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魂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未知
第十九章 冬至
第十九章 冬至
因生日是在八月十八,战时期间,不好太过排场,就提前三天,和中秋节一块庆了。晚上等月亮上来,琴太太在天井里摆了几张圆桌,放些时令水果,中西甜点,南北月饼,咖啡香茗,还有现调的一大缸子果子酒,亦中亦洋,客人主人都便宜。借了筱太太家的两个仆人,加上张妈赵妈唤茶招呼客人,倒也支撑下场面了。客人不过是几家常走动的,筱太太,梅太太,杨太太,她们的先生,几家的女儿,还有琴湘田的几个老搭档,和白荷衣搭台的几个名伶。各家的琴师鼓师等。
白荷衣扮了散花天女又唱又比地唱了一出《天女散花》,琴湘田久不开口,这次也唱了一折《蟠桃宴》,其他人也都有上佳段子,最后几个琴师鼓师合凑了一套《碧天贺寿》,把琴太太欢喜得什么似的。
听完了戏,扮的人换下戏装,穿回衣裳。夜深转凉,琴太太把众人请进客厅,张妈赵妈端出热的川贝秋梨莲子桂花甜酒酿来,奉与众人。这半天吃了许多生的凉的,再换上这甜丝丝酸津津香馥馥暖融融的汤羹,都道声好。筱太太道:“这是什么羹,以前从没见过。”
琴太太道:“这是我女儿孝敬我的家传点心,是从她曾祖父那里一路传下来的。他家里养着家班,演过大戏后,便上这碗养颜养嗓子的甜羹。”
筱太太指着她,向其他几位太太笑道:“得了个女儿,看把她的骨头轻成什么样了。”众人都笑,赞她这个义女收得好。
琴太太巴不得地道:“不是我夸自己的女儿,大家看看这幅《金玉满堂》,觉得如何?”指着堂上挂的一幅绣品,酸枝木的框子,里面绣的是海棠玉兰和桂花,鲜艳娇美,花叶生香,仿佛刚才的桂花甜酒酿的香气是从这幅绣品里散发出来的。
杨太太第一个赞道:“好,这样的绣品,怕是从南通传习所雪宦沈寿那里得来的吧?这样的绣工,断不是她的弟子绣得出来的,肯定是雪宦的手迹。”
杨先生看了看道:“这是新的,底子新绣活新,框子也新,不会是沈寿的传世之作。不过绣得是真好,不输给沈寿。”
梅先生听他们说得热闹,也凑过来看,一看惊道:“这不是沈寿的苏绣,是真正的顾绣。自清末之后,就少有人会了。沈寿的苏绣是从顾绣中化出来的,又带有东洋西洋的画风,这个却一丝一毫也不见西洋画的笔法。琴太太,这样的绣品,如今世面上一件也找不到,且是新的,你从哪里得来?如有多的,可否匀我一件?”
琴太太得意地道:“没有多的,只有这一件。再多钱也买不到,告诉你们吧,是我女儿绣了送我的生日礼物。”在室内找到之琬,招手道:“菀儿过来。”
之琬正和筱太太的两个小女儿、还有梅小姐杨小姐说话,听琴太太叫,道声歉,走到琴太太身边,笑道:“妈妈叫我?”
