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法无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巡山校尉
但是当吴淼建议由余玄宗卫岛修士代为开掘洞府、地坑时,归无咎却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修道人的洞府堪称最大倚仗,轻易不能假手于人。如果连这一件事归无咎都放心由余玄宗的人代劳,那这火候就太过了。
过犹不及。
对方很容易判断出,自己有着充足的信心,和不为人知的底牌。
开掘洞府必须独力完成,表现出自已的谨慎姿态。使用了余玄宗所赠三道阵图的同时,再布下一道属于自家的阵法。这才是恰到好处的行事分寸。
&
暂停两更
临时有要紧的事,没存稿。今天晚?
第三十六章 殚虑无余力 山水有相逢
大约半个时辰之后,归无咎自忖所虑万无一失。面上流露出自信的笑意,信步走出洞府之外。
归无咎在另一座山峰中同样开凿出一个简易洞府,外布一道禁阵。
此事做完,归无咎一抖腕,手中多了二物。一件是一卷青底黑镶的符箓,另一件是八只尺许高低的杂色小旗,以细密丝线捆成一扎。
一掐法诀,八个小旗散布开来,镇定地表。那数十张符箓在空中升降起伏,一番飘荡之下,依方位紧贴在两座山峰上,随即隐没不见,如同沉入泥中。
这两种手段,是使两座石山更为坚固,同时隔绝神识灵机的探查。至于在另一座山峰中费了两三个时辰开凿第二座洞府,其实完全无用,不过是为了给了归无咎接下来的动作提供了一个合理的解释。
现在,那不知埋藏在何处的“地脉赋形珠”便感应不到两座山峰,而只能探查到地表以下。这一手乃是大门修士经营洞府所用的罕见手段,为散修之辈所无。但以余玄宗的根底,自然也不会大惊小怪。
按理说,归无咎只需如法炮制,将地下灵机感应一一镇压,那“地脉赋形珠”便如同聋哑,再也无法发挥作用。
但归无咎却不能如此做。修士将洞府所在山脉、地表甚至地下十余丈加以封镇,本属正常。但若将地底数十丈甚至百丈以上一并封镇,那就欲盖弥彰了。
归无咎返回洞府之中,取出一支半尺长短的线香。手指弹出一点火苗,将之点燃。神奇的是,这香火点燃后烟成碧色,升腾了半尺高度,凝而不散。等了一盏茶的功夫,这支香完全燃尽,化作几段残灰。而那碧烟却愈发聚拢,滴溜溜的一阵翻滚,化作一只活灵活现小猴模样。
这小猴张目四顾,随即伸出右爪挠了挠腮,动作宛然,与真猴无异。随即它鼻端轻嗅,跃出几步之后,一溜烟的沉入地底。
归无咎敛息入定,静静等候。
过了半个时辰,地上升腾起一股青烟,却并未再次变幻成猴状,而是凝成笔直的一道。归无咎毫不犹豫,张口一吸,将这道绿烟吞入腹中。
还有最后一步。
接下来一个月时间,归无咎每日作息极有规律。
他早起之后环岛一周,或东或西飞遁一个时辰,然后返回。至于其他的时间,一概呆在洞府之中,以炼化五行精玉之法有条不紊的修炼。即便有心人窥探,也只道是他在探查周围地理形势。然而就这不着痕迹间,归无咎已然做成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环绕贞如岛,暗暗布下两道阵法。
