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农圣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爱吃鱼的胖子
浅耕土地,放鸡鸭吃虫卵,这都只能够对蝗灾起抑制作用,而在蝗灾之前,首先要面临的是旱灾,一大早的,孙享福便被请到了工部去开会,此时,新上任工部尚书的是长孙顺德,一个五十多岁的胖老头。
“诸位都已到齐,那本官就将陛下的要求给大家说一说,此次陛下将突厥俘虏七万余尽数交给工部,限令明年春耕之前,在此图所标二十三处地方筑坝,建立水库,诸位可有良策?”长孙顺德指着自己案几上的一副地图道。
这幅地图就是石大郎花了近一个月时间在关中各地查看地势,标注出来的,孙享福已经看过很多遍,烂熟于胸,便起身道,“大人,此图乃是渔业司下牧监丞石宝所绘,已经给每一处地方标注了编号,其中第一号,第九号和第十三号地区涉及的工程量巨大,可以先派大量人手集中完成,另外的二十处,皆是小工程,派三千人一组,不消几日,便能全部完成,明年开春以前,全部竣工不难。”
“如此甚好,既然你渔业司对情况比较熟悉,那便以你渔业司为主导,都水监从旁协助,本官会知会兵部,调左右武卫,左右威卫的军士帮助监管俘虏,若是能按期完成陛下交办的任务,本官定为你等请功。”
好吧!又碰到了一个不太作为的上司,本以为会有明确分工的孙享福只用了一句话,就揽过了整个工程的大权,于是,工部的会议只开了一刻钟就散了,众多七八品的小官,就随着孙享福到了渔业司衙门。
“七万多突厥俘虏的吃喝拉撒,几十处工地的监管,这是要忙死哥啊!”
孙享福吐槽了一句,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自己的那些盟友,有左武卫大将军秦琼和左威卫大将军程咬金帮忙,大可以给突厥俘虏实行军管,至于消耗的钱粮,好吧,长孙顺德过了一道手后,就少去了三成,如今看来只能争取提前完工来将被他贪污去的那些钱粮省出来,于是,孙享福一整天都在衙门里画图,也让工部负责打造工具的官员率先忙碌了起来。
预先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嘛!孙享福在衙门里忙碌了两天之后,大军终于能够押着那些突厥俘虏赶赴工地了,孙享福只恨自己手下没有一个得力的助手,大冷天的还要出门,亲自去跑工地,连陪老婆练唱排戏的时间都没有了。
老龙山一号水库工地,数万突厥俘虏在唐军的皮鞭下开始运土夯地,孙享福目测这个石宝最最看好的风水宝地建好之后,至少比幸福村的渔场大十几倍,而且有两条山溪可以不断为水库注水增氧,另外,由于两侧山体高,这个水坝也可以建很高,屯十几二十米的深水不在话下,这种又大,又深的水库一旦完成注水,那么周边几十里内的田地,都不愁灌溉了,只期望来年春上能多下几场雨吧!
“大人,营外有一个书生求见,他说是常何将军府上的门客,叫马周。”
“常何将军?哦,你说什么?他叫马周?这个名字怎么这么耳熟?”
不一会,一个二十多岁书生装扮的汉子就被引到了营中。
“草民马周,拜见大人。”
孙享福打量了几眼一身麻衣的马周,突然想起了自己看过的一部电视剧,貌似这家伙是贞观中后期的名臣,还做到了宰相,便客气的道,“不必多礼,本官听闻你是常何将军府上门客,定然是有才学之人,今日到访,可是有什么良策献与本官?”
“草民微末伎俩,不敢在大人面前称良策也。”马周拱手道。
还真有,孙享福闻言心里一喜,便指着营中马扎道,“快请入座,德叔,上些酒肉糕点来。”
马周被孙享福突然的热情搞的一愣,不过看孙享福一脸热诚的笑意,便也不多说什么,入坐之后便道,“大人,草民有三策,不知是否有用,讲的不好,请大人勿怪。”
“有人来献策,我感激还来不及,怎么会怪罪,你且细细讲来。”
马周顿了顿便道,“既然大人已知来年有旱灾,要筑坝屯水,这筑坝,定然是要大量挖土的,大人何不命人将挖土的地方也集中规整一下,顺便替当地百姓开沟,或者挖井,来年,当地百姓也能用这些沟渠,井水灌溉农作物,岂不一举两得?”
