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芳六零年代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洲是
一笔写不出两个“江”字,尽管江学亭不是江家最重视最喜爱的儿子,可在仕途的关键时刻,江家还是不遗余力的出钱出力。
因为大家都明白一个道理,一根筷子容易折断,一把筷子不容易断,只有拎成一股绳,江家才会越来越好。
“你也好久没去影楼了吧?现在情况都挺好的,下个月我把这半年的帐结一次,把大家的分红分下去。我刚刚还说我有两个儿子,你可比我还厉害,有三个大儿子要忙呢。”
在影楼方面,娉婷是结结实实的甩手掌柜,连帐都没看过一次,对翟仲欣是完完全全的信任。
“‘儿孙自由儿孙福’,我也不去操那个心。说实话,我和仲凌两个人这么多年也没闲着,确实存了一些钱。不过我们想的没你那么长远,只想着不管以后他们想过什么生活,有什么规划,我们作为长辈也不会有任何干预。”
林则徐曾经有副对联,“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娉婷对这句话还是深以为然的。
她的努力,并不是为了留多少财产给下一代,她是为了自己而努力。想要有尊严的生活,就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
她不愿意做男人的附属品,所以才选择了自立自强。以后家里的四个孩子,不管是工作也好,感情问题、婚姻问题也好,在她承担了应该承担的责任后,其他一概随他
芬芳六零年代 分卷阅读228
们自己。
她不会强迫他们做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也不会做那催婚的母亲,她只希望,孩子们结婚是因为爱情,而不是其他。
翟仲欣对她的话显然是不相信的,她认为父母为子女操心是天性,是一辈子也改变不了的。
“还是别说这些了,我怎么觉得自己还挺年轻,没到该考虑这些的时候呢。”
娉婷才三十出头,总觉得现在讨论这些问题还太早了一些。
“也对,你比我小了将近十岁呢。”
年龄永远是女人心底的一道伤疤,二十来岁的时候觉得自己年轻,三十来岁还勉强接受现实,等到了四十岁的时候,那种复杂的情绪简直无法表达。
话题到了这就有些聊不下去了,两人离开客厅去了厨房。
“你们怎么一起过来,是饿了?等会就能一起吃饭了。”
卞颖芝站在灶头,穿着日常家居服,一头短发烫成了流行的卷发。皮肤不再水润,好在气色不错,脸上一直带着笑意,看上去很是亲切。
刚刚聊到了年龄问题,翟仲欣也仔细端详了自己的母亲。在她印象中,卞颖芝还是年轻时候的样子,可时光没有给任何人优待,她成为中年人的同时,母亲也越来越老。
“没有,就是过来看看有没有什么能帮忙的。”
说完这句话,翟仲欣的眼眶都有些发热。娉婷感受到了她的情绪,拍了拍她的背,好让她平复一下心情。
“那你们帮忙摆个桌子,没几分钟就能开饭了。”
两人听了,各自拿了碗筷去了餐厅。
“不知道以后我们是不是也是这样,天天帮着儿子带孩子,在家里洗衣做饭。想想也挺可怕的,可我们的父母不就过着这样的生活吗?”
“应该也是这样,我们国家自古以来的传统就是如此,再改变也改变不到哪里去。”
几十年后,老人要不要帮年轻人带孩子确实也成了一个社会话题。可现实如此,哪能有其他办法?
工资水平低,年轻夫妻要工作要赚钱,有了孩子后,如果长辈不帮忙带,年轻人根本顾及不过来。要不就起妈妈辞职当家庭主妇,要不就是有经济基础能请保姆。
“姐,你也别想那么多了,咱们过一天是一天,现在就为了以后的事忧虑,那不是得不偿失嘛?以后的事还没发生呢,担心多了毫无疑义。”
“我也不知道怎么了,最近总想东想西的,自己都控制不了。”
翟仲欣自己也没办法,按她自己的想法,她还年轻着呢。
“要说是更年期那也有些早啊。”
“好啊,你还说我是更年期,看我不拾你一顿。”
翟仲欣假意生气,娉婷笑着继续摆着碗筷,这时候翟景升他们也一起到了餐厅。
“今天过端午,要喝点黄酒才好。”
翟景升的心情不错,加上女儿女婿也过来了,不想和儿子女婿小酌两杯。
端午有喝雄黄酒的说法,不过雄黄酒需要谨慎对待,而黄酒则有益于人体健康。它的酒含量低于20%,在中医上还可以作为药用。
“想喝酒就喝,还得要找出个由头来。”
卞颖芝端着菜出来时,刚好听到了翟景升的话,老夫老妻的,出言调侃了他两句。
翟景升呵呵一笑,没有辩解,那边江学亭已经把酒拿了出来,还特意用热水烫了一下。
“还是女婿好啊,知道孝敬老丈人。”
翟仲凌的话把大家逗笑了,他是儿子在家坐着,女婿倒跟着忙前忙后。
“学亭啊,来,别忙了,咱们爷叁一起喝两杯。你们也可以喝一点,这是黄酒,不会醉人,一家人一起热闹热闹。”
翟景升端着酒杯和卞颖芝娉婷她们说着。
“行,我去拿小酒杯,我们也跟着眯两口。”
“爷爷,我们能喝吗?”
