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农圣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爱吃鱼的胖子
不一会,沉重的脚步声便响起,十几头大象依次从山林里走了出来。
“这,这就是你所说的大象?果然高大。”
席君买只是看到了大象的体型,就打消了之前想与之较力的想法,这么大的块头,怕不是有万斤。
成年亚洲象体重差不多是五吨,也就是一万斤左右,随便一压,也能把人压死,而且大象对声音很敏感,往往能与十几公里以外的同类进行交流,在人们没有大量狩猎大象的时代,象群的数量是非常庞大的,而且在交趾和南诏等地,视大象为图腾瑞兽,比大唐的耕牛身份要高贵的多,所以,这里四处都可以见到大象。
“走的时候咱们带几头小象回去养。”
孙享福并不像席君买和赵龙他们一样害怕大象,因为他知道被驯化后的大象性情温和,而且智商很高,仅次于几种猩猩和宽嘴海豚,有差不多四五岁孩子的智力,在后世,动物园里经常有大象踢足球,算算术的表演可以看。看到巴木对花露水的喜爱之后,他觉得,用花露水换小象崽的买卖,应该可以做。
乘坐在藤条编织成的坐篓里,其实并不感觉到有多颠簸,在孙享福的要求下,巴木还砍了几个椰子给他们当解渴的饮料,如果能有副遮阳眼镜,这就完全和后世旅游度假一样了。
如果说南美洲是上天的宠儿,那么交趾之地,就是亚洲的宠儿,巴木和几个他属下的人懒洋洋的坐在象牙上指引着道路,孙享福,则是从道路两边发现了许多这里的宝贝。
野生的白药到处都是,一个人很难环抱的金丝楠,沉香木,这里也是成片成片的生长着,虽然此时这些木料还没有后世那种跟黄金媲美的价格,但这些东西非常的具有收藏价值,居住在用沉香木打造的家具的房屋中,孙享福感觉自己能多活好多年,这些可都是财富啊!
“君买,我有感觉,我要做成这辈子最赚钱的买卖了。”
“呃,用两批丝绸换一万石粮食?”一直在前后打量象队的席君买有些发愣道。
“不是。”
“那,用一瓶花露水换一头大象?”
“也不是。”
“那究竟是什么?”
“用一匹丝绸,或者一瓶花露水换几万斤黄金。”孙享福得意的道。
“几万斤黄金?你怕不是在做梦吧!这地方的人穷的连穿衣服都穿不起,怎么会有那么多黄金,还别说,女人都露着胸脯,也挺好的。”
“粗鄙,没见识,瞧见没,那棵水缸粗的沉香木,放倒了至少有好几吨,上万斤,这东西,以后比黄金都贵的多。”
“木头,比黄金还贵?你傻了还是我傻了?”
“跟你解释不清楚,就刚才那棵沉香树,没有几千上万年的生长,是不可能长到这么大的······”
孙享福滔滔不绝的给席君买灌输着沉香木的好处,说的席君买都有点想拔刀砍树了。
“不急不急,等咱们搞定了粮种的事情,再想办法弄这些树,这里的东西在岭南大多数地方都可以种植,以后咱们连土带根多移植一些回去。”
土壤性质,虽然没有专业仪器,但以孙享福的经验,不难分辨出一个大概,良种稻这些东西都是要传出去的,但这沉香,紫檀木之类的东西,却是可以自己留下来传给后世子孙的,到时候在岭南挑一块合适的地方,再种一片沉香林出来,世代传下去,只要子孙不太败家,一般都是会越传越富。
很快,做着美丽幻想的孙享福便被巴木带到了一处山坳地带,这里地面潮湿,有山溪流过,一大片一大片的水稻没有规划,参差不齐的像野草一样长在这里,孙享福从大象上下来之后,开始观察起稻叶和稻穗。
“穗长无芒,粒差也小,就是它了。只可惜穷兵黩武的汉武帝征服交趾之后没有相对应的文治,要是经营好了南边,汉民族的强大将对任何外族形成碾压。”
在孙享福看来,这种稻子早在八百年前就应该在整个大汉王朝推行,可惜那个时候的汉武帝只知道打打打,没有像李世民一样的胸襟,融合所有少数民族,不然,那有后面那么多少数民族叛乱,甚至入主中原。要知道,汉武帝的基础条件可比李世民好很多倍,他不仅有祖上留下来的丰富储备,而且,那个时期大汉周边的少数民族的人口加起来还不到汉人的一小半,是很容易分化融合的时期。
