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弹道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骑龙攀天
    “驾!”心中充满期待,一挥马鞭,顺着蜿蜒的泥土路,马上颠簸,但是李崇的心里却越来越激动兴奋......

    夜色慢慢暗淡下来,两边鸟鸣声声。

    在这平原之上纵横驰骋,马蹄声脆,听着很是让人心情愉悦。

    “哞”河谷里传来牧牛深沉的叫声。

    路越来越熟悉了,到了扎垛镇上的时候,李崇甚至感觉自己闭着眼睛都能指挥者青稞马往下走。

    河水环绕的土地上,除了种植的稻谷,便是密密麻麻的芦苇青纱




第12章:快刀斩乱麻(1)
    越来越近了,很清晰的看到瓦楞间几根枯草在晚风中抖着,马背上的李崇可以从扑面而来的风中闻到屋后老柳树的味道,甚至能感受到熏黄灯光里透露出的温暖。

    院子很大,虽是祖屋的底子,但是经过不断的被修缮扩张,整个四合的院子如今已经扩张占有一亩半的地,足足有一千平方米,光是护院的住处就有一排房间。

    两年了,自己未回来过,但此刻记忆里一张张面孔全部涌现出来,愈发的清晰,李崇终于明白“近乡情更怯”是什么意思。想着自己包里教授给自己的西洋药,这就是支撑自己迈入家门的勇气。

    青稞马似乎感觉到了主人复杂的情绪,也不作声,就小步的踱着,来到屋后的老柳树旁。

    但是并没有想象中的安静,甚至屋内隐约传出一些争吵声。

    此刻这个哺育了三代人的老屋里,充斥着火药味,圆木桌前,男女老幼全在,围在两盏油灯前泾渭分明的坐成两个阵营。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太坐在一旁的藤椅上,面无表情。

    “哼,我不管,我也是亲生的,凭什么爹他把宅子洋钱全部留给老大”

    是二叔李德义的声音,发生了什么事情呵,争家产的狗血屋后李崇皱着眉头。

    这时候藤椅上的奶奶慢悠悠的说道,“你们结婚时已经出了钱,购置了房子,扎垛镇周围,结婚就算分家,这是规矩!”

    “哪门子规矩”二爷扯着大嗓门,余音绕梁。李崇清楚自己这位二爷的德行,难听一点就是“二流子”,殷实的大家族里都不缺少这样的角色。

    当初和自己父亲一起,两兄弟去镇上读书,这位二叔在镇上的学堂书没读多少,但是洋钱没少花。父亲买书吃饭的钱加起来也不足二叔花钱的零头。

    农村里,都是老大先结婚,但是自己这位二叔却打破了这个规矩。规矩在既成的现实面前不值得一提,当二叔领着一个大肚子女子回家的时候,爷爷李钱塘也只能给钱让其成家。

    李崇理解二叔争家产的心思,在香港,争巨额遗产的案子可是经常见于报端。但是理解不代表愿意,在内地,长兄是绝对的继承人,这就是规矩。为什么内地很多家族能传承数百年,就是因为这种长子继承制保证了财富没有在一代代传承间被瓜分削弱。

    “嘭!”很熟悉的,一定是母亲只手拍在桌子上的声音。

    “怎么老二,你带着一个花里胡哨的女人进家门还想要分钱我告诉你,父亲病了躺在床上,这个宅子就是我老大家当家,你带着一个外人过来闹,还认为我会像父亲那样剐不下脸面”

    自己的父亲,性格和气,甚至有些迂,舍不下脸面对自己的亲弟弟说什么,他能把爷爷留下来的百亩良田经营的很好,但对于二叔不时的打秋风,在冬至的祭祖后把青铜香炉烛台顺手牵走等等这些,常常叹息一声便不再说什么,而这恶人只能母亲来做。

