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农圣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爱吃鱼的胖子
他以为孙享福会拿一封李世民让他将俘虏转交给孙享福的圣旨出来,然而,孙享福却没有,故作莫名道,“这里那里有什么突厥俘虏?这些分明就是我安北大都护府治下之民嘛!他们只是被颉利掳去战场而已,现在,他们的家人还在善阳,等待他们回转呢!不信,你问颉利。”
“问颉利?”
李靖闻言,眼珠子乱转,很快就懂了孙享福的意思,这小子,别看年纪轻,手段可真是高啊!很快,他就做出决断,道,“对,问颉利。”
不一会,被捆住了手腕的颉利,便被推到了李靖帐中。
“颉利,你属下的那些牧民和大部分兵将,是不是强掳了我安北大都护府治下之民而来?”
闻言,颉利愣住了,心道,本汗起兵的时候,那有什么安北都护府,你丫的失心疯了吧!
冷哼了一声,颉利用看傻子一样的眼神看了一眼孙享福,便将脑袋仰的老高,不再理他。
“哼,本人就是安北大都督孙正明,我刚才说的话,就是我想听到的答案,你如果服从我,我可以保你不死,而且,让你锦衣玉食的在大唐生活一辈子,反之,你的妻妾,子女,马上就会人头落地,而你,到了长安之后,可能是一杯毒酒,可能是一条白陵,亦或者,五马分尸······”
孙享福越往下面说,颉利的脸色越苍白,他现在,终于懂孙享福的意思了,别看这人不过是个小年轻,他代表的,可能是皇帝李世民,而李世民,现在需要他这么说。
“你,你真的能保我不死,子嗣繁衍?”颉利有些结巴,忐忑的看向孙享福道。
“当然,不然为什么在你身上费那么多口舌。”
孙享福淡定的答了一句,颉利一想也是,连突利李世民都没有杀,还封了爵位,要是自己听从李世民的吩咐,他又有什么理由杀自己呢?活着的自己,可比死去的自己有价值。
“那好,本汗答应你,希望你能履行自己的诺言。”
李靖有些意外,颉利会这么容易就上道,孙享福却是一点都不意外,历史上他被李世民抓了之后,也没有显得很有骨气,李世民让他跳舞娱乐群臣,他就跳了,为的,只是多活几天而已。
当然,李世民让他起舞,让冯智戴咏诗,最后说出“胡越一家,古未有也”,也是为了促进民族融合,并不是要杀他,或者羞辱他,贞观盛世,可以说是打出来的,也可以说是融出来的,有了周边各民族打心里的支持,大唐想不强大都难。
待颉利被押下去之后,孙享福才打了个响指,招呼帐外的薛礼进来。
“有大任务交给你,带领咱们的人,将这里所有的突厥人押到善阳去,告诉他们,到了善阳,就能有粮,有草,有暖房过冬。沿途不管有任何人想要为难你,就打他丫的,知道没?”
“末将领命。”
“等等,正明,你要把所有的人都弄到善阳去?”李靖看不过去了,叫停道。
俘虏兵将加上牧民,可是有二十万多人口,而孙享福带来的人,不过三千骑而已。首先,能不能押送都是一个问题,再加上,全部弄走,一点都不留,这合适吗?陛下可是要搞盛大的献俘仪式的。
“呃,那就把那些突厥将领和他们的家眷留下吧!”
孙享福也是想到了一些问题,改口道。
“依老夫只见,还是留下一半的好。”李靖有些担忧的道。
“反正弄多弄少他们都要喷,何必给他们留,除了那些将领和他们的家眷,都带走吧!”
孙享福其实连那些将领和他们的家眷都不想留的,毕竟,在突厥部落,一个有身份的人,身后往往都跟着很大一个族群,他们就是以繁衍能力,来判断一个部族的大小的,所以,留下的,很可能是几千过万人,这些人口,到了善阳,足够支持孙享福开多一个产业,毕竟,来自后世的孙享福,脑子里装的东西太多,都需要人手去实现。
不过,将他们留下也是有好处的,那些突厥百姓没有了自己的头人,管理起来就轻松了,毕竟,他们的普遍智商,跟汉民都差的老远。
“如此,来自朝堂的压力恐怕会很大。”李靖很快就想到了下一步问题道。
“没事,朝中若是有事,便由我一力承担就好。”孙享福打包票道。
他不像李靖,五六十岁的人,还是一个郡公,像秦琼,尉迟恭,程咬金等后辈,爵位官职都在他之上,有时候在朝堂上站班的时候,会有些尴尬,所以,灭颉利这一战的功劳对他来说还是有些重要的,因为这次不能进爵国公的话,往后,可没有那么多打仗的机会了。
毕竟,现在历史已经改变,以此时李世民的军力之强,原本可能发生的内部叛乱和边患,很可能不会发生,这不,就在颉利被灭之后,东边最强的邻国高句丽都不敢在河北道边境蹦达了么。
而孙享福,年不过二十,已经是郡公的爵位了,再加上此次说服夷男臣服大唐的功劳,难道让他二十岁不到就封国公?那以后还这么封?
