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唐农圣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爱吃鱼的胖子
秦琼前些日子就来信了,说自己身体不好,孙享福知道他的脾气,就算病入膏肓了,他也是不会承认自己身体不好的,意思就是告诉他,在没有很大必要的时候,他应该多待在长安一些日子,安帝王的心,像河北道行军大总管李道宗,一年不是有一大半时间在长安么,只要不是边患到了必须主帅亲临现场指挥的时候,主帅都是可以在长安自己的衙门里办公的。
孙享福还不太习惯古人的慢节奏处理公事的习惯,他办事向来雷厉风行,不过秦琼说的也有道理,左右不过是一些生产监工的事情,孙享福交给属下处理就好,只有在长安中枢,他的目光才能放眼全国,只有他经营的善阳好了,全国人民却在倒退,这也不算是成功。





大唐农圣 第274章 看了也不懂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大唐农圣最新章节!
事实上,所有人都低估了夷男想要励精图治的决心,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开始了对善阳城的考察,如果在后世,可以用国事访问四个字来定义。
大冷天的,孙享福没有早起的习惯,所以,他并没有陪同夷男,对于城中所有部门的管事,孙享福都早有交待过,除了柜房的金库和各大工坊的绝密生产技术,夷男想看什么,都可以让他看,当然,那些绝密的生产技术,夷男就是看到了,也未必懂。
他的第一站就是场外的牲畜交易市场,也是善阳最大的暖房养殖区域。
游牧民族对于圈养都不陌生,每年冬天的时候,他们都要为牛羊寻找避风的地方,在山坳用草料扎棚是他们年年都要干的事情,不过,他们扎出来的棚,与善阳旧城里,那种基本不透风的砖瓦结构棚比起来,差距简直就太大了。
作为在牛羊群里过了半辈子的人,他们是不会嫌弃牛羊身上的味道的,夷男带着属下的将领头人进入牛棚的时候,首先感觉到的就是一股暖意,而且,并没有闻到什么刺鼻的味道。
“这牛棚里这么干净,你们是特意收拾过的?”
夷男转头向带领他过来的一个汉人管事问道。
管事的指了指一个推着车在牛棚在外巡逻的工人道,“是的,我们有专人,每天分三个时段清理牛棚里的牛粪。”
“你们这么多牛羊,得需要多少人清理啊!”夷男诧异的问道。
“光是这旧城里,专门负责照料这几万头牲口的,就有近千人,当然,清粪的只有几百人,大多是弄草料,还有处理牛羊粪便,种植蘑菇的。”
“种植蘑菇?”
夷男又听到了一个新鲜词,其实,在东汉时期,汉人就掌握了蘑菇的种植方法,王充在《论衡》一书中就有记载蘑菇的种植方法,三国时期,种植蘑菇开始在民间兴起,但产量并不是很高。
作为一个后世在农村指导农民种地的农科大研究生,种植蘑菇这种简单的技术,孙享福简直就是信手拈来。
用牛粪拌草料发酵做质基就能种植比较高产的蘑菇,当然,这是一种夷男想学,也很难学的去的技术,对于室温的掌控,需要计算供热燃料和供热空间大小,洒水的时候,需要计算水量,什么覆土层厚度,日照消毒这类的东西,你想要一个蛮夷状态的人懂,那就太困难了。
那些负责种蘑菇的人,就是在孙享福安排的几个人手的指挥下,干些固定的活而已,都种了两三个月了,他们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干,更没有人能够记下所有的要点。
管事看夷男询问自己,答道,“是的,善阳城现在食用的新鲜蘑菇,都是我们的暖棚里种植出来的,种植蘑菇,主要用的就是牛粪。”
细细想了一下昨天在望江楼所食用的菜式中,确实有好几样蘑菇,而且很美味,夷男顿时就对这个蘑菇起了兴趣,然而,他和在这里做工的那些工人一样,根本看不懂这玩意,只是觉得,汉人连种菜都要在一个暖暖的房子里,太奢侈了。
他看不懂的地方有很多,作为后世人,孙享福太知道集群化养殖,防病防疫的重要性了,虽然这个时期的生态环境很好,在寒冷的北地发生病疫的几率不高,但防疫工作,孙享福是下足了功夫的。
保持牛棚,羊圈的干净是必须的,定期的洗刷,寄生虫清理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只要做了这些工作,在没有化工污染源头的优良生态环境之下,发瘟疫的几率极低。
夷男看到的还不仅仅是这些,那些带着些许酒气的饲料,他恨不得抓一把到嘴里尝尝,因为吃了这东西的牛,浑身都是肉,那些专门用来挤奶的奶牛,一头居然就能挤出半桶奶来。
汉人什么时候比我们游牧民族更会喂养牛羊了?
