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唐农圣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爱吃鱼的胖子
可孙享福却是不太愿意用这些突厥人的,因为前面的叛乱给他留下心理阴影,总觉得用他们干活不牢靠。
“大人请放心,这些突厥人都是自愿留在大唐做劳工的,大部分都是河套地区经常与汉人打交道的突厥部落的人,大多会简单的汉话,他们觉得留在大唐只要有饭吃,就比回到突厥好,所以,您只要给他们吃的,便无需担心他们叛乱。”
长孙淳见孙享福面色不喜,便解释道。
“只要给吃的就行?”
“是的。”
孙享福满意的点了点头,要知道,他得膳监司两成盈利的分成,是要负责劳工的薪俸的,这一下子来了八百个只给饭吃就行的免费劳工,可是给他省了一大笔钱。
“行,先让吏员和工匠分成四个生产大队,每个生产大队由四个吏员负责管理,成员有工匠三十名,劳工两百个。
其中有一名牵头的吏员直接对我负责,另外三个吏员,则分别为监工吏,内务吏,质监吏,每人可在所管的工匠里挑两人负责协助,挑选四个劳工作为勤杂。”
孙享福简单的几句话,便将司膳监的管理构建组建了起来,不一会,就有长孙淳,林文夫,刘简,李浩然四个吏员当选为四个生产大队的牵头吏员,所有的工匠,也都被分成了四块,这样,每个组四个吏员,加上他们挑选出来的帮手,管理人员和被管理人员的比例就大大缩小了。
“四个生产大队,在坊内的东南西北四个区域,组成四个生产车间,会由内务吏带着各自属下去寻找适合居住的房屋。以后,这些工匠,劳工,一切生活上的事情,都由各组的内务吏管理,我要求,每个人劳工,在生产车间的时候,身上必须干净,口鼻,头发,必须有白巾包裹,严格按时洗漱,宿舍必须整洁,咱们做的可是食品行业,连陛下可能都要常吃我们做的东西,如果所制食品不洁,吃坏了陛下的肚子,所有人都有可能人头落地,所以,内务吏责任重大。”
被孙享福这么一说,各组内务吏便感觉肩头沉甸甸的,待他们将工匠和劳工们带下去之后,孙享福又对剩下的吏员道,“监工吏,顾名思义,是整个生产过程中负责监督管理工人工作的,所以,是少有的知道整个豆腐制作流程的人,所以,从明天起,监工吏都要去我府上学习制作豆腐,豆干,豆皮的全部过程,要牢记在心,不得马虎。
而且,未经陛下允许,制作之法不得外传,否则后果自负,学成之后,将每个工序分散在一个独立的房屋制作,所有劳工只做一道工序,相信,他们只要不是傻子,都能够立即上手,监工吏明白了吗?”
“卑职等明白。”
孙享福目光扫过三人,算是加深了一些印象,又对剩余的六人道,“质监吏主要负责从采购开始,到制作完成以后的豆腐质量抽查,不合格的劣质大豆,坚决不许入库,制作出来不合格的豆制品,坚决不许拿出去售卖,我要求,作坊里制作出的每一锅豆腐,必须有人试吃,没有问题,才能上市销售,如果你们自己吃不下,可以找劳工轮流代替,同样的话再说一遍,咱这是食品行业,而且对全长安的所有百姓和权贵销售,万一做出来的豆腐有毒,你们想想会死多少人,不客气的说,负责监管的质监吏肯定是诛九族的下场。”
孙享福说到这里,质监吏的肩头顿时也觉得一沉,原来自己身上的责任也是如此重大。
最后,孙享福交待了四个带头的吏员负责巡视监管,不定时抽查各部门的工作,并定期向自己汇报,而且,从明天开始,就要备料,准备生产,然之后他就打马出了曲池坊。
“娘娘常说你有大才,这话果然不虚,才三下五除二的功夫,你就将整个膳监司安排的井井有条了,洒家佩服。”马永全打着马笑呵呵的跟上孙享福道。
“说不上井井有条,还有一环需要劳您出马,就是宿卫整个作坊,一百名大内侍卫,我给您留六十个,每二十人一组,分三班倒,全天候封锁整个作坊,没有陛下和娘娘以及我本人的命令,不得放任何非作坊内部人员进入,这保卫皇家赚钱秘密的重任,可就交给您了。”孙享福说完,指了指坊门口的出口,示意,这里以后就是他的警戒区,马永全闻言,深感自己责任重大。
半天不到的时间,孙享福就安排完了膳食监的工作,当然,还有一些后续的管理细节,他需要写成文书,交给属下吏员照章执行,这都不是难事,难的,还是给家里那些艺人们排节目的事情。
《白蛇传》孙享福在自己的书房里,用毛笔写下了三个字之后,久久没有往下写,虽然从很小的时候,每年夏天都要被这部电视剧洗脑很多遍,但你要说让孙享福记得整部电视的台词,那就太扯淡了,拿起笔的时候,他才知道,自己当初的想法有些想当然了,话剧不是那么好排的。
“春桃,去叫夫人来。”
“少爷,春桃去训练那些陪嫁的丫鬟仆役去了。”
孙享福最终决定,还是自己负责将大体的故事讲出来,让这个时代的人,以这个时代的观点,来补充完善这个故事为好,朝门外喊了喊,却发现是平时院子里负责洒扫的秦汉回了自己的话。
“这声音,咦,好有特色哦!”