所以,李世民让孙享福来处理这些俘虏的问题,很有可能就是存了让孙享福犯错的心思,以过抵功,占一些实际利益的同时,避免他年少居高位,今后升无可升的尴尬局面。
孙享福猜透了李世民的心思,所以,当然是要好好的配合他,别说国公,即便是他现在的这个郡公爵位和安北大都督的职位,他都嫌有些太高了,要不是管理北地确实需要这样的身份,他早就找机会犯错,降自己的爵位了。
看看贞观朝的大臣们,只要想干事的,那一个不是起起落落好几次,以萧瑀为最,之后就是长孙无忌,排在他们一线的所有同层次大员,几乎都有升降起伏的经历。没有理由的时候,天上出现一个日食,都是理由,新唐书上,贞观初期几年,一出现有日食的记录,马上就会伴随着一条宰相被贬的记录,可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听孙享福说的信誓旦旦,李靖最终点头道,“既然如此,那正明就请自行其事吧!老夫就当没看见,这就起行前往长安。”
大军驻地到长安可没多远了,骑马的话,一天就能到了,不过,孙享福可没有让李靖回去的意思,阻拦道,“反正离献俘仪式的日子还有一段时间,将军还是和我一起这这里住几天的好。”
“为何?”
“当然是让我属下的人押着人马先走几天啊!这大队人马走的慢,万一到时候陛下顶不住压力,让人追回怎么办?”
闻言,李靖失笑的指了指孙享福,心道,这家伙也太鸡贼了,行事端的是密不透风。
于是,孙享福和李靖在渭河旁边硬是悠哉悠哉的住了六七天,才启程前往长安,而这时,整个队伍押解的人数,只有一万余了,至于带着带着三千人,押解着近二十万人口往善阳赶的薛礼,已经走出去了七八百里地,等他们到了并州地界,收到孙享福急信,率了一万人马来接应的阿布突思,已经顺利的和他汇合了。
大唐农圣 第277章 玩脱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大唐农圣最新章节!
沾了颉利的光,孙享福又上了一回长安的头条,报纸这个东西被弄出来之后,现在已经成了李世民时常会用到的舆论宣传利器,在这种长脸的大事情出来的时候,自然是要用一用的。
所以,今天孙享福和李靖一起被长安城的百姓夹道欢迎了,这个势一造出来,原本想对孙享福开喷的那些朝廷官员也只能选择暂时闭嘴了,人家可是灭突厥的功臣,而且,手里还有一个劝薛延陀向大唐称臣的大功要报。
当然,不开喷,不代表他们就服气了,弹劾的奏章在李世民那里堆成了山,这次,孙享福侵犯的是所有人的利益,连他的盟友们也不好开口帮忙。
献俘的仪式并不复杂,颉利在朱雀大街的尽头,皇城的正门口,当着所有到场的长安百姓的面,向城头上的李世民跪拜,并献上降书,对皇帝表示臣服。
李世民在城头上受颉利的三拜九叩,接下降书,并当众向所有的臣子百姓宣读颉利的降书,降书的内容,总结一下,就是把突厥所有的一切,全部献给李世民了,而接受了降书的李世民对突厥的土地,人口,牲畜等所有的东西,拥有主权。
最后一项,当然是论功行赏了,首功李靖,封卫国公,官拜兵部尚书。
次功,孙正明,封善阳郡公,官拜安北大都督。
次功,李君羡,封武安郡公,官拜云麾将军,职羽林卫将军。
次功,苏定方,封武邑县侯,官拜忠武将军,职安北大都护府折冲都尉。
次功,李孟尝,封汉东郡公,官拜怀化将军,职右骁卫将军。
······
由于他们之前的职位和爵位不同,封的也不同,像苏定方,之前就是有职无爵,现在一步直接到了侯爵,上府折冲都尉,实际掌兵,其实比各卫所将军还多,只比各卫大将军差一点点,算是封赏的比较厚重的了。