这个问题一直徘徊在夷男的脑海里一整天。
看完城里的,夷男又去看了城外的,这种在地底下挖洞供牛羊过冬的办法,也就只有汉人能做的到,他们有足够多的铁器和挖土工具,人手够多,很快就能挖出一个大地洞,而薛延陀部却很难做到。
地洞里根本不需要烧什么煤炭供暖,就热乎乎的,虽然有人清理粪便,但气味也比地上那些暖棚的稍大些,不过都在牛羊自身的承受范围以内,一般,一个地洞不会挖的太大,几百上千只,分开了养着,负责照看地洞里的牛羊的牧民,还要负责照料那些矮墙里面种植的蔬菜,同样是由极少数的汉人负责技术管理,牧民只需要照着吩咐做事就好。
孙享福食邑里最早期的佃户,现在差不多都走上了各色的管理岗位,有他们在场面上维持着,善阳的这些方面就不会乱。
仅仅一天时间,夷男就确定了孙享福有保护牛羊过冬的能力,善阳这才被他经营了一年多而已,就有了如今的局面,要是有个两三年时间,估计他连那些地洞都不会要,直接全部在地上建那些干净整洁的养殖暖棚。
次日,夷男还是起了个大早,看过了牛羊的养殖方式,他还要看看善阳城是如何解决那些牧民的生计问题的。
善阳城的工业区几乎占了整座城四分之一的区域,在靠南的城墙边,是一溜高大的砖瓦房生产车间。
对于夷男的到来,这里的管事似乎早有所料,都不用夷男多问,就开始给他介绍起了工坊的情况,当然,也是怕夷男不懂这些东西,问不到点子上。
他最先进到的是皮革工坊,然后,目睹了一张羊皮,从上到桌案上,到变成羊皮袄子的全过程,很快速,制作出来的成品精美。
从哪些圆圆的,有着草原风霜痕迹的脸上,夷男一眼就认出,这些妇人原本都是草原上的牧民,她们或许善于杀羊,剥羊皮,但绝对制作不出那种穿上之后显得很修身,而且很保暖的羊皮袄子,最关键的是,他们以往不可能会在羊皮袄里面兜衬布,更不会在羊皮上面绣花。
“像这样的袄子胡人很喜欢,咱们汉人也喜欢,自从胡人把咱们的存货全部买走以后,各地商人的订单都挤压在这里,光是关中地区,就有二十万件的订单,咱们作坊一天才出两千件,得几个月才做的完呢!”
用抱怨的语气炫耀自己的成绩,负责皮革作坊的这位管事很有才,他的话又让夷男很惆怅。
出了皮革作坊,他又到了人数最多的木工作坊去看了看,然后,他就傻眼了。
难道自己的薛延陀部跟突厥有这么大的差距?
这里可是过万工匠,而且,看上去个个都是熟手的样子,而他们的外貌,一眼就可以看出是突厥人啊!
什么时候,突厥人中,有这么多会打制汉人农具,家私的工匠了?