    “哎呦,可不得了嘞,堂堂百年传承的李庄李家,现在就是一个农妇当家么。”二叔旁边,翻看着自己鲜艳红指甲的女人阴阳怪气的说道,尤其在“农妇”二字上咬字很重。

    母亲年轻时也是隔壁水庄大户人家的女儿,芳华的年纪之后那些靓丽的衣服被母亲一件一件收进了箱子。岁月的打磨让母亲的穿着越发的朴素,贴近了自然。

    “哼!”屋后的李崇,听着家里的闹剧,一声冷笑,然后踏步。

    大黑和二黑趴在厅堂里,耳朵和眼皮耷拉着,一动也不动。

    这一刻听到这声冷笑,两只黑背同时直立而起,朝着外面眼珠滴溜溜的转。顿了刹那,两只黑背欢快的叫着跑出大堂,从门缝里钻了出去。

    大黑和二黑突然的举动让桌子上剑拔弩张的众人摸不着头脑。

    “哈哈哈,想不到是你们俩第一个出来迎接的我啊!”李崇刚走到大门前,就感觉两只黑影蹿了出来,围着自己直打转。李崇蹲下来一把抱住二黑的脖子,揉捏毛茸茸的脸。

    听着动静,里面响起开门声。

    “大少爷!是大少爷回来了!我的菩萨呀,真的是大少爷你呀!”

    “小同叔,两年不见了。”小同是自家的老家人老同叔的儿子,老同叔在爷爷那个时候就在自己家做事情了,婆娘都是自家帮着找的,现在上了年纪,如今逐渐由他的儿子小同接过了担子。

    “前两天电报拍来,老爷夫人还在念叨呢。”小同叔脸上洋溢着喜悦,但是想起大堂内的局面,喜悦很快散去。



第13章:快刀斩乱麻(2)
    就自己知道的二叔这德性,这女人不知道又是从镇子或城里搭食的相好,定是连个名分都没有。二叔这个人,似乎胳膊肘天生往外长。放着老婆孩子安稳日子不过,隔三差五就掏钱往外跑,找个女人花天酒地。有时老婆孩子没得照应,只能来到主家。

    当年二叔结婚的时候,虽然没分田,但是爷爷在河西选了一块高地,修了七架梁的瓦房带平房,足足有七分地,达到祖屋规模的一半。家具物事儿全部置办齐活,还让他带走了两箱的大洋钱儿。这些足足够天天鱼肉一生的洋钱,在二叔结婚后的一年没到就被挥霍一空。

    这次二叔带来的这女人,李崇看着就没有好感,刻薄的面相,眼里闪出一种攫取的光。

    原本二叔还有种被小辈看着,脸皮上抹不开的感觉,但是被李崇这么毫不客气的话一冲,脸皮胀着硬声说道,“你这孩子,我是你二叔,大人的事情不烦你用心。”

    “长辈若没有长辈的样子,小一辈的人都会看不起。这个家我是大长孙,有我的一言之地。只要还在这一亩半的地上,就是长房说了算!外面举火把的,告诉我你们应该听谁的!”

    掷地有声,同时一种无形凌厉的压迫气息从李崇身上散开。在香港跟着师傅招允学拳,尤其是在西营盘与石塘咀间打拼势力磨练出的铁血,不自觉的就在举手投足间带上了这种说一不二的威势。

    “大老爷!大少爷!”小同叔在外面带着一众护院高声喊道。同时心里感叹,还是大少爷回来好啊,大少爷从小就有主见,要做一件事情就是说一不二。

    相比之下,同样是读书,大老爷的性子太软,一些话说不出,一些决定也犹犹豫豫。这亲兄弟也要明算账的,不然总给二老爷这样闹下去是个什么道理当然,跟着这样的老爷,自己这些下人们还是很好过的。

    二叔的脸色很不好看,阴沉着冷笑说,“呵,在外面喝了洋墨水,怎么,就想教训你二叔了我可是你二叔!”

