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老大是女郎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罗青梅
她的声音越来越冷,“你别以为仗着是大房的儿子就能拿捏我。你不是想读书科举吗?读书人最重品行,你敢有什么不好的心思,我就去二少爷那里告发你,以后你别想读书做官!”
大房的二少爷是黄州县最年轻的举人,族学里的老师只是个老童生,学问有限。二少爷有时候会去族学代课,顺便抽查傅家子弟们的功课。整座黄州县的人都知道,傅家的小少爷们天不怕地不怕,唯独怕二少爷。
传言不虚,傅云启光是听到二少爷这个称呼就不自觉哆嗦了两下。
好话坏话都让傅云英说尽了,他脑子里乱成一团,胡乱擦了下鼻涕,抽噎着道:“好,我认你娘,将来我要给小姑养老,你不能拦着我!”
他伸出脏乎乎的手,“我们来拉钩,谁敢反悔,谁是乌龟王八蛋!”
到底还是个孩子,简单威逼利诱一下就屈服了……傅云英不由失笑,“一言为定。”
听到傅云英的咳嗽声,丫鬟、婆子们陆陆续续回房。
张妈妈要送傅云启回院子,他擦干眼泪说,“还没向母亲辞别。”
说完,他走进里间给韩氏磕头,然后才出去。
丫鬟们目瞪口呆。
灶房送来热水,韩氏上前拎起铜壶,倒了满满一盆热水,给傅云英洗脚。丫鬟要帮忙,她笑着道:“我来吧,天不早了,你们回去歇着吧。”
芳岁和朱炎对望一眼,明白母女俩有体己话说,默默退出去。
“大丫,你真厉害!”韩氏把傅云英的脚丫子往放了药材的铜盆里摁,“还真把启哥给吓住了!”
热水太烫了,傅云英直吸气,想把脚缩回来。
韩氏紧紧攥着她的脚不放,“别嫌烫,郎中说了,你身子不好,得天天泡脚,不然以后长大要落病根的!乖,忍一忍就好了。”她的一双手被热水烫得通红,却像一点感觉也没有似的,蹲在地上,时不时给铜盆添热水,嘴里絮絮叨叨说,“生病了不好受,你以后就懂了。以前没条件,娘挣不来钱钞,咱们不讲究,现在你是有钱人家的姑娘,得好好调养。我看富人家的公子小姐都生得白白胖的,可招人喜欢了!黄州县的水土养人,不出几年,你肯定比他们漂亮……”
傅云英轻轻嗯一声,“娘,我晓得。”
她支开丫头、婆子,唯独留下韩氏。因为她知道,不管她说出多么惊人的话,韩氏只会心疼她早熟懂事,绝不会想到其他地方去。傅老大病逝后,韩氏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旁人劝韩氏把她卖了,韩氏坚决不答应,哪怕她时常生病,一副药就掏空韩氏的全部积蓄。
有时候她会和韩氏斗嘴,韩氏嘴上骂她主意大,但每一次都把她的话听进去了,愿意听她的。
所以她会护着韩氏,上辈子的亲人都死了,这一世她不想重蹈覆辙。

傅四老爷的院子里,窗子支开一条缝隙,一点微弱的昏黄灯火随风摇曳。
丫鬟推门进房,





老大是女郎 分卷阅读14
狂风涌进来,啪嗒一声,窗下的油灯终于灭了。
阿金连忙把碧纱橱的铜烛台移到外面的八仙桌上,“老爷,五小姐把九少爷请到院子里,不知说了些什么,张妈妈说好像听见九少爷哭了。九少爷之后乖乖给大太太行礼,改口管大太太叫母亲,可听话了!”
靠坐在床栏前缝补衣裳的四太太卢氏咦了一声,抬起头,“九少爷哭了?”
☆、山楂糕
卢氏若有所思,问丫鬟:“听见英姐说什么了吗?”
