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罗马尼亚雄鹰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黄油烤馒头

    这个加德利尔防务公司就是原本的布加勒斯特兵工厂,在一战结束后被拆分了。其中火炮被分配给利沃夫新武器工厂隶属于RK公司,保留下来的就是枪械生产和研发。

    这里需要多说一下,目前罗马尼亚武器组要有以下几个公司负责研发。加德利尔防务公司负责研发枪械,RK公司负责研发火炮,还有罗马尼亚国营第二制造厂负责坦克研发和生产(其主要是普洛耶什蒂机械一厂和利沃夫机械二厂)。

    科安达飞机制造公司负责战斗机的研发和生产,而福克沙尼飞机制造公司负责侦察机和轰炸机的研发和生产。至于客机和运输机的研发,则是由康斯坦察飞机制造公司负责。

    海军的舰艇则是瓦尔纳海军造船厂,只有少数小型军舰则是在康斯坦察海军造船厂建造。主要原因还是瓦尔纳比康斯坦察更适合作为军港,而且繁忙的康斯坦察也不利于军舰的建造、至于黑海最好的港口敖德萨,因为距离苏联过近所以没有被海军选中。

    至于像是防毒面具、毒气、雷达等其他装备,都是由其他公司生产。很多都是从民用公司采购,都是为了降低成本。其实民营公司的产品质量也不错,只要做好检测的关,一些军需品民营企业一样能做到很好。

    当然目前埃德尔即将去的加德利尔防务公司不在此列,这是标准的国有企业。

    既然是国有企业那么起肯定存在一些国有企业的通病,不过只要能完成军方下达的任务,只要不过分那么埃德尔和军方对此都没有怎么计较。

    和埃德尔去其他地方没什么两样,依然是门口迎接的流程,军方到时来了一大堆,只不过依然是以费列伊特为首。

    “我们先去看看成果吧。”

    埃德尔没有注意听身边这位加德利尔防务公司总经理的介绍,直接提出先看看新枪。

    丝毫没有被无视的尴尬,这位叫莱德蒙克的总经理立刻在前面引路。“陛下、总参谋长这边请。”

    一行人在其的带领下来到打靶场。在打靶场一侧放着好几张桌子,上面就放着好几把样枪,傍边还站着一名穿着白大褂有些秃头的中年人正在这里等候。

    “这是我们枪械首席设计师沃尔特兰先生,也是这款半自动步枪的主要设计师。”

    总经理莱德蒙克介绍着这次样枪的设计者。

    “你好,沃尔特兰先生。”

    埃德尔伸出了手,他对技术人员一向很尊敬。

    “你好,国王陛下,很高兴能够见到陛下。”

    “可以为我们讲解一下这枪么?”

    “可以。”

    当着埃德尔与军方的面,沃尔特兰先生开始讲解起这把枪来。“这把我们暂时被命名为G33半自动步枪,其最开始是1921年开始经行预研的。当时针对一战中的栓动步枪火力不强而冲锋枪距离太近,缺少100米到300米的持续火力,而特地研制的。当然研制半自动步枪不止我们一家,据我所知美、英、法等国都有研制的计划,不过一直坚持下来的自有我们和美国的春田。“

    在介绍完起源之后,沃尔特兰先生拿起一把样枪,继续说道。“这把G33半自动步枪,全长1112毫米,枪管长度在617毫米。使用的V型表尺照门,刀片形准星。枪机使用的是导气式,回转闭锁式枪机。有效射程在800米,不过最佳射程在450米。空枪重量是4.39 公斤,战斗重量是4.71公斤。初速:835米/秒。采用的是7.92×57mm步枪弹。”

    说完沃尔特兰拿起一个空弹匣说道。“这就是G33半自动步枪的弹匣,能装十发步枪弹。足以对敌人形成压制性火力,哪怕没有机枪的情况下。”

    对于沃尔特兰的讲解,在场除了埃德尔都是军人,所以知道光说是没用的,必须使用者才能知道好不好用。

    “你们上去试试这枪。”

    只见费列伊特对后面一挥手,自然有人上前拿起准备好的步枪,开始进行试射。

    而埃德尔和军方自然都在等待试射的结果。

    于是射击场内传来了密集的枪声,这些人都是军方准备的试射员,他们用不同的射击频率考验着手中的样枪。

    没办法,步枪是士兵手中的主要武器,必须要保证其值得士兵们信赖。而目前不过是军方的初审。如果军方满意接下来就是小批量的装备部队,要是装备这些步枪的士兵们也对其满意,自然就开始大量的换装。

    而在等待的时候,埃德尔也和费列伊特聊着这把枪的情况。

    “如果装备这样的半自动步枪,军队对弹药的需求将变大,你们有什么准备没有?”