孙享福闻言,竖了个大拇指道,“妙也!之前我只想着早日完工,能够为朝廷多省些钱粮,却没有想到这一茬。”
马周受到孙享福夸赞,脸上也露出了些许笑容,又道,“大人过虑了,朝廷早一些完工,这些突厥俘虏不也还是要朝廷出钱粮养着么,何不让他们多做一些对我大唐有利的事情呢!而且,草民觉得,陛下在用过这些突厥俘虏之后,怕是不愿意将他们放回去了吧!”
闻言,孙享福差点捂脸,自己的脑子居然没有想到,早点完工,这些突厥俘虏就成吃白饭的了,现在草原上颉利和突利正是势均力敌的时候,李世民不可能放这些突厥人回去影响平衡,既然都是要出钱养着他们,还不如多叫他们干活,现有劳动力不用,过期可是作废的啊!
大唐农圣 第七十三章 李承乾上门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大唐农圣最新章节!
人才跟庸才的区别就是,他们的大脑总是能思索一些有用的东西。
马周就是个人才,在听过他的第一策之后,孙享福就有让他总览全局的打算。
“除此之外,大人刚应该考虑的是这些突厥人后续的安置问题,如果,朝廷安置他们会成为一个大麻烦,那么,最终他们还是会被那些腐儒归还给颉利,或者是突利。”马周见孙享福听进去了他的建议,便继续道。
“是的,你有什么好提议吗?”孙享福闻言又是点点头。
“大人应该上奏陛下,征召少部分突厥精壮入军伍,给与他们大唐府兵同等的待遇,这样,即降低了这些俘虏的危险性,同时会给剩余的突厥人一丝希望,不至于反叛。
另外,招募一部分勤奋老实的突厥人为工,就像幸福村的那些雇工一样,他们只需要付出简单的劳动力,就能获得报酬,相信只要能让他们吃饱穿暖,他们中间很大一部分人是不会愿意回到寒冷的北方草原的。”
这就是马周的政治思维了,能以一个门客身份收到的微弱的信息量来分析国家大事,这是一种能力,不得不说,他的这个建议很靠谱,历史上的李世民就是因为大量的吸收了胡人俘虏加入军队,才使大唐军队的远征战斗能力加强,同时,也让胡人不那么仇视大唐,更加容易向大唐的军队投降,才有了大唐的军队在太宗时期对胡人的战争几乎全部以胜利收场的结局。
“那么,再说说你的第三策吧!”孙享福很是期待的看向马周道。
马周微微一笑回道,“最后一策,说来其实不值一提,那便是利益均沾,大人只需要给陛下提议,将最后剩下的突厥俘虏或三十,或五十的分赏给朝中大臣,让每个人都享受到不归还突厥俘虏带来的好处,那么,不光是这次,以后的战争中,我大唐俘获的突厥俘虏,都很难回到突厥去了。”
“走一步,看三步,牛,先生真乃经世之才也。”
孙享福这次是真服了,马周简单的几个建议,就将各方面因素都考虑了进去,尤其是最后一条利益均沾,这是没有什么社会经验的孙享福打死也想不到的。
在这个落后的封建农耕社会里,青壮劳动力,人口,都是财富,而且,突厥人擅长养马,伺候牲口,官宦人家,谁家不缺马夫,谁家不缺照顾牲口的奴隶。即便不缺,把这些青壮拿到奴隶市场,一个也能卖到几贯钱吧!几十个那就是好大一笔钱了。
想想看,以后大唐对外战争如果有所缴获,每个官员就能分到价值几十几百贯的奴隶,那么,那个官员还会讨厌打仗?那个官员愿意把得到手的财富白白送给别人?
“大人谬赞了。”
马周起身行了一礼,便要告辞,却被孙享福一把拉住。
“先生别急着走,先吃些酒肉,咱们还有的聊。”
说着,德叔就将一些望江楼厨房做好的熟食加热端了进来,在案几上摆好,孙享福给马周倒了一碗酒水才又道,“先生胸有韬略,志向定然远大,在下这里正好有一个可供先生展现才华,让陛下看到的机会,不知先生是否有意出仕?”