阿金回说:“五小姐把人赶出来了,离得远,外面风又大,张妈妈听不清里头说了什么,就听见九少爷呜呜哇哇的哭声。”
卢氏嗤笑,“英姐瞧着不言不语的,我只当她和月姐一样是闷葫芦,没想到她还挺有本事。”
傅四老爷摇头晃脑,笑着说:“这你就不晓得了吧,英姐是我的侄女,她像我!”
卢氏笑骂,“我们在说英姐呢,你又往自己脸上贴金!只听说过外甥像舅,没听过侄女像叔叔。”她放下笸箩,试探着问,“官人,您不管管?英姐是妹妹,启哥是男伢子……”
“管什么?”傅四老爷脱下外面穿的道袍,飞快钻进暖被窝里,“我巴不得英姐刚强一点,她才是大哥的女儿。启哥太娇气,确实该让人管一管。”
卢氏笑了笑,出去吩咐丫鬟阿银,“把我匣子里那对鱼戏莲纹的金手镯拿出来,明天一早你拿去给英姐。”
“太太,拿那对圆的,还是扁的?”阿银问。
卢氏解下乌绫抹额,低头想了想,“就拿扁的吧。”
傅四老爷闻言,双眉挑得老高,枕着手臂问,“那不是你留着给月姐的么?”
卢氏脱鞋上床,捶捶酸痛的肩背,“英姐可怜见的,我是个铁石心肠的人,瞧见了也心疼。月姐不缺这个。”她推推傅四老爷,“官人,月姐的事有眉目了?大房的三太太怎么说?”
傅四老爷皱眉道:“以后别提这事了,苏桐是大房养大的,二少爷说他这次下场一定能考中秀才,想和他结亲的人家太多了,连知县家的舅爷都打听苏桐定亲了没有,大房至今没松口,我看他们肯定想招苏桐做女婿。”
“大房想把媛姐许配给苏桐?”卢氏有些泄气,“媛姐是我们傅家最标致的女孩子,人又大方,月姐确实比不上人家。”
“哪有你这么说自己女儿的?”傅四老爷抬手放下床帐,“黄州县的好儿郎多的是,月姐还小,慢慢挑就是了,不急。”
卢氏白傅四老爷一眼,“你们男人懂什么!挑女婿得赶早,门当户对的小郎没那么好找。等你真急了,田里的好稻谷早就割过一茬,只能拣点没人要的稻穗。到时候你又得抱怨我这个当娘的没早做打算。”
她翻了个身背对着傅四老爷,心里暗暗思忖:苏家孤儿寡母的,全家靠族长三老爷养活。听三老爷平时露出来的口风,没有把苏桐当上门女婿的意思,苏桐是有出息,可太穷了。媛姐相貌出众,大房的三太太心高气傲,一心想把媛姐嫁到官宦人家去,瞧不中苏桐。而傅家对苏家有恩,苏母早就说过媳妇要从傅家小娘子里挑,月姐年纪正合适,这桩婚事未必不能成。
次日一早傅云英起床练博戏,芳岁捧着一对寸阔的扁形金手镯拿给她看,“小姐,刚才四太太让人送来的。”
韩氏见了金手镯,眼睛都直了,翻箱倒柜找带锁扣的匣子,啧啧道:“这是好东西,我就看见卫所千户家的太太戴过,娘帮你起来,留着给你当嫁妆,弄丢了娘得心疼死。”
傅云英拦住韩氏,“娘,别忙活了,一会儿要去祖母房里,给我戴上吧。”
她听王婶子说过,家里两个婶子人都不坏。三婶憨厚,不爱说话。四婶管家里的中馈,性子要强,最爱面子,喜欢听奉承话。四太太特意送来一对金镯子,她怎么说也得戴出去晃个几圈,好让四太太有机会显摆她的贤惠大度。
老太太年纪大了,睡眠少,天没亮就醒了,丫鬟婆子伺候她吃粥。四小姐傅桂和老太太一起吃早饭。
韩氏和傅云英到正院的时候,祖孙俩一边吃粥一边说私房话,有说有笑的。柳木月牙桌上一锅八宝粥,一盅米酒酿猪蹄,一大盘杂色香煎馒头,五样小菜:一碟白腐乳,一碟风干酱瓜,一碟切开的高邮腌蛋,蛋黄油汪汪的,一碟开胃的蜜汁腌萝卜,并一大盘香糟鸭掌。
“伯娘和英姐来了。”傅桂站起身,拉傅云英上桌。
傅四老爷出门办事起得早,两个小少爷读书上学时起得也早,傅家各房早上一顿一般各吃各的,得等来等去耽误时辰。
傅云英才在房里吃过早饭,但老太太拿着筷子在旁边看着,她不好推辞,只能陪着坐下。韩氏头一回到婆母跟前立规矩,不能和婆婆同坐一桌,在一边站着帮忙递菜拿筷子。
丫鬟添了副碗筷,傅云英夹了一枚香煎馒头慢慢吃。
傅桂对傅云英很热情,不停给她夹菜,“英姐喜欢昨天的灯笼吗?”
