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农圣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爱吃鱼的胖子
在这方面,幸福村的渔场,就是成例,微臣只是与百余村民花费了不到半月时间,就在两山之间筑成一坝,所蓄之水,不但可以养鱼数十万尾,还能在关键时刻,引为农田灌溉,最不济,幸福村周边数里的百姓,饮用水是不缺的。
像此等水库,若是关中多出三五十处,除非碰到百年不遇的大旱灾,那么,百姓基本不会因旱灾受到生命威胁。臣闻朝廷对突厥的战事颇为顺利,俘获突厥俘虏七八万人,正可在冬干之时,组织这些突厥俘虏四处修建水库,来年春汛时期,必能屯下许多水源,用来缓解旱情。”
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人闻言眼前一亮,相互点了点头,觉得此法可行。
“陛下不可,天灾乃上天对百姓的惩罚,人不可逆天行事,否则,必将引起更大的灾难,另外,突厥俘虏亦是要归还突厥的,如此,方能不损两国邦交,避免战乱,此子不过区区一个家臣,却在朝堂之上妄言朝政,实为不妥,老臣请求陛下将此子逐出朝堂。”
这次不是魏征了,因为魏征其实已经觉得孙享福说的话有道理了,跳出来的,是魏征的老乡,也是他的顶头上司,九卿之一的御史大夫孔颖达。
“呃,这位老大人,天要人肚子饿,人为什么要吃饭医肚饿呢?这不是逆天行事吗?还有,放突厥人回去,让他们明年再打过来屠杀我们的百姓吗?要不这样,您去告诉突厥人,就说他们逆天行事了,会有更大的灾难,看他们敢不敢再对我大唐动刀兵?”
李世民闻言又想笑了,这小子居然敢在朝堂上磕孔家当代主事之人,真是作死的典范,这是把自己放在了天下读书人的对立面,他却不知道,愣头青孙享福根本就不认识什么孔颖达,还以为这又是一个世家爪牙呢!
“小辈不要强词夺理,天意难违,既然上天要对自己的子民小施惩戒,那只需作为天子的陛下,下罪己诏向天忏悔,祈求老天原谅即可,至于突厥人,只要待之以善,他们自然感念陛下的恩德,不会再进犯我大唐。”孔颖达怒指孙享福道。
“你说不进犯就不进犯?一个读书把脑子读坏了的傻缺,你以为你是突厥可汗吗?即便是突厥可汗,在他旗下百姓没有饭吃的时候,他也不得不选择南下劫掠,又岂会听你之言。腐儒不足以论政,你还是搞清楚了什么是天道人欲,再出来为官吧!”孙享福一点也不客气的道。
大唐农圣 第六十八章 在战斗中晋级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大唐农圣最新章节!
“放肆,你竟敢辱骂孔师,陛下,臣请重责此獠。”
“臣请重责此獠······”
哗啦啦,朝堂上的文官,几乎跪下去了九成,就连孙享福的岳父虞昶,也不得不随着大流下拜,这可是圣人之后啊!这小子怎么就不知道斟酌用词呢!
李世民很尴尬,他心里是无比认同孙享福所说的话的,如今大唐有难,正好用的上那些突厥俘虏,当然不能放回去,否则,一旦颉利的实力过大,突利再度被他打压,那明年,大唐能够对抗突厥的十几万铁骑吗?
可是,现在整个朝上九成文官都要求惩戒这个言语冒失的小子,自己如果不顺大家的意,那朝廷只怕就要乱套了,现在李世民有点后悔把孙享福留下来了,事情解释清楚了,就应该让他快滚的。
孙享福吓,他没想到自己一句话会引起文臣班子这么大的反应,在听到这些文臣唤这老头孔师的时候,孙享福差点捂脸了,这他么山东孔家的啊!难怪这些文人像打了鸡血似的要干掉自己。
“陛下,微臣觉得,孙下牧言语虽然冒失,但所言之事并非无理,至少,突厥俘虏不可放回,否则,颉利的实力必会大涨,突利便难以与之抗衡,一旦突厥被颉利再次统一,不日定然会再度南下,一雪前耻。”
关键时刻,还是秦琼给力,因为突厥俘虏的事,已经涉及到军事,所以,他这也不算越界,他这么一说,瞬间就有武将班子的一大堆人马出言附和。
“臣等附议······”
“臣等附议······”
不仅是武将这边,文臣那边,房玄龄,长孙无忌,杜如晦等人也适时的出言相助,气势上,竟然不比支持严惩孙享福的那群人弱,不过,朝堂之上,还有一个位列班首之人地位不弱于孔颖达,那就是大唐开国以来就一直担任宰相的裴寂。
“老臣以为,孙下牧用词虽然有些不妥,但乃是为国谏言,其情可嘉,其心可敏,并无大错,陛下只需令其闭门读书,精进学问,多多参悟圣人之言即可。”
裴寂此时出言,正好给了李世民一个台阶,于是道,“如此,朕便依裴相之言,孙正明听旨,朕命你回家进学,参悟圣人之言,无事不得妄议朝政,退下吧!”
