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法无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巡山校尉
为了便于欣赏美景之故,归无咎的法舟飞得不高。眼波流转间,尽可见崇岭高悬,丛箐密翳;近处细观之,更可赏危壁倚空,叠屏耸翠。抬首远眺更有奔流之瀑,宛转之溪,澄碧之湖间错熔铸。诸景和合,可谓静若太虚,动藏玄机,令人杳然忘世。
立志功名,是族门的祈盼;笑傲公侯,是长青子的允诺;金符引诏,是那人的画饼。此时此景此情,面对明日的一场交锋,归无咎一声长笑。
这,是自己要面对的道争!
任由这飞舟法器慢悠悠的游荡,归无咎吟唱道:
“尘境奔波兮,再三困苦;
不得奋飞兮,彷徨失鹿。
......
接引玄宗兮,因缘顾我;
三才错乱兮,难分巧拙。
......
周流变化兮,得失玄妙;
纵翼翱翔兮,破碎心牢。
......
大梦一别兮,安得复返
卷舒云水兮,向道不还!”
......
突然一个声音在耳边响起:“三千乱星演妙法,十八神通跃天门。你们越衡宗的功法不愧是以绚丽多姿、变幻无方著称,以至于得了一个道近于艺的“艺门”评语。连门下弟子也是这样流宕纵情。”
归无咎长身而起,只见两个人影静静地浮在空中,其中一人是个相貌昳丽的青年,头戴一顶金冠,衣冠赫奕,仪静体闲,但他这份从容之中似乎暗藏无穷萧杀,烘托出森然博大的气机远非元婴真人可比。不仅如此,这份奇特的韵味---举手抬足间与山河大地相为表里,一下子便让归无咎联想起了当初带自己入门的那人。
另外一人是一名十七八岁的少年,一袭青袍质朴无文,面色微黑,相貌十分平凡。
归无咎一怔,这人口称“你们越衡宗”,显然并非本门中人。另外四洲六海皆在越衡宗驭下,就算是十大门派中人,也不可能如此无礼;等而下之者就更不足道了。归无咎不由得对此人身份产生种种猜测,而他所说的话一时也未解何意。
当即问道:“请问前辈高姓大名”
这青年“咦”的一声,蓦然双目间幽光湛湛,放出光华。
归无咎觉得自身仿佛化作一道虚影,被拖入一处上下无极、渺然莫测的空间中,周身一切外物甚至体内的元光、神魂、骨骼,无不成为透明状态,无一丝秘密可言。遭此变故,登时心头一惊。
克制本心冷静下来,归无咎默默体察,唯有正身袖中所藏的无名墨珠似乎并未在虚像投影中显现。
归无咎心中一动,此人似乎是在以一种极高明的神通探查自己的底细。这青年若果真是那等人物,连他也无法探查到自己袖中这无名墨珠,此珠的神异还要在自己想象之上。
这青年笑道:“你这少年明明志得意满,却唱了些什么困苦、彷徨。呵呵,可有些言不由衷。”
归无咎道:“晚辈不明白前辈所言之意。”
这青年道:“哪一句话不明白艺门的诨号么,你们越衡宗自己并不喜欢,估摸着你是个没出过远门的,不知道也不为奇。至于三千乱星,十八神通,你修为尚浅,等你明日成了真传弟子之后,自然就明白我我说的什么意思。你明日就要成为真传弟子,日后道途也是一片坦途,却在唱什么困苦彷徨,我说你无病呻吟,也不为过吧”
&nbs
第二十三章 大道在前人必争(一)
五屏山,千绝峰。
千绝峰是越衡山门中震位九十九山的最高峰,无数露珠云雾随风汇聚而来,最后凝成一股浩浩荡荡的水势,宛如天河玉带,环住千绝峰峰顶。自山峰之外观看,山底裹翠,山顶披银,将这山峰虚实牢牢遮住。二色分明优游不定,实在蔚为奇观。不仅如此,百十里外便可闻水声相激,发出嗤嗤声响。
