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五胡之血时代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疯狗先生

    倒在地上的皇甫钦,眼看着又是几支刀枪捅来




第二十七章 战利
    刘预率领北面的东莱攻入营寨的时候,王弥正在与防守的晋军激烈争夺营门。

    薛永率领晋军本来刚刚打退王弥的进攻,正是充满必胜信心的时候,薛永想着好好教训一下这些不知死活的东莱贼人。

    哪里想到,忽然北面的营墙位置突然传出一声暴响,不久之后防守南营门的薛永就看到营中的晋军好像有人开始逃跑,随即营中又燃起了大火,不知道什么人把营地的帐篷和粮草都给点燃了。

    很快,溃逃的晋军越来越多,薛永和身边的士兵甚至听到了太守裴浚逃跑的喊声,不少士兵发现在营中确实看不到主将的旗帜后,都悄悄的向后退去,也加入了逃跑的行列。

    此时天色和营中的火光,让视线变得非常清晰,薛永向北看去,大股的黑衣东莱军由北面营墙的一个豁口涌入,已经占据了北面大半个营地,而晋军已经完全奔溃,根本就没有人组织有序的防御。

    而且薛永也已经看不到皇甫钦和崔孟的身影,薛永身边这些原本战意昂然的亲兵,也都开始恐慌起来。

    “家主,裴太守真的跑了。”一名亲兵焦急对薛永说道,这名士兵视力非常好,他在营墙的远远的看到一行人簇拥着北海太守裴浚,通过浮桥逃到了潍水对岸。

    “督主,营寨肯定守不住了,北面的贼人打到西门了。”

    “督主,浮桥断了!”

    “下面的东莱贼又要打上来了,督主,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督主,被贼人缠住就走不了啊!”

    薛永身边的亲兵全都万分焦急,眼看着大势已去,要是再死守南门也是毫无意义的,等到北面的东莱贼占领全营,那他们这些人可就成了瓮中之鳖。

    “罢了,都随我一起走!”薛永一看事不可为,而且浮桥已经断了,要是抢不到船,可就真的跑不掉了。

    薛永带着亲兵们放弃了营门,向着靠近潍水的西门逃去,其它的晋军士卒见此也都一哄而散,各自逃命去了。

    薛永还没有跑到西门,就远远的看到营门口被相互拥挤逃命的晋军士兵堵得厉害,薛永当机立断,率领亲兵从一丈高的营墙上跳下去。

    但是等到薛永率领亲兵赶到停泊渡船的地方的时候,出了倾覆在水中的一些渡船,已经没有船只可用了。

    几个亲兵脱掉甲胄,跳到水中把一条倾覆的渡船翻了过来,薛永一行人这才艰难的爬上船,找不到船桨,众人用手和刀剑划水,才勉强逃离了岸边。

    此时,从营寨的西门已经冲出来大批的东莱贼军,而南侧的营墙也有大批的东莱贼军跳下营墙,开始追杀困顿在河边的晋军士卒。

    刘预率领着东莱军占领了营寨西门,冲出西门后,刘预就看到大批的晋军士兵拥挤在岸边,此时的河边已经没有了船只,这些溃兵已经陷入了死地。

    “传令下去,降者免死。”刘预看到晋军已经完全溃败,已经没有追杀的必要。而且他接受敌人的投降,可以避免这些溃兵困兽犹斗,少伤亡一些东莱军士兵。

    很快东莱军的士兵开始纷纷高喊,“投降免死,速速投降!”

    “投降免死,速速投降!”

    “投降免死,速速投降!”

    很快,大批在河边进退失据的晋军士兵都纷纷扔掉了武器投降。

    等到一个时辰之后,所有的晋军士兵都被收缴了武器和甲胄,被分别看押起来。

    经此一战,刘预统领的五千战兵,不管是他自己的一千本部战兵,还是刘伯根交给他四千战兵,全都对刘预佩服的五体投地。

    刘伯根的四千战兵从军侯、旅帅到队正,都是刘伯根的宗亲子弟。

    &n



第二十八章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此战中,刘预和刘伯根的部众是取得胜利的主力军,王弥一方几乎成了打酱油的存在,刘预和刘伯根部众占据分配的主动权。

    但是王弥一方,知道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刘预和刘伯根的部众一方只能拿出现在的五千战兵,剩下的战兵和辅兵总共四五千人需要留在下密县后方拱卫命悬一线的刘伯根。

    而王弥他们却还有一万多辅兵没有赶过来,他们所有的兵力加在一起足足有两万人,所以在接下里的战斗中,他们才是主力,作为接下里占据全军八成的他们怎么也得分一半的战力品和俘虏吧。

    听到王弥一方说出要见者有份,分一半的战利品。刘预只是微微皱眉想思考一下,而身边的一个刘伯根的从弟刘奎却忍不住大叫起来。

    “呸,做梦!你们才斩了几个人,就敢要一半?”刘奎觉得王弥的这些部下是越来越不要脸了,不骂他们简直就对不起自己火爆的性子。

    刘伯根的其他宗亲部将纷纷附和,都觉得王弥一方这种行为是无耻、不要脸。

    王弥一方也不甘示弱,纷纷表示自己此战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他们围攻营门死伤近三百人,而且以后战斗他们也是主力,这一次不多拿些战利品,也根本没法回去跟子弟部曲们交代。