    面对埃德尔地方询问,费列伊特上将回答道。“有的。我们会根据使用的消耗量,增加弹药的储备。除此之外对后勤运输,还有战术上都需要做出一定的修改,另外还需要在人员装备上做出合理的安排。”

    的确,费列伊特上将说的没错。一款新枪的装备牵扯到方方面面,远不是将步枪发给士兵就完事了。这必然会对军队战术还有后勤带来改变,还有如何装备,每个班发多少半自动步枪,给谁用都需要军队去实验去摸索。

    毕竟罗马尼亚家底也不是那么丰厚,学美国那种全军人手一把,有些不现实。这倒不是罗马尼亚买不起的问题,而是其中装备运输各方面都需要综合考虑。就依照目前罗马尼亚一个师随军携带500万发步枪弹来说,换成半自动步枪,至少需要将储备量提高3-5倍。那么这是不是加重了后勤的难度,需不需要为其多准备车辆运输。这还只是一个方面,还有军队战术是不是要经行改变,对于军官和士兵们需不需要去适应。

    射击进行的很快,等到试射人员汇报后,埃德尔才从他们口中得到试射的情况。

    精度上和目前装备的军队的G98是没得比的,不过起持续火力输出到时让他们赞不决口。在使用的舒适行上,因为采用G98一样的尾部设计,所以在这方面倒是没有什么不一样。不过还有人反应起连续射击时枪口跳跃性比较严重,而且让顶住枪托的肩膀不太舒服。不过总体上说还是不错的一把枪。

    而对于军方的评价,在场的科研人员立刻用笔记了下来。他们接下来需要针对不满意的地方进行修改。

    而费列伊特上将也在当场做出军方先采购三千支,先试用的决定。这对于加德利尔防务公司而言还算一个不错的结果,不过接下来他们将对这款枪经行优化,争取拿下军方的大订单。




第616章 国会纵火案
    “这可真叫人期待啊。”

    坐在办公室内的埃德尔正拿着一份从德国发来的电报,自言自语着。没错从德国发来的电报称,一名叫马里努斯·凡·德尔·卢贝的荷兰**人放火烧了国会,而德国政府在调查后称其幕后主使者是德国**。

    与原时空一样,在1933年2月27日22点,柏林消防队接到消息,国会大厦发生火灾。直到23点30分,大火才被扑灭。经过消防员和警察对大火现场的检查,发现了20捆未烧尽的纵火燃料和一个**的冻得哆嗦的男人,这个人名叫马里努斯·凡·德尔·卢贝,是荷兰**人,一个失业的建筑工人,在此前不久才到德国。

    而而拥有后世记忆的埃德尔对此却知道,这不过是希特勒为了兑现自己上台的承诺。因为其上台之前与容克之前有过约定,需要对主要威胁**进行清除。而实际上这场国会纵火案幕后主使者是谁不重要,甚至可能是个人行为也不重要,新上台的希特勒需要**人成为主使者才是关键。

    另一方面,上台的**党对于对于阻挠自己的**早就心生怨气。

    尽管希特勒成功担任总理,不过在掌权6个星期后,其领导的褐色革命的命运依然是个问号。普鲁士政府被紧急解散,在其他州内引起了严重的关切。

    2月中旬,戈林对普鲁士警察进行了激烈的清洗,把他不信任的人全部清洗了出去。他下令其警察部队,“不惜一切代价,取缔与冲锋队、党卫国和国防军有敌对情绪的任何事物。因为这些组织里有着对国家最具有建设性的人们……警察的职责是要协助做好任何形式的国家社会主义的宣传。”