有意,太他么有意了,要是不想做官,马周又怎么会做这么多功课,还到孙享福这里来自荐呢!要说那常何的官职也不低,但他是个武将,跟马周这样的文人其实尿不到一壶,只是念在同乡之谊,才将其收留在府上,平时供些吃喝,也就了事了,历史上,马周可是在常何府上吃了好几年的闲饭,才有了一个表现的机会。
现在,常何率军负责督管突厥俘虏,难得的让马周随行帮忙管理一些文书上面的工作,让马周找到了机会,孙享福的官职虽然不高,却是皇帝面前得宠的家臣,除了几个宰相国公,还就他这样的人与皇帝走的最近,从这么大的工程,主事者居然是他这就可以联想道,李世民对他的能力还是非常信任的,所以,马周这才起了心思。
“在下若是能出仕,定不忘大人提携之恩。”
马周起身给孙享福行了个大礼,却被孙享福再度拉起来按在桌前道,“先生无需客气,陛下求贤若可,本官也只是为陛下分忧尔,当然,这也要看你自己的能力,我的意思是,由你协助我属下的石监丞代替我管理这工地上的大小事务,我亲自回长安向陛下奏报你提的几个建议,如果陛下采纳,工程又能保质保量的完成,那么,先生出仕应该不难了。”
“这,在下一介草民,如何使得?”
马周有些愣了,孙享福却是不理会,叫德叔喊了石大郎过来。
“大郎,这位马周先生乃经世大才,我欲留你二人在此监督工地,如何行事,你且以马先生为主,明日,我就有要事返回长安,后续如何做,马先生当会有安排。”
石宝对孙享福的决定基本是盲从的,他说马周有大才,那肯定就是大才了,他自己才十二三岁的半大小子一个,千字文现在都未必默写的全,当然只能是听吩咐办事,孙享福只是用他的官员身份帮马周撑个场子而已。
于是,孙享福对后续的工程计划,跟马周和石宝聊了好一阵之后,一顿饭算是吃完了。
次日,孙享福一大早就将拟好的奏章揣在怀里,打马往长安而去,午后时分才进了皇城,他并不是朝臣,自然没有上奏章的权利,所以,他的奏章是给长孙皇后,由长孙皇后代为转交给李世民。
交完奏章,孙享福就无事可干了,本想在衙房里睡个午觉,等后宫回复的,却见门口突然来了个访客。
“太子,您怎么来微臣这里了?”
简单的行礼完毕,孙享福便问道,当然,更多询问的目光是投向跟他一起来的长孙冲的,长孙冲只是无奈的跟他耸了耸肩。
“孤在东宫待的烦闷,就想找你来学戏,侍卫打听到你在衙上,孤就来了。”李承乾小大人的模样道。
估计他一早就派人在皇城门口盯了哨,毕竟,东宫和皇城只是一墙之隔。
想想古人一天八节都是语文课,尤其是皇储太子,还要加了倍的学,孙享福就替这孩子悲哀,反正闲来无事,便请了李承乾到衙房里面聊聊。
“太子可是真心喜欢音乐?”
“是啊!是啊!孤从来没有得到过父皇的夸奖,只有上次你教我唱的那首歌,让父皇大赞,所以······”
好吧!孩子的思想其实就是那么单纯,他只是想得到父母的肯定,夸奖而已,可惜他这么小就做到了太子的位置,任何事情,做的好,是应该的,做的不好,会有一大票的人来指责他,可以说,是太子这个位置害了他,不然,成年后他的心理不会那么扭曲。
“所以,你这次是偷跑出来的?”
孙享福一句话,就把李承乾后面的话给堵住了,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点了点头。
“平时太子您偷跑出来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孙享福好奇的问道。
“会被先生罚抄书,甚至,还会打手板。”李承乾心有余悸的表情道。
他的老师可是有三朝帝师之称的李纲,连李世民见了,都会恭恭敬敬的行师徒礼,被他打了,李承乾根本没有说理的地方。
看到李承乾这幅模样,孙享福内心突然一软,决定帮帮这个可怜的孩子,于是道,“偷跑出来是不对的,不过,殿下的父皇母后以及老师把本不该属于你这个年龄应该承受的东西强加到你头上,也是不对的,所以,如果一会儿皇后娘娘传召微臣的话,微臣会劝劝她的。”
“不要,千万不要让母后知道我偷跑出来的事情,不然我好长时间都别想出来了。”李承乾闻言急切的摇摆着双手道。
“太子放心,我会有我的方式,绝对不会连累您受罚的。”
孙享福虽然这么说,但李承乾还是有些不信,不过,这时候内宫传旨的太监来了,李承乾起初吓了一跳,想找个地方躲起来,却发现传旨的太监并不是来请他去皇后哪里问话的,而是传召孙享福,于是,李承乾便用一副恳求的模样,看着孙享福跟着太监出了衙房。
“表兄,孙正明不会乱说的吧!”等孙享福的背影走远,李承乾才一脸担忧之色的看着一旁的长孙冲道。
“呃,以我对这小子的了解,他是一定会乱说的。”长孙冲摸了摸鼻子道。
“那该如何是好?”李承乾一脸后悔之色道,他今天来的可真不是时候,就算孙享福有心想要替自己隐瞒,传旨太监只怕也会对长孙皇后实话实说。
“不过,等这小子乱说完之后,姑姑说不定真的会改变一些对你的管教方式。”
“呃,表兄你这是在拿孤寻开心。”李承乾反应过来道。
长孙冲讪笑的拍了拍李承乾的肩膀道,“这是跟孙正明学的,不过咱们现在还是赶紧回去吧!说不得,一会就有姑姑的旨意到东宫。”
李承乾悲哀的点了点头道,“希望孙正明能劝动母后吧!”