傅云英含笑点点头,心想这傅家果然规矩宽松,吃饭的时候可以随便说话。
吃过饭,老太太挪到碧纱橱的罗汉床上歪着,傅桂和傅云英坐在脚踏上烤火。
傅桂让丫鬟把竹丝攒盒抱过来,打开装果子的那一,抓一把松子糖和山楂丁给傅云英吃,“这是四叔从苏州府带回来的,你尝尝。”
苏州府的松子糖、山楂糕在京师很受欢迎,傅云英很久没吃过了。她拈起一枚松子糖噙在齿间,依稀还是上辈子的味道。
傅桂一口一枚山楂丁,边吃边笑嘻嘻道:“苏州府的带骨鲍螺最好吃了,又香又甜,连知县家的姐姐都说带骨鲍螺是天底下最好吃的果子!可惜那个放久了会坏,我都吃完了。下次四叔再去苏州府,你也能吃着了。”
丫鬟通报说卢氏带着傅月、傅云启和傅云泰来了,傅四婶跟在后面,小吴氏还是不出门。
傅云启昨晚大哭一场,两眼肿得跟烂桃一样。
老太太眉头轻皱,“启哥怎么哭了?”
傅云启满脸委屈,斜睨傅云英一眼,吸吸鼻子,“奶奶,我……”
傅云英徐徐站起身。
傅云启瞪大眼睛,不说话了。
傅云英笑了笑,轻声说,“昨晚我和九哥说起爹以前的事,九哥一时伤感才哭了。”
老太太不喜欢傅老大,听了这话,没有多问。
傅云启轻哼,暗暗瞪傅云英一眼。
傅云英回瞪过去,指指缠着老太太撒娇的十少爷傅云泰,轻轻吐出两个字:“弟弟。”
傅云启脸色一白,不甘不愿地闭上嘴巴,含恨退到一边去和丫鬟玩。
老太太问起两个儿子傅三叔和傅四老爷。
傅三婶回说傅三叔吃过饭以后




老大是女郎 分卷阅读15
出门去了,大年下的家里事情多,他去铺子里帮忙点货。过年的时候皮货销得好,傅四老爷从开封府运回几箱皮货,还没入册。
老太太心不在焉听着,等三婶说完了,淡淡嗯一声。
卢氏紧接着上前,抿嘴一笑,说傅四老爷还没起来。
老太太连忙道:“别吵醒他,让他接着睡,难为他在外头东奔西跑的,快过年了也没个消停。”一迭声喊丫鬟,“你们老爷喜欢吃砂锅鱼冻,去灶房说一声,昨天煎的鱼搁在窗台子上,等老四起来给他送去,别忘了。”
虽说傅三叔不如傅四老爷能干,但是当着孩子的面,老太太如此区别对待,她的偏心,可见一斑。
傅桂的脸色一下沉了下来。
傅月知道傅桂昨天不高兴,巴巴地挨到她身边坐下,还没说上几句话,又被四妹妹甩了脸子。
这时,傅三婶忽然哎哟了一声,拉起傅云英的手看,“这镯子好看。”
众人的注意力一下子都集中到傅云英身上。雪白的腕子拢着一对扁形闭口镂刻莲纹金镯子,确实好看。
韩氏感激道:“她四婶给的。”
老太太除了从小养在身边的孙女傅桂,对其他孙子、孙女感情一般,不过到底也是她的孙辈,见媳妇对侄女好,她心里高兴,点点头,欣慰道:“我就猜是她,她最疼孩子。”
丫鬟、婆子跟着附和,一时之间,碧纱橱里一片奉承之声。
卢氏眉开眼笑,不无得意道:“这是媳妇该做的,说句实心话,我可是把英姐当自己的孩子看。”
傅云英腼腆一笑,余光看见傅三婶偷偷横了傅桂一眼,警告她别使性子。
傅三婶看着什么都不懂,原来并不简单。
老太太打发媳妇们回去忙自己的事,留下孙儿孙女陪她说话。
卢氏回房料理过年的事,韩氏和傅三婶跟着过去打下手。
