的。”
吴三桂轻笑一声,说道“是,我是一只瓮中之鳖,但是将军想要打破这个乌龟壳,需要多长时间,一月,两月,三月还是更长时间”
“将军在成都城下耽搁这么长的时间,还能不能参与中原之战,我吴某人虽然不是什么名将,也做不到张巡一般,但是成都城中,储存了全城用一年的粮食,粮食用完,也不是不可以食人的。”
“我吴三桂必死的话,自然要磕掉你李将军几颗牙。”
李定国心中一紧,他有一种而今抽刀在手,一刀将吴三桂给杀了的冲动。只是他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他一眼就看出来,吴三桂是一个练家子,而且实力不浅。
想杀他并不容易。
李定国不得不思考吴三桂所说的话。
真将吴三桂逼到思路上,来一个成都城死战。耽搁几个月都是轻,凡战攻城为下。李定国麾下将士必定死伤惨重。
李定国就失去了参与中原大战的机会。很可能在这一次北伐之中的成果,仅仅止步于四川了。
这对李定国与李定国身后的政治集团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但是这并不足以说服李定国。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李定国固然有私心,但也不会让私心越过公心,而且真当张轩是傻子,
张轩虽然在政事上大张旗鼓,似乎在军中并没有什么动作。
但实际上,张轩对军中布局却是谨小慎微的,无所不入。以讲武堂为根基,向全军蔓延,李定国根本不可能将这事情隐瞒下去。
李定国说道“如果仅仅是这样的话,我是不会答应的,吴将军可以回去整顿兵马,以待来日大战了。看看到底是吴将军更胜一筹,还是我李某人能得先手。”
吴三桂说道“当然了,我知道这不够,如果说写一封称臣的奏疏给南朝皇帝如何”
李定国冷笑说道“何须如此麻烦,吴将军开城投降,难道我家陛下,还能少了吴将军俸禄吗”
吴三桂说道“李将军当初也是一方之主。自然知道寄人篱下的滋味,我此去不过汉中,径直去西北,以我麾下数万人马,西北能尽归我有。到时候贵国与清廷大战中原,西北方向的隐患,就不用担心了。如此岂不是两全其美之策”
“我在清廷之中,身处嫌疑之地,又收拢西北之兵,想来清廷也不会信我。将军只需放我一马,就能尽分清廷西北之兵。”
“一举而两得,何乐而不为”
话到此处,已经说完了,该如何决断,就是李定国的事情了。
第四十七章 弃成都二
第四十七章弃成都二
李定国死死的盯着吴三桂的眼睛,似乎想从吴三桂眼中看出来一丝不对。
只是不知道是吴三桂的道行更高深,还是吴三桂所言的是心里话,反正李定国是没有看出一丝不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