来来来,秦汉叔,你跟着我唱一段,“哈哈哈,哈哈哈,西湖美景,三月天嘞,春雨如酒,柳如颜嘞。”
“呃,少爷,您这是唱的那一出啊?”
扫地的秦汉差不多四十岁了,妥妥的一老汉,完全跟不上孙享福的思维节奏啊!
“叫你唱,你就唱,唱好了,少爷晚上给你加餐,整只猪蹄给你啃好不好。”
“呃,这个好,那老汉我就学学。”
半个时辰后,秦府后院正房,提着扫把的秦汉哼着一首很带感的歌,就往二进院的临时学堂跑去,这是要帮孙享福喊虞秀儿呢!
不一会,尚在二进院落里教孩子们读书认字的虞秀儿便被秦汉叫了过去,一进书房的门,虞秀儿就问道,“夫君,这老汉叔唱的什么曲子,好像很好听。”
“呵呵,好听吧!这就是为夫我准备在酒楼上演的节目中的一首插曲,也是落幕曲,来来来,为夫这里有个故事,想了个大概,你帮为夫完善,完善。”
孙享福一把将虞秀儿拉入怀里,二人便在一张太师椅上,开始写起了故事。
“故事的开头是这样的,话说一千七百年前,有一个刚刚修炼成精的小白蛇在山间修行,却被一个专司捕蛇的江湖人所抓,这时,有一个在山中放牧的小牧童正巧遇到,见小白蛇可怜,便愿将自己采摘的山桃予那捕蛇人,让他放了小白蛇,捕蛇人嘴馋小牧童的山桃,正接过吃的香甜,不料手中的小白蛇趁他不注意,逃脱了,等捕蛇人在小牧童的劝解下,放弃去追小白蛇之后,那小白蛇便变化成一个小姑娘,感谢小牧童的救命之恩,扬言,以后定当报答。
一千七百年后,小白蛇已经成了法力高强的千年蛇妖,她自觉修行圆满,便准备上峨眉,拜观世音菩萨,祈求皈依三宝,观世音菩萨果然在峨眉山下凡显灵,但却告诉白蛇,她还有一桩尘缘未了,需报得大恩之后,才能功德圆满,得道成仙,并且施法将她一身蛇毒褪去,使其可与人相处,临走前提示她,恩人就在苏杭西子湖畔。于是,白蛇便赶往西子湖畔,寻恩人报恩······”
故事才讲了一个开头,虞秀儿便被深深的吸引住了,但是,才讲到这里,孙享福便停了下来,道,“娘子,就这个开端,咱就得设计台词,和表演场景了。”
“夫君这故事编的真好,不如,就由你我二人模仿故事中的人物,设计对话吧!”虞秀儿提议道。
“如此甚好,另外,我还想到了一个让观众加深故事代入感的办法,在咱们的舞台背面,用水墨画,事先画好场景,每到一处不同的地方,咱们只需要将背面的画布拉一拉,就能让观众看到大致的场景,比如最开始的山林,之后的峨眉山,再之后的西子湖畔断桥,不需要画的多好,只需要画出个大致样子就行。”
“嗯,夫君的办法真好,不过即便如此,估计一个开头就需要诸多画布,如此,仅凭我等,恐怕画不完。”
“对了,找阎立本阎大人啊!他作画奇快,而且门下学画之徒不少······”
夫妻二人就这么进入了商量的模式,仅一个下午,好多的办法和点子就被他们共同构思出来了,从而,让整个猫冬的季节,都不再那么无聊。





大唐农圣 第五十七章 视察膳监司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大唐农圣最新章节!
