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魂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未知
琴太太也换了鞋,正坐在榻上休息,看她进来在身边挨着自己坐下,手帕打开,拿出一根金条,忙问端的。
之琬道:“干娘,我不知道金子是什么价,到什么地方去兑成现钱,你帮我找个换一下,行吗?”
琴太太问:“怎么?等钱用?这个你留着防身,战乱时节,只有金子值钱,先放着吧。缺什么,只管跟我说。要零花钱,我给你备用些。”
之琬艰涩地笑道:“干娘,零花钱我身上还有些,这里什么都不缺,你不用给我备着。干娘你对我这样好,叫我怎么报答呢。”知道琴太太要说不用报答的话,按住她道:“是这样的,刚才在景福店里,我想起我以前订的一只胸针还没去取,手上的现钱不够,想换了金子把胸针买回来。若是别的东西,也就算了,只是那胸针,是人家送的,已经付了三成订金,我不想搁在那里不管,还是取回来的好。”
琴太太看看她眼神凄苦,问道:“送胸针的那人出了什么事吗?你这么难过,一定是断了联系?”
之琬强忍眼泪,道:“是,去年八月后,就再没消息,我猜他是去打仗了。干娘,”抬起脸看向琴太太,眼泪簌簌地落下,“我要是再也见不到他,可怎么好?”
琴太太一把搂住之琬,哭道:“可怜的孩子,怪不得你这么消沉,原来不单是和父母离散,还和爱人分别,这生离死别的事都让你摊上了,你可真是命苦啊。”拿了手帕擦眼泪,又替之琬擦。
之琬强笑道:“有你和师父疼我,也不算苦了。干娘,我留了这里的地址让店里的人送来,要是他回来,一时找不到我,想起这胸针,会到店里去问,到时人家就会告诉他我在这里了。”她想自己在人家家里住着,金店银楼送东西来收钱款,这样的银钱出入,应该告知主人家的。
琴太太叹道:“难为你这么想得这么周全,也真是用心良苦。好,这金条我拿着,去兑了现钞给你。那胸针,是什么重要的礼物吗?”
之琬在愁苦中羞涩一笑,低声道:“是订婚用的。”
琴太太“哦”了一声,说:“也难怪。要不,我们在报上登个广告,看有没有回音?”
之琬点点头说:“干娘的主意好,我是一点办法也没有。要不是遇上师父和干娘,我在乡下住着,更是没了希望。”
琴太太摆摆手,示意她别再说这样的话,道:“我们先来拟个启事,看该怎么写。咱们去楼下的书房,那里有纸笔,我说你写,明天就拿到报馆去登。”拉了之琬就走。琴太太多年来都是一个人自己解闷,没个儿女让她c心,虽然有白荷衣这个弟子常陪着说笑取乐,但要练功吊嗓登台,实是没多少空闲给她。这忽然天下掉下了孤苦零丁的女孩儿,举目无亲,生世堪怜,又乖巧可人,温柔贴心,让她空荡了多年的一腔母爱都得以散发,因此无论是做衣服打扮,还是带出去见客,都做得兴兴头头的,这一下子又多了一桩缠绵绯测的情爱在里头,更加牵肠挂肚,就跟听戏一样的过瘾。琴太太自是个戏痴,那是一点不假。年轻时听戏入迷,跟了红伶私奔,年老还可以串戏演红娘,怎不让她兴奋。
两人在楼下琴湘田的书房兼画室里坐下,之琬摊开一张白纸,研了墨,望着琴太太,等她说话。琴太太想了想,说:“他叫什么?”