“你还太小了,不能喝。”平平的话提醒了翟景升,他看着已经是小伙的江海和江洋,笑着说,“小海和小洋倒是能喝两杯,先练练流量,以后到了社会上也有的开。”
“确实是,小海和小洋是可以喝点酒了。”
卞颖芝看着两个大外孙,心里头也挺欣慰。
“爸,妈,现在孩子都着呢,说不准在我们不知道的时候,他们已经偷喝过酒了。”
翟仲欣不愧是另类的妈妈,一句话就把儿子给坑了,惹的江海和江洋连声解释,说以前没喝过。
“今天人挺齐全,又是过节,我们大家也走一个。”翟景升笑着举起了酒杯。
他已经六十多岁了,已经进入了半退状态。在部队里奋斗了一生,有了如今的成就,没什么可遗憾的。相比自己的成就,儿子在部队的发展才更令他高兴。
“虎父无犬子”,总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才能让长辈感到欣慰。
“来,仲凌,学亭,你们是年轻的一辈,以后大家小家就要靠你们去撑了,好好努力。”
翟仲凌和江学亭一起站起了身,“爸,你放心吧。”
江学亭还好,江家毕竟不止他一个儿子,可翟家却只有翟仲凌一个。从小,翟仲凌就知道自己肩上担负的责任,除了保家卫国,还有光耀门楣。这两个目标到目前为止,他都已经完成了,如今他在军队的职务已经是大校,以他的年龄,这已经是一种成功。
“好,我相信你们。”
翟景升欣慰的看着他们,也干了手里的那杯酒。
“还有大家,我就不一一敬你们了,总之这个家庭,多亏了大家的齐心协力。希望大家以后再接再厉,把生活过的越来越好。”
一年又一年,一个节日又一个节日,幸运的是,他们一家人总在一起。
“转眼我也快四十了,还记得当时刚进军校的时候,还是个毛头小伙,和现在小海差不多大,意气风发。”
晚上,喝了酒有些上头的翟仲凌躺在床上和娉婷回忆起自己年少的时候。
“转眼这么多年过去了,媳妇,孩子都有了。”
娉婷静静躺在他身边听着,尽管那些年少的日子里没有她的存在,可她依然听的津津有味。
她想着,自己到这个世界也已经十七年了,一直没受过什么苦,最幸运的就是嫁给了翟仲凌。
“媳妇,就是我年纪大了你也不能嫌弃我,咱们两要好好过一辈子,过到白发苍苍,儿孙满堂。”
翟仲凌嘟囔着,不知道是醒着还是睡着了。
娉婷抱着他的手臂,把头枕在他肩头,轻轻“嗯”了一声。
这已经是生活最好的安排,她已经别无所求了,就这样平淡又幸福的生活下去吧。
她看着窗外的月亮,静谧地镶在夜空中,有种神秘的味道。她不禁想着,自己曾经的时空现在会是什么样呢?
