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芳六零年代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洲是
“真是有缘,上次的照片我到了,你拍的很好呢。”那两张和翟仲凌的合照,绝对是她迄今为止最满意的几张合照之一。
“谢谢,你喜欢就好。”小记者听到娉婷的夸奖,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接着他又举起了相机,对她说,“我今天来采风,可以再帮你们拍两张。”
“好啊,妈妈,我要拍照片。”娉婷每年都会带着孩子们一起去拍照,所以平平对拍照是很有意识的。
“那谢谢你了雷同志。”当初他寄底片过来的时候,信封上有他的名字,叫雷放,娉婷觉得这个名字很特别,所以记得很清楚。
“不用客气,只是举手之劳而已。”
就这样,他们一
芬芳六零年代 分卷阅读154
家五口,在颐和园的昆明湖畔,又留下了两张难得的纪念。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大家的支持哦~?(?e`)么么哒~
第八十四章
话剧团的公演结束后,娉婷就拿着翻译好的那本去了易教授家。
“好,你翻译的很好,用辞准,对文章内容和人物的理解都很到位。看得出你是花了很多心思的,我大致上翻看了一遍,当然也发现了一些细节没有处理到位,不过对于第一次从事翻译工作的人来说,已经非常难能可贵了。”
娉婷的翻译让易教授用惊艳来形容都不过分,这份惊艳的前提就是娉婷是个完完全全的新手。在他看来,就是他自己来,也不能说翻译的比娉婷好多少。
“这样很好,如果以后你要从事英文专业的工作,对国学的研究也是很有必要的。一句话,翻译出来后怎么让读者或者听众感兴趣,产生共鸣,干巴巴的说出来肯定不行,还是要有一定的文学功底,我建议你除了多学习英文专业的知识,平常也要多看看文学方面的书籍。”
作为一名老师,易教授难“好为人师”,尽管不是上课时间,他也恨不得把自己的经验一股脑传授给娉婷。
“我说你们呐,也是时候歇会了,在学校上课还有下课时间呢。”眼看自己丈夫越说越来劲,吴女士倒了两杯茶,又端了一碟点心过来。
她知道丈夫这是遇到了好学生高兴的,她这个做妻子的对丈夫的事业向来非常支持。易北疆今年也才四十出头,头发却已经花白了,前些年他受了不少苦,吴女士心里对丈夫是心疼的不得了。
“你的演出我和你老师一起去看了,演的是真好。听其他观众说,你去年还拍过一部电影呢,只可惜电影院已经下档了,要是有机会我一定要看一看才行。”
易教授也在一旁赞许地点头,正因为娉婷在如此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中,还能出色的完成翻译的工作,他对娉婷的努力和能力就更加欣赏。
“吴阿姨过奖了,哪有你说的那么好。”
这次的话剧娉婷并不是女一号,她很久不在团里,团里自然不会安排太过重要的角色给她。对这一点,娉婷很能理解也没其他想法,她现在主要的重心是在学业上,根本没时间顾到话剧团的演出。等九月份开学上课后,话剧团那里她也不会去了。
现在易教授已经肯定了她的翻译成果,娉婷对下一本的翻译工作也就更加有了信心。
“这份文稿你先留在我这里,我帮你修改后直接联系出版社的同志,要是他们觉得好,那就按这个来出版。你放心,有我在,我这个做老师的,会帮你多争取一些版权上的报酬。”
易教授是真心栽培她,娉婷心里感激还来不及,又怎么可能对易教授的建议有什么异议呢?
“教授,我看您也不适合和别人谈什么价钱,可千万别为了我掉了您的价。报酬部分我一点也不介意,只要我的工作能得到大家的认可,我就已经很高兴了。”
易教授看娉婷说的实在,心里也很受用。说实在话,他个性洒脱,还真没有为了自己的事和别人在金钱上计较过。
“你还真说到点子上了,你老师就是这样,让他去买个东西,从来不会还价不说,有时候多的钱也不知道跟别人要。这搞文学的人,就是太清高,不懂得生活的不容易。”吴女士在一旁听了他们的对话,也忍不住打趣了易教授几句。
三个人说笑了一会儿,看时间差不多,娉婷也就起身告辞了。
“你路上慢点走,要是有时间就常过来坐坐,我和你老师都非常欢迎你。”
吴女士把娉婷送到了家门口,走之前也不忘交代两句。
“我知道了吴阿姨,你快回去吧。”娉婷冲她挥挥手后,就笑着离开了。
她不是一个八卦的人,来了两次,并没有见到易教授的子女,按他们的年龄来说,现在孩子也该二十岁左右了。
今天娉婷是自己坐公交出来的,回去时需要换乘一次,在路过商店时,她还特意买了些吃的东西带回家。
“小朋友们,看我给你们带了什么好吃的回来?”
