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法无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巡山校尉
“正骨平脉丹”十八位辅佐药物,又寻得了一味。
圆盘对面安坐那人,将小盒打开瞥了一眼,随即收起。见归无咎目光盯着圆盘左下角一株赤色灵草,似乎意动。这人极机敏的道:“这位道友,这是我雷州北部芘湖所产的丹葵草,已然有七百年年份。这一种灵草可是炼制“白舍丹”的三味主材料之一。”
“许是道友没有听说过“白舍丹”灵形三重境界时服用此丹,炼化五行玄种奇物的品阶有极大的可能能够提升一品。此物只标价五十盒五行精玉,实在是再廉价不过。要知道容州、荒海地界,丹葵草可是近乎绝迹的。”
归无咎笑而不答。
眼前巧言令色的这人,年纪轻轻,青幞头,白长衫,脸面如同在矾水中漂白过一般,异常白净。可是他不过真气二重境修为,却在说什么炼化五行奇物、成就金丹云云,未免有几分怪诞。
而他面前圆盘之内,左下角显眼的位置,正是一株尺许长短、窄叶白茎、散逸着淡淡灵气的灵草。
这年轻人兜售不成,并不失意。依旧朝着归无咎和煦一笑。右手在那圆盘下方的一处轻轻触摸。顿时笼罩数丈方圆的七彩屏障极速缩小,最终回归于那储物圆盘的表面上一处紫石般的枢纽。这明显是一件保证交易私密所制的奇门法器。
这时方能看到,年轻人身后五六丈距离,有一人躺在竹藤躺椅之上,面目为一顶斗笠遮掩,身形随着那摇椅来回起伏。只从他枯淡的衣着、露出的一点银色胡须可以判断,这人年纪不小。
归无咎并没有在这个铺位多逗留,信步向前。脚下的黑色地面非金非玉,落地无声,承托着其上来来往往的身形。不过往来于此者,多是步履匆匆,迥异于归无咎如临凡人坊市般的逸趣。
这样的载物罗盘和揽客者,星罗棋布,大同小异。细细数来,这等铺面纵横各百家,那总数当是万数。中曲岛大市号称“百万市易会”,总数并非百万之数,而是百数与万数相合。
这是由于中曲岛大市分为南北二市。二市面积大致相当,南市纵百横百,计有万数;北市纵十横十,计有百数。二者相合,以百万为名。南市正是归无咎现在游历之所在。货主明面上都是前来此地炼化杂玉的金丹散修。
千余载岁月,中曲岛大市也在按照他自身的规律演变进化。
最初此处确实只是容州、雷州、震州、平州等数州金丹修士聚集之后,自然构成了互通有无的土壤。
见此情形,余玄宗因势利导,联合白龙商会、玉京门和十六家二等宗门作保,在中曲岛上筹办百万市易大会。在这股合力推动之下,此处俨然成为四州一海物流荟萃之地。
这些金丹散修只需暗中将需要出售之物提供给“市易行”便可。登记清楚,便可坐等结果。如那向归无咎极力兜售的年轻人,和那躺在摇椅上的老者,二人其实均非丹葵草的主人,而是由“市易行”派遣,负责南市某一处铺面的市人和看守。
那年轻的“市人”一流,多半是余玄宗前来历练的低辈弟子。而看守之辈,却和各哨岛卫岛修士轮值,多是金丹一重境修为。
这“市易行”由数家第一等的势力、十六家二等宗门牵头,表面上行事自然是极公正的,除非你手头有混元真宝一流的逆天之物,否则大可不必担心什么钱财露白、吞没宝物之事。
漫步许久,归无咎终于在一处铺面驻足。
其余铺面的市人都是由热情似火的年轻人充任。而眼前这人,青衫凉帽,看不见头脸,低着脑袋自顾自的摆弄许多玉简、簿册,对往来的行人置若罔闻。
归无咎当然不是因为这市人特立独行才停下来的。光罩之内右下角落,一颗拳头大小,通体酱色,遍布皱褶的干果出现在归无咎视线中,犹如大了些许的桃核。
