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农圣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爱吃鱼的胖子
至于山阴县,怀仁县和应县,都在防御线以内,只需派一骑兵旅帅领兵配合县衙的衙役缉拿盗匪就成。”
大唐一营的编制大约是五百人,一旅则是三百人,当然,这也不是绝对值,郭破这么一说,孙享福就懂他的意思了,机动部队放在孤悬在外的善阳县,防守部队放在马邑城,至于防线内的三个县,派一旅骑兵巡逻,缉拿盗匪就好。
“行,按照你的意思办吧!军队派下去之后,立即张榜地方,招募人才,同时,让没有户籍的百姓到官府上户籍,告诉他们,上了户籍的百姓,不仅三年不用交税,还能获得朝廷划分的永业田,今冬开始,每户每月会发煤炭百斤。”
对于新收复过来的地方,朝廷一般都有免税的政策,朔州的实际情况李绩已经跟李世民说清楚了,是以,李世民给了这里三年的免税期,当然,他让长孙皇后从孙享福这里要的东西,可比一个上州的财税也不差。
孙享福此举,自然是想当地百姓的民心快速安定下来,要知道,他们可是被梁师都统治了十多年。
而所谓的发煤炭百斤,不过是就地取材而已,山西煤炭遍地都是,只是百姓们并不怎么懂得使用,这玩意很容易中毒死人,护卫们几天前就在马邑周边发现了几处大型的煤矿,组织人手去开采了些来,目前,马邑城内的煤炭作坊里,已经弄出了蜂窝煤,只要到时候孙享福属下的工匠团队过来,那么,比较安全的煤炉子就会大批量的制造出来,毕竟整个朔州只有一万多户百姓,每家一个炉子,也就一万多个而已。
然而,粮食才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这方面,他就要找王旭帮忙了。
急匆匆的写了一封信,就见唐奉义双手拢在袖子里到了衙门大堂。
“孙长史找老夫何事?”
“明知故问,当然是帮忙了。”
“以什么名义?”
“长史幕僚怎么样?”
“可以倒是可以,我能提要求吗?”
“说。”
“能不能不让老夫住城门洞子了,梁师都修建了那么华丽的府邸,不让人住那不是浪费么。”
“你这贪官污吏,尽好享受了,也罢,通知兄弟们,今天都搬到梁师都,不,我的府上去居住吧!正好我这缺人手,大家都过来搭把手,不说能搏个大富大贵吧!在这朔州之地好好的生活下去却是没有问题的。”
孙享福一句话,梁师都王宫般的宅子就归他自己了,这就是权力的好处,不过富贵了他也没有忘记死囚营的那帮可怜人,这些人正是他在朔州可用的班底。
大唐农圣 第187章 孙府迎客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大唐农圣最新章节!
有了两百多死囚的入住,死寂了半个多月的梁府终于变的热闹了起来,门前的牌匾被拆除了,过不了多久,就会换上刻有‘孙府’两个字的大牌匾,连带着被拆除的还有门前两个大石狮,原因是雕刻的太吓人了,应该换萌一些的送子麒麟比较好,孙享福现在可还没有子嗣呢!
府邸占地面积很大,足有马邑城的五分之一,房舍住下三五千人孙享福估计都够,毕竟梁师都此前可是个带甲数万的一方势力,他是打算把这当王宫来建的。
府邸里并非完全没有人,梁洛仁当初只是杀死了梁师都的一干妻妾子嗣,一些跑不动的仆役下人都留在了府中,孙享福清点了一番之后,发现有老仆三十二人,老妇五十七人,给他们分派了一些洒扫的工作后,都留用了。
至于二百多死囚,孙享福也是不白白的把他们养在府上做门客的,孙享福挑出了其中三个识字的,让他们把每个人的特长都问清楚,记录下来,之后会有工作分配给他们,毕竟,只比传旨内侍晚了三天出发的虞秀儿很快就会到了。
她会带着数百工匠,以及一些自愿来朔州发展的幸福村的村民过来,要知道,幸福村的原住民里,就有好几户原先就是并州的,护卫队的家眷里,也有一些年轻人想出来闯荡一番的,跟过来不少,当然,主体人马还是会留在幸福村,哪里依旧是根基,由孙大力掌管着一切。
等孙享福领着人手把府邸收拾了个大概的时候,这些人马终于抵达马邑了。
“秀儿远来辛苦了。”
在城门口迎接到了一百多辆马车组成的队伍,孙享福总算安心不少。
“妾身这是嫁鸡随鸡······”
“打住,是嫁了侯爷,随侯爷,听说陛下给你封了三品诰命,今天这入城的大日子,怎么不穿诰命服?”
