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万法无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巡山校尉

    也不理会归无咎问话,小铁匠独自将此宝翻来覆去倒腾一阵。然后忽地腾空而起,钻进“困仙金瓮”之中;似乎想要看一看,到底是什么样的炼器炉鼎,能够炼制出这样一件宝物来。

    只是看了一阵,小铁匠只觉“困仙金瓮”虽然品质上佳,但是也决计强不过自己。疑惑未解,于是一人捧着“清鉴逍遥石”,皱着眉,若有所思。

    等待良久,面对归无咎反复追问,小铁匠才回应了三个字:“太老了!”

    不是衰老;而是老成。

    无论是本土人道文明之中的炼器法门,还是九大上宗真君大能内炼的混元真宝。各人机缘不同,根基有异,所炼制出的法宝纵然在同一品阶,但是其威能、潜力也会有高下之分,这是理所当然的。

    但是,无论根基潜力相差多大,所有的宝物诞生之初,无一例外会有一种宛若嫩芽新叶的气象——这是新生者的气象。

    此等气象,唯有随着时间流逝,等候宝主逐渐温养,才能渐渐纯熟自在。别说道尊天尊临凡,就是如妙观智大魔尊那般法周万界的大人物,转世炼化一件真宝,也难以打破这个规律。

    以人为譬喻。归无咎的大弟子黄希音,资质绝代,天生夙慧。当她幼年之时,虽然早具慧根,但是依旧难脱稚龄之性。求而不得便会报之以哭闹;烦闷太久就会想要玩耍;白天玩耍过甚,晚上就会尿床。

    这些婴孩之性,都是年齿局限,无法避免。

    而归无咎刚刚炼制出炉的这一件“清鉴逍遥石”,好似一个新生胎儿刚刚分娩出来,就是年方二八的翩翩佳人。这是决计无可索解之事。

    至于归无咎所关注的元灵与宝身气机不谐、元灵位置有所偏差等事,经小铁匠检验之后,却是无伤大雅,并不妨碍法宝之用——虽然,导致如此现象的缘由,依旧大可探究。

    小铁匠独自苦思半晌,忽地道:“归无咎。给你这宝物取一个名字吧。”

    归无咎一怔。

    小铁匠异常认真的道:“你的这件宝物虽然是今日刚刚炼成。但是其中必然藏着什么未解之玄妙。说不定将来因缘际会,成为震动一界的重宝,也不是不可能。先起一个响亮的名字,大有必要。”

    归无咎思索道:“传闻紫微大世界极东之地,有一无尽汪洋,深海之壑,能集万方之水,天汉之流,而终不满盈。此无底汪洋名为‘归墟’。倒是和这件法宝吸纳异力的功用气质有几分相似。”

    “就叫做‘归墟’吧。”

    小铁匠一翻白眼,好似看穿了归无咎的心意,抢白道:“何必卖弄掌故?取这个名字,明明是因为暗合了你的姓氏。”

    归无咎莞尔一笑,道:“就算是吧。”

    ……




第二百三十八章 独行秘境 访求三事
    天祭器“归墟”既已入手,归无咎重返半始宗的第一件事,也就圆满终结。

    只是小铁匠对于这品质甚佳的“归墟”极为心痒。虽然他已言明,此宝之元灵异象,并非是锻炼之中出了问题,其实无碍运使。但是其中究竟包含何等玄机,小铁匠依旧极有兴趣探查一番。

