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练东汉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灵山尊者
听完祖茂叙述完毕,张易就问祖茂:“董卓推举的是哪位皇子呢”
“将军猜猜看”
“你笑嘻嘻地让我猜,显然是对你我有利的,难道是大皇子”
大皇子已经三十五岁,母亲是宫女,是宫里第一个怀孕的,出头的椽子先烂,生下皇子后就病故了,随后家人也犯了事。刘玽裹在襁褓中,被人丢进大粪池,被倒净桶的宫女救下后,偷偷藏起来养着。
当时质帝作为傀儡,自身难保,哪里顾得上其他人,一直到梁冀倒台后,刘缵才知道自己大儿子没死,质帝害怕他留在宫里会被人害了,就取名刘玽,还让人送到长安。
玽,似玉之美石也,意思就是说,大皇子不可能是太子,你们不要对付他了。然后居然就形成惯例,只要有宫女生孩子,就送到长安来居住。
刘玽除了皇帝,再没有亲人,他来长安时,也只要那几个抚养他的杂役宫女跟着,让她们在自己的小宫殿里开荒种地,自己闭门读书,虽然清贫,一家人在里面却其乐融融。
刘玽成年后,桥玄感其孝义,就把族弟的孙女桥蕙嫁给刘玽。
桥蕙是桥蓉的堂姐,也是闺蜜,从小一起长大的,张易出征西域,桥蓉留守洛京时,经常让祖茂的商队带些金陵特产给桥蕙,也因为这个关系,祖茂才让董卓扶刘玽上位。
“天和高明,一猜就中,刘玽是大皇子,素有孝行,又是皇子中唯一有儿子的,扶他上位,长安这里的大义是不缺的。”
“刘玽是成年人,董卓会同意”
祖茂傲然道:“兵权在董卓手里,钱粮却在我手里,成年人和小孩子,有什么区别”
“你这种思想要不得,钱多了,人也膨胀了啊,跟着我一起去洛京,然后就回金陵,把金陵往外的水陆两条路都理顺了,大汉的商道现在太乱了,要好好整合一下。”
“好啊,早就想回江南了。”祖茂一口答应。
祖茂知道,张易不想掺和进皇位争夺,他是张易姐夫,再留长安就不合适了。
张易和祖茂一路聊到长安,对长安内情也有了了解。
长安大体上还算稳定,有祖茂的钱粮人员傍衬,张诫手下已经聚了三千兵马,长安让给董卓后,张诫把上林苑守得严严实实,并没有让西凉羌骑进入捣乱,当然,也和董卓忌惮张易有关。
董卓以前觉得张易救了他,还和他做买卖让他赚钱养兵,从心里把张易当成好兄弟,等他在西凉发展出几万羌骑后,就没觉得张易有多可怕。
结果见到张易就跑的檀石槐,却打得他抱头鼠窜,让他终于看清自己和张易的差距。
现在孙坚又当了一次试金石,力抗三万骑兵两月之久的孙坚,被只带着铁血营的张易破关杀死,他哪里还敢以老朋友自
23、谋士贾诩
从十里亭过来,很快就到了长安城,进城时,张易和董卓并排站在马车上,像检阅一样,接受长安城百姓的膜拜。
刘玽是在未央宫登基的,一直在等着张易,刚见面,刘玽就对张易提出:“朕想去北邙山给父皇送葬,爱卿以为如何”
张易一听,觉得苦笑:这是什么个情况,真没把自己当外人啊。
“可以,有末将在,大典结束,陛下可以安然回到长安。”
张易就事论事,直接忽略他隐晦的含义。
刘玽立刻顺水推舟答应下来:“那就拜托骠骑将军了。”
他刘玽要获得臣民认同,就得去北邙山为先帝送葬,这是起码的礼仪。但离开张易就无法成行,现在是他有求于张易。
张易是他父皇的爱卿,也是大汉的骠骑将军,明显不想做他的爱卿,因此他很快改口。
对刘玽的举动,张易很满意:这个到了长安才启蒙的孩子,这些年闭门读书,还是有些见识的,浅浅地试探一下,见到自己避而不谈,就不再多说。
如果他不敢去,张易只会失望,却不会勉强,能把其他皇子皇女带走就行。
张易不会留下侍奉他,历史证明,从小困苦的皇帝,掌权后都对大臣刻薄。
张易无法和他君臣相得,那就敬而远之。
“长安是你的都城,你的弟弟众多,还留在这里,就不合适了,我准备大典后,直接送他们到青州去。”
刘玽也不含糊:“骠骑安排得很周到,朕这就下旨。”
现在青州牧是宗正刘宏,宗室子弟已经迁往青州,张易带走其他兄弟姐妹,把长安留给他做都城,相当于承认他也是皇帝,话里还摆明了不想掺和他和洛京刘辩的争位。
这是不臣之心,因为现在两帝并列,刘玽只能忍住。
几句话说完,张易就告退,他还得去找张诫,商量搬迁皇子的事情。