夷男带着疑惑在这里看了很久,最终看出了些许门道,就是所有干活的人,似乎都只干一样,然后,经过了他们的工序,会进入到下一个工序,最终所得的成品,精美,好看,而且牢固好用。
夷男觉得自己找到了汉人办事的一些特点了,或许,他自己也能开一个这样的作坊,为薛延陀部的子民打造箱子,椅子,犁耙等等日常用具,然而,他又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如果不建城,学习汉人的生活方式的话,这些东西似乎不用打造,以往,他可从不坐椅子,都是在地上铺一张毯子坐,现在,才两三天,我就习惯性的往椅子上坐了,这样会让他更舒服。
再度惆怅的走出了木工作坊,进入了铁器作坊,这里,按说不应该对他一个外人开放的,但却没有任何人阻止他进来,甚至有一个管事一早就等候在了门口,似乎就等着他过来问问题的。
城中的铁器作坊,只是打制民用的铁器,而且,不涉及到比较高端的冶炼知识,但即便如此,夷男也在这里看了一下午。
铁水变成犁头,铁锅,菜刀,等等的过程,他全部都没有漏下,而且,还让他属下的人跟着他一起记,等他的肚子饿的不得不回去进食的时候,管事的一句话差点让他当场摔倒。
“我家大都督说了,如果夷男首领向大唐称臣,大都督会在帮您建立的城池中,开设一间铁器作坊,不仅对外贸易,还会派人专人教你们这些打制技术,教到你们会为止。”
铁器制作工艺,根本不是什么秘密,早在汉朝时期,匈奴人就自己生产铁制兵器了,到了这个时代,已经进步了很多,善阳铁器作坊的这一套生产模式,不过是增加了民用铁器生产的效率而已,在孙享福看来,并没有多大价值,毕竟,草原上缺的是铁。
而真正的高端冶炼工艺,则是在军营的作坊之中,那边生产的,就不是铁了,而是钢,用铁器对抗钢器,结局是怎么样的,一想便知。
接下来的几天,夷男还在继续往下看,烈酒,香水,防冻霜,以及煤炭,煤炉的生产作坊,他都去看了,基本一样没搞懂,因为他没有基础知识,根本不知道这些分散的工序为什么这样做的原理,更加别说那些特殊的组合方式。
孙享福放心让他看的原因就是,等他全部学会这些知识,搞懂了原理的时候,他差不多也该老死了,而那时,他建立的薛延陀汗国对于大唐来说,早就已经不是什么问题了,一个努力爬行的乌龟,是永远赶不上一匹努力奔跑的骏马的,更何况,孙享福要的,就是一两年的时间差而已。




大唐农圣 第275章 半路领旨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大唐农圣最新章节!
人在接触比较多自己不懂的东西的时候,就会迷茫,迷茫中的夷男选择了向人求助,他的求助对象就是卢文中,王旭这些世家子们。
然后,他得到了一个结论,专业的事情,就应该交给专业的人才去做,作为一个统治者,只需要懂得用人就行,汉人的皇帝再有能力,不是也将地盘交给地方官管理吗?只要他和几大世家展开深度的合作,那么多难的事情都会变的简单,到时候他需要什么,只要知会一声,属下的人就能全部帮他得到。
于是,夷男跟他们达成了一些所谓的合作协议,未来的薛延陀汗国,将会启用大量的汉人世家子为官,而为了让他的汗庭能像善阳城一样繁荣,他必须要先将一部分治下的百姓派过来学习汉人的耕种,以及其它方面的技术,实际上,夷男的人派过来,却是会被几大世家掌控,而且,由于夷男的野心不小,他第一次派过来的人口数量,就将达到二十万,这些人,大多都是夷男今年收拢过来的,对薛延陀部归属感还不够深的人。
当然,夷男与世家子们达成的协议远远不止这些,据无影儿给自己汇总的情报,各家还跟他达成了奴隶购买协议,至于奴隶怎么来,那就要看夷男的手段了,东边地界的国家和部落有不少,一旦夷男的汗国建立,兵锋必然更加强盛,抓奴,可是一门生意。
至于其它的一些奶牛,奶羊,购买交易的协议还有很多,像扬州四大家,直接跟夷男签订了咸鱼豆酱专供协议,以后,漠北的咸鱼豆酱买卖,可都是扬州四大家说了算了,夷男,会在其中占很大一部分盈利。
这些都属于商业事,作为孙享福来说,其实不仅不应该干预,还应该鼓励,虽然他们私下达成协议,有些挖孙享福的墙角,但这是正常的商业竞争手段。
世家子不甘心放弃以往自己能够赚取的利益,用利益攻势,先拿下了薛延陀的大老板,于是,苦的就是薛延陀百姓了,然而,薛延陀的百姓继续穷困下去,对于孙享福的民族迁移融合计划,其实是有好处的。
穷则思变,会寻找出路,大唐就是他们的出路,当他们逐渐的了解了安北大都护府的户籍政策和百姓福利,只要不傻的话,都会选择前来投靠孙享福,这种投靠一般不会是单个的牧民,往往都是以小部落为群体,集体的来,很容易形成风潮。
大的方向上来说,夷男这次的善阳之行是成功的,于他自己和孙享福来说都是这样,通过这次善阳之行,夷男将整个薛延陀未来发展的命脉都掌握到了自己手中,而孙享福,则是终于得到了夷男向大唐称臣的奏章。
十一月下旬,夷男终于依依不舍的带着属下的兵马离开了善阳城,可以预见的是,在这里享受了半个多月的他们,回到了苦寒的漠北会非常不适应。
将善阳的防务交待给郭破和席君买等人之后,孙享福和苏定方领着一干人等开始冒着风雪往长安赶路。
马上就要进入贞观三年了,孙享福来到这个世界也快有三年的时间,他在努力的改变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也在一点点的改变他,看到马车外的冬雪寒梅,孙享福便不由的吟起诗来。
“傲雪寒梅独自开,唯有伊人踏香来,懂得寒梅透彻骨,梅花香自苦寒来。”
孙享福念罢四句,虞秀儿顿时便用崇拜的目光看向他道,“夫君这朵梅花,可不是独自开,妾愿做那寒梅枝叶,伴随夫君,一生一世。”
闻言,孙享福会心一笑,道,“为夫可不敢自比寒梅,顶多算是给寒梅提供生长条件的一点养分而已。”
听他之言,虞秀儿立马就懂了,接话道,“夫君是把善阳比作了一株在北地雪中盛开的梅花么?”
