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法无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巡山校尉
“二等宗门的那三人中,**宗焦诜图入金丹三重境已久,虽说二等宗门家底稍薄,亦不可等闲视之。何况正因为**宗底蕴稍浅,焦诜图作为宗门寄望成就元婴二重以上者,集中的法宝底牌反而更多。”
“另外二人都是金丹二重境修为。”
步明徽果断道:“吾等这一行人论道行高低,卫正明、焦诜图位列三、四位,绝无疑虑。”
蓝清平袖中取出二枚玉简,分别交到归无咎、奚轻衡手中。此玉简正是玉京门一方其余七人底细。所修功法神通、擅用法宝、甚至脾气秉性,无不具备。
当然,不会缺漏了其中最重要的一项,这些人各自在九野山中掩饰之后的装束仪容。
奚轻衡阅览玉简完毕,抬起螓首道:“余玄宗一方此次派遣十一人。其中本门修士六人,分修海天诀、翠容心经、照玄书三大真传各有两位。每一家两位真传,都是一位四重境者,一位三重境者。”
“三位金丹四重境者分别是向之融师兄、叶光中师兄、程文志师兄。依轻衡之见,三位师兄功行之精湛不在蓝道友、步道友之下。”
听闻此言,步明徽淡淡一笑,蓝清平却不露声色。
奚轻衡续道:“其余五位,乃是轻车门、九帘殿的金丹修士。其中三重境者二位,二重境者三位。不过这五人想必并不在三位眼中。此外,这次我余玄宗金丹一重境以为羽翼者,多达六十人。”
“只是这六十人前次却一日间损折了十一人。”
奚轻衡瞟了归无咎一眼:“除却文道友手下留情放了一人回来,另外两组八人俱是全军覆没,不曾带回只言片语。”
说完奚轻衡同样取出两枚玉简,交到归无咎、蓝清平二人手中。
归无咎道:“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我等胜负之机,皆在此处。”当即将“王木霸”四人乃是星月门真传修士的底细,说与三人知晓。
奚轻衡难以置信的道:“我余玄宗暗藏三道秘术,居然未能窥破这四人根脚。此辈用心如此之深,想必修为非同小可。”
归无咎微笑点头道:“然也。依文某之见,这四人中至少有二人是金丹四重境修为。甚至四人均是四重境修士也不稀奇。”
“这四人底细,九野山中仅有文某一人知之。若利用得当,第九关当会容易许多。”
步明徽将手中玉笛轻轻一转,展颜笑道:“文道友之言有理。星月门四人自恃敌明我暗之利,又暗藏秘法。想
第十一章 无名剑客 金木争锋
归无咎在与蓝清平、步明徽、奚轻衡三人相会之前,便已得了第五关玉岚之精。此时四人商量既妥,自然不宜久聚。
归无咎毫不犹豫,率先进入第六山仆山。而蓝清平三人及时寻一七星柱,捕捉玉岚之精后随后赶到。想必比归无咎也慢不了两三个时辰。不过从现在起到第九关,四人都不会有任何联络。
此时第六山仆山之中,似有落照拥林,清辉铄铄。清风飘曳于树影之间,鼓荡起阵阵翠香怡人。
但归无咎却并不在山林中转悠,而是奋起遁光,直往山顶去了。
原来第六山的关门虽依旧是精蕴系物,周流于千丈之内;但是和前五关系灵之地遍布山野不同,第六关“赤阳碑”已经有了几分最后三关阵门的雏形。
七十二道赤阳碑,全部集中在山顶方圆十余里的区域。
另外,七十二碑并非如前五关一般先到先得,炼化了便可提前离开。而是类似于后三道阵门,在特定的时间同时开启。
一盏茶的功夫之后,归无咎已经赶到山顶。
七十二碑在空中依稀可见,次序井然,回环成列自有奥妙之处。落下再观看时,这石碑虽只十余丈高,但当中流落出的古意却俨然有倚空中悬、一壁参天的雄壮气势。石碑之上,字如虫迹,图如树纹,任你博学淹通,也难以知其奥妙。
时辰未至,归无咎便在山顶处打坐静候。
十二个时辰之内,大约二三十位金丹二重境以上者均已至了。
数日之后,金丹一重境中功行较为不俗的,也都突破关门,进入第六山仆山。
又过了二日,归无咎细细一数,数十里方圆内依稀可见五六十人。不过他们却并不如归无咎一般落地休憩,而是纷纷取出随身携带飞遁法器,遁入其中。
五六十座精巧的楼台、飞车,灵禽,异兽。和地面七十二碑相互映衬,仙辉蓬荜,生气俱足。
而仆山一南一北半山腰处,一处起了清光,一处灰雾弥漫,旁人难以窥见虚实。料想这是余玄宗和玉京门两方的阵法,双方修士正隐匿其中商讨下一步动作。
这两方的金丹一重境修士即便全数过关,也不过八十余人。加上空中浮游的诸多修士,总数至多一百四五十人。
而第五关七星柱的数目,乃是一百八十。
五精蕴之宝,价值也到了万数。是以由不少人选择得宝之后急流勇退,不愿意拿性命拼杀。即便六蕴之宝价值又增加了数倍,但是赤阳碑不过七十二个名额,再进一步的概率不过四成上下。
更何况,这七十二个名额中,有二三十个是几乎被占定了的。