这些封赏的旨意,除了首功的李靖这边,其它的其实早都颁布了,像孙享福,都在职司上干了一个多月了,之所以再次郑重其事的再向天下人宣读一遍,是为了向天下人展示皇帝有功必赏的仁德,收收民心而已。
还别说,百姓就吃这一套表面工作,看着张榜贴出来的一干受封人员名单,百姓大多羡慕的不得了。
当然,做完表面工作,商量正事还是得在朝堂上,孙享福想不到自己第一次正式上朝就能站到前两排,安北大都督的职务是从二品,和州道总管是平级,但那些州道总管都是战时挂职而已,平时大多是卫所大将军的职司,所以都站在武将那边。
而孙享福则是只有一个安北大都督头衔,这就跟地方官中的刺史或者之后才会出现的节度使一样,虽然军政都管,但严格来说,算是文臣,而且,只有他跟冯盎两人是实职的大都督。
所以,按照品级,站在他前面的人,只有尚书省左右仆射,萧瑀和房玄龄,连侍中和六部尚书都排在了他后面,毕竟,朝堂站班,那是按职位品级排的,爵位无算。
这种一堆老家伙里面站一个年轻人的感觉很尴尬,要是他回过头看一眼背后上百双恶狠狠的看着他的眼睛,那就更尴尬了,连他岳父老丈人虞昶,此刻看他的眼神,都有点羡慕嫉妒恨,更加别说那些被他抢了利益,本就恨他的朝臣们。
众臣列班之后,李世民很快就到了龙椅上,众臣参拜完毕,马上就有人出班上奏了,是礼部官员奏报对于颉利的封赏的事情,一番文绉绉的说辞理由之后,最终宣告的爵位是胡国公,实食邑八百户,由于胡人不善于耕种,田地佃户,暂时由皇帝代管,实际上就是根本没封,李世民以后只需要看心情给他点吃食用度就行。
然后赐了长安城内的宅院一座,和突利一样,无皇帝诏,不得出长安,这就是后世所说的限制居住了。这是大家一早就商定好的,不一会,对于一干降将的封赏宣布完毕,颉利便带着众人上殿领旨谢恩,完事之后,朝廷今天最重要的事情就算办完了。
时间已近正午,憋了很久的一些朝臣,终于有机会说说颉利投降后的一些事情了,曾经被孙享福气到吐血的老家伙崔世勋最先跳了出来,气势很足,孙享福一看他怒气冲冲看自己的样子,就知道他要开喷。
“陛下,臣有本要奏。”
正当崔世勋张开了嘴巴,准备发力的时候,孙享福突然高喊道。
“你·····”
“你什么你?本都督是朝庭从二品大臣,现在有本要奏,你个四品小官,后面等着。”
好吧,朝堂确实有这样的规矩,当大家都有奏本要奏的时候,品级高的优先,如果崔世勋敢不听从孙享福的,孙享福就可以弹劾他藐视礼法,败坏朝纲。
可别小看这么条罪名,在众目睽睽之下犯了现行,是要丢官去职,甚至判刑的,身为士大夫,想要保持自己的地位,就得维护礼法,这是他们享用特权的基础,否则,就跟监守自盗的贼一样,性质恶劣。
硬生生的将自己想要骂的话吞了回去,崔世勋脸色通红的向孙享福拱手道,“你,你请先。”
“那你还不退开。”
没好脸色的说完,孙享福才大摇大摆的走出了朝班,来到正中间奏事的位置,记得他头一回来这里的时候,还是个小小的监丞,才短短不到三年,竟然就位列前排了。
而灰溜溜的退回自己位置的崔世勋,则是气的脖子上的青筋爆起,他可是当事顶级世家出生的高官,而且,五十好几的岁数了,居然被一个嘴巴上连胡子都没留的小伙子给鄙视了,颜面何存。
“陛下,臣近日在善阳接待了薛延部首领夷男,劝其上表向我大唐称臣,他提出,只要陛下允许其建立汗国,用以管理部众,他便愿意向大唐称臣,携其表奏的是他的妹妹东珠,现已至长安望江楼下榻,为庆贺陛下平灭突厥,她还准备了精彩的歌舞献给陛下,臣以为,其忠可嘉,其义可赏,请陛下许之。”
事实上,朝堂就没有几个不知道薛延陀的事情的,听孙享福这么一说,崔世勋顿时暗恨自己冲动,明明知道这家伙要说这事的,居然先一步跳了出来,白白被他找到由头,落了面子。
“众卿以为如何?”