琴太太道:“杨先生梅先生要见见我家的针神。喏,先前你们已经见过了,我女儿紫菀,这幅《金玉满堂》就是她绣的。”
之琬含笑谦虚应道:“妈妈又在拿我说笑了,不过是天长无聊,随便绣着消遣的,哪里就称得上针神呢。”
梅先生先前已经见过琴家这位新收的义女,只当是富家太太惯爱的游戏,也没留心,这时才把之琬细细看了一番,道:“秋小姐,非是我夸你,这样的绣技,全国找不出第二个,你是跟谁学的?这没个十年八年绣不成这样的。”
之琬胡乱搪塞道:“不过是跟家里的长辈学的。”
琴湘田对这个女弟子也甚是得意,c口道:“秋小姐是乔伯崦乔霞翁的曾孙女,乔霞翁的一位夫人便是松江丁佩的再传弟子,而这位丁佩就是顾名世的曾孙女顾兰玉设帐收徒后的得意门生,我家菀儿算得上是顾绣的嫡传。”
梅先生悚然动容,道:“哦,怪不得,原来是家学渊源。秋小姐,能否为我绣一幅,梅某一定重重相谢。”
之琬淡淡地道:“我家绣品只做家用,从不出售,梅老伯之愿,怕是无法达成了。”说起来之琬很有些她父亲乔伯崦的名士脾气,狷介孤僻,不喜应酬。何况她的绣作全是她抒怀传情之作,怎么会拿去卖钱。
她这话一出,倒把旁人听得讪讪的不好意思,梅先生更是抱歉,连声道:“秋小姐,梅某绝没有这个意思,只是太喜欢你的绣作了,秋小姐勿怪。”
琴太太这是第一次看到之琬的不随和,心里也怪梅先生拿钱说事,把人看低了,因此也不说话。琴湘田虽然觉得之琬当面拒绝人家颇让人下不来台,但话说得已经很委婉了,他再要出声,倒像是着了痕迹,索性当小孩子口没遮挡,童言无忌好了,因此也不开口圆场。
之琬只是笑笑,不再答话。众人一时被这个清高怪僻的年轻女子所窘,场面为之一冷,杨先生见状打个哈哈道:“秋小姐当然不会见怪,要怪只怪我们这帮老家伙看见了好东西就想搬回家去。老实说,我要有钱,就把哈同花园买了,作我的别墅,哈哈,哈哈哈。”
众人也都跟着打哈哈,梅先生自嘲道:“哈同那个老家伙又不缺钱用,怎么会卖?要不你把我的别墅买了去?”
梅太太用大家都听得见的耳语对杨太太说道:“还不赶紧查查,他要买别墅做什么?”
杨太太啐道:“作死呢,寻我开心啊。”
大家嘻嘻哈哈笑一阵,一时夜深了,各自告辞散去。第二天起来,之琬行若无事,照旧练功刺绣,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俨然还是乔家的深闺小姐。琴太太自己幼时也是这么过来的,因此丝毫不觉得有异,倒是白荷衣觉得这么年轻的姑娘老关在家里不对,变着花样的哄她出去看戏看电影吃饭跳舞,之琬被那些地方的声色犬马、灯红酒绿吓得不轻,到后来是更加不肯出去,天天午后坐着刺绣,绣来绣去都是绣的海棠花。垂丝海棠、西府海棠;白海棠、粉海棠、含苞的、盛放的、凋谢的;手帕上、衣襟上、裙角上……散落在不同的地方,没有大幅的,全是三朵五朵一小簇。
琴太太一天问她为什么只绣海棠花,之琬凝视着正在绣的一朵女儿棠,漫声吟唱道:“……可怜奴在深闺等,海棠开日我想到如今……”琴太太这才知道她生日时收到的那幅《金玉满堂》人情大了,也才明白那天梅先生说要问她买一幅绣品时她那么冷淡的原因。她刺绣不是为了别的,只是在绣花时等着心上人的消息。感喟道:“痴丫头……”
之琬忽然问道:“妈妈,那些信?”
琴太太道:“你还是想起来问了,我去拿给你。”拿了那十多封信来,之琬一封一封检视,看过一遍后扔在一边,拿起针来接着绣。琴太太问:“不打开来看一看?”
之琬头也不抬,答道:“不用了,妈妈你看,收信人一栏写的都是秋小姐、秋妹,没有一个写全了名字,寄信人那一栏也没留名。连名字都不知道,一定是不相干的人。都扔了吧。”
琴太太暗暗佩服。她看了只是觉得写信人的字迹不像是有教养的人写的,却没想到从收信人处也能看出端的。是啊,如果真是夏阳见报回复,怎么会不写全名字?怎么会只写一封没有回音就索罢了?这些信是登启事后一个多月才送来的,真要是夏阳看到了,这段时间应该接二连三地寄信了吧。她实在替她心痛,试探地问道:“琬儿,那你还等吗?”