    “所以说这是家族是内部的事情,在这之前,一些乱七八糟的人先清出去!这张桌子不是什么都可以上桌的!我此行回来,带来了西洋药,能治好爷爷的病,不想一回来,爷爷还没见老祖宗,二叔你就想争家产!这事情待会再说,现在我去屋内给爷爷用药。”李崇说着走到女人面前,“嘘”一个口哨声,大黑和二黑两只狗兴冲冲的蹿到李崇脚旁边,随时等候指令。

    “在此之前先把这什么身份也不是的女人给我丢出去,碍眼!”话音落下,两只黑背直接一跃而上。

    “啪嗒!”一声,直接把二叔带来的女人从椅子上拖了下来。

    “啊呀!”薄嘴唇红指甲的女人被大黑二黑撕扯着衣角,惊恐的大声大叫。

    “你!”二叔一怒而起,当着自己的面,放狗咬自己的相好,自己的脸面被摁在地上使劲的摩擦啊!抬腿就是要向两只狗狠狠踢去。

    大黑二黑反应灵活,跳到了一旁。

    薄嘴唇红指甲的女人泼劲也上来了,也不顾大庭广众之下众目睽睽,把衣服一扯露出一大片的雪白,头发一揉,当下就开始嚎起来。

    奶奶脸上的皱纹愈发深刻,父亲碍着读书人的面子转过头。

    “你这是做什么,小孩子都在,把衣服穿好。”显然女人这一出也出乎了二叔的意料,二叔上前的时候,这女人边哭嚷着“你们一家都欺负我!”边伸手一抓,挠了二叔一个花脸。

    “啪!”一个大嘴巴子下去,吃了亏的二叔大骂道,“臭娘们,给脸不要脸!”

    两人一唱一和,当下就在这祖屋的大堂内上演了一场大戏。

    李崇嘴角一勾,饶有兴趣的看着眼前的



第14章:父子夜话(1)
    “出去了两年,长大了啊!”李德润心中有种说不出来复杂的感觉。

    “奶奶,孙儿回来了,我给爷爷带来了西洋的救命药。”站在奶奶面前,李崇郑重的给奶奶行了一个跪礼。在香港两年,除了拜师的时候,李崇就没有给任何人跪过。

    “孩子,这个家要好好接住啊!”经老二这一闹,老太也算是看透了。至于老伴呢,人过到七十的年纪,该享的福也享了。至于大孙子说的西洋药,老太此刻心里没有抱多少希望,请了十来个郎中了,钱没少花,但是老头子仍然迷糊着。

    李崇打开包裹,巴掌大的小盒子跳入眼帘,林婉如送给自己的礼物,路上倒是忘记打开看了。

    先塞到一旁,伸手从里面拿出包裹严实的针筒和药剂,透明的液体承载着生命的希望,在黄色的灯光下闪烁着金黄的光泽。

    “小虎,这里面装的就是西洋药,能治好咱老爷的病”母亲陈月英有些难以相信,跟自己尾指一样细的小瓶子,里面的透明跟水一样的液体就能救命

    那么多老郎中,开的方子熬成让人感觉实甸甸的一碗药,那么多碗喝下去都不见得好,就这一小指的液体就能救了老爷的病

    “娘,您放心,这个叫做抗生素。爷爷的病我问了香港的西洋医生,我亲眼看到西洋医生治好了同样的病!香港可不像我们这里,大医院,比我们这宅子还要大的医院,里面全是穿着白大褂的西洋医生。”

    “大孙子,洋大夫也能诊咋们的病”

    “当然了,诊病都是都是一个理,洋大夫有机器,哪儿疼就治哪儿,又快又准。奶奶,你就放心吧,爷爷的病用这个药肯定能治好。”

    “那可太好了!”母亲陈月英搀着奶奶从藤椅上费力的站起,听到李崇肯定的语气,父亲也重新充起希望,起身把主屋厢房的门推开,扑鼻而来的一股中药味道。

    “老头子,你看你多福气啊,大孙子多孝顺啊,知道你病倒了,特地大老远的从香港带回来了西洋药。”奶奶走到爷爷的病床前,凑着爷爷的耳朵前说道。

    李崇拿着针管和药剂跟着进来,看着卧在床上的爷爷双眼闭着,身上的布衣贴着脊梁骨,露出的手背除了暴露的筋就剩下了一块老皮覆盖着,对于奶奶的声音除了喘着粗气没有任何的反应。

    心里很酸,想着自己上船离家之前,爷爷还杵着拐杖,还真怒气阻止自己离家。现在自己回来了,爷爷却躺在床上,连睁眼看自己都做不出来。

    “你爷爷躺在床上有大十来天了,三天前开始睁不开眼,头发烧说不出来话。”奶奶握着爷爷的手,声音里的情感很难明说,少来夫妻老来伴,携手走过了半个世纪,而今要面临分离的结局。

