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试练东汉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灵山尊者

    他愿意亲自出征鲜卑山,是希望能弄到足够的马匹,到时候能出击的骑兵就多,才能让张易重视他这支友军。

    你得先有用,别人才能重用你,夏育还想安稳,就必须抱紧张易的大粗腿。

    公孙瓒和夏育,理念都和张易相似,张易才会帮助他们强大起来,张易不会一直留在北方,他们就是张易意志的延续。

    檀石槐虽然没有遇到过张易,却一直认为张易是最大的敌人,听说张易被弄到地广人稀的扬州,才敢结集大军大举入寇并州,就是希望一战而下,把河套地区变成鲜卑国的后方。

    有了根据地供应粮草,他才能把鲜卑牧民,




84、回京分赃
    张易还在热河秣马厉兵,等着伏击鲜卑人,结果一直到大雪飞扬,才得知西部鲜卑已经大举西迁。

    鲜卑人西迁,走的是草原深处,没有惊动西凉羌人。檀石槐布置三万骑兵在河套佯攻,臧昊只能谨守并州边境,等斥候发现鲜卑骑兵越来越少,大胆深入河套后,才发觉鲜卑人已经离开。

    “派人去西域查探,是不是檀石槐死了”

    本该壮年就病死的檀石槐,偏偏多活了好多年,还做出西迁鲜卑这种大举措,让张易也感到欣慰,檀石槐一代人杰,张易从来不敢小看,这种强敌,主动离开是最好不过。

    张易消灭东部鲜卑,臧昊收复河套,困扰朝廷上百年的鲜卑人忽然就没有了,不管是勋贵世族,士族还是宦官,都觉得大汉一下子变得好大,原本不敢去的地方,现在都成了香饽饽,以至于他们没有足够人手安插。

    张易知道檀石槐离开后,就带着铁血营回洛京。朝廷将有一场分赃大会,他必须在场才行。

    临走时,张易对留守热河的荀攸说:“我只带走铁血营,其他继续在这里训练,守好所有关卡,大汉商人出入都要交税,记住,胡人不入关,片铁不能出关。”

    “将军放心,一直到漠北,都是镇北将军的辖制区域,所有牧民都只能和扬州交易。”

    “吾回扬州前先去洛京,地方上不少人员需要调整,不能让他们乱来,还有,护乌桓校尉该换人了,你来当怎么样”

    “在下还是想跟着将军转战,护乌桓校尉可以给字义。”

    荀攸是镇北将军府长史,只有一千石,级别不如护乌桓校尉,军权却要大得多。

    “也好,镇北军一时也离不开你,这次回洛京,帮你请封关内侯。”

    北方平定,张易回京叙功,两年未见皇帝,也该联络一下感情了。

    现在的卫尉是车骑将军卢植,是洛京城兵权最重的武职,因为他不仅掌握虎贲和羽林,还有三营直属车骑将军府的北军在城外,也就温和的大儒卢植才能获得这么大权力。

    张易把铁血营送到校场里安置,自己到宫城外通报后,很快被放行,然后就遇到等候的卢植。

    “陛下正在问道,结束时间还早,天和先到卫尉大堂等候,我还有些事要和天和谈。”卢植拉着张易的手,直接就往卫尉府拉。

    快五十岁的人,手劲很大,脚步也很矫健,卢植上马能治军,坐堂能治国,才是真正的儒家。

    等在卫尉府的还有太尉杨彪,老太尉杨赐之子,在桥玄去世后,接任太尉职务,太尉司空司寇三公,现在都是空心大佬,作用就是替皇帝背锅的,出现大灾难,皇帝不能有错,有错当然是三公,也因为位置的特殊性,上上下下,翻来覆去在几个老世族里转,袁家,李家,杨家都是三公的热门人选。

    “天和快坐,吾正要派人给你传话,子干说你很快就会来京,我在这卫尉府已经等天和两天了。”

    “太尉大人有什么事情招呼一声,哪里还要您等我。”

    “是桥太尉的事情,临终前拉着我的手说,他错过一件好事,不能再错下去了。”

    然后就给张易讲起,桥玄因为张易帮他救下小儿子,就想把孙女嫁给张易,请曹操来问口讯,结果被张易拒绝,哪知孙女听说张易拒婚后,反而激起傲气,扬言非张易不嫁,桥玄觉得面子过不过,也就秘而不宣,现在桥家大姐已经二十四岁,还待字闺中。

    今年年初,桥玄弥留之际,看着还没出嫁的桥蓉,终于再托杨彪介绍。

    桥璋早就被张易收归门下,想不到桥玄还没放弃把孙女嫁过来,张易耽误女孩十来年,也觉得不好意思,立刻说:“既然桥太尉看得起,就请卢师做我的媒人吧。”

    “哈哈哈,吾和天和一直投缘,这个媒人酒就该我来喝。”

    然后就聊起边关之地职位空缺的事情,太学生和洪都门生又成了士族和宦官力角逐的力量,结果卢植顺着杆子就爬上来:“吾正要和你谈这件事,太学生规模日益萎靡,从最盛的三万人,到现在已经不足五百人,吾正想奏请天子,调蔡邕来掌太学,想事先和你商量一下。”