可在这千绝峰的内部,一道碧绿竹林仿佛围墙,圈住一片约数千丈方圆的青石道场。除此之外倒也没有什么殿宇楼阁、宫观洞府。站在道场之上抬首望去,天光大放,云消雾散,俨然神气清朗。极目远眺,五屏山其余十二峰似乎依稀可见。不但视野四通八达,略无阻隔,更难得既旷且幽,针落可闻。如果有人一直常住此峰不出,实在难以想象这座山峰其实是被一道水流所掩映
数十稀疏人影围坐道场正中,默然无言。
一道流光闪过,原来是千绝峰外有二人御使着貌如白鹤的法器飞行到峰前停下。其中一人于怀中掏出一枚银色令符,对着水光轻轻一晃,只见回环水流化作旋涡,豁然洞开一个径长丈许的口子。二人钻入其中隐没不见,旋涡入口也立即恢复如初。
不多时,又有三三两两来人,驾驭各色法器,取出令符如法炮制,进入这千绝峰中。这些人有男有女,身着各色服饰。
衡越宗八百八十山一万零二十四峰中,如千绝峰这般,被“涵元真水阵”所掩盖的山峰,共有四十七座。此阵对处于阵内之人毫无影响,虽看不到峰外之人,但山水天地宛然在目。然对于阵外之人来说,目光却被一道流水遮住虚实。除了视野受限外,这道水幕更有极强防御能力,即便数百余个元婴真人合力,也攻之不破。
其余四十六座山峰无一不是本门重地,不但均以金丹修士为主,且坐镇其中的元婴真人,至少也有数名之多。而这千绝峰,方才进进出出的似乎都是些真气境的修士。
虽然如此,这千绝峰的重要程度,在四十七峰之中却排在前列。因为三年一度的冲霄阁“真传铨选会”便在这千绝峰双龙池举行。
此时距离法会开始还有半个时辰,前来旁观的冲霄阁真气境弟子来了约半数,浮游在法器之中无所事事,东张西望。空中时不时突然冒出淡淡的旋涡,从中钻出一个两个人影,一阵张望,悬停而立。
而参与此会的灵形境弟子,却无不早在半个时辰之前就一一落座。
道场正中是数十个三尺高的古朴石台,每个石台上坐着一个人。第一列是归无咎、成不铭、乔修广、容常治、陆守拙、宫直文、计雪峰等;第二列是审玄永、甄少华、胡至清、封明城、钟子昌、张炫隆等;第三列却是六个女子,分别是宁素尘、秦妙真、尹冰萝、叶疏影、染冬菱、殷彩蝶。
这二十余人面色都极为平淡,丝毫看不出至多数个时辰之后,其中有三人将成为那内府真传,在大道之行中踏出重要的一步;而其他二十一人,虽也能在外府传承中挑选出较为出色的一门,将来也有极大希望迈入金丹甚至元婴境界,但到底是无望道途。
归无咎自进入越衡宗修行以来,虽然知晓彼此之间有一场道途之争是避不过的,但表面上大家都是和和气气,并不生无谓的龃龉。即便“道不同不相为谋”如成不铭、容常治之辈,也不过是无所交通,井水不犯河水而已。
此时坐在这石台之上,相争之人尽在眼前,倒是涌起一股奇妙的感觉。
最开始,他是“引诏金符”失信,遂不得不踏上争途,一试这真传之会。现在他却觉得,这个“争”字,本身就是大道的一部分。
他正在品味流淌的思绪,却突然发觉数百丈外有人正在挤眉弄眼、摇头晃脑吸引自己注意力,抬头一看,却是木愔璃那小丫头身着湖蓝衣衫,坐在一件棋盘状的法器上对自己打招呼。身后还站着一人,木愔璃的小脑袋刚刚及得上此人胸口。
木愔璃身后这人一袭藕荷长裙,朗目疏眉,顾盼流转,也是冲自己甜甜一笑。正是真气八重境修为的谢月屏。其实谢月屏也是一个古灵精怪、天真烂漫的性子,只是此时更年幼的木愔璃蹦蹦跳跳的站在她身前,倒把她衬托出一股雅淡如菊的风采来。
木愔璃五天前和归无咎别后,这几日便骑乘着余黄兽去寻找真气境的师兄师姐玩耍。
