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万法无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巡山校尉

    只是一连测试了五六十种灵草,证明归无咎完全多虑了。凡是《献典》或《周天正藏录》所记载,此间灵草药性都与外界完全相同。

    归无咎这才放下心来,将注意力集中在数十种此间独有的灵草之上。

    真凌四叶草,细呈文草,相柳九首花……

    转眼间,半个时辰过去。归无咎所探索的的灵草已经达到一十九种。

    不过,令归无咎稍微感到失望的是,并无一种灵草能够切中归无咎之所需。

    归无咎眼前所注重的唯有二道:

    其一,是如同“二相三匀大药”一般对于补足“玉鼎失足”有着奇效的天生灵物。

    此物虽然珍稀,但是试想,在九宗地域,就有越衡宗三劫莲和藏象宗神物两件能够治愈“玉鼎失足”的良药。本土文明何等广大,若是侥幸有所收获,也不是不可能。

    其二,即便无法寻得治愈“玉鼎失足”之妙药,但是若是能够寻到其余有足够分量的灵药,通其有无,同样称得上是大有所得了。

    又一一检索,越过两种灵草。

    此刻出现在归无咎面前的,是一串串形同葡萄、深蓝近黑的小果。此果所生植株,乃是一丛丛半人高的灌木。看着根茎柔弱,但那至少半斤重的小果,却丝毫压不垮其枝叶,每一分枝都保持者近乎水平的生长之势。

    只是归无咎仔细端详片刻,摇了摇头,脸上写满失望。

    此果在黄阳界中名为“蓝连子”。按照隗山宗谱录所载,乃是一金丹境中增进功行的药物材料。

    但是归无咎观其形貌后,原先却极度怀疑这是传闻中调和“天人纵隔大药”的两味主材之一:司幽之果。

    虽然归无咎自己的“玉鼎失足”之症与之并不对症,而身患“内外通感”的秦梦霖也早已通过魂珠转世补足了资质之缺。

    但是,若是“补天七相”中的一相被再度攻克,这可是震动整个隐宗联盟的大事。若将此药作为筹码献出,归无咎不知能得多少好物。

    若是归无咎将来在隐宗联盟的地位愈来愈重,直到四百隐宗能够将破局的一切希望押宝在他身上。有了“不惜代价”的行动力作为背后倚仗,那么近二百年后,就算二炼元玉精斛不成,归无咎也不虞最后一次“镜珠”的机会白白浪费。

    可是仔细一辨认此果之性味,此果和司幽之果之间,还是有着微小的差异,二者似近视远。

    归无咎暗暗摇头,看来在黄阳界物产之中有所收获的祈盼,多半是要落空了。

    但是就在此时,一道清光闪过。一个高才及胸的胖嘟嘟的家伙,宛如喝醉了酒一般,歪歪斜斜上前。

    不是璇玑定化炉宝灵“小铁匠”是谁。

    却见小铁匠伸手一抓,急切地要将面前这一串“蓝莲子”采摘下来。只是他现在醉醺醺的状态,一伸手却捉了个空。

    小铁匠眉头一皱,双手按住宝炉本体,大喝一声。随着他掌心光华一卷,远近内外十余亩地上的“蓝莲子”都被一卷而空。

    他竟是毫不犹豫的动用了法宝本体之力。

    归无咎吃惊道:“莫非璇玑真人也通药性不成”

    心念一转,莫非是小铁匠记挂着帮助自己炼丹之事,因此暗暗学习了不少药理,其中某些偏门著作,不在《献典》之中,连自己也忽略过去了

    小铁匠头摇的如同拨浪鼓一般。随后面带几分诧异的道:“衰极而盛,否极泰来。归无咎,你连逃过‘纪历天轮’的宝物也不知晓”

    归无咎一时失神。

    小铁匠面露恍然,抓了抓脑袋,有几分不好意思的道:“我忘记了,只有真君之境的大能,才能对此物生出感应。现在你当然是不知晓的。”




现在是8:25分
    6点半开始写的,但是还是把第二个dea推翻了。

    第二个dea就不像昨天那样向大家介绍了,因为最新的dea是在第二个之上修改升级的,剧透这个就等于真的剧透了一半,这个不能乱来。现在重新写,但是今天就不发了,估计成品要到11:30,不赶工。

    所以今天还是得停一天。

    刚刚有了真正的绝佳的perfet方案,也是白天在ndaster和草稿纸上涂抹了几个钟头的灵感升华吧。

    ps:我相信明天下午2:00大家看到新的更新之后,直到这一段故事展开,会认为停更两天是值得的明天不出意外应该是第二次单日万字,但是驾驭起来应该会比上一次轻松许多,不会留下遗憾。