    归无咎也不愿拂了他的心意,就暂把“归墟”交到小铁匠手中。教他琢磨探究之余,也顺带着帮自己再温养祭炼一番。

    归无咎并非是拖泥带水之人。一切收拾妥当,半个时辰之后,立即把“易形阵”布下,着手往那小界之中一行。

    不过他用心缜密,在进入那荒岛中转之地后,还是先留下一枚“拾遗书简”以防不测,这才进入土庙之中,顺势拨动那早已纯熟之极的“罗盘”……

    清光明灭,时空镜转,归无咎如愿抵达小界之内。

    眼前之所见,一望无垠。最为刺目的是零零星星几点绿意——这是几处方圆数百丈的小型湖泊,周围环绕着水草。

    这湖泊的绿意之所以如此碍眼,非为他故。乃是因为环绕着归无咎的,是一片广大无际的大沙漠。

    只是此界中并无纹丝风吹草动,那匀停绵延的黄沙就安安静静的呆在原地,塑造出千奇百怪的形状,静心观看,倒有一种出人意料的美感。

    扑面而来的气息,较之黄阳界似乎更加沉郁窒涩一些。归无咎用心感受一阵,只觉这气机虽然压抑,但是却宽宏致密。以自己相当于元婴中期的修为,还没有那种时时刻刻压抑人心、仿佛见到道途终点的紧迫感。

    这意味着此界地域明显要比黄阳界稍大,若是其中有修道之人,那么其功行极限决不至于元婴境界,至少也能顺利突破化神境。

    可是归无咎感气良久,并未寻到一丝修道者的气息。

    由于黄阳界中那奇特而又难忘的经历,归无咎运气调息妥当,刚刚将四周情境消纳于心,从容伫立之后,立刻就抬头一望。

    一望之下,果真就让了归无咎来了兴趣——还真的有几分惊喜!

    和黄阳界中天穹三分,显露东极天、南极天、北极天三处景象的奇特瑰玮不同,此界之中的天上异象,就称不上显眼了。

    但在未有经验之人看来,眼前之景依旧瞩目。

    天上正中略偏偏西北之处,高悬约莫三四十里的高度,有一道浅浅的三色光晕,看起来是一道仿佛日冕的“环”,华彩万端。

    归无咎纵云直上,飞遁到近处,险些就要从那三色光环中穿越过去。但他走到近前后心生异兆,却遽然止步,面色也沉肃起来。

    因为他感受到一丝空间之力的波动。

    再仔细感应一阵,归无咎心生讶异。原来那“环”形光华的内外空间、上下左右,完全感受不到丝毫不同、不谐。内外通透,前后一致。仿佛那三色冕环,完全是一个后人装饰于半空中的多余之物。

    尤其那空间之力的波动,似乎正常情况下也并不应该出现,却是被某一种特殊的力量激发出来。

    归无咎为求稳妥,伸手一摄拿,自下方的茫茫沙漠中摄取一粒沙子。随后轻轻一弹,从那“环”中穿越过去。

    这一粒目力难辨的小小沙子,纵然穿渡异界,多半也不会引人注目。

    下一刻,归无咎蓦然发觉,那三色冕环所散发的空间之力,果然如形同虚设——沙子穿过圆环之后,依旧好端端的呆在原地。

    此时归无咎心中已经有几分猜测,只待最后的验证。

    上一回,归无咎见黄阳界中罗盘字迹颠倒,灵机一动,逆运罗盘。这才无意中进入了北极天御孤乘的地界,再通过拾遗书简回返。

    但是,很显然。北极天御孤乘处,数十万年来并未发现一处什么通道,能够直通黄阳界中。否则四家宗门也不至于如海岛孤悬,绵延至今。

    换言之,二者之间的联系实际上是单向的。

    无论是观测其形貌,还是这被充分激发、以为标的的空间之力。都不难判断,这三色冕环有极大的可能是一处“阴阳洞天”连通外界的通道。但是归无咎使沙子从这圆环之中穿渡,却无事发生,好似左手捯饬到右手,依旧驻留此界。

    按照经验推断,这一道中天冕环,有极大的可能是北极天同往这处小界的出口。但是与自己暗探北极天时相同,这出口单向连通,无形无相,所以才留下了独特的标记,以为标的警示。

    巫道势力能够将触角伸到半始宗,毫无疑问,就是以这处三生阴阳洞天小界作为连通渠道。若是归无咎寻到此界罗盘之后,其中唯有返回半始宗的一道机关,那就证明归无咎所见无误:此处,就是北极天的入口!