之琬含羞笑道:“夏阳,是我姑舅表哥。”
琴太太点头叹道:“唉,这不是现成的宝哥哥和林妹妹吗?又都是姑舅亲。一个姓夏,一个姓秋,倒有有缘。嗯,寻人启事要写得短而简单,又要一目了然,让他一看就知道是在找他。有了,你就写:夏兄,秋妹在沪,见报回复。联系地址嘛,不能写这里,保不定会有些无赖流氓会捣乱,就在报馆租个信箱,让人把信都寄到那里,我们一天去取一次,这样就免了麻烦,省得惹出什么祸来。”
之琬一听,佩服之至。就这么十个字,却言简意明,夏阳若是看见了,马上就知道这是找他的。而旁人却摸不着头脑,春夏秋冬的,以为是在玩什么文字游戏,当下欢喜道:“干娘,这个寻人启事拟得真好,十个字里面把要说的都说了。”提起笔来一挥而就。
琴太太得意地道:“可不是吗。”拿起纸笺来看,赞道:“你的字也写得好,可见家教是好的。”吹一吹墨迹,折起来,取个信封封了,说:“明天不是要去筱太太家打牌吗,先去报馆,再去筱家。”
第二天两人穿了出客的衣裳,拎了小包,坐了车,到了申报馆,见了办事人员,说了登报一事,要连登三天,用几号字,怎样租信箱等都谈好了,再把拟好的启事递过去,付了钱,离开报馆后,之琬道:“干娘,我想去家里看一看。”她一个人在这里人生地不熟,不知怎样去,也不知在什么地方,只得向琴太太求助。
琴太太道:“好啊,反正现在还早,我们就去弯一下。在什么路上?”她只听说是秋小姐和家人失散,一点没想到要上家里去看一下,这时听之琬这么一说,才想起早该去的。
之琬说了地址,琴太太说不远,吩咐车夫照路牌找去。不多时到崇德大厦楼下,之琬看这大厦是一幢高楼。她来了几天,也知道这是西洋公寓,住的人多半是有些洋背景。抬眼看一眼三楼,窗户紧闭,窗帘拉上,显见是屋里没人。她下了车,朝楼门里走。琴太太留在车上,坐着等她回来。之琬没有邀她一起去,她也不去探听之琬的隐私。大户人家出来的人,都知道要尊重别人的私事,人家不想说的,不去刨根问底。
刚进楼门,只觉里头一暗。过了一下等眼睛适应了,正找楼梯,忽然门边一间小房间里出来一个穿着中式裤褂的中年男子,五短身材,圆头宽额,眉眼很是机灵。见了她就又惊又诧地问道:“秋小姐,你还在上海啊,我当你和先生太太一块走了呢。你们去年走得那么匆忙,连家什用具都没带走,我白捡了一只沙发,嘿嘿。秋先生秋太太都好?现在在美国了吧?”神情很是热络巴结。
之琬猜他是这个大楼的看门人,微笑一下,道:“是,他们在美国。我今天过来看看,夏先生后来来过没有?”
门房道:“没有。夏先生没和你们一起吗?我当你们是一起走的呢。哎呀,你们在美国多好啊,回来做什么呢?日本人在上海横凶霸道的,过外白渡桥要向他们的膏药旗子行礼,哼,我才不高兴行礼,我就不去。你能把我怎样?还好我们这边是法租界,他们不来捣乱,才太平些。”
之琬听紫菀爸爸和吴霜妈妈确实走了,夏阳也没来过,虽然早知道是这个结果,心里仍是一阵失落。
那门房又道:“你家的房子已经租出去了,现在住的是罗宋人,一天要让我送两趟牛奶一趟报纸,又要我买香烟买自来火,好像我是他家的仆人。秋小姐,这些罗宋人哪里有秋先生太太好,过年过节都不忘打赏。”
之琬会意,打开包摸了两个钱,递给他说:“要是夏先生来,问起我,你就告诉他我现在住逸邨。”
门房接过钱,笑眯眯地道:“知道了,秋小姐,我见了夏先生会转告的。”
之琬转身要走,忽然觉出不对来,又回头问道:“去年八月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回来一起走的,是吧?当时夏先生也在是吧?”门房口口声声说“你们一起”、“你们走得匆忙”、“你回来干吗”什么的,可见他是见过紫菀的,那就是说紫菀回来了?所以他们才走到彻彻底底,不留一点牵挂,也没回头到吴镇找她,也没留人在上海等她,他们是和紫菀一起走的呀。紫菀回来了?怎么她留在了这里,没有回到过去吗?啊,是了,留在这里是她自己的选择,她一心想着要回到夏阳身边,所以才出现了混乱和差错,被抛在了被炸毁的吴镇,孤零零一个人,在这世上漂泊。怪不得夏阳也没了音信,紫菀跟他在一起,他又哪里用得着回头来找她?是她自做多情会错意,以为他喜欢的人是自己,不是紫菀。既如此,那她就是一个多余的人。亏她还心心念念地想着他,还登报寻他,原来自己早成了畸零人。但是,那个被埋在吴家坟山的吴夫人之菀又是谁?是谁在之琬的身体里和吴三少爷结婚生下吴霜,又在自己眼前死去?难道是那只老狐?之琬越想越是想不明白,脑中如乱麻一团,理不出头来。眼中酸酸的,只想大哭一场。
门房却被她问得莫名其妙,道:“是啊。你们一起走的,所以我才奇怪,怎么你一个人回来了?”
