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法无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巡山校尉
并非如一些同门所猜想的那样,归无咎不愿意花费精力祭炼飞行法器。也并非以“道法自然”故作姿态,不轻易动用道术外物。在归无咎看来,唯有修行到了与日月同长久、并天地而久大的境界,才是真正的得道逍遥。否则所谓的神通高明,只不过是窃取一丝天地伟力而已。既然如此,借助法器与顺着行程借助飞鸟,又有什么不同呢
何况,那青鸟展翅的律动,雄浑遒劲中透露着逍遥的气息和自由的节奏,让归无咎很享受这种感觉。
将小丫头木愔璃丢在悬宕峰后,归无咎这才返回。
盘炉峰与悬宕峰虽然相邻,但并无山道相通,唯有一根千余丈长的铁索相连。现在,归无咎正在这铁索上信步而行。
其实归无咎对悬宕峰和这索道熟悉无比,因为其中留下了他十二年行走的印迹。此处本就是归无咎入门之初磨炼道心的选择,早先每次练功的归程,沿着铁索去感受那“如临深渊”的意境,也算是功课之一。
只是归无咎入门十八个月后成就真气一重之时,此物已毫无用处了。但这前十八个月所形成的习惯,他却一直保持。
千丈索道,转眼间已经走过了一大半。
昨日此时,归无咎正在犹疑决断之中。最终,他相信了开始的一点直觉,一步踏过,完成了修道途中的第一道关口--灵形境。虽然小有波折,但到底是有惊无险。但是此时归无咎却发现,似乎等待比决断更艰难。
昨日此时到现在的十二个时辰,似乎和修道以来的十二年也差不多。
“归师兄真是好兴致。”
耳边响起的清平质直的声音打断了归无咎的思绪。一抬头,发现自己已然走到索道的尽头,三个人影正守候在这里。
左侧两人紧靠在一起,一人白袍玉带,身形清减,站立深渊之畔仿佛飘飘摇摇;另一人衣衫配饰明丽雍容,但青面挺鼻,目如鹰隼,和他的华贵衣着极不相称。另一人站在索道右侧,身如山峦,魁伟贞固,一副神游物外的模样,却和左侧二人拉开丈许长的距离。
原来正是乔修广,容常治,和成不铭三人。
见到这三人,归无咎有些意外。他们之间可谈不上有什么交情。
冲霄阁一众师兄弟中,不论众人心底真实想法如何;至少从表面上看,归无咎和大多数人的关系还不错。一来,归无咎道法深湛,为真气境的诸位弟子排异解难,俨然冲霄阁的代理教师;二来,归无咎自身修行缓慢,似乎不大可能成为真传之会上的竞争对手。
但凡事总有例外。有人可以折节下问,就有人崖岸自高,怀才自负。冲霄阁中的二十余位灵形期弟子,其中的三分之二,在真气境修行《九元书》的过程中受到过归无咎的指点。但依然有那么几位,与归无咎没有什么交集。
可能是不需要,可能是不屑,也可能是家门深厚,自有名师。
眼前这三人毫无疑问就属于此类。事实上,成为同门八年有余,这三人中的任意一人和归无咎说过的话也不超过十句。就算是三四个时辰之前的“乐游会”宴席之上,彼此也没有几句攀谈。
此时这三人竟然联袂守在自己洞府门口,倒令归无咎莫测高深。
乔修广和容常治似乎家族牵连颇深,算得上是世交,一起走动也不奇怪。只是成不铭素来特立独行,与任何同门都交往不多,此刻也一并出现在这里,不知发生了何事。