“妾身原本也是打算穿的,那成想这朔州竟然比关中还冷,穿着棉衣和皮裘,妾身都冷的发抖······”
“那咱们赶紧回府,烤烤火先。”
握住了虞秀儿的手,两口子就这么目无旁人的进了城,连一旁想插话的李淳风也插不进嘴了。
幸福村的孩子们没有来朔州,他们要继续留在长安学基础文学,有了好的基础,他们才能学习更高深的科学知识,不过马林,张全,王富,王贵等人都来了,他们胸前和背后大大的‘农’字还是很显眼的,如今他们手下带的学徒不少,有他们在幸福村,各工坊都能够正常的运转。
猫在门缝里看热闹的马邑城百姓里有少量认识这个字的,很快,孙享福的农门掌门的身份便在城里传开了,这让迷茫的朔州百姓心里多了一丝希望,有一个很会种田的主官给大家当家,明年大家伙应该不会饿肚子了吧!
风尘仆仆的赶路,大家伙都没怎么休息好,孙享福早就让府里的老仆们烧了热水,虞秀儿好好好的洗个澡,孙享福却是被春桃和红梅撵出了浴房,府邸大了就是这桩不好,有专门的浴房,甚至浴池,不像长安的孙府一样,浴桶直接放在卧室里的。
德叔来了之后,这府里的一应事物就交给他了,得知府里原本住了二百多死囚,谨慎的他将那些人都分配到了外院居住,那些人也都理解,毕竟是个侯爷了,府上总得有点规矩,不过孙享福劝了德叔,不要拿异样的眼光看他们,都是些苦命人而已,但这也改变不了德叔的意志。
很快,在德叔的分派下,包括唐奉义在内的这些人全部被分配到了外院,中院,则是幸福村的数百工匠居住,后宅的范围很大,但只有孙府原本的丫鬟仆役能够进出,千把人打散在这个新府邸之后,居然让人感觉空荡荡的。
“德叔,把梁师都原本用来议事的那片区域设置成公共区域吧!左右两侧的偏殿改建成食堂,在靠东边城墙的位置弄一个独立的大院给工匠们工作,哪里离居住区远些,护卫们也好单独看守。”
朔州天冷,注定了是要大量使用煤炭的,而工坊生产,这东西也必不可少,气味和工作噪音会影响居住环境,以前在孙府,地方小,大家只能忍忍,现在有条件了,自然要弄的好些。
“这个老奴知道,咱们这次带了一百多车东西来,除了种子和粮食,还有整套整套的生产工具,歇过了这一两天,工匠们就会动手改造府邸,火炕和暖炉装上,大家就舒服了。”
“嗯,这些东西您老安排,三天后我会大量的从城中招雇工,老规矩,过冬也不能让大家闲着,账上的钱财您老管好,少爷我要花些冤枉钱了。”
“这个少爷放心,来的时候,夫人把望江楼和幸福村的分红带来了一大半,十多万贯,全部是现钱,还要岭南的粮食,也雇了船去运送,到洛阳上岸之后,会直接往朔州这边拉······”
有钱,有粮,这才是发展的关键,当然,就指着自家带来的这些东西,恐怕不能完全打开局面,还得招商引资,把经济盘活。
终于等到虞秀儿出浴了,孙享福火急火燎的就想往卧房跑,不过这时护卫张轲却是跑过来通报,王旭来了。
“靠,这家伙还真会挑时候,带来议事厅招呼吧!把咱府上带过来的好酒好肉弄些过去。”
欲求得不到释放的孙享福吐槽了一句,便心不甘情不愿的跑去招待王旭了,没办法,朔州的发展现在很重要,重要过了他的人伦大事。
王旭不是一个人来的,同来的还有七八个皮裘装扮的年轻人,一番介绍之后,孙享福便知道了,这些都是王家培育出来的读书人,王旭这是想安插他们在朔州当官。
跟李世民一样,有些时候,你想管理地方,就不得不跟这些掌握了知识的世家妥协,不然你就真找不到治理地方的人才,孙享福很大方的照单全收了,并且直接告诉他们,善阳,山阴,怀仁,应县这四县的县令,肯定是他们的,其余的人也不闲着,功曹,屯田副使的职务,孙享福像不要钱一样的,统统给了他们。
见到孙享福这么好说话,酒宴的场面就热闹了起来,有了这好的开端,王旭才好跟他谈正事。
“孙长史可想好了开年之后,如何发展朔州啊!”
