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万法无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巡山校尉

    甚至之所以开放秘境与散修辈共享,正是为了破解九野山宝藏的秘密。

    九野山并非一山,名之为“九野”,其实却是九山。

    即山、句山、右山、余山、仆山、翼山、列山、陆山、谷山。

    总名九野山。

    九野山中修士当时所见所得,并非实在的宝物,而是一名为“玉岚之精”的精气。探险之人进入一山,得到一团玉岚之精。一刻钟后,就会在心中生出一道感应。

    这道感应,是依照“玉岚之精”的指引,离开玉岚秘境的契机。离境之后落脚处却非荒海,而是容州之南一片数十万里方圆的广阔地界。一旦脱离秘境,那一团“玉岚之精”便会显化成一桩宝物。

    前数届探玄会,或有金丹修士不明虚实,得了一团“玉岚之精”后当场离开。近数百年来历会之人,却再也无人如此做了。

    因为只探一山所得的一团“玉岚之精”,所化之宝的品阶,不过相当于下等法器。拿到坊市上售卖,价值不过数十精玉。

    要想有更大收获,便当携带着这枚玉岚之精,进入下一山。若在下一山内再次寻得一团“玉岚之精”,两团玉岚之精相互感应,融合为一。若在这时离开玉岚秘境,融合后的玉岚之精所演化的宝物,便会达到中上品法器的程度。

    据与会修士推断,若遍历九山,将九团“玉岚之精”一一相融。所获之宝的品质将达到“第五等法宝”的极限,比之当年品珍会上售出四十六万精玉的“中门寸剑”还要胜出一筹。

    但近千年来的探玄会,似乎并未有人能够获得这等“九蕴相合之宝”。那售出三十七万价格的“千庐镜”,据说也只是八团玉岚之精混合而成。

    这其中的道理,以许多生离秘境者的经验,倒是得出了结论。

    无论你走遍九山的顺序为何,随着访问九山的数量叠加,玉岚之精依托显化之物各不相同,数量逐渐减少。据说到了第六、第七山时,所能寻到的玉岚之精已然极少。

    但是归无咎却知晓,这只是表面上的原因。

    随着数量的累积,“玉岚之精”愈来愈少固然不假。但即便是到了第九山,所能发现的玉岚之精其实尚有九团。

    真正的机关在于,进入九山的次序是有讲究的。若次序不对,自第四关开始,即便寻到了玉岚之精的依托显化之地,也难以从中提取精气。

    依次进入九山,若纯粹是碰运气,那么恰好走出正确路线的概率,不过是三十六万分之一。

    就算偶有一二人作出正确的选择。也可能中途死于山中的争斗截杀。甚至探险者本着“知足不辱”的心态急流勇退,在成就了六次融合、七次融合的宝物后离开秘境,放弃更进一步的机会。以及最后还有一道难关---杀灭近半修士的生死门。

    种种因素考虑在一起,真正成功的概率或许只有数百万分之一。迄今为止无人能够做成此事,也是理所当然的。

    更重要的是,每隔三十年,贯通九山的次序会自动变化。想要借鉴前次的经验,更是痴心妄想。

    就以本届探玄会而言,依次寻取玉岚之精的次序,必须是陆山、句山、余山、即山、右山、仆山、列山、谷山、翼山。若非依照这个次序依次经历,要想得了“九蕴法宝”就断无可能。

    归无咎设身处地的想,余玄宗所耍的把戏,无非是在与会的金丹散修身上种下气机。每一位金丹修士经由何种路线,最终得了几团玉岚之精,都一清二楚,犹如余玄宗试错的棋子。

    数次、数十次探玄会至今,所整合的线索愈来愈多。终有一日,余玄宗内擅长卜算之道的真人会算出九山次序的演化规律。

    可是归无咎用心感受了半刻钟,竟一无所获。这“列屏阵”,似乎非常干净纯粹,没有留下任何手脚。

    归无咎皱眉凝思。以《通灵显化真形图》的至真至纯,若有什么在自己身上种下气机的秘法,必定是无法瞒过自己的。莫非自己判断有误

    还是前面那不起眼的“烟波银锁桥”,才是余玄宗布下手脚的地方

    就在此时,暗影消散,朗日当空,天光大开。归无咎已走出列屏阵外,来到小夜岛的边缘,前方不远处,




第六章 三方相争 一举中的
    如果说星月门、玉京门等门派的细作侦知,余玄宗在本次“探玄会”上有大动作,这还算是一个合理的推断。

    但是若说九山次序的奥秘也一并泄露出去,那就太离谱了。

    归无咎隐隐感到,当是三方中的一方放出了一着胜负手。这局棋盘将生出大动荡,或许用不了多久,就会真相大白。

    九野山的任意一座,远观虽不足道。但飞遁到近前,无不是弥漫百十里、层篁耸木的逶迤巨岭。

    归无咎在半空辨明方位,觑准一株灵气隐隐的挺拔乔木,疾驾遁光落下。

    这古木是一株圆柏。此柏之粗壮数十人合围有余。乔干密枝,高约百余丈,呈宝塔之形。枝叶笼罩几达三四十丈方圆,立于其下,遮风挡雨数千人也足够了。又或者将主干挖掘一室,可作巢居。