其中一道阵法,名为“心返”大阵。
此阵布置极为简单,只需环绕岛屿,将三十六枚“心返子珠”暗暗投入水中即可。“心返子珠”本是天地生成,外貌经过特殊炼化,和普通石子无异。即便有人窥探到归无咎将此物投入水中,也无法潜入至少数百丈深的水底,将之准确打捞。
“心返”大阵不主动释放灵机,却能将数十里范围内的修士气息完全捕捉,探查范围还要超过元婴三重修士。如心观照,返其本真。心返二字,正合其名。
归无咎到底只是灵形境界。灵形境和金丹境的差距是全方位的。如果说归无咎有什么优势,那无非就是信息不对等带来的先手之利。如果一时不慎泄露了底细,归无咎行事势必处处受制。
以灵形修士和金丹、元婴境界的神识差别之大,如无布置,极有可能为人窥探而懵然不觉。到时候归无咎除非龟缩于洞府中。否则很多手段即便在贞如岛上,也不能尽情施展。
第二道阵法名为“听云”大阵。
此阵但闻其名,似乎透露出一股悠游自在之意。实则不然。听云之阵,其实和余玄宗“迁星子母阵”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范围小了许多。在环绕贞如岛的百里范围内,朝着四个方向布下阵基牵引之力。
如此一来,一旦发生什么意外变故,归无咎也可以轻松达到超越金丹修士的遁速,并瞬间拉开上百里的距离。
尽管归无咎所藏符箓法宝之中包含不少神妙遁法。但是这类法门往往不能及远,近不过数丈,远不过数百丈。只可用于斗战中闪转腾挪,却不足以摆脱对手。
至于所经营的另一件事。归无咎每次出行之后,返回贞如岛的路线都是固定的。海上飞掠半个时辰,会越过一座和贞如岛大小相当的荒芜岛屿。
这看上去似乎也没有丝毫奇怪之处,因为除了探
第三十七章 符门秘法 丹中妙韵
第三十八章 守御伺反击 正兵藏奇计
火云道人怒气上涌!
虽然眼前景象出乎意料,但他却不信自己收拾不下一个灵形修士!再次使出气化神兵的手段,只不过这次不是化作一枝长枪,而是七枝,将归无咎周身上下完全笼罩!
方才归无咎虽然反应神速,但由于遁速所限,其实也不过是险而又险的避过自己一击!
就算你有媲美金丹修士“虚丹成韵”和“抱丹成圆”的反应速度,但是移速不及,那也是完全无用!
归无咎丝毫不乱,信手拈来,双手各执出三枚符箓洒出。
火云道人心中冷笑,方才他一击之力,击破十二道土灵符如穿腐土。此时自己七矛齐出,对方却只取出六张符箓,不过是杯水车薪,济得甚事。
但火云道人定睛一瞧,这六枚符箓三枚赤红,三枚深蓝,纹饰形貌甚是诡异,并非是土灵符。
这六张符箓三枚向左,三枚向右,正向着火云转身袭至。
归无咎已然试出,哪怕是品质再高的八阶符箓,对战金丹修士时作用也收效甚微。于是索性弃之不用,转守为攻。以小烈焰符,小落雷符试探攻击。
电光火石的功夫,七枚气化长枪攻杀至归无咎身边。
归无咎果然不及飞遁。但是他毫不慌乱,白袍上右肩处一团墨云轰然崩散,然后衣袍恢复一小片洁白。他的身形诡异的在原地消失,旋即出现在数丈之外。
虚空挪移。
这一手倒和元婴四重真人所施展的“步虚挪移术”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步虚挪移术”只不过能够将尺许大小的外物挪动少许范围。将一个大活人挪移数丈之远,简直闻所未闻。