她那日与归无咎一游之后,觉得这冲霄阁中年纪最长的师兄很是和善。于是活泼好动的本性逐渐显露,起了结交诸位师兄师姐的心思。
多数师兄师姐开始待她都很亲近。但他们最年轻的也在十五六岁以上,和木愔璃这总角之年的女娃到底有不小差距,言谈间不免缺乏共同语言。直到遇到谢月屏,二人没大没小
第二十四章 大道在前人必争(二)
但凡修道之人,尤其是天资卓著者,十有六七是有几分锐气的。
但是如这顶层飞宫上的那人,浑身冷意浸浸,锋锐渗人,犹如一柄利剑上冲霄汉,归无咎却前所未见。
其实仔细看去,这第三层飞宫并非空无一物,当中玉榻玉台,罗伞顶盖,画屏连廊,盆栽花草,乃至随侍童子少女,虽较简略,但也无不具备。只是为此人磅礴锋芒所摄,倒显示出一种一无所有的幻觉。就连此人体型肥瘦,面貌美丑,服色缁黄,也尽数使人难以留意。如果这人能够收摄一身气机,翌日再见,现在场上诸弟子十有七八倒要来个见面不识。
这座以十六只蛟龙为脚力的三重飞宫飞至青石道场正中,悬停不动。归无咎等众位弟子心下均了然,此人应当便是本届真传之会的主持之人,五陵殿殿主,岳玄英。传闻中此人乃是一位功行至少在元婴四重境的大神通者。
五陵殿在越衡宗六殿之中最为神秘,其门下皆为真传弟子,以比对《通灵显化真形图》修行中的得失优劣为宗旨。这飞宫第二、三重中正是此辈中的元婴真人与金丹修士。这一群人也是除了冲霄阁上下和主持之人外,唯一得以旁观真传之会者。
换言之,即便今日是另外五殿的某一殿主担任法会主持,这些人也会自行前来观摩。今日随自家殿主的“太和天宫”前来,不过是搭了顺风车而已。
半数以上的真气境弟子不住打量五陵殿主的这座鲜丽飞宫,赞叹之余不免杞人忧天,以这飞宫之浩大雄伟,若两位副殿主均是如此排场,这千绝峰双龙池道场可着实有些拥堵了。
可是他们显然是多虑了,只见这岳玄英一挥袖,这第三重飞宫上立刻多出三座玉榻,其中两个一左一右靠在自己两侧,另一个距离稍远,比这三座玉榻竟然还要高出数尺。玉阶之下,又多出并列的五双青藤座椅。连他自己,共十四个位置。显然这“太和天宫”第三重便是主持法会之处。
周敏桢真人看到这一幕,却有一些奇怪,岳玄英及其两侧显然是三位主持的位置,十张藤椅也是历届定例,有人坐定。只是不知那个多出来的玉榻是给谁留的。
又过了半柱香的时间,空中东西两侧同时漾起波纹,随即一紫一青两道光华映入众人眼帘,直奔太和天宫那第三重金台之上。
归无咎抬头一瞥,那道青色光华却是一个身着青袍的中年道人,手执拂尘,座下赫然是一只面貌狰狞的青色异兽“余黄”,只是此兽的雄壮霸道可比木愔璃所乘的那只胜过太多了。青袍青兽,行动间如一道青影。另一人玄丝衮服,面容不辨,一手藏于袖中,空空荡荡,另一手执了一柄看不清是玉圭还是如意的法宝。此人御空而来,并未驭使法宝或灵禽异兽,只是飞遁时紫光滚滚,声势却远远在那青袍道人之上。
这两人落在太和天宫之中,与岳玄英一见礼,便在左右两侧玉榻上坐定。
道场角落,周真人落尘金台旁边不远处,一件精巧纤致的六角飞阁当空悬浮,正是一件上等飞行法器。其上坐着四五个人。一个样貌十四五岁、清秀灵动的少年开口道:“蓝师兄,这两位真人是什么来历”
“蓝师兄”正是蓝钰,他斜躺座中,把玩着手中玉佩,一副慵懒之色道:“本届法会主持人物不是早已告知了么主持是五陵殿主岳玄英岳真人,两位副主持是心镜殿副殿主卢重光真人和明光殿副殿主霍承文真人。”
这少年双颊一红,羞涩笑道:“这我是知道的,坐在正中主持飞宫的必定是岳真人,只是后来的这两位,谁是明真人,谁是霍真人我却分不清楚。”
