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万法无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巡山校尉

    这巧用两次显化分身法和摩罗力境相结合,竟是完美模拟了“阴阳道”神通的运使状态。

    一阵寂静之后。

    东门宏等六人面上经历了迷茫、了然、惊喜,和虔诚,一起跪伏在地,高呼道:“拜见珈蓝天罗大人。”

    ps:特别感谢书友622前天的舵主。以及覆雨翻云手、654、rase、等很多书友的打赏。




第一百三十四章 道途物产明虚实
    隗山宗悬空壁崖,最高层。

    东西横贯,宽逾十余里,深三千丈有余。典籍所载,挖掘这一道名为“孤津堂”的重地,耗费数名元婴真人持续修葺二十余代,万三四千载,方才完工。

    此处从来只是隗山宗每隔十二年的“大祭”时方才开启,容门下弟子祭祀先祖,祷告神灵。

    但是现在,此堂正中处,却被华锦帷幕隔出一个百丈方圆的厅室。室内正北高座中,归无咎巍然而座。

    下方三个位置,乃是隗山宗三位元婴真人。

    那和归无咎交手却遭阴阳道功法反噬的,乃是隗山宗现任掌门南门敬,此老眼下正居下首之位。虽然受创,但是经历一个时辰疗养,气息神色,已然恢复到七八分了。

    另外两人,紧邻南门敬的这位,乃是方才负责和归无咎交涉的另一位元婴后期境界长老东门宏。位居末席的,是三位元婴中期修士中功行最为深厚的一位,名为北门亭。

    这三人,乃是隗山宗修为资历最高的三人。东门宏、北门亭二人,忝任隗山宗左右护法长老。

    归无咎面前,枣色孤木垂立,非桌非榻,而是一只半人多高的三脚架。木架最上方,托住一只二尺多宽的玉盘。上盛茶水瓜果,丝丝热气笔直而上,凝成一道细烟。

    而中间三道凸出的铜脚,各自悬挂着一只彩绘银碗,中盛浅色琼浆三种,呈现浅红、浅绿、浅灰三色。另有一只光亮铜勺,扣在架上。

    这是黄阳界中宴饮独有之器具,与九宗、土著均自不同。

    不过归无咎之稍微饮了几口茶,其余食物并未粘口。在他面前,一张三丈方圆的地图铺在地上,正是黄阳界的方圆正位图;另有数枚玉简,握在归无咎手中。

    南门敬、东门宏、北门亭三人,皆静静等候,不敢有丝毫不耐。

    双方的诉求,各自心里门清。

    对于归无咎而言,了解了黄阳界之中的情形之后,要做的总共是四件事

    其一,了解阴阳道功法的精要秘诀,传承优劣,此事不可轻忽。

    其二,将近千来碧罗天广渊天二处之照影图形,以及先古文字记载,尽数了然于胸;那九重楼也是个不同凡响的人物,若能知己知彼,则有备无患。

    其三,黄阳界自第三、第五道尊飞升之日便与紫微大世界隔绝,内中之气息升降一如太古,须得查明此间是否有大世界中早已灭绝的珍稀物类。

    至于最后一条么,自然是整合黄阳界中的几家势力,以为己用。

    而对于隗山宗来说,其等却是一门心思投奔归无咎门下,博一个远大前程。

    隗山宗一方的诉求,和归无咎的最后一项目目标完全相同,可谓一拍即合,丝毫不劳费心。

    顿饭功夫,归无咎已经将隗山宗阴阳道功法、黄阳界奇珍特产两件事搞清楚七七八八。

    黄阳界大小,约莫和荒海在伯仲之间。

    隗山宗,慕名宗,金顶宗,青嵘宗,洹沮门五家五分其地,构成了黄阳界的主要势力。

    其中隗山、慕名、金顶、青嵘四家联合整体,大约占据了黄阳界三分之二的势力范围,和独占三分之一强的洹沮门对峙已久。

    不过洹沮门一家竟有不下于二十位元婴修士。实力比之四家联合,也差不了多少。

    数十万年来,黄阳界之所以维持了如此稳定的结构,是因为五家护道大阵,各自瓜分了黄阳界的地基阵力,其坚牢程度早已超过了元婴修士能力所及的上限。

    而黄阳界中物产,能够供给炼药修行所用的,早已被移植于各派后山药园之中。

    归无咎粗粗观览这玉简所载,着实有一些不在《献典》和《周天正藏录》之中的奇珍,累计共是二十七种。另有十四种,却是典籍中仅存其名,但是已经标注灭绝的异种。归无咎和南门敬等人议定,商讨完毕之后自取详察。