    接着,他又发表文告,大意说,“对敌视国家的各种组织”,警察应果敢地采取行动,并可随时动用武器。如果“失职”,他们便会受到惩罚。这是在向**人、马克思主义者和他们的同情者公开宣战。

    与普鲁士一样,7个较小的州已在政治上就范,但较大的州——包括国家社会主义的发源地巴伐利亚在内——却拒绝向希特勒政府屈服。与此同时,**人又号召群众起来抗拒**。

    2月21日,《红色战士联盟》又煽动“青年无产者”去解除党卫军和冲锋队的武装。“在未来的红军中,每个同志都是指挥官!这是我们向苏联红军战士所作的誓言。无论是机枪、手枪还是监狱,都破坏不了我们的斗争。我们是明天的主人!”

    几天后,**的官方喉舌《红色水手》公开号召采取暴力行动:“工人们,进入工事吧!朝着胜利前进!子弹上膛!拉开手榴弹的导火索!”

    这些革命的号召可能纯属口号,但戈林却认真加以对待——或行动。他于2月24日袭击了柏林的“卡尔·李卜克内西大楼”。官方公告说,警察抄到了**的起义计划。2月26日晚,哈努森预言,这次革命,将爆发为战火。

    而在气氛如此紧张的时候,于2月27日发生的国会纵火案立刻让**党神经紧绷。

    据说希特勒望见提埃加登上空一起通红,便喊道:“是**干的!”

    喊完,他便与戈培尔一起奔赴失火现场去了。到现场后,他们在仍冒火的大厦内找到了戈林。

    随后内阁各部长、官员及其他要员(包括柏林市长,奥威王子,警察局长和英国大使)都陆续前来。负责进行初步调查的人走了进来。

    普鲁士内政部政警主任鲁道夫·狄尔斯向元首和戈林报告说,纵火者是个荷兰人,名叫范·德·卢勃,已在国会大厦内找到——他光着半身。一个审问者愤然地喊道:“你为什么这样做?”

    这个激进青年回答道:“为了抗议。”

    不过对于他的话,**党并不相信。

    戈林就就说道。“这是**起义的开端。一分钟也不能浪费……”

    希特勒则说道:“给他们一点颜色瞧瞧!谁敢阻挡我们就把他打倒!”

    由于激动,他涨红了脸,“德国人民长起来太软弱了。当官的**个个都得枪毙。当代表的**今晚通通得吊死。**的朋友要全部关起来。这也适用于社会民主党和Reier(国家害虫)!”

    同时戈林也在对为普鲁士之官方报纸写报道的人大发雷霆。草稿只有20行,只提到一个纵火者。戈林草草地看上一眼便喊道:“全是胡说八道!作为警事报告,这也许是不错的,但它不是我心目中的公报,一点也不是!”

    他抓起一支蓝铅笔,把100磅引火材料改成1000磅。作者反驳说,一个人是扛不动这么重的。戈林反唇相讥道:“没有不可能的。为什么要说只有一个人?有10个甚至20个人呢!你难道不明白正在发生的事情吗?这是**起义的信号!”

    戈林重写了公报,指出范·德·卢勃的同谋是国会议员里的两个**。原作者要求他签字,因为这不是一份正式报告而是一份政治文件。“只有你正式签字”,他说,“由我交给新闻社,他们才肯接受。”

    戈林勉强在上面画了个大写G.(”戈林”之第一个字母——译注)。此时,所有警方电台都在呼叫,要抓国会里的**议员,以及省议会和市议会里的**议员。对**官员也要捉拿,所有赤色报纸一律封闭。

    而在内阁会议中,希特勒宣称,目前的危机迫使我们“要毫不留情地”与**“算帐”,“且不要依靠法律”。所以,他便建议,通过一项保护国家使之不遭“红”害的紧急法令,但必须使它听来纯属防御性质的,且不能太惹人注目。同时他只是轻描淡写地提一提,“这是个特殊措施,目的在于保护德国人民的文献资料。”

    然而,弗兰克将草稿宣读后,人们明显地发现这道法令已将一个民主社会所能给予人们的权利大部分取消了。首先,它取消了魏玛宪法所赋予的公民自由权——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家庭的神圣不可侵犯,通信和电话谈话秘密,集会结社自由,以及私人财产不可侵犯等等。