蓝钰正要开口,旁边一个锦衣玄靴、皮肤白皙的少年笑嘻嘻的道:“这又何难那行动间紫光阵阵的,必然是明光殿副殿主霍承文真人,否则“明光殿主”岂不是名不副实了至于另一位,自然是心境殿卢真人了。”
提问的少年瞪大眼睛,满脸不信之色。这时又有一个身着紫色丝袍的少年笑道:“宁师弟之言大谬。紫光大放,想必是人如其名,定是卢重光卢真人,至于另一位,才是霍真人。”
说罢二人对视一眼,哈哈大笑。
这少年无奈,只得把求助的眼神投向蓝钰。蓝钰微笑道:“宁师弟,修师弟,你们这是何必呢。谷师弟刚刚过了淬凡四关开始修习《九元书》,何必做弄他骑余黄而来的是霍真人,行动间紫光耀目的是卢真人。”最后一句话却是对那最年轻的“谷师弟”说的。
蓝钰提起手指,指着道场正中石台之上归无咎等二十三人,蓝钰道:“你们现在编排师长,调戏师弟,须知我等距离这一场,也不过三载时光而已。”
那白面的宁师弟名为宁朴晨,紫袍的修师弟名为修青洪,均是冲霄阁真气境弟子。
那身着紫服的修青洪却满不在乎的道:“道法自然,何惧之有区区真传之会,想要易我性情,却是千难万难。更不用说因此伤了同门和气。再说我等三人固然是三年后的对手,但谷师弟无论如何也要到六载之后的那届法会了。”
宁朴晨亦道:“真传之会,不过是道途之上第一
第二十五章 大道在前人必争(三)
方才这十人对岳真人等三人寒暄交流时,那玉榻分明空空如也。就在这瞬息之间,没有丝毫法力波动,也未见到任何遁光穿透进来,此人就神不知鬼不觉的坐在此处,还携带一个分明只是灵形修为的少年。
原先场上的十三人,岳玄英以锋芒无俦的气场稳居主人之位,其余十二人枝附影从,层次分明。但这青年一旦映入众人眼帘,虽是一副清灵质朴的模样,但不经意间就反客为主,成为这第三层太和天宫的焦点,仿佛万物以其为中心,本就是自然之理。
这青年笑道:“涵元真水阵终究是贵宗阵中之阵,只收预防万一之效,自然挡不住本人。如果是贵宗的山门大阵,可就没有这么容易潜入进来。”
岳玄英上前一礼,缓声道:“与我辈同列,倒是委屈尊驾了。”
这青年摆摆手道:“你我数百年前本也交情不浅,自然平辈论交即可。再说客随主便,你是主持之人,若真在太和天宫之上再给我安一把椅子,也不伦不类的很。”
卢真人在一旁投来一个探询的眼神,示意既然均已到齐,法会似乎可以开始了。
岳玄英微一点头,身后一名道童交代几句,这道童当即退下。
不多时,身后屏风里走出一个人来,其人面目清朗,玄冕朱里,玉笄朱纮,黧黑上衣,明黄下裳,三尺宽袖,绯带紫绅。服饰正中衬托出十二团靛青花卉图样,大袖上绣满细密的水绿图纹。走到岳玄英身前,步履端庄。
此人似是司礼道人一类的人物,对岳玄英致意后,对着前方略一挥手。
登时三重天宫之中,左右连廊最外围一格,被四个道童撤下。
左侧廊内,显露出一顶悬架金钟。此钟高约丈许,正反两面高处各十八钟乳,下方则是铭刻了密密麻麻的铭文。右侧却是一只一般大小的虎座凤架鼓。
左右钟鼓旁边,均站着一名丈二身材、精悍逼人的红巾力士。
这司礼道人面容肃穆,高声道:“钟起。”
那红巾力士毫不犹豫,荡起钟槌重重三击。
随着沉郁恢弘之声响盈四表,道场之中升起一道圆柱光幕,将整个太和天宫和安坐于石台之上的灵形弟子包裹在内。而周真人的落尘金台和真气境旁观弟子所乘法器,俱都隔绝在外。不过这道光幕近乎透明,并不阻碍内外诸人的视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