“陛下,不可如此轻易放过此獠······”
“君无戏言,你等想要抗旨么?”
文臣班子众人还想咬着不放,但李世民威严的声音响起,堂下瞬间便拜倒一片,孙享福只觉,这里已是不可久留之地,便连忙躬身道,“微臣领旨谢恩。”
说罢,便逃也似的快步走出大殿,只余房玄龄和杜如晦和长孙无忌等暗叹,可惜了一个经世治国之才。
得罪了孔家,就等于得罪天下读书人,那么,在文人把持的朝堂上,他就再无立足之地,而孙享福又非武将,这样,他估计只能做一辈子的皇帝家臣了。
孙享福不知道的是,在没有了他的朝堂上,更精彩的一幕幕即将发生,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三人组可还没有发力呢!他们不会像孙享福这样,以斗士的姿态和所有文官斗嘴,他们会以朝廷得失和理法来推动自己的政治目的,待孙享福回到渔业司和属下们大吃大喝的时候,一些事情终于敲定下来了。
首先确立的,就是大唐从没有禁止任何人买卖非朝廷禁令物品的政策,包括皇家,所以,皇家的农庄产出,也和勋贵大臣们封地的产出一样,是可以对外出售的,否则,于情理不合。大唐律法禁止的,只是官员低买高卖的经商行为,论罪,也是按经商盈利数量来论的。
其次,下令关中各地州刺史,县令,组织人手,修筑水库,以防旱灾,那么,突厥俘虏暂时就不能还给颉利了,当然,这里面说的,只是暂时不还,因为大唐需要他们留下来做点事,顺便帮你养他们一段时间,你不能不乐意吧!至于突厥使节那边,以唐俭为首的外交官负责谈判,谈判的只需要达到一个目的,拖。
拖到这些突厥俘虏不愿意回突厥,拖到缴获的突厥牛羊全部被吃光了最好,这样对大唐的各个阶级都有利,没有人会反对吧!
最后,既然已知明年关中会有旱灾,那么,及早的调集南方州县粮米进关中,以及让关中之地改种耐旱作物,就是明年春耕的首要任务,这方面,房玄龄很快就理出了个条框,直说到大殿之中好多官员都快饿晕了的时候,朝会才散去,而此时,一道旨意又飞到了渔业司。
“令,下牧监孙正明丽政殿见驾。”
正好孙享福此时已经吃饱喝足了,便整了整官袍,随着传旨太监往丽政殿而去。
大殿的案几之上,李世民正抱着个大碗,呼啦呼啦的吃着面条,这拉面,便是望江楼的厨子最近按照孙享福的想法制作出来的一种美味面食,当然,那些罗家的厨子会很快将其传授给罗阗,于是,淋了茱萸香油的拉面,便成了李世民肚饿之后又的最爱,这货吃拉面的时候还爱掰生蒜吃,也不知道长孙皇后受不受的了他嘴里的味。
“微臣拜见陛下,皇后娘娘。”
“嗯,免礼吧!关于筑水库,朕想听些有用的建议。”
李世民这么说,意思就是他想听对自己有利益的事情了。
孙享福早料到了会有这遭,于是拱手道,“启禀陛下,微臣早些时候便派了打理幸福村渔场的石大郎前往长安周边探查地形,探得大小数十处地方可以筑坝修水库,光是比幸福村渔场还大的水库,就可以修建十几处,另外,还有几处可以修建十倍于幸福村渔场的大水库,光一个幸福村一个渔场,就能养四十万尾鱼,要是这些水库都筑起来,到时······”
“啪叽。”
李世民的筷子居然掉了,一个幸福村渔场,一年就可产鱼百万斤了,要是关中多出几十个这样的渔场,甚至更大的渔场,岂不是可得鱼千万斤,甚至几千万斤?
