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快穿]书中游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月下清泠





[快穿]书中游 第155章 随身空间重生复仇穿越女——隔壁(二十三)
青泠所料不错,如今京城城外已经大乱,而城内的流民也被煽动裹协,烧抢奸杀之事生十几起。
城外有三十多万流民不散,粮仓被烧,城外将无粮可吃的消息已经传遍流民之间,又有消息称京城有数个粮仓,并且京城之中多有为富不仁欺压百姓的贪官奸商,家中囤积数十万石粮食霉也不施与百姓。
饥饿激了流民的恐惧、仇恨、嫉妒、不平衡,甚至贪婪,朝廷闻风时派出的劝说官员阻拦官员如何管用?
而城内百姓人人自危,紧闭屋门不出,总有流民的烧抢声和京城宿卫兵的马蹄声传来,令人心惊胆颤。
歌舒确实已经以绝佳的武功偷偷来,与潜伏于京城的七八十个突厥武士汇。这七八十分汉话十分流利,在停滞在京城内乞讨谋生的流民中已经混得十分熟悉,这时因更多的流民向京涌过来,这此突厥人煽动城内的流民作乱。
人总有这样阴暗的心理:据说有百万流民围困京城,京城要守不住了,世界要完蛋了,哥活了一辈子好日子没过过,好吃的没吃过,漂亮女人没睡过,现在反正世界全乱了,还不如趁火打劫,也让哥享受一回。不然,凭什么就那些人会享受?
这种思想就像病毒一样在流民中传开来,被人欺的弱者去欺压比自己更弱的弱者,找到一丝自己是强者的优越感。或者单纯只是为了打砸而打砸。
章小鱼现世文明社会时,还常有新闻报道所谓“抗/日□□”之类,倒没见某些人积极提高自己的素质参军入伍,或者努力读书学习科学文化立志将来为国防科技做贡献,只是在自己国内□□抗议别国的人民和政府,砸自己同胞的财产抗议别国的企业,真正可笑。
文明社尚会如此,又何况是古代?潘朵拉的魔盒打开了。
现在的况虽与歌舒阴谋设想稍有不及,但是也够南朝乱一阵了。
当宿卫军、城防军和京城的捕快忙成一锅粥时,歌舒已经暗中盯上了程将军府。
是夜,城中七十六名突厥精英武士陆续秘密集结在程将军府三里外的巷子中。由于现在京城的百姓夜间不会出来,无人现。
这些武士是歌舒亲自教授武艺,综合战斗能力十分强横。
歌舒看着众人,道:“我们已经探查到可汗被囚禁在程府西院,但是程府守卫森严,程千山属下悍勇之士也多,若是要全身而退救出可汗,是不可能的。现在,我欲令三十五人先强攻程府后门,作出刺客从后门闯进突袭行刺之象,那时,程府大部门精兵要聚集过去……这三十五人要有必死之勇,谁愿往?”
众武士也素知歌舒杀伐决断,知他所非虚。但是谁又真心想死,过了一会儿,才有一名武士出列,道:“歌舒大人,属下愿往。只求歌舒大人救回可汗回突厥后,请萨满**师将属下和阿爹阿姆的灵魂送上长生天。”
这些武士有许多都是妻、子被南朝兵马所杀之人,一心报仇,当下又有二十几人自愿出列请战,陆续被激起血性,凑足了三十五人。
歌舒又强下命令:“霍迦,你带领二十五武士,在一个时辰后突袭南城门,那边流民最少,守军最空虚。我要你暂时控制城门守卫,收到我的信号后,马上打开城门。”
南城门外,歌舒又安排了一百人接应,他打算出了城以流民掩护乔装摸向关外。
歌舒再令余下十二武士,反从左右侧墙翻入程府,作第二批强攻,误导程将军府,作出是攻后门之外真正强攻的假象。
而歌舒自己带领五名轻功最好的武士从正门进入,并不缠斗,真正直奔西院救人。
计划立即执行。
今天难有人能睡个好觉。
程千山正是半夜被打斗声惊醒,披皮出房门,就有属下来报,府中来了强悍的刺客。
程千山心中一凛,猜测在当此时机谁会来行刺,甚至他连是否是皇帝不容他都怀疑起来了。
自古武将就惹皇帝忌讳,他心知肚明。如今京中虽乱,但没有面对外敌,自有宿卫军和城防军履职,他并不能插手。
他府中只有三百名精兵,还是因为突厥可汗软禁在府中之故。
程千山是兵中老手,自然防着敌人声东击西之策。
夜里,程府杀声震天,程千山防着人声东击西,先并没有调集大部分守卫去后门,但是刺杀悍勇,只有增援。到调了近一半的人去后门时,侧墙有人突袭,程千山暗叫一声“来得好”,速派人去侧翼。