而李世民,从打天下开始,就走的是以弱胜强的路子,以强大的文化包容心,征服了一个又一个强大的敌人,最终,让中华文明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孙享福重生在了这个璀璨的时代,就肯定要为这个时代添砖加瓦,占城稻在手,先种出能够养活天下人的粮食,那么,距离统治天下就不远了,这个天下,是指的天以下的所有地方。
“子酋,告诉他们,收割稻子,只要饱满的麦穗,用咱们带来的袋子装起来,让大象驮回码头去,咱们的人,到时候可以步行回去。”
随着孙享福一声令下,包括他带来的侍卫也开始忙碌起来,成功引入这种水稻意义非凡,孙享福在来时的路上还说过,一旦这种粮食在岭南种出了高产,他们这一行人的所作所为,可能会被记录到史书里面,让后世人称赞。
即便是天气很热,但也抵挡不了大家收割的热情,很快,装满麦穗的袋子被一个个架到了大象的背上,一头大象驮着一两千斤稻谷,就开始往码头走。
两三万斤稻谷足够孙享福将自己开出来的五万多亩水田全部种满了,但孙享福并没有停止收割的意思,岭南适合种植占城稻的地方太多了,即便不像自己这样精耕细作,拿回去撒,也能种出许多粮食来,于是,他又跟巴木谈了雇佣他们的大象干活,以及购买他们的小象崽的事情,很顺利,他只用了几匹丝绸和几瓶花露水就谈妥了这件事情。
大唐农圣 第133章 种稻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大唐农圣最新章节!
事情比想象的要顺利的多,交趾的粮食真的多到了吃不完的地步,要不是这里的人们太懒,孙享福觉得他们能做这个时期最富有的人。
两天的时间,船舱了就差不多塞进去了七八千石粮食,另外,还有一些白药,以及数十个大泥土墩子在甲板上放着,每个泥土墩子上都有一棵小沉香木树苗,至于金丝楠,紫檀那些,孙享福都不稀得弄,毕竟,这个时期的大唐,类似的东西还不难找。
最让人席君买兴欢喜的还是两头还没有水牛个子大的小象,一个皮黑,孙享福给他起名小黑,是头母象,一头性格比较顽劣一点,是头公象,孙享福给他起名小野,为了将这两头小象骗走,巴木可是想了老多办法,最后,他得到了孙享福送给他的十匹丝绸和两坛好酒。
临行前孙享福和巴木约定好了,最多十天,他还会让船队过来交易他们的木材,粮食,草药之类的东西,会给他们带来丝绸,金银饰物,甚至铁器,帮助他这支被赶到海边的小部落在交趾之地壮大起来,只要后面双方保持稳定的贸易关系就行。
“我觉得交趾人好傻。”
这是席君买最近常说的一句话。
他们只用几十匹丝绸,一些酒,和少量的金银饰物就换取了整整一船的东西,在大唐,可没有人这么做生意。
“不是他们傻,是他们的价值观与我们不同而已,咱们要的东西,在他们这里遍地都是,不值钱,但咱们给他们的东西,却是他们这里根本无法生产的东西。
听说在更往南边的海域,有一座香料岛,岛上的香料比这里的粮食还多,那可是香料,在长安,一斤的价格都是数百文,但你如果拿粮食去给他们去换香料,一船却可以换十船。
还有一些地方,盛产一种亮晶晶的石头,那种石头是世界上最坚硬的石头,据说可以永恒的存在,比金银的价值高很多,但当地的人认为它不能吃不能喝,用处不大,只要你拿粮食给他们,他们有多少会给你弄多少。
是这片大海限制了那些人,但是,咱们的船,却打破了大海的限制,所以,这些便宜都将会被我们占去,现在,你知道幸福号的价值了吧!”
即便跟着孙享福大半年的席君买已经习惯了他说话时的天马行空,但听到孙享福这些描绘的时候,心里也忍不住激动了起来,原来财富可以来的这么容易,想当初,自己只是为了两贯钱的月俸就答应给孙享福做护卫,简直是太亏了。
“我决定了,以后打麻将,坚决要玩一贯一炮的,没钱了爷就出一趟海······”
“瞧你的这点出息,回去之后把把从申屠勇哪里投靠过来的人带出来跑几趟,咱们在南边要打造一支具备远航能力的船队,人员就以他们为骨架,再招募一些岭南人,甚至是交趾人都可以,像幸福号这样的船,我会让长安船厂不停的制造,武装配备,也全部跟护卫队看齐,这事,我不打算让皇帝知道。”
“你有造反的心思?”席君买闻言面色一僵道。
“没有,给自己留条退路而已,万一那天我惹皇帝不高兴了,他要杀我,我总得有个地方可以逃吧!”孙享福很坦然的摇了摇头道。
席君买闻言了然,他知道孙享福向来怕死,保命的手段留多一条也没什么的,毕竟,伴君如伴虎啊!