    拭目以待。



第一百二十八章 秘地寻究竟
    归无咎回到洞府之后,细阅瀛水上真所留玉简。然后对黄采薇、云归海留下一番交代。复又化作一道清光,往山门之外遁去。

    归无咎向瀛水上真请教的两个问题,乃是行功之中经历了那场“幻境”,除了明白空蕴念剑神通的渊源外,给他留下最深印象的两幅画面。

    其中之一自然是“商乙成道”。归无咎在那幻境之中清楚的感受到,道尊大能的成道飞升之地,是一处极为丰富的宝藏。

    若是历代道尊都在本门秘境之中完成飞升壮举。那么时机恰当的话,归无咎可以将观摩此地和比试赌约相挂钩,作为一项附加条件。

    只是没想到此路不通。所谓的“成道地”,竟然是什么十大秘地之首,古今以来唯有两处暴露在人道文明的视野中。

    但是回过神来细想,即便无有瀛水上真所言“根基不足的弟子观览反有大害,功行不得寸进”等托词,这飞升之地,多半也是秘之不宣的。

    为何

    想这本土文明,道尊大能尝试飞升的成功率百不足一,除了极少数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顶尖人物,绝大多数道尊在决定飞升之时候不过是勉力一试罢了,谁敢说必定成功

    若是尝试飞升失败,让本门弟子看到身为一界顶点的大能,门中的支撑、骄傲和信念,依旧无法走通最后一步,陨落天地劫力之下,这其中的消极影响,不可估量。不知要有多少弟子道心受损,甚至动摇门派根基。

    因此这对于归无咎大有裨益之事只能稍稍搁置,以待日后有缘。唯有先处置了第二件事。

    第二个给归无咎留下深刻印象的画面,是那“紫气飞溅”。

    依照幻境之中的所见,最后第三、第五道尊的求道一战,第三道尊空蕴念剑化形,元气大伤后投入北方天渊之中。那一击破天渊、“火星四溅”的场面,却异常的奇妙。

    其中妙处,以一例喻之。

    寻常生灵野兽,若是在其身上斩下一块肉来,脱离了一身精血的循环滋养,不必多久,即活力尽失,彻底腐朽。

    但道册之中却有记载,有一种名为“棠山蛞蝓”的异种,体型庞大,身躯千丈。即便躯体碎裂肢解成无数片,每一碎裂肌体又可以成长为一个更小的蛞蝓个体,灵性自生,宛若分魂。

    幻境之中所见,正与此相似。

    那些紫气火星,虽然飞溅四外,但是每一枚火星却瞬息具备的新的“灵性”,在亿万里之外生根发芽。

    既然其中一处是云中派积古峰。这不得不令归无咎大感兴趣。

    遍观云中派所留这道有关紫气迷雾的玉简,归无咎在其中又寻到了一条极为重要的线索,解开了心中埋藏已久的一道疑惑。

    作为一家传承数十万载的隐宗,山门之地如此逼仄,是绝对不合常理的。不用说天玄上真,就是以天人感应三境和元婴后期修士的活动能力,这方圆数百里之地,几乎等若龙困于渊,丝毫腾挪不得身躯。

    在此地住上千余载乃至数千载,着实憋闷地很。

    以此为代价,必当有非常之所得才是。

    如果说所得到的便是紫云秘地包裹环绕带来的绝对隐秘和安全,那归无咎心中有些不以为然。

    若是这一道紫云屏障的牢靠程度,能够挡下多位天玄上真的联手威胁,那么毫无疑问,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但是眼下看来,这一道紫气屏障虽然对离合境以下有绝对的拒止能力,故而有把握将神庭封心田、建王朝的扩张排挤在外。