之琬像是没听见,拖着脚回到车上,呆呆的,一句话也说不出。
琴太太料想是没有家人的下落,怕她伤心,不敢多问,抱住她肩头,拍两拍,叹口气,朝车夫说:“走吧,回家去,筱太太家不用去了,我看菀儿像是没精神。”
车夫应了,拉起车把朝家的方向跑。
之琬泪眼迷朦,哀怨地道:“干娘,我如今是真的一个人了。”
琴太太听了,眼泪止不住落下来,道:“不要紧,有干娘在,你就跟着我,从今往后,咱们娘儿俩就是真正的一家人。你也别叫我干娘了,就叫娘,我就是你亲妈妈,你就是我亲闺女,啊?”
之琬大哭出声,抱着琴太太道:“娘,亲娘,要是没有你,我该怎么办?”
琴太太抱紧之琬道:“嘘,别哭别哭,在大街上呢。要哭咱们回家哭去。”说完拿了手帕盖在眼上,也哭了起来。
第十八章 春闺
第十八章 春闺
回到琴家,刚进大门,就听见幽幽的胡琴声,天井里一张靠背藤圈椅里坐着琴湘田,一边的骨牌凳上坐着琴师,叠着腿,架着胡琴,正在拉琴。中间白荷衣走着碎步,家常的衣服外面罩了件粉红的绣花戏装,抖着水袖唱道:“可怜负弩充前阵,历尽风霜万苦辛,饥寒饱暖无人问,独自眠餐独自行。”
之琬听了,不免一怔。这是她第一次听这样婉转幽深的西皮二六,不是听惯的昆曲,但凄凉哀怨的声腔却触动了她的心绪,不由自主地站在一旁细听。琴音怨曲在她是陪着她长大的旧日伙伴,一听到这样的曲声,她就仿佛回到了乔家的深宅大院内,一边绣着戏服,一边听着曲子,不用多思多想,心境自然平和。
那白荷衣又唱道:“可曾身体蒙伤损,是否烽烟屡受惊。”那一个“屡”一个“受”字,在他口中宛转三千遍才得以吐出,一种似恨似怨,如泣如诉的心情像凿石般的击打在之琬心上。除曲子悲苦外,曲词更是伤情。
“细思往事心犹恨,生把鸳鸯两下分。终朝如醉还如病,独倚薰笼坐到明。去时陌上花如锦,今日楼头柳又青,可怜奴在深闺等,海棠开日我想到如今。”
“门环偶响疑投信,市语微哗虑变生。因何一去无音信,不管我家中肠断的人。”
“毕竟男儿多薄倖,误人两字是功名。甜言蜜语真好听,谁知都是那假恩情。”
白荷衣的尾音在琴声中悲咽,一回头见之琬站在门边,脸上早已是泪痕斑斑,不觉惊问道:“师妹,怎么了?”
之琬恍似不闻,如痴如醉地问道:“这唱的是什么?”
白荷衣关切地上前,扶住摇摇欲坠的之琬,道:“《春闺梦》。”
之琬似笑非笑,似哭非哭,一字一顿地道:“春闺梦。”闭上眼睛,停了半晌,张嘴唱道:“细思往事心犹恨,生把鸳鸯两下分。终朝如醉还如病,独倚薰笼坐到明。去时陌上花如锦,今日楼头柳又青,可怜奴在深闺等,海棠开日我想到如今。”浑然不觉已是眼泪婆娑,看着白荷衣道:“师哥,你唱的是我吗?”