虽然一早就和孙享福商定了的结果,李世民还是故意在朝堂上道。
这是国事,得朝堂众臣一致通过,那么,即便是后面夷男反叛了,也不是孙享福一个人的错,毕竟,现在别说是李世民,就是孙享福自己,也不敢拍胸脯向大家保证夷男不会反叛。
“臣反对。”
站出来的不是别人,正是崔世勋,他这纯粹是为了反对而反对,因为,五姓七宗的族老们一早就对薛延陀部的事情做了判断,就是促成此事,并且派遣一部分子弟去之后建立的薛延陀汗国掌握权力,帮助各家,谋取利益。
皇帝同意,占据朝堂大半势力的世家也同意,那么这事基本就是铁板钉钉的事情,可崔世勋却是要在这时候挑出来恶心恶心孙享福,他不是为把事情搅黄了,就是为了把刚才丢掉的面子找回来而已。
“陛下,以夷男所掌控的地盘和人口之多,一旦建立了汗国,恐将成大唐北方自突厥之后的又一大患,臣请陛下谨慎考虑,万勿听信谗言。”
崔世勋这话一出口,别说是李世民脸色一黑,就是世家系的那些官员们也是纷纷不解的看向崔世勋。
这丫的今天怎么啦!剧本可不是这么写的。
众多世家系的官员这么想着,却见崔世勋一副有能耐你说出个四五六来的模样,看着孙享福。
这下大家明白了,崔世勋就是想在朝堂上跟孙享福打打口水仗,恶心恶心他,报他刚才堵话之仇。
大家都明白了,孙享福又怎么可能不明白,脑子开始飞快转动起来。
夷男上表称臣,可是几大世家的嫡公子跟自己一起运作的,他们的态度,和后续的谋划,通过情报组,孙享福再清楚不过了,既然崔世勋要玩,那好,就陪他玩玩呗。
“陛下,臣突然觉得,崔侍郎所言有理,咱们不应该接受夷男这种虚情假意的投降,坚决不能允许大唐的北方出现一个王国,所以,臣收回刚才的奏请,并且请求陛下,驱逐夷男的妹妹出境。”
孙享福看了一眼崔世勋,然后玩味一笑向李世民奏道。
崔世勋闻言愣了,夷男称臣,不是你一手促成的吗?怎么现在······
这枪头调转的也太快了吧!
一想到家主的命令,一想到崔氏在草原上新拿的上百万亩地,崔世勋顿时一脑门子汗。
要是自己把这事给搅黄了,夷男恼火了打过来,受损失的可是他们几大家,这次自己又要玩脱了?
咦,为什么要说‘又’字呢?
当日吐血的画面突然出现在了崔世勋的面前,而此时,满朝文武暗叹孙享福这一招阴损的同时,都把目光看向了崔世勋,等待他的下文。
崔世勋不说话,李世民却是要就此事作出一个决断的,用责怪的眼神看了一眼孙享福,才道,“众卿也觉得崔卿所说的有理么?”
崔世勋用求救的目光看向自己一系的官员,却是搞的大家都有点懵,这究竟是要我们出言支持你啊!还是要我们出言反对你啊!这戏你演的很乱,我们看不懂啊!
大唐农圣 第278章 为理想摇旗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大唐农圣最新章节!
冷汗化解不了崔世勋的尴尬,李世民看向他的眼神之中逐渐出现了怒气。
“既然众卿一致认为崔卿说的有理,那么,朕就拒绝······”
“陛下,不可,老臣适才思虑不周,蛮夷上表臣服,乃是彰显我大唐国威,君主仁德之事,臣一时糊涂,没有想到此节,罪该万死。”
在朝堂上打断皇帝说话说是很没有礼貌的事情,要是没有背景的人,是万万不敢这么干的,孙享福正准备上前挤兑崔世勋,却是被魏征把衣袖一拉,小声道,“做好你自己的事情就好,朝堂上,该是有规矩的地方。”
说罢,魏征出列,拱着勿板向李世民奏道,“臣弹劾礼部侍郎崔世勋君前失仪之罪,请陛下圣裁。”
闻言,龙椅上的李世民看向崔世勋道,“崔卿可知罪?”
崔世勋闻言,连忙躬身下拜道,“臣认罪。”
“如此朕罚你俸禄半年,你可服气?”