之琬住手停针,眼望窗外已是一派肃杀的冬景,道:“妈妈,我活在这里,便是为了等他的。不等他,我活都不用活了。”
琴太太听她这么说,微微愠怒道:“你还年轻,大好年华,这么能说这样的话?那我和你师父又算什么?你的父母呢?你就不为他们活了?”脚步匆匆,袍角缠踝,径自走了。
之琬听了无语,眼见暮色四合,收了针线,在琴太太屋里找到靠在沙发里垂泪的琴太太,过去在她面前蹲下,把头靠在她膝上,轻轻唤道:“妈妈。”
琴太太伸手抚摸她的头发,之琬的一头童花头已经长到过肩了,叹一口气,另起话头道:“你头发长这么长了,要不要烫一烫,剪一剪?”
之琬摇摇头,看见琴湘田进来,起身迎上去,接过他身上的藏青绉紬玄狐腿子袄和帽子,道:“师父回来了,今天怎么晚到这时候?这天看样子要下雪,外边冷吧。”抖一抖挂在衣帽架子上。
琴湘田道:“冷得厉害,地上有水凼的地方都冻上了。”拿起桌上一只茶杯喝茶。
之琬道:“这茶冷了,师父别喝这个,我去换杯热的。”拿了茶杯下楼。
琴太太看看他的脸色,问道:“怎么了,有什么不痛快,让老爷子气着了?”
琴湘田关上门道:“刚才梅先生找我,要替他的儿子提亲,我一口回绝了。那梅文徽道我又不是菀儿的亲生父亲,哪里就做得她的主。我回他说如今这个年代,哪个父母都做不了儿女的主,他恼羞成怒,居然讥刺我说……嗨,那些说不出口的话,提它做什么?”
琴太太自然知道是什么样的话,左不过是说她y奔无耻之类的,她早年间听得厌了,早不放在眼里,只是不忿琴先生年近古稀还要受这样的气,怒道:“好个梅文徽,斯文败类!他替他儿子说亲,都安什么好心了?不过看中菀儿的手艺。以为娶进门后就可以着她给他绣画儿,什么东西!认识他这么多年,我竟然不知他是个这样的衣冠禽兽!还好当时菀儿就一口回绝了,果然是乔家的孩子,有气节。菀儿当时是怎么说来着:我家的绣品只做家用,从不出售。臊也臊死他了。”
琴湘田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菀儿的璧就是她的一双手。性子又冷,脾气又硬,得罪人都难免。我俩又没什么权势,若是真碰上什么狠角色,怕保不住她。”
琴太太到底是官家小姐出身,肚肠多几个弯,不似琴湘田唱戏唱了一辈子,处处想着洁身自好,不巴结不攀附,直来直去,想了想道:“这世上,是宁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梅文徽公然摆出小人嘴脸,我们倒要小心了。明天我就找筱太太杨太太打牌去,露点口风给她们,就说菀儿早就订过婚了,未婚丈夫正在前线抗战杀敌。这国难当头,抗日英雄是全体国民的楷模,他们的家眷也是为抗战做了牺牲的,正该我们爱护体恤。再由她们把口风传到梅太太耳朵里,梅太太自然会讲给梅文徽听。人家姑娘早就有了人家的,他总不能来一出王老虎抢亲的戏吧?他有了台阶,自己就蹬蹬蹬下去了。”
琴湘田听了不住点头,道:“太太这个主意好,想得周全。都像我这样硬碰硬,只怕要吃亏。”
琴太太白他一眼道:“你这一生,吃的亏还少了嘛?下去吃饭吧,别让菀儿听见,又要担惊受怕。”
琴湘田心头大石被太太搬走,面色早霁,又看太太明怨实疼,呵呵笑道:“好,我洗洗就去。”
琴太太走出几步,在门口回头大声道:“今儿天冷,咱们吃涮锅子,我已经叫过荷衣了。”掩上房门,对上来送茶的之琬道:“不用上去了,他马上就下来。我去看看炉子里的火烊了没有。”
两人刚下到楼底,就见客厅大门呼地一下被人撞开,一阵冷风吹进来,地上有雪珠子在蹦,转眼就化成了水。白荷衣使劲关上门,说:“好一阵邪风,差点把我吹到天上去。”跺跺脚,脱下鹔鸘裘,摘下紫貂帽,里头穿的是石青茧绸的夹袍。之琬笑道:“谁叫师哥穿鹔鸘裘呢,有鸟儿羽毛的可不就是要飞了吗?”伸手接过,抖一抖雪珠儿,问道:“已经下了吗?”