在她开口唱时,众人都是一惊,只有琴师不知道她是何人,见她开唱,自然而然地c琴相和,一段西皮流水把她的声曲衬得越发的沉郁愁苦。
白荷衣听她唱得这么好,又是惊叹又是高兴,见她问话问得奇怪,答道:“师妹,你终于开口了?学得真好,比我好上不知几倍。以前听过是不是?这是程艳秋程老板的新戏,你在哪里听的?”
之琬揪紧他衣袖,眼睛紧盯着白荷衣,自顾自说道:“师哥,教我,把这出戏教给我。”
琴太太心下明白是怎么回事,这戏词里字字句句,都仿佛是之琬的写照,叫她听了怎么不伤怀?擦了擦泪痕,上前搀住之琬道:“菀儿,今天你也累了,明天再让白师哥教。师哥天天都来的,又不会跑了。”
之琬点头道:“是,师哥天天都来,师哥不会跑。”放开手,靠在琴太太怀里,说:“娘,你也在哪,你也不会走。”
琴太太又被她勾出了眼泪,哄着她往楼梯上走,道:“菀儿,来,咱们回房去,你先睡一觉,明儿再学。”
之琬乖乖地道:“是的,娘。”神情语调便如一个孩子般的乖顺听话。琴太太叫来毛丫头,两人一起把她在床上安顿了,之琬痴痴呆呆不言不语,由她们替她换了寝衣,盖上被子,拉密窗帘,琴太太温言道:“菀儿睡吧。”她便闭上眼睛,果真睡去。琴太太看她睡熟,才起身离开,掩好了房门。
回到楼下,琴湘田和白荷衣忙问情形,琴太太握着手帕,拭着眼泪道:“今儿去了她家,像是没打听到一点消息,她刚订了婚的夫婿又去了打仗,生死不明,也没跟她联系上,回来就听见你唱这个,这不是正好戳在她心窝上吗?”
琴湘田和白荷衣都问道:“她未婚夫婿?”
琴太太又是伤感又是得意,说:“怎么,你们都不知道吧?我们上午去报馆登了寻人启事,也不知道会不会有回音。”
那两人感叹一声,不再说话,忽然琴师老胡师傅道:“这位小姐唱得真好,真真唱出这出戏的味道。嗓子也好,纯粹自然,一派天真,一丁点儿没有练坏,不,是没有练过。这是一个闺门旦的好苗子啊。琴老板,这就是你说的新收的女弟子吧,果然好眼光。”
琴湘田和白荷衣相视无言。当日说要收她为徒,也听过她唱的几句《牡丹亭》,不过是权宜之计,为的是方便行路,容易照顾,哪知道她今日初试啼音,就一鸣惊人,竟然有这样的潜资?再说琴太太又说了要收为义女,就不再当她是徒弟了。这一下好教两人为难。这一下到底是做女儿好,还是做徒弟好?做女儿,可惜了这么个难得的好苗子,做徒弟,怕是对不起乔家的恩情。毕竟梨院行不是好呆的,开口饭不是好吃的,一个女孩儿家,在这样的乱世,真要入了行,怕是难处多过易处。
想了半天,琴湘田道:“菀儿要是愿意学,就教着,也不用说死。会两出戏也不妨事,艺多不压身嘛。她要是学学不想学了,就做个票友,闲时有个消遣也是好的。”
白荷衣道:“师父想得周全。只是以前怎么没听她提起过有未婚夫婿
离魂 第 7 部分
白荷衣道:“师父想得周全。只是以前怎么没听她提起过有未婚夫婿的事?”