    归无咎挥手一拍,一道凝实的元光之力重重击打在圆柏躯干之上。柏树一阵筛糠似的颤抖,千万鳞叶震落翻腾,腾冲乱舞,纷扬欲坠。

    归无咎大袖再拂,这万千鳞叶止住坠落之势,犹如羽箭向空中疾射,眼看便达到了千丈高低。

    归无咎这一拂乃是使用的元光之力,并未催动丹煞。他虽自忖备下丹液必定足用,但却没有必要无谓的浪费。

    做完此事,归无咎再细细体会这座“陆山”中的点点玄妙。

    此处的灵机很盛!

    这是归无咎静心吐纳、感气辩物之后的第一感。即便和越衡宗山门相比,也差不了太多。

    可是此处灵机虽盛,但却并不适合修炼。按理说灵机愈盛,清气愈足,修道之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也就更加如鱼得水。

    可是此处的灵机,却如同直接食用粘稠的蜂蜜一般,并不爽口。反而教人生出一种感觉:或许冲淡几分,这灵机的流转会更活泼一些

    抬头望天,这玉岚秘境之中并无日月。朦胧隐耀的光芒与朝霞相似,从这青天之中透出。这光芒隐隐的青色天幕,犹如裱糊在灯笼上的绵纸,盖住了真正的光源。

    山体内外丛木密翳,间错如绣。千百丈外,似有沸雾弥漫,遮住视线。

    对于这秘境为何以这等面貌示人,归无咎心中也有几分猜测。不过这些事不急在一时,尽快寻得所求之物,才是正理。

    归无咎凝神静气,感悟“玉岚之精”的方位。

    就在这时,一道遁光由远及近,两三个呼吸之后便来到这珠巨柏上空,随后缓缓落下。

    这人是一个头戴铁笠冠的道人,站立在距离归无咎十丈远的位置,大喝道:“此处朱某占了。你可自往他出去,贫道也不为难你。”

    归无咎眉头一皱。

    还未等他回应,瞬息之间,光影起落,又是四道人影相继落在近前。

    一个蓝袍道人,一个青面大汉,一个白袍书生。最后来到此处的这人,是个蝉髻彩裙的三旬女子。

    归无咎淡然道:“这一株“柏树台”文某最先占据,早已发出讯息。诸位明知故犯,是要想做过一场了。”

    那白袍书生袍服之上满是污渍,打个哈哈摇头道:“非也,非也。陆山上下目力所及之处,“柏树台”均已有主。白某人也只能胡乱寻找一株,小试胜负。并非刻意针对文道友。”

    蓝袍道人脸上露出微笑道:“在下容州隗罗山散修方文通。我等散修生存不易。更无必要在第一山就兵戎相见。既然选定选定此木,不如“文试”一番,以决所属。”

    玉岚之精,在玉岚秘境中本就示现为一点玄妙气机。所谓“文试”,指的是静坐行功,感悟千丈内外的气机流转,从而捕捉到玉岚之精的位置。谁先捉到此物,便归谁所有,旁人不得争夺。

    与“文试”相对的自然便是“武试”,无论谁发现了玉岚之精,都免不了以武力抢夺。

    那女子和青面大汉都点头附和,顺带报了姓名。

    青面大汉自称震州散修,姓关名荣。

    三旬女子却是自言隶属一家三等宗门金苓门,只告知姓陆,并未提及自家名讳。

    不过四人这一番言语,归无咎却只心中冷笑,看他们这出戏如何唱下去。

    这高达百余丈的巨柏,名之为“柏树台”。入九野山第一山的玉岚之精,便当在柏树台周围寻取。每座柏树台周围千丈之内,必有一团玉岚之精。

    历来第一关的争执极少,因为九山中每一座山俱有“柏树台”三千株。九山累计,便是两万七千珠。而参与探玄会者,从来不过是三万人有余。

    三万余人,刨去少数并不愿冒生死门之险,只去烟翠千湖、璇渊谷、冲津洞、四暮沙海拾遗捡漏的修士。实则二万七千座“柏树台”,几乎可以做到人人有份,甚至还有富余。

    归无咎遁光落地的瞬间,拍打树干激发鳞叶冲天。也是他事先做的功课,宣示此处“柏树台”已然有主的讯号。

    那白袍书生言道附近柏树台均已有主,分明不尽不实。

    再者说即便某处人烟致密一些,二人相争,也就罢了。怎会如此巧合,六人同争一台。

    第二个落地的铁冠道人,听闻蓝袍道人“文试”之言,似有不愉。冷声道:“若朱某先得了“玉岚之精”,便按照你所言的“文试”规则行事。”

    他言下之意,若是旁人得了玉岚之精,那他便要出手抢夺。

    自称名为“方文通”的



第七章 虚实光剑善摧坚
    朱道人一愕:“莫非归无咎那剑气,是传闻中仅有一击之力的神通秘术。破解了自己戊土幻身诀后,再无余力”