古人的生产力低下,生活节奏缓慢,尤其是在寒冬,几乎百分之八九十的人会选择在家里猫着,可孙享福不这么认为,一年之际在于春没错,其实也在于冬。
今冬少雪,孙大力趁着这两日天晴,渭河冰化,便驾着舟船往长安孙府送了趟鱼货,他发现孙府内居然一片忙碌的景象。
“村长,你这是在干啥哩?”
“哦,排练戏剧,人手不够,满长安搜罗了一些,正在挑选,有点乱。”
随着剧本一天天的成型,孙享福夫妇的想法和点子也越来越多起来,这需要大量的人手设计道具,大量的乐师排练曲谱,大量的歌者排练唱腔,所以,现在已经不仅限于四大纨绔收罗过来的那些人了,连阎立本家的画师团队,以及长安比较有名的青楼唱诗歌女也都被请到了孙府,各有分工,各有排练。
看着满府忙忙碌碌的场景,搞不清楚戏剧是什么的孙大力觉得自己这个闲人待着好像很尴尬,于是抓了抓头道,“那要不,我回村了?”
“等等,还有事跟你说呢!今年都快腊月了,才下了两场小雪,看来明年是个旱年,趁着化雪,你回去以后让村民把犁套上,先把咱村的地犁一遍,这样能把地里的虫子翻出来冻死,另外,以后每天都要派船到曲池坊的豆腐作坊拉豆渣,这是上好的猪饲料,回去拌些粗糙的猪食给猪吃,鸡也可以吃。对了,买豆渣的钱,村里的账上有么?”孙享福招手让孙大力回来道。
“应该有吧!咱村这段时间盘炕收获不少,还有三千多石大豆都快卖完了,账上钱不少呢!不过都归账房的张先生管着,具体的数我不知道。”
“三千多石大豆,都打的豆腐卖的?”孙享福有些意外问道。
“嗯,还有发豆芽,捕捞队的人停工之后,就在忙活这个,现在周边集市,甚至几个县城里的商贩都到我们小河集来进货,咱们每天至少能够卖两船豆腐和豆芽。”孙大力有些兴奋的道,豆腐,豆芽的出现,不仅结束了冬日里只能吃酸菜腌菜的局面,而且价格还不高,很多平民都买的起,由于幸福村只有那么多人手,一天也就只能出这么多货,每天只卖两船,差不多三十石左右的豆腐豆芽。
“卖的什么价?”孙享福又问道。
“开始豆腐是三文钱一斤,豆芽是五文,后来走俏了,有周边集市的商人大量的过来买货,豆腐便涨到了四文,豆芽八文,不过还是每天都卖完,我正和大家伙合计,把豆干和豆皮也弄些到市场上卖,价格也再涨涨。”
现在长安大豆的价格才五百文一石,而一石大豆,差不多能打四到五石豆腐,一石豆腐一百二十斤,这就是说,价值五百文的大豆,差不多出五百多斤豆腐,每斤售价四文,每石大豆打出来的豆腐就能卖到两千多文,净利润在三倍以上,更别说重量转换率和价格更高的豆芽了,孙享福略微的算了一下,幸福村光靠这个买卖,一个来月的进账估计就达到了几百贯。
而且,幸福村可不止是豆腐豆芽这一项买卖,长安东西两市,两个专卖售卖鸡蛋的铺子也是幸福村的产业,冬日里鸡蛋卖到了十二文一枚,还非常走俏,一天卖个几百上千枚,轻轻松松收入十几贯,每月也是好几百贯的收入。
另外,最大头的还属卖给渔业司和醉仙楼的黄鳝,泥鳅,都是按照市价走的,现在长安城的黄鳝两百文一斤,泥鳅一百八十文一斤,每天出货差不多各五百斤,这可是每日进账一百九十贯的买卖,算下来,幸福的账面上,目前最少有斤万贯的结余了,谁叫这个时代的冬天可食用的东西太少,权贵们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没这些东西吃,他们的日子可是没法过的。
孙享福估摸着,这样的财力能够让幸福村轻松的将膳监司豆腐作坊的豆渣全部买下,便道,“豆腐以后做些自己吃就行了,剩下的大豆都发豆芽吧!另外,别指着村里的大豆,可以在长安多买些大豆回去,只做性价比更高的豆芽生意,也别只在小河集卖,渭河冰化了,每天可以拉两船到长安来卖。”
“我这不正是来问问你要不要在长安打开销路么,可是,豆腐也挺赚钱的啊!怎么就不做了呢?”孙大力不解的问道。
“豆腐膳监司作坊早就已经开始量产了,每天出货千石,销路很快就会铺到周边县城和集市去,而且,价格才两文钱一斤,豆干,和豆皮,他们也有大量制作,你们照着他们的售价自己做,虽然也能赚点小钱,但利润远不如发豆芽。”孙享福解释了一句,最近读了不少书的孙大力脑子好使多了,马上就懂了。
临走前,孙大力扭扭捏捏的说自己要成亲了,让他腊月初八有空的话,回村一趟,孙享福大笑的拍了拍这个好兄弟的肩膀,说一定到,便目送他们乘船回村去了。
李世民的御书房中,裴寂,魏征等一干重臣俱在,今天他们讨论的话题,便是豆腐,膳监司出产的豆腐已经在长安市面上销售了大半个月了,口碑极好,现在,不管是大户人家,还是小门小户,都爱吃这一口,因为物美价廉啊!