巳时二刻傅四老爷起来梳洗,派丫鬟到正院传话,“四老爷吃过饭去河边逛集会,问少爷、小姐们想不想一起去。”
傅桂心里正别扭,不想去。她不去,傅月也说不去。
傅云启和傅云泰揎拳撸袖,和丫鬟玩撒棍。两个小家伙玩得热火朝天的,摆摆手,赶丫鬟走,“不去不去!”
唯独傅云英道:“劳烦姐姐和四叔说一声,我去。”
老太太眉头紧皱,扫傅云英一眼,目光很不赞同。
傅云英只当没看见。
傅四老爷戴好毡帽,穿一件芦花色松江飞花布道袍,牵起傅云英的手走出傅家大门,“英姐,以前逛没逛过集会?”
傅云英摇摇头。群牧所方圆十里没有人烟,哪来的集会。上辈子倒是逛过,不过那时候多半坐在轿子里,走马观花,只能看个热闹。
雪还没停,傅四老爷把一顶连线锦圆帽扣到傅云英头上,拉着她端详几眼,唇边含笑,扭头吩咐王叔,“该给英姐打几副项圈、银锁,回头路过银器铺的时候记得提醒我。”
王叔应喏。
“四叔,我不要银锁。”傅云英抬起头说。
傅四老爷弯下腰,双眉微微上挑,他平时不说话时很威严,但笑起来却很慈祥,“哦,那英姐想要什么?绒线、木偶、通草花、草虫花翠,集会上什么都有。”
傅云英说:“我想要纸笔文具。”
傅四老爷愣住了。
☆、松花皮蛋
傅四老爷尽量放轻声音问傅云英,“英姐,为什么想读书?”
上辈子云英还小的时候,跟着哥哥弟弟们一起读书。
她和姐姐们学得很快,哥哥还在为背诵《三字经》苦恼时,她们已经能把《声律启蒙》倒背如流。
但是等她们会读书认字以后,母亲不许她们继续读书。
“女孩子又不能科举入仕,书读得再多也是枉然,能识文断字就行了。”
“女子无才便是德,书读多了不是好事,以后不用去学堂。”
“首辅家的夫人出阁前是个远近闻名的才女,嫁入沈家之前,沈家要她把几箱子书全烧了,这才把婚期定下来。读书有什么用?媒人上门,先看门第,再看家资,然后是品行、相貌,从没说问人家识不识字的。”
母亲这么说,爹这么说,其他人也这么说,云英和姐姐们于是专心跟着养娘学女红针织,再也没碰过书本。
……
雪还在下。
傅四老爷神情郑重,等着傅云英回答。
她微微一笑,一字字道:“四叔,因为我喜欢。”
她喜欢读书,喜欢学堂里朗朗的读书声,喜欢书本上荡气回肠的历史典故,喜欢一笔一划写出来的每一个字。
内宅永远是那一亩三分地,嫂嫂姨娘们天天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勾心斗角不是她们喜欢待在内院掐来掐去,而是因为她们没有别的选择。
她知道女子不能参加科举考试,用其他人的话说,女子去学堂读书完全是浪年华和钱钞。上辈子她害怕了,想也不想就遵从父母的命令抛开书本,此后一心跟着母亲学怎么持家,嫁人之后忙于服侍相公,更没有心思想其他的事。
这一次她想任性一回。
既然这一世是捡来的,那么就要活得痛快,要么开开心心地活,要么开开心心地死。
傅四老爷沉默半晌,忽然笑了,“好。”他摸摸傅云英头顶的圆帽,轻叹一声,“大哥小的时候可聪明了,要不是家里穷,没钞供他读书,他肯定能考中秀才!”