歌舒带人从正门进入时,守卫就较少,他们一边施轻功赶路,一边杀人,摸到了西院。
突厥可汗毕竟是一国之王,南朝打了胜仗捉住他,怎么处理,这么短的时间朝廷还没吵出个结论来,谁也不想接这个烫手山芋,讲究礼仪之邦的大臣也不赞成给他下天牢,皇帝就下令程千山先行软禁。
突厥可汗见到歌舒时大喜,这些日子他一边时刻担心着自己的小命且活得憋屈,一边又无数次后悔为什么要听那些主张与南朝争战的大臣的话。
“歌舒,太好了!你救出本汗,本汗封你做左贤王,左贤亲王,你父王已经阵亡了……”
歌舒道:“大汗,此地不宜久留,跟臣出了南朝京城再说。”
歌舒亲自挟带着突厥可汗出了西院,屋外的十几个看守之人被他们几个杀了。
出府的路途中遇上守卫,就有那五个武士陆续阻拦,而歌舒施展绝世轻功带着可汗逃出程府。
他猜那那武士拖不了多久,而且要赶在程府向城防军报信,城防军反应过来之前算准时间抵达南城门,那边接应暂时控制南城门的武士为他开门。
带着可汗,他却没有翻越城墙的自信,可恶的是他失了三成功内暂时没有恢复,不然他多一分把握。
……
太子府,书房。
汤铭也自知自己学识有限,能够当太子心腹,却难当太子肱骨。
现在,太子似乎十分欣赏林瑜,这人容貌气度当真是他所见第一人。
这也是他心里说说,这人一出现,不管杜家二郎有多风雅俊朗,太子有多尊贵雍容,都难及他的风采。
他拥有不符合他的年龄的气质,这也是当初他最终会引荐给太子的原因,要说嫉妒还是有的。
太子正与林瑜对羿,黑白棋子交着。
太子忽问道:“林二公子真能挡得住那阿史那歌舒?听说他武勇武异常,四年前突厥灭柔然就是此人之奇功。”
“只要他愿望就可以。”
“如果失败呢?”
“没有失败。南城门已在殿下掌握之中,歌舒出不了城,杜二公子捉不住歌舒,我亲自出手。”他们已经暗中布置,防止有人夺城门,只要突厥人出现,就来个黄雀在后。
“卿既然有自信捉拿阿史那歌舒,又何必请杜二公子出手?”
青泠抿嘴一笑,纤手执着一枚黑子下了下去,淡淡道:“殿下,该你了。”
青泠古代呆了那么多世,国师总要和弟子下下棋的,女皇也要和臣子下下,棋艺也颇为了得,应付着太子还措措有余。
但是她自恃晚辈,所以执黑子,倒又还占了一丝便宜。
太子一看棋局,默算着步数和气,叹一声,道:“孤输了。卿还未回答孤的问题。”
“建安伯府……是太子的人吗?”
太子和青泠一个礼贤下士,一个有投效之意,好似有意向的嫖客和美貌热的妓/女一般,打算逐渐火热。两人也心知肚明。
太子道:“不算是。”
“此人文武全才,又有赤子之心,难得。等他帮太子擒住歌舒,他就是太子的人了。”
她又对着杜绍桓施了个小小的阳谋,请他协助太子的人在途中擒拿歌舒。杜绍桓知道这一次协作会更让自己与太子一派分不清,但是突厥名将武功高绝之人带着突厥可汗要杀人逃出京城,还给南朝造成了那么大的麻烦,他不得不动心。他又一直以为她重伤之下没那么快好。
太子其实并非蠢人,不然也活不到那么大,只不过他担心杜绍桓这个后生去做对他那么重要的事有所疏漏,但是青泠一再坚持非他不可,还在众不服的人面前立下军令状。
“歌舒真会打算从南门走?要不要……真不行,孤只好通知宿卫军了……”
当时青泠推演歌舒步骤,有股不得不令他信服的气度,他才采纳,现在心里又有点玄起来。
按青泠之计,太子的人擒住歌舒及突厥可汗交还程千山,一为彰显太子武略,二为卖程千山一个人。
保持贤良仁义的储君风度,与武将不近亦不远,到时他真成为秦王老泰山,青泠算计着有杨紫潋的宅斗抢睡男人的暗中协助,太子与程千山的关系未必没有转还余地。
当然,若是秦王真的男主金手指强大到程千山对他死忠死忠,她就是任务失败也就无话可说。
青泠还没有回答,就有人来报。
“启禀太子,刺客袭击南城门,现已被南城门守军和太子府卫兵共同包围。宿卫军现在正赶向南城门……”
太子听了,眼睛一亮,看向青泠,青泠耸了耸肩。
那人下去后,汤铭在一旁忽道:“殿下,宿卫军这就现突厥人了,要是擒拿阿史那歌舒和突厥可汗的功劳被司马将军抢先一步……”
青泠轻笑一声,汤铭脸色一僵,却觉她那定不是什么夸奖的笑。
太子问道:“林卿觉得有何不对?”