白荷衣搓着手道:“刚下。天太冷,下的是雪子。师娘过节好,师父到家了吗?”
琴太太道:“到了,就等你了。今儿晚上的戏是几点?不会耽误你上场吧?”
白荷衣嘿一声道:“误不了。你别看外头黑,其实这会儿还不到五点。我吃点过去正好,冬至节嘛,总该让我们也吃口热的。”
之琬笑道:“瞧师哥说得可怜样,不都说饱吹饿唱吗,我看你吃饱了怎么唱。”
琴湘田换了件蓝绫子夹袍下来,笑道:“菀儿这话也不全对,以前我们班里有个唱大花脸的,就是吃饱了才能唱,一顿饭能吃三大碗饭,是大海碗,不是家里吃饭的小碗。”
白荷衣过去扶着他,四人往饭厅里去,道:“是那位叫石少舟的师伯?他现在哪里?”
琴湘田道:“十多年前就过世了,要按现在西医的说法,还真是胃病,吃出来的。”说得四人都笑了,在圆桌边坐下,桌子当中放着一只紫铜的火锅,底座上錾的是菊花纹,里头的炭火烧得通红,锅沿里翻滚着白的淮山、黄的姜片、绿的葱段、红的海米、黑的口磨,边上是两大盘切得飞薄的羊r片,还有大盘的白菜粉条,另外还有一盘子澄黄的蛋饺。
琴太太说:“这只锅是我从北平带来的,跟了我几十年了。这涮锅子也是我们北平的吃法,一到下雪天,我们就吃涮锅子。菜就这三样,但管够,还有芝麻烧饼。我看菀儿不爱吃羊r,就让张妈给准备了你们南边人爱吃的蛋饺。来来来,荷衣,你吃了还要去唱戏。先吃点,一会张妈就把馄饨先给你煮出来。冬至要吃馄饨,混元一气,万象伊始,但愿明年是个好年。”
白荷衣道:“谢谢师娘。”拿起筷子就开涮。因家里是唱戏的,都不喝酒,只管吃r。之琬吃了两筷子羊r,偷偷吐一下舌头,仍旧吃蛋饺白菜。琴太太笑说:“我就知道你吃不惯。这里的羊r没有我们家的好,早先北平的羊都是从坝上来的,这里是不会有了。诶,老爷子,要不等回了春,我们带菀儿到北平去玩?我也好几年没回去过了。”
琴湘田“嗨”一声,道:“你以为在家里吃着涮锅子,外头下着雪,就是太平盛世、雪兆丰年了?”摇摇头,有些意兴阑珊。
琴太太也叹口气,之琬也不说话,白荷衣放下筷子,一时都沉默了。
稍时张妈煮了馄饨来,白荷衣吃了有个七分饱,便不敢再吃,放下筷子,去洗了脸,道:“师父师娘慢用,我先走了。”
之琬道:“你们坐着,我送师哥就可以了。”用手巾擦了手,陪着白荷衣走到门边,拿过鹔鸘裘和紫貂帽,服侍他穿上了,道:“天冷路滑,师哥小心着点。”
白荷衣道:“知道了,门口冷,师妹快进去吧。”叫来车夫,坐上车走了。
第二十章 避祸
第二十章 避祸
到了晚上八点多,雪下得越发的紧了,淅淅索索,声如催鼓。屋里虽然烧着壁炉,拉紧了窗帘,仍觉得窗缝里丝丝地钻进冷气。之琬掀开一条窗帘缝,看看外头,说:“地上都下白了,今年这头一场雪好厉害,师哥回来怕是路上要更不好走了。”到下人房里去找到在炉边烤火听无线电里唱绍兴戏的赵老大,央求道:“大爹,师哥今晚上有戏,你看这雪又大天又冷,我怕路上不好走……”
赵老大忙起身披上棉袍子,戴上棉帽子,说:“我就去接白老板,今天还在天蟾舞台?”