家里现在有五个孩子,前阵子小海和小洋也过来了,孩子多了家里就热闹,卞颖芝每天是既忙碌又乐呵,越忙越高兴。
“我要看,妈妈你买的什么好吃的?”
“太好了,有好吃的了。”
“舅妈最棒了!”
娉婷一开口,几个孩子,不管大小全都围了过来,看到娉婷带回来的烤鸡、点心和水果罐头,他们一下子乐了。
“呀,这鸡还是热的呢,闻着怪香的。”
怕几个孩子不够分,娉婷特意买了两只。点心也有鸡蛋糕、绿豆糕、驴打滚、麻糕,满满当当放了一盒子。
“这烤鸡我给你们去厨房切了,你们几个都去餐厅等着呗。”
“舅妈,翅膀和鸡腿切大一些,这样啃起来肉才多呢。”
“我要吃鸡翅膀,今天我要吃两只翅膀。”
“一只鸡通共才两只翅膀,你一个人就吃一只鸡,是不是太多了?”
“那不是还有鸡腿吗?爱吃腿的吃腿,爱吃翅膀的吃翅膀。”
“两只鸡,算上翅膀和腿,那统共才八个,我们五个人,怎么够分?”
几个人很快就因为分配的问题开始争了,卞颖芝在一旁笑看着,也不去打扰他们。
他们家教育孩子并不提倡“大的让小的”,一是怕把小的给宠坏了,二是怕寒了大的的心,孩子的事都是让孩子们自己去解决。
“别争了,赶紧过来吃,你们一人选一样,多下来的就留给爷爷奶奶,尊老爱幼知道吗?”
听娉婷这么说,几个孩子才停止了吵闹,一个个乖乖坐到了餐桌上,鸡腿鸡翅按自己的喜好开始选。
“今天天气挺热的,巧梅还做了凉皮,你不是爱吃吗?要是肚子饿了,你先去厨房弄一碗。”
卞颖芝知道儿媳就爱吃些小吃,什么凉皮、杂酱面、酸辣粉,又有春卷、烧饼、肉粽之类的,有时候吃一点就能顶一顿,那胃就跟小鸟胃一样。
她自己是没发和娉婷在饮食上有共同爱好,年纪大了,就喜欢一餐一餐,规规矩矩,这样人吃了也舒服。不过她心疼媳妇,也就愿意经常弄一些娉婷爱吃的,好让娉婷解馋。
“有凉皮啊,那我要吃一碗呢,刚从外面回来有些热,刚好想吃点爽口的。”
要是家里有冰箱就好了,还能冰镇西瓜、冰镇饮料、冰镇酸梅汤。现在大家都是用井水给食物降温,娉婷还是觉得没有冰箱方便。
吃了一碗凉皮,娉婷又走着去了大院里的供应站,买了两个西瓜放井水里,一个下午大家午睡后吃,一个留
芬芳六零年代 分卷阅读155
着晚上翟景升和翟仲凌回来吃。
下午,几个孩子都睡午觉,娉婷回房间继续翻译工作,等孩子们睡醒了之后,开始针对性地教他们英文。
平平和安安还小,先教一些常用单词就行,比如水果、日常用品、数数等。亮亮大一些,就教他一些短句,只有小海和小洋是需要她认真辅导的。
“你们一定要提高自己的单词储备,给你们买的英文词典你们要好好看,就是课本里没有的,只要你们能记得住的就记。还有语法知识,这个需要理解,我给你们列好的公式你们有时间就拿出来看,对照不同的语法去比较它们之间的不同。”
“我选了几本适合你们的原文书,你们记得看,还有每天早晚朗读课文,平时也可以用英文对话。只要认真学,敢开口,你们的英语不可能学不好的。”
“你们做好的暑假作业我看过了,正确率都还可以,但那只是最简单的知识,我现在给你们布置作业,按照我的提示,写一篇英语作文给我,限时半小时。”
娉婷在教孩子学习的时候是非常严肃认真的,小海小洋自从过来跟着她学之后,就变得挺怕她的。
家里有人监督,孩子们做作业的效率明显提高,以前总要等到开学前才知道完成作业,现在距离开学还有一段时间,他们所有的暑假作业都已经全部完成了。
等小海和小洋写好了作文,娉婷就让他们去吃西瓜,自己给他们批改作文。
二十分钟后,娉婷开始对他们的作文进行讲解。
“首先是字数问题,虽然达到要求了,可明显有凑字数的嫌疑。内容的话,比较平实,你写的亮点我都给你圈出来了,不足的地方也做了批注,问题还是老问题,那就是知识储备不够,比如用中文你知道该怎么表达,换成英文你就没办法清晰表达出来,因为你不知道词汇,不知道短语,这就是你要改进的地方。”