青泠道:“以阿史那歌舒之能,这样一个行动计划时间控制必然十分严密,京城不小,就算有点误差,也等不到宿卫军赶在守株待兔的杜二之前抓住了。他真那么窝囊,还敢几百人来南朝并能搅得南朝这一场大乱?太子殿下,这宿卫军好巧不巧紧晚一步到就最好了,不是吗?”
太子马上会意过来,只觉这少年步步算得精准,心中惊骇。
须知,要抢这一份功劳又不被人把柄十分艰难,他就是太子若得这么大的消息奏明皇帝,那么,他的政敌之后定要将这一场大乱的过失推到他头上,到时就算有功,也被过失相抵,而且要背上“身为一名储君迷信党争,不顾大局”的罪名。而这样好巧不好地只刚好先那么半步,该有的功劳抢了,能做的人做了,但是也刚好可以推掉事先得到消息而不报的嫌疑。
方才太子府的人就是以太子派他们南去接应保护南方粮草北上的名义,这白天京城才乱,夜晚,忧心百姓的太子连夜派人出城去保护南方粮草北上也不会太突兀。
太子忽笑道:“阿史那歌舒再厉害,不也落入林卿的神机妙算之中吗?”
青泠从座位起身,肃然施礼,道:“草民纵有些谋算,太子不信草民,草民亦难成大事。太子胸襟如海之广,草民之幸也。古语有云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殿下是草民心中明主,若蒙不弃,草民愿为殿下犬马。”
太子哈哈大笑,汤铭自来了解太子,在一旁道:“恭喜殿下,殿下得林贤弟,犹如刘备得孔明。”
太子欣悦地扶起青泠,道:“林卿不必多礼,林卿即使不投于孤,孤亦有效刘玄德三顾茅庐之心。”
青泠道:“三顾茅庐是佳话,毛遂自荐亦是佳话。“
“好,好!”
太子拉着青泠,主臣尽欢。




[快穿]书中游 第156章 随身空间重生复仇穿越女——隔壁(二十四)
这不是一个平凡的夜晚,但是以杜绍桓助夜巡的太子私兵擒住歌舒和突可汗为结束。
得到消息时,青泠安心地去睡觉了,接下来要面对诸多问题,也不急于一时。
太子见到全身穴道被杜绍桓以独门手法点住的歌舒也暗暗赞叹一声:当真称得上英雄了得,此人孤军入南朝,好胆略,而且还这么年轻。
太子与秦王相比武略上虽显逊色,但是心底还是崇敬英雄的,他身为一国储君也没有污辱对手。
而歌舒虽然对武功高于他的杜绍桓更感兴趣,但是到这步田地输得彻底,也知道他在谋算上败于太子,倒也十分佩服太子。
“今我落于你之手,无话可说,给个痛快吧。”
太子镇定心神,道:“久闻阿史那将军威名,今日一见果然不凡。”
“你果然知道。”
“能来救人的,除了将军,孤再想不出别人了。”
太子又吩咐人严加看管歌舒,然后再亲自将突厥可汗送还至程将军府。
程千山府中尸横遍地,虽然尽数或杀或擒住了突厥武士,但是突厥可汗却丢了,程千山亲自带了骑兵在京城搜捕。
这时却有人来报现在正负责赈灾的太子的府中私兵夜巡时抓住了突厥可汗,正亲自送到将军府。
原本程千山这个实权名将对太子隐隐并不欣赏,这时却心中一凛,连忙带兵回府。
程千山以为太子会耍耍威风,挫一挫他这个悍将的锐气,他看丢了突厥可汗,太子要责怪他也无话可说。
储君毕竟是君,而他是臣,何况是正抓住他小辫子之时。
没想到太子的态度非常温和,令人如沐春风,只说他的辛苦,如今京中这样乱,朝廷和皇上有许多要倚重于他的地方,让他好好保重。
次日上朝,太子和太子派系的人也无一个提起程千山差点看丢突厥可汗的事。
太子的人抓住突厥可汗的人,只不过一会儿就送还到程府,这件事像是没有生过似的。
宿卫军统领却禀报了南城门现刺客的事,说现是突厥人,太子这才禀报昨天夜巡的太子卫兵抓住了一个突厥将军,正是突厥名将阿史那歌舒。
满朝震惊,阿史那歌舒是突厥第一名将,太子的人居然生擒住了他!