    至于阴阳道功法的体统,在隗山宗典籍玉简之中也有详细的介绍。

    阴阳道虽然独立于仙道之上,但是其中筑基、结丹、元婴三境界的修行,却是和仙门修行完全相同的。

    而练气一境,在阴阳道传承中别有秘术。

    门中元婴境界以上的修士,可以通过类似灌顶的秘术,帮助刚入道的弟子以较快的速度完成真气境的修行。

    更奇妙的是,经历过这一“灌顶”之后,度过真气境的修行速度,被精准的限制在十二个月到八十八年之间。

    而时间长短和修道之人资质,呈现精确的正相关。

    因而此界中人,衡量修道人资质高低,倒是极为容易直观,绝无看走眼一说。

    譬如南门芊,这丫头渡过真气境用时六年半,已经算是资质极为出色的层次。

    归无咎看到这道消息,心中也是暗暗称奇。就连越衡宗,《九元书》也需要三年半的时间。而阴阳道,资质最绝顶之人竟然只需要十二个月便可破境,真是奇哉怪也。

    经历了筑基、还丹、元婴三境,修炼到元婴后期境界之后,阴阳道功法便与仙道功法分道扬镳。

    到了这一步,阴阳道法门已经不局限于“道法”和“神通”的范畴之内,而是暗合天人宇宙中正、反、合的三相之理。成就如何,全在于修道者资质悟性,于外物勾连极少。

    根据隗山宗典籍所言,自元婴后期再迈出一步,十余万里的“真我之域”中,言出法随,大势在我,可谓无往不利。只是隗山宗修士将其当做上古传说,除非神授机缘,否则并不信有一人能够炼成。

    这也是另外一值得归无咎注意的要点。

    且不论“真我之域”是何名目,单单典籍上所记载的此境神通范围,若没有虚词夸饰的话,分明已经是九大上宗之中真君大能的手段。

    换言之,阴阳道功法与九宗序列相似,在元婴境界之后不必经过三个小境界过渡,而是一步登天,成就接近道法真谛的极高境界。

    只是,阴阳道法门修炼到极高深地步,若是不能参破玄关,本身的存在就会越来越淡薄,直至被道法至理所同化,所谓“以身试法、殉化其身”。

    一入此境,连再入轮回的机会也会丧失。

    故而上古阴阳道大能,绝无一人以相当于近道位分的“真我之域”为目标。要么安居元婴之境临渊止步;若是一步踏出,就非得立下斩分天人的大宏愿不可。

    见到此处,归无咎暗暗摇头。这阴阳道法门不兴于世,简直是事所必然。

    待归无咎尽览其法,南门敬这才言道“不知珈蓝天罗大人是如何进入黄阳界中”

    先前所有的客套和繁文缛节,在祭拜祖师、召集门徒认祖归宗的集会上早已完成。是以现在南门敬单刀直入,也不嫌突兀。

    归无咎笑道“能够进来,未必就能够出去。”

    南门敬、东门宏、北门亭三人对望一眼。

    归无咎从容言道“尔等之心意,我是明白的。不用说你们有周览大界之心,就说眼下,本人孤身在外行事,若是有一两个帮手在旁,也是求之不得的。”

    南门敬三人连忙发下誓言,齐声道“珈蓝天罗大人明鉴。一旦出黄阳界门户,我等誓死追随,一世无悔。”

    归无咎半真半假的笑道“一世无悔倒是言重了。据实而言,穹顶所照三处地界,虽都是阴阳道传承所在;但是到底是青羽夜钟所传最纯,乃是阴阳道无上法门。广渊天九重楼次之,已稍稍旁通诸法;而本人这里却是又远了一层,所学杂糅百家,阴阳道只是其中一道罢了。若是日后的了机缘,还是将你们交托在青羽夜钟那一脉,方才不误道途。”

    南门敬三人连连称是。

    但是北门亭依旧道“珈蓝天罗大人虽然自谦,但是大人手中的阴阳法门虽然只是诸法之一,也已经不知比隗山宗道术高明了多少。我等奉大人为正宗,也是应有之义。”

    三人既然愿表忠心,归无咎也无推拒不纳之理。

    少顷,归无咎言道“出入此界,有两种法门。不知贵派作何选择。”

    南门敬三人齐声道“愿闻其详。”

    归无咎道“若我以秘法手段,确实可以带人离开此境。但是如此做,每次只能携带一人离开,须双掌交合,使彼之气机与我相合,方可做到。”

    “若是如此,便只得往来几次,择一二天资较高者先行出界。”

    归无咎此言是实。这方法,正是凭借“拾遗书简”离开黄阳界的法门。

    东门宏心念一闪,急忙道“听珈蓝天罗大人之意,似乎尚有许多人一齐出界的手段。”

    归无咎点头道“我入此界中,乃是以界关关窍进入,顺便准备了以秘法回返的后手。只是有出必有入,这界天既然有着内外勾连的渠道,自然在界内同样有一座枢纽存在。”

    “这黄阳界中,是否有什么奇险秘地,诡谲不名之所,请三位一一说与我听。这等地界多半便是门户所在,只是历久以来谜题未解,尔等不明玄机罢了。”

    三人对视一眼,南门敬迟疑道“若是秘地,黄阳界中的确是有一处。只是那一处是在洹沮门治下,我四派也但闻其名。”

    归无咎低头思索一阵,断然道“待我遍观隗山宗药园品物之后,立刻往洹沮门秘境一行。你们挑选两人陪同指路。”