    “不行,蔡邕先生是扬-州博学院的山长,车骑将军就是派兵去抓,我也不会放他来洛京。”张易一口拒绝,而且没有任何回旋余地。

    开玩笑呐,现在的扬-州博学院里面学生已经有三千余人,张易怎么会同意把蔡邕放走。

    “金陵学院比太学重要吗”扬州博学院因为在金陵,一般人称金陵学院。

    “当然,张氏是兵家,能教的都是兵法,大汉不需要这么多将军,扬-州却需要能理事的读书人,太学生不愿去边陲蛮横之地,在下只能自己培训。”

    张易和太学生的矛盾由来已久,不少吃过张易亏的老太学生,都在太学里任博士,言传身教之下,在太学生眼里,张易完全是蛮横武夫,这次张易驱赶胡人出幽州,骂张易最多的就是太学生。

    相反,鸿都门学的学子都对张易很尊敬,不仅校场里塞了不少人,张让还把不少毕业生派往扬-州,现在洪都门生去扬-州,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地图绘制。

    这是艰苦的工作,却也是他们喜欢的工作,带着侍从和测量人员,游山玩水,写写游记,画画地形山貌,除了没有权力,不管待遇还是薪水,都不是担任一县之令可比的。

    想掌权的洪都门生,也不



85、学医修道
    质帝看看张易,又看看茶杯里的浅浅一层,然后说:“只是中午一餐,份量加倍,不然你现在就杀了这头老牛吧。”

    “臣遵旨。”张易说完就站起来,吓得青牛老道直接就往陛下身后滚去。

    张易吓了青牛老道一下后,才说:“臣这就去给陛下拿酒。”

    “哈哈哈,不急不急,让张大伴去拿就行,我们继续听青牛老道讲长生之术。”

    “青牛老道练的是药道,未必适合陛下,却可以让他在京逗留一阵,为百官勋贵和张宦官等人瞧瞧身体隐患,也不枉大老远把他找来一趟。”

    “那就烦劳青牛道长了。”质帝对张易从善如流,立刻对青牛老道打了个稽首。

    “贫道遵旨。谢将军饶恕贫道多嘴。”

    “不急着谢我,青牛道长针灸一绝,必须传给本将军,你的几本书,本将军也要抄录一份。”

    “将军医术已得华元化真传,既然喜欢学针灸,贫道自当传授。至于书籍,将军是拿去培训医生的,更加没有问题,这就送与将军吧。”说完一指丢在边上的背囊。

    又陪陛下聊了一会,张易才和封衡一起告辞,质帝在王越陪伴下,走回内宫。

    和张易相比,王越更适合当皇帝贴身侍卫。

    张让过来迎接封衡,张易对张让说:“不劳张公送了,本将军来安置青牛道长。”

    这老家伙炫耀技能,差点坏了大事,张易当然要挖尽他的宝藏,给他安置的地方,是张机在洛京的医馆里。

    为了保护张机,张易特意给张机医馆立了规矩,就是有病送来医馆,大病可以住院,张机不需出诊,还在医院门口亲手写下:“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如果死人了,敢来医院里闹事,自然有铁血营战士对付。

    当时张易刚教训过阳球,正是最猖狂的时候,规矩一立,根本没有人敢冒犯。

    这么些年,张机已经成了洛京最出名的医生,经常有道人和医生来交流,这次遇到封衡老青牛来洛京,不把他手艺全留下来,张易不会放他离开的。

    不过老家伙多嘴多舌惯了,显然刚才没有吸取教训,在跟着张易往医馆走时,又对张易说:“将军该娶家室了。”

    见到张易又瞪眼,老青牛笑着说:“阴阳和谐才是正道。”

    张易已经三十出头,一直没有娶妻,连侍妾都没有,老青牛一眼就看出来。

    见到张机后,老青牛笑着说:“仲景已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矣。”

    老青牛和他师傅是至交,张机连忙行礼,连称不敢。

    老青牛这么说是有根据的,去年陈留郡瘟疫流行,就是张仲景带人去救治,因为采用隔绝法,没有让瘟疫扩大,最后救活很多人,现在他和华佗两人并称神医。

    张易在会稽时,就经常跟华佗学医,因为手上功夫好,针灸是学得最好的,知道封衡是针灸大家,才逼他教授,好在封衡很乐意教授张易,因此不存在什么冲突。

    足足在洛京呆了三个月,张易才回扬州。

    王越对质帝倾囊相授,因为身体素质不如质帝,已经不是质帝对手,张易这次来洛京,质帝的剑法陪练又换成张易,三人在一起切磋研究剑法,张易受益匪浅。

    张易离开时,封衡主动要和张易一起去会稽,他和华佗多年不见,知道华佗在会稽的医馆,要比张机这里大得多,就要亲自去看看。

    张机这里只有三十几个医生,都是他的师兄弟,华佗在句章就不得了了,整个阳明宫已经有上百个医生坐诊,还有几百个学生跟着,现在阳明宫就是医学院,连病房都迁出去,实在是名声在外,去求医问药的病人太多了。