“陛下,臣妾欲招这石大郎入渔业司,担任监丞,协助孙下牧修建水库,不知可否。”
“娘娘,石大郎还是个十三岁不到的孩子。”
“呃,十三岁,亦可堪一用。”
看到这两口子的吃相,孙享福也不想多说了,你们说要用,就用吧!反正当官也没什么不好的,等水库修好,你皇家得利,我也能顺便捞点。
“朕准了,另外,朕觉得这渔业司要扩大了,原渔业司的监丞郭凤就升任副监吧,另外再多派两个副监,允许渔业司招募吏员三十二人,仆役三百,另,渔业司所产,八成必须上缴内宫。”
好吧!李世民假大方一回,虽然把衙门扩大了,但原先上缴的七成,变成了八成,还多派了几个副监来分自己的油水,这让孙享福的心情能好吗?可是,他无力反驳啊!
“微臣就代石宝,多谢陛下厚恩了。”
“嗯,朕会派工部都水监的人带领突厥俘虏帮助修建水库,届时,你渔业司派人指导就好,另外,你上次所说牧监署各司的经营之道,朕与众卿议了议,认为十分可行,朕会让你兼任中牧副监,让李贤多找你讨教些具体的经营方法,你可要好生辅佐于他。”
想到李贤那个胖子,孙享福心里恍然,娘的个腿的,这又是假大方啊,既然是兼任,那他这个中牧副监与下牧监的品级就是一样的,只是多出了一个插手其它几监的权利,而李文贤是个完全不爱管事的主,李世民这是要自己拿着下牧监的薪水,把中牧监的活也干了,不对,是拿着下牧监丞的薪水,把中牧监的活也干了,要知道,上次长孙皇后把他从下牧监丞提升到下牧监,就没有给他增加职田,于是,他有些为难的道,“这个,微臣现在还兼着膳监司的职务,再兼任中牧副监,只怕分身乏术啊!”
“行了,你以为朕不知道你每天都在干什么吗?都闲的在自家酒楼唱戏了,难道还应付不来这点事?幸福村剩下的两千多亩地以后就是你的职田了,朕明日会有旨意,随石宝的任命一同发到你府上。”
“呃,好吧!陛下如果没有其它的事,那微臣就告退了。”
“下去吧!”
李世民朝孙享福摆了摆手,看着他离去的背影,讪讪一笑的跟长孙无忧道,“这就是个唯利是图的家伙,今天把文臣也全部得罪完了,已经没有做朝臣的可能,以后就给我李家做家臣做到死吧!”
长孙皇后掩嘴一笑道,“陛下英明,人尽其才也。”
“英明的话,就不会被那些世家爪牙逼着做很多不得已的决定了。”李世民闻言脸色有些暗淡道。
今天文臣班子数次对他形成逼宫之势,让他心里很不爽,另外还有孔颖达,居然提出,有天灾的时候就要他下罪己诏,这可是大伤皇帝名望的事情,要是年年有天灾,那他这个皇帝还要不要干了?
让李世民欣慰的是,平时最爱和自己顶牛的魏征,虽然很让自己不爽,但却是个明事理的人,看来,该给他运作运作,把孔颖达顶掉了。
大唐农圣 第六十九章 改戏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大唐农圣最新章节!
孙府今天注定是要喜气洋洋的,孙享福的职田加了两千亩,并且兼任了中牧副监,以后妥妥的是要升官的,而才十二岁多的石宝,居然也当上了之前孙享福所居的下牧监丞的官职,更是让他母亲聂三娘高兴的哭晕了过去。
旨意里面,李世民同样给石宝划了两千亩职田,就在幸福村旁边,那么,以后,幸福村的壮丁,除了是皇家庄户身份之外,还是渔业司里有编制的仆役身份,同时,还是孙享福和石宝的佃户,他们需要负责耕种六千亩地,但事实上呢!原幸福村的村民一亩地都不需要耕种,因为这些事,都会交给幸福村的雇工来干。
入冬以后,幸福村的扫盲行动就一直在进行,现在随便一个人都能把千字文认个大概了,孙享福写给他们写的一些比较直白的信他们也能看的懂,而且,有孙氏代数符,整个村子里的人,几百几千以内的加减法算的很溜,乘除法,只要给点时间,也能行,在这个时代,就已经可以走上低级管事职位了。
腊月初八是孙大力的婚期,孙享福和石大宝正好返村喝喜酒的同时,可以顺道把职田交割完毕。
虞秀儿还是第一次到幸福村来,看到干净整洁的环村水泥路,以及整齐的砖瓦水泥房,都不敢相信这是一个村子,长安城里也不过如此吧!
走过村子码头上搭的跳板,孙享福在高坡上观看了一下周围的农田,在后世他都是能够教农民种田的农科大研究生,教这个时期的农民种田,当然不在话下。
“有米叔,村子里的地都翻过一遍了吗?”