……
那些走过场,青泠也并不关心了,她比较关心粮食问题,以及之后怎么安置灾民。
若是之后伴随着暴雨洪灾,还是要先修水利防洪。青泠正愁着如今组织民众修建水利工事,以工代赈的方案也必需要实行,流民也要更好的安置之法。
那边却有太子府中的丫头来报,太子请他去书房叙话。
青泠从屋中出来,温和朝那丫头一笑,道:“多谢金铃姑娘。”
青泠扮男子,自然是偏向她曾经最熟悉的男子,不管是凌云还是李元微,那都是一等一的翩翩浊世佳公子。她扮得形似神更似,自他住进太子府外院客房后,这外院做事的小丫头们一个个都被弄得春心荡漾,而青泠还不自知。
这太子的内侍来报信,丫头们听说了太子要招“林公子”去书房,就一个个自告奋勇,最终这院中的大管事的女儿金铃塞了点小钱给太子内侍,过来报告青泠。
可怜了这些争相接近美少年的少女们,林公子根本就是个假男人。
这些都是外话。
却说太子招青泠议事,还是为粮食愁,如今灾民太多,这样吃下去,官方粮仓到时候恐怕还是撑不了多久的,另有今年春耕已经影响,要恢复生产,恐怕不容易。
这是一笔显然易见的算术题。
这别说是太子手底下这些能力不出众的慕僚,就是朝廷也愁。当时,上朝时讨论了半天没弄出个结果来。
其实,大伙儿知道,那些世家、地主、勋贵、大员、奸商、富户中,有些人的粮食都放在家中霉。当时太子乱重典反对虚抬物价,囤积粮食,已经得罪了大批的人了。
青泠当过皇帝,知道所谓皇权,除了威势之外,也不过各方利益中获取平衡,或者用利益交换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把即得利益都得罪光了,皇帝做为即得利益者的代表,那根基可就都毁了。
这种利益矛盾输导转换为上,强迫压制为中,规劝讲道理那是纯粹扯淡。
原来太子在朝中又被秦王的人阴了一把,秦王的人在朝中大大赞扬了一番太子的贤德,还称颂了他擒住歌舒的勇武,最后还说太子赈灾以来的建树,又这次旱灾除了太子没有人可以化解。当务之急,就是要太子负责筹备粮食之事。
便也有所谓清流提议太子向富户勋贵家中征粮。
皇帝最得用的两个儿子,秦王善打仗,但是处理日常政务却缺乏经验。他也自知这事要是交给普通臣子做,那臣子可能都要被人吞了。而交给重臣勋贵做,他们层层关系,最后可能就是做不了半成事还哭到他面前来。
皇帝只好交给了有点心慈手软的太子,太子是储君,这天下将来都是他的,他也没地方推,只有受了。
青泠听了,心中呵呵了。她暗想:难怪原著中秦王后来夺位,那么容易就天下归心了,敢从现在开始,太子就陷进这样的天然大坑中了,原著中肯定是赈灾不力、外夷乱京无作为有了大过失,不但声名扫地,连朝中大臣都看出太子“无能”了,然后,在这时还要来一根压死骆驼的稻草——征粮。
原著中,太子连连受挫,又暗中被看做“无能”,这征粮的事一上来,是人都有几分土性,反正都这样了,那就征吧。然后,就把所有的封建即得利益体得罪个遍。凶残不仁,刻薄寡恩,那什么臭名都有了。
其实,大多数人就是那么现实的:你要是触犯了我的利益,那在我眼中,你就不是什么好人。
原著作者果然是太子的后妈,这种设定,那所谓勇武贤能的秦王恐怕也难解吧?