“快睡吧。”翟仲凌揽住
芬芳六零年代 分卷阅读229
她,说了这句后又沉沉的睡了,娉婷仔细看了看他的侧脸,一如既往的刚毅又英俊。她轻轻凑过去亲了他的脸颊,然后满心安然的闭上了眼睛。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大家的支持~?(?e`)么么哒~
忙了一个小孩满月,累瘫,偷了两天懒(((o(*??*)o)))
为了避文章狗尾续貂,正文忍痛完结啦。之后构思番外,之前没交代的问题在番外里继续交代。
两个星期没申榜,这次申请的榜单竟然一周25000字(? ̄??? ̄??)有点方了,我要去好好构思啦,拜拜了亲们。
第一百三十四章
汪梅刚来到何家村的时候,心里是不大痛快的。
原本这个下乡的名额并不是她的,而是大姐汪菊。可她既不是父母最疼的孩子,也不是可以传宗接代的男孩,大姐不乐意下乡,在家里和父母撒娇,最后父母让汪梅顶替了她。
一母同胞的姐妹,竟然有如此大的差距,这让汪梅心里愤愤不平。父母戳心的话犹言在耳,她最后也是觉悟了,知道这次如果不下乡的话,在家里更过不上什么好日子,她这才放弃了那些无谓的“抵抗”。
她是城里人,父母都是钢铁厂的工人,一家七口人住在钢铁厂分的二居室里。虽然家里条件一般,也有吃不饱吃不好的时候,可她一直天真的想着,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好,以后等她出来工作了,拿了工资,自然会好好补贴家里。
“从你出生开始,我心里对你其实就没啥感情,把你养这么大我们已经很对得起你了,家里这么困难,我们还不是辛辛苦苦供你上学上到高中?”
“做人要懂得感恩,现在只是让你下乡插队当知青,有啥不好的,你这么甩脸子给谁看呢!”
“你看你姐,从小身子就不好,哪能干的了农活?你要是有点良心,就帮你姐去,等你回来了,我和你爸帮你找个好人家嫁了,你也吃不了啥亏。”
一句句话,打碎了汪梅对父母一直以来的亲情。姐姐的哭诉,弟弟妹妹们的冷漠,让她对这个家没有了任何的期待。
“何家村到啦,赶快下车啊。”
村民的喊声打断了汪梅的回忆,她转过神来,和牛车上的其他知青一起下了牛车。
“这个村看起来也还好,不像是特别穷的样子,希望我们能遇到一个好村长,别给我们安排那么多农活。”
他们这批一共五个知青,三男两女,另一个女知青就是正在说话的这个,叫毛童童。
“我在家里连家务活都没干过,现在还让我下乡干农活,为了这个我家里都愁死了,就怕我在这儿吃苦受累。”
毛童童显然是想和汪梅聊聊天的,可看汪梅完全没有这个兴致,她也就歇了这个心思,转而和男知青们说起话来。
一路上,从他们的对话里,汪梅也大致了解了他们的个人情况。他们和汪梅一样,来自麻市,家庭条件都挺好,也都是兄弟姐妹几个的,其中毛童童和一个叫沈浩的在家最受娇惯。
“你叫汪梅是吧?我看你这一路也不怎么说话,现在我们下放到了一个村,以后就要一起接受再教育了。”
男知青陈永胜怕冷落了汪梅,看汪梅长得还不错,到底有些怜香惜玉的心思,特意凑到汪梅身边和她说话。可这会汪梅正是心情不好的时候,对他自然是爱搭不理。
看着周围灰扑扑的环境,汪梅的整个心都是冷的。别人下乡家里人是各种不舍,到了自己这里,全然不是这么一回事,以后前路茫茫,真不知道何去何从。
村长何军生这会正在打谷场,村民同志把他们带到后,何军生和他们谈了话。
“首先呢,欢迎大家来到我们何家村。你们是我们村来的第一批知青,m主席说了,让你们到农村来接受教育。”
这一年,m主席提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口号,从这一年开始共青团开始组织农场,鼓励和组织年轻人参加垦荒运动。
“考虑到你们以前没有干过农活,我给你们安排的工作都是相对简单的。像整地、除草、砍玉米、割草这些,都是一学就会。村里有专门的记分员,记分员会按照你们每天的工作给你们记分,最后你们是凭着自己的工分来获得劳动成果。”
说实话,就是汪梅在家,也只是干些家务,村长说的这些,她是一概不会,此时她的内心突然有着深深的焦躁感。
谈过话后,村长开始给他们安排住宿。
“我们这没有多余的屋子给你们住,征求过村名的意见后,就决定把你们安排到合适的村民家里。既能解决你们住宿的问题,也能解决你们吃饭的问题。”
当然,村民们也不会给他们白吃,等到他们劳工有了工分后,就要把口粮还给村民。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他们没吃一口饭都相当于预支的口粮。