这也是数十位散修只在半空中逡巡,却不占定赤阳碑的原因。若你提前抢定一杯,那少顷时辰一至,金丹二重境以上者杀上门来,你又如何抵挡
唯有在空中先作观望,待那最强的二三十人占定了位置,随后再去打剩余四十多个座席的主意。若侥幸窥得一功行较弱者战而胜之,便能过了第六关。
此时在空中浮游的众修眼中。包括归无咎在内,五六个先占定一处星碑者,无一不是不可招惹的人物。
归无咎正在调神养气,突然一道遁光闪到近前,由远及近的沉邃之声传来:“文晋元道友,有礼了。”
一个人影转瞬间已到了归无咎面前。这人粗挽道髻,身着玄色单衣,怀中抱着一柄长剑,湛然有神的双目打量着归无咎。
他虽然皮肤甚是白皙,但是却没有那种柔润健康的感觉,反倒似一块白色的精铁,最是冷硬不过。
归无咎扫了一眼,眼前这人气息活泼,融而自足,分明是金丹二重境以上的修为。讶然道:“敢问道友尊姓大名”
由蓝清平、奚轻衡两方得知了玉京门、余玄宗的布置,归无咎自己又通过金丹之力窥破了星月门四人底细。对于场中局势,无人比他更为熟稔。
场中二十七名金丹二重境以上者,归无咎熟知根底的就有二十四人。剩余三人,料想是散修一辈。
而这白面剑客,恰好就在归无咎所不识的三人之中。
这白面剑客并不答话,只是凝神而立,细细的观察归无咎气机,些微仪礼丝毫不放在心上。半晌终于道:“流言果不可信。据传文道友金丹三重境中无有敌手。然而依在下之见,文道友分明是金丹一重境修士。”
白面剑客话音降落未落之时,只听“嗡”地一声响,此人胸腹间一道刺目金光闪烁。一股破山裂天的气息浮荡开来。
抱剑式。长剑出鞘。
白面剑客挽住长剑一拍、一刺、一扫,三道剑光发出嗤嗤声响,朝着归无咎杀至。
众目睽睽之下,如此毫无道理的出手攻杀,在修道人中算是极为罕见。
面对出人意料的出手,归无咎应对从容,双指作剑一点,三道剑光迎着白面剑客的剑气硬碰硬的冲撞过去。
三道金光,三道白气,相激之后犹如火炬入水,淬起混沌沌、白茫茫烟气缭绕。
归无咎白芒剑气取自青凤剑神通,分属乙木之剑。这剑气似是天外玄光,又如烟气成形,光雾之间流转不定。归无咎当初在三四种剑道神通之中属意此法,便是由于这一门神通光气混沌,和玄光显化术相得益彰。
而白面剑客的耀目剑光
第十二章 夺珍诡谋 先手之利
归无咎和白面剑客在山顶一座赤阳碑下恶斗。南面山腰雾气内,一座角楼的厅室正中。有一面宝镜将这一切观照的清清楚楚。
十丈方圆的庭室内大约有五六十人,倒也并不拥挤。
其中北侧座席设三张紫椅,坐定三人;左侧三张藤椅,亦坐定三人。右侧五张屏背黄椅,坐定五人。
其余四五十人分成两班,分立左右两侧。
主位上那人,头扎云巾,一袭淡黄道袍,手挽拂尘。看上去似是个唇红齿白的年轻道人。有这等相貌者若非刻意以秘术改换脸容,便说明此人真气、灵形境时破境极快,天资高绝。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余玄宗秘境之行的主事之人向之融。
向之融此人,虽只修习余玄宗第三真传法门十二卷照玄书,但他根基之深、底蕴之厚素为余玄宗金丹四重修士之魁首,因此压倒了修习第一真传法门“海天诀”的叶光中,领了这道职司。余玄宗此次与会之人也无人不服。
向之融曼声道:“短暂一聚,再作汇合当是在八、九道阵门时了。诸般安排须先得布置妥当。诸位师弟怎么看”
左侧第一位者是个彩裙女子,正是奚轻衡。她启唇言道:“临行时真人安排,只消取了一件九蕴之宝,便算成功。现在第六山剩余之人,我派占了三分之一有余。以近四成的人力,夺取九分之一的宝物,本来就无有任何悬念。”
奚轻衡之下是一相貌英挺的华服青年。此人名为纪文从,乃是修习翠容心经的金丹三重境修士。
纪文从听闻奚轻衡之言,点头道:“奚师妹所言不差。第六关赤阳碑有七十二座。而疑似金丹二重境以上者不过二十余人。眼下远远未到相争的时刻。”
“二十五六个位置站定,剩余四十多个名额却是一重境修士相争。我余玄宗金丹一重境者尚余四十八人,门中精锐,远胜那山野散修。料想十分之七八过了第六关,不是难事。第八关三十六进十八,才是值得用心安排的关键处。”
向之融左侧那人,看上去四十许的中年人气度,却英挺俊朗尤胜少年。他一甩手中拂尘,冷然道:“真人只言至少能得一宝便可,却并未说不许多取。九蕴之宝何等分量,我等还是要尽力而为才是。”
当初在“林台”上被归无咎窥见的,便是奚轻衡和此人了。同修海天诀一脉的金丹四重修士叶光中。
从前自秘境中流出的融合八团玉岚之精的秘宝,品质已经接近“第五品法宝”。从未出现过的九蕴之宝,极有可能价值在第五品法宝之上。
整个容州荒海,唯有韩安世、舒永延炼化了六炼本命法宝。而九蕴之宝一旦出世,等若足以压倒除此之外的其余宝物。若是交由门中元婴三重境长老来使,势必如虎添翼,算是余玄宗一大助力!