叔侄俩说着说着,耳畔一片喧哗人声,到河边了。
黄州县的集会和傅云英想象中的不一样。
河岸人流如织,街巷两旁店铺林立,果子铺、灯草铺、笼屉铺、香油铺、绒线铺、鞋面铺、首饰铺、银器铺,应有尽有。茶馆、酒肆人来人往,店门前烧大灶,锅里架的蒸笼码得像小山包一样高,吆喝声中夹杂着伙计带笑的询问:“荤素果碟一样来一个?吃甜酒还是吃辣酒?”
北方的皮货、人参鹿茸、羊肉鹿肉,北直隶的苹婆果、密云枣子,山东的白梨,山西的天花菜,四川的松花皮蛋,江西的肉脯,福建的福橘饼、牛皮芝麻糖,广西桂林府的腐乳,金陵的山楂糖、腊鸭,杭州府的香茶饼、蜜橘,扬州府的各色折扇子,松江府的布匹绸缎……无所不有。
武昌府汉口镇是漕粮交兑口岸,衡、永、荆、岳和长沙府等地的漕粮全在汉口镇交兑。作为漕粮储存和转运口岸,汉口镇日益繁荣兴盛,名列天下四大名镇之一。
凡是南来北往的货物都在武昌府中转,黄州县和武昌府离得近,市集上出现天南海北的南货北货并不出奇。
让傅云英觉得好玩的是河里数不清的船只。
黄州县虽然是小地方,也有宵禁,巷子里的店肆每天早上辰时开门,夜里太阳落




老大是女郎 分卷阅读16
山便开始上门板打烊,一年到头,只有过年那两天不开张。
集会指的不是县里的店肆,而是从四面八方赶到县里买卖年货的村户和他们的乌篷船。
他们三五家合伙,或雇或买,村村都有十几条小船。每到集会时,男人划着各家的小船赶到县里售卖家中的土物,回去时顺便买些油盐酱醋、糖果子、针头线脑、锄头铁锹之类的家伙什回村。
河面上被无数条船只挤得满满当当,像一尾尾黑背鱼翻腾出水面,张着大嘴呼吸。
唯有大河最中间留出几尺宽供船只穿行,窄窄一线水波粼粼,雪花落在乌篷船上,一转眼就化了。
船舱中堆满各家的货物,有腌菜、腌鱼、酱菜、自家酿的米酒、山上猎得的野味、果干炒货,竹子编的篮子、粉箩、刷帚、碗碟,妇人们缝的网巾、鞋面、油靴、草心鞋……
县里的人沿着河岸挑选农户们的货物,看到中意的,走下石梯,站在临时用竹木搭起来的浮板上和农户讨价还价。
农户们操着方言和问价的顾客商量价钱,这家埋怨隔壁的船越界撞到他家的船,那边几个泼皮故意用船桨拍打水面,溅起的水花打湿另一家貌美妇人的衣裙,几家光顾着谈生意,忘了船在水上,哐当几声,四五条船碰到一起,你翻了菜篮,我倒了鱼桶,还有人不小心跌进冷水里,叫卖声、惊叫声、怒骂声、呵斥声、讨饶声……
人声嘈杂,沸反盈天。
傅云英不曾见过这样的情景,她上辈子幼时在江陵府待过,但江陵府主城里没有大河供附近州县的船只往来。
傅四老爷看她一眨不眨地盯着河里的乌篷船看,嘴角轻勾,整天一脸严肃的女伢子终于露出点鲜活气了。他扭头吩咐随从去雇条船,拉着她走下石桥,“看到喜欢的咱们就停下来,得给你几个姐姐、哥哥买点好玩的东西带回去,不然他们肯定要闹脾气。”