    接着,它又授权德国内政部长可暂时控制那些无力维持秩序的州政府。没有一个部长反对剥夺公民权。唯有巴本提出,干预各州的事务,将会种下深仇大恨,尤其是在巴伐利亚州。巴本的异议也是一瞬即逝。他同样只作了一点小小修改——有名无实的修改。

    当晚,希特勒与他一同晋见兴登堡。元首辩解说,为了镇压红色革命,这道法令是有必要制定的。巴本和梅斯纳未发表意见,总统于是便签字画押。

    于是,《国家紧急法》便代替了保守派所梦寐以求的军事措施,由内阁掌握在军事专政情形下一般只授给总司令的权力。表面上,这些权力并不可怕,因为内阁里占压倒优势的并不是国社党。法令是通过了,但时间之仓促以及感情之强烈,竟使人们谁也搞不清取消公民权,而不是像先前的总理一样减少公民权的主意究竟是谁出的。

    尔后所采取的旨在镇压一次不存在的叛乱的紧急措施,结果却成了希特勒取得一切权力的道路上的一次跃进。一车又一车的冲锋队和党卫军匆忙宣誓,成了警察的辅助力量,协助他们维护紧急法令的实施。

    他们突如起来,冲进早已掌握的**的房间和酒馆,一车车地将他们投进监狱或地下审问室。被正规警察拘留的**人和社会民主党就有3000多。飞机场,码头等地受到严格监视;火车则在边界上遭到搜查。

    这次的抓捕行动,造成包括德国**领袖恩斯特·台尔曼的1.8万名德国**人被捕入狱。

    而且在随后3月5日的议会选举中,**党赢得了44%的席位,但仍然没有能达到2/3的多数。其中国家人民党和希特勒站在一起,他们共占52%的席位。如此希特勒基本达到大权在握的地步。

    而这次国会纵火案是谁干的并不重要,不过**党和容克等保守势力共同将**连根拔除才是关键。初掌权利的希特勒对此玩的贼溜,完全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这让埃德尔看的是叹为观止。而不外乎在二战爆发前,有报纸将其称为二十世纪初最伟大的政治家。



第617章 1934年的到来
    随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希特勒继续清除不稳定因数罗姆,将冲锋队解散,以换取军方对**党的支持。

    而在罗马尼亚埃德尔继续大力发展经济,同时加大对新武器的研制。在这一年里罗马尼亚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年增长率达到7.84%。大量的商品向周边国家倾销,同时一船一船满载着商品向其他地区运去。

    其中由远东军事整编计划的实施,让罗马尼亚对其军火出口大增。这项由莫德尔克中将和塞克特上将通过拟定对其国家军队整编的计划,得到校长的批准。

    关于塞克特上将提前出现在远东大地,这其中有罗马尼亚的功劳。德国方面看到罗马尼亚侵占自己在该地区的军事领域,自然不会坐以待毙。虽然两国在欧洲都有着良好关系,不过关系到远东市场和重要的原材料进口地,德国方面才不会甘心。他们先后派遣数批军事代表团力争夺回自己在该国的军事影响力,不过都成效不大。最后德国政府派出了自己王牌塞克特上将,才逐渐压制住罗马尼亚在军事影响力的渗透。

    毕竟在军队整编上塞克特上将声名远扬,而莫德尔克的确在能力上不及对方,除非罗马尼亚派出普烈山元帅或者派出总参谋长费列伊特上将才行。不过可惜普烈山元帅身体欠佳不可能远行,而费列伊特是现役总参谋长,忙着罗马尼亚军事改革还忙不过来,怎么可能去远东。所以最终还是让德国人在军事团中占据了上风。

    根据最新的《陆军改革建议书》之方案,其全国总计60个师称之为整编师,根据德罗两国的建议进行改编。

    其中由于罗马尼亚已经数批向其出口军械,该计划打算集中利用这些剩余的军械,再采购部分军械完成对首批6个师的整编。因为这第一批师很多军械都是从其他部队调整过来的,所以也被叫调整师。
1...172173174175176...24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