“你把这么大的秘密告诉我,打算给我多少钱的封口费?”
“钱这个东西,等船队建立起来,你要多少没有?我家的账房宝库,以后都对你开放便是。”孙享福一副无所谓的样子道。
“那就这么说定了,不过训练人方面,我不如赵龙,你应该把这档子事交给他才对,至于我,还是跟在你身边比较好,因为我很怕无聊啊!”席君买讪讪一笑道。
“行,以后赵龙就是咱们护卫队的总教头了,不过咱们的训练基地不能放在越公眼皮子底下。”孙幸福也认同席君买的说法,点了点头道。
“那放在什么地方?你不会告诉我是长安吧!”
“长安有三百护卫足以,你看看这崖州怎么样?”孙享福指了指视线尽头,那一片椰林遍地的巨大海岛道。
崖州此时同样是岭南道总管冯盎的辖区,不过这里的人口密度比内陆更加稀少,总共加起来恐怕也只有万把人,而且,都是以部落形式存在的蛮夷势力,汉人虽然在这里设置了官署,却并没有什么实权,属于流放之地,一两年,也未必会有一封奏折能送到长安去,连与之较近的岭南道都督府都很少管这个大岛上发生的事情。
孙享福看重岭南,自然也看重崖州,这里的气候同样适合种植各种农作物,并且,可以建设较大,较好的海船港口,以这里作为起始点,往南洋诸国的距离都会近很多。
“好多椰子,应该是个不错的地方。”
这是席君买对崖州的直观印象,孙享福闻言莞尔,倒是想起了后世自己比较喜欢吃的椰子糖,或许,让工匠们研究研究,现在也能做出来。
一天后,幸福号再度停靠在了广州湾码头,冯盎亲自到码头上看了孙享福从交趾带回来的东西,却是莞尔一笑,大象这东西,岭南靠西边的地方有不少,他要是想要,传个令过去,就有人送过来。
至于沉香树,岭南之地也有,而且不少,要知道,古时候的宫廷和权贵们都有用熏香的习惯,这么大量的熏香从哪里来?岭南是主要产地之一,广州城外不到百里,就有一处沉香林,在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孙享福死皮赖脸的让冯盎把这片沉香林划给了自己,并且将自己带回来的沉香树全部移植了过去。
时间进入六月,岭南的太阳分分钟有把人的皮肤晒裂的趋势,不过病患营第一批试药的人越发有正常人的样子了,整天在跟这些病患打交道的李淳风和玄奘二人断言,第一批试药者的病,在一个月之内就能根除,这让病患营的大肚症患者们脸上都扬起了喜悦的笑容。
不过孙享福并没有待在病患营,他叫人挑选出来的占城稻种已经全部泡水发芽了,五万多亩地,也被整的平溜溜了,放过肥水后,被太阳一晒干,全部都是稀泥汤子,基本达到了孙享福想要的最佳状态,趁着早上太阳不大,他便领着半岛上的居民开始播种。
半岛上的居民并不复杂,除了决定跟着护卫队跑船的三百多壮丁,还有孙享福从开田的劳力里挑选出来的五百户岭南原住民,半岛比幸福村大的多,而这些原住民对房子的要求也很简单,是以,暂时算是安顿了下来。
岭南之地耕种的历史也很久远了,大多数农夫都知道水稻怎么种,不过孙享福今天教他们的种植方法有些独特,是一种不用弯腰就能种秧苗的抛秧法。
这里是湖沼区,而且从来没有人耕种过,肥力可以之强不是关中的熟田可以比较的,所以,孙享福根本没有肥力方面的担忧,让大家伙随意的将细小的秧苗散落在田地的所有角落就成,哪怕是种的密了些,也不怕,反而能促进花粉传播。
对于这种不用弯腰的劳作方式,农户们是非常乐意接受的,过千号青壮,加上不少半大孩子,只用了两个早晚的时间,就将秧苗全部抛撒在了田地里,不过孙享福挑出来的稻种可有五千石,不仅是白云湖这里,冯盎从前的田地,以及很多广州附近部落的田地,只要可以播种的地方,孙享福都叫人撒上了。
按照种子量计算,大约一斤稻种就能种植一亩田地,孙享福用五千石稻子育种,差不多可以播种六十万亩水稻,当然,这六十万亩水稻田并非都是像孙享福整出来的这块田那么优良,有的甚至直接在溪水便的湿土地上直接抛的,但即便如此,它的产出,也足够岭南人民敞开肚子吃几年的了。