    就在朱道人心神微分的当口,面前一团略小些的乌光突然裂成两半,宛如极薄极脆的纸张一般,没有丝毫防御之能。

    随后一道形同魅影的剑气当胸刺入,从他后背透出。

    朱道人剧痛之下心胆欲裂,立刻退出两步,一咬舌稳住心神。

    运气体察自家身躯,这道剑气虽出其不意刺中自己,但心、肺要害均被避过,自家战力其实尚存大半,实在是不幸中的万幸。

    朱道人当机立断,鼓起余勇。左手当空一抓,起了一柄金瓜锤。左执锤,右拿棒,朝着归无咎冲杀过来。这两件宝物一攻一守,最善近战。

    朱道人平时以“戊土幻身诀”已经能胜过多数敌手,无人知晓他最擅长的还是贴身搏杀。

    在朱道人眼中,归无咎的剑气轻重颠倒无不如意,一旦展开可谓变幻莫测。一味地以法术遮拦,决非上策。须得杀到近前,以命搏命,方有生机。

    当朱道人裹挟着骇人声势冲杀过去时,归无咎似乎被吓得痴傻一般,立在原地不动。只是却无人看到,这空气中的光华似乎闪烁了一下。

    眼见铜锤击中归无咎额头,朱道人心中一喜。岂料下一个瞬间,他连人带锤从归无咎的“身体”中穿越过去。

    朱道人圆睁双目细看,原来这“归无咎”竟是一道光华凝成。

    金丹修士十有**会使一些简易不过的幻身术、隐身术。但是想要瞒过同阶修士,却难之又难。

    此时“柏树台”树干一侧,微风、清气、流光环绕震动,显出一个人影来,正是归无咎真身。

    朱道人听到元气震动之声,转头一瞥,脸色愈发难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想要奋起余力再杀,但他对归无咎那分身幻影的秘术看不出丝毫头绪,倘若对方再次使用此术,自己岂不是平白消耗法力

    正当他首鼠两端之时,那“假归无咎”虚身幻影中一枚细如牛毫的二寸金针从朱道人背后射来,从他丹田一穿而过。

    太微殒元针。

    朱道人睁大双目,带着一脸茫然摔倒在地。

    归无咎反手取出三枚封元符,慢慢悠悠朝着朱道人飘去。

    朱道人此时固然身受重创,但若宁死不屈,依旧有自爆金丹的余力。只是这交手的盏茶功夫,他处处被制,此时神志早已被夺。明知被三枚封元符封镇之后可能任人鱼肉,生死两难,却依旧软瘫在地上一动不动。

    朱道人认命似的任由三枚封元符封印了自身卤门、胸口、丹田三处,再也动弹不得。

    归无咎微微一笑。

    战斗采用何种策略,不但与本人所修功法神通相关,更合乎其人气质秉性。

    二十余年来,他所掌握的“三千法”法门已经来到了四五百种。但是本着循序渐进之旨,这数百法门依旧威力甚弱,能够对灵形修士造成威胁的依旧一个也无。

    但用兵之法,无非虚、实二字。归无咎结合百余种法门锤炼的元光显化之术,却愈加炉火纯青了。就算是独孤信陵这等元婴三重境者,也需在十丈以内才能辨明真伪。

    这道元光显化之法,将他虚虚实实、奇变百出的斗战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

    其实最先那一剑,若要结果了朱道人可谓轻而易举,不过他留着此人尚有用处。刻意避过了要害。

    归无咎转头看着方文通四人,淡然道:“四位可曾看出什么端倪来文某人水深水浅,还入得了四位法眼否”

    白姓书生沉声道:“既然原本策略未能如意,那么便只能撕破面皮下手了。”

    以一人之气机,探遍一处“柏树台”至少要半个时辰时间,若运气较差如古天山之辈,往往五六个时辰也寻不得玉岚之精。

    但方道人四人本是一伙,又掌握一道秘法。各自锚定东南西北一处方位,必可在一刻钟内寻得玉岚之精的位置。

    只消玉岚之精落入自己四人手中,这“文晋元”自然会出招。那么四人在不暴露身份的情况下,可诱使对手主动现出手段。这是方文通四人的如意算盘。

    岂料归无咎瞬息间就得了“玉岚之精”,反叫四人措手不及。

    见四人终于撕破面具,归无咎大笑道:“说什么“文试”,分明是“试文”。四位既然要试一试文某的底细。文某自然会让四位满意。”

    先下手为强。

    说话间,归无咎抢先出手,数十道剑气间错丛生,朝着方道人四人杀去!这些剑气密集程度,比对敌朱道人时强了一倍不止。

    先前朱道人玄武棒的防御之能极为了得,依旧一剑被归无咎贯穿心腹,四人早已看在眼中。这时见归无咎杀至,哪里敢怠慢。纷纷取出自家趁手法宝,小心遮挡防护。
1...4344454647...25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