包括张诫岳母这些质帝后宫都要带走,因为张易信不过董卓的羌骑,张诫的兵马就作为随行护卫,以后也会常驻在青州。
见到张诫时,还遇到董卓和他的谋士李儒,张易进宫后,董卓并没有陪着,而是来找张诫,也可以说是专等张易的,商量一下怎么安排的事情。
几人寒暄过后,董卓就叫来一个三十来岁的汉子,给张易介绍道:“这是卑职的参军都尉贾诩贾文和,武威人,多亏了文和,卑职才迅速平定武威。”
张易一听贾诩,猛地把头转向贾诩,盯着看了一会,才笑着说:“哦,文和大才。”
说完,就拉着张诫,先去一边说话。等张诫自去安排了,才和董卓安排护送的事情。
先帝停柩北邙山,天气渐渐热起来,也无法再等待,张易到长安第三天,质帝的所有后宫和子女就开始启程,前阵是张易的铁血营,护卫的是张诫兵马,压阵是护卫刘玽的董卓大军。
如果不是洛京城发生政变,随后两方争帝位的人马,又在潼关打成一团,这些人早就去洛京奔丧,因此该做好的行程准备,早就做好了。
因为刘玽已经下达圣旨,这些人去了洛京,就不会再回来,因此各家都带着车队,能带的细软都带走了,无法带走的财产,也留人处理。
宫室本来就是国家的,现在都被刘玽收回,却会在青州给他们另行安排。
先皇去世,这些人已经从皇子变成皇弟,一字之差,辈分上去了,待遇却下降了,以后就要夹着尾巴生活了。
&
24、大才 小用
迎接张易时,董卓给张易介绍贾诩,见到张易有个定睛细看贾诩的动作,李儒当时也在身侧,第一感觉就是:贾诩是张易的人。
事后对董卓说:“今日观之,张易似乎没见过贾诩却听说过贾诩的名字,才会特意注意他。主公初遇贾诩时,遇到的那支商队,好像就是魏记粮行的运粮队。”
相处一年多,李儒发现贾诩太厉害了,也越发忌惮:这么厉害的人,怎么会落魄得孤身一人,需要找商队蹭车回家,结果就让主公碰上,收为心腹。
他想提醒董卓:张易派你到武威,又把武威的贾诩送来给你当智囊,还用商队控制了我们粮草,我们就被张易彻底控制了。
董卓没想那么多,当时说:“文和曾举孝廉,也去过洛京为官,就算张易认识也不奇怪吧。”
李儒想想后,才说:“也是,贾诩在洛京辞官时,张易正在洛京摆擂台,不仅一手遮天,还是用人之际,不可能一直藏着贾诩。”
李儒这么说,好像放弃对贾诩的怀疑,反而在董卓心里扎了一根钉。
这次到潼关,董卓见到贾诩动容,就解释几句,趁机试探一下。
贾诩手指城头说:“看城上将士表情,根本没有戚容。”
董卓跟着感叹一句:“骠骑治军有方啊。”
说完,就去分派兵力,接管潼关。
张易已经答应他,潼关守军会全部带走,以后由董卓派人驻守。
虽然张易嘴上说两不偏帮,做出的事情却是明显帮着长安这里,让董卓放心不少。
董卓走后,李儒却凑近贾诩,笑着道:“此关有孙坚守卫,吾等一筹莫展,哪知骠骑一到,众守将就开关纳降,连孙坚父子人头都送给骠骑。”
贾诩一听话音,心里不仅想到:“李文优这话,看似说众将是张易内应,其实是怀疑我是张易内应。”
于是笑着说:“骠骑威震海内,连檀石槐都避其锋芒,更何况这些大汉将士。”
“文和以前在洛京时,见过骠骑将军吗”
“在校场看勇士打擂台时,见过骠骑将军一次,当时吾已因病辞官,一直留在洛京养病,混杂在南面百姓看台里,见到张易坐在高台上,陪着陛下看比武。”贾诩这话,是要撇清和张易的关系。
贾诩确实不是张易派来的,但他却是祖茂的手下。
张易年少时,有个找贤才的名单,就是交给祖茂带人执行的,里面就有‘贾诩,除了武威人’,其他再没有资料。只不过武威太远,祖茂当时根本没派人去寻访,等开通西凉商道后,已经时过境迁,早就忘了这件事。
直到祖茂某一天去看望张机,在张机的医院里,听到叫号的医生,喊贾诩进来就诊,一下子就想起这个名字,待贾诩看完病,坐等医院熬药时,祖茂就上去攀谈,问明贾诩是武威人后,确认这个病夫就是张易以前要找的人。
时间已经证明,那个名单上都不是普通人,只是祖茂看贾诩一脸病容,走路都没力气,不知道还能活多久,就没有急着上报张易。
当时贾诩因病辞官,生活落魄,连生病都要医馆代为熬药,祖茂又锐意结交,一来二去就成了朋友。两人交往时,是祖茂在巴结贾诩,不仅帮他付清医药费,还赠送小院子,送下人服侍贾诩养病。
贾诩是举孝廉,进太学,当过太常掾四百石官员的人,对祖茂送院子巴结他,还弄好药帮他养病,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在当时洛京城里,商人在落魄官员身上提前投资,是很正常的现象,无非是要等官员得势以后回报。