“翻过了,咱们现在人手足,又有十几架四头犁,两天都没有,四千亩地就翻了一遍。”王富王贵的爹王有米现在无事可干就爱在村口溜达,这不,正好接到了回村的孙享福。
“但是我刚才看到沿河两岸还有好多地都没有翻,那些是别村的地吗?”
“可不,他们还笑我们村有钱没地方花,做些无用功的事,这么早翻了地,来年开春,还得再翻一遍。”王有米其实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翻地,不过孙享福说叫翻,孙大力就派人执行了。
此时,在一旁听他们说话的虞秀儿也来了兴趣,道,“是啊!夫君,现在翻地不是做无用功么,来年开春,还要再翻一遍。”
孙享福笑了笑答道,“这你们就不懂了,岂不闻‘瑞雪兆丰年’的道理,今冬雪少,只能靠人力翻地,才能把藏在地里的虫卵翻出来冻死,减少明年的虫害,如若不然,那些藏在地里的虫卵大面积孵化,便能成灾,蝗灾就是这么来的。”
“啊!明年会有蝗灾?”
王有米听孙享福说道蝗灾这两个字,吓的手中拐杖都抓不稳了,他这辈子可是经历过一次蝗灾的,那惨烈的场面,即便是十几年后,做噩梦的时候也会想起,若是明年会出现蝗灾,那么,幸福村的一切美好,都将会破灭。
“有米叔,明年应该只是小旱,未必会有蝗灾,但是如果连续两年干旱的话,就不好说了。咱们要防灾情于未然,所以,得用自己的方法,杀死藏在土壤里的虫卵,把田地浅耕一遍,就是办法。”孙享福扶住王有米道。
“夫君,若真是如此,那蓝田县还有咱家三千亩地,也要派人去翻一翻,对了,还有父亲和叔叔们那边,只怕加起来有几万亩······”
虞家做官的可不少,职田本来就多,祖上传下来的更多,是以,嫁个女儿都能陪嫁三千亩地,孙享福当然是巴不得所有人都行动起来,小旱蝗虫未必成灾,但比正常的年景,也能多出几倍来,而且,会为后面更大的蝗灾打好基础,所以,今年杀死一百个虫卵,很可能就是杀死后年的几万只蝗虫,早防,是出力最小,收获最大的举动。
“嗯,到明年开春之前,应该还有一两场小雪,回去之后就立即安排,来的急。”孙享福点头道。
“那夫君为何不写个折子,呈给陛下?”
“呃,这倒是忘了,回头我就写吧!有陛下发动,应该会有人去翻地吧!”
进了村子,孙享福第一件事当然是去孙大力家贺喜,并且送上了很多长安城带来的礼物,孙大力今天是新郎官,有很多事情需要他忙活,倒没空一直陪着孙享福,而弟弟妹妹到了村子,就自己找地撒欢去了,孙享福没事就牵着虞秀儿的手,沿着环村的水泥路往渔场方向走去。
“秀儿,我想改戏。”
“改戏?为何?”
“让百姓们大冬天的去翻地,估计他们不会乐意,毕竟,不是所有的百姓都像幸福村的百姓有绢布衣服夹棉袄,他们大多都穿着粗麻衣,难以抵御寒风,一个不小心病倒了,那可是要命的事情。”
“可这跟你改戏又有什么关系?”
“我想把蝗灾的段子编到戏里面,由咱们聪明多智又法力高强的白娘子告诉百姓们怎么对抗蝗灾,这样,或许比陛下的圣旨更有用。”
“夫君慎言,不过,此法倒是可以一试,只是可惜咱们之前的排练都白费了。”
“更改倒是不大,就是把许仙发配的地方从南方改到北方,原来的戏份基本不用删,加多一段便好。”
从第二回开始,剧情里面就没有多少大场面大动作了,许仙由于官银的事情受牵连被发配,然后白素贞去许仙的发配地找他,然后两人继续做夫妻,开药铺,秀恩爱,只需要在这个发配地安排一场蝗灾,就能让设法挽救蝗灾中的饥民的白素贞的善良形象更加稳固,至于对付蛤蟆精这一段,可以排到更后面演。
聊着聊着,两人便爬上了被加高的水库大坝,由于雇工人手充足,今冬又无雨雪,这条几百米长的大坝已经被加高到了七八米,水库里面囤积的水,也有六七米深,倒是不怕几十万尾鱼会出现缺氧的状况。
“夫君,这就是幸福村的渔场啊!”