    没有说什么,收敛了心神,李崇立即把针管刺进玻璃瓶内,透明的液体被吸进针筒之内。

    动作很小心,全家人的眼睛盯着李崇手里的针管,神色紧张,仿佛这一道透明液体就是老爷的生命。

    李崇推着活塞往前,挤掉空气,针尖冒出一点点液体。针尖闪着寒光,让人经不住心跳发凉。

    用尖尖的针头刺破皮肤,想想就疼,这种治病是众人从未感受过的。

    “娘,多拿盏油灯到床头,我好看的清楚一点。奶奶,把爷爷的袖子卷到胳膊肘,再握着爷爷的拳头,握成拳头状。”

    母亲和二弟志新、三妹元秀,三个人捧着三盏油灯,映照得床头一片明亮。爷爷虽然火气大睁不开眼,但是光照之下,眼皮里有动静。



第15章:父子夜话(2)
    父母亲就坐在桌子旁,看着三个孩子埋头吃饭,“呲溜”的声音,母亲陈月英听着心里很满足,一家人整整齐齐的坐在桌上,这就够了。大儿子在外面飘荡了两年。那些日子里陈月英每半个月都差人去镇上的电报局去看看有没有大儿子的电报。

    要是没有,这接下来的半个月就要提心吊胆的度过。每次收到,陈月英都会把电报贴在胸口捂热。

    “饱了么”母亲陈月英看着李崇吃净一大海碗,速度很快,眼底闪烁着心疼。好好的一个大家少爷,怎么出去了两年吃饭就狼吞虎咽了,这在外面是受了怎样的苦

    “再不饱可不成饭桶了么这一大碗入肚舒服啊。”李崇拍拍肚皮,“好味道啊,我在香港吃着当地的云吞面,心里想的还是家里的这一口啊。”

    母亲笑着站起,“我去给你爷俩倒茶,我们一家人好好说说话儿。”

    接过下人递来的毛巾擦了擦嘴,李崇从皮包里拿出一沓报纸递给父亲,“爹,这是我在外面买的报纸,您看看。”

    坐船的这两天,李崇没有闲着,一直通过《东方快报》等报纸关注着宛平战事的时情。

    明眼人都看的出来日军侵略宛平是要扼住平汉铁路的咽喉,卡住了这个咽喉,北平不攻自破,而天津也沦为孤岛,进而整个华北地区就都将被日军收入囊中。

    很多青年学生义愤填膺,因为这就像东三省一样,是裸的侵略。

    但是李崇有着更深刻的危机感,拿下华北,就能填饱日军的胃口吗

    如果把北平看做中国这个国家文化中心的代表,站在日军的立场,既然已经做出侵略一个国家的举动,面对幅员极其辽阔的中国,想要“蛇吞象”,接下来肯定是要摧毁这个国家的经济中心以及政治中心。

    而经济和政治这两个中心,都在长江三角洲地带,虽然自己的家乡在地图上往北凸,离两座城市都有一段距离,但对于配有摩托装甲和飞机的日本兵而言,战火离这片土地已然不远!

    所以李崇必须让家人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自己一路带着报纸就是要让父亲明白天下在巨变,父亲是读书人,书房里那些史书所讲的道理他一定明白。当年,东三省被日本人强占的时候,就连仍然信仰末朝皇帝的秀才爷爷也阴沉着脸发了一天的怒火。

    乱世已经来了,这场浩劫过后能活下来的有多少李崇不知道,但是自己一定要尽最大可能先给自己最亲的人谋一条生路,至于这片故土,李崇心中已经隐隐有了一个决定。而这个决定之前,首先不能让家人成为自己的软肋。

    “崇儿,外面的情势已经这般了么真是不出门不晓天下事啊!”良久,李德润放下报纸,眼中全是难以置信的震惊。

    “比想象中还要严重,万一日本人打到上海南京,我们这里肯定跑不了。虽然我们和两座城市远,还隔着一条长江,但是历史上兴化太湖一带就是历朝历代的产粮地,如今也是如此。日本人无论是打到上海,还是首府南京,都不会忽视了这里的粮仓。”
123456...9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