“这不正好要和王公子商量么,善阳县外,千里沃土,不知道王公子能吃下几多?”
王旭闻言,淡定的脸上露出些许喜意。
“怎么吃?”
“农具耕牛齐备的话,两个壮丁,四十亩地。”
大唐农圣 第188章 分田到户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大唐农圣最新章节!
“两个壮丁才四十亩地?”王旭闻言有些失望的道。
他王家的两个青壮农奴,每年至少得给王家种植两百亩地,一年到头基本不会消停,怎么到了孙享福这里,才四十亩,这差距可是太大了。
“怎么,王公子可是觉得少了?”
“少呀,太少了。怎么可能才四十亩呢!”
“呵呵,公子可算过,这四十亩地种出来的东西,价值几何?”
王旭可不知道孙享福要种的是香料,他还只当是普通农田,所以,当孙享福这么说的时候,他有些诧异的看向了孙享福。
“王公子,请菜。”
孙享福含笑的做了个请的手势,而他指向的餐盘,正是孜然烤羊肉,这道菜作为被北方人的王旭当然是经常吃,而且,他所吃的烤羊肉通常也都会放很多的香料。
起初他还没明白孙享福喊他吃菜的意思,不过孙府的菜品确实美味,就拿这道平时他常吃的烤羊肉来说,就鲜香的多。
“这道烤羊肉所用的香料,王公子知道多少钱一斤吗?”
“香料?”
“没错,本官想在草原上种植的农作物就是香料。”
孙享福为什么要种香料?这里面有很深层次的原因,香料对于肉食的辅助作用非常大,不仅是调味,还能减缓肉质的腐坏速度,对于草原上以肉为主食的游牧民族来说,有着巨大的诱惑力,可偏偏,这个东西它又吃不饱肚子。
如果草原上的当权者们习惯了吃添加过香料的牛羊肉,那么他们会越吃越穷,因为这东西贵啊!
而且,就算种植在草原上的香料被他们抢去了,损失的是王家啊!
再说了,他们把香料抢过去又吃不饱肚子,只会让他们更加的离不开香料。
这是一笔怎么算孙享福都不会亏的买卖,至少他借了王家的手,将自己的地盘向外延伸了,当然,如果王家能够摆平关外的几个游牧民族邻居,那么,整个朔州将会成为被王氏田地包围的内线,将会更加安稳。
“香料好,香料好啊!”
不仅是王旭,和他一起来的几个王氏子弟得知孙享福竟然会种香料,也是附和了起来,虽然他们十指不沾阳春水,但还是知道香料这个东西在大唐卖的还是比较贵的。
“呵呵,一亩香料田至少可以产出一石多香料,那可是价值一百多贯,不知王公子家的田地,多少亩才能产出一百多贯啊!”
大唐今年的粮食价格大跳水,一亩地的产出五百钱都卖不到,孙享福要是真能种出香料来的话,那么一亩地产出的价值就相当于王氏二百多亩粮食田地的产出了,而如果两个壮丁就能打理四十亩香料田的话,那简直就是太划算了。
“好,四十亩就四十亩了,我王家开春之后,至少能给你提供四万青壮,届时,你就看人头划地吧!”王旭一拍案几笑道。
听到‘四万’这个数字,孙享福在心里猛抽了一口气,朔州之地,整个还不到五万人口,王旭一张嘴就给他弄四万青壮过来,这估计还是保证了他王家在关内土地的耕种之后能派出的人数,这份实力,也是没谁了,整个并州几郡,起码有三分之一的人口都在他们王家控制之下。
四万人,那可是能够开荒八十万亩土地,八十万亩土地按照大唐的田亩面积来算,那可就真是方圆百里之地了。
“可不能等到开春,到那个时候,就什么都迟了,因为种香料的地对于整田是有一定要求的,所以,公子家的人,现在就得往这边派,先修筑堡垒,把佃户们的住处安置下来,以本官之见,方圆五里筑一堡最为妥当,每两千人分住一个堡垒,正好分筑二十个堡垒······”
讲起这个,孙享福就开始滔滔不绝起来,他并不去管王家如何在冬季让四万民众迁到关外雪地里的难度,因为王家的家大业大,物质储备充足,耗的起,孙享福乐于见到他们消耗。
所以,他只告诉王旭,自己对那些地方的规划,将来的产出几何,想要获得那么巨大的利益,他王家就得投资。
如果王旭这里有一个算学高手的话,一定会告诉他,大冬天的让四万民夫到关外的雪地筑堡垒,盖房子,要花费的钱粮可能达到数十万贯,但此刻,王旭早已沉浸在八十万亩香料田的美梦中不得醒,那可是年产出八十万石以上的香料,即便种多了价格会贱些,但至少也能卖出几百万贯吧!