大唐农圣 第七十四章 对太子教育问题的建议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大唐农圣最新章节!
孙享福来到丽政殿的时候,李世民正拿着他那份奏章看的津津有味,里面几乎记录了马周所有的原话,孙享福还以自己的眼光视角分析了一下马周的话,策略李世民会不会用不好说,但马周这个人才,肯定会因此走入李世民的视线。
“想不到朕的一介家臣,也来为朕荐官了,不过荐的不错,这马周要真如你所说,通过凤毛麟角的消息,就想到了奏章中的三条策略,确实是大才,等水库的工程完工,朕必然召见,封赏。”李世民面有喜色道。
“那敢问陛下,可是要依此人之策行事?”孙享福问道。
“水库建造方面,依策而行吧!至于突厥俘虏,容朕与大臣们商议之后再作处置。另外,朕不是让你兼任中牧副监了么,既然建造水库的事情你抽身了,也该去衙上踏踏实实的干些活了。”
“呃,微臣回去后,就去找李中牧报到。”孙享福郁闷的给李世民行礼道,这是要压榨完他所有的劳动力啊!
“嗯,你且先下去吧!”李世民点了点头道,对于李贤那个不爱管事的族叔,李世民也是没有什么办法,只能往孙享福这种有能力的人身上加担子。
“那个,微臣还有一事奏报。”孙享福犹豫了一下,才道。
“说吧!”
“这个,微臣刚才在衙房候旨的时候,太子殿下来找微臣了,说是要跟微臣学乐曲······”
“胡闹,午后正是进学的时间,太子怎敢擅出东宫。”孙享福的话还没说完呢!长孙皇后却是先怒了,她不仅怒李承乾,更怒孙享福,不分场合的将此事说给了李世民听,如果影响了李承乾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那孙享福就罪该万死了。
“微臣斗胆,敢问娘娘,太子殿下何时不是进学的时间?”孙享福学着魏征的样子,弯腰拱手,语气却是丝毫不让的向长孙无忧问道。
“呃······”
这话长孙无忧还真是不好答,因为,李承乾除了一日三餐的时间之外,似乎没有不是进学的时间。
“殿下只不过是一个八岁的孩子而已,他的思想思维,并未发育成熟,如何能承受如此大的学习量?学了一肚子的之乎者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有用吗?臣斗胆建议陛下和娘娘,取消太子殿下一部分的学业,让太子殿下像一个正常孩子一样长大,再教也不迟。”见长孙无忧语塞,孙享福继续道。
“大胆孙正明,竟敢对皇储学业指手画脚,当真是活的不耐烦了吗?”李世民的爆喝之声突然响起,吓的宫中的内侍跪了一地,连孙享福都差点忍不住跪了。
差一点,就是没有,所以,孙享福依旧是抱拳弯腰的姿势,嘴里却道,“此事本不关微臣的事,微臣只是好心提醒,怕不当的教育方式毁了大唐的太子,既然陛下不喜,那微臣以后就不提了。”
“你且说说,太子的教育方式如何不当了?”
李世民刚才那一嗓子,可不是真怒,他不过是想试试孙享福的风骨而已,毕竟,这可是孙享福第一次主动的为不相干的事谏言,谁料,自己一怒,这家伙马上打了退堂鼓,学了魏征的形,却没有学魏征的神。
“呃,微臣敢问陛下,您八岁的时候,是不是除了一日三餐都在进学?”