“是啊!对于大唐来说,它就是一株雪地里盛开的梅花,散发着迷人的香味。为夫此去长安,就是想将这梅花的种子,撒满整个北地。”
“妾原以为,夫君是一个胸无大志的疲懒之辈,现在看来却是错了,既然夫君有改变整个北方之志,那么妾便一路陪着夫君,不过······”
“你是担心翼公说的那些事情吧!放心,陛下是不会忌惮我的,不然也不会想方设法的给我加权力,加担子。自始至终,为夫担心的都是人心,汉人对胡人的接纳之心,胡人对汉人的认同之心,这两个问题处理的不好,即便为夫现在做的再好,百十年后,也会被毁于一旦。”
孙享福的脑子,在后世都能轻易的考上研究生,自然不会不好用,他稍作分析,就能清楚自己现在状态,他并无子嗣,而且不善掌兵,讨厌征战,这样的人是不可能造反的,像李世民这样的智者,当然看的到这一点,所以,自从孙享福在朔州证明了自己之后,李世民给他的官位,爵位,越来越高,管理的地盘也越来越大。
然而,作为后世过来的孙享福却是知道了李唐由盛转衰的一个重点,安史之乱。
这是不仅仅是安禄山,史思明两个叛逆的问题,关键还是李唐的民族融合政策没有执行好,即便是没有这两个人,也还会有其它的人会跳出来搞事情。
孙享福想在太宗朝,或者自己的有生之年把这些隐患消除掉,就需要做太多的工作,这需要李世民的支持,所以,回到长安之后,孙享福打算好好的跟李世民谈谈。
“夫君过于忧虑了,百十年后的事情,又有谁能说的清楚呢!况且,况且······”
“况且什么?”
“况且,夫君做不完的事情,可以交给咱们的子女去完成嘛!”
虞秀儿羞涩的回答了一句,却是叫车厢内的气氛暧昧了起来,正好,红梅被派到了东珠的车上给她恶补见皇帝需要的礼仪,此时,车厢内只有他们夫妇二人,多好的车震机会啊!
可惜,这个时代的马车,虽然跟后世的顶级豪车一个档次,但是没有那种豪车的功能,所以,孙享福只能把虞秀儿拥着怀里,期盼早点天黑下帐了。
一路上虽然有风雪,但全骑加马车的队伍,行走的不算慢,为了让善阳城保持一定的顶尖战力,孙享福将席君买留在了善阳训练骑兵,而亲军中,负责带领骑兵做探哨工作的是薛礼,才刚进入关中地界,薛礼就飞骑来报,宫里有内侍过来宣旨了。
来的人是王得用,算是李世民铁杆心腹内侍了,圣旨的内容很简单,叫孙享福绕到长安西面,与已经到了武功一带的李靖的队伍汇合,随押解颉利的大队伍一同进长安。
“那个,陛下的意思,孙都督懂的吧!”
宣完旨,王得用笑盈盈的目光看向孙享道。
“懂,简直是太懂了,公公可以回禀陛下,这事,臣一定办好。”
王得用虽然没有明说,但意思很明确了,李世民这是让孙享福解决李靖押回来的那些俘虏的事情,他不想便宜了朝中那些世家系的官员。
而把这些世家系官员嘴里的肉抢走,则是需要承受他们的炮火攻击,想一想,孙享福来到这个世界后也挺悲催的,此前皇帝为了给世家一个交待,必须处处做出打压他的样子,现在,孙享福终于在他的打压下崛起了,却还是要替皇帝背锅,承受这些世家的炮灰,区别只是由皇帝向他开炮,变成了世家直接对他开炮。
“另外,皇后娘娘还让洒家问一问你,这夷男的妹妹,该如何处置?”