最后,何军生把两个女知青带到了许桂兰家。
在知青们过来之前,他已经预先知道了会有两个女知青,当时就在犯愁她们的住宿问题。
“我看桂兰妹子那能住,她现在就一个人在家,娉婷也去了部队,家里又没男人,安排两个知青过去,还能给桂兰嫂子做个伴。”
媳妇的话给何军生解了围,他一想,是这么个理。顾不上吃饭,他当即就去了许桂兰家。
“你要是愿意,知青们的口粮我先支给你,之后村里再从她们工分里扣。”何军生也怕许桂兰为难,谁愿意家里莫名其妙多两个陌生人呢。“我家里也安排了两个男知青,主要是男女青年混在一块儿不合适。”
“大军哥,我这没什么为难的,刚好我一人住,有两个女娃过来就当给我作伴了。”
刚好家里还有空屋,许桂兰整理好让两个女知青住,至于何成辉和娉婷的房间,她还是放着没动。
对许桂兰而言,自己的儿女才是最重要的,这要是他们哪天回来了,屋子倒给陌生人占了,她这个当妈的也觉得对不住他们。
汪梅和毛童童到许桂兰家的时候,天已经有些擦黑了,许桂兰正在厨房准备晚饭。
下午她就听说了知青们到了的事,知道今天两个女娃会过来,她也特意多烧了些热水,这会做饭也特意多做了一些。
“大妹子,在忙呢?我把两个知青给你带过来了。”
许桂兰听到后从厨房里出来,就见何军生后头跟了两个俏生生的姑娘。
汪梅和毛童童都是城里人,本来就比农村姑娘要细皮嫩肉一些,加上她们年轻,二十还不到,又读过书,看起来都挺斯文漂亮。
“这两个知青就安排在你这儿了,你也不用特别照顾她们,她们嘛
芬芳六零年代 分卷阅读230
,也是响应主席的号召过来劳动的,过会我让小拴子把她们这个月的口粮先拿过来。”
之后他又对汪梅和毛童童说,“这是你们桂兰嫂子,顶好的人,你们以后就跟着她住。他们这一家子都是军人,很光荣,你们对桂兰嫂子要多一些尊重。”
这个年代,当兵不仅光荣,还代表了能吃饱饭,能吃供应粮。听到这里,汪梅这才对眼前的农妇认真看了一眼。
汪梅眼中的许桂兰是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女人,个子挺高挑,中等身材,脸上已经有了皱纹,依稀能看出周正的模样。
再看看这个院子,土胚房,有四五间屋子,院子归置的挺齐整,看得出是个喜欢拾的。院子里种了菜,栽了果树,还养了两只鸡,鸡叫声让整个院子热闹了不少。
“今天下午就听说你们到了,我赶紧把屋子拾好了,你们先进屋看看,有什么不齐全的直接跟我说,我再帮你们备。”
说着,许桂兰带她们进了房间。
汪梅跟着进了房间一看,两张小床,床头各有一个柜子,床尾是一张长桌子。
“床单床套都是新做的,我都洗过了,你们放心住。”
汪梅这才注意到,不光床单床套,就连窗帘都是同色系的,看得出也是新做的。
“你们先把东西整理好,等会儿来厨房吃饭,我知道你们要过来,已经做了你们的饭了。”
这天晚上,汪梅在许桂兰这吃了自己下乡后的第一顿饭。大碴粥、油饼、咸菜、酸菜酱,还有一盘炒鸡蛋,按照现在的条件,这些已经是很不错的饭菜了。
“这粥里的玉米是今年刚下的,新鲜的很,还有这油饼,包上些蔬菜,再弄点酱,味道也不错,我闺女就挺爱吃的。”
毛童童个性活泼,边吃饭她也边和许桂兰闲聊,这样汪梅也知道了,许桂兰是个寡妇,丈夫是个烈士。她有一儿一女,儿子二十出头,女儿比她小一点,现在儿子女儿都在部队里。
还知道了,她的儿子女儿都很孝顺,时常寄钱寄东西回来,所以家里的条件还不错。
这顿饭汪梅吃的挺好,在家的时候,家里人多,她又不受宠,难得有什么好吃的也轮不着她下口。今天不光吃饱了,那碗炒鸡蛋许桂兰也没吃,全给了她和毛童童。
“吃完了你们去洗个澡,澡盆还是我闺女在家时用过的,我昨天刷过了,很干净。热水在灶里,你们自己兑好了拎过去。”
汪梅本来想帮着许桂兰洗洗锅碗,许桂兰没让。毛童童先去洗澡,汪梅就回了房间把东西整理妥当。
“我本来还挺担心来着,现在看许大娘人挺好的,能住在她家也是我们的福气。”
毛童童是个不爱计较的,就算汪梅不大爱搭理她,她照样该说什么就说什么,也不管汪梅会不会搭她的话,纯当自言自语了。
此时汪梅看着窗外,对毛童童的话置若罔闻,对她而言,这么多天的担忧,在见到许桂兰后,终于放下心来。
第一百三十五章
何成辉已经三年没回家了,今年好不容易有了假期,他又提干成了排长,回家前他没通知许桂兰,就是想给她一个大大的惊喜。
到家这天,离中秋节挺近,这个时节的东北,正是气候好的时候。他穿着军装,背着行李包,一路哼着军歌进了村。
“呦,这不是辉娃子吗?从部队里回来啦?”