&
25、洛京两帝
见到张易说他大材小用,祖茂叫道:“我让他当我副手,还大材小用啊,我们商队如果不是贾诩,能发展这么快吗”
“说你捣乱,你还不承认,如果我知道贾诩当时在洛京,就会把铁血营和校场交给他,在皇帝驾崩时,他绝不会像戏志才这样处理,大汉现在也不会是这种结果。”
“你不是说志才处理得还不错吗”
张易摇头叹息道:“志才还是太嫩,遇到大事稳妥有余,进取不足啊。”
皇帝驾崩,把十二枚虎符交给张让,让张让带给张易,结果张让得知吕常要政变,居然带着铁血营和十二营北军离京,是戏志才请求张让,把大军停驻在颍川观望。
“戏志才的布置,看起来进可攻,退可守,其实格局还是太小了。如果是贾诩在校场,张让带着虎符到了校场后,贾诩肯定会接管虎符,有十二营北军在手,我不回来,他就不会让曹操这些外来军马进洛京城,还有一千铁血营驻守宫城,又有谁敢动皇后和小皇帝一根汗毛卢植不会败,就不会发清君侧的诏书,董卓又怎么会来长安哪里来的两个皇帝,两个大将军”
一番话,说得祖茂冷汗直冒,本来他以为,有贾诩和他合作,假手董卓在长安另立新皇,已经是大手笔,现在看来,还是误了张易的大事,所以才说他是捣乱。
他不怀疑张易说的话,因为他知道贾诩才能,真要让贾诩手握铁血营和十二营北军,洛京城根本乱不起来,哪会有后来的两个皇帝
“那现在怎么办”
“什么怎么办我总不会大材小用,把贾诩留给董卓吧走,我们现在就去把他叫回来。”
“他,还愿意回来吗”
“愿不愿意,他都得回来。”
到了外面,老远就看到贾诩和李儒在城墙上聊天,张易带着人直接爬上城墙,老远就对着贾诩喊:“贾文和,你给我过来。”
然后紧走几步到了跟前,当面就训斥:“我派你去西凉,是帮董卓收服羌人,顺便看护你家乡父老,怎么就赖在董大将军账下了,是要攀高枝,不肯回来了,是吧”
一席话说得李儒愕然,贾诩却很快领会,也知道他只能跟张易走,立刻对着张易单膝跪下行礼:“卑职失职,愿意领罪。”
董卓老远看到张易跑上城,还和贾诩李儒闹将起来,吓得赶紧朝这里跑,好容易挤进人群中,就看到张易刚好朝他看来,连忙上前说:“骠骑息怒,卑职这里有礼了,文和有万般过错,都请骠骑发落到卑职身上,万不敢辞。”
张易摆手对董卓说:“不需仲颍求情,贾文和是我的人,替我打探并州和西凉情报的密探首脑,他是武威人,知道你要去武威,才让他去帮帮你,结果我深陷西域,他就自作主张,弄出现在两帝并立的格局,两边都是先帝骨肉,你让我怎么办”
一番话,说得董卓面面相觑,他虽然有所怀疑,却舍不得贾诩离开,可贾诩是张易的密探首脑,才会有那么大能量,现在张易既已说破,他哪里还能留得下来。
张易带着贾诩走了,董卓站在城墙上,和李儒大眼瞪小眼,良久,两人才长叹一声,一起下城墙,重新布置驻防任务。
原本董卓是要带着贾诩护送皇帝去洛京,由李儒和张济驻守潼关,出了这个事情后,董卓已经有点怕张易了,于是亲率一万人马驻守潼关,由李儒带着张济的一万骑兵,护送皇帝刘玽,
26、迁都长安
何太后不想再见张易,吕常在大殿里,被张易当场踢死,吓得少帝每天晚上做恶梦,如果她带着少帝去北邙山,必然又会遇到张易,真要吓坏少帝,岂不便宜了别人。
何进出来后,把少帝哭闹和何太后身体不适说出来。
听说何太后不愿出城,曹操脑仁都疼了。
心里骂道:吕常扶起来的,到底是什么人家啊,还想不想当这个皇帝啊
不说外面已经有个大皇子等着,只说先帝葬礼,你一个后宫太后和小皇帝,还敢不参加
曹操也不想再废话,冷冷留下一句:“有张易在,不会有人敢为难少帝,明天出发,后天准时出席葬礼。”
曹操甩手走了,何进没办法,只能再去宫殿里。
刚把曹操的话一说出来,何太后就指着他大骂:“曹操只有一万人,你有两万多兵马,曹操是司隶校尉,你是大将军,他怎么指挥起你来了不去,谁说我也不去,有本事让张易再来,把我们母子一起杀了。”
何太后出身乡野,泼辣得很,也很有小心机,她知道出了这个宫殿,很可能就回不来了,不如就赖在这里不走,最差也不过是被人赶出去,反正张易不会杀她们母子,也不会让别人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