    一路顺畅,张易把封衡带到医学院后,却又遇到个熟人。

    左慈正好来拜访华佗,见到张易和封衡进来,左慈立刻笑着说:“青牛道长也来当教授吗”

    “听说这里病人多,疑难杂症也多,就想来见识一下。”

    能成为名医的,都对疑难杂症感兴趣,这也是张易成立医学院的原因,有了固定地址后,病人就会涌来,医生自然也方便来拜访交流。

    寒暄过后,张易谢过左慈的示警之恩:“谢谢左道长示警,否则张易早就死于宵小之手。”

    “遇到即是有缘,将军有此一劫,并不难化解,贫道适逢其会罢了。”

    华佗也是道人,也练习练气术,并自创五禽戏作为练气的牵引之术,三个修炼之人遇到一起,更多谈论的还是练气术,张易在边上旁听,最后也把太极内功拿出来分享。

    结果左慈听完后,笑着说:“天和所练功法,极为高明,却只能在修炼门外徘徊。”

    “请道长赐教。”张易确实是虚心求教。

    他内家功力深厚,在心意指挥下,血气会聚成蚕豆大,在体内流转,经过四肢时,甚至能看到隆起在移动,只是张易的力气和速度却好像到了瓶颈,到了这个地步后,再也不见增长,这次陪质帝练剑时,已经跟不上质帝的速度。

    “天和体内之气都是血气,真正的修炼是从外部吸纳灵气,大地之上充满灵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要比你的血气要多得多,对了,你的血气和老青牛的药物之精异曲同



86、烈日功法
    天气炎热,这些士兵都在屋里纳凉,冲到鼓前的战士大多是打着赤膊,穿着短裤,到了后就紧急列队。

    等三百下鼓声停歇,一千铁血营士兵一个不少,都庄严肃穆地站在操场上,虽然没有盔甲,手中却都有武器,整整齐齐一战,杀气就已经起来。

    “没到午时,谁让你们进屋纳凉的夏练三伏都忘了吗全体都有,军姿训练。”

    张易没废话几句,看在场所有人都是赤膊,也把身上衣服脱去,陪着他们一起站军姿。

    仅仅站了一会,张易就觉得头顶像有火炉在烧烤,和战士相比,张易头顶上有短短一层头发,在烈日照射下,比战士的大光头更热。

    既然开始站军姿了,张易再热也只能忍住。

    为了抵抗头顶的炙烤,张易自然闭目修炼,也不去找灵气了,开始用意念裹胁头顶热量,结果一试之下,很快就不觉得热了。

    张易感到热量随着真气运转,全部进入身体里,就默默反复试验,终于确认练气确实能把头顶热量带到全身。

    随后张易也不局限于头顶,身上太阳照射处,都用意念指挥裹胁热量,等熟悉操作后,张易居然一点不觉得热了,只是觉得身上暖阳阳很舒服。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张易忽然睁开眼睛,才发觉铁血营中,已经倒掉不少,剩下的人也摇摇晃晃的,看看日头已经偏斜,知道自己已经站了一个半时辰左右。也就强悍的铁血营士兵,才能在烈日下坚持三个小时。

    “解散,军医进场救治。”

    张易一声命令后,才有军医开始进场。

    张易盘腿坐在点将台上,一边练习刚才熟悉的技法,一边看军医救人。

    乱哄哄一阵后,所有人都苏醒过来,张易才舒了一口气,真要把铁血营老兄弟悍卒晒死几个,张易会心疼死。

    在铁血营用完膳食后,张易又回到点将台打坐,铁血营士兵都出来开始训练,因为训练时,定时补充盐开水,再也没有中暑的人。

    一直到太阳落山,张易才从点将台上起身,然后也没有发觉自己身体被晒伤,相反却觉得浑身充满力量。这种力量充盈的感觉,让张易知道自己突破瓶颈了。

    然后连着半个月,张易都在点将台上打坐,铁血营士兵再也没有人敢偷懒。

    半个月下来,张易进步明显,如果再去洛京,现在的力量速度,完全可以和质帝抗衡。张易不知道算不算是找到灵气了,只晓得有效果,那就行了。

    连着晴天之后,老天终于下雨,张易也离开铁血营驻地,放连着训练半个月的铁血营休整几天。

    回到博学院后面的院子里,张易开始奋笔疾书,把这半个月的感悟都写下来。

    到了傍晚时间,雨过天晴,空气特别新鲜,张易忽然听到后花园传来琴声,相比于魏家听到的嘈杂琴声,现在的才是音乐,在这雨后的清爽空气中,张易格外感到琴声美妙,好像把身上每个毛孔都熨服帖了。

    受琴声影响,张易不由自主就走进后花园,然后就看到围墙对面的亭子中,有一女子正在弹琴,也许是觉察有人窥视,琴声忽然高亢,然后就断了一根弦。

    张易一下子清醒过来,还没转身离去,亭中女子就转头看看张易,然后对着张易歉然一笑,就抱着琴匆匆离开了。
1...2829303132...5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