当然,抛完秧苗也不是说就没事干了,合理的控制稻田里的水,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开田的时候孙享福就让人分片区开挖好了环田水沟,以及十字沟,在沟渠挨着白云湖的地方,都架有脚踏水车,水车平时就放在田埂上的凉棚里,要用的时候,架上,人坐在凉棚的架子上,轻松就可以往沟渠里踏水。
占城稻对于水分的要求并不是特别大,只需要保持土壤湿润就行,虽然南方六月的太阳非常毒,但两三天往秧田里踏点水,就能足够保持秧苗快速生长。
只经过了两次踏水,农夫们就大致知道了这稻子的需求,孙享福无需组织,到了时间,他们自己就会去湖边踏水,孩子们,更是把这当成了一种娱乐活动。
与此同时,一直没有停下来的半岛的建设,环岛的水泥护坡也已经建好,还在四面八方修建了很多亲水平台伸入湖中,岛上除了原有的荔枝,龙眼黄皮等果树,多余的植物都被铲掉,有的地方种上了瓜果蔬菜,更大片的地方,成排的砖瓦房已经开始建设起来,反正冯盎把这些劳力派给孙享福之后,也没说什么时候收回。
南方沿海时不时的喜欢刮台风,以往原住民都是搭棚,刮塌了再建,孙享福则是觉得,应该建的扎实一些,免得塌,所以,这里的砖烧的特别大,若不是用石料很费功夫,孙享福很想模仿后世潮汕地区建的民居用大石砌墙,住好几代人都不会倒塌。
大唐农圣 第134章 对岭南的畅想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大唐农圣最新章节!
自从看到了小野和小黑之后,阿月就不再么依恋孙享福了,每天清晨的一篮子荔枝往往会被这两个长鼻子的家伙瓜分掉,在发现他们喜欢吃香蕉后,阿月还专门托赵龙给他割了好几整串香蕉放在自己的屋里,每次给两个贪吃的家伙喂香蕉,她还会剥皮,搞的两个家伙现在就爱吃剥过皮的香蕉,有时候自己用鼻子把香蕉树的上香蕉卷下来,专门拿到有人的地方,让别人剥给他们吃,还别说,他们弄来的香蕉,都是已经成熟了的,大象就是有这么聪明。
“今天的收获不错,两条十多斤的大草鱼,正好拿到越公府上加餐。”孙享福满意的收了鱼线,擦了擦额头的汗水。
与大鱼角力是个技术活,十多斤的大鱼上钩,往往竹竿是承受不起的,需要靠鱼线,一边放,一边拉,将鱼的力气耗尽之后,再缓缓将其拖到网兜附近,才能顺利将其捕获,白云湖自从形成以来就没有什么人在这里打捞过,里面的鱼都快成精了,席君买就曾经一飞叉射中过一条二十几斤的大鱼,自那以后,孙享福便有了在湖上钓鱼的习惯。
“太好了,大人今天要去城里吗?阿月又可以跟去看爹爹了。”
大热天的,孙享福其实是懒得两边跑的,即便是骑马的时候有风拂过,但跑一趟几十里外的城里,孙享福浑身也会充满汗臭味,但眼看就六月中旬了,有些消息,应该去跟冯盎打听打听了。
阿山看起来越发像个正常人了,只是肚子上有些皱皱的皮,而且,他的汉话越说越好了,已经懂得在病患营里帮着军卒管理新来的病患。
岭南的大肚症是没办法根除的,所以,这个病患营可能会长期的存在,孙享福将阿月丢在病患营之后,就打马来到了冯府,得知冯盎不在,便先到了药房。
李淳风和玄奘二人难得的有闲功夫在下棋,孙享福并不懂围棋,但却看的出来,李淳风一直在进攻,而玄奘,则是一直在防守,就好像现在的佛门与道门一样,一个大肆扩张,一个苦苦支撑,但即便如此,李淳风也取得不了什么压倒性的胜利,最后,将整个棋盘都快落满子的时候,李淳风也不过是胜玄奘半子而已。
“这天热的贫道懒得动脑,不然定杀的你这和尚片甲不留。”
一局结束,二人便没有了再下的意思,玄奘闻言,也不过莞尔一笑,人在棋路上的表现,跟人的性格很像,他就没有求胜的欲望,又如何能下的赢棋。
“这几天可有长安传过来的书信?”