    归无咎心中一凛。若是推断无误,这岂不是意味着一个不巧,眼前这三色冕环中随时有可能冒出人来。

    想到这里,归无咎落下遁光,飞遁一刻钟上下,稍稍远离此地。

    归无咎如此做,也只是预防万一。对于此界荒凉,他心中早有预料;能够在此地遇到大神通者,同样概率极小。纵然有人出现,其实力也多半是归无咎所能对付得了的。

    如非万不得已需要驻守秘地,又或者如黄阳界四宗一般困居于此,不得外出。否则在灵气佳妙的大界胜地修行岂不甚佳?谁会白白吃苦,留此地界之中。这一处小界既然成为巫道连通内外的中转通道,当中纵然有先民土著,也早已迁徙走了。

    退一步说,纵然此间留存了什么好物需要长久看护,其人修为也必定不会太高。因为只要有了化神境界的修为,久驻此界,必然感到身心不适。

    归无咎遁入此界之中,并非无头苍蝇,东鳞西爪的胡乱搜寻,而是有着极为清晰的规划的。这一趟,不敢奢求天赐意外机缘,但是有三件事,必然是归无咎最为瞩目的目标。

    其一,自然是高柳等人的遗藏。

    在半始宗与高柳随身收藏中,并未发现什么好物。归无咎相信,以机密可靠而论,外界的任何机关秘地,都远远不如这处阴阳洞天小界。高柳积蓄,十有**藏在此间。

    其二,与圣教祖庭的第一翻比斗结束后,“阴阳升降大药”所有主材、辅材、配伍之用,也转交至隐宗一方手中。回宗路途之中,归无咎便复制了一份,藏在身上。照此追索比对各大小界,也是一件要务。

    圣教祖庭唯恐隐宗见解疏漏,在传递过来的名物目录上,除了名目性状之外,甚至每一种药材的形貌,都留下了自古相承的画影图形。归无咎的搜寻,自然更加方便了许多。

    上一回在黄阳界中,归无咎便找到了一件主材“绿拂尘”,正是“阴阳升降大药”中圣教一方所缺的两件主材之一。而对于小铁匠大有裨益的“蓝莲子”、“熊洋枝”一类的纪元遗存,也同样是归无咎所要访查之物。

    最后一件事,事关归无咎的修为。

    当初第三道尊一剑坠入北极天,将三生阴阳洞天击破成数十碎片,星散紫微大世界的各个角落;那么显而易见,每一个小界之中,都当有一处如黄阳界“剑谷”一般的“伤痕”,对于归无咎参研悟道,精进剑术,大有裨益。

    归无咎略一思忖,在自家落足之处的沙地上,又埋下一枚“拾遗书简”。

    同时自袖中取出一枚青铜所铸的“御兽环”,暗念法诀,轻轻一摇。随后气机一散,一头青牛蓦然出现在他眼前。

    这青牛摇头晃脑,吐出重重的鼻息,似乎对于归无咎将之困在“御兽环”中时日过久颇感不满。此兽正是巨海宗所赠异兽“青兜”。

    归无咎抚摸青兜牛角,安抚了一阵。这异兽的情绪才稍微稳定下来。

    半始宗这处小界较之黄阳界似乎还要略大几分,若非其中藏了传送阵,单凭归无咎一人之力,必定难以周览探查之。

    但是有了这遁速仅次于天玄上真的“青兜”为脚力,那就大不相同了。

    归无咎一跃而上牛背,青兜登时四足一踏,似乎空中气流相搅,擦出火焰。再定睛一看,一人一兽已经遁走甚远,完全看不见踪影。

    约莫半个时辰之后,归无咎目中所见虽无什么异常,但是心头却传来一道别样的气机感应。

    归无咎精神一振,此行所为三事中的一件,就这样异常顺利的接近完成了。

    ……



第二百三十九章 神交宿敌有遗篇
    那一道浩浩荡荡的伟力,无形无相,自一处深不见底的幽深山谷之中冲天而起,波及何止数百数千里。其镇压四方,仿佛实质,却要比归无咎预想之中更要雄迈博大、深入神髓。