&n
第四十九章 一叶难求 万殊初会
“八品下的灵根还想结成金丹难啊,难于上青天。”
声音似乎尤在耳边回响。这年轻人看着归无咎远去的步伐,捏紧手中一只白瓷小瓶,目光中流露出一丝感激。他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情急之下就对一个陌生人和盘托出了,或许只是一场赌博不过对方既然知道很难,又为何将如此珍贵的丹药赠送给自己呢
幽棠千素草还有第二种用途,是炼制“易形丹”的主材。
修士修炼到灵形三重境圆满,准备凝结金丹,须以五行中四行相生的四种玄种奇物合和成丹。玄种本身难求不说,尤其是“第四玄种”不能久存,必须采取之后三日内炼化合丹,更是一道极大的门槛。而“易形丹”却能代替一种玄种。其珍贵不言而喻。
这年轻人家中长辈本是一位金丹修士,可是已经坐化数载。这位长辈生前,为他寻得了四种玄种中的三种。如今得到了“易形丹”,只要自己寿尽之前修炼到灵形三重,便有希望成就金丹。
这年轻人抬头望去,那一袭白衣早已不知所踪。
归无咎此时已经离开大市,飘然而行,观察着内岛的种种布局。抚摸着袖中的半片残叶,洒脱一笑。这结果也在他预料之中。
那八品下灵根的青年市人得到了“易形丹”,那童子的正骨平脉丹也只差最难寻的一味主药。唯有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即便在这极负盛名的中曲岛大市,也几乎可以算是一无所获。
就算以渡人之心消解心关,归无咎在南市巡游,也不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架势,纯粹为旁人奔波的。
出行之前,宗门为归无咎备下的灵形境、金丹境服用的增进修行速度的丹药,共计各有九种。
九种,听起来不算多,但却是越衡宗历代近千位丹道真人千锤百炼的心血结晶。犹如万川归海,几乎囊括了目前已知的紫微大世界内所有的灵药药力。
素太平在备下这十八种丹药时对宁真君言道,这九种丹药之余,即便把列入鼎湖阁名录的其余三千七百余种下界丹药一齐服用,所增加的功效也不会超过十分之一。
要想在这百尺竿头另辟蹊径,唯有二种法门。一是古丹,二是残丹。兴许其中药效为越衡宗丹药所无。
所谓古丹,是指疑似产生于三十六万年之前的丹药。之所以是“疑似”,是因为三十六万年前所有宗门传承全部断绝,无人有证据证明古丹一定是古修遗留。不过是从用药、炮制的种种蛛丝马迹加以推测。
古丹极为难寻不说,更有一重奥妙。年代既久,万物秉性随时而化,很多古丹的功效也在起着微妙的变化。就像归无咎在未弄清“先天伴麟石”来历之前不敢服用那“返元天霖”一样,就算真的寻得一二古丹,归无咎也是不能贸然服用的。
所以归无咎的期望主要放在“残丹”之上。
所谓“残丹”,残的不是丹药本身,而是丹方。天时流演,物种变化,许多旧丹方中所用到的灵草、灵材于今近乎灭绝。如果能够在人迹未至的秘境、秘地重新发现这一类灵草灵材,炼出丹药,对归无咎的修行当有很大助力。
素太平整理近二十万年内由于物产断绝沦为残丹的丹方,精选其中上等的七种。累计所用几乎灭绝的灵草、灵材五百七十五种。其中所用灵草种类最少的一种灵丹,也空缺灵草七十五种。
归无咎在南市游了整整一日,所收获的就是那袖中半枚残叶。
按理说,即便是得到了五百七十五种灵草中的一种,若能寻得线索,也是一大收获。但是那残叶明显灵性已失,而外貌品相又颇为完整,当是在某一处遗迹的“封元玉盒”中不知贮藏了多久,才导致现在这幅样貌。