七枝煞气长枪再次狠狠炸开。归无咎虽未正面中招,但是方才一爆之威已然不容小觑,现在七枪连环爆裂,掀起的爆炸足够对近在数丈的归无咎造成致命伤害。
这时包裹归无咎的黄色光芒再次如花苞绽放,光芒更明润了三四分,堪堪抵御住爆破之势的侵袭。这一次海潮声势更为惊人,这股汹涌澎湃之力使归无咎如纸鸢般飘荡出十余丈方止。
火云道人来不及惊讶,六枚符箓也攻杀到他面前。他冷哼一声,口中吐两团丹煞。这两团煞气陡然膨胀开来,化作两团阴森森的网兜,迎着这六枚符箓击去。
虽然火云道人并不认为归无咎的符箓手段足以伤到自己。但所谓江湖越老,胆子越小。尤其是做这杀人越货的买卖,如果不小心谨慎,早晚阴沟里翻船。
六张符箓正中丹煞所化网兜,发出一阵惊天爆响。随之可见火星弥漫,浮雷滚滚,犹如火树银花,天池倒卷。待金火之气稍散,肉眼可见网兜被击破两个大洞,溃散成大大小小的数百团浊气,在空气中犹如无头苍蝇般转圜不定。雷火之势尤未止步,朝着火云道人漫卷而来。
只是这剩余的威能其实已不足一二成,火云道人鼓动丹力振臂一荡,便将这雷火二气远远泻去。
火云道人手心冒汗,暗呼侥幸。如果自己当真小觑了这六枚符箓,眼下非吃一个大亏不可。但是现在既然探明此符威能,那么以金丹修士的遁速和手段,抵挡此物不在话下。
对一个灵形修士连续两次攻袭无功,还让对手出手反击,火云道人自觉难堪。但想到归无咎家底如此丰厚,斩杀了此子的收获,恐怕要远远超过袭击普通金丹修士。想及此处,他又转怒为喜。他本来相貌就甚为丑陋,此时面色乍阴乍阳,形同妖魅。
尽管眼下处于下风,归无咎现在心头却很是畅快。以灵形修士身份和金丹修士公平交手,是一份难得的机缘。
唯有修习直指大道的至高上法,并将自身灵形元光修炼到至精至微,至纯至化的地步,方能在灵形境界做到媲美金丹修士“抱丹成圆”“虚丹成韵”般灵动自如。
九大上宗三十六万载以来,能够做到这一步的,也不超过百人。这当中除了极少数中途夭折,其余至少都成就了真君大能,甚至更进一步。
越衡宗这一代,唯有归无咎一人到此境界。就算是宁素尘,若她果然接受了南垣一门的传承,而非直承《通灵显化真形图》本经,也是做不到这种程度的。
没有了“抱丹成圆”和“虚丹成韵”的优势,眼下火云道人论法力之强横比之归无咎虽然强了十倍有余,但双方只有量的差距,没有质的跃迁!
归无咎借助自身的雄厚家底,自然有资格和火云道人一战。
火云道人也是老辣之辈,迅速从沮丧挫败的负面情绪中恢复过来,回想了归无咎的手段,审视自身战术。
在火云道人心中,归无咎一位灵形修士,被师长遣入这金丹修士遍布的荒海,那么他最重要的底牌无非两种:一种是遭遇强敌后的逃命手段,另一种与敌偕亡的拼命手段。
逃命手段他自忖早有远虑,求覆山大将赐下“八尺松萝罩”克制。
倒是拼命手段不可不虑。火云道人若亲身上场搏杀,战力其实还能更胜几分。但他却不愿如此做。
自己这门“气化神兵”神通消耗并不甚大。再使用个数百击也不在话下。这小子威能奇诡的神秘
第三十九章 铜兵逞威 七星正位
第四十章 难知如阴 尘埃落定
先前所见的雷火符箓虽然威能不小,火云道人还有几分把握硬接一手。而那中间那枚暗形莫名符箓,却清晰无比的传来一股意志,死亡的意志!