归无咎行事向来直接,在索道尽头一跃而下,静静地道:“三位师弟想必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了。有什么见教就请说吧。”
没有交情,也就不必无谓的寒暄拉扯。
最左侧的白衣清瘦青年正是乔修广,他抬起头,直视归无咎双眼,缓缓道:“乔某想给归师兄讲一个故事,只是不知道归师兄有没有兴趣
第十二章 设谋争位水就虚
归无咎听乔修广讲完,神情显出几分古怪:“我明白三位的意思了。”抬首正视三人:“你们是想问我,是否如章祜一般,是所谓的待诏真传身份。”
“待诏真传”四个字亲口从归无咎口中说出,连本来漫不经心的成不铭也抬起头来,观察归无咎的表情。
六道犀利目光注视着的归无咎面庞,归无咎却恍如未觉。气氛一时显得有些凝固。
良久,归无咎道:“章祜是章祜,归无咎是归无咎。三位师弟倒真是看得起我。”声调飘忽,似乎有些怅惘。
容常治接口道:“对于归师兄,我们不敢妄下断语。只是不敢看不起越衡宗数十万载的传承。”
归无咎眉毛一挑,明白了容常治话中之意。
若说世俗间的富贵之家、公侯望族子弟,有尸位素餐、欺世盗名之辈,也不足为奇。但越衡宗仙家巨派,冲霄阁又是立派之基,制度谨严非同小可,从未听说有哪一家势力能够滥竽充数,将资质不足的弟子塞入其中。那么自己困于真气境中十二载,又有种种异于他人之处,在有心人眼中就值得玩味了。
归无咎洒然道:“乔师弟言列举那章祜与众不同之处,其意所指,在下心中有数。”
归无咎举手轻拂袍袖,似乎在除去漫游浸染的灰尘,续道:“说到对《九元书》理解深湛云云,在下也不敢自谦,也就愧领了。但其他情况,归某和章祜似乎并不相同。章祜四年八个月成就灵形,固然稍慢,也在正常范围之内。和在真气境中渡过十二载的区区在下相比,恐怕不能相提并论吧”
说到此处,归无咎仿佛自嘲般的一笑:“章祜成就灵形光华暗淡,而在下却是全然没有,不是连周掌阁也一时未察么似也不尽相同。三位师弟多心了。”
容常治面色一缓,狐疑道:“那归师兄的意思是否认了”
尽管归无咎言下之意已经说的很明白,但是事关重大,容常治不得不得到一个明确的回复。不然无法回去交代。
冲霄阁弟子的来源,小半为派外遗珠,大多却是本门蓍旧之后。成、乔、容三人无一例外。其中容氏之先祖更是越衡宗十余万载之前的一位大能修士,族中近千年来晋升元婴境界的真人就不下五人。
今日午时“乐游会”一散,容常治赶回族中,与长辈言谈之间之间踌躇满志,以为宁素尘既不足虑,本届真传无非成不铭、乔修广与自己而已。
无意言及归无咎,此人昨日成就灵形却毫无征兆。本来不过作为谈资,孰料被一位名为容颐的族叔听闻,神色郑重。这人立刻将容常治叫住,详细询问事情经过。
容常治的这位族叔容颐虽然只是金丹修为,但因为一些特殊原因得闻门中许多秘事。容氏一门对他也颇为倚重。见这位族叔面色郑重,容常治也不敢怠慢,将归无咎的种种事迹一一道出。
道法理解深湛却似乎灵根品级极低,成就灵形周身没有异象,在真气境中史无前例的修行一十二年......容颐脸色愈加凝重,最终做出了一个看似匪夷所思却又合乎情理的猜测-----这归无咎极有可能是待诏真传!