    空蕴念剑斩分一界的“创面”。

    归无咎拨动青兜脖颈。此兽会意,立刻调转方向,驻足于这山谷的边缘。

    半始宗所连通的这处小界,以地域大小而论,超出黄阳界甚多。因此归无咎心中有数,此界的剑墟创面,若是较黄阳界更大更深,也是应有之义。

    但是就算考虑到这一重因素,现在出现在归无咎面前的这处遗迹,依旧要比归无咎想象之中气势更宏。

    黄阳界中那一处秘地,洹沮门掌门秋原实及诸位长老,面对剑谷,还能生出揣摩参研的念头。但是此间这处剑谷,只怕与其修为相当的元婴境修士,呆上三五个呼吸,便要昏死过去,人事不知。

    只是,黄阳界中那一处剑谷,被洹沮门历代修士画蛇添足,掩埋地七七八八,其中凌冽之意消退了十之五六,自然不如面前这处秘地法乎自然,锋锐勃发。

    同时,归无咎注意到,此间秘地的上方,悬空数十丈处,赫然多出一个数丈方圆的“光环”,环绕五色,仿佛入界时所见的那日冕之轮缩小之后的模样。

    不过光环之内,并非空空如也,隐约可见藏了一物。

    归无咎运使法力,随手一道清气拂过,那模模糊糊的存在显出真容,正是出入界关的罗盘锁钥。

    不必多想,就知道此物连通的位置,是易形阵终点处的荒岛庙宇。

    以黄阳界诸修的修为,出入界门的通道暗藏剑墟之中,千万载也并未被察觉。但是这一处秘境既然早已被巫道势力视为禁脔,以其底蕴之深,自然逃不过耳目。

    反言之,若非发现了这处罗盘锁钥,此处至多只会被巫道视为仓库一般的一处秘境,其势力也不至于通过这处渠道,渗透到半始宗。

    归无咎上前,观看了一眼那三十六道重轮的罗盘,果然所标方位刻度乃是正序,并无一正一反两种解法,印证了归无咎先前的判断。

    归无咎不再瞩目于此,盘膝而坐,专心参研这“剑谷”之中的磅礴气机。

    黄阳界中那一悟,归无咎整理源流,将此剑之中暗藏的“念动诛绝”、“一念回响”、“相感相得”、“万剑备我”四剑,条贯剖析,泾渭分明。

    但是,若无其余法门与机缘,这四剑纵然明悟其理,也难以运使由心。据归无咎推断,恐怕多半要等到自己空蕴念剑大成之时,方能合流归一,彻底掌握。

    但是,若是能够多寻得几处秘境,或许能够加快这一步骤。

    归无咎屏息入神,仔细感悟此间气机,果然觉得当中妙意,有与黄阳界剑谷大同小异之处;也有长短互现之处,或更加清晰浅易,或更加深邃繁复。

    用心于此,不知不觉便是一日时间过去。这一日时间,胸中满溢,神思交错,千万念头激荡勃发,正是道念腾跃的好时节。

    第二日,归无咎自定中醒来,心神之中正揣摩一个观摩剑意所产生的疑难。忽然心意一动,似乎感到有些异样,定睛往远方望去。

    原来,此时归无咎所处的位置是剑谷正南方的边缘处。他偶然间极目远眺,似乎望见正北方向,同样的位置,似有一件人力铸成的的痕迹。

    剑谷正中心锐气太甚。归无咎也感到,若是径直穿渡,难免产生如芒刺背的不适感。于是自东方绕了大半圈,历时一刻钟左右,方才赶到目力捕捉到的那个“小点”周围。

    走到近前,此物果真是系出人为,而非天成——一块甚是宽阔、淡灰色的石碑。

    这石碑高不过丈许,但是宽度却却足有两丈有余。说是石碑,毋宁说是一道宽阔雄壮的影壁。
1...205206207208209...25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