归无咎将之购得,也只是权作纪念而已。
走出小半个时辰,眼前一座宏丽雅静的三重楼阁出现在面前。阁楼前方的空地上矗立一碑,上书“神机道断世间法”七字。归无咎心中微哂,好大的口气。
抬头看楼阁正中匾额之上,却是“万殊阁”三个三尺方圆的鎏金大字,不由的心中一动。
&nbs
第五十章 捷足邀会玉华坊
说话的这人正是玉京门银袋护法卫正星。
归无咎微笑道:“卫道友别来无恙。”他原先估量,余玄宗的人作为本地地主,吴淼又当在自己离去不久后得到消息,应当会抢先找到自己。不曾想竟被玉京门抢了先手。
卫正星笑道:“归道友新入中曲内岛不久,许是对演法会的内情并不清楚。万殊阁内这位上师每日只炼一法。辰时二刻整,万殊堂内会抬出一张名为“醇节鼓”的大鼓。意欲求得机缘的修士上前一一击鼓。上师闻其鼓声,择一有缘。现在日暮西陲,早已将过了时辰。”
归无咎点头道:“原来如此,受教了。”
卫正星笑道:“归道友今日光临中曲岛,算是对准了时刻。今晚酉时三刻,北市十二坊,由我玉京门玉华坊做东,恰好有一宴会。佳会不常有,希望归道友万勿推辞。”
归无咎心念一转,他自然不相信这是巧合,自己入岛之日玉京门恰好举办聚会。但于情于理自己确实不便推辞。当即言道:“恭敬不如从命。”
此时已经是酉时初刻,距离宴会开始不过只有半柱香的功夫。好在整个中曲岛内岛不过千里方圆,万殊阁距离北市百家也不过二三百里距离,时间宽裕的很。
修道中人往来间以飞遁为主,不单是速度快慢的原因,更是为了那份遨游天际、纵横凌虚的逍遥快意。
然而中曲内岛千里方圆内,白天聚集的修士何止数万,其中更不乏元婴真人驻岛。通常情况下并不肆意飞遁。余玄宗在内岛修建了一条横贯东西、宽六十丈的大道,名为履尘街。内岛所有重要地点,都在履尘街两侧。
履尘街的西部尽头的南北两侧,正是中曲岛大市的南北二市;而东部尽头,却是余玄宗在本岛的根本重地秦云十二峰。
在这履尘街上,修道中人和凡民巡游坊市一般,都是脚踏实地的行走。然而这街道上微风正阵阵,空空荡荡。这是因为这些修道人一步跨去便是数十丈,所留都不过是一道残影罢了。
在赶往玉华坊的路上,卫正星似乎谈兴正浓,不住地向归无咎介绍中曲岛形势。
卫正星笑道:“中曲岛大市有南北之分。归道友一日间尽在南市游荡,却不知北市才是精华所在。以寻常散修的眼界,南市几乎称得上包罗万有,但是归道友所求,恐怕在南市不易求得,纵有所得,也必然不多。”
归无咎含笑点头。
卫正星道:“南市纵然每日陈列的奇物有数百万种之多。但是真正珍奇之物,都被选入每年一度的品珍会中。故而数目虽繁,精华已去其大半。想必归道友这个时候进入中曲岛,也是为了品珍会而来。”
归无咎点头道:“的确如此。在下也意欲往北市一行。但听闻北市百家都是依托宗门而立,俨然将中曲岛之市,经营成门派甄选宝材之所,以吸纳收购为主。纵有所出,也不过在知根知底的熟人之间进行。在下初来乍到,倒是不便相扰。”
卫正星大有深意的道:“北市与南市不能相提并论,关键并不在此处。”
归无咎心中一动,知道卫正星必有话说。当即请教其中奥妙。
如余玄宗、破灭盟、玉京门之一等大派,不但旁门允备,更兼势力强横,枝蔓百出。就如同余玄宗配置于破浪锥上护卫和哨岛的卫岛修士,数量都是精心计算之后堪用的最底线。断无可能将自家金丹修士充于矿洞,熬炼杂玉。此辈之志在于破解五行杂玉之奥,可称之为下棋之人。