想比于几百万贯的收入,几十万贯的投资算什么?
在王旭看来,这个生意做得,而且一旦做成,王麟和王浩就再也没有和自己竞争家主之位的资格。
“那本公子吃完这顿酒,就立刻回去安排动员人手。”王旭说罢,端起了自己案前的酒杯,一饮而尽,孙府的酒烈,倒是让他面色一红。
孙享福闻言一笑道,“不急,不急,也不差这一天两天的,几万人的动员可不是小事情,本官以为,必须要通报朝廷,另外,这些人既然在我朔州周边开荒种地,最好把户口迁移到朔州来,没有户口的,本官这里可以给他们补办,王公子要的是土地,是财富,那本官就要点政绩,这一点,王公子不会不同意吧!”
“怎么会,你我合作,本就互惠互利,不仅如此,本公子在马邑城周边还有十几万亩田地,雇佣的佃户里,有许多都没有户籍,就一并送给孙长史做政绩了。”
王旭也算是个大方人,知道这个合作想要长久稳固的保持下去,就必须跟孙享福互惠互利,好处他一个人占的话,孙享福这种人是不会甘心情愿跟他合作的,之前他大哥王麟不就是招揽失败了么。左右不过是给官府交些人头税的事情,花不了几个钱。
有了王旭的许诺,他属下带过来的几个人也知道该怎么办事了,目前孙享福跟他们的主子是合作关系,他们自然的要卖力,还别说,自他们在各处县衙上任之后,短短几天,衙门的运转就开始慢慢走上了正轨,这也是为什么李世民即痛恨世家,又不得不用他们治理国家的原因。
整个朔州地在孙享福见过王旭之后就变成了一个大工地,连随同李绩大军一起到来的民夫孙享福都没有放过,先是给团结营将城内营房改造了一番,一水的砖瓦房,火炕大通铺。
由于这里原先是梁师都过万兵马的驻地,规整了之后,地方很空旷,孙享福除了给团结营建造了足够大的室内和室外训练场之外,还将好多地方改成了库房,和一些可以养殖的农舍。
现在他可是有管军的权利的,当然,如何训练军士,带兵打仗他不会管,但士兵的日常生活他是要管的,毕竟,虽然只有三千人马,但这却是朔州财政最大的一笔消耗。
朔州现在一穷二白,根本没有钱粮拿出来供养他们。所以,孙享福就想到了一个明朝时期才会实行的制度,军屯制,在未来,团结营的军士将会常年服役,在服役期间,除了早晚出操之外,他们还要负责耕种孙享福划给他们的五万亩田地,平均分摊下来,每人也就十多亩,比这个时期普通农夫的耕种量少了好几倍,这是因为孙享福认为,五万亩田,精耕细种的话足以满足他们的口粮消耗,毕竟,他划给团结营的是熟田,用自己教授的种植方法耕种的话,五万亩地一年至少可以产出二十几万石以上的小麦。
一石小麦差不多就够一个士兵吃一个月的了,三千人一年的口粮消耗不会超过五万石,多出来的十几万石,可以换豆料喂马,可以当做军饷福利发放,还能饲养一些鸡鸭猪等,来增加肉食,只要不出现将官贪污腐败的问题,军屯田地的产出,足够供应他们消耗。
对于这个所谓的军屯,郭破是举双手双脚赞成的,军队有了自己的产业,吃喝有了保障,当兵的谁不高兴,要知道,大唐的府兵很多时候是需要自己带粮食用度的,一般是由户籍所在地几户共同供养一个府兵,孙享福将府兵服役常态化,那么就大大的增加了府兵的训练强度,让府兵在训练之余,能够种植田地,自负消耗,这就减少了这个府兵家里,以及供养这个府兵的几户人家的税收,是大好事。
都等不到冰雪融化,郭破就求着孙享福给他划军田,于是,整个朔州地的分田事业,就在这个冬季展开。
孙享福首先出榜宣布了叛逆梁师都对朔州的统治朝廷是不承认的,所有地契,房产等,必须经过大唐官府的重新勘验,发放文书,而发放这些文书,首先你就得到官府重新登记户籍,所有的田产,房产,将会登记在你的新户籍册上,那些不能出示原有田地地契文书的,不好意思,这田就不是你的了,官府要收回,重新分配。
在户籍登记完毕之后,每户按照大唐规定,划永业田八十亩,不管你是牧民还是农民,都有八十亩,农民以户籍所在地的熟田优先,牧民则是以户籍所在地的荒草地优先,如果你要在这八十亩以外的草场放牧,也可以,朝廷给每个县的牧民指定的放牧区域,但去那边放牧,你每年需要缴纳一定的税赋,这不计算在免税期内。
基本上整个腊月孙享福都忙碌在勘验发放户籍,分田到户。好在朔州地的人口不多,就一万多户,一个来月,基本全部搞定,统计完之后,孙享福得到了一个更加全面详尽的数据。
大唐农圣 第189章 建设封地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大唐农圣最新章节!