    但,终究太保守了一些,不是顶尖宗门的气魄。

    而瀛水上真所留的这道玉简,却把这个谜题解开。

    原来,在云中派数十万年前立派于此之时,那时的“紫气”与今日可截然不同。

    迁徙于此,开宗立派,命名云中。乃是创派道尊所做之事。

    那时的“紫雾”,可是绝非迷乱二字这么简单,而是一种极具侵略性的存在。

    不用说天人感应三境,就是天玄上真,在这道紫气中呆上几日,也要大感不自在。

    至于寻常低阶修士,遭那紫气一染,立刻四肢疲软,心神荼毒,纵被及时救治也要道基大损。

    其中威能。非今日可比。

    按照玉简之中的考评,此处紫气云雾,以“苍茫疏宕、弥原淹野;冲流沸漾,无物不侵。”十六个字做注。

    这十六字乃是开派道尊金口玉言,可谓信而有征。

    开派道尊创下基业不过五六百载,便不知所终。或许是独自离开门派,寻找飞升道途。

    到了十二天玄上真同出一世的兴盛时代,那十二人联手踏入紫气迷雾之中,终于又建下四处秘境,并以一道阵法枢纽暂时控制紫气流布。

    如此一来,云中派立根基于此,就说得通了。

    只是数十万年来,这紫气云雾性格渐渐平和,伤略之意大减,唯余迷乱之效。

    能伤人的紫气

    空蕴念剑经由天渊,出现在荒海

    归无咎微微一笑。

    飞遁片刻,归无咎已经跃出山门,眼前所见正是一片含烟罩雾的弥弥紫气,遮住半边天光。

    归无咎毫不犹豫,纵身跃入其中。

    这足以困住化神、步虚修士的紫雾,归无咎还不至于熟视无睹。在身临紫气的一瞬间,只见他袖中一道光华,四四方方,若有如无,瞬间染遍其身。

    在这紫雾之中虽茫茫然、昏昏然,无一物可见;但是归无咎心中却遥遥可感,有四处大小不一的方位,如黑夜之中的烛火,清晰可辨。

    “云中正二”副印。

    当年十二位天玄上真联手开辟四处秘境。固然是因为各有其用,借助紫气秘地深藏宗门机密。但其中有附带另一层深意。

    十二上真建立秘境之时,虽然其时紫气的侵略之意依旧甚为强横。但是列位天玄上真已经敏锐的感受到,此气的烈性,比之云中派立派之时,已经轻微了少许。

    那四处秘境的阵基,可以和特殊炼制的秘术心印遥遥相感。如此一来,通过锚定四大阵基的位置,即便入紫气迷雾者目不能见,耳不能闻,神意不能相感,也能够保证不至于迷失方位。

    若是紫色云气杀伤力持续衰减,有朝一日,云中派修士必定可以在其中畅通无阻,探索紫气秘境中的一切奥秘。

    十二上真坚信,祖师立下基业于此,那紫色秘境之中当是留下了一道缘法。

    秘术心印一共炼制四道,其中一道自然融入了宗门大印之中,另外三道却秘藏至今,直到万余年前又炼入一枚于“云中正二”副印之中。

    至于紫气的侵略性终于消耗殆尽,实现于七万年之前。

    自那时起,便有三代云中派掌门,持宗门大印入境探索。终于,在瀛水上真这一代,还真的发现了一处奇异的存在。但是其中玄妙,瀛水上真钻研数百载,也并未能够窥破玄机。是否为开派祖师所留,更是难以断言。

    直到今日归无咎主动提及,瀛水上真便将方位告知,任由归无咎来试试运气。

    说来也巧,云中派在紫气之中立下的四大秘境,宏观来看呈现两个短短的线条。若将这两道线条延长,交汇之处恰好就是瀛水上真所发现那一处奇地。

    反正眼前紫气遮挡,无一物可见,也无甚风景可以观览。归无咎索性取出一件上乘飞遁法宝藏身其中,只以所感阵基方位全速冲刺,倒也可以分出大半心神调息一番。

    这飞遁的过程果然有几分妙处。若非有四座阵基的方位时时刻刻矫正位置,这法宝飞舟必定要偏离方位。忽左忽右,忽上忽下,驰之愈速,离之愈远。只怕数个时辰功夫,就要原路返回,钻出层雾之外。

    这道魔力,无论你是用心神操控飞舟,还是任其横冲直撞,都完全无用。天上星斗并不可见,地下磁力亦彻底错乱。

    归无咎好胜心起,暗想若有人同样想到阵基相感推进、步步为营之法,又当如何当即随手以“八分定元符”配合三十六枚金针,一一抛撒而出,立定方位。

    但那符箓一旦脱手,神意感应当即中断,决然不然起到气机勾连、锚定方位的作用。

    归无咎暗暗点头,看来若非十二位天玄上真全力布下四座阵基础,寻常的神意牵引勾连在紫气之中是完全无效的。

    这大概也算是雾气侵蚀之力削弱甚至消失后,云中派依旧安稳不动的理由了。

    两道线条逐渐交汇。

    不知几日夜过去,归无咎终于来到瀛水上真所言秘地。

    收了飞舟,果然可见有一方圆数百丈的地界犹如世外桃源,紫气虽弥漫内外、郁郁蒙蔽,却唯绕开了这一片空地。

    头顶天光也由此穿透。只是此时天色恰晚,光线并不得直射而入,只是斜斜投在紫气之上,仰头一看,清雾蔼蔼,落日呈金。在通透的光芒中,浮空水气宛若点点微尘,弥漫不休。

    这空地正中,立有一物,紫光莹莹,宛如日晷竖置。宽约三人合抱,其中所绘形同古木年轮。一粒小指大小的圆柱,在其中转动不休。

    归无咎又是欣喜,又是愕然。

    依照“幻境”中所见的渊源,归无咎心中隐约猜想,此次进来或许能够看到什么和往昔见闻大有关联的存在。或许窥破奥秘的机缘就在自己身上。

    可是,眼前所见之物,不是“大有关联”,而是“异曲同工”

    诚然,当日所见是平铺在地,通体如金;今日所见却是竖起,宛如挺直的日晷;

    当日所见,是三十六枚浮子,今日所见,却是一点星珠;
1...143144145146147...25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