孙享福闻言,心里一咯噔,此前他给李世民上了一个折子,说明了夷男上表称臣,派东珠进长安向他献歌舞的事情。
想不到长孙皇后却是误会了,以为这东珠,是夷男想要塞给李世民的女人,没办法,在这个时代,如果有人派女人献歌舞给皇帝,其意思就是把这个女人送给皇帝。
“娘娘误会了,这夷男的妹妹,只是代表薛延陀部给陛下献歌舞而已,如果可以的话,请娘娘跟陛下商量一下,封其为公主,这样,在辈份上,也显得我大唐比薛延陀高上一级。”
东珠是夷男的妹妹,封她为公主,那么,夷男自然而然的就成了李世民的子侄辈,大唐和即将建立的薛延陀汗国之间是什么样的政治地位,就会很明确。
闻言,王得用才满意的笑道,“如此,洒家就如实的回禀娘娘了。另外,娘娘还让洒家转告给都督一句话,太子最近贪玩的紧,您可别再把他带坏了。”
闻言,孙享福面色一黑,心里吐槽,哥什么时候把他带坏了?自从阅兵之后,哥可是连见都没见过他好不好。
他却不知道,作为他弟子的李承乾在长安可没闲着,学会了吉他和架子鼓后,他开始自行创作歌曲了,尤其是听到孙享福在朔州大胜,击败突利时有感而发唱的那首歌之后,觉得,这些战功就应该用歌曲和戏剧在舞台上展现出来才好。
于是,李承乾在东宫招募了大量的乐师和人手,在他师妹候舒雅的帮助下,还请来了望江楼的歌舞戏剧表演,和舞台设计方面的负责人,想排一出年度战争大戏,由他自己饰演朔州之战中的孙享福,由候舒雅饰演虞秀儿。
他是太子身份,而现在负责管理望江楼的,基本都是长孙家的人,也就是东宫嫡系,这出戏,自然是在他的运作下,逐渐成形了,朔州之战已经过去一年多了,李承乾这出戏,则是排练了半年,现在,他终于不甘心只是在东宫自己演的玩了,想要在望江楼的舞台中演出给所有人看。




大唐农圣 第276章 俘虏的归属问题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大唐农圣最新章节!
对于大唐的第一部战争剧,孙享福的看法其实很复杂,这玩意确实能提升一些人民对国家的认同感,然而,却又有可能加深民族之间的仇恨感,毕竟,现在突厥的人和地都已经在大唐的治下了。
不过,这却是给了享福一些启发,戏剧嘛!就跟小说一样,用一些夸张,或者不真实的手法来表现很正常,如果,在剧情里,着重突出突厥人南下,是因为遭遇了白灾,不得不为,再将汉人保家卫国,悍不畏死的精神表现出来,那么,就能告诉世人,这场战争,谁都没有错,错的,只是这世道。
然之后,再将孙享福看到了事情的根本,力求两族人民停战,共同对抗天灾,解决困难的想法表达出来,最后,让大家看到成功的样子,这不是一个对两族人民宣扬文化融合的好处的机会么,毕竟,善阳的成例摆在那里啊!
所以,此刻孙享福虽然口头上答应了王得用,心里想的,却是如何帮助李承乾修改剧本,赋予这出战争片更大的意义。
关中各地的水泥路基本修缮完毕,即便是有些雪水,坚硬平整的水泥路面也能供马车快速的行走,百姓们首次享受到了交通发达带来的便利,入冬之前,他们学习了幸福村的种植技术,到了腊月,往长安运送蔬菜贩卖的农夫们,都挣了不少钱。
同样享受到交通便利的好处的还有孙享福,他的人马用了不到两天时间,就从关中东面,赶到了关中西面,跟李靖汇合。
见到孙享福的时候李靖还有些不好意思,在他心里,五千把连弩和十副望远镜的价值,是远远高于苏定方带回去的两万多青壮的和五万匹战马的。毕竟,在人牙市场,买两万多青壮,也花不到十万贯,而一副望远镜的价格,拿出去拍卖,绝对能卖到这个价,那可是比孙享福在善阳拍卖出去的镜子还要神奇的东西。
敏锐的抓住了李靖这样的心理,一上来,孙享福就没打算跟他客气,笑道,“李将军,陛下刻意下旨让我来此与您汇合,意思您懂的吧!
“呃,懂的,懂的,老夫收到陛下的命令,在此等候你,便是知道,陛下应该是要将这些俘虏的处置权交给你了。”李靖点头道。
1...113114115116117...34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