之琬点头,塞给他几张票子,说:“天冷,坐车去,别节省这点。接到了还回这里,我给留着饭菜。”伶人们通常是吃个半饱去唱戏,回到家十一点多,正是肚饿的时候,因此都有吃夜宵的习惯。
赵老大答应了,顶风冒雪出了门,之琬才放心。回到客厅,琴太太坐在壁炉边听无线电结绒线。这结绒线是琴太太的新嗜好,没事就拿着绒线结,已经给琴湘田结了一条藏青的,之琬是一条大红的,这条咖啡色的是给白荷衣的。琴湘田坐在沙发里给之琬讲戏,之琬穿了彩鞋、花帔,在地毯上练身段。
琴太太用竹针挠挠头发,说:“菀儿这身段,越来越有模有样了,这样子上台都上得了。”
琴湘田含笑点点头,继续打着锣鼓点儿。忽然外头哗啦啦一片响,有什么东西撞在玻璃上,之琬道:“我去看看。”走到起响声的落地窗边上,站在窗帘里头朝外看,只见一个黑影在雪地里一闪而过,一条大尾巴扫起一片雪花,转眼窜进了暗处。之琬心头一惊,暗道:还是给它找来了。这黑影正是一只老狐。
之琬望着黑dd处出了一会子神,听到琴太太问她,她回头答道:“是野猫躲雪,踩着了破花盆。”仍旧拉好窗帘,看看钟,道:“师哥快回来了。”
话音刚落,就听见门上拍得甚急,之琬边跑着去边高声应道:“来了。”打开门,风夹雪花吹了进来,不由得缩了缩脖子,跟着惊呼道:“大爹,这是怎么了?”却是赵老大背着白荷衣进来了,车夫老刘在后扶着。之琬忙让进来,关上门。赵老大背了白荷衣放在沙发上,说:“亏得小姐今天让我去接白老板,不然白老板怕要被他们打死了。”
众人都是一惊,忙问详情。琴太太解开外衣帽子,看他脸上青肿一片,嘴角也破了,眼睛眯成一条缝,打得不成人样了。琴湘田上前捏捏胳膊腰腿,摸摸胸口,搭一下脉搏。唱戏的人从小就是摔打惯了的,外伤毛病一看就知。说:“还好,没伤着筋骨,尽往脸上下力了,看样子是要让荷衣三五个月上不了台。阿大,把他背到他房里去,让张妈给他擦擦,老刘,你说说是怎么回事。”白荷衣在师父家一直留着一间房,因之琬来了,才不再留宿。
赵老大背了白荷衣进屋,老刘道:“我一向是在后门和别的跟包车夫一起等的,勿晓得里头出了啥事体,后来阿大来了,我们就一起等。散了戏白老板出来,我们三个就走,到了暗地爿忽然就冲出来几个人,两个人拦牢我不让我走,另外两个把白老板从车子上拖下来就打。老大就挡,那几个打了一阵就跑了。我和阿大就把白老板拉回来了。”
这老刘说话说得不着要领,什么人打的,为什么要打,是认错了人还是结了仇,都不知道。赵老大出来,说道:“我看不是小流氓,也不是认错了人。会不会是有人不喜欢白老板唱的戏,要给他点厉害。”
琴湘田忙问道:“这话这么说?”
赵老大道:“我在戏院后门听见白老板今天唱的是《红梅阁》,这戏不是骂j臣的吗?”