“陛下,崔侍郎身为礼部官员,犯失仪之罪,应该罪加一等,罚俸禄半年,惩处太轻,不能服众。”
李世民才刚刚问完,还不等崔世勋答话,魏征就立刻出言道。
平时,魏征在朝堂上这么呛李世民的次数可不少,不过这次,李世民却被呛的很舒服。而且,他说的有礼,主管礼仪的礼部官员,还能犯失仪之罪,这确实应该罪加一等。
被魏征拉了一把的孙享福,这才回过味来,如果像上次那样,让自己跟崔世勋在朝堂上扯扯皮,那么,事情的结果恐怕又会不了了之,而由魏征出面将崔世勋的罪名坐实了,这个崔世勋就彻底完蛋了,首先,他今天的举动就违背了各家族老会定下的大局方针,世家系的官员不会开口帮其求情。
其次,魏征讲的有理有据,容不得旁人开口求情,那么,李世民就可以放心大胆的处罚了,等于是魏征利用朝廷规矩,帮李世民扛下了罢免崔世勋之后带来的压力。
因为,大家都看到了,朝堂上,是魏征逼李世民这么做的。
这短短一两分钟发生的事情,让孙享福觉得,这朝堂上站着的人,个个都不简单,政治智慧都是杠杠的,同时,对于魏征这个人也看的更清楚了,在大事上,这个人心里真的跟明镜似的,一点也不含糊,像崔世勋这种阻碍国家发展的毒瘤,他打击的比孙享福还坚决。
“魏卿言之有理,那朕便暂且让崔卿停职反省,崔卿你可服气?”
崔世勋能服气才怪,原本他只是对孙享福咬牙切齿而已,现在,却是更加恨魏征了,别看李世民说的很和气,停职反省,鬼都知道,这一停,就可能永远的停下去了。
但是,他压根找不到理由为自己争辩,只得躬身道,“老臣谢陛下宽容。”
说罢,恶狠狠的看了一眼孙享福和魏征,朝殿外走去,对于他来说,今天这事可还没完,回去之后,他还将会面对家族内部的诘问,情形可能比这里还惨,皆因他看到了老仇人,心里出现了那么一丝丝的不淡定,不理智,而最终作出了一件不理智的事情。
待崔世勋走出去之后,孙享福才再度站出来道,“朝堂上就是因为这样为了反对而反对的蠢材太多了,才导致了这个国家发展缓慢,国民经济,得不到高速发展,臣刚才还只是说了夷男对朝廷提出的条件,还有一些臣代表朝廷,向夷男提的条件都还没有说呢!”
“孙爱卿向夷男提了什么条件,还请快快道来。”
以孙享福的品级,自然是当得起李世民‘爱卿’两个字的称呼了,当然,这一出,两人也是早有默契的要在朝堂上上演的,崔世勋那里,完全只是一个小插曲。
“臣首先向夷男阐述了臣服大唐的基本条件。”
孙享福知道自己这句话一说,朝堂上诸公,肯定会有疑问的,什么时候,臣服大唐还有基本条件了?
还是魏征,最先跳了出来问道,“孙都督,我大唐何时制定了什么臣服的基本条件?”
“没有制定,但有成例嘛!咱们把成例编写成明确的规章制度不就好了。”
魏征进入脚色也很快,他顺着孙享福的话继续问道,“什么成例?”
“当然是异族投降,乞降,或者主动上表臣服时,做的一些事情了。突利阵前乞降,我大唐纳其土,收其民,颉利战败投降,我大唐纳其土,收其民,回纥部上表称臣,我大唐也是纳其土,收其民,当然,对于主动上表投降的乞骨仆首领,给了两字王爵位的封赏。
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不管以什么样的方式臣服于我大唐,纳其土,收其民,都是最基本条件呢?”
闻言,朝堂上的诸公都觉得,孙享福说的有理,可夷男真的愿意将土地和人口献给大唐吗?
很快,魏征就问出来了这个问题。
孙享福答道,“当然不愿意,不过,也不反对。”
“不愿意,不反对?”
孙享福点头道,“是的,夷男表示愿意遵守我临时制定的条件,承认薛延陀部现在控制的所有土地都是我大唐固有的领土。也承认薛延陀部控制的人口,乃是我大唐公民,只是,这些土地和人口,实际上,需要交给他管理。”
闻言,心直口快的尉迟恭插了一句嘴道,“这跟不臣服,不是没什么两样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