傅云英跟着傅四老爷上了船。船舱干净整洁,没有什么异味,舱里设案几桌凳,桌上一只茶壶,一套粗瓷茶钟,一只竹木莲叶形状的四大攒盒,一云片糕,一炒瓜子,一熟栗子,一鲜荸荠。
小厮筛了两杯热茶,傅四老爷抓起一把熟栗子剥着吃。
蓝花布帘高高掀起,叔侄俩坐在船舱里吃茶吃点心,小船如一条银鱼,穿梭于热闹的水上集会之中,对面的船只和他们的船擦肩而过,扬起的水花涟漪相互追逐。
偶尔看到两边的小船里有想要买的东西,傅四老爷就叫船家停下来,站到船头和农户还价。
傅云英给自己买了些绒线、棕丝、绢布、丝绳和花绷子,给傅月和傅桂买的是一对通草双藤莲,两只竹雕的水鸭子,给傅云启和傅云泰兄弟的则是两张关公面具。
顺着蜿蜒的大河一直逛到最西边,河面上的船只越来越少,船停在石拱桥下,傅四老爷拉着傅云英下船,登上石梯,“到纸铺了。”
天气冷,店老板躲在里间烤火。听到傅四老爷和伙计说话的声音,连忙掀帘亲自出来相迎,寒暄一阵,笑眯眯道:“府上公子要买多少纸张?”
傅四老爷低头看傅云英。
店老板眼底闪过一抹诧异之色,倒也没多问,一看就晓得四老爷溺爱后辈,今天能做笔大生意喽!
傅云英没说话,绕着店里的货架转一圈。
伙计知道傅四老爷是大财主,没有因为傅云英年纪小而轻看她,跟在她身边,耐心向她介绍各种纸张的价格和适合的用途。
竹纸一百张八十文钱,净边纸一百张四百文,毛边纸一百张六百文,青纸、杏黄纸贵些,一百张得三两银子,至于更贵的高丽纸、宣纸,一般人家用不到,伙计没提。
傅云英要了几百张最便宜的竹纸。
接下来选笔,毛笔有兔毛、羊毛、狼尾、鼠须、马毛等等,笔杆材料由贱到贵分竹、木、牙、玉、瓷几种。
傅云英挑了一支竹管笔。
傅四老爷不懂纸张和毛笔的好坏,大手一挥,叫伙计把硬毫、软毫、兼毫笔各样按照大小全包了,纸张也另外多要了几百张。
傅云英想了想,没有推拒,反正情已经欠下了,以后她长大了,一定会好好报答四叔。
最后选墨,墨锭分好坏,好的墨质细、胶轻、色黑、声清。质细的墨没有杂质,胶轻的墨书写时顺畅,不易滞笔,色黑的墨锭颜色纯正,声清是说敲击墨锭时发出的声音很清脆,这样的墨锭质量上乘,没有杂质。
店老板一开始没把傅云英当回事,以为是傅家哪位小姐觉得纸笔文具好玩才吵着要长辈给她买,想趁机狠宰一把,取出几枚寻常的墨锭,吹得天花坠地,什么宫里御用的墨,添了多少多少香料,写出来的字多好看,一锭要几两银……
傅云英仰头看着店老板,似笑非笑。
店老板不禁讪讪,心里暗忖:我咋会怕一个女伢子?一边不服气,一边还是歇了宰客的心思,老老实实给傅四老爷推荐几块本地常见的墨锭。
1...34567...15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