膳监司将豆腐的零售价格定成了每斤两文钱,比大豆每斤四文多的价格低了一倍多,比粮米的价格更是低了两倍多,连一向爱挑毛病的魏征,在此事上也无话可说,看来自己之前真的是误会皇帝了,豆腐此举,确实是皇帝利用皇家私产,惠及平民的一个举动,于是上折子,建议在各道,州,设立膳监司分司,让更多的百姓,获得实惠。
看到奏章的李世民当然是心里高兴,这豆腐,吃一斤足以管饱,但百姓所消耗的成本,却只是吃粮食的三分之一,更加关键的是,即便是这样,膳监司还在大量的为皇家盈利,看过账本的李世民心知肚明,一旦膳监司的作坊在全国开设,那么皇家的收入将会再次放大很多倍,而且,还能降低一些贫困百姓的生活成本,当真是利国利民啊!
“诸卿之所奏,朕准了。”李世民含笑道。
什么?这就准了?太轻易了吧!
人精一般的魏征发现了一丝猫腻,这可是要皇帝掏钱做慈善事业的事,而且还是掏大钱,皇帝不应该连后宫的财政是否能够负担都不问一句,就直接答应。
带着疑惑,魏征又道,“然,陛下前时说过,这膳监司乃是一个临时的衙门,如果百姓们自己学会了豆腐的制作,那这个衙门就会裁撤,可前日,老臣以谏议大夫的身份想去膳监司的豆腐作坊一观,却也遭到了阻止,陛下如此行事,百姓何日能习得这豆腐制作之法?难道,陛下是不想这制作豆腐之法外传,影响内宫谋利?”
“呃,这里面,当然是有内情的。”
李世民闻言心里一咯噔,心道不好,刚才自己心急了,被魏征看出了猫腻,现在却不知道找什么理由圆过去。
“有何内情?难道于我等国之重臣都不能明言?”
魏征觉得自己又要抓到皇帝的老鼠尾巴了,兴奋的大叫道。
“这个,朕知之也不详,不如,传管理膳监司的孙下牧来,与诸位大臣明说可好?”李世民郁闷尴尬的道。
谁知,他这个郁闷的表情又再度落在了人精魏的眼里,当下板起个脸道,“不如这样,陛下摆驾,与我等一同前往膳监司作坊视察,命孙下牧在作坊接驾便可。”
“这······”
李世民迟疑,但看到裴寂等人的眼中也露出一丝疑惑之色,便知道,如果不让他们去看一看,明天,这些臣子就可能集体上折子质疑皇家,自己因为豆腐一事而收集起来的名望,可能瞬间崩塌,于是又道,“如此,便摆驾曲池坊吧!只是这天冷,有劳诸位爱卿陪朕一起吹冷风了。”
孙享福正在家里玩排练玩的嗨呢!就有皇帝的旨意命他到豆腐作坊接驾,而且,同来的,还有裴寂,魏征,王圭,岑文本等一干大臣,顿时心知,豆腐作坊盈利与否,不可避免的引起了朝臣的怀疑,不过,这方面,他早做了准备,于是,换了官服,牵了马,往曲池坊的豆腐作坊而去。
从芙蓉园到曲池坊不到一里地,孙享福片刻就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来往的账目直接让马永全快马送到内宫藏起来,只要魏征看不到账目,这事情就好办了。
不到半个时辰,李世民和一干大臣的车马便到了曲池坊,一番迎驾参拜之后,孙享福给每人发了一个白色的头罩和大袍子,才让负责警戒的大内侍卫让开道路。
“孙下牧,为何让我等着此丧服?”魏征看着这白帽子,白衣服,顿时恼了,道。
孙享福却是一副认真道,“魏大人,这可不是丧服,这是卫生服,进入作坊的人,必须要保持身体洁净,不掉落头发,说话,不得喷溅口水,否则,会引起食品安全方面的隐患。”
“食品安全?”