众人面面相觑,没想到这目不识丁的赵老大居然知道《红梅阁》是骂j臣的,还一下子就从剧情联想到了被殴打的原因。
琴湘田道:“你们两个去休息吧,不要对外头说起这件事。”老刘赵老大答应了,各自回去休息。
琴太太喃喃地道:“《红梅阁》里的j臣是贾似道,可跟现今没个人能对得上号。”
琴湘田宽慰她说:“阿大的话,不必当真。等明天荷衣醒了,问他就知道了。”转脸对之琬说:“晚了,你也去睡吧。”
之琬迟疑道:“要不要我去看一下师哥?”她从小到大,从没见过有人挨打,猛地见到这样的事,又是害怕又是无措,白荷衣虽说是师哥,到底男女有别,不方便进到他房里去,但见他伤成这样,不过问一下总是于心难安。
琴湘田道:“他没什么要紧,身上一些伤,张妈可以照顾。”
之琬明白,便道了晚安,上楼回房。
第二天一早,琴家的电话就响个不停,唤茶接的电话,被电话那头的人不停气地问得没法回答,呀一声挂上电话,一叠声跑上楼去拍琴太太的房门,大声说:“师母师母,有人自称是记者,来问白阿哥被打的事,又问是谁打的?是青帮红帮还是日本人,还是私下结的仇,还是谁争风吃醋,我都说勿晓得,给挂了。”
琴太太披上寝大衣打开门,也是惊讶不已,“啊?怎么这样?是谁捅出去的?除了家里人没有外人知道,难道是昨天下手的人?打了人还要嚷嚷得全世界都知道,他们到底想干什么?”
刚说到这里,电话又响了,唤茶看着琴太太,等她的示下。琴湘田也披了寝衣起身,对唤茶道:“毛丫头,你去说,让他们整八点到这里来,带上相机,他们既然想知道,我们就让他们知道得清清楚楚。等会儿来电话,只要是说这个,你都这么回答。”
唤茶答应一声,奔下楼去接电话,用少年人特有的尖嗓子说:“奈听好,八点钟到此地来,拨奈拍照,奈去讲拨其他报社的人晓得,勿要再老清大早打电话来了,阿拉早饭还没吃呢!”啪一下,挂了电话。又冲楼上的琴湘田和琴太太说:“我去看看阿哥,看伊今朝好点了没有。”
琴太太听了她这一串话,再愁闷也被逗得笑了,笑后才说:“这是怎么话儿说的?你昨天不是说不要告诉外头吗?怎么又让他们来拍照?”
琴湘田扶着她回房漱洗,道:“我昨夜躺下后,想来想去,要想个好办法来,既要让荷衣平安,还要一劳永逸。瞒着不说不是个办法,他晚上还有戏,这个样子让他怎么登台?他要是不上场,那他的名声也就毁了。不怕你恼,我甚至想过要让菀儿救场,以她现在的水平,唱个几场不成问题,等荷衣脸上的肿消了,再接着唱。”
琴太太摇摇头,道:“不成啊,菀儿一上场,那就真的是吃定就口饭了,她一个女儿家,这样的相貌,又是这样的脾气,将来吃的亏怕不比荷衣少。”
琴湘田点点头,道:“是啊,我也是这样想的。就是从菀儿身上,我想到了这个釜底抽薪的法子。索性敞开来告诉大家,白荷衣被人打了,那他上不了台唱不了戏不但没人怪他,反而会激起同行和观众的同仇敌忾之心,他们会同情他,会叫嚷着要揪出暗算名优的小人,这样一来,荷衣的名声保住了,还成了与恶人斗争的英雄。因此我半夜起来给几家报馆打了电话,说卖个新闻给他们,果然他们一早就来了。”
琴太太拍桌而起,赞道:“原来是你捅出去的。嗯,这个法子好,把什么事都推给新闻界,让他们去忙活去。”
琴湘田道:“其实这个法子是从你昨天说的,要在牌桌上解决菀儿的法子里化出来的。人家不是打咱们的主意吗?咱们大大方方,把口袋翻过他们看,里头没东西,好让他们死了这份心。不管打荷衣的是什么人,我们都惹不起,青红帮的老头子,地痞流氓小瘪三,哪一个是好说话的?何况还有日本人,国家都快亡了,咱们也不要唱戏了。老话说,惹不起躲得起,等下我就到轮船公司去订四张船票,我们一家去香港避一避风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