纪文从下首是一方巾折扇,策士打扮的中年修士。这人把手中折扇一摇,高声道:“叶师兄言之极是。依岳某所见,要想大有收获,关键并不在于第八关,正在眼下这第六关。”
“若按照文从师兄所言策略,所有金丹二重境以上者暂避锋芒,站定二十多个名额,却将剩余位置交由一百多人去争。如此做等于将矛盾转移到下一轮,却并未为我扩大优势。”
叶光中双眸中光芒闪烁,淡声道:“岳师弟有何良策,但请讲来。”
策士打扮的“岳师弟”道:“玉京门一方已大致探查清楚。金丹二重境以上者大约人。其中二人气机以秘法辩之,乃是四重境修士。只是此辈到底是哪一家哪一派,姓甚名谁,我等一时间还无法确定。”
“出行之初真人言道,若非对方找上门来,勿需与四重境修士起了冲突。既然如此,这两件九蕴之宝予了他又何妨不过剩余七宝,我余玄宗却需尽数取之。”
“之所以岳某说关键在于第六关,原因便在这里。二十余位金丹二重境修士,我余玄宗占了十一位。玉京门等派占了位。散修五六位。我方力量单独与玉京门等相较,实是胜过一筹;但若其余诸修联手敌我,我派又处于劣势。”
&nbs
第十三章 剑感虚实夺阵门
随着归无咎二指虚点,纵横交错的剑气如星辉漫卷,春雨纷纷。一百零八道,二百一十六道,三百六十五道……
归无咎已看得分明。白面剑客境界虽高,但那返源归真之术到底不能圆全无漏。要想彻底达到这一步,非有元婴修为不可。将发射出的剑光丹煞收回十之七八,已经极为了得。
既然如此,自己进一步加大规模,即便每一剑只消耗两三分元气,此人的功力折损依旧会高到不可承受的程度。
实则对于这白面剑客而言,并不与归无咎剑光作纠缠,直接攻杀归无咎本体,似乎是更好的策略。但是他似乎在刻意磨炼剑术,坚持以剑对剑,并不汲汲于胜负。
白面剑客开始时依旧驾驭那溯源逆光之术应对。直到归无咎剑光显化到千道以上,此人铁石般的脸色才稍稍有几分变化。
却见此人蓦然将舞动成圆的长剑一收,圆盘剑光俱都消散,似已技穷。
千余道雁行阵列的迷蒙剑气顺势杀至。
白面剑客重又回到抱剑而立的姿态,微微侧耳,似乎在聆听什么至玄至妙的空渺之音。
不过十分之一个刹那的功夫,剑气卷舞盘旋,欺身到白面剑客三丈之内!
丈许之内!
三尺之内!
白面剑客双眸突然爆光,一刺!二刺!三刺!一连刺出七剑!
七声“叮”“叮”细响,七剑剑尖如浮光掠影般和七道剑气相接,化作尺许大小的奇雾百态,升降腾跃。
除却这七道剑光之外的千万剑气,瞬间如猛虎噬咬般扑向白面剑客的身体。不过白面剑客袍服之上却涌起一层淡淡的丹煞,这些剑气正中其身,只激起数寸大小的点点波纹,便消散不见。
这一下归无咎是真的异常震动。如非玉岚秘境唯有金丹修士能够进入,归无咎几乎怀疑这是元婴真人降低修为试探自己深浅。
归无咎发出万千剑光,唯有七道实剑,其余千万道俱是元光显化术化成的虚招!
然而这虚实之分,竟然被白面剑客感应识破。
即便以独孤信陵元婴三重境的修为,唯有进入十丈之内方能感应自己剑光真伪分别。普通元婴真人,也唯有在剑气临身的瞬间能够分辨一二。
这白面剑客只是金丹修为,却能够在剑气近身三尺时辨别出了归无咎剑光虚实。
归无咎眸中清光一闪。虽然自己几乎算是实打实的金丹修士。但是金液虚丹和真正的金丹还是有区别的。他的丹力乃是不可再生的消耗品,并不能通过打坐行气回复修为。因此无谓的交手,能避则避。
他留下方文通传信,又遣朱道人散布流言,宣扬自家名声,都是为了这一目的。
先前他只用“元光显化术”消耗白面剑客实力,自身损耗其实极小。但是若对方能够窥破这一招,那么自己就无有必要以神通应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