    就在两方吵吵嚷嚷的时候,浓眉大眼一脸正气像的曹嶷突然放声干哭起来。

    “我三叔祖父家的两个兄弟,就是因为没有好的盔甲,今天一死一伤啊,我怎么向三叔祖父他老人家交代啊。。唔。。”

    听了曹嶷的哭喊,徐邈、高梁等人虽然拉不下脸来装哭,却都一脸委屈的表示,要是不分一些好的甲胄兵器,自己的子弟部曲在接下里的战斗肯定会严重缺乏积极性的,是会对造反大业产生严重负面影响的。

    听了一大会儿的抱怨和牢骚,刘预基本明白双方争夺的焦点都在那五六千具甲胄和兵器,其次是二百匹马匹,那些俘虏反而没有人关心。

    刘预有些纳闷,王弥这些人不是最喜好裹挟流民壮大声势嘛,为何现在反而不争这些俘虏呢,这些俘虏明显比那些骨瘦如柴的流民强的多了。

    刘预随即说了自己的疑惑。

    “这些兵卒都是在北海郡的编户中抽丁的兵,不是那些无家无着的流民,都在家中有田地亲人,不会为了一口饭就跟我们走的,而且我们马上就要渡河进入他们的家乡,他们这些人熟悉地形,很有可能跑掉。”

    王弥解答了刘预的疑惑,虽然对于刘伯根推出刘预来对抗自己,王弥有些恼火,但是他知道大家如今还是一条船上的同伴。

    “那这些俘虏怎么办”刘预之前还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

    “要么让他们接下来的战斗中打头阵,消耗敌人的箭矢和力气。不过行军路上就要带着他们了,可能用不了多久就跑光了。”王弥顿了一下,继续说道。

    “但是要我说,索性就都杀了,反正不能养着,我们可没有那么多粮食了。”

    王弥神色坦然的说道。

    “不能杀,我可是答应过,降者免死的!”刘预大声拒绝。

    听了刘预的话,不管是刘伯根的部众还是王弥的部下,大家都有些诧异。

    东莱军并没有征缴沿途的豪强地主的粮食,因为那样会激起层出不穷的反抗,会大大拖慢东莱军的进军速度。

    所有他们的粮食一般都是缴获的晋廷官府的库藏,如今的数量并不充足,不可能再白白养着这四五千俘虏吃白饭。

    看到众人的惊诧,刘预清了清嗓子,开始说道:“这四五千人都是都昌、寒亭、斟亭、平寿各地征调的苍头百姓或者豪族大姓家



第二十九章 巨洋水
    最后,刘预终于让众人同意,等后续的东莱军辅兵集结到这里的时候,会陆续释放这些俘虏。

    而在此之前,这些俘虏都会作为重新搭设浮桥、运输物资的苦力,来换取他们每日的口粮。

    在俘虏的处理议定之后,最后的关键还是那批精良的甲胄和武器的分配。

    因为接下来的战斗中,王弥一方的将会是主力,而且刘伯根和刘预的战兵都已经有了甲胄,王弥的部下有大批无甲的士兵。

    所有刘预最后劝说了刘伯根的这些亲信部曲,做出了巨大的让步。刘预和刘伯根的亲信分得缴获的两百匹战马,王弥和部众分得所有的铠甲兵器,需要承担全军的辅兵后勤。

    潍水一战后,北海郡太守裴浚损失了北海郡绝大多数兵力,在皇甫钦和薛永好不容易,追上一路西逃的裴浚的时候,三人身边所有的兵力加起来只有二百人。

    皇甫钦提议,应该稍作停留,搜寻收拢溃逃的士兵,这样至少还能收拢大概一两千人。但是已经吓破胆的北海太守裴浚,毫不犹豫的拒绝了皇甫钦的提议,他严令皇甫钦和薛永二人,不得迟疑,要抓紧护送他到临淄躲避。

    皇甫钦又提议应该走北海郡治平寿城,焚毁那里的武库和仓储,裴浚又拒绝了这个提议,害怕耽搁时间,被东莱军追上。

    三天后,东莱军的后续辅兵已经完全集结完毕,潍水上的浮桥也重新架设完成。

    五月初十,刘预和王弥率领这支总数两万五千人的东莱军渡过了潍水,向西对晋军的城池展开攻击。

    都昌、貲城、寒亭三城的晋廷官员全都弃城而逃。

    只有在北海郡治所平寿,东莱军遭遇了微弱的抵抗,在付出三四百人死伤的微弱代价后,东莱军迅速攻占了平寿城,但可惜的是,城中的武库和仓库却已经被留守的晋廷官员放火焚烧了。