琴太太嗤道:“这样的事儿,她一个大姑娘家,怎么会跟你们两人男人说呢。”
过了两日,之琬精神稍佳,又有说又笑的,忽忽似忘了那天在崇德大楼门房处受的打击。见了白荷衣,便道要师哥教戏,白荷衣有了琴湘田的主意,也就教她这出《春闺梦》,说:“这出戏吴菊痴先生根据唐诗《新婚别》、《兵车行》、《陇西行》编写而成的,写张氏思念丈夫,在梦中和他重聚,又追到战场上,看见满地的骷髅尸骸,一惊而醒,方知是梦。”
之琬出神一时,喃喃地道:“陈陶的《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呵呵,”惨笑两声,回过神来道:“很好,现在唱这个倒是合适,比《牡丹亭》好。《牡丹亭》中虽然也有《淮警》、《寇间》、《围释》几折,不过是陪衬,不如这《春闺梦》悲惨凄切。”
白荷衣从琴太太处听说了她的事情,知道她为什么对《春闺梦》这出戏这么痴迷,那真是感同身受。怕触痛她心怀,不敢多说其他,简单讲过情节后,便从唱词教起,先让她把唱词记住了,再跟着胡琴学唱腔。之琬记性又好,悟性又高,不多时便记住了,白荷衣又说她唱功尚可,只是身段上差些,又从最基础的手眼身法步教起。之琬唱戏,不过是常年的靠听听出来的,身段什么的,只看过没练过,好在她年纪尚轻,学戏虽然有点晚,但天资聪颖,根基又好,几个月后,已经有模有样,有板有眼了。白荷衣登台演戏的时候不能教她,便由琴湘田教。琴湘田边教边感叹这个女弟子又勤奋又用功,关节地方一点便通,一教便会,身形又瘦溜苗条,扮相又娇美端庄,嗓子又清婉妙丽,祖师爷真是赏了这碗饭吃,不唱戏还真是可惜了。又说要多听名家,兼收并蓄,之琬不肯上戏院,白荷衣便捧来了自己家的留声机,京昆名家的唱片,让她闲时听着琢磨。
这当中景泰珠宝行的经理亲自送了胸针来,琴太太用自己的钱付了,胸针和金条一起收在保险箱里。之琬像是忘了这回事,她不提,琴太太也乐得不提。她想好不容易之琬变得开朗了一点,又去拿这些事扰乱她做什么呢?她真要想知道,找自己一问就是了。
转眼到了炎夏,之琬身子弱,每年疰夏时都吃不下东西,饮食偏于清淡,精神头便越发的没有了。琴太太是北方人,这南方的暑气她也一惯的吃不消,自己也有些懒吃懒做的,便让之琬也歇夏,只在清晨练一小会功。之琬又不愿意像当下的时髦女性那样爱活动交际,虽有几家太太来邀请琴太太秋小姐过会,她一概懒得理睬。日长无事,一天出门购齐绣架绣棚丝线花针素缎银剪等物,在午后的蝉鸣雀静中绣起花来。有时让毛丫头放一张《贵妃醉酒》、《游园惊梦》。这一边绣花一边听戏,让她仿佛又回到了乔家大宅子里,这时方觉得当时的日子真是静如古井,波澜不惊,让她好生向往。曾经让她心潮起伏的热烈情爱倒像是隔世的回忆,轻易想不起来了,常在口渴的时候误将毛丫头叫成“唤茶”。毛丫头喜欢这个名字,一头埋怨太太不给她取个好名儿,从小到大一路毛丫头叫到现在,人家早不是毛丫头了,一头央求琴太太答应把名字改作“唤茶”。琴太太哪有不准的,琴家上下包括白荷衣,都管毛丫头叫“唤茶”了,只偶尔在玩笑时才叫一声毛丫头。
之琬绣花,琴太太开头还只当她是闲极无聊绣着玩的,等过了十来天,月白色的紧厚素缎绣布上一朵海棠花像在春雨中颤颤微微地开了出来,翠绿的枝叶上犹带雨滴,粉中带白的花瓣娇怯怯欲坠非坠,若不胜风,鲜活无比,才惊叹连连,说道:“菀儿,你这手绝技堪称针神,拿到万国博览会上去,怕不要技压全芳?”
之琬笑道:“妈妈要是喜欢,我就绣了送你,你上次不是说你快六十大寿了吗?女儿没别的孝敬,只会绣几枝花儿朵儿。只是这个海棠花儿不大喜庆,明儿我绣个‘流云百蝠’‘百寿图’什么的,好不好?”