李世民闻言愣了,却没有说话,继续盯着孙享福看着。
“那陛下,如果让您现在除了一日三餐之外,都对着奏章,您是什么心情?”
“呃······”
小的时候的事情或许不记得了,但如果说眼前的事情,李世民有了切身感受,那只怕是要疯吧!
“观音婢,朕怎么突然觉得,这小子说的有几分道理,承乾的学业,是否过重了,朕小时候······”
“咳咳······”
李世民说到这里,长孙无忧用咳嗽打断了他的话,转头看向孙享福道,“是否过重,你说了不算,先生说了才算。”
“那个,臣就再斗胆再说一句,先生说的,就都是对的吗?太子的老师是李纲大学士吧!臣听闻,李大学士的第一个弟子是隋文帝的太子杨勇,他的第二个弟子是已故叛逆太子李建成,难道娘娘想让殿下做第三吗?”
孙享福此话一说,长孙皇后手上的茶碗都惊掉在了地上,这李纲在后世可是被称做太子杀手的狠人,但是这个时代,人们没有统计的习惯,被孙享福这么一说,长孙皇后才惊觉,李纲之前教的两个学生,下场居然都不好。
李世民脸上的表情也很古怪,他从小可都是在打架斗殴交朋友的过程中长大的,治国的时候,也很少用到只会之乎者也的腐儒,给李承乾选老师的时候,他只考虑到了此人在文学界的名声地位,却没想过,这样的老师教出来的学生,适合当皇帝吗?
场面有点尴尬,李世民两口子愣着不出声,孙享福也不好多讲,过了片刻,孙享福才想起另外一个可能会打动李世民夫妇的点,便道。
“今日殿下来找微臣的时候跟微臣说了一句话,让微臣触动很大,殿下说,他从来没有受到过陛下的夸奖,只有上次唱了微臣教的一首歌,才让陛下大赞了一次,所以,太子来找微臣学乐曲,并不是自己贪玩,而是孝心可嘉,想博陛下一乐而已。”
在后世,一直都有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么一说,孙享福虽然没有养过孩子,但还是比较信这句话的,因为自己做孩子的时候,被父母夸奖的时候心情就会好,做事搞学习都会更卖力,被指责的时候,不会像成年人一样去深刻反思,大多数时候会自暴自弃,因为孩子的思维还没发育完全的时候,判断能力是很差的。
说到这里,李世民一脸惭愧,而长孙皇后也因为刚才错怪孙享福,生出了一丝愧疚之心,感动的眼睛有些湿润道,“我儿承乾,真乃孝子也!”
孩子孝不孝,还看父母怎么教,如果让李承乾按照历史的轨迹走下去,会被人骂上几千年不孝,孙享福心想,既然做了好事,便做到底吧!于是开口道,“合理的放松,其实能更好的提高太子的学习效率,比如陛下在歌舞饮宴之后,第二天批阅奏折的时候,也不会那么容易感觉到枯燥乏味。古之孔圣人,不都传下了君子六艺么,是以,微臣觉得,让太子学习六艺中的曲艺,也无不可。”
李世民闻言点了点头道,“嗯,此言有理,朕知你颇通曲艺,便赐你一块东宫行走的腰牌,闲暇可前往东宫教授太子曲艺。”
李世民拍板了,长孙皇后便不好再多说什么,不过此刻她心里最想做的事,就是把李纲给撤换掉,至于学乐曲,控制好时间便可。
“如此,微臣便告退了。”
孙享福本不想跟太子牵扯过深的,不过既然牵扯上了,那就尽量做好吧!
“慢着,说到曲乐,朕倒想起有些事情可以跟你聊聊。”
说罢,李世民居然挥手将殿内的侍卫撤了下去。
“陛下请讲。”
“朕就是觉得,你这戏剧既然是唱的前隋的旧事,而且还是有官场中人,可不可以······”
好吧!李世民这嘴一张,孙享福就知道他要干嘛了,后世有很多人说李唐江山的繁荣是靠改历史改出来的,以前孙享福不信,现在嘛!有点怀疑。
“这个,其实微臣的剧情早有设计,会在后面,揭露前隋官场腐败等等······”
“嗯,如此,你闲暇时,倒是可以排排此戏,现在太上皇也迷上了这戏曲,回头,朕会派宫中歌舞艺人去望江楼学习唱段,你要好生安排。”李世民见孙享福懂了自己的意思,点了点头道。
“微臣知晓了。”孙享福躬身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