魏征等人被孙享福说的一愣,但看到面带笑意的李世民都穿起了那大袍子,便不再多说,三两下套好之后,随着同样穿着大白袍的孙享福一同走入了作坊内。
入眼,便是写在墙壁上的七个毛笔大字,‘食品安全重于天’。
天,在这个时期代表着皇帝,这个膳监司居然将食品安全,看的比皇帝还重,难道这豆腐,是个很不安全的因素?
然后,给了李世民一个安心的眼神的孙享福便开始跟众位大臣讲起了食品安全。
“如今,膳监司作坊产出的豆腐日达千石,长安大部份百姓的餐桌上都有此物,假如我们作坊做出来的豆腐不洁,变质,有毒的话,则可能导致长安城上万乃至数十万的百姓身体不适或中毒,所以,食品安全重于天,在生产环节,我们连一丝小的错漏都不允许出现。”




大唐农圣 第五十八章 开业前夕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大唐农圣最新章节!
孙享福的第一句话出口,魏征就感觉这豆腐制作并非小事,食品安全这个古人很少考虑的问题,一下就把他给吓懵了,现在他家的餐桌上,可是一日三餐都有豆腐,如果这些豆腐不是出自膳监司,而是出自一个普通百姓的小作坊,那么,这户百姓制作豆腐的时候,是否存在不洁的问题,自己吃出问题怎么办?这就是陛下所说的内情吗?
然后,他便在孙享福的带领下,逐个房间,逐个工序的观看了整个豆腐制作的过程,由于孙享福把工序分的很细,每一个房间只安排人做一样事情,煮,磨,压,沥,点卤,加石膏等主要工序都分成了好几个步骤来完成,十几个房间看下来,魏征虽然也大致知道了豆腐的制作之法,但觉得,工序确实有些繁杂,对豆腐,几位大臣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咦,这人在偷吃豆腐。”
魏征指向一个正在生产的突厥劳工道,众人的目光,也向这个劳工看去。
孙享福闻言莞尔,偷吃豆腐在后世可是很污的一个句子。膳监司的作坊内,从来不禁止偷吃,连突厥劳工也不限制,只要你吃的下,管饱,但大多数人都是留着肚子,等候质监吏的安排,分批试吃。
那突厥劳工突然被十几个人瞪着,顿时吓坏了,连忙抱头跪地,这时,孙享福便过来解释道,“魏大人误会了,咱们整个生产的过程中,都有劳工试吃,甚至,还专门安排了质监吏,对每一锅制作好的豆腐试吃,只有等试吃没有问题之后,才会运出作坊到市面上去销售”
听到孙享福此言,大家都觉得应当,而且,更加觉得,此事非朝廷来做不可,因为民间,不可能监管的这般严格全面。
最后,当孙享福领着众位大佬在膳监司的四个生产大队看过一遍之后,魏征对制作豆腐一事才心中了然,然而,他并没有放下自己心中对皇帝的怀疑,暗自决定,回去之后,自己一定吩咐家仆也试制一次豆腐,看看这其中是否有利可图。
送了皇帝和一干大臣出了作坊,孙享福便快步跑到李世民身边小声道,“陛下,望江楼将于腊月初五开业,到时候微臣想请陛下和宫中一干贵人亲临,不知可否。”
孙享福帮李世民打消了众多大臣的质疑,不顺势提了个小要求就太对不起自己了,皇帝亲临现场,至少能对那些世家起到震慑作用,他可不相信,那些世家一计不成,就会马上偃旗息鼓,不再对自己动手。
“彼时朕无事,会微服前来的。”
李世民回答孙享福的话的同时,朝两旁看了看,又小声道,“若是他们回家之后自制豆腐,会否发现豆腐盈利的事情?”
“陛下放心吧!他们不制做还好,一制做就会发现,还不如买着吃省心。”孙享福给了李世民一个安心的眼神道。
这里面当然是有门道的,因为,只是看了几遍,没有亲手制作过的人,是不可能一两次就制作出最佳比例的豆腐的,通常新手做豆腐,一斤豆出两三斤豆腐就算不错了,再算上火耗,人工,那么一斤豆腐的成本绝对能到两至三文,冬日长安的柴炭卖的可是比较贵的。
当然,膳监司作坊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但是他们能制作出比例最佳的豆腐,一斤大豆可以出四斤半豆腐,而且,大规模,集群化的生产,能让他们大大降低损耗,最近孙享福还在寻找煤炭,代替柴炭,而且,他的劳工,全部是免费的,所以,这些因素相加起来,膳监司制作豆腐的利润还算可观。
1...2122232425...34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