    东莱军略作修整,留下了几百留守平寿的兵力,在两日后继续西进。

    到了五月二十日,东莱军已经用十分微弱的代价攻占了据县、纪城、灌亭、寿光、澄阳、乐邑等城邑。

    东莱军已经扎营在了巨洋水河畔,已经可以清晰的看到紧邻巨洋水而建的益都城。

    “益都,是由东进入临淄的门户,只要攻下益都,临淄城在眼前了。”王弥骑在马上,望着巨洋水对岸的城池,踌躇满志的说道。

    “兄长,刚传来的消息,高密王司马略和他的大都督刘暾集结了三万多兵马,已经在临淄城下等我们了。”王弥的胞弟王璋说道。

    “司马略无能之辈,集结半个青州、四个郡国的数万兵马,不知道扼守益都这种兵家必争之地,只知道据城而守,猪狗一般的蠢材。”王弥不屑的说道。

    “兄长,不可大意啊,毕竟真正都督诸军的人是刘暾,此人曾经司马诸王担任过好几次领兵大将,又盛名在外,不可轻敌啊。”王弥的堂弟王桑轻声的劝道。

    “刘暾是治政之才,虽然屡任将帅,但并没有过什么军功,不足为虑。”

    王弥对于刘暾这个东莱郡的同乡颇为熟悉,之前王弥游历洛阳的时候,还曾经以同乡晚辈的名义拜见过刘暾,那时候刘暾就已经是侍御史这样的清贵官员,而当时的王弥只是一个东莱乡下来的无名小辈。



第三十章 魏郡公孙盛
    第二天,刘预很快就发现,近代军队这种看似简单的队列训练,在实际的训练中却遇到了很大的问题。

    这些农夫出身的士兵,许多人都会在训练中左右混淆,然后在报数的时候有个别的人对于五十以上的数字一片茫然,对于更复杂一点的行进中转向,行进中集合分散更是一团乱。

    而且这些训练都需要大量的训练时间,而更长的训练时间就意味着更多的体能消耗,一般刚过中午,这些一日两餐的西晋时代的士兵就开始饿的虚弱无力了。

    刘预只能“奢侈”的把全军变成了一日三餐,对此王弥等人意见很大,要不是看在刘预多分给他们盔甲的份上,是绝对不会同意刘预的部下每天多吃一顿粮食的。

    到了中午,夏初的天气就已经很热了,刘预就让士卒在午饭后休息去了。

    因为东莱军中懂得养马的人并不多,这次缴获的两百匹马对于刘预来说有点多了,负责照看马匹的人手有些不足。

    有了这两百匹马,刘预就可以培养出一支数量颇为可观的骑兵了,这将是他以后安身保命的依仗之一。

    所以刘预打算现在去马厩那里巡视一下,防止养马的士卒偷懒照看不好马匹。

    就在刘预刚要出去的时候,一名亲兵在帐外报告。

    “将军,门外有人求见。”

    “是什么人,要来干什么的”刘预听到有人求见,颇感意外。

    因为最近确实有许多人想来投奔东莱军,不过那些基本都是指名道姓的找“飞豹”王弥的,这也让刘预明白了西晋时代,一个人的名声到底有多重要,最起码在青州地界,王弥如今就是堪称风头第一。

    “他说自己是魏郡人,叫公孙盛,有重要的情报要单独说与将军听。”

    魏郡的治所是邺城,是天下闻名的大城市,成都王司马颖之前的老巢就是邺城。

    刘预一听来人既然点名要见自己,那自己就见见也无妨,挥挥手让亲兵把这个公孙盛带进来。

    过了一会儿,刘预在帐内就听见亲兵说话,让来人留下佩剑,不准带剑进入,但是来的人并不愿意。

    “剑乃士之魂,怎可轻易离身!”一个高亢声音说道,应该就是那个魏郡公孙盛。

    刘预让身边一名亲兵出去传话,不必让公孙盛解除佩剑,直接进来即可。

    随即,在亲兵的带领下,公孙盛进入了帐内。

    刘预看到来人是一名身材中等的中年男子,穿着一身灰白的葛布单衣,头束和胡子都是乱蓬蓬的,脚上一双破旧的草鞋,看起来和那些逃荒的流民差不多。

    不过他脸色虽然憔悴,但却是一副不羁之色,配合插在腰间的佩剑,颇有一副孤傲游侠的风范。

    “某乃魏郡公孙盛,足下可是刘季兴将军”公孙盛率先施礼开口。

    “某就是东莱郡刘预,不知道公孙先生屈尊前来,有何赐教。”刘预客气的还礼答道。

    “久闻将军威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公孙盛看到刘预颇为年轻,看起来也就是弱冠之年。

    “不敢,只是幸赖将士用命,得以成全薄名。”刘预按照时代特色敷衍道。

    “将军屡战屡胜,如今已经占据半个青州,等到再攻下临淄,就有了当年东帝齐国的根基。”

    公孙盛说完,忽然话锋一转,“唉,不过,可惜,可惜,实在是可惜啊!”

    刘预闻言脸色一沉,身边的董平等人也是面露不快。

    “不知道公孙先生可惜什么?还请明言。”刘预知道,这种言语上的陡然转变是一般的说客常用


1...678910...22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