如金丹散修辈,道途已绝,又无艺业傍身,炼化五行杂玉积累一份家底,不但不以为艰辛,反而好似捡了莫大便宜。这一类人却如无根浮萍,撒豆之兵,不需要其出现时反手就可将之弃了。
然而在
第五十一章 营分秦楚 酒生微澜
原来纵横百丈的玉华坊,坊门和日常营生之所,不过是巷道两侧的两道门户。巷道尽头转过两道门,内园中别有洞天。
在这隔绝内外的二门之间,茂树荫蔚,垂条成帘,遍布于十余丈长短的曲折小径。小径两侧幽草葱茏,零露丰润,溢出一股别样生机。
这短暂过度的出口处,是一粉墙黛瓦的月洞门。
迎门可见,眼前俨然是一处方圆四五十丈的广阔明堂。金阙在中,银台环拱,修竹间错,玉阶分列。丈许高的山石五六座,流水汩汩,叮咚悦耳。三进厅堂内,数十紫案罗椅参差排列,人影攒动,高朋满座。
归无咎从这圆形侧门迈入。他似乎并未注意到,这月洞门彩檐之上,挂了一盏光影迷离的铜灯。
这铜灯六方柱形,每一面皆有纹饰。镂刻精奇却又极不起眼。就在归无咎跨入厅堂大门的一瞬间,此灯无风自动,轻轻转动三周。
在明堂外围的角落中坐有一人,似是无意间抬起头,瞟了那铜灯一眼。
堂内诸人见卫正星携客至此,均起身相迎。
当头的是一个着高山冠,麒麟袍的鹤发童颜老者。他精神健旺,笑容几乎溢出嘴角,高声道:“归道友身为器道真人门下高足,一年之前为余玄宗救回破浪锥。仙市百坊,何人不知这等少年俊彦,老朽是极盼一晤。可惜缘铿一面,直至今日。幸会,幸会。”
归无咎连忙逊谢。
卫正星介绍道:“这一位是**宗护法八真之一的焦诜图焦长老。焦长老是**宗的杰出人物,现在已然是金丹三重境修为,百年之内有望成就元婴。”
焦诜图连声道:“卫道友太抬举老夫了。**宗传承毕竟不能和玉京门相比。并非过了“知止”一关便能高枕无忧的。”
只是他口中虽然谦逊,脸上红光却益发锃亮了,显然是难掩得色。
紧接着是一个约莫五十多岁、面色白净,身着大褂的老者,此人名为何雨圭,乃是二等宗门“焚门”的护法长老,竟也是金丹二重修为。
似这等一一招呼,通报寒暄的,共有十余人。虽除了焦诜图、何雨圭之外,并无第三个金丹一重境以上者。但其余之人却皆是二等宗门在中曲岛北市的门面人物,这也足够出人意料了。
除了这十二位金丹修士之外,剩余灵形修士尚有二三十位。这些人多半是某位金丹修士的门人亲眷,也有数人是刻意到这荒海中历练一二。归无咎并不与之一一见礼,遥遥一抱拳也就罢了,心中却暗暗盘算着这中曲岛上的形势。
突然“哼”的一声钻入耳中。归无咎蓦然抬头。
只见这一群灵形修士正中,有一头戴玉叶冠,身着深色澜衫的华服青年,对着归无咎大剌剌的一抱拳,毫不掩饰目中的敌意。
这人鼻梁贯挺,五官周正,面容也算英俊。但下颌过尖,嘴唇略薄,看面相就不是个易相与之人。
归无咎瞥过一眼,这人元光华润凝实,远远超过周围这一群灵形修士,几乎可以和越衡宗的外门弟子相近,不用想就知道是个有几分傲气的人。只是面上却并不理会,只将他完全无视,随着卫正星等入席。
这片厅堂外宽内窄,犹如扇面,虽然内外通透,却又隐隐约约分为三重,每一重以一道弧形阶梯作为分隔。
最内一重面积最小,仅设四席。卫正星、归无咎分宾主坐定,焦诜图、何雨圭二人相陪。
中间一重设十席,乃是其余十家二等宗门的金丹一重修士。至于最外围面积宽阔的一重,却是二三十个灵形修士。
实则最内一重当是元婴真人的座席。但张舜府、皇甫清云等人并不在中曲岛久驻,不过三月之后便返回容州。而破了“知止”一关的金丹修士本身便可算作未来的元婴真人,自然便占了这个位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