青泠一边手指轻轻敲着椅子扶手,一边把这些关节想透。
那边太子见青泠久久不语,心中也知此事麻烦,不然也不会那么多人也想不出一个让人满意的方法来。
唉,林瑜虽然有些谋略,但是毕竟年轻,这些朝中纷争和民生之事,他如何有法子?
“林卿,若是为难,也不必勉强。”太子叹道。
没想到,青泠却轻轻一笑,说:“法子倒是有,只是不知朝廷会不会接受这种新法子。”
太子眼睛一亮,问道:“林卿,快说,是何办法?”
青泠看了看书房中的几个幕僚,太子会意,道:“这几位都是孤的心腹,林卿但说无防。”
青泠道:“我师承海外门派,师门杂学颇多,这商道也是其一。其实,强征别人家里的粮食,换谁谁都舍不得,但是若是用东西与他们交换呢?”
一位太子幕僚问道:“我们又有什么东西可以与他们交换粮食?”
青泠笑道:“你先看看法子成不成,东西……我有。”
……
第五天上朝时,太和大殿中。
皇帝高坐明堂,百官跪拜后,各上凑了几道本。最后的议程就是太子的筹粮方案了。
右一名身材挺拔红色王爵蟒袍的年轻男子,面容威仪,俊美非凡,正是秦王徐廷煜。
徐廷煜暗暗勾了勾嘴角。
徐廷烨,如今看你还有没有上次那样的狗屎运,有何办法筹集粮食。
就算你之前赢了好几局,这一局输了,也是满盘皆输。
百官也一边担心,一边好奇看着太子。
太子出列,奏道:“启凛父皇,在讲儿臣的筹粮章程前,请允许儿臣献一样礼物给父皇。”
徐廷煜听了暗中嘲笑:你自知之明是好,不想做这得罪人的事又找不到好办法,到时上奏的章程定是和稀泥要遭父皇厌弃,于是就先当个孝子给父皇送礼。不过,呵呵,现在临时抱佛脚又能得到父皇多少怜惜?
百官也多半如徐廷煜般想,皇帝虽然急着想听办法,却也准了太子之请。
太子拍了拍手,就有几个小太监搬进几件物事,两盆清水,两件脏衣服。
又有一个小太监小心万分地端着一个精致的盒子,太子忽然打开了这个盒子,离得近的大臣隐隐闻到一阵淡淡的香气。
太子伸手从盒子中取出一块四四方方的物事,道:“父皇,儿臣自来读书习武资质不如其它兄弟,又有些偏好杂活。闲时在家,也常自己研究,去年,儿臣偶然制出这物,我叫它皂子。这物可以用来洗衣服,也可以用来沐浴清洗身子用。它的效果比皂角强多了。我现在就做一个实验给大家看。”
只见两个小太监将两件染了同样油污的衣服分别浸水,然后分别用皂子和传统皂角擦了,然后搓几下浸水清洗。
最后,用传统皂角洗的衣服还是很明显地看出污渍未洗干净,可是用皂子的衣服却几乎看不到污渍了。
百官和皇帝均惊讶万分,皇帝道:“太子竟然能做出这物来,往后浣衣女洗衣却省事多了。”
太子道:“皂子还可以清洗身子,洗得很干净,身上的油污去除了,舒服得很。”
忽有一位大臣道:“不知太子所献这皂子与赈灾筹粮有何关系?这皂可是能食用?”
太子道:“父皇,如今旱灾虽然严重,但是总不会一直旱下去,前朝仁宗时就有大旱大涝,但是过得两年也会变得风调雨顺。不管现在百姓有多苦,灾总会过去,百姓也好,世家贵族也好,将来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日子还是要过。我想,这京城中要是有这皂子卖,那么京城百万的百姓都会去买,这样好的东西,我们也可以把它卖到东南西北各地去。十年、二十年,我只要有这个制造皂子的方子,我能赚多少钱?”
皇帝、秦王、百官听了不禁心中震憾。秦王隐隐心中忧虑起来。
皇帝道:“烨儿是想卖了这方子,然后买粮吗?”
太子奏道:“是,也不是。”
皇帝道:“那么,你想怎么样?”
太子道:“这方子我想献于朝廷国库,成立国号。父皇,既然有隶于户部的皇商,为何不能成立‘国商’为充实国库合法经商?况且,朝中也有先例,历朝历代朝廷专营盐铁,充实国库。现在,朝廷只要开设皂子的专营业务,那就又是一条进项。”
1...6970717273...14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