娉婷先给小海进行了讲解,虽然有批评,但该表扬的地方她也没有吝啬。
“以你现在的书本知识,和考试大纲,你的英语是不成问题的。不过家里人对你的期望不止这么多,那么你就要努力去达到其他的目标,这样你以后学起来也会比别人轻松。”
“嗯,我知道的舅妈,我会好好学的。”小海很懂事,虽然有时候也挺调皮,可学习的时候是从来不偷懒的。
和小海讲好了作文后,就轮到了小洋,他比小海要小,也更调皮一些。娉婷没有盲目按照对小海的要求来要求他,而是根据他的课本和学习大纲来因材施教。
翟仲欣到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个场景。两个孩子已经在外公外婆家住了好几天了,她这个当妈的,也不好太心大,今天和丈夫说好后,就带着小女儿美美一起回了娘家。
看到儿子学的认真,翟仲欣心里也很高兴,对娉婷自然也是非常感激。
“你们要好好谢谢舅妈,她每天那么忙还要教你们功课,你们可不能辜负了舅妈的一片苦心。”
“跟孩子说这些干什么,我做舅妈的就不该对孩子好啦?再说都生分了。”
“就是,这几天小海和小洋可乖了,按时写作业,不光自己用功,还带着亮亮一起学,晚上睡觉也早,吃饭也香。”听到女儿和儿媳的对话,卞颖芝也在旁边插了一句嘴。
“我要是不放心能把孩子送过来吗?还不是怕你们辛苦,来的时候特意买了点凉菜,喏,有牛肉,娉婷不是说牛肉比猪肉健康吗?”
“那正好,明天早上还能给他们做一顿牛肉面条,早上吃面条顶饱。”
晚上翟景升和翟仲凌回来的都挺晚,翟仲欣要带美美回家,今天江学亭晚上有应酬,不能过来接她们,她也就没留下来吃饭。
“今天怎么整了这么多菜?是有什么喜事儿吗?”
翟景升回来看到餐桌上摆的满满当当,难得开口打趣了两句。
“你天天想好事呢,是仲欣回来带了些凉菜,这烤鸡是娉婷上午买的,另外家里还炒了两个蔬菜。”
“爷爷,这鸡腿是我们特意留给你的,你可一定要吃。”平平不愧是个小人。
“好,平平留的鸡腿,爷爷一定要吃。”
“你就给爷爷留了,没给爸爸留吗?”翟仲凌故意开口逗着平平。
“有啊,这个鸡翅是留给爸爸的。”
晚饭后,娉婷让翟仲凌把一直在井水里凉着的西瓜拿上来。
“今天这么热的天,你还出门了?”他也是那会听卞颖芝说了烤鸡是娉婷买的才开口问,一般没什么事,娉婷很少出门,特别是这么大热的天。用她的话说,就是女人要懂得保养,皮肤如果暴晒,就会老的很快。
“我把翻译好的稿子送给易教授看了一下,他说我翻的不错,让我直接把稿子留给他,他帮我交给出版社。”说起自己工作上的事,娉婷心情明显好了不少,“他还说会帮我多争取一些出版,我拒绝了,要不是易教授给我机会,我才能接触到这个,怎么好意思让他为了我去和人家讲条件呢。”
娉婷说的时候,翟仲凌听的很认真,对于娉婷的事业,他向来秉持着支持却不干预的态度,这是他对她的尊重。但只要她在工学和学习中取的成绩,他也会为她感到高兴。
“你看看易教授平时有什么爱好,开学后不是有什么教师节,还有中秋节,我们也可以应景送点东西,算是谢谢他对你的栽培之情。”
作为高干家庭出来的,翟仲凌也是很懂得人情世故的,虽然他是军人,平常严于律己,不会老想着走关系,攀交情,但娉婷不同。对娉婷的学习和工作,家里人都没有什么更上一层楼的想法,纯粹是为了表示感谢。
“易教授平时挺低调,我去他家两次,也没发现他有什么特别的爱好,就是像一般的文化人一样,喜欢喝喝茶,看看书。”
“我知道了,这件事交给我就行。”
听翟仲凌这么说,娉婷也就不去多想了。她并不是一个擅长钻营的人,很多事情都是顺其自然。名和利对她而言,还不如好好生活来的实在。