孙享福不提,李淳风险些忘了,一拍脑门,从药房的一个抽屉里拿出一个厚厚的信封递给孙享福道,“你家夫人的这封信写的真是够份量,怕不是纸钱都要一贯了。”
孙享福一把抓过信来,打趣道,“似道长这种出家之人,怕是体会不到这情情爱爱的妙处了。”
好吧!在两个出家人面前提情情爱爱,是很尴尬的事情,所以这个话题没有继续,孙享福找了个没人的角落,便拆开信纸,独自看起了虞秀儿的信。
当然,他第一眼看到这封信,就否定了刚才李淳风所说的信纸都要一贯钱的说法,因为麻皮纸里包着的,竟然是软硬适中的草纸,这玩意,肯定是孙府的工匠自己研究出来的。
信的开头虞秀儿向孙享福表达了思念之情,然后就开始说起了长安的近况,西瓜和几种胡瓜都大丰收了,望江楼推出了冰沙水果和数十道凉菜之后,上座率很高,新挑选出来的扮演许士林和胡媚娘的两个艺人很好的继承了他们之前的表演风格,现在人气很高,至于家里的房子,现在连地下工程都还没有完成,今年恐怕是住不进去了。
再有就是孩子们学习汉语拼音后,读书认字的速度奇快,虞世南已经亲自到府上把汉语拼音的教材取了去,说是要呈献陛下,反正这事有他运作,虞秀儿就插不上手了。
最后,才说了自己送密信之后,李世民给自己的赏赐,所以,她现在是正五品的诰命夫人,让他在岭南小心着点,别沾花惹草的,在没有经过她同意之前,不准往家里纳妾,当然,也有催他早点回去的话语。
不过,就这些内容,当然不可能装的有一本书那么厚了,信里面还夹杂了许多别人信纸,有孙二力询问收获后,田地里的情况,关中今年干旱,许多农作物都种不活,后续应该怎么办他得拿主意。还有石大郎汇报渔业司工作以及各渔场养殖事业的推进情况,问下一步如何增产等。
最后,还有孙大力那如雷劈一般的大字,里面除了说幸福村现在好多钱,自己媳妇怀上孩子之外,还说现在长安好多人开始打起了幸福村的主意,不光是幸福村的村民,就是年初的时候那些被他们雇佣过来种地的工人,也被很多权贵重金挖走了。
他们这是眼馋暴富的秦琼了,据说秦府的酒宴这些日子就没停过,就好像当初大家来秦府学炒菜技术一样,以秦琼这种厚道的性格,一般是不会不给别人面子的。
孙享福早就预料到了这一点,大唐的人们越发的不抗拒新鲜事物了,这是个好现象,即便是他们将自己的种植技术全部都学去了,将瓜果种的吃不完,孙享福也觉得没什么,既然你们都种瓜果,那么我就种粮食呗,跟之前他们都种粮食,而孙享福选择种瓜果一样,做偏门,才有财发。
这些不过是一些意料之中的事情,他真正关心的大事,还得冯盎来告诉他。
在第一季占城稻没有收获之前,孙享福是不可能回长安的了,所以,他找冯府的仆人要了笔墨纸砚,开始一一写起了回信,讲了一些自己的情况给虞秀儿知道,又将众人提出的问题一一解答,规划好,整封信写完,都过去了一下午。
晚饭时分,厨房的鱼烤上了,冯盎也在这个时候风尘仆仆的回到了府中,先干了两大碗井水镇过的椰汁,才开始跟孙享福讲起正事。
“张公谨在长安拖了一个月没出发,让那些世家系的官员骂惨了,陛下觉得时候差不多了,让某寻找时机收尾。”
“嗯,差不多到时候,如果在秋收的时候发动的话,恐怕粮价太贱会伤农。”
孙享福点头说了一句,冯盎就大致知道他的意思了,江南之地春耕往往比北方要早个把月,七月中旬的时候,就会有大批的稻田成熟收割,那个时候发动他们的计划,于江南之地的百姓不利,于是道。
“老夫这便传信智戴,智彧和智戣,让他们三兄弟即日平定内部叛乱,向陛下交旨,另外,你也可以去信让陛下把该派的人都派过来了。”
“嗯,用过饭之后,咱们就分头行事,另外,公司谈完了,咱们也该谈谈私事了,不知道几大作坊建设的怎么样了?”和冯盎谈定了正事,孙享福又问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