路上遇到不少村里的人,大家难都要停下来和他说几句话。
“大爷,我回来探亲的,部队给了半个月的假。”
他一边回话,一边从口袋里掏了包烟出来散了。何家村之所以叫何家村,那是因为村里大部分人家都姓何,沾亲带故,那些不姓何的,都是以前的外来户,在何家村安家落户留了下来的。
这会是下午,何成辉也不知道许桂兰在不在家,走到家门口,看到门外面没锁,他也就兴高采烈的推开了门,还没进门就张口喊道,“妈,我是成辉,我回来了。”
可门后迎接他的不是许桂兰,而是一脸错愕的陌生姑娘。
“呃,你是?”何成辉摸了摸自己的头,还不确定的往院子里看了一眼,才相信自己没走错门。
“我是麻市来的知青,叫汪梅,何队长安排我住在这里,也当给大娘做个伴。你是大娘的儿子吧?常听她提起你,不过我倒是没听大娘说你要回来的事儿。”
下午按道理是要上工的,汪梅也是偷了会懒特意回来洗头的。她的头发长,晚上洗不大容易干,反正最近农活不紧张,记分员也就睁只眼闭只眼的,给了她个把小时的假。
这会她刚洗完头,头发还没擦干,又黑又长的头发衬的她的脸越发白净,说话又斯文,整个人显得很是文雅秀气。
何成辉是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十多岁就离家进了部队,一直没正经接触过什么姑娘,可在部队那环境,平常没少听那些年长些的战友提起女人的事,所以这会儿蓦然见个年轻漂亮的,心里不有些砰砰砰地跳了起来。
“哦,这样,我也听我妈提过一回。”他红着脸回了一句,怕自己唐突了对方,他连眼睛都不知道该往哪里看。
“何大哥你赶紧进来吧,你坐挺久的车吧?饿不饿,饿的话我给你下碗面条,很快的。”汪梅这么招呼了之后,何成辉也迷迷糊糊地答应了下来。
看着汪梅转身进厨房的身影,何成辉鄙视了自己刚刚的表现,笑了笑之后就背着包回了自己的房间。
“汪梅啊,我儿子是不是回来了?我在地里就听人说
在路上碰到他了,我赶紧丢下活就回来看看。”
汪梅下了面条后就回地里干活了,许桂兰一脸慈爱的看着儿子哧溜溜吃着面条,笑着说,“咱家住了两个女知青,都是不错的女娃,刚刚那个叫汪梅,还有一个叫毛童童的,性格特别活泼,可讨喜了。”
说实话,许桂兰确实是喜欢毛童童多一些,也不是说汪梅有哪里不好,只是她总感觉毛童童更对她的味一些。
何成辉听了许桂兰的话没吱声,还是一个劲的吃着面条,许桂兰也不知道他是不是真没听懂。
“你这个傻小子,我跟你说话呢!这两个女娃都没对象,你说你年龄也差不多了,是时候找一个了吧。”
何成辉吃完最后一口面条,擦了擦嘴说,“妈,你说刚回来,你也不说让我喘口气。人家只是借住咱们家,不是说你看上谁了,谁就能当你儿媳妇儿的。”
猜你喜欢