很快就要开学了,这学期平平和安安也开始上幼儿园了。娉婷特意在小海和小洋回家前带他们出去逛了逛,给他们各买了两身衣服,还有新的学习用品。当然也少不了亮亮他们的,就是外甥女美美没来,娉婷也没忘了给她带一身。
“干嘛还要你破,这得花不少钱吧?其实男孩子吧,也不需要太宠着。”
娉婷自己注重生活质量,给外甥们买的东西自然也是好的,翟仲欣又不是不识货的人,一看就知道娉婷这是花了不少钱。
“平时也难得特意给他们买什么,看他们暑假表现好,就当是我和仲凌奖励他们好好学习的礼物。”娉婷笑着说
芬芳六零年代 分卷阅读156
。
“那他们可真是赚了,来外婆家住,每天有那么多好吃的,舅妈不光补习功课,还买这买那,我看以后他们得经常往这跑了。”
“那我们也欢迎,就兴你三天两头的跑过来,我外孙外孙女就不兴过来了?”
卞颖芝也跟着她们一起看娉婷给几个孩子买的东西,她心里也是很受用的。要是儿媳妇钻钱眼里,那她这个做婆婆的也没这么好说话,就是因为儿媳妇是个懂得回报的人,她才这么心甘情愿的为了儿孙付出。
她今天对娉婷最满意的就是,娉婷给几个孩子们买东西也没把美美给忘了,虽说多花不了几个钱,可这心意到底是不同。
翟仲欣在这吃过午饭后,就带着小海和小洋回家了,这都要开学报名了,不能再在外婆家住着。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大家的支持哦~?(?e`)么么哒~
一直在努力存稿啊存稿,到现在也没存到什么……(? ̄??? ̄??)那些一天上万甚至几万字的作者都是怎么写文的呢?
第八十五章
学校报名那天,亮亮,平平和安安,在卞颖芝和巧梅的陪同下去了学校。亮亮整个暑假都在想念学校里处的好的小朋友,平平和安安对幼儿园也已经期待已久,所以今天他们都显得格外兴奋。
吃过了早饭后,娉婷也背着包出了门,今天同样是北平大学开学的日子,她要坐公交过去报名。前天晚上翟仲凌还问她需不需要他开车送她,被娉婷给拒绝了。
他一个当爸的,家里三个孩子报名他不去送,反而送快三十岁的媳妇,被人知道了非得笑掉大牙不可,娉婷可丢不起那个人。
娉婷到学校后,又一次看到了醒目的迎新条幅,她这才想起来,今年全国又经历了一次高考,很多去年没考上的考生今天又参加了复考,有了上一次的经验,再加上复习时间更加充分,这一次,很多人愿望成真,录取率直接上升了百分之一。
再报名的时候,娉婷遇到了不少班里的同学,他们大多不是北平本地的,来来去去都要耗不少时间,为了准时报名,大多人都提前从家里出发,提前住进了宿舍里。
放假前因为易教授带娉婷当助理的事,好些人对她有了意见,可能是一个暑假过去,大家远没有了当初的愤懑,见了娉婷后也愿意和她打招呼,有的人还能和她攀谈两句。
既然别人对她伸出了橄榄枝,娉婷自然从善如流。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同学,在这个成年人的社会,“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背后无人说”。她也当作一切没有发生过,自自然然的和大家相处,不想去为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斤斤计较。
报好就名后,娉婷顺路去了易教授家。自从话剧团的演出结束后,团里她就不用每天去报道,也就有了更多的时间用来翻译。紧赶慢赶,前两天终于完成了整本的翻译工作,今天她把翻译文稿带了过来,准备拿过去给易教授看一看。
等娉婷到易教授家的时候,发现顾祖成同学比她还早,易教授正在他平时工作的书房里点评顾祖成的翻译文稿。
顾祖成不是北平人,自然不可能像娉婷一样暑假还能过来,他也是等到开学,才把两本的翻译内容一起带过来,请易教授点评。