越衡宗最近一位“待诏真传”章祜已然是四千七百年前的事了,而再往上追溯,就要到万年以前。而元婴真人的寿命
第十三章 寓言还报假中真
归无咎点了点头,转而对着成不铭道:“乔师弟和容师弟的动机我能够理解。只是成师弟,你是本届唯一一位小自在境修士,就算真的只剩两个名额,你也是有几分把握的吧顺路过来看热闹的成师弟不是这样的人。”
成不铭衣袂随风轻动,丝毫不掩他身形之凝实。成不铭沉声道:“待诏真传,排名在与试弟子之上。”
归无咎哂道:“如果归某真的是待诏真传,就为了排名先后,成师弟打算卧薪尝胆,等上三年”
成不铭默然无语。
归无咎道:“乔师弟给我讲了一个故事,在下无以为报,也给三位师弟将一个故事。至于故事的主题么,与乔师弟相同。”
归无咎顿了顿,声音幽眇明净:“这章祜确然了得,但在追逐大道之途的过程中,终究不是未能走出最后一步么待诏真传,诏不轻传,又怎么会无法结出善果呢只是因为章祜是迄今最近的待诏修士,事迹在小范围内尚为人知,至于更久远的故事,得闻秘辛者就更少了。”
“十五万年前,本门有一位弟子名为冷镜霄。这位入门时尚是垂髫少女,资质绝代,举世无匹。此女道法根基素来冠绝同门,绝无甚么灵形境中实力受限、难以通过选拔的弊端。按理说冷镜霄照常参与选拔即可,无须横生枝节。可是有一桩奇事---此女心生九窍,七情交感;拈花则易醉,落叶则伤情。在未曾走出那立道基、斩凡身的一步前,一身法力气机往往随着情绪变化忽强忽弱,周流不定。当时越衡宗掌门,因为怕这少女在考核当天万一发挥失常,使越衡宗二十多万年的规矩为难,竟因此降下金符,使她成为待诏真传。”
“你们说奇也不奇其实越衡宗内,凝神静心的功法宝物比比皆是,这位前代掌门只因万一之念,就降下金符,对这冷镜霄可真是着紧的过头了。这也算是历代待诏真传中最随意、最离奇的一人了。”
成不铭三人听归无咎一开口说起这与待诏真传相关的秘事,竟连成、乔、容三家也未曾与闻,不由有些诧异。不过听归无咎的口吻,这冷镜霄最终成就似乎在章祜之上,那么就当是最终成就大能之位的。
只不过本派三十六万载以来,成就此位的修士一共三十余位,无不大名鼎鼎,却并不记得有个名为冷镜霄的女修,当下三人皱眉不语。
归无咎也不也不多做解释,只是微笑着说出几个字:“玄虚明道妙鸿天尊。”
成不铭三人面色陡变。
乔修广皱眉道:“提及祖师名讳,未免不敬。”
越衡宗立派三十六万载以来,证得大能之位的修士共三十余人,其中掌门之位更是无一例外由此辈担任,至今已十二代。
大能之位,号称“真君”,返璞归醇,合真近道。只是,“近于道”和“达于道”到底还是有差别的。真君大能,距离真正道周天地的逍遥境界,还差那最后一步。这最后一步只知道有个名目叫“斩天人二分”。至于具体是何奥妙法门,却不是低辈修士所能知晓。
越衡宗十二代掌门,只有初代、二代、四代、七代、十代五位掌门能够以道统相传,号称初祖、二祖、三祖、四祖、五祖,是越衡宗仅有的五位走出最后一步、踏足无上道境的大神通之士。
即便证得真君大能之位,后辈门人也只以“某某真君”称之,并不避讳其名,以示未离人道之列。唯有进一步攀登无上至境,位列“天尊
第十四章 明台返照正道心(上)
良久,归无咎缓慢走到洞府大门,一步迈入。
随手往养气铜炉中投入一枚“静魂香”,静中养元,归无咎纷纭复杂的心绪渐渐平定下来。
回想这一日发生的种种事态,归无咎突然意识到,自身的心性修持距离圆满之境还有极远的距离。
这十二年种种修行经历也在他心头流淌而过。
以自己的灵根品质,就算对玄理的领悟没有丝毫阻滞,修行《九元书》所需要的时间也要比寻常弟子多出四五倍。旁人需要三年六个月,自己就需要将近十八年;而当初那人给自己的时间期限,是二十年。
但是归无咎未曾有气馁之意,苦心孤诣、精勤不二,最终仅用十二年,便完成了真气九重的全部修行,比预想的进度快了足足三分之一。