    ……

    。



第一百三十五章 一无所获 否极泰来
    守卫“轻棹园”的是两个金丹后期修士。

    当然,这只是明面上的人物,归无咎神意中清楚的感应到,方圆十余里之内,另有四名金丹后期修士的气息,若隐若伏,仿佛呼吸。

    但是即便如此,对于门中重地,这份防御力量也是相当薄弱了。

    “轻棹园”,正是隗山宗培育灵草的秘密药园。黄阳界中所有能够寻得的珍稀灵草,一个不落,都被培育出相当规模。

    无论是九宗地域还是土著文明,对于这一层次的秘地,都是将之安置在守卫严密的小界之中,大约可以算是最安全的方案。

    但是“黄阳界”本就是一处小界,当中并不容许更低层次的界天存在。另一方面,此界中五大门派的护界法阵都异常坚牢,因而这培植灵草的重地,也不必摆出如临大敌的阵势来。

    归无咎走到近前,其中一位金丹后期修士,恭恭敬敬的呈上一道羊皮卷似的图册。归无咎冲他一点头,径直向里去了。

    所谓“药园”,只是仙家之俗名,多了几分平易近人的烟火气。实则这样的秘地,通常都是每一株仙草分别隔离,养护在密闭的环境中。同时有特殊的渠道,逐一监控。

    但是隗山宗这药园,还真的就是“药园”。

    一道道浅坡,铸在背山的空地上。一丈宽、二亩大小的条条块块泾渭分明,每三十六道围成一圆;十二个圆圈垂列一道直线,看着井井有条。道与道之间相隔二十四丈,绵延出十三四里之外。

    这和一处规模较大的农庄耕耘之所,没有任何差别。

    归无咎立在这一片“药园”的旁边,目力所及是一片高止及膝、五叶四瓣的鲜红花朵。此花碗口大小,十二株嫩蕊抱成一团,与豆芽相似。叶瓣之上,点点露珠流淌滑落,将根茎之下深黑色的土地浸润柔软。

    归无咎不慌不忙,取出手中皮卷细细观阅。

    现在归无咎手中,以五种典籍相互印证,对于灵草一类的知识之广博,已经算是有着相当深厚的造诣。

    第一部典籍,自是代表九宗世界内名物辨别之巅峰的《周天正藏录》。此簿录虽然是越衡宗一家之言,但是九宗之内,各家名物通典一类传承至今,都是大同小异。人无我有、人有我无之处,极其微少。

    第二部乃是当初离开越衡宗下山时,鼎湖阁素太平掌阁所留遗失古丹、残丹丹方灵草簿录。

    当时,三十六万年前九宗之秘尚未揭晓,归无咎真以为这些灵草丹方都是所谓的“上古传承断绝”一类。

    直到今日归无咎方才得知,所谓的传承断绝、仅余其名的丹药,实际上大多数是随着九宗自异界迁徙而来,却因为不适应紫微大世界的环境,而渐渐消弭之物。

    只有极少一部分,是九宗占据地域之后,采集的本土灵草植物,其后渐渐蜕化消亡。

    第三部乃是本土文明的典籍汇总《献典》,包罗万有,毋庸多言。

    至于第四部,正是归无咎手中的这部皮卷了。此卷不是别物,正是隗山宗后山药园的名物品类分布图,并配上详细的物性说明。

    休看隗山宗只是一家元婴层级的宗门。但是其中所载物品名类之来源,乃是黄阳界独立之前所留;因此几乎代表着整个大阴阳界天的名物总集。

    正因为如此,在这道皮卷的最末尾处,尚有十七种朱笔所录的草木之名;但是却言明,这十七种珍稀灵草,是如今黄阳界中所无。

    只是,并未言明这十七种灵草灭绝的具体时间和缘由。

    在归无咎看来。显而易见,这是当初界天分裂时,黄阳界这一片地域恰巧所不存的十七种灵草。

    归无咎将之一一牢记,如果将来有幸进入其余的小界天,乃至三生阴阳洞天本体,或许可以寻到这十七种灵草。

    至于最后一种典籍,同样是隗山宗掌门南门敬等人所赠,所录乃是门中灵草的具体药用。这些对于归无咎来说价值高低姑且不谈,至少是隗山宗至少数十万年的钻研成果,倒也是一片诚心可嘉。

    归无咎沿着面前这赤色花朵开始,分辨其品味药性,逐步推进。

    采下一株,此草性味归经,灵性妙用,皆在心中。与归无咎在《献典》中所见的一味名为“寒幽赤竺”的灵草完全相似。

    归无咎是个心思细腻之人。

    若是换作旁人,早已理所当然的将目光聚焦在事先锁定的数十种前所未见的药草上。对于此小界内外皆有之物,恐怕早已完全忽略过去。

    但归无咎心中却有一个念头:黄阳界中的气机,与外间的土著文明迥异,反而与幻境之中的先古世界相当一致。那么在不同的环境中浸淫至少数十万年,有没有可能物种的演化也会发生细小的变化呢
1...142143144145146...25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