“娉婷,你先跟我去喝杯茶,等等再过来吧。”吴女士把娉婷领到了另一个房间,这个房间是平时吴女士经常待的休息室,显得更加温馨雅致一些。
“老易对这位顾同学的翻译不怎么满意,你在旁边听了不合适,还是先陪我说说话,等他走了,你再过去。”
相比不认识的顾祖成,吴女士肯定是对娉婷更偏爱一些。人嘛都是要面子的,她料想那位顾同学也不愿意在娉婷面前丢了面子,这才把娉婷带到这里。
娉婷听了吴女士的话,有些出乎意料,毕竟顾祖成的成绩在班级一向是名列前茅的,要不是娉婷自己有着多年的英文功底,说不定在学习能力上,还真的比不上顾祖成。
按娉婷对他的认知,顾祖成平时还是很会做人做事,也善于把握机会,这次易教授把翻译的机会给了顾祖成和她,这也是对他们俩的一种变相的肯定。
班里三十多个学生,每个人都希望能得到教授的栽培。这种机会本来就极为难得,顾祖成是个经历过上山下乡的知青,可以说下乡的几年里,他经历过很多人情冷暖,不是什么不知世事的毛头小子,没道理不在这件事上好好表现。
娉婷哪里知道,正是因为顾祖成太求表现,用力过猛,使得翻译后的匠气太重,失去了原文的髓,易教授这才对他的表现产生了不满。
在易北疆看来,顾祖成学习能力是有,可他的眼界不够开阔,表现欲比较强,这种品行并不是易北疆喜欢的。
他平常和班里的学生接触不多,对大家的认识仅限于学习这一块,这次的翻译,也可以说是“窥一斑以现全貌”。他决定更改这学期的教学大纲,增加学生的实践课,去发现和培养全面型的人才。
班里有三十多个学生,很多人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即使他们现在还达不到他的要求,他相信在接下来的几年中,会有更多人脱颖而出。
休息室里,吴女士一边喝茶一边和娉婷闲聊着。
“听说你有三个孩子,家里的孩子也都快开学了吧?”
“说出去也挺好玩的,今天几个孩子都去报名,我这个当妈的也是今天报名。现在我和孩子们一样,也是一个学生。”
“那是挺有趣的,能和孩子一起学习,也是一件挺值得骄傲的事。像你平时又要上课,还要带孩子,有时候又要去演出,是不是也挺辛苦?”
“孩子都是婆婆帮着带,所以我很感激她,也觉得自己非常幸运。要不是遇到了这么好的公公婆婆,我哪能这么享福,还有机会坐在大学课堂里。”
娉婷是知道感恩的,不是嫁到翟家,她会过什么样的日子,也是她自己无法想象的。
在去年恢复高考消息出来前,娉婷也写过信给了以前文工团的姐妹,原本以为她们会和她一样,非常珍惜这样的机会,可事实却并非如此,最后参加高考的也只有娉婷一个人而已。
生活已经磨光了她们的棱角,消磨了她们的斗志,她们在家庭生活中无暇顾及其他,也没有人支持她们追求曾经的梦想。在娉婷考上北平大学后,她们也来信表示了祝贺和羡慕,可也仅此而已。
没有人参加来年的考试,那些羡慕只停留在了表面上,并没有直达她们的内心。
而娉婷呢?如果不是家里经济条件许可,家人支持,她又怎么可能参加高考?所以对于生活,她常常充满感恩的心,对她而言,
芬芳六零年代 分卷阅读157
这辈子就像是捡来的,她必须要用心去生活,才能不辜负自己,也不辜负旁人。
“你能这么想就很好,一家人,还是要懂得相互体谅。女人也不一定非得在家洗衣做饭带孩子,多学些东西,照样能为家庭做贡献嘛。”
吴女士现在虽然没有工作,可她也是上过学堂,接受过中西教育的女性。只不过大运动时,她迫不得已保全自己,大运动结束后,丈夫被平反,他们夫妻团聚,看到丈夫受的那些苦,她也就不愿意出去找事做,反而愿意在家里照顾丈夫的饮食起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