随着时间推移,归无咎修行进度缓慢、似乎灵根品质颇低的情况为众人所知。面对同门种种异样眼色,腹诽狐疑,归无咎始终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不过吾守吾常,吾修吾道尔,旁人何足道哉颇有几分穷困之中闲庭信步的意味。
再后来,归无咎道法深湛为众人所知,为文晋元所宣扬,为周掌阁所推重,几乎成为冲霄阁真气境弟子的半个老师。至少表面上,大多数人对自己都颇为敬重。境遇变化,倨而后恭,归无咎的清净之心也并未因此起了一丝涟漪。
因此,归无咎一向以为:自己的心性修持算是极为不错的。
但经历了这一整天的等候,归无咎才知道大错特错。绝不是自己真的修到了一颗百折不回、万变不穷的坚凝道心,而是那一枚牌符----就像一颗定心丸一样,让自己能够足够淡泊的面对那些小小荣辱罢了。
至于那修行的勤苦,又算得了什么呢昨日那倚仗了十二年的根本之物遽然失效,自己不免起了患得患失之念。
归无咎突然升起一种明悟:唯有在生死之间、得失之间无所畏惧,才是真正的道心圆融。
大道之争,道念之立,绝不是有几分苦恒之心、坚持不懈就能够成就的。否则,凡夫俗子中的农夫力役,十有**都是吃苦耐劳的。莫非修道之人,心性连此辈也不如么
所谓道心,其实就是一种拷问,问你是否敢于赌上全部,去追寻那茫茫中的一丝机缘。
修道之路,决不是等待别人施舍机会,而必须主动去争取!自己虽然在真气境滞留了十二年,但是相较于这世间的绝大多数修士,自己的进度依然是领先的。而十日之后的真传铨选之会,也同样是自己奋力一搏的舞台。
良机过后再难求,大道在前人必争。
悟通这一层,归无咎似乎感到掩蔽灵台的淡淡云雾逐渐消散了,低头拾起那碎成两截的牌符,随手投入了铜炉中。随着一道青色火苗窜起,渐渐化为灰烬。
当务之急,是利用有限的时间,过了“返照”关。未过此关的灵形修士通常难以完全发挥自身潜力,争夺三甲也就无从谈起。
历来冲霄阁灵形弟子突破此关,采用的是“故境重游”之法。和真气境弟子一道,重修《九元书》中自己曾经有所阻滞碍难的轮次。这番举动等于站在了更高的山峰上回首走过的道路,对其中的曲直、利弊、得失自然能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一旦节节贯通,灵形元光自然臻于驯熟之境。
但是归无咎却并不打算采取此法。
归无咎在洞府正中央的水池边洗了洗手,然后自一枚碧绿纳物戒中取出笔墨纸砚铺在石桌上。说是“纸”,其实是一道空白的卷轴,高约尺半,完全打开之后长度怕不有数丈,只是卷束大半,只打开三尺长短铺满桌面。
第十五章 明台返照正道心(下)
《九元书》竟能在真气境中因道法理解不纯生出种种障碍,堪称天下异数。以冲霄阁弟子资质之佳,也不能完全免除。
归无咎就此疑问请教于周掌阁,周掌阁言道,世俗中的真气境功法均是形而下的粗浅功法,自然没有疑难,按部就班的修行即可。而《九元书》脱胎于直指大道的无上秘典《通灵显化真形图》,内中已有大道轮廓、上法雏形,在知见上存有疑难也是应有之义。
归无咎起初也以为然。但是随着完整的修完真气九重之后,归无咎隐隐感到,许多同门产生的各类疑难问题,看似隔如参商,但是其中隐含着奇特的关联。自己有几次似乎灵光一闪抓到了什么,但转眼间又无迹可寻。
也不知是一个时辰还是两个时辰,展开的长卷空白处已是朱红片片,密密麻麻的小字布满缝隙,全部记载的是同门曾经向归无咎问过的种种问题,以附录的形式缀于正文旁边。
这就是归无咎的底气所在!
在那眼界浅薄之人看来,归无咎在冲霄阁中好为人师,不过是露才扬己以邀虚誉。即便有些见识的,也多半是猜测这归无咎自知大道无望,故而广结善缘以为退路。他们哪里能够明白归无咎的真正用意。
归无咎心中一笑:道途争锋,一朝一夕也是无限宝贵的。自己可没有那么高的思想境界,长期做那舍己为人之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