重新统计完户籍丁口之后,朔州之地在编民户便达到了一万五千户,这还不算王旭之后可能派过来的四万青壮。
朔州有田地,草场,约五百万亩,其中熟田一百五十万亩左右,除了一些小地主加起来有十几万亩之外,剩余的田孙享福给每户分了八十亩作为永业田,然后还有近十万亩的无主熟田,孙享福全部佃给了家里丁口在三人以上的农户。
草场的面积占整个朔州三分之二以上的土地,其中还有很多煤矿区,孙享福全部都划为了官府所有,未来朔州新田的开发,主要是草场区域,这里是桑乾河流域的中段,其中最大的一个支流桑干河,正好在善阳境内,水源十分充足,沿河可以开出来很多水浇地来,虽然这里的冬季比较长,一年基本只能种一季农作物,但田地里的肥力很足,一季的产量,足够养活这里的百姓。
后世在关中种土豆和在新疆种土豆的产量就是个例子,在土地肥沃,阳光充足的新疆种植土豆,亩产量往往能达到一万多斤,比在关中的产量高出近一倍。
而孙享福之所以有把握在这里种出亩产一石多的香料,也是因为看中了这里土地肥沃,水源和日照充足,海拔适中,空气够干燥。
户籍和田地的事情搞定,孙享福就能安安心心的过一个春节了,孙府的房屋已经改造完毕,府中一干人等都住的比较舒服,现在,那些新入府的死囚们很多都跟着府里的工匠学起了手艺,摆弄的最多的,还是农耕工具,即便是大过年的,大家也都没有停下手中的工作,因为只有不断的做事,他们才觉得自己有资格吃孙府厨房的饭菜,才有资格穿孙府暖哄哄的家丁服,还要住那种热气腾腾的房子,这可是比他们原先在家里还要好的生活条件。
与孙府氛围截然相反的是长安,今年没有了孙享福和虞秀儿在,但长安,洛阳两店的经理都以第一届春晚为蓝本,上马了节目,虽然没有多少创新,但仍旧是客人们过年的不二去处,生意好到爆棚。
比较意外的是岭南传过来的撞臀舞和竹竿舞经过了春晚的推广之后,意外的走红了,大年初几的,很多大街小巷的孩子们就开始在街角跳起了竹竿舞,这东西就像跳皮筋一样,在寒冷的时节能够暖和身子,而且,在孙得寿和小妹给竹竿舞编了一个有趣的口诀之后,长安的孩童们跳起竹竿舞的时候,都会照着念这段口诀,大致是这样的。
“马兰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
这是最简单的数字歌,还有一两种升级版的玩法,一种是乘法口诀,一种是除法口诀,可以说,只要学会了全套的竹竿舞,背诵出了口诀,这个孩子,就算是识数了。
就像最近望江楼的小品上出现的一个笑话段子,说是一个学生跟同学讲自己先生考校自己算学的经过,先生问的是三七是多少?那学生说,我当时不知道啊!就管它三七二十一的,答了个十八,结果被先生抽了。
这个段子要是以前说,很多文盲老百姓肯定听不懂,可别小看三乘以七这样的乘法,没读过书的古人,是要数半天才知道结果的,但现在却不一样了,不管是大人,小孩,大家都听的懂了,因为孩子们在大街小巷跳竹竿舞的时候,口诀中不知不觉中就进入了人们的脑海,潜移默化下,大家就都学会了,这是一种别样的文化传播,当人们都懂得快速,精准的计算简单的数字的时候,很多事情办起来效率就高了,也不会轻易的被奸商欺诈,要知道,大唐重量单位是十六进制,钱却是整数计,还有尺,寸,步等一些并不是很统一的计算方式,可是分分钟能把一个普通百姓搞晕头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