两声致密的“铛”的巨响,紧接着是连绵不绝的雷火爆裂之声。最后一声震动天穹的轰鸣声迸发开来,那暗淡符箓终于如同审判降临,闪耀出自己凌驾于众生之上的华彩。
这无名符箓看似并没有产生什么惊人声威,但是数十丈范围却突然呈现一种空空荡荡的异样感觉,好似生机散尽之后的大虚无、大寂灭。只在三五个呼吸之间,才能在空气中偶尔捕捉到一丝若有若无的暗色雷霆。
勉强冲出圈外的火云道人此时只觉心神中空空荡荡,仿佛自己有一物瞬息之间彻底失去了。运转神识体察一翻,好似想到了什么难以置信之事,转头朝符箓爆炸的方位看去。果然,此处空无一物,自己的独脚铜人法宝,连一滴铜汁也未曾剩下。
劫后余生,火云道人半是侥幸,半是后怕。
如果不是自己见机的块,果断选择硬抗了三枚火焰符箓冲出圈子。那么此时自己就如那独脚铜人一般,彻底灰飞烟灭。
即便金丹修士号称“无漏之身”,但论肉身坚牢可远远不能和法宝相比。方才这无名符箓的威能既足以彻底化掉法宝,恐怕袭杀元婴真人,也绰绰有余!
这小子竟然有如此手段。
惊魂初定,火云道人突然觉察一事:这三枚火符的威能,似乎比自己预计的要略逊一筹!自己本已作出舍了这件铜钟宝物的准备,可是眼下这护体铜钟,虽然周身遍布裂纹,但却只是大受损伤,依旧有修复的可能。
火云道人半是疑惑半是侥幸的转过铜钟,细细查看。只见一枚“小烈焰符”贴附在铜钟背面并未炸裂开来。原来方才只是两张小烈焰符起爆。这倒是说得通了。
火云道人心头闪过一个诡异的念头:莫非归无咎所用符箓之中,也有什么残次品
突然火云道人脸色一白,身躯软软栽倒,扑地一声摔落在宛如冰晶的水面上。这是由于八尺松萝罩封定的缘故,火云道人坠下后并不沉入水底。
凝神感应,才能发现方才一道几乎肉眼难辨的白烟,从那并未起爆的“小烈焰符”中缓缓透出,钻入火云道人口鼻之中。
胜负已分。
火云道人到底还是棋输一着。
“北辰正位小挪移符”所挪动的落脚点不是七处,而是八处。
七个固定的落脚点全部遍历之后,会产生第八个落脚点,号称北极星位。“正位北辰”,正由此得名!
此符一旦使用之后,前七个落脚点的位置是固定的,而第八个点却部分可控。依据前七个落脚点移动的次序不同,所产生的第八个点的位置,可以是一条弧线上的任意一点。
归无咎躲避火云道人“升潮千重浪”神通时,有数十种移动的次序可以选择。而归无咎的选择,实际是将“北极星位”设定在火云道人的背后。
先前火云道人假意比拼消耗,却暗中使用了“阴须针”的手段偷袭。现在归无咎也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而已。
归无咎第二着暗手则是瞒天过海之计。
火云道人先前每一击出手,归无咎均以三枚小烈焰符、三枚小落雷符应对。相持既久,对方不免麻痹大意。而最后六枚小烈焰符、小落雷符实则以“隐符法”各自藏了一枚“散魄损真符”。危急之际,面对那威能骇人的“九兵雷符”的威胁,火云道人果然中计。
以归无咎眼下的修为,除非不计代价的数十、数百张的使用符箓,否则极难对金丹修士造成威胁。如小落雷符、小烈焰符等进攻符箓还好说,方才那散魄损真符更需近身施展,如点燃香火一般慢慢释放,实战中更不足以克敌制胜。
这一战之胜,依靠
第四十一章 四象之转 偷天换日
以归无咎灵形境的修为,的确无法瞬息间布下一座足以困住金丹修士的结界困阵。
何况火云道人老辣谨慎,在“红尘晦暝阵”甫一布下时立即释放气机感应。他判断无差,那时此阵确实只是一座隔绝外人探查的幻阵。
然而“红尘晦暝阵”暗藏四象之转,演化之道,却非下界修士能明其奥妙。
吸收雷火之力,一转而为困阵;
吸收风水之力,二转而为迷阵;
吸收山泽之力,三转而为陷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