“嗯,咱们酒楼用的大鱼就是这里提供的,不过都是之前捕捞囤积的,今年秋天放养的鱼苗,要等明年入冬之后才起塘,那时候都养了一年多了,个头应该都很大了。”
水坝上的风很大,两人倒是没有待太久,便往鸡场方向而去,哪里平时是由翠花婶打理,不过今天她儿子成亲,便交给了王富的老婆照看,当然,主体人群还是邻村的雇工为主。
“村长,村长夫人,你们怎么不在屋里歇着,这大冷天的还来鸡场转悠,别把身上搞臭了。”王氏一脸喜色的给孙享福打开了鸡场的大门道。
“呵呵,领着夫人看看自家产业呗,鸡场现在挺好的吧!”孙享福笑着往四处看了看道。
“咱村的鸡当然好,按照你说的方法养,母鸡个顶个的能下蛋,只是邻村的那些雇工把咱们养鸡的活计都学去了,都想回自己村子里面养呢!”王氏兴奋的同时,将鸡场的担忧说了出来。
也无怪乎那些雇工想自己养鸡,实在是这里面的利润太大了,冬日里,一枚鸡蛋在长安的售价是十二文,十二文都可以买两斤糜子了,而两斤糜子,加些杂食,足可以喂养一只鸡十天以上,以幸福村的蛋鸡平均每三天下一个蛋的产出算,一只母鸡一年产出的蛋,至少有百枚,而百枚蛋的价值,那可是一千二百钱,一只母鸡的收益都差不多能抵一亩地的产出了,谁不想养?也只能怪这个时代的养鸡户少,鸡蛋属于高价滋补品行列。
“没事,学去了就让他们养吧!咱们把那些产蛋高的鸡产出来的蛋孵鸡苗了卖给他们养就成。”
在后世,我国的养鸡行业非常发达,一个鸡蛋别说换两斤粮食,当大米的价格都卖到两三块钱一斤的时候,鸡蛋的价格才几毛钱一个,几乎是等重量的粮食的价格,全国十几亿人口,都吃不完自己国家产的蛋,还可以大量出口。因为那个时候的鸡,只要经过三个月的喂养,到达产蛋期,几乎就可以每天产一个蛋了,而一个养鸡个体户,就能随随便便养几千过万只鸡,甚至有厉害的,养十几万只鸡,可比幸福村的规模大。
让全民养家禽的好处就是能够降低农作物虫害,提高农民饮食营养水平,这个时代自然环境好,没有污染,发大面积鸡瘟的情况也少,其实更加适合发展家禽养殖,虽然当所有人都开始养鸡后,势必会降低鸡蛋的价格,但这不正是孙享福想要的么?
当这个国家的人都能够吃的上饭,吃的上营养价值高的土鸡蛋,这个国家还怕谁?
孙享福把鸡场的喂养日志拿出来看了看,虽然写的很简单,字也写的很丑,还有很多错别字,但孙享福看的津津有味。
两万多只鸡里面,产蛋率最高的一百多只鸡已经被找了出来,它们产的蛋已经开始孵化,这就是第二代高产鸡了,这些鸡的后代,会成为鸡场主要养殖的第三代鸡,如此,只需要几轮过后,孙享福相信每年能产两百枚鸡蛋以上的鸡就将会诞生。
“回头跟翠花婶说说,再增加一些雇工,趁着这个冬天没有雪,把鸡都赶到咱村的农田里放养几天,这些鸡会把田里的虫卵都刨出来吃掉的。”孙享福给了简单的建议,便听到了村子里面锣鼓的声音,这便和虞秀儿下了鸡山,往村子里走去。
大唐农圣 第七十章 思想教育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大唐农圣最新章节!
乡下人成亲,礼节其实很简单,孙大力将一头背上驮着两担铜钱的牛送到女方家里去之后,一切礼节就随孙大力安排了,响锣响鼓是孙大力要在出发接亲之前告慰祖先,全村能来的人大多赶来公舍观礼,然后就随着孙大力的红马花轿去迎亲,一水的羊皮夹棉袄的迎亲阵容看上去还算豪华,孙享福和石宝也并马跟在队伍后头。
孙大力的媳妇就住在离幸福村五里之外的大湾村,之所以有这个村名,是因为小河在这里有一个大转弯,故此,这个村被小河环绕了三面,拥有不少水浇地。
姑娘姓邓,有足十六岁了,脸盘个头都大,最大的当然是屁股,孙大力随他老娘,就喜欢屁股大的好生养,于是就相中这么个老姑娘,大伙儿随着孙大力来到大湾村的时候,大湾村的村长亲自迎接到了村口,没办法,现在十里八乡的村子,那个不靠着幸福村过活,孙大力的身份现在可是皇庄管事,而且,迎亲的队伍中,还有两位官员,一个从六品下,一个正七品下,这可是不比县令老爷身份差的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