琴太太把那朵花儿看了又看,欢喜非常,说:“那些丑蝙蝠老寿星的我不喜欢,还是这朵花儿好看,我就要这个。我小时候家里的院子里就种得有一株西府海棠,我们北平人家,都喜欢在四合院里种海棠和玉兰。”
之琬道:“是了,海棠、玉兰,再加上金桂,合起来就是‘金玉满堂’,也是吉利话儿,那我就在边上再添一支玉兰花和桂花。妈妈你生日是几月,我看赶得上不?”
琴太太道:“不错不错,就是金玉满堂,我们家老爷子住的北房的门口,东边是一株西府海棠,西边就是一株白玉兰。我小名就叫桂枝,”说得这里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是中秋后三天生的,所以叫这个名儿。”
之琬也笑,道:“记得上次妈妈跟我说老姓是安佳氏,汉姓是安,那妈妈的闺名就是安桂枝了,还真是个小姑娘的名字,和眼前这模样对不上号呢。还有三个月,来得及来得及,正好这大夏天没法练功,等我绣好了安上里子,挖好边裱起来,时间都够了。”
琴太太左看右看,越看越是喜欢,拉起之琬的手摩挲着说:“我说姑娘,你这手怎么生得这么巧的?我小时候我娘也教过我绣花来着,我们都要用花样纸在布上先描个样子才开始绣,你就这样随想随绣吗?”
之琬拿过一本《良友》杂志,封面上头正是一幅海棠花的彩色照片,说:“我是照着这个绣的。”
琴太太拿着比了比,几乎不相信,说:“照着绣就能行?不用描在布上?换了我就不行。还有这些颜色,都是你自己配的吧?”一转眼看见前头一大堆的各色丝线,吓了一跳,说:“这么多线?怪不得绣出来比照片还鲜亮。”
之琬道:“丝线有光,对着太阳,当然比照片鲜亮了。”抽出一根丝来,剪断了,捻开线头,劈成八股,一股股分出来,搭在一边,再从衣襟上取下一枚针,对着亮处轻轻一送,纫上了针,接着绣一片花瓣。绣了十多针,换一种颜色再绣。一片花瓣换了有七八种粉红色,琴太太几乎分不出两种之间有多大的区别,但看绣完后的这片花瓣,端的是像真的一样,由浅至深,无迹可寻。而之琬襟上飘着十多根丝线,是只见丝线不见针。
琴太太骇问道:“这是人绣出来的吗?”
她不过是随口这么一说,言其出神入化。之琬却是个老实人,本来就有心病,被她问得一愣,无可奈何地道:“你说呢?”
琴太太点头道:“不是人,是人精。就跟《闹天宫》里的孙猴儿是个猴精,八戒是个猪精,《鹿台恨》里的苏妲己是个狐狸精,妹喜是个琵琶精,《白蛇传》里的白娘子小青是蛇精一样,你是个人精。”说着自己也笑起来了。
之琬才知道她在说笑,想想自己的离奇遭遇,真算起来,也许要划在妖精一类里头也未可知,笑道:“妈妈看戏看多了,张嘴就是戏里的故事。”
琴太太道:“谁让我是嫁了个戏子呢。”
匆匆夏天过完,两人早忘了登报寻人一事,一天报馆派了小伙计把十多封信送来,说信箱租期早就到了,要转租他人。这些信不来取,只好着人送上门来。琴太太打赏了小伙计,把信收了,一时不知该不该给之琬。粗略检视一下那些信封,有的豪奢,是淡紫罗兰色还洒了香水的,有的就是弄堂口小烟纸店里最廉价的;有的字迹歪歪扭扭的,有的错字别字。光从信封字迹上看,配得上之琬人品的就拣不出一封,估计还是些好事之徒,流氓无赖等人。亏得当初没留家里的地址,不然还真是有得麻烦。看看中秋将近,心想过了节再说吧,加上又是自己的六十整寿,太太姊妹间早就嚷嚷